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奶粉活动总结

奶粉活动总结

奶粉活动总结

奶粉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近年来,国内外品牌婴幼儿奶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奶粉行业环境脆弱。贴牌奶粉、分装奶粉等鱼龙混杂,扰乱国内奶粉市场。消费者在选择奶粉时表现出迷茫。一份关于“什么是好奶粉?”的调查结果显示,73%的年轻妈妈回答“价格贵的就是好奶粉”,67%回答“洋品牌就是好的”,65%回答“广告多就是好奶粉”,58%回答“给赠品多的就是好奶粉”。

目前,我国奶粉行业存在的问题有三个:一是生产企业存在奶源不自控、研发能力弱、贴牌生产等问题;二是奶粉经销商对奶粉知识的缺乏,对整顿政策不了解,导致选择经销品牌时的盲目;三是由于消费者不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存在选择上的盲目性。

消费者在购买奶粉时要做到“三看”,一看奶粉生产企业,主要有以下几个判断标准:一是企业拥有自控、自建的优质奶源;二是企业拥有先进、成熟的低温湿法工艺;三是企业具有精良的奶粉配方;四是企业拥有严格的质检能力,确保奶粉质量安全。

二看奶源,好奶源是好奶粉的根本。许多奶粉生产企业没有自建、自控的牧场奶源,采用进口大包装基粉,进行分装生产。在这方面,国家新的许可证要求,奶粉企业必须拥有自控、自建的奶源基地。

三看工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有拥有自建奶源的企业,才能采用国际通用湿法工艺。“湿法生产奶粉工艺是用鲜奶做基料,先将各种配方成分原料充分溶解后再按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最后将其进行干燥喷粉成品,这种方法的好处之一,是使所有的配方原料混合得更为均匀,色泽更好。而干法生产奶粉工艺是指用全脂奶粉做基料,将各种固态配方原料分别经过粉碎、过筛后,再用物理方式将其进行混合而成,这种方法生产的奶粉营养均匀性不如湿法。”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如是说。柯蓝集团董事长李涛也指出:“干法混合奶粉只能成人吃,婴儿不能吃。”因此,奶粉生产企业要具有先进、成熟的低温湿法工艺。针对生产工艺上的乱象,国家出台的审核新政取缔了简单的基粉搅拌,国内分装。

国家密集出台相关政策

党和政府对婴幼儿奶粉安全问题特别重视,特别是2013年以来密集出台多项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对提高奶粉生产准入门槛,净化流通消费环境有重大意义。2013年5月31日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拉开婴幼儿奶粉“新政”序幕。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工作,决定把优质国产品牌树立起来,使消费者的信心提起来。为此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包括,一是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鼓励婴幼儿奶粉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二是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

工信部加快婴幼奶粉兼并重组。2013年6月18日,工信部召集127家奶粉企业开会,了“双提”行动方案,要求对婴幼儿乳粉参照药品管理,并鼓励乳粉企业兼并重组,提升婴幼儿乳粉质量、提振消费者信心。参照药品的管理模式,工信部计划利用2年时间,逐步完善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行业准入、全程监管和企业退出制度;三元、伊利、蒙牛、完达山4家乳企试点建成追溯体系。

2013年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业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九部委文件,联合出台新举措,强调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五不准”――不准委托加工;不准贴牌生产;不准分装生产;不准用同一配方生产多品牌配方乳粉;不准使用牛、羊乳(粉)以外的原料乳,对于销售单位实行“谁销售、谁负责”的追究制度。

多部委支持成立委员会

奶粉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事件回放

3月份,就已收治结石患儿。

今年3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已收治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病例,至7月16日,陆续收治相同病情的患儿16名。随着患者的增多,医院开始高度重视。

7月16日,上报省卫生厅。

甘肃省是最早向卫生部上报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异常情况的省份,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是最早向甘肃省卫生厅上报这一异常情况的医院。

甘肃省卫生厅当天就派三个部门的人来调查核实,随即上报卫生部。

7月22日,锁定三鹿奶粉 。

“7月22日,我们把三鹿婴幼儿奶粉锁定为‘独立的危险性因素’,因为在调查病史中发现,这些孩子都有三鹿婴幼儿奶粉食用史。”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岳中瑾说。

8月28日,卫生部专家来调查。

8月28日,卫生部专家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调查时,岳中瑾等建议:“卫生行政部门能否会同工商部门尽快查封三鹿奶粉,做质检工作,尽快采取措施。” “作为一名医生,不但要看病和治病,而且要将发现的群体性异常情况上报,这是基本的职业道德。”岳中瑾说。

9月11日,三鹿集团召回声明。

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

三鹿集团公司决定立即全部召回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此前,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密切关注奶粉致病事件,已派人赴相关地区了解情况,并全力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与此同时,卫生部提醒公众,立即停止使用该品种奶粉,已食用该奶粉的婴幼儿如出现小便困难等异常症状,要及时就诊。同时,卫生部要求各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类似病例。

9月1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经调查了解初步认定,“三鹿问题奶粉”与添加三聚氰胺有关。

9月17日,各地报告临床诊断患儿一共有6,244例,三鹿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刑事拘留。

其中,4,917例患儿症状轻微,生命体征稳定,正在进行院外随访治疗或已经治愈。现仍留院观察治疗患儿有1,327人。所有临床诊断病历中,有158人发生过急性肾功能衰竭,占总病例数的2.5%。经有效治疗,目前158例重症患儿当中,已经有94人病情平稳或已经治愈出院。此外,回顾性的调查发现,有3例死亡病例,其中甘肃省有2名,浙江有1名,不包括在以上提到的6,244名诊断病例之中。

9月18日,废止免检法。

国家质检总局9月18日公布第109号总局令,决定自公布之日起,对《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9号)予以废止。

9月21日,温家宝总理看望奶粉事件患儿,并检查奶制品市场。卫生部网站同日通报,全国因食用婴幼儿奶粉导致住院的婴幼儿为14,471人。

目前,还在住院治疗的为12,892人,其中有较重症状的婴幼儿104人;已治愈出院1,579人。此外,接受门诊治疗咨询并已基本康复的婴幼儿累计为39,965人。在以上所有接受治疗的婴幼儿中,2岁以内婴幼儿占81.87%,2~3岁幼儿占17.33%,3岁以上幼儿占0.8%。

奶制品企业老总的蒙眼布

中国老百姓有一句俗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其实,在得病崩盘之前,人体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破坏了身体的平衡环境,经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终形成病变。

企业也同样如此,“奶粉门”事件,犹如偶感风寒,而一时间全国大感冒,中国奶制品行业几乎整体沉陷“信任危机”,我们还能相信谁?

曾有一个中学生对她的老师说:“老师,我小的时候很有意思,把自己眼睛蒙住的时候,就以为谁也看不到我了。”孩子的语言,颇让人深思。

被查出22家三聚氰胺超标的奶粉企业,品种都是婴幼儿专用,这张通报表,他让我们所有的人不寒而栗。让我们对比一下这些企业在没有出事以前,是怎样拿着一块红布,蒙住双眼。

先看三鹿集团。

三鹿集团“一把手”田文华说:“经营企业,犹如经营人生。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必须以经营人生的严肃态度来经营企业,时刻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还说:“三鹿奶粉在出厂前经过 1,100道检测关。”

事实却是这样的:本次奶粉事件三聚氰胺最高含量(mg/kg)数据中,三鹿牌婴幼儿配方乳粉达到第一位:2563.00。

第二位是上海熊猫乳品。

公司董事长王岳超这样承诺:作为国内婴幼儿乳品专业制造商,我们的使命是哺育中国宝宝健康茁壮成长;我们的质量方针是精益求精,永无止境;我们的质量目标是让消费者100%满意。

事实描述: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的熊猫可宝牌婴幼儿配方乳粉三聚氰胺最高含量(mg/kg)达到619.00。

第三位青岛圣元乳业。

圣元对外宣传的辉煌是:国内乳品行业首家获得“中国预防医学会”验证企业。2004年5月,又被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推荐为“放心奶粉生产企业”。

长期以来,圣元在董事长张亮的带领下,一直以关爱每一个中国宝宝为己任,并发起一个接一个的爱心行动,把关怀撒向神州。

本次“奶粉门”事件检验结果:青岛圣元乳业有限公司圣元牌婴幼儿配方乳粉三聚氰胺最高含量(mg/kg)达到150.00。

第四位:山西古城乳业。

董事长乔道首这样说:“要使名牌产品在市场上常盛不衰,没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就无从谈起。质量第一,质量立业,是古城乳业的一条厂规。要通过定时、定期自检、专检、互检、抽检制度。”

事实却是: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古城牌婴幼儿配方乳粉三聚氰胺最高含量(mg/kg)达到141.60。

第五位是江西光明英雄乳业。

“我们可以保证,企业不可能做这种事情。江西光明英雄乳业是大企业,如果鲜奶蛋白不够,可以加点脱脂粉,来提升牛奶蛋白,英雄乳业有自己的奶源。”总经理张起祥说。

结果是这样:江西光明英雄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英雄牌婴幼儿配方乳粉三聚氰胺最高含量(mg/kg)达到98.60。

让中国人喝健康奶的蒙牛乳业。

“我们制造了更多绿色、高质量的、有机的、环保的、优秀的产品。全国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喝蒙牛牛奶,结果就把蒙牛喝成一个全球最大的乳品公司。”这是蒙牛乳业总裁杨文俊的公开发言。

董事长牛根生,这位管理名家、媒体红人也曾说:“在产品方面,蒙牛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奉行‘产品等于人品’的质量理念。”

检验结果出来了: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蒙牛牌婴幼儿配方乳粉三聚氰胺最高含量(mg/kg)达到68.20。

广东雅士利集团也“榜上有名”。

20多年来,集团生产的“雅士利”牌各类系列产品,先后荣获国际、国内等30多项殊荣,成为潮州市有史以来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面对取得的成绩,董事长张利坤很自豪。

事实是这样的:广东雅士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雅士利牌婴幼儿配方乳粉三聚氰胺最高含量(mg/kg)达到53.40。

内蒙古伊利集团也在榜上。

伊利董事长兼总裁潘刚说:“伊利集团不仅自身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奶源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几十万农民脱贫致富,同时推动了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带动了地方经济的腾飞。”

检验结果: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伊利牌儿童配方乳粉三聚氰胺最高含量(mg/kg)达到12.00。

随着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奶制品行业三聚氰胺专项检查检测结果的公布,一批国产品牌纷纷遭遇信任危机。但大浪淘沙始得金,三元食品、完达山乳业等一批优秀国产品牌在风浪中经受住了考验。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严把质量关的做法,值得其他乳品企业借鉴。

奶农变成了农药化学专家?

近一个时期,一则手机短信广为流传,读来深感沉重。说的是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中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磺铜,今天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保证以后不再发生这样的事。在这起事件中,暴露出政府监管不力,也反映出一些企业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良心’。我们不仅要追究领导责任,对这样的企业,也要坚决整顿、处理,一个也不放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市儿童医院看望“三鹿奶粉”事件患病儿童时说。

面对媒体,这些“没良心”的企业尽管在道歉,但是心里都在说,和我没关系,都是奶农奶源出了问题。随着一场问责风暴在中国政界的发起,多少受害儿童的父母想问问奶制品企业家,控制质量源头的责任,你们担负了吗?

造假者为什么会选择三聚氰胺

常用的一种冒充蛋白质的含氮物质是尿素。尿素的含氮量不是很高,溶解在水中还会发出刺鼻的氨味,容易被觉察。所以后来造假者就改用三聚氰胺了。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合成树脂、塑料、涂料等,含氮量高达66.6%。含氮量越高意味着能冒充越多的蛋白质,且白色无味,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这种高科技才能检测。而目前,我国食品和饲料当中蛋白质含量检测的主要办法是“凯氏定氮法”,此法只能测出含氮量,并不能区别饲料中有无合规添加剂或违规化学物质。

在饲料、奶制品中添加“蛋白精”冒充蛋白质,已成了公开的秘密。然而,三聚氢胺本身没有任何营养价值,更可怕的是,三聚氰胺还具有轻微毒性。实验报道,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三聚氰胺是怎么加到牛奶中去的

有两种可能途径:一种是奶农加到原奶中。这样做有一定局限,因为三聚氰胺微溶于水,常温下溶解度为3.1g/l。100ml牛奶最多只能兑75ml水,并加入0.54g三聚氰胺。但在奶粉制造过程中加入就容易多了,因为三聚氰胺的溶解度会随温度升高而快速增加,在100摄氏度时,三聚氰胺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达5.14%,所以在奶粉制品中含量较高。

即使无法一口咬定是谁加了三聚氰胺,但是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出现问题奶粉的企业质量检验形同虚设,收购奶的时候难道只检验蛋白质含量吗?加了这么多水,脂肪含量可能正常吗?比重正常吗?

官方发言:找企业自己的问题

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杨崇勇透露,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添加三聚氰胺的,主要是一些奶站的不法分子。

据调查,三鹿集团在河北有372个奶站,发现问题的有41个。三鹿集团的管理有明显漏洞,据被控制的违法者交待,他们通过提高温度和添加其他化工原料,如柠檬酸钠、脂肪油、麦芽等实现三聚氰胺溶进水里的目的。

2008年9月13日,国务院对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做出六项决定。一是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二是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对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三是全面开展奶粉市场治理整顿,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全面检验检查,不合格奶粉立即下架。四是尽快查明婴幼儿奶粉污染原因,对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五是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严肃处理违法犯罪分子和相关责任人。六是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和质量监管机制,切实保证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

政府的态度非常明朗,就是不要纠缠奶农,而是要求企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并且勇于承担责任。

三鹿奶粉事件也告诉人们,在食品和药物方面,不能有国家免检产品,因为他是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的头等大事。

质问为企业当顾问的化学专家

藏在整个事件背后的,还有相关专业的专家。就奶农的那点水平,根本不知道会用三聚氰胺增加蛋白,只有专门的化学专家才可能给企业出这种馊主意。当学术知识掌握在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手中,将为社会带来不能想象的后果。

我们看到,为了评职称,连教授都在凑文章;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教授都参与了企业的经营,并蔚然成风。知识分子一旦虚荣起来,会比奶农更不考虑后果,而因为这种恶果,根本就是无法估量的。

“奶粉门”事件中,更重要的是反思。这不是贴一剂创可贴就能治愈的局部伤疤,这块脓疮的溃烂,绝对是整个机体的病变。

医学专家提醒:服用过“问题奶粉”的婴儿,要密切观察、重点检查、多多喝水。

2008年9月18日,本刊记者来到山西省儿童医院门诊大厅,只见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来自全省各地的饮用过“三鹿奶粉”的婴幼儿家长带着孩子等待进行检查。

来自长治的王女士抱着孩子正在排队,当得知记者在采访时,她激动地说:“从电视上得知‘三鹿事件’后,立即带孩子来医院检查。孩子现在1岁半,可是喝三鹿奶粉已经1年了,每月都要喝一箱子,真得很担心。”

太原张先生的孩子10个月大,“出生后因孩子的母亲没有奶水,一直喂孩子奶粉,以前给孩子喝的是‘贝因美’奶粉,现在孩子刚喝了4袋三鹿奶粉。因担心有什么问题,就来医院给孩子检查一下,没问题我们就放心了。”张先生焦虑地告诉记者。

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泌尿内科住院部,已有几十名婴幼儿因检查出问题,在医院接受治疗。来自霍州的一位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孩子1岁半,生下来就一直喂奶粉,觉得“三鹿”是老牌子,比较信赖,孩子一直在饮用。平时孩子老爱哭闹,但也没有想到会出事。得知“问题奶粉”后,便带孩子来医院检查,结果真得被查出得了肾结石。

山西省儿童医院泌尿内科主任方琪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共收治了36例服用过‘问题奶粉’的患儿,其中3名婴幼儿肾结石大于4mm,有几个是肾积水,孩子的病情都比较稳定。”

针对“三鹿奶粉”事件,方主任提醒,所有给孩子服用过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家长,当务之急要做两件事,一是密切观察孩子有无异常情况;二要让小孩多喝水,加快体内有害物质排出。

要重点观察孩子是否有不明原因的哭闹、发烧、呕吐、排尿不畅等,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血尿,尿液中有淡黄、橘黄色的沙砺样结晶,无尿或少尿等症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

方主任告诉记者:“对于那些服食过含有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的婴幼儿,家长不必过分担心,因为这种由三聚氰胺引起的结石与成人所患结石不同,他的结构较为松散,多呈沙粒样,多数孩子通过多饮水即可促使体内结石排出,这样的孩子大多不必住院治疗”。

购买奶粉知识手册

奶粉的分类

全脂奶粉:他基本保持了牛奶的营养成分,适用于全体消费者,最适合于中青年人。

脱脂乳粉:牛奶脱脂后加工而成,口味较淡,适于中老年、肥胖和不适于摄入脂肪的消费者。

速溶奶粉:具有分散性、溶解性好的特点,一般为加糖速溶大颗粒奶粉或喷涂卵磷脂奶粉。

加糖奶粉:由牛乳添加一定量蔗糖加工而成,适于全体消费者,多具有速溶特点。

婴幼儿奶粉:婴儿是指12个月以内的孩子,幼儿是指1~3岁的孩子,分阶段配制,分别适于0~6个月、6~12个月和1~3岁的婴幼儿食用,根据不同阶段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营养要求,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五大营养素进行了全面强化和调整。

特殊配制奶粉:适于有特殊生理需求的消费者,这类配制奶粉是根据不同消费者的生理特点,祛除了乳中的某些营养物质或强化了某些营养物质(也可能二者兼而有之),故具有某些特定的生理功能,如中老年奶粉、低脂奶粉、糖尿病奶粉、低乳精奶粉、双歧杆菌奶粉等。

了解了奶粉种类,购买时一定要认真选购,还要学会辨别奶粉质量的优劣,当心买了掺假的奶粉回家。

真伪奶粉

试手感:用手指捏住奶粉包装袋来回摩擦,真奶粉质地细腻,会发出“吱吱”声;而假奶粉由于掺有绵白糖、葡萄糖等成分,颗粒较粗,会发出“沙沙”的流动声。

辨颜色:真奶粉呈天然乳黄色;假奶粉颜色较白,细看有结晶和光泽,或呈漂白色,或有其他不自然的颜色。

闻气味:打开包装,真奶粉有牛奶特有的乳香味;假奶粉乳香甚微,甚至没有乳香味。

尝味道:真奶粉细腻发粘,易粘住牙齿、舌头和上腭部,溶解较快,且无糖的甜味(加糖奶粉除外);假奶粉放入口中很快溶解,不粘牙,甜味浓。

奶粉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乳制品贸易现状

2008年震惊中外的中国毒奶粉事件,在重挫中国乳制品产业的同时也使国人对国产乳制品失去信心。唯有在深入了解我国乳制品进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乳制品行业在进口乳制品冲击下的优势及劣势,才能对症下药,具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乳制品行业的现存问题。

一、我国乳制品进出口贸易现状

乳制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其发展更是牵动千家万户的民生大计。2013年6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转发了9部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将确保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作为抓好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突破口。为了更好促进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深入了解其贸易现状。

(一)乳制品进口快速增长,出口大幅下降

我国乳制品进口以干乳制品为主,2010年乳制品进口量达到74.5万吨,进口额19.7亿美元。进口产品以奶粉和乳清粉为主,占进口总量的90%。2008年以前,乳清粉是进口量最多的产品,常年保持在12-21万吨。奶粉位居第二,每年进口量在10-15万吨。2009年,奶粉进口量接近25万吨;2010年达到41.4万吨;2011年,我国乳制品的进口量为90.6万吨,同比增长21.6%;2012年,中国金仅在乳清粉方面的进口就有37.6万吨,其中46%来自美国,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其次来自欧洲,法国最大,占15%,中国婴幼儿奶粉企业所用的乳清粉多来自法国;2013年奶粉和液态奶进口增速较快,奶粉进口量同比上升49%,液态奶进口上升92%。

与此同时,乳制品出口急剧下滑。2010年,乳制品出口3.4万吨,出口额4394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69.51%和81.14%。其中,奶粉出口9737万吨,比2008年下降84.7%。2011年,乳制品的总出口量为4.3万吨;2012年仍然保持小额出口,在过去的2013年,乳制品在干乳制品、液态奶的进口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二)乳制品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

乳制品贸易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已占据日益重要位置。以2010年为例,全国干乳制品产量313.8万吨,其中奶粉140万吨,进口奶粉约占国内奶粉产量比重的30%。而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全脂奶粉进口量约占全球奶粉贸易总量的10%。新西兰是我国最主要的奶粉进口国,2010年,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33.6万吨,占我国奶粉进口总量的81.3%,与2005年的77.01%相比有较大增幅。而在过去的2013年,第一个季度新西兰奶粉的进口量占我国进口奶粉总量的95%。

(三)国际乳制品价格波动剧烈,国内市场需求对价格不敏感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乳制品价格大幅下挫,我国进口奶粉平均到岸价格由3000多美元每吨跌至2300美元每吨,同期奶粉进口量由9.8万吨增至24.7万吨,涨幅达到60%。而2010年,进口奶粉价格迅速上涨,全年平均到岸价格升至3352美元每吨,而同期国内奶粉进口不降反升,增长至41.4万吨,同比增长67.6%。由此可见,尽管进口价格波动幅度超过1000美元每吨,但国内奶粉市场需求并未减弱,价格因素对奶粉进口需求的影响十分有限。

(四)婴幼儿奶粉事件后,我国乳制品行业整体还处于恢复期中

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由于交奶困难等原因,一些散养奶农宰杀淘汰了部分奶牛,加上2010年初的低温冻害和疫情影响,各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非正常淘汰奶牛现象,奶业生产基础受到削弱。由于奶牛繁殖周期较长,从犊牛长到产奶的成母牛需要近3年时间,大量淘汰会导致可用于产奶的成母牛存栏不足,牛奶产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消费需求先于生产恢复,特别婴幼儿奶粉事件后,三鹿让出了17%左右的奶粉市场份额,产需存在一定缺口,随着国产乳制品价格的上涨,物流技术的不断进步,包括液态乳在进口乳制品快速填补市场空缺。

虽然受到进口乳制品的强烈冲击,但我国乳制品并不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其优势显而易见:第一,进口乳制品加上物流、关税成本后价格明显高于国内乳制品价格;第二,国内奶粉政策调整极为密集,国家对行业龙头的扶持意图明显;第三,进口乳制品同样存在安全问题。“肉毒杆菌”、“双氰胺”等事件接踵而来,特别是巨额罚单更是重创进口乳制品企业。进口乳制品频繁发生的问题让消费者在奶粉的选择上更为理性;第四,国内北方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奶荒问题,对于外贸并不发达的内陆城市,国产乳制品仍然是更多国内消费者的选择。

二、进口乳制品冲击下我国乳制品优劣势分析

我国乳制品在进口乳制品的强烈冲击下,要充分发挥发挥优势来捍卫自身市场地位。需要根据我国乳制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在进口乳制品数额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从价格、我国贸易政策、汇率变动及乳制品行业客观的生产环境等来分析我国乳制品的优势与劣势。

(一)国产乳制品优势分析

1.价格优势。相对于加上关税和物流成本的进口奶粉而言,国产乳制品明显存在价格优势。以奶粉为例,国内一线品牌,例如一桶900克罐装婴幼儿配方奶粉贝,贝因美的价格在150到200居多;同等重量的飞鹤奶粉,售价在100到200多不等;而圣元奶粉在150到270不等。同等情况下,进口奶粉到岸价平均在85元左右,最高也就在90元,在国外的终端零售价才130元左右,但同品牌、同包装、同重量的奶粉在中国市场价格超过250元。而口碑优良的牛栏奶粉售价甚至上千元,明显高于国产奶粉价格。

2.政策扶持力度较大。2013年,政府整顿力度加大,除了实施反垄断惩罚,加大对医护渠道清理,未来国家将进一步加快对国内奶粉品牌的梳理,对国内不合规、不合法的OEM(代工生产)进行清理。届时,约有一半的OEM品牌将被直接清理出去,市场份额也将重新组合。

3.靠近消费市场。乳制品虽然属于原料导向性商品,可是很多乳制品的运输对物流要求较高,像乳制品这样的快速消费品,“远水解不了近渴”,在这点上国产乳制品优势明显。例如,常温奶的运输半径超过500公里没有竞争力。除此之外,进口乳制品频发的质量安全问题,让消费者在选择乳制品时更加理性客观。

(二)国产乳制品劣势分析

1.消费者信心不足。2008年是乳制品进口的分水岭。受“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影响,国内消费者对国内奶业信心降到最低点,由“三聚氰胺”引发的整个乳品行业的危机对全国乳业打击深重,直到 2009年年末才刚刚平息,然而好景不长,2011年 2月皮革奶死灰复燃的报道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2年4月曾经风光一时的老酸奶被质疑添加了“明胶”等食品增稠剂,一系列乳制品安全事件重挫了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根据网络调查显示,93.1%的消费者认为国外奶粉品质更加有保障。

2.贸易政策因素。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减让承诺使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4%降低到2005年的约10%,其中农产品由19.9%降至约l5.5%,农产品关税减让承诺的实施到2004年底结束。特别是《中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使新西兰奶粉出口享受更低的关税税率,我国乳制品总体关税水平由52%降至12%,这大大降低了乳制品的进口成本。

3.汇率变动因素。在我国加入世贸之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上。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民币兑换美元不断升值,2013年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人民币升值使我国乳制品出口价格相对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奶粉成本,更能满足加工企业降低成本的需要。这在国际市场贸易中不利于我国奶粉出口,利于国外奶粉进口。

4.乳制品生产环境较差。我国属于资源紧缺型国家,水、地等农业基本生产要素相对匮乏。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1.37亩,远低于世界人均 3.75亩的平均水平。随着近年来奶业快速发展,环境资源约束逐步趋紧,各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使得我国生鲜乳生产成本节节攀升。近年来,奶业生产的生态环境要求日趋严格,生产者投入粪污等治理的资金增加,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另外,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乳业发达国家控制措施严格,奶粉等乳制品质量较高。而我国原奶生产仍以散户为主,加工的奶粉质量波动较大,这也是有些加工企业不愿使用国产奶粉的一个原因。

乳制品行业的发展牵动着消费者的健康生活,但我国的乳制品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应在现有的行业环境下,深刻分析我国乳制品行业的问题存在的原因,对症下药地努力解决这类问题。与此同时,乳制品行业协会应加强与企业与政府的联系,各方共同努力,使我国乳制品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不断以更大的优势立足于国内外市场。

参考文献:

[1]曹凯云.乳业新国标会给奶农带来什么[J].北方牧业,2011(5):35.

[2]陈映川.从乳制品看我国的关税保护[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3(1):31.

[3]董晓霞,刘自杰.《中新自贸协定》实施后对我国奶粉进口的影响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35.

[4]朱立斌.2010年中国奶业发展趋势预测[J].中国乳业,2010(1):33.

[5]中国奶业协会.中国奶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6]中国海关总署.中国海关统计年鉴[M].北京:海关出版社.

奶粉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综观中国婴儿奶粉市场,受消费者认知提升和厂商利润分配的“两轮”驱动,高档奶粉发展迅速,竞争的焦点也越来越集中到了高端市场。随着主流市场的上移,原来形成的“三大梯队”(国际品牌做非主流市场,国内知名品牌做次主流市场,地方品牌做主流市场)很快被打破,市场上一片“混战”,新一轮的无序竞争正在展开。

为了“浑水摸鱼”,为了“趁火打劫”,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混血儿”。比如,三鹿和安怡(新西兰)的合资(包括技术合作),蒙牛和阿拉(丹麦)的合资,银桥和TSM(新加坡)的“借壳”,完达山和统一(台湾)的“姻缘”,雅士利和Fonterra(新西兰)的“结合”,等等。

在这些“混血儿”的“孕育”、“生产”过程中,企业家们,甚至不少学者们也兴致勃勃地用什么“战略联盟”、“借鸡下蛋”、“跑马圈地”等词汇,试图描述这些举动的“伟大”之处。

然而,对于这些热闹的表象,笔者一直有个疑问:合资,就有出路吗?

如果“一合就灵”,为什么伊利和德国托普菲尔的“合作”以失败告终?

如果“一合就成”,为什么光明和达能的“合作”,始终没有重振光明?

中国乳业已经有这么多活生生的教训,为什么那么多企业还是乐此不疲地复制这种所谓的“战略联盟”呢?

“做企业”,我承认牛根生比我聪明,田文华比我聪明,完达山、雅士利和银桥等企业的老总们都比我聪明。然而,不知道这些聪明的企业家们有没有认真考虑过,合资后的这些“混血儿”们到哪儿去“娶媳妇”呢?

这就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做市场”的问题了。我们的奶粉到底卖给谁?以什么样的方式卖?如何实现“卖并赚着”、“赚并快乐着”?这些问题真的需要认真思考。因为,市场是无情的“情人”,“她”不会给你任何幻想的空间。

婴儿奶粉的营销规则

我不太赞同企业家们的口头禅“我们的行业很特殊”,也不赞同他们“他能,我也能”的跟随性做法。

每个行业或品类,都有着它固有的营销规则,但是这些规则不一定被所有人发现,也不一定能够被所有人都正确应用。就婴儿奶粉而言,我们必须要考虑其营销规则到底是什么,然后要看我们能不能顺利应用这些规则,征服我们的目标顾客。

婴儿奶粉是典型的产品透明度很低、消费者心理风险很高的产品。所以,虽然它也属于乳制品范畴,但与纯牛奶、酸奶、冰激凌和乳饮料相比,营销规则恰恰相反,反而与高档白酒、葡萄酒和护肤品等比较接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婴儿奶粉品牌越降价越卖不动的根本所在,也是为什么他们费尽口舌强调产品功能却仍然不走货的根本所在,更是为什么做足了经销商激励销量却仍然下滑的根本所在。

对婴儿奶粉的营销而言,绝大多数营销人员都错误地认为:只要强调“益智”、“吸收”、“提高免疫力”,就能够打动消费者。于是,他们就找DHA、ARA、活性双歧杆菌、免疫球蛋白等,在产品中往死里添加这些东西。但结果呢?你那功能齐全(甚至近乎完美)的产品卖出了几袋?

我始终认为,伊利的“托菲尔”是世界上最好的奶粉之一:它的配方是德国的,奶源是中国的,出身是伊利的,应该算是完美了。但结果又如何呢?在高端市场三进三出,最后,德国人撤走了,推广组解散了,“托菲尔”也“安息”了。

对婴儿奶粉的营销而言,也有很多厂家错误地认为:只要把医院通路做好了,婴儿奶粉就会有市场。

可笑!

如果真是这么简单,雀巢能恩也不会落到今天的尴尬境地,惠氏和雅培也不会那么举步维艰,他们操作医院通路的能力绝对不亚于我们本土的企业,甚至不亚于多美滋和美赞臣。

所以,要想在婴儿奶粉市场有所作为,尤其在高端市场有所作为,就必须从“卖产品”的死胡同中跳出来,紧紧抓住婴儿奶粉的“产品透明度很低”和“消费者心理风险很高”两大特征,老老实实审视自己,看看自己是否在获取成功的关键因素上找到了“挖人墙脚”的“武器”。比如,是否有独特的品牌定位及个性?其与目标购买者(妈妈)的关注点相关性如何?是否有独特的创意和媒介组合?与目标购买者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是否有稳定而合理的消费者定价体系和渠道定价体系?这些体系能否让消费者、中间商和企业都接受?是否有令人信服的“背书”活动来强化品牌说服力,引起目标购买者的广泛尝试与重复购买?

婴儿奶粉的创新空间

赢得竞争的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差异化。市场上没有一个品牌随随便便跟着别人做就能成功的。

就婴儿奶粉而言,我不太认同它是什么“理性消费品”,同时,我也会坦诚地告诉大家:婴儿奶粉创新的空间十分有限。也就是说,你不太容易能找到有效的差异化。因为,它和奶酪、酸奶和乳饮料等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品质的最终境界就是接近母乳,没有别的方向。所以,带着卖奶酪、酸奶和乳饮料的思想去做婴儿奶粉,休想!那不会有收成的。不信,你就往婴儿奶粉里加咖啡因试试!

我很佩服蒙牛,蒙牛的“特仑苏”通过艰难的导入期终于获得了消费者认同。但它有个很重要的前提:高端牛奶领域的拓荒者。但高档婴儿奶粉呢?似乎无数个品牌虎视眈眈地瞄准这个市场,甚至控制着这个市场,我们这些新进来的“小弟兄”们凭什么去“分羹”呢?

我有一个做婴儿奶粉的客户,有一次他们讨论能不能开发一种奶粉,特别有助于婴儿情商的发育。当时,我就哑然一笑,告诉他们:放弃这种念头吧,妈妈们不会相信的。

然而,这并不代表我反对产品创新。我不反对婴儿奶粉厂家追求产品上的创新,因为,我在伊利做全国市场总监的时候,也几乎每年都在完整产品层面对婴儿奶粉进行改进,从来没有停止过创新。

但话又说回来,产品创新对你的生意只能“锦上添花”,却不能“雪中送炭”。大家不要以为,是产品创新使伊利奶粉走向辉煌的。伊利奶粉的成功与阜阳奶粉事件以及外资品牌频繁出事有着紧密的关系。当然,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环境下,产品创新会对已经开始“转动的大转盘”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让它变得更好。但对于新品牌而言,我想,再好的创新也难以颠覆这个市场,也难以走出真正的“差异化”之路。

“混血儿”的优势与消费者

利益的相关性

从“优生优育”的角度看,我们不得不承认那些“混血儿”的过人之处,他们的智商肯定高于那些近亲繁殖的孩子。

然而,这种自然界的进化原则在营销界却没有得到延续,所谓的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很少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这种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号称“中西结合”的“999感冒灵”胶囊,干不过那些正统的国际品牌,也干不过那些正统的本土品牌。其实,我们冷静地想想,“999感冒灵”治感冒确实又快又能治本,但那又怎么样呢?顾客选择一个产品或品牌的时候,都偏爱极端,偏爱“血统”的正宗,他们不太喜欢“折中”或“结合”,更不喜欢“两头都要有却两头都不强”的东西。

在奶粉行业,也有很多鲜活的案例。比如亲亲宝贝,纽迪西亚的一个品牌,多么好的品牌名啊!多么好的产品质量啊!但最后的结果如何?只要做过奶粉的人都知道,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有些奶粉企业,他们从伊利挖去很多核心人物,认为有这帮人在,加上自己国际化的技术和管理背景,必将是一片繁荣景象。这又是一个天真的想法。问题是这些“混血儿”的优势尽管确实存在,而且很扎实,但消费者并不在意这些。市场没有真相,消费者在乎的只是他大脑里固有的东西,你要改变这种固有的东西,基本上很难。

婴儿奶粉的市场推广及

投资回报

一个行业或品类之所以倍受商家们关注,似乎有利可图是唯一的理由。婴儿奶粉也不例外,尤其高端市场,产品毛利率高,而且只要站稳了脚跟,产品销售也非常稳定。所以,几乎没有一家乳品企业能够抵挡住这等诱惑。

然而,我们不能光看到它表面的诱惑就往里跳。大家看到伊利婴儿奶粉确实赚钱了,而且赚了很多。但是,笔者作为见证人,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大家:伊利婴儿奶粉刚开始做市场的前三年没有赚钱,每年我们分品类算账时发现,婴儿奶粉往往赔得一塌糊涂。

有人会问:那伊利奶粉怎么熬过来的?我可以告诉大家:虽然它的婴儿奶粉刚开始亏损,但整个奶粉事业部总体还是赢利的。那么,利润从哪里来的呢?恰恰来自那些我们所忽视的品种,这就涉及伊利的商业模式了。

在此,笔者想提醒我们的“混血儿”们,你们是否有亏损三年的准备?是否有一套科学的商业模式来支撑你的业务能够熬过三年?如果答案是“Yes”,我恭喜你;如果是“No”,我也恭喜你,因为你很走运,看到了我的文章。

就婴儿奶粉而言,其市场推广的隐形投资比显形投资更重要,且投入规模会更大。所谓的隐形投资,就是正确的营销战略以及能够打动顾客的战术和创意组合。如果这些东西都还是一片空白,你就硬着头皮去做什么医院通路、卖场陈列、媒介投放和促销活动(这些都是显形投资),那我只能告诉你:去死吧!

也许有专家会找你们,“我会让你从零做起,而不是从负数做起”,“我会用超低成本撬动你的市场,包你赚钱”,甚至他们还会说“我用长尾理论,帮你捡回那80%的市场”。呵呵,你相信吗?他们只是想赚取你的咨询费。做市场,一定要面对现实,一定要承认:没有投入就没有回报,甚至有了投入也不一定有回报。而且,对婴儿奶粉这样的品类而言,要去做那80%的“长尾”,我敢肯定:80%的可能是被“长尾”拖死。

所以,大家一门心思去琢磨婴儿奶粉的时候,义无反顾往里面砸钱的时候,一定要记住笔者的忠告:一颗红心要有两手准备,即“成功”或“失败”。

奶粉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羊奶粉品牌确如雨后春笋遍地开火,羊奶粉市场大门也被不断新品牌加入挤的越来越大,且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据估计市场上羊奶粉品牌是目前牛奶粉品牌的3陪以上。如此多的品牌都能生存,且多数在盈利,到值得国产牛奶粉学习。

羊奶粉品牌经营者多具有牛奶粉多年经营经验,在悲痛的离职后组建自有团队创建羊奶粉品牌,成立营销公司,利用可用的营销网络,主营羊奶粉,且使其公司及团队持续盈利,让在职牛奶粉的同事羡慕不已。

为何羊奶粉能持续盈利,而牛奶粉却盈利困难,如果从羊奶粉和国产牛奶粉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就不难看出其盈利之道。

第一、生产研发成本差异,羊奶粉多以营销公司经营为主,产品以贴牌和代加工为主,无研发中心,只需请人提供配方即可找工厂生产,生产、研发管理成本小,对产能无要求,产品成本直接就是代加工后的成本,生产成本风险小,相对成本稳定。而国产牛奶粉,多自有工厂和研发中心,相比代加工生产成本略低(代加工要赚取生产利润,而自有工厂生产无须增加生产利润成本),但对产能有要求,因为产能利用率直接影响生产成本,销量波动直接影响生产成本。

第二、渠道结构差异,羊奶粉产品品牌多,但多为区域品牌,在局部区域销售,以客户导向为主,即那里有客户就在那里销售,即厂家---终端(多为经销商)--消费者,且客户多为自主经营(多为孕婴店老板),虽对利润要求高,但主动经营意愿强。国产牛奶粉多延用传统的经销模式,及厂家---经销商(分销商)---终端---消费者,国产奶粉厂家与经销商无法直接掌控终端,终端各种费用较多,导致终端经营成本比羊奶粉高。

第三、消费者促销资源差异,羊奶粉销售主要依靠店主及导购门店推销为主,对品牌建设投入少,多为地面推广为主,空中广告资源极少,且店主即为经销商,店内竞争较小,资源消耗少,消费者的促销可用资源较多,然而因营销公司势力有限,广告资源投入少,故羊奶粉多为区域品牌。而国产牛奶粉为了提高竞争力,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品牌建设投入大,品牌知名度高了,但因产品诉求同质化严重,品牌知名度无法转化成销售竞争力,为了提高店内竞争力,陈列、导购投入费用投入持续增加,最后让消费体验到的促销资源越来越少。

第四、产品定价差异,羊奶粉从上市就定价为中高端产品,零售价格高于牛奶粉,当消费者心里接受了羊奶粉比较贵的心里价位后,羊奶粉的高价格高利润高促销便成了优势,经销商因高利润主动意愿强,消费者因促销力度大而高兴,牛奶粉因价格问题,中间可用资源有限,经销商可赚利润少,消费者可用促销少,为了尽量经销商和消费者,最后厂家多亏本赚吆喝。

第五、营销人员差异,国产牛奶粉多为正规销售队伍,人员配制多,要求对通路的掌控;重视KA等现代通路,工资收入稳定。羊奶粉多以特种部队,人员配制极少,以驱使客户主动销售为主,擅长对经销商的管理,重视孕婴通路;且羊奶粉销售人员多以销售提成和公司分红为主要收入,主动意愿更强。

第六、作业模式差异,国产牛奶粉多为厂家业务引单,经销商被动送货,赚取厂家规定的固定利润。而羊奶粉经销商主动铺货,赚取差价;完全由经销商自行操作,积极性高。

第七、市场反应差异,国产牛奶粉系统化管理,市场反应速度慢,促销审批慢,新品上市更慢。羊奶粉市场反应速度快捷,应对及时,特别是新品上市速度以短-平-快,而快速登陆,满足消费,赚取利润。

总上,羊奶粉相对牛奶粉,生产、销售、管理成本较低,渠道更加扁平化,市场反应迅速,新品上市准确快速,可用促销资源灵活多样。牛奶粉有多少可以借用呢。国产牛奶粉厂家多自认自己是大厂家,不愿放下身价,不惜重金坚持原有品牌策略,即使资金短缺还在硬撑大品牌的身价。其实企业在困难时期,生存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在此,给国产牛奶粉厂家,特别是在生存挣扎中是二、三线品牌3点建议。

第一、 建立根据地,不要盲目的扩展全国市场或守护全国市场,有失必有得。先在自己的优势区域,集中资源,建立根据地,提高市场份额,其他市场可采取羊奶粉的模式去经营,以求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