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第1篇

众所周知,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重心从字词句移向了篇章。散文以独特的文体标志、重要的语文素养价值,指引教师牢固树立生本课堂教学理念,从学生学情出发,紧扣散文的题眼,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同时教师要提高语文修养,进入境、品出情、悟出理。本文试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为例,阐述生本课堂理念指导下的散文教学策略。

一、紧扣全篇文眼――逐层入境

“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也是散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紧扣文章的中心句,即“文眼”,逐层推进。

这篇课文中,开篇“这是一株柳,……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这两小节既是统领文章灵魂的中心句,又是引发人们深思“平常”与“神奇”的矛盾冲突。接着描述了青海高原这株柳虽然生长环境恶劣,但是依然挺立,然后猜测并想象那株柳树努力存活、生长的过程,进一步彰显了这株柳的顽强,接着又以诗意的语言写了家乡灞河的柳树生长环境优良,从侧面衬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了保存生命,敢于跟恶劣环境抗争,课文的最后以震撼人心的排比句升华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艰难,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这两小节,引导学生按“环境恶劣”“旺盛的生命力”“艰难的生存”“由物及人”的顺序逐层推进,从而揭示人生哲理。

二、引导生本对话――递进品情

学生的入境品情,不是评价方式上的正面赞赏,而是在学生深入文本构造的情境之中,在体味语言文字魅力的基础上,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生命力。这就要求教师精心预设问题,让每个问题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给学生留足品味语言的时间,让学生在品读自悟的过程中深刻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片段1】

师:同学们,从哪些语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神奇呢?读读这些句子,咱们再谈感受吧。

出示:“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

学生或背诵边塞诗词、或用语句描述感受,教师板书:悲壮、苍凉。

师:在这荒凉的高原上,一株绿色的柳树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你什么感觉?(惊讶……)作者用一个“哦”字,表达了这种感觉,请你读出惊奇、惊讶的感觉!

【片段2】

师:这是一株什么样的柳树?我们来看看它吧。(出示:“这株柳树大约有两人合抱粗,给人以生命力的强大感召。”几句话写出了这株柳树――(生命力旺盛)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它旺盛的生命力?

在师生演示“两合抱粗有多粗”中感知柳树的粗壮,在举例“百十余平方米有多大”中体会柳树的高大,在齐声朗读中再次感受柳树旺盛的生命力。

师:看到这样一株高大而粗壮的柳树,难怪作者不禁发出“哦”字,这里还有什么情感在其中?

再次指导读“哦”的方法:先提气停顿一下,然后轻声地慢慢地读出声来。

【片段3】

师:在恶劣的环境下,这株柳成为青海高原上的奇迹,这奇迹的背后该隐藏着多少艰辛啊!(出示“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师:谁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我听出你重读了“多少”“又”这两个词,能说说你的理由吗?读着这段话,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出示:当(烈日)_____________,这株柳它___________;面对_____________,这株柳挺过来了,这是一种_______精神!

师:这样严酷的考验这株柳经历过成千上万次,让我们再读这段话,感受这株柳的顽强精神吧!

这样的三个环节,以“一株柳”的形为突破口,通过品词析句触摸作者倍受震撼的心灵,一“读生长环境,烘托这株柳”,再“读柳树形状,认识这株柳”,三“读成长历程,感动这株柳”,尤其是片段3中的小练笔,更是让学生们走进了柳树的内心,从而实现了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心灵的对话!

三、鲜明对比冲击――借物明理

众所周知,小学生对人生哲理的认识不能依靠简单说教,而应充分利用课文,由实物到道理、由现象到本质,让学生通过鲜明的对比冲击,从侧面再次解读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课文的第八自然段就着重比较了两种柳树在外形特点、生长过程等方面的不同。教师要抓住“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这句话,进行学法上的指导,再次升华学生们的情感,由物及人,渗透人生哲理的感悟。

【片段4】

师:当青海高原这株柳正在为了生存拼命挣扎时,它的同类――那些平原的柳,此时可能在做些什么?(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讨论。)这些平原的柳不仅生活环境优越,还被诸多名家诗人广为赞颂,你知道哪些描写柳树的古诗词?

面对如此不公的命运待遇,青海高原的一株柳又是怎样做的?

师:(出示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话)从“九十九”和“一”两个数字的对比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师:站在这株柳的面前,你想到了哪个人?还想到了哪句名言?

出示:站在这株柳前,我不由得想到一个人,她(他)就像青海高原这株柳________。

(站在这株柳前,我不由得想起那句名言 。)

一遍遍地读,一次次地说,一回回地悟。在朗读中,学生经过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知过程;在朗读中,情感一步步得到升华。待到将家乡灞河的柳树和这株柳作比较时,在学生们的心中,青海高原这株柳已经成为一棵有生命的树,代表着坚韧、顽强、毅力!

四、提高素养――诗化用语

要执教好文质兼美的散文,还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语文修养,增加文学修养储备,用出口成章的诗句扩大课堂信息量,用诗意化的课堂用语带领学生们入境、品情、明理。

课始,教师:古人云“柳者,留也”,朋友分别时人们常常折柳赠别,你知道哪些关于柳树的古诗呢?

课中,教师:词语亦有情,言语表心声,我们也要读好词语啊;你听,王昌龄说:“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之涣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正是边塞青海高原的悲壮、苍凉的真实写照啊!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文人墨客们对江南杨柳的赞扬!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第2篇

它就是青海高原上的唯一的一株柳树。

青海高原的那株柳,和灞河边的柳树,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却相差很远。青海高原的那株柳树,拥有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狂风吹不倒它,大雪压不倒它,雷电轰不灭它,连命运都无法毁灭它。它为了生存努力、努力、再努力,坚持、坚持、再坚持,从而成就了那片绿阴;而现在的我们,就像灞河边的柳树,生活在舒适幸福的环境下,遇到困难就很容易退缩,所以也很容易错过了明天成就的阳光。

这株柳树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了下来;而现在的我们缺少的正是这股毅力和韧劲,做事总不能善始善终。

这株柳树不向命运屈服,复苏了被冻死,冻死了又复苏;而现在的我们往往承受不了打击,一次挫败便垂头丧气,甚至失去信心,很难像柳树一样振作起来。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第3篇

一、巧用“比中求同”,感知同类文体特点

求同,即通过发现、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中的共同要素,以推测这一类别的信息的共同特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课文《牛郎织女》是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课文学习接近尾声时,笔者适度拓展,指导学生阅读四大民间故事的其余几篇――《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并思考两个问题:这几篇民间故事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什么这些民间故事能够在老百姓中间广泛流传?默读几篇文章之后,学生们开始交流他们的发现。

生:我发现这四则故事都是爱情故事。

师:是啊,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生:我发现这四则故事都是悲剧。

生:故事中的两个人最后都没能在一起。

生:都受到了别人的阻挠。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因为他们双方的身份地位很悬殊。

师:是啊,以前的婚配讲究门当户对。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其实都是现实生活中一类人的代表。以《牛郎织女》为例,你知道他们分别代表哪一类人吗?

生:织女代表非常有钱,地位比较高的那类人家的小姐。

师:大家闺秀。

生:王母娘娘代表有钱人家。

师:达官贵人家的长辈。

生:牛郎代表贫民。

师:穷苦、身份卑微的老百姓。老牛呢?

生:老牛像长辈。

师:像个老者。看来,民间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是现实生活中一类人的缩影。民间故事是来源于人民的真实的生活的,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现状。

师: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民间故事广泛流传呢?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谈。

生:当时他们不允许自由恋爱。

师:那时候要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什么偏偏这几篇和当时环境不合的文章会流传呢?

生:这是老百姓所向往的。

师:是啊,民间故事还高于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自由恋爱的无限向往。

“比中求同”的方法可帮助学生感知同一类型的文体的特点,如说明文、小说等,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做准备。

二、妙用“比中求异”,感悟文本表达特色

与求同不同,“比中求异”,强调发现、提取信息中的不同要素,以明晰信息各自的本质特点。这种思维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方法对学生自主感悟文本各自表达特色有重要作用。

1. 题目拟定有深意。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有时候一个好的文题,在吸引读者的同时,也为读者理解文章主旨打开了一扇窗户。如何拟题,拟怎样的题,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所在。因此,“拟题”是检测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方面。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第三单元第9、10课――《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都是传记类写人叙事的文章,勃朗特姐妹和霍金虽然都遭受了命运的残酷打击,但最终都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进行单元教材分析时,笔者就特别关注了这两篇文章的题目。虽然文本内容类似,但题目却各有特色。因此在制订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时,笔者就拟定了 “认识课文题目的特点,初步了解拟题的技巧”这一教学目标,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在两篇课文的教学中分别增设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对比拟题。教学第9课《小草和大树》时,在出示课题后,先请学生针对题目提出自己的疑问。有同学就提出:“文章写的是勃朗特姐妹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我赶紧顺势而问:“如果是你,会以什么为题?”学生有说“勃朗特姐妹成功记”“勃朗特三姐妹的故事”……应该说,这些回答都是学生真实拟题水平的体现。在学生回答后,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文本,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后再来思考题目拟定的深意。

环节二:对比读题。《轮椅上的霍金》相较于《小草和大树》,与学生日常拟题的水平较为接近。因此,教学第10课《轮椅上的霍金》时,笔者直接指名学生读课题。有的学生重读了霍金,有的学生重读了轮椅上的。通过比较发现――指向不同,重读的词语也不同,从而引导学生关注课题用的修饰语――轮椅上。

环节三:对比课题。在两篇课文学完后,笔者又出示了两篇课文的题目,请学生思考:两篇课文的内容相似,但是课题却不同,请比较两篇文章题目各自有什么优点?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指出《小草和大树》这一文题引用了文中骚赛的话,与文章的内容有呼应,同时,和我们日常写人文比较直白的拟题相比更吸引人,也更能表现出勃朗特姐妹成名前和成名后的变化,更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有的指出《轮椅上的霍金》更好地表现出了霍金身体的特殊性,能更突出霍金身残志坚的品质。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笔者相机总结:一个好的题目能更好地突显文章中心;巧妙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能让题目更吸引人;题目可以与文章内容相呼应;写人文题目的可以关注人物的特殊之处。

这三个教学环节基于单元整体关联设计,着眼于提高学生拟题的能力。在这一番比较之后,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文题。如《姥姥的剪纸》一文教学中,有同学就提及:“这篇文章看似写剪纸,其实是写姥姥,姥姥的剪纸饱含着姥姥对我的爱,姥姥的剪纸就是姥姥的象征,课文以‘姥姥的剪纸’为题,更生动也更有吸引力。”

2. 题材选择有讲究。《青海高原一株柳》是通过描写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柳的外形,想象这株柳的生长过程,并将其与家乡灞河边的柳树进行比较,赞扬了这株柳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解读教材时,笔者主要围绕两大问题展开:其一,柳是极其平常的植物,而文章所描写的柳却那么与众不同,是什么让柳树从平凡走向不平凡;其二,课文描写的是青海高原的一株柳,为何花较大笔墨描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应该说,这两大问题,也是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两大矛盾点,它们既指向了文章主旨,又指向了文章写作方法。

围绕这两个问题,教学中让学生做了以下几个层次的比较。

第一层次:比较读。指名学生读课文,通过朗读比较,了解课题所要表现的重点所在,即哪里的柳,多少柳,青海高原上的什么。这第一层次的比较为以下的两个环节的比较埋下伏笔。

第二层次:比较柳。学生自主谈谈生活中对柳的认识,并将其与青海高原一株柳比较。学生分别从“柳的外形”“柳的生长地”“柳的生长习性”等方面比较,从而得出――生活中的柳是平凡的,而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不平凡的。随后,教学就围绕这一矛盾点展开。

第三层次:比较“文”。这里的“文”,一指课文,二指被修改后的课文。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等教学活动,已经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的不平凡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随后,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照理文章到这里已经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课文还要接下来写家乡灞河边的柳。这段文字能不能删去?说说理由。”如果说第二层次的比较只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立体的“柳”的形象,而第三层次的比较直指文章的写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一个立体的文章结构。

三个层次的逐步推进让学生意识到,“写什么”和“怎么写”是有学问的。看似平凡的题材,如果能发掘其特殊之处,也能成就文章的不平凡;看似不平凡的题材,如果还能有特别的写作方法,终将成就文章的亮点。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景类课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64-001

一、把“读”景变成“赏”景

这类课文中作者描写的景是美的,美在优美的语言文字,美在文字背后的意境,在画面的想象中,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让人更觉景的独特,更觉身临其境。很多教师知道要读,要充分地读,但把握不好,学生只是在枯燥地,一遍一遍地读,我们要把“读”景变成 “赏”景,“赏景”时,学生要能走进文本,感觉到景美,产生共鸣,才能有所悟情。

如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一文中“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这一句话中的“赤朱丹彤”一词,原指程度不同的红色,但放在一起连用,强调了三亚落日真的很红,而且红得与众不同。与海水的交相辉印,才溅出了“无数夺目的亮点”。最后终于带来了课文下面的“金红一片,热烈一片”,展现出三亚落日的辉煌,给我们以强烈的视觉感染,使人感到身临其境,如亲眼所见,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用上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更是觉得三亚落日独特的美。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欣赏,欣赏三亚的落日就如同一个孩童,一个快乐的孩童,笑红了天边,感染了大海,甚至染红了站在海边的作者,真美,作者能不喜爱吗?作者舍得离开吗?自然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了。

再如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中“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作者置身于庐山,看到了千姿百态的云雾,如绒帽一样戴在山顶,使青山更有了男人的气概,如玉带一样缠绕在腰间,似乎是婀娜多姿的女性系的腰带,再看自己身边,随手能摸到飘来的云雾,走在山道,常会有腾云驾雾的感觉,这种让人浮想联翩,让人置身于仙境的感觉多美妙啊!在平时的生活中,有的只是雾霾,影响交通。与影响健康的雾霾比,庐山的云雾又是那样轻盈,那样纯洁,感觉多好!作者在这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云雾中,是“流连忘返”的,是久久不愿离开的,这样的感觉我们也想拥有,我们也愿意多待一会儿!在教师的引导中朗读,在想象中朗读,到似乎眼前浮现出云雾的欣赏,这朗读,不就紧紧地抓住了景,抓住了作者的情了吗?

像这样优美的文字,每篇写景课文都有,我们要通过反复朗读、想象画面等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景确实很美。

二、把作者的感受变成自己的感受

在很多写景的散文中,作者在看景时,把自己也融到了景中,似乎成了景中的一部分,可见作者已经陶醉了。读出作者的陶醉,就能读到作者的情感。怎样才能读出作者的陶醉呢?我们要跟随作者,走进景中,要把作者的感受变成自己的感受。

如三年级下册《荷花》,作者叶圣陶写了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后,“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舞蹈”,“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因为眼前的一池的荷花,让人如置身于其中了,在风中摇曳的荷花,是动态的,更让人有这样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怎样?我们也来体会体会,在多媒体出示满池的白荷花,伴着舒缓的音乐,教师范读,让学生逐步进入画图中,感觉风来的舞蹈,感觉风停后蜻蜓、小鱼的嬉戏,在这样的情景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没有什么难度,能一下子感觉到作者已经彻底陶醉了,因为喜爱而陶醉,因为陶醉更喜爱。站在作者的身边,感受着作者的感受,情感自然就把握了。

像这样的课文还有五年级上册的《黄果树瀑布》中“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等,这样的语言要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站在瀑布脚下,去读,去感受作者的置于瀑布声中人“充满活力”、“胸膛在扩展”的,“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真不愧是“大自然的杰作”,站在这样的“杰作”前,欣赏着,聆听着,感受着,这种对祖国山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像这样,引领着学生,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想作者所想,就能触摸到作者的心跳,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或是“喜爱”,或是“赞叹”,或是“自豪”,这些都会涌上师生的心间。

三、把握作者的对比写法,悟出情感

在这类课文中,有时作者为了表达内心的强烈情感,除了直接描写所见的景物外,还会通过对比来描写,以突出对眼前景物的喜爱、赞美。因此,我们可以循着作者的写法――对比,展开教学:作者为什么要写其他的景?以此思考,从而一下子就抓住了作者的“情”。

例如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用了很多笔墨写青海高原的柳,又用了一段文字写了家乡霸河的柳。其实,用上第一、二种方法,学生从写青海高原的柳的语句中已经感受到了这株柳的顽强、刚毅,以及作者流露出的赞叹,但是教师不能满足于此,追问:作者为什么要写霸河的柳?引发学生的思考,感受青海高原柳比家乡霸河的柳经历的困难要多得多,但都一一挺过来了,青海高原这株柳的形象更加高大!作者对这株柳不仅仅是赞叹,已达到了“望而生畏”的境界!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第5篇

一、激发学习期待,激活潜能 ——“我要读”

如何才能激活学习潜能,让学生产生要学习、主动阅读的愿望呢?我们教师就要善于诱发学生产生学习期待。教师进入课堂要以饱满的精神,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唤醒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去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所以,一节课的导语应该生动、有趣,激荡学生的心田,能够使学生产生“我要读”的学习欲望;一节课的结语,应在学生的心田留下疑点、探索处,产生意犹未尽的效果,从而生发“我还要读”的学习欲望,从而促发学生产生持续的阅读期待。

教学课文《鸟岛》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头。

师: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对不对?

生:对!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到一个特别的地方去游玩,那就是……

生:(边看边愉快而大声地)鸟岛!

师:我猜,你们现在一定在想,这鸟岛是什么样?好玩吗?它在哪儿呢?

生1:(笑嘻嘻而奇怪地?)是呀是呀!老师,你怎么和我想的一样啊?

生2:老师,那你现在能告诉我们吗?

师:好,我们的旅行团现在出发了。(示多媒体课件)现在大家就来到了鸟岛,它在我国青海省青海湖的西部,岛上是鸟的世界,不仅是鸟的数量多,种类也多,大家就来看一看、听一听。

(学生看动画课件)

师 :刚才我们快速游览了鸟岛,同学们,你们觉得鸟岛怎么样?

生1:鸟岛上的鸟真多呀!

生2:鸟岛真美呀!

生3:鸟岛上的鸟吵死了!

师:是呀,这么多的鸟一齐在叫,声音太大了,有的同学都觉得有些吵了。鸟岛上真是太热闹了。要想更具体地了解鸟岛,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它的有关文字资料吧。打开语文书……

这样的开头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快乐读书、主动探究的学习愿望。

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他们的思维在谈论中变得清晰、灵活,理解更加准确、到位。小班课堂教学中更有条件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小组合作学习、同座互相学习、找朋友学习等。比如读书,和同桌交流最喜欢的段落,在小组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和好朋友合作读等形式,都能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激活学习潜能。

二、享受学习乐趣,发现潜能——“ 我会想”

教师要带领学生成功跨越“文字”这座桥梁,让学生自主投入到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领会,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言为心声”,要充分利用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情感溢出纸面,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为开发语言的潜能,教学中要凭借语言进行想象,再现语言描绘的图景。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教师以画面展示、语言渲染、音乐烘托,创设出一种情景交融的情境,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从心灵上受到感染,进而产生丰富的想象。这样,学生对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就不仅仅停留于表层的认识,而是有了深入的理解,对这株神奇的柳树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这是一株高大、粗壮的柳树,这是一株顽强不屈的柳树,这是一株创造生命奇迹的柳树!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柳树艰难的生长过程,引发他们与文本的情感体验、交流,引起心中的悸动。

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中自主阅读、思考、体验、品味。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眼放光、嘴常开、脑直想,思维的火花在迸发。课堂交流对话中,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体会、感悟、疑惑;品出自己的味,悟出自己的情;解出自己的疑,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实现对文本的“二度创作”,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体验争议乐趣,展示潜能——“我能辩”

俗话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争辩,激活思维。

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学生问:“为什么只把心脏带回祖国?他的身体为什么不带回去?”学习《船长》一课,学生问:“船长已经救了大家,为什么还以身殉职呢?”学了《小猴子下山》,学生问:“小猴子选择大的好的东西,到底对不对?”……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让学生展开争辩、讨论。课堂教学中的质疑和争论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我们要激励学生敢说爱说,敢于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体验到争论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我们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都表述出来;应引导学生为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应鼓励学生敢于争辩,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享受自主乐趣,发展潜能——“ 我爱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的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更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以唤醒、激活他们学习的热情、潜能,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 我爱学”。

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掌握学法,能够举一反三,真正做到学会、会学。在教学《“黑板”跑了》一课时,学生问:“黑板为什么会跑?黑板上为何加引号?”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很快有了答案:黑板不是真的黑板,所以加了引号;它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所以会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安培会把这马车车厢的后壁当做黑板?当学生说出是因太专心时,教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从哪儿看出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先组内讨论,再全班汇报交流,很好地读懂了课文,受到了教育。同时,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在后继学习中能更自主、快乐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