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零基础学习会计

零基础学习会计

零基础学习会计

零基础学习会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认识 教学方法 多媒体 实训 实验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105-01

1 教学认识

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好几届了,学生尽然说我带的课是他们所学的最难懂的课。我从自己的经历深深的反思了好久,回想自己当年学这些课时也觉得很难且不感兴趣,刚工作时也不感兴趣,而且觉得学校里什么也没学下。经过在工厂多年的工作,现在又回到学校教这门课,觉得对这些专业课很感兴趣,而且很容易理解;再想想学生的反应是有道理的,最关键的原因是内容太抽象且实践太少。大学的基础课都是在中学课程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所以不会觉得很难接受;而专业基础课也是在基础课的基础上介入了专业的知识,这些都可以理解和接受;但如果专业基础课没学好而要学专业课,这就很难了:既没有打下基础,也没有见过和实践过。

2 该课程的特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高等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以前金属切削刀具、金属切削原理和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的柔和。就是拿到一套机器设计图纸,要将它转化成零件和装配成机器的过程中所牵扯的一切技术问题。这些内容和现代制造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现代制造业复杂多样化,同一机器有很多的制造和装配方法,你必须优选出最优的制造方法,而仅依靠课堂讲授的方式来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制造技术的多样化决定了该课程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为了使学生不仅学到理论知识,更加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复杂多样化,这就要依靠多媒体技术、实验、实践实训、课程设计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3 教学方法探究

3.1 借助多媒体教学认识制造方法的多样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的实践性很强,若只是靠课堂讲授大都枯燥无味,而且很抽象;学生学后也没有深刻的影响,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运用UG、Solideworks、proE等软件模拟零件的加工过程和机器的装配过程。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动画模拟轴类零件的加工过程,可以看到车、铣、刨、磨各种加工方法;同时还会牵扯到各种刀具的使用方法和切削过程;各种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零件制作的全过程。就会对刀具、切削原理、加工过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再讲这些知识的时候就会兴趣。我也可以模拟机器的装配过程,可以看到机器装配的全过程。例如可以模拟主轴、变速箱的组装过程,这样可以理解零件、组件、部件的概念,认识装配的工艺过程。

我们也可以到工厂的制造现场实拍到许多实际的操作过程,在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就更加深了感性认识而且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这些知识靠讲授是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教学更加生动,也使学生在不走出课堂的情况下学到很多工厂的生产实践知识。

3.2 通过实验掌握其中的原理、理论方法

实验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实验不仅可以验证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的实验有工件的定位、典型夹具分析和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工件的定位和典型夹具分析所用的设备是各种定位元件和夹具实物模型,通过实物观察加深学生对定位原理的理解,直观的认识什么是过定位、欠定位、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熟悉常用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加深对常用定位元件结构功能的认识;了解常用夹具的构造和组成,增加对夹具的感性认识。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实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方法。让学生应用外径千分尺和卡尺测量一批已加工销钉(50件)外圆尺寸,进行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运用直方图和正态分布曲线统计零件的加工误差并计算合格率,掌握零件加工分析方法。

3.3 通过实习增加感性认识

实习是学完理论课程后到工厂加工现场进行观摩和操作练习。实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习是学生对机械制造有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可以认识到机械制造的全过程:各种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过程;各种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各种机器、部件、组件的装配方法和装配过程。并对生产现场、生产过程和车间布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验证、巩固、深化和扩充课堂理论知识,为课程设计和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很快适应环境和干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习中要求学生做好以下详细记录:选择一典型零件(轴类或者箱体等)记录:(1)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技术要求,记录整个加工过程:工艺路线、定位基准及定位方法、夹紧原理及夹紧方法、所用夹具、刀具、量具及设备,然后分析工艺方案、定位夹紧的合理性;(2)记录某一道工序的工序卡,分析各个量值的选用原则;(3)选择一夹具进行分析,画出专用夹具简图,指出各零件的名称和作用,对定位原件进行自由度分析,分析夹紧装置的类型及夹紧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4 通过课程设计消化所学知识、训练能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该课程不可缺少的练习和巩固环节,让学生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的编制和所用夹具的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内容:(1)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技术要求;(2)拟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3)填写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设计指定工序专用夹具。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知识并能训练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学手段也得不断的进行改革,以提高学习效率和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革新人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不断的将现代科技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因此探讨教学手段多样化以及合理安排将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 赵家齐.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王选奎.机械制造工艺学[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于骏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零基础学习会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制图测绘;徒手绘图;测绘实习

作者简介:赵汉雨(1975-),男,河南浚县人,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实验师;常粉玲(1971-),女,河南濮阳人,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助理实验师。(河南?郑州?45000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081-02

“机械制图”是高等工科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一般由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两部分组成。画法几何是机械制图的投影理论基础,它应用投影的方法研究多面正投影图、轴测图、透视图和标高投影图的绘制原理,“机械制图”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零件及装配图的能力,涉及的知识较多,如零、部件的工艺结构知识、合理标注尺寸、尺寸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设计与制造中常用的标准等。由于大一新生接触机械产品较少,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学习起来较困难,一般都安排机械测绘实习。该实习项目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巩固所学制图与看图知识,培养学生机械制图的综合能力,而且在测绘实习过程中还学习到设备拆装及测绘知识,该实习项目实施是要完成在机械部件拆卸的基础上完成机械零件测绘和装配图的绘制。

“机械制图”测绘在设备维修、改造、仿制、技术资料完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较低,引进吸收国外机械设备较多,因此,农业院校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一、“机械制图”测绘实习的目的及任务

所谓制图测绘,就是对现有的机器或零部件实物进行测量、并画出草图、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经过计算圆整、查有关设计手册,随后整理绘制零件图及装配图的过程。

1.实习项目实施的目的

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并在测绘中得到综合应用;认识常用拆装工具,初步掌握拆装方法及步骤;掌握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徒手画图的要领,并能熟练测绘四大类零件中常见零件;掌握和运用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培养查阅有关手册、标准和资料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测绘的任务

拆卸、装配部件,绘制零件草图和装配示意图;绘制装配图;绘制零件图。

二、“机械制图”测绘实习存在的问题

1.课时少,没有留出单独的测绘时间

河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制图测绘主要采取用两个学时集中讲解部件测绘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散到制图室或教室进行测绘,老师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辅导和答疑,在其他课程如期进行的情况下,要求4周内独立完成。这样安排,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测绘进度不容易控制,由于学生分散,测绘过程不容易监控,这样导致一部分学生抄袭其他同学的制图,往往会出现先画出正式的零件图,再画装配图,最后才是草图的现象。

2.拆装、测绘工具量具应用不当

尽管理论教师用两个学时集中讲解了测绘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拆装步骤及测绘方法,但往往到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时,还是束手无策,不知用什么工具拆装和量具测量,会出现用钳子拧下所有的螺栓或螺母;对零件测量时,一把钢板尺测绘所有的零件,常见的工具和量具不认识或不会使用,等到了后续课程机床拆装时不会应用常见工具。

3.制图测绘指导书应用不当

我校的测绘指导书已放到校园内部网上,学生可在网上直接浏览或打印,在测绘之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但是,在测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抛弃指导书,凭着感觉进行测绘,对常见的零件测绘方法不当,更有甚者,一些学生根本没看过测绘指导书,测绘指导书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4.测绘过程简化,徒手绘图能力得不到锻炼

学生在测绘过程中,往往未弄清楚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传动方式、装配关系、各组成零件的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就开始拆零部件,然后测量绘制零件图,而没有绘制零件草图,所有零件在没有零件草图的情况下,零件图就画完了,然后画装配图。这样做不仅测绘步骤错误,更重要的是没有达到联系徒手绘图的目的,因为徒手绘图能力在对设备改造、仿制、方案设计、现场设计加工及参观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相关专业知识不衔接

“机械制图”测绘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这时学生还没有学习“金属工艺学”、“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等课程,且还没有参加金工实习,在测绘的过程中,分不出重要尺寸和非重要尺寸,标注不合理,材料选择及热处理工艺不知道怎么去做,公差、表面粗糙度不会选择。

6.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不能体现学生测绘过程的动手能力

目前学生测绘成绩是按学生绘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正确和规范程度,并参考零件草图和装配示意图表达的是否完整、清晰,把成绩划分为5、4、3、2、1这样的档次,5分为满分(相当于百分制的100分),3分为及格(相当于百分制的60分),低于3分为不及格。

三、提高机械制图测绘实习效果的建议

1.加强制图测绘实习场地建设,更好地服务实习教学

由于实习场地不足,学生不能集中进行测绘,教师指导工作量大,严重影响着制图测绘教学效果。为改变这种现状,应增加测绘实习场地,并在该场地内增加四大类典型零件及典型部件的实物照片及对应的工程图挂图,使学生在测绘的实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参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零基础学习会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Pro/E课程教学;教学设计理念;基本操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049-02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和教育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机械生产已进入了数字化设计、分析与制造时代。Pro/Engineer(简称Pro/E)软件以其强大的功能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航天等领域。

2009年11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和美国参数技术软件有限公司(简称PTC公司)联合推出了面向中职学校的教育部—PTC校园计划。该计划旨在为各职业院校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应用Pro/E软件的能力,推动职业学校在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改革和发展。该合作项目的实施对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改革传统的职教课程体系和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人才具有积极意义。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通过广泛调查就业岗位群工作范围和技术领域,分析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构,我校也加入了教育部—PTC校园计划。借助该平台,我校数控和模具专业开设了Pro/E课程。

Pro/E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Pro/E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高级CAD软件之一。Pro/E是美国PTC公司的产品,于1988年问世,二十多年来,经历了二十余次改版,现主要用于产品的工业设计、零部件装配、数控加工仿真、工程图绘制等领域,常作为企业产品设计的标准软件。它强大的功能、全参数化的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随着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已经成为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

Pro/E课程以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金工实训等课程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各种机械零件的基本技能,为所有需要零件设计的课程、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服务。本课程是为后续课程和专业实践服务的一门核心技术课程,是整个专业培养方案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先修的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制造、机械设计等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也为后续学习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课程奠定基础。

学生现状与课程目标

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兴趣低下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感兴趣自然也不可能学好。Pro/E以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金工实训等课程为基础,在前导课程的学习中,理论多,概念多,学生都觉得枯燥乏味,这也严重影响学生对Pro/E课程的学习。另外,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理解能力不强,教学进度与学生掌握程度往往不同步。

本课程主要针对的就业岗位为制图人员、装配人员、设计人员、编程人员等。这些岗位要求从业人员能根据图纸或实物对产品进行三维建模,具备对产品进行三维建模设计、虚拟装配、工程图制作以及进行数控编程的能力。

课程目标定位就是要把以上工作领域的职业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学习能力。因此,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地使用各种造型方法和实体的变更方法,掌握零件造型、零件装配、零件工程图制作技能。(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空间形象思维和三维形体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现代设计工具和软件思考、绘制、造型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包括查阅标准和规范、设计手册、图册等技术性资料、文献的能力)。(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养成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

课程教学设计理念与教学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教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围绕这个目标,本课程以知识够用、实用为原则,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思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传统机械设计不得不弃用直观感强的立体图表达产品,而大量采用二维图形,使得制图教学内容和方法都远远落后于现代工业生产实际。学生也对机械制图缺乏信心和兴趣。受空间想象力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机械制图深奥、无趣。而Pro/E是三维制图软件,可用以直观地进行零件设计。笔者的做法是:

(一)熟悉Pro/E软件的主要功能和基本操作

作为行业软件,Pro/E以其简单明了的界面以及参数化的设置受到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喜爱。目前,Pro/E已成为许多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但传统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与实际应用脱节。如今社会需要中职毕业生离校就能做事,然而实际上,学生出现了“学”但不会“用”的现象。要学会该软件,必须先熟悉软件的主要功能。熟悉软件功能最好的方法就是练中学,学中练。通过具体的操作来熟悉软件,了解软件的功能。

(二)课堂教学内容即为工作内容,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而完成教学

自2007年接触生本教育理念,我校的办学理念也从传统教学转化为把学生作为教学中心,教师只是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思考过程中来。

过去我在讲解AutoCAD机械制图时,对一个个工具详细地讲解使用方法,但学生觉得枯燥,提不起学习兴趣,效果不佳。在Pro/E教学中,我调整了教学方式,按照以下环节展开教学:首先,介绍Pro/E软件的基本功能,介绍软件在现代工业生产实际中的运用。通过展示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兴趣。其次,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在第一个环节,由教师提出学习任务,让学生思考如何完成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相互学习,并融合以前所学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而非像以往那样被动学习。再次,当学生思考到一定程度后,学习进入第二环节,即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成任务需要哪些工具。继而由教师指定一个小组的成员与大家分享完成以上任务所需的知识,并演示如何完成任务,即为教学的第三环节。最后,由学生思考如何完成图纸的绘制,并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这样,教学就与实际工作过程有效对应起来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既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又有效地锻炼了思维能力。

(三)实施阶梯式教学

Pro/E属于专业性很强的工具软件,它不需要很多理论知识的讲解,需要的是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学习。通过对课程的分析,我决定实施阶梯式教学,将教学的过程分成难度由低到高的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我所提出的任务是很简单的,是只有一两个特征的零件,并且也给出详细的步骤。经过这个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基本掌握Pro/E三维实体造型的基本操作,对常用的特征能够熟练地掌握,对一些简单零件也能够自主分析,完成三维模型的建立。

在第二阶段教学中,我只给学生提供一些典型零件图,涉及的零件相对比较复杂。在这个阶段我不再提供创建过程,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零件,确定零件涉及的特征类型,操作步骤。并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寻找可能的方法,以及确定最优的方案。在这个阶段,学生学会了分析零件,互相学习,运用不同的方法造型,并且会最终确定最优方案。经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Pro/E软件进行单体的零件造型。

学会了基本零件的造型后,我带领学生进入第三阶段的学习。在这个阶段,我不再限定题目,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要求是多个零件装配而成的机械部件。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每个学生完成1~2个零件,然后将这些零件装配成型,形成部件或者机构。完成这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就学会了装配,并且学会了如何在工作中合作。

至此,Pro/E软件的教学基本完成,还有一些技能提高和工程图生成之类教学活动,留给个别学生课余提高之用。

综上所述,Pro/E课程教学须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实施任务式教学,并针对学生实际水平,根据任务难易度的不同,把任务细化,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训练实例,从而让他们觉得每节课都有收获。作为中职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目的就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并不追求高深,让学生能用、够用就行。

参考文献:

[1]潘永刚,刘俊强.我国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J].现代教育技术,2007(11):13-17.

[2]张豪锋,卜彩丽.从教育技术专业期刊分析国内教学设计发展现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47-50.

[3]徐国斌.Pro/Engineer Wildfire在企业的实施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赵丽娟.浅谈职业院校《Pro/E》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7):194-195.

[5]David S Kelley.工业设计巨匠——Pro/Engineer Wildfire 3.0机械设计基础与实例教程[M].孙江宏,王庆五,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郑盛梓,姚涵珍,等.面向三维CAD技术的工程制图教学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54-156.

[7]曾勤彬.中职模具专业Pro/E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成才之路,2011(8):85.

零基础学习会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零件加工;项目教学法

一、项目教学法的涵义及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到实际项目中,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完成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先由教师精心设计项目,并给予适当演示示范,而后再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项目进行讨论、协作,最后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评价。项目教学法具备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的特点,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体系的建构。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中,具备以下特点:一是项目教学法强调职业能力培养,将学生做什么作为重点,而不是将学生知道什么作为重点。二是项目教学法的内容是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三是项目教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教师要负责引导学生寻求得到结果的途径。项目教学法中设计的项目都与实际相贴近,与学生日后从事的工作息息相关,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机械制造类专业零件加工训练项目的设计

(一)明确项目设计思路

机械制造类专业零件加工的项目教学设计思路为:让学生在自主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和使用零件加工中的各种装备,掌握零件加工方法以及零件加工质量检测与分析的技能。教师在设计零件加工训练项目时,要针对不同结构的零件,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工艺制定―装备设计―零件加工―质量分析”的模块训练,力求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精心设计训练项目

根据零件加工课程知识体系的安排,结合课程教学目标,统筹设置训练项目,使训练项目之间保持层层递进的内在联系。训练项目层层递进是指根据知识的递进关系,将由简单到复杂的几类典型零件作为训练项目的载体,使训练项目的内容呈现出由浅入深的特点。在每一个训练项目中,都要设计若干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都有明确的支撑知识体系、能力训练目标、阶段性学习成果等,从而确保实现预期的项目训练效果。以轴类零件加工为例,可设计成三个学习单元,即轴类零件车削加工、轴类零件磨削加工、轴类零件键槽铣削加工。在轴类零件车削加工学习单元中,让学生设计圆柱表面车削加工方案,正确选用车床、车刀及车床夹具;在轴类零件磨削加工学习单元中,让学生了解磨床、砂轮,掌握轴类零件磨削加工工艺;在轴类零件键槽铣削加工学习单元,让学生掌握工件装夹、铣刀及铣削用量。在学生掌握轴类零件加工的相关知识基础上,布置学生编制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某一工序的夹具。

(三)训练项目的有效实施

以车削加工项目为例,教师向各小组下发项目任务,根据项目中涉及的知识要点和技能要求,让学生在掌握车削运动、刀具角度以及影响车削质量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讨论选择不同种类的刀具,加工出完整的简单轴类零件。在训练项目实施过程中,让每一个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操作能力好的同学作为小组组长,主要负责协调组织本组成员操作,共同完成训练项目。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小组成员要先进行集体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实在无法解决时再向教师请教,教师只能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建议,最终还是要由小组自己确定解决方案。教师在项目实施中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指导、记录工作,如果学生出现忽视安全事项、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并提出具体要求。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任务,实现训练项目教学目标。

(四)项目教学评价设计

检查与评估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完成训练项目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作出反馈和评价。教学评价要以项目过程评价为主,重点考核学生专业能力、工作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做到评价内容多元化。教师可将教学评价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形成性评价,占总成绩的70%,不仅要评价学生个体,而且还要评价项目组其他成员,通过项目报告、成果展示、小组答辩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出全面评价。另一部分是终结性评价,占总成绩的30%。利用考试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对某个零件加工的技术分析,对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情况以及总结的实践经验进行评价。

结论:

总而言之,在机械制造类专业零件加工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训练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零件加工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波.李小军.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

[2]韦林.陈文勇.王大红.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10).

[3]闫瑞涛.马光全.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硅谷.2008(7).

零基础学习会计范文第5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drawing course,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educational concept, components and practice teaching is briefly introduced. On the teaching content, based on the real disassembly and mapping environment, the corresponding parts assembly diagram and parts diagram are designed. On the teaching means,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is strengthened. On the teaching method, w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ject as a support, and combine theoretical teaching with practical teaching.

关键词: 工程图学;建构主义;零部件;拆装;测绘

Key words: Engineering Graphics;constructivism;components and parts;dismounting;surveying and mapping

中图分类号:TP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217-02

0 引言

工程制图是门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接收对象,采取灌输型的上课方式。在作业方面,停留在记忆和题海战术。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如何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使其更好的与实践相结合,为后续的课程作铺垫,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1 基于建构主义模式的零部件拆装及测绘实践

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各高校引进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认知者根据自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对新信息加工处理并建构知识的过程。根据以上的教学思想,教师在教完零件图和装配图等相关内容后,进行部件测绘教学,这是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学生在实践中以实战的观点,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拓宽,并获取新知识。

1.2 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先通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达到量的积累。然后,给定一个真实的模拟环境,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产生质的飞跃。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上,也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的思想。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后,再进入到情景教学的环节。根据真实的零部体,分析其工作原理、传动路线、尺寸、加工工艺方案等,并绘制相应的工程图样[1],这个过程为逆向设计。通过测绘实训,采用逆向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形体的表达能力、测绘工具的使用能力、徒手绘制草图的能力、计算机绘图的能力,使其对制图课程的认知结构不断的提炼和充实。

1.3 零部件的合理选择 零部件拆装和测绘实践过程中,以零件作为载体,以测绘和识图、零件表达为主线进行。根据不同的零件,其表达方式不同,包括尺寸标注、加工工艺、公差与配合等方面也不相同,因此也是实训的重点。

教师在选择零部件时应对学习内容进行特征分析,要充分考虑其具有代表性。比如:测绘一级减速箱的主动轴,首先应该了解此轴的基本用途和工艺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测绘,能掌握一般轴类零件的测量方法,更深入地理解轴类零件的视图表达,尺寸标注、几何公差等,实现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的目的。同时,还应考虑零件难易程度适中性、可行性。一般实训的时间只有1~2周。如果被拆装和测绘的零部件太简单,达不到实训的效果;但若太难,学生望而退步,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规定的时间内也完成不了学习任务。另外,选择零部件时最好能在制图课程的基础上具有延伸性,为后续课程或课程设计作铺垫。

总之,测绘实践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知识建构,而不是简单的把书上的知识照抄,是原有知识的提升。

1.4 数字化教学 数字化教学包括了多媒体资源库、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堂等多种信息技术的运用。我们运用flash ActionScript脚本语言编程,进行交互式动画设计,并融入到零部件拆装教学实践环节,营造一种数字化的教学环境,虚拟与现实相结合,丰富了建构主义提倡的情景教学,使其更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创造性。不仅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或手段,更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对拆装过程及相关知识的了解。

1.5 拆装步骤及测绘方法 构建主义强调学习是在具有真实问题的环境中,带着问题思考,用问题驱动学习,学会学习隐藏在问题中的知识点,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问题项目教学的方式,突出学习任务的重要性和学习内容的综合性。

1.5.1 布置测绘任务 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应确定其学习的主题及此项学习的任务的具体要求[3]。为了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有真实零部件的基础上,下达实际测绘任务。测绘时要先了解测绘的对象,测绘的第一步是拆卸部件,拆卸部件时就要使用拆卸工具,因此要了解常用拆卸工具的用法。在此基础上,应该观察部件外部有哪些可以拆卸的装配线,了解其工作原理,传动路线。对被测零部件有整体上的认识,根据具体的案例,对后续步骤及大概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1.5.2 画装配示意图 分析完该部件的内外结构和装配线,第二步就是画装配示意图,用简单的线条示意出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拆卸的过程中,将拆下的零件逐一编号,并在零件上贴上编号。画出零件示意图,确定其名称和材料,编写零件明细表。

1.5.3 测绘零件 测绘实训中,将5~6人分为一组,各组选出一位小组长,由其协助教师的管理和小组成员间的协调工作。部件拆卸后,由各小组长将零件分配给组内每位同学分别测绘。在测绘前,先根据已学的知识对零件进行形体分析,以确定视图的表达方案。然后,徒手画视图,画尺寸线、尺寸界线。根据测绘的结果,填写测量尺寸。最后编写技术要求。

1.5.4 拼画装配图 零件草图画完后,由各小组长收起来,复印后给该组的每位同学发一套零件草图,对所画的每一张零件草图进行初审。初审的方法是根据零件草图,按选定的比例用绘图仪器绘制装配图。

根据零件草图画装配图也称为拼图。其具体步骤还是先选择视图表达方案,画视图,标注尺寸,进行零件编号和明细表,确定技术要求。在拼图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一些问题,例如每张零件草图的视图表达是否完整,零件草图的尺寸是否齐全,各零件间的配合尺寸是否协调一致等。如果草图视图表达不完整,尺寸不齐全或配合尺寸不一致,装配图的视图就画不出来。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相互讨论,并由教师逐步引导,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深入,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规律,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并对系统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更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1.5.5 绘制零件工作图 根据校核后的草图,用计算机绘制零件工作图。零件工作图上,应该有完整的尺寸标注、热处理方式等技术要求。

1.6 教师的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导学者,引领者,学习是个交互的过程,建立在相互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导演者之间的协作发展[3]。

在测绘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首先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确定和规划学习方向,运用“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对测绘实训进行教学设计。其次,用数字化信息教学的方式,集中介绍拆装与测绘的步骤,在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知识点。另外,教师应该提醒或引导学生把握实训的主体内容,控制好学生学习的进度。学生在拆装与测绘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各不相同,处于发散性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在学生的一些疑问进行解答。在协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同时,提出建设性的看法,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地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呈循序渐进地过程。最后,教师在实训结束时,会对实训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进行归纳小结。总之,教师充当了幕后者、指挥者、控制者、协助者、引导者的角色。

2 总结

综上所述,零部件测绘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是建立在制图课程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上,根据不同的零部件进行具体分析,体现不同的认知层面。不仅拓宽了制图课程的研究领域,促进了数字化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发展,加深了学生对制图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本质性的认识。该实践环节能设置特定的学习环境,启发学生的思考,获得相关的信息,并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共同研究、相互讨论上提出更新更高的内容。

参考文献:

[1]ISBN:978-7-04-032259-0、钱可强,王槐德.零部件测绘实训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1-106.

[2]杨维东,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理论导刊,2011(5):77-80.

[3]王湘玲,宁春岩.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主义教学观_两种教学观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29-31.

相关期刊更多

长岭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金陵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

岭南急诊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