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杜甫写的诗

杜甫写的诗

杜甫写的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杜甫诗 “诗史” 人生悲剧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具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回首中国历朝历代,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忠、孝、礼、义、廉耻被一代又一代文人视为比生命更重要的为人处世之道。与这些优良的文化传统相伴相生的还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未嫁从父,嫁后从夫,夫死从子”、“夫为妻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不合理的封建思想。也正因为这一系列不合理的封建思想的约束,以及残酷的战争的侵害,才造就了许多无法挽回的人生悲剧――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

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关口,他的诗歌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荡,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歌被后世之人喻为“诗史”。身处乱世,战争连连,而这一切最大的受害者则是手无寸铁的黎民百姓。残酷的战争造就了无法统计的人生悲剧,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之人比比皆是。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杜甫被喻为“诗史”的创作中,去看看这一连串的人生悲剧在其中的阐释。

二、幼年丧父

呱呱坠地,蹒跚学步的年月,本应该是在父母的怀里撒娇的年龄,可不懂世事的孩童又有几人能清楚地知道,从自己还未记事起,就已经开始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就已经开始承担着人生的第一大悲剧――幼年丧父。残酷的战争在年幼的他们在还没来得及理解“父爱”二字的深层含义时,就彻底地剥夺了他们享受父爱的权利,理解父爱的机会。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新安吏》)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经过新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唐武德七年规定,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天宝三载十二月改制,以十八岁以上为中男,二十三岁以上成丁。诗中新安吏面对诗人“县小更无丁?”的疑问,回答是:“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可见成年男丁早已在抓壮丁时抓完了,只好把未成年的少年驱上战场,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在成年壮丁被抓完的背后,不知有多少年幼的孩子成了孤儿,有多少年幼的孩子永远失去了父爱。更可悲的是,在幼年丧父的同时,他们中间的较年长者,又即将面临征战沙场的残酷现实。

(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石壕吏》)

(2)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四)

(3)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羌村三首》其三)

这些都从正面刻画出一位位年幼的孩童因战争而成为孤儿,更在嗷嗷待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幼年丧父的人生悲剧,而这些年幼的孤儿们接下来会拥有怎么的悲剧命运,这是我们不敢想象的。

三、中年丧夫

走在战争最前沿的首先是一批批成年男丁。他们早已成为封建统治者为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第一批牺牲品。战争冷酷地给他们本该幸福的家庭生活画上了句号,无数的中年妇女,在随夫经历了东躲之后,也同样避免不了承受人生的又一悲剧――中年丧夫。身处封建社会的妇女,深受着“三从四德”等不合理的封建纲常的毒害,因此中年丧夫的残酷事实决定她们只能是孤独终老。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新婚别》)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暮婚晨告别”的新郎被征上战场前与新娘离别的情景。《杜臆》引真德秀语说:“先王之政,新有婚者,期不役政。”说明这个新婚的征夫是不应该被征丁的,可残酷的战争让先王之政早已形同虚设。“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是新妇感叹自己身份都来不及确定,但礼法教育又使自己必须服从命运的悲哀,而“君今往死地”,今后的“永相望”又将是无望无期的等待。新婚伊始,新妇就已经感觉到了残酷的战争带来的悲剧阴影――中年丧夫。本想“誓欲随君去”,又恐“形势反苍黄”,面对即将开始的人生悲剧,柔弱的新妇是那样的无能为力,其人生之悲凉也就可见一斑。

(1)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无家别》)

(2)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3)亦知成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捣衣》)

(4)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兵车行》)

(5)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白帝》)

这些诗句,虽未直接描写夫死或是妻亡,但无不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中年丧夫的人生悲剧。丈夫征战沙场,十去九死,在交通、通讯极度落后的封建时代,他们之中又会有几人能最后成为享受全家人团聚的幸运儿。“有孙母未去”的现实,更是直接刻画出一位初为人母的中年妇女正在加剧的人生悲剧。

四、老年丧子

人到老年,本是儿孙绕膝、安享余生的时刻。可我们把视线放在身处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老人身上,不禁会落泪哀叹。人到暮年,却还要征战沙场,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壮年男丁早已战死沙场,这些暮年从军的黎民早已承受着老年丧子之痛,那儿孙绕膝、欢歌笑语的场景早已成为幻想。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垂老别》)

这首诗写一个“子孙阵亡尽”的老人投杖出门,奋然应征的情景,在生死离别的时刻,一对相依为命的老人互相怜悯、互相慰藉、互相告别之情景。在“子孙阵亡尽”的情况下,还要应征入伍,可以说是悲上加悲,老年丧子之痛早已与夫妻之间即将生死离别之悲相交融,更是加重了老年丧子的人生悲剧的悲凉之味。

(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兵车行》)

这些诗句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战争让许多老人承受老年丧子之痛。再看“归来头白还戍边”的事实,这又何尝不是在控诉年轻壮丁的急剧减少,又何尝不是在诉说老年丧子的悲剧每时每刻都在上演。

五、结语

我们常说杜甫创作中有很多“忧民”与“民忧”题材的具有史料价值的优秀诗篇,而这些以“忧民”与“民忧”为题材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在对黎民百姓的悲剧人生进行阐释,又何尝不是对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这三大人生悲剧的细致刻画。未成年就被应征入伍,既反映出有很多儿童已经幼年丧父,又是在告诉我们有很多中年妇女已经丧夫,也更是在告诉我们有一大批老人早已丧子。人生的三大悲剧,在杜甫的忧民题材的诗歌中相互交融,相互映证。

参考文献:

[1]徐放.杜甫诗今译[M].北京:人民日报社,1985.10.

[2]刘伟明.杜甫诗选[M].新疆:新疆少年出版社,2000.6.

杜甫写的诗范文第2篇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地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清人浦起龙说:“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少陵编年诗目谱附记》)杜甫的诗大部分涉及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有关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可是无处不浸透了诗人的真情实感。例如杜甫中年时期的两篇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里边有抒情,有叙事,有记行,有说理,有对于自然的观察,有对社会矛盾的揭露,有内心的冲突,有政治的抱负和主张,有个人的遭遇和家庭的不幸,有国家与人民的灾难和对于将来的希望。

战争题材在杜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持不同的态度。他对于朝廷穷兵黩武,消耗人力物力,是反对的,如《兵车行》、在夔州写的《遣怀》《又上后园山脚》;对于平息叛乱,抵御外侮,是支持的,如安史之乱前期写的《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以及吐蕃入侵时写的《岁暮》。这些诗谴责什么,歌颂什么,都很鲜明。然而“三吏”“三别”却更为具体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冲突。杜甫在洛阳路上,看见横暴的差吏把未成人的男孩、孤苦的老人都强征入伍。他替这些人提出控诉,对差吏给以谴责,但是一想到壮丁缺乏,而又大敌当前,便转变了口气,尽可能对被征调的人说几句宽慰或鼓励的话。

杜甫写过许多歌咏自然的诗。他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杜甫的诗不只有高度的情景交融,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随地都想到他所处的干戈扰攘、国困民疲的时代。如困居沦陷的长安时写的《春望》、入蜀时写的《剑门》,是最有代表性的。这类诗,杜甫越到晚年成就越大,像五律《客亭》《江上》《江汉》,七律《登楼》《宿府》《阁夜》《秋兴八首》等,都是情景与时事交融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此外,杜甫也写了一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的气氛,可以看作是有声有色的文化史。

杜集里也有一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的感情也较为淡泊,比较突出的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如《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从诗题上就可以想象出杜甫当时的心境。这类诗当然不能和前边论述的诗篇相比,但也代表了杜甫为人的另一方面,他不只有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也有对于微小生物的爱好。

杜甫也写过一些怀念家属、朋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怀念妻子的《月夜》,怀念弟弟的有在秦州写的《月夜忆舍弟》,在许多怀念朋友的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

总的说来,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杜诗的影响所及,不局限于文艺范围,更重要的是诗中爱国爱人民的精神感召着千百年来的广大读者,直到今天仍有其教育意义。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第1卷,有删改)

杜甫写的诗范文第3篇

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京兆杜陵人(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南)。712年2月12日,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他曾任左拾遗,后被贬为华州习功参军;公元759年,杜甫弃官入蜀,定居成都;公元770年,杜甫卒于湖南岳阳,时年59岁。杜甫一生共创作诗歌近3000首,今存1400多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1962年,杜甫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诗人,做过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

杜甫幼年聪慧,七岁便开始学诗,十五岁“出游翰墨场”时,他的诗文已经引起洛阳名士的重视。

自古诗辞歌赋常以医药为吟诵对象,它们丰富了文学的创作,唐诗也不例外。

杜甫的诗歌在唐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流传下来的杜甫的1400多首诗歌中,涉及可用于医药研究的就达90余首之多。这跟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必然带动医学的发展。此时期的药物学较以前有较大进步,出现了《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拾遗》、《蜀本草》等药物学著作。

在唐代,医学教育也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公元624年,唐政府设立“太医署”培养学生,并在许多州建立了地方性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还专门设有药学部,这时医学与药学已经分开,药学部还设有药园三顷,招收一定数量的学生,学习药物的栽培、采集、炮制、制剂、使用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当时懂医识药的文人并不在少数,出现了很多儒医。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文学与医药学始终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关系,诗人、文学家多精通医术,很多名医又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良相治国平天下,救民于水火;良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不同的方式,共同的目标,同样的抱负。

所以,古人总是将相与医相提并论,“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卖药都市,寄食友朋

从35岁到达长安,到59岁在北进中原的漂泊中离世,这整整25年的时间,杜甫都是在贫困、疾病中度过的。常年的体弱多病,促使他去博览群书,以便掌握更多的医药知识,久病成医就是这个道理。杜甫对药物学相当内行,会辨识,更是集种植、采集、加工于一身,并能将药物知识用于防治疾病上。所以,他在诗歌里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医药学资料。他经常到山野里去采些草药回来,自己经过加工炮制,或是拿到市场上去卖,或是送给那些周济过他的人。他曾经在《进三大礼赋表》中,说过“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的话,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与郑虔共鉴“戎王子”

在长安时,杜甫有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名叫郑虔(685―764),字弱齐。郑虔是河南荥阳荥泽人,工诗善书,同时又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博物、兵法、医药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一代通儒,可说是学富五车。杜甫称赞他为“荥阳冠众儒”。郑虔对药物学有专门研究,曾著有《胡本草七卷 》。《本草纲目》称此书所收“皆胡中药物”。胡中,泛指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以及西域地区。

郑虔当时为“广文馆博士”,是无实权的“冷官”,和杜甫一样过着“饭不足”的穷困生活。他跟杜甫相处时间很长,自然来往密切,两人常在一起饮酒论诗,也常在一起研究药物学。杜甫在《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诗中写道:“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醉则骑马归,颇遭官长骂。才名三十年,坐客寒无毡。赖有苏司业,时时乞酒钱。”此虽是朋友间调侃的话,但也是事实,从中便知杜甫与郑虔之间非同一般的友谊。

杜甫还写有《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中就有一首说到两人共同鉴别一种来自月支的药用植物的情形:“万里戎王子,何年别月支?异花来绝域,滋蔓匝清池。汉使徒空到,神农竟不知。露翻兼雨打,开拆渐离披。”其意思是说:万里而来的戎王子,你是哪年离开了故土月支?异国绝域的珍贵花儿,如今在你的清水池塘四周滋生蔓长。当年汉使张骞白走一趟没有把你带回;而我们的祖先神农氏尝遍百草,也不曾记下你的名字。只可惜在露浸雨打之下,你的花瓣已日渐消损。按此诗中的“戎王子”花草名,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仇兆鳌为杜诗作注时说:戎王子,中药“独活”的别名,原产地在月支国(月支又称月氏,古族名,曾于西域建月氏国)。中药独活别名胡王使者,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中医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等症。据现代研究,独活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并有降压作用,但不持久;其所含香柑内酯、花椒毒素等有光敏及抗肿瘤作用。

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杜甫在滞居长安时,因当时长安阴雨连绵,青苔连榻,蚊虫叮咬,他不幸染上了疟疾。朋友王倚见杜甫形容瘦削,体力不支,急忙尽力为他置办了一顿美食;杜甫后来写诗酬谢,叙述了自己的病况说:“且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沈年苦无健。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肴膳。”八年之后,他在给诗人高适的诗中也写道:“三年犹病疟,一鬼不消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诗人寥寥数语,便将疟疾的发病症状准确地记录下来。疟疾的临床特点为周期性定期发作的寒战、高热和大汗,后期多伴有贫血和脾肿大。从杜诗中的描写来分析,诗圣患的是隔日而发的“间日疟”。

我虽消渴甚,敢忘帝力勤

在杜甫的诗歌中,还有许多言及他向朋友乞食求馔的句子,这除了因为他穷困以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杜甫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

杜甫在给文学家元结的诗中说:“我如长卿病,日夕思朝庭。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长卿是西汉时大词赋家司马相如的字,他也是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典型症状,这样一位大诗人,为疾病所困,饮食生活又得不到保障,加上糖尿病的原因,经常出现饥饿的症状,尽管如此,杜甫仍以“我虽消渴甚,敢忘帝力勤”的胸怀,时时关心人民的饥寒交迫,企望天子们给百姓一个安定富足的社会环境。

糖尿病有很多并发症,如心肌梗死、高血压、肺结核、白内障、失聪、失明等。杜甫晚年的诗歌中,屡屡言及自己的病症:如“肺病久衰翁”、“高秋疏肺气”、“衰年肺病惟高枕”、从中可看出他晚年饱受肺病的折磨。此外,从杜甫在临终前一年写的“右臂偏枯关耳聋”,“老年花似雾中看”,以及记叙金篦刮眼等诗句来分析,都说明杜甫已因糖尿病并发了很严重的白内障、耳聋、中风、偏枯、足痿等症。

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

杜甫在四川期间,是他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在当时的环境下,他已深知仕途无望,决心归隐田。在友人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营建草堂,过了两年多比较安定的生活。他经常吟着“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的诗句,和家人一起快乐地耕作。“移船先主庙,洗药浣花溪”正是杜甫在草堂生活的写照。

杜甫精心洗药、然后加工炮制,晒干后贴上标签贮藏好,以便自服或外卖,还送亲朋好友,不亦乐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久,药材长势喜人,举目眺望:“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杜甫完全陶醉在自己种植草药的乐趣中了,药圃成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是他解忧、写诗、醒酒的乐园。

拜读杜甫种草药的诗文,就像身临其境,仿佛看到成都市郊杜甫的“草堂”里各种植物药材在那里静静地吐露着芬芳……杜甫把它称为“药国”。

杜甫不仅对中草药有很强的鉴别能力,还能将草药的特性、姿态描写得淋漓尽致。他写决明是“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写栀子是“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杜甫这样描绘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使幽人占。晚随兰麝中,休怀粉身念。”这更是以花拟人,整首诗描绘了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柔弱而坚强的植物,它知道自己将会粉身碎骨,但它从不过多去想。在那静静地吐露着芬芳,直到生命的终结。像它这么圣洁的花朵,只有品味高雅的“幽人”才懂得欣赏。

杜甫在写这首诗中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教我们怎么做人,丁香是一种柔弱的植物,但它身上也有坚强的特质。大家习惯以为雄壮的松树柏树岁寒而知后凋,没注意到柔弱的丁香也有这种坚强的特性,强调弱者的力量。

从这些花草树木中能够品味出做人的至高境界,这也是杜甫喜爱草堂的乐趣所在。

智斗邪方,“曲”解中药

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杜甫智斗邪方,“曲”解四味中药的故事:

唐代大历年间,年已五十余岁的杜甫从四川举家东下,辗转到了湖北沙头镇,开了个“百草堂”药铺,聊以糊口。由于杜甫为人和蔼可亲,经营的药物又货真价实,本人还兼通医术,老百姓都信任“百草堂”,因此,每天到他这里抓中药的人络绎不绝,“百草堂”越来越红火。

这可得罪了当地几家地主老财,因为他们开的药店越来越冷落萧条,直至无人光顾。于是,几家地主老财想出一计谋,要抵毁杜甫的名声,使他的“百草堂”开不下去。

在当地有一个节度史叫卫佰玉,财主们打算用卫佰玉的权势把“百草堂”除掉。他们用银两收买了节度使卫佰玉衙门的一个书吏。

第二天,书吏果然在卫佰玉节度使面前挑拨开了:“老爷,杜甫开了个中药店,自夸天下诸药类最全,还自以为是才学高深,会写诗,连您老人家都瞧不起呢!”

卫佰玉一听火冒三丈,骂道:“好一个杜老倌,我倒要试试你的智谋!”

于是,他让家人递过笔来,挥笔开了一付“行运早,行运迟,正行运,不行运”的邪药方,递给书吏说:“快去,送到百草堂,立即把药抓齐,否则对他不客气。”

那书吏趾高气扬地拿着药方来到“百草堂”,大摇大摆走进药房,将卫佰玉笔写的邪方往柜台上一甩:“喂,这是卫大人要的药,快照上面写的抓齐抓全,少一味就砸你们的招牌!” “百草堂”里的伙计一看,愣住了:天下哪有这四味中药!纯属刁难人,无理取闹!

这时,杜甫正好从后堂出来,看看那个邪药方,手捋胡须,轻轻冷笑说:“好,我给他抓”。杜甫略加思索取了一片萝卜干,一片生姜芽,一粒新鲜李子,一棵干僵桃交给差人。书吏接过药叫嚷道:“这不是老爷要的药,你弄错了!”杜甫不慌不忙地驳斥道:“萝卜干即干罗之意,甘罗十二当宰相,这不是行运早吗?生姜芽是姜子牙之意,子牙八十三岁遇文王,这可算是行运迟嘛!红皮李子酸中带甜,时下正是市场上的热门货,可以说是正行运吧!这隔年的桃子,已不是新鲜货,没人爱吃,只能做药,这自然是不行运了。”书吏听了杜甫的话,连连点头称是。他回去告诉卫伯玉。卫伯玉哭笑不得,只得作罢。那些财主对杜甫的“百草堂”药店更是没法可施了,从此,“百草堂”药店越办越红火。

诗体“病历”传千秋

杜甫写的诗范文第4篇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繁荣鼎盛的时期。与之相应,文学创作上,中国古代正统诗文创作也进入黄金时代。以“盛唐气象”为特征的诗歌创作达到顶峰;天人同构的诗国家园臻于完善。由于诗歌创作的空前繁荣,诗歌批评不仅在理论上有了深化,在批评的方法和范围方面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扩展。殷??、王昌龄、皎然、司空图等人的意境探讨;白居易“为民请命”的诗学理论;韩愈“不平则呜”的创作原则,把中国古代具有朴素民主精神的文艺思想引入一个全新阶段。杜甫“以诗论诗”的批评方式,更是在批评领域开了先河。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号称“诗圣”。杜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杜甫的文学批评思想及其批评理论,是在陈子昂、李白诗论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由于杜甫所处的时代已经到了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期,因而杜甫的文学批评及其理论,更加注重民生疾苦、为民请命。

一、一代诗史,千秋殷鉴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在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的10、11月之间。这年的10月,唐玄宗携杨玉环往骊山华清官避寒。11月,安禄山举兵。杜甫其时途经骊山,玄宗、玉环玩兴正酣,安禄山举兵的消息还没有传到长安。诗人途中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想,已然感觉到了社会动乱的端倪。千载之后,我们再来读这首诗、讲这些事的时候,仍然能够感受到“山雨欲来”之势。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不能不令人叹服。

杜甫写诗是表现自己的真实性情。那么,他又是怎样看待别家诗作的呢?这在他的一千四百多首诗作中可以发现一二:

他在为元结诗集作序时对元结的诗作赞扬说:“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充分肯定元结能“知民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疾苦”,并在序中预言,多一些这样的官员,“天下少安可待矣!”

元结就是写《舂陵行》和《赋退示官吏》的道州刺史。他到任时,道州四万多户人家经兵荒马乱,所剩不及十一。元结在诗中仰天长叹:“去冬山贼来,杀夺无所遗。……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杜甫读后,抚掌击节,写下了《同元使君舂陵行》。这可看作是杜甫诗作和诗评与现实相结合的典范:忧的是黎民百姓,叹的是古道热肠。真可谓是“一代史诗,千秋殷鉴”。

二、为民请命,乐府新声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杜甫为左拾遗时,房绾罢相,杜甫上书救援,触怒肃宗,被放还?州羌村(今陕西富县)探家。《羌村三首》就是这次还家所作。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了“还家三部曲”:

第一首写刚到家时合家悲喜交集的情景。杜甫从陷叛军之手到脱离叛军亡归,从触怒肃宗到此次返家,风波险恶,现在竟得生还,不是太偶然了吗?诗人还家,消息不胫而走,引来偌多邻人。古时农村墙矮,所以邻人能凭墙相望。这些邻人,一方面是旁观者,故只识趣地远看,不忍搅扰这一家人既幸福而又颇心酸的时刻;另一方面他们并非无动于衷地旁观,而是人人都进入角色,“感叹亦?[欷”,是对之羡慕?为之心酸?还是勾起自家的伤痛?短短数语,多么富于人情味,又多么含蓄蕴藉。

第二首写还家后的矛盾苦闷心情。杜甫这次奉旨回家,实际上无异于放逐。对于常人来说,“生还偶然遂”自是不幸中之大幸;而对于忧乐关乎天下的诗人,适成为幸运中之大不幸。居定之后,他即时就感到一种责任心的煎熬,觉得值此万方多难之际守着个小家庭,无异于苟且偷生。可这一切又是迫不得已的。金圣叹认为,对于“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的诗人,没有比这个细节更能表现他的抑郁寡欢的了。

第三首写邻里乡亲来访叙谈之情事。如果说全组诗的情绪在第二首中有些低落,此处则由父老致词而重新高涨。所以他答谢作歌,强为欢颜,“歌罢”终不免仰天长叹。所歌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句和歌所产生的“四座泪纵横”的效果可知,其中当含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喟等情感内容。不明写,让读者从诗中气氛、意境玩味,以联想作补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

全诗语言平易,诗意韵长,极类乐府之音,在杜

诗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后的《三吏》、《三别》构成了杜诗的另一风景——以新题写时事,以乐府写新诗,开创新乐府之先声。虽然他在理论上没有明确提到这一点,但在诗作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这毫无疑问是直接影响和启发了白居易诗歌理论的。

三、古为今用,继往开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可以看作是杜甫对文学遗产所取的态度。以诗论诗,最常见的形式是论诗绝句。每首可谈一个问题,把许多首连缀成组诗,又可见出完整的艺术见解。在我国诗歌理论遗产中,有不少著名的论诗绝句,而最早出现、最有影响的则是杜甫的《戏为六绝句》。该诗由六首诗组成,前三首评论作家,后三首揭示论诗宗旨。其精神前后贯通,相互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戏为六绝句》第一首论庾信: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杜甫在《春日忆李白》里曾说,“清新庾开府”。此诗中指出庾信后期文章(兼指诗、赋),风格更加成熟,健笔凌云,纵横开阖,不仅以“清新”见长。唐代的“今人”,指手划脚,嗤笑指点庾信,足以说明他们的无知。因而“前贤畏后生”,也只是讽刺的反话罢了。

第二首论初唐四杰: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初唐诗文,尚未完全摆脱六朝藻绘余习。“轻薄为文”,是时人讥哂“四杰”之辞。史炳《杜诗琐证》解此诗云:“言四子文体,自是当时风尚,乃嗤其轻薄者至今未休。曾不知尔曹身名俱灭,而四子之文不废,如江河万古长流。”

第三首辩初唐四杰: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纵使”是杜甫的口气,“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则是时人哂笑四杰的话(诗中“卢王”,概指四杰)。杜甫引用了他们的话而加以驳斥,所以后两句才有这样的转折。意谓即便如此,但四杰能以纵横的才气,驾驭“龙文虎脊”般瑰丽的文辞,他们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这三首诗的用意很明显:第一首说,观人必观其全,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第二首说,评价作家,不能脱离其时代的条件。第三首指出,作家的成就虽有大小高下之分,但各有特色,互不相掩。我们应该恰如其分地给以评价,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向前入学习。这些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三首诗的意义,远不止这些。

魏、晋六朝是我国文学由质朴趋向华彩的转变阶段。丽辞与声律,在这一时期得到 急剧的发展,诗人们对诗歌形式及其语言技巧的探求,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唐代诗歌的全面繁荣创造了条件。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来,六朝文学又有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倾向,特别到了齐、梁宫体出现之后,诗风就更萎弱了。因此,唐代诗论家对六朝文学的接受与批判,是个极为艰巨而复杂的课题。

当齐、梁余风还统治着初唐诗坛的时候,陈子昂首先提出复古的主张,李白继起,完成了廓清摧陷之功。“务华去实”的风气扭转了,而一些胸无定见、以耳代目的“后生”、“尔曹”之辈却又走向“好古遗近”的另一极端,他们寻声逐影,竟要全盘否定六朝文学,并把攻击的目标指向庾信和初唐四杰。

如何评价庾信和四杰,是当时诗坛上论争的焦点所在。杜甫抓住了这一焦点,在《戏为六绝句》的后三首里正面说了自己的看法。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杜甫认为,仅仅学习六朝,一味追求“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一类的“清词丽句”,虽也能赏心悦目,但风格毕竟柔媚而浅薄;要想超越前人,必须恢宏气度,纵其才力之所至,才能掣鲸鱼于碧海;于严整体格之中,见气韵飞动之妙;不为篇幅所窘,不被声律所限,从容于法度之中,而神明于规矩之外。要想达到这种艺术境界,杜甫认为,只有“不薄今人爱古人”。“今人”,指的是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杜甫之所以爱古而不薄今,是从“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发的。“为邻”,即引为同调之意。在杜甫看来,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清词丽句”不可废而不讲。更何况庾信、四杰除了“清词丽句”而外,尚有“凌云健笔”、“龙文虎脊”的一面,因此他主张兼收并蓄:力崇古调,兼取新声,古、今体诗并行不废。“窃攀屈宋”是因为《楚辞》的精采绝艳,乃千古诗人的不祧之祖。由六朝而上追屈、宋,才能如刘勰所说:“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则顾盼可以驱辞力,咳唾可以穷文致”,不至于沿流失源,堕入齐、梁轻浮侧艳的后尘了。杜甫对六朝文学既要继承也要批判的思想,集中表现在“别裁伪体”、“转益多师”上。

《戏为六绝句》的最后一首: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栽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这里的“前贤”,泛指前代有成就的作家(包括庾信、四杰)。“递相祖述”,意谓因袭成风。“递相祖述”是“未及前贤”的根本原因。“伪体”之伪,症结在于以模拟代替创造。真伪相混,则伪可乱真,所以要加以“别裁”。创造和因袭,是杜甫区别真、伪的分界线。只有充分发挥创造力,才能直抒襟抱,自写性情,写出真的文学作品。庾信之“凌云健笔”,四杰之“江河万古”,乃在于此。反之,拾人牙慧,傍入门户,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堆砌词藻,步齐、梁之后尘,固然是伪体;而高谈汉、魏的优孟衣冠,又何尝不是伪体?在杜甫的心目中,只有真、伪的区别,并无古、今的成见。

《戏为六绝句》虽主要谈艺术方面的问题,但和杜甫总的创作精神是分不开的。诗中“窃攀屈宋”、“亲风雅”则是其创作的指导思想和论诗的宗旨。

这六首小诗,实质上是杜甫诗歌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诗论的总纲涉及到唐诗发展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这类小诗里发这样的大议论,是前所未有的。诗人即事见义,如地涌泉,寓严正笔意于轻松幽默之中,娓娓而谈,庄谐杂出。李重华说杜甫七绝“别开异径”,正在于此。

四、忆怀梦歌,千古诗情

杜甫的人品还表现在对文人、诗人、友人的敬重。他和李白的诗谊,有诗为证: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忆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宝五载(746)或六载(747)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坦荡率真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诗是何等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清代杨伦评此诗说:“首句自是阅尽甘苦上下古今,甘心让一头地语。窃谓古今诗人,举不能出杜之范围;惟太白天才超逸绝尘,杜所不能压倒,故尤心服,往往形之篇什也。”清代浦起龙说:“此篇纯于诗学结契上立意”,确实道出这首诗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杜甫的怀人诗,写得最多最好的,除怀妻、怀兄弟的以外,就属怀李白的了。写此诗时,杜甫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李白因永王?事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还至湖南,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汩罗的爱国诗人屈原。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至交。天宝四载(745)分手,至此已经十五个年头。这两首诗,就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表达了对李白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体现了一种生死不渝的兄弟般的友谊。

《梦李白二首》有云:“……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前一首以“死别”发端,后一首以“身后”作结,形成一个首尾完整的结构。两首之间,又处处关联呼应,“逐客无消息”与“游子久不

至”,“明我长相忆”与“情亲见君意”,“君今在罗网”与“孰云网恢恢”等,都是维系其间的纽带。但两首诗的内容和意境却颇不相同,从写“梦”来说,前一首初梦,后一首频梦;前一首写疑幻疑真的心理,后一首写清晰真切的形象。从李白来说,前一首写对他当前处境的关注,后一首写对他生平遭际的同情;前一首的忧惧之情专为李白而发,后一首的不平之气兼含着诗人自身的感慨。

这两首五言古诗,字字句句,都侧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清人浦起龙《读杜心解》这样解道:“次章纯是迁谪之慨,为我耶?为彼耶?同声一哭!”仇兆鳌《杜诗详注》评价这两首诗是:“千古交情,惟此为至。”

总之,两首记梦诗相关而不雷同,全为发自肺腑、至诚至真之文字,所以深厚真挚,哀感动人。

当然也有高兴的,那就是《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杜甫写的诗范文第5篇

摘 要:杜甫是我国唐朝现实主义诗歌派的代表,其作品充满对现实的讽刺,对社会现实的残酷,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其生平著作坚持以社会写实为主,一抒发个人情感为辅,反应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本文从多角度分析诗人杜甫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特点,从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入手,全面分析杜甫诗人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特色。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能更好地掌握和了解杜甫诗歌现实主义特点,并且了解当时唐朝社会发展形势,从历史角度学习诗歌中的精华,传承文化知识。

关键词: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特点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古代诗人智慧的集体结晶,值得我国学习和继承发扬。尤其是我国唐朝时期,诗歌创作的高峰期,出现很多著名的诗歌创作人。当时唐朝有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还有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社会现实为写作题材,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现实残酷的不满,通过诗歌的形式抒发出来,使得诗歌中蕴含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值得我国学习和研究。

一、杜甫诗歌创作历史背景分析

(一)社会背景

杜甫生在我国唐朝时期,他出生的时期正是我国盛世唐朝由盛变为衰的过程,在唐朝安史之乱后,人们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杜甫也是背井离乡,到处避难。在这种社会形式下,作者一生的阅历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使得其一生所见所感十分丰富,而杜甫本人又是一个比较容易感伤的诗人。所以,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诗人杜甫经过精神上的斗争,创作了一系列的现实主义诗歌。这些诗歌在当时被人们广为传诵,直至今日,人们在次翻读杜甫的诗歌依然能有一种感同深受的感觉。这就是杜甫诗歌创作的精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因此,我们研究和学习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必须要全面学习杜甫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特色,发扬民族文化精髓。

(二)个人经历

杜甫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被世人们称为“诗圣”,但是由于杜甫出生的朝代和青年时期经历的社会变动情况,导致诗人一生都处于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环境中,这导致诗人深切的感受到社会动荡不安的残酷和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和事情。因此,诗人才会从戎抒发自己心中的不满,并且结合自己游离在各国之间的人生经历,杜甫坚持要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语言能警醒当朝为官的土豪绅士们,希望他们能将他们的力量用来帮助社会上的劳苦大众,进而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但是由于杜甫生活的现实环境与他个人意识完全不相同,导致其人生生涯中所见到和所感受到都是现实社会的残酷和人们的无情。在这种情况下,杜甫将生平的遭遇通过诗歌传达出来,用以警醒世人和抒发自己心中的郁结,也正是他所生存时代环境,造就杜甫一生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诗歌风格,诗歌中都是真实的社会现象,无不透露着对社会现实的讽刺。

二、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

(一)社会写实为主

现实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坚持从社会实际出发,全面分析现实社会的黑暗,并且对自己满心的报复感到很强烈的失落感和无奈感。如在杜甫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这样几句诗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歌是被世人传诵的绝句,其中表达诗人对社会上贫穷人们生活和富人生活之间的反差感到极大的不满,诗歌表达的意识就是如果自己能有豪宅,一定会给天下贫穷的百姓遮风挡雨,而不是只顾自己享乐。诗歌中一种宁肯自己委屈受罪也不愿意广大社会劳苦百姓受罪,这种思想中表达了诗人高尚的节操,同时也反应了当时社会的残忍和不公平,君王和土豪们不顾广大劳苦群众的生存,只懂得自己享受,这种现象激起杜甫的不满之情。在愤慨的情况下,奋笔疾书写下这首流传与世的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诗歌经过千年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仍在被人们牢记在心中,现在读起来依然能感受到当时杜甫的无奈和愤慨。杜甫的这句诗歌使得

(二)抒发感情坚持理想的特色

杜甫的现实主义主要是由于其自己的理想和报复没有施展之地,才最终导致其走向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其中蕴含着理想主义和献身精神。如在杜甫《奉增韦左丞相文》中有提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句诗词表达诗人希望君王能贤明,能大治天下,让百姓过上舒服的日子。说明杜甫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希望能为天下事做点贡献,他拥有高尚的情操,兼顾国家大事以及体恤民生和民情的理想,但是事与愿违,在杜甫生活的时代,唐朝君主越来越混匀,不顾朝事、贪恋美色,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社会越来越动荡。同时还有杜甫的《同元使君春陵行》中“致君唐虞际,淳朴忆大庭。”,这句话表达诗人忧民忧国的心情,并且对国家忠心耿耿的高尚品质,作者喜欢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毫不吝啬的诗歌言语,犀利的诗歌语言,使得人们在朗读杜甫诗歌时,也能有一种激情澎湃和愤世嫉俗的感觉。

(三)诗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诗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诗歌语言、结构以及手法上面,其诗歌写作中的表现手法多样多彩,他将自身经历和心中所想,通过想象力创作出具有特色的诗歌篇章,成为一代经典。如《读少陵集》中“少年莫漫轻吟咏,五十方能读杜诗……淋漓墨汁皆峥嵘”,这句诗歌中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并且在诗歌中添加了对称以及顶针等表现手法。不仅读起来更加具有诗歌的节奏感,同时还能让读者有一种好奇心理,与愿意挖掘诗歌中的寓意和内涵。还有在杜甫《古柏行》一诗中有一句这样的话“霜皮溜雨十丽,黛色参天二干尺”,这句诗词中运用了明显的夸张手法。

(四)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特色就是源于现实,但是又高于现实,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都是来自与生活中见到的人和事,但是作者能通过想象和描述,将人物更加鲜明化和生动化。如在杜甫诗歌《可惜》中有这么一句诗词“宽心应是洒,谴兴臭过诗。”这句诗词明确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之情,以兴磊诗,凡是乱离之感,不平之鸣,个人遭遇及人民的痛苦生活感受等,随有所触即为诗。从杜甫诗歌中最能感受到的是作者对现实的讽刺,而不是坚持一种浪漫主义的基调,这种现实主义诗歌特色,是我国诗歌流派中的一种主流代表,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结束语

研究和学习我国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诗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诗歌在唐朝时期曾经风靡一时,并且知道今天都是国民学习和膜拜的对象。杜甫坚持社会写实,他生平诗歌创作全部坚持以社会写实为主,进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杜甫的现实主义的特点就是其诗歌创作极具真实性和感染力,能让读者与杜甫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进而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意识。不仅如此,杜甫诗歌语言上也很犀利和尖酸刻薄,直接将显示的黑暗描写出来,让世人更加清醒的认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以求得思想上的解放。(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晓蓉.明末清初的杜甫诗意图研究[D].上海大学:美术学(美术理论研究),2010

[2] 吴天虎.浅议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J].课程教育研究,2012(15)

[3] 张珂.杜甫诗歌“以记为诗”的艺术特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8

相关期刊更多

杜甫研究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中国训诂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训诂学会

李白学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李白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