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项链读后感

项链读后感

项链读后感

项链读后感范文第1篇

莫泊桑项链学生读后感

《项链》这篇文章要讲述的是一位抱怨命苦的妇女在教育晚会上弄丢了她向好友借来的项链,为了尽快交还,他们想到了贷款,从此,他们便走上了带着苦楚的还债之路。十年之后,他们终于还完了贷款,也许是上天故意捉弄他们,那串当初借来的项链,竟然是假的,文章到这也戛然而止……

乍一看,这篇文章只是一片耐人寻味的悲剧,可是,当我们再细细品尝的话,隐隐的感到作者对爱慕虚荣的讽刺,嘲笑和批判,又让我们品到人生是多么一波三折,多么脆弱,一串假项链,就可以扭转,改变,轻而易举的摧毁美好的前景。

或许,这位妇女是虚伪的,爱慕虚荣的,但是,她些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她没有逃避问题,而是去补偿,弥补错误,她毅然决定,去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勇敢的站起来,去面对自己的过失。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和感情中这种思想正残蚀着现代新一代人的内心深处,也无形套上了“金钱万能”的枷锁,有多少夫妻因为金钱而分道扬镳,创业时最艰苦的时候都过来了,反而有了钱却造成多少单亲家庭,给孩子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和思想上的伤害呀!

莫泊桑项链学生读后感

人们最大的纠结就是欲望,欲望的趋势能让很多人成就,欲望摇身一变成了原动力,原来欲望是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没有欲望的人当然也就没有了目标。欲望和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划等号,但目标只是披上了一个华丽的外衣。当目标实现以后的满足和欲望的达成可以说有惊人的相似。

项链读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文个性化阅读《项链》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中的阅读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目标可以归结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三大能力”(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养成“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具备“两种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国家教材编审委员会从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选编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例如,《项链》。

二、我国阅读教学现状

首先,由于受高考指挥棒和唯分数论的影响,语文课程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而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学生个人品质的塑造,有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的倾向,整个语文课程教学出现了重工具性轻视人文性的现象。未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其次,课堂只属于教师一人,学生面对课文觉得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上没有教师和同学的平等对话、思想的碰撞和交流,这与新课程标准上要求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相背离。教师的空泛分析和“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整篇课文学下来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更谈不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三、个性化阅读建议

(一)要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创设良好坏境

新《课标》指出“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1]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创设良好的环境。

教学案例(一)李正林老师《项链》教学片断[2]

李老师从学生的视角去读文章,主张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课上学生提的问题如下:

1.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那么,玛蒂尔德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肯定是美丽的,她又是什么家庭出身?她的陪嫁是什么?她是用什么法子让有钱的体面人娶她的?她借给玛蒂尔德的假项链是谁买的?

2.项链丢失有无必然性?(是对情节真实性极具挑战性的质疑)

3.丢失时为什么就听不到声音呢?(又一极具挑战性的质疑)

4.既然不想让佛来思节夫人知道丢项链的事,为什么还要登寻物启事呢?(一针见血)

5.为什么开始不想让佛来思节夫人知道丢项链的事,而最后又告诉她真相呢?(前后是很矛盾啊)

6.在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不说是假的,还项链时也不说是假的,而在结尾时,为什么说出真相呢?(前后又很矛盾啊)

7.做丈夫的怎会容忍妻子梦想在小客室里与她最亲密的男友闲谈妻子在那里疯舞,自己怎么就安然睡着了?(多可爱的中国传统思想)

李老师在课上是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转变教学方式,给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创设良好的环境。这样把学习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概括小说故事情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这样做不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留给学生广阔的阅读空间和探究空间,对一些课文中隐晦且有疑问的内容大胆进行探究。这也正体现了新《课标》“发展独立的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3]的要求。

(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

《课标》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4]学生是阅读实践的主体。阅读是具有学生个性特征的创造性活动。

教学案例(二):著名语文教师郭阳初《项链》的教学片段[5]

主题探究环节:学生根据个人的阅读和理解,这是一部关于的小说,将学生主张的小说主题,与名家的经典论断呈现,在多元、平等的语境中,实现众声喧哗,形成交叉共识。(郭老师将学生预习时的观点做了分类上课时做成幻灯片)

“我”的阅读:这是一部关于小说

虚荣(王奇雯高姗姗胡佳斌等)

诚信(陈璐王蔡艳秋等)

贫穷、差异(许乐乐张超等)

梦想、欲望(陶洁婷等)

命运(王富强凌琪俞建岚等)

变化(傅学磊)

女性(程璐莫剑俊俞晨浩等)

悲伤(张含彬)

师:主要有五大类,我们看看同学的名字,每一类都请一位同学来简要地说一说你的观点,以及你的理由。

郭老师的教学活动有两个亮点值得借鉴:第一,郭老师《项链》这一课的教学,在主题解读时采用“填空”的形式,尊重了学生个体的阅读感受和独立的判断的权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答案别出心裁。第二,郭老师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与教师间的平等对话。真正做到“阅读是学生自己读”,“阅读感受是学生的真实体验”。新课标倡导个性化阅读,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一种自然轻松的状态走进课文,善于表达充满自己个性色彩的阅读感受。

目前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存在许多的不足,在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同时也要凸显语文的人文性,这就需要呼唤和提倡个性化的阅读和理解,针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浅陋的拙见,希望对“新课标”倡导的个性化阅读和培养学生在语文课上的个性、活力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正林:《教后三叹》,载《教学大参考》,2005(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项链读后感范文第3篇

蓄势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动作、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层层铺垫,集中细腻地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陡转是指在读者产生期待、设想故事情节的可能发展后,出现转折,即到了时机成熟的高潮或结局时,笔锋突然一个急转,道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通过情节的一波三折,以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学生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可以借鉴小说蓄势和逆转的笔法,让文章更加精彩,引人入胜。

蓄势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铺陈的一种表现手法。凡读过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无不为作者精巧的构思所叹服。《项链》中马蒂尔德是一个爱慕虚荣,不甘贫贱的人,整天梦想着上流社会的生活。在教育部长的舞会上,她新做的礼服,借来的项链,将她推向了虚荣被满足的成功的巅峰。仓促离开舞会后,情势逆转,发现项链丢失,还心存侥幸,最终不得不用十年的艰苦劳作偿还了债务。之后笔锋再次陡转,散步偶遇时,却被告知项链是假的,根本不值十万法郎。这一结局不仅使马蒂尔德目瞪口呆,也使读者大感意外,并为之歇嘘不已。那该是怎样的心情?层层铺垫,步步推进,结果是如此出人意料,极大的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下面,笔者将通过对一些实例的分析,来说明一下在我们写作中如何运用好这两种表现手法。

1 蓄势要注意方法,一定要蓄足势,蓄到位

记叙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特别是高潮的精彩,就如同高空泻下的瀑布。只有经过足够的积累,水流才有气势。缺少其中某一环节,情节的发展便不流畅,影响文章的完整性。如何蓄足势,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入手:

1.1通过景物和环境来渲染气氛,衬托心情,为情节的展开,为高潮的到来做铺垫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开头渲染“我”的家庭经济多么拮据,却在每衣冠整齐的到海边栈桥上散步,父亲总说“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是多么叫人惊喜啊!”因为于勒已经从分文不值的流浪人变成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然后大家渴望的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渴望和梦想,却在作者突然笔锋一转,全家人意外地发现船上那个不名一文、穷途潦倒、靠卖牡蛎为生的老水手竟然就是发了大财,日思夜盼的于勒,得知真相后父母“突然很狼狈”,“突然很暴怒”,情绪一落千丈,读者也不免为之惊愕。由前面“在一片平静的好像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行驶,快活而骄傲”到“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好像有一团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这情节和环境上描写巨大的艺术落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资本主义社会裸的金钱关系,毫无亲情可言。读者在心理情绪上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之余对作品的印象更加深刻。

1.2描写人物时,对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等细节进行工笔描摹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中,德拉为吉姆准备白金表链作为礼物,卖掉了心爱的头发,而吉姆回家后有点愣住了。原因是为给德拉准备全套的发梳他卖掉了心爱的金表。两个相爱的人互相为了对方牺牲了家里最宝贵的东西。文章通过心理、语言和神态细节来推进情节,“有两样东西特别引为自豪,一样是吉姆三代祖传的金表,别一样是德拉的头发。如果示巴女王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有一天会把她的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使那位女王的珠宝和礼物相形见绌。如果所罗门王当了看门人,把他所有的财富都堆在地下室里,吉姆每次经过那儿时准会掏出他的金表看看,好让所罗门妒忌得吹胡子瞪眼睛。这当儿,德拉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身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奔泻闪亮。头发一直垂到膝盖底下,仿佛给她铺成了一件衣裳。”极力铺写头发之美和金表的珍贵,如此重要的两样宝贝,当圣诞来临之时他们为了给心爱的人准备最合适的礼物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放弃自己所爱惜的东西,这种在经济极端贫困的情况下的真情是多么感人!惟其珍贵,方显真情。再如“他的眼睛盯着德拉,所含的神情是她所不能理解的,这使她大为惊慌。那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嫌恶,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他只带着那种奇特的神情凝视着德拉。”为高潮到来做铺垫。而为了给对方准备礼物牺牲自己,意料之外的逆转让人惊讶之余平添敬佩和感动。

1.3要学会从多角度入手,运用修辞手法,要学会运用生动、准确的词语给人以深刻印象

《范进中举》对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的动作神态描写淋漓尽致,想去应试时是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中举后是“果真是文曲星!”,看到他衣服皱了,前后给他扯了几十回,如此前倨后恭势利的嘴脸使得范进中举而疯并不奇怪了,范进之前穷困潦倒,家中两三日无米下锅,“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毕生最大的心愿是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当证实中举后喜极而疯。“看,念,笑着,飞跑,踹,挣,跌散“这里的动作神态语言极具反差和讽刺意味,把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刻画得入木三分。

文章《床底藏着六十五声笑》的情节一波三折,由读者误以为他床底有偷盗的鞋,衣服,不肯放过,铺写他遮挡,我坚持检查的过程,结果意外发现是易拉罐和矿泉水瓶,本以为他是勤工俭学自己去卖,结果他是为了留给母亲,本以为母亲回来就给她,却是每个楼层放几个让母亲多六十五声笑声。只有在蓄足势后进行转折,才能达到让读者产生不落窠臼,新颖出彩的感受。

2 逆转要合乎情理,落墨出奇,虽在意料之外必在情理之中

项链读后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多渠道训练 中专语文 听说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不可忽视听说能力教学。听说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最佳捷的一种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其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语文教学重点之一。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首先表现在听、说能力的强弱。所谓听说能力,顾名思义,有“听”和“说”两大方面,反映在语文教学中则包括听读(听别人读或说),朗读、回答与表达等不同能力上。通过以下几种训练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一、进行朗读训练

朗读是一种最基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提高听说力的一种浅显的训练方法。因为朗读与语感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朗读能力如何直接反映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教师可通过范读,也可用听录音的形式,让学生听,去体会其中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一课,如果光靠老师讲解,就会觉得文章很晦涩,而听录音、有感情地去读,就会深切体味到作者深沉的悲愤之情。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就能准确的去把握语感,读到烈士的遇害时,宜用缓慢、低沉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沉痛的心情。读到一连串短句表现当局的凶残和流言家的卑劣时,就应用高亢、激越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沉痛的心情。这一训练,既使学生较好理解课文,又可直接培养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口头作文训练的内容伸缩性较大,可以是定期的,可以是临时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将一学期的口头作文定为续写内容,要求学生续写课文的结尾,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到前面宣读,写作前提出写作要求,然后在宣读后进行指导。

在口头作文训练中,教师要以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刚开始训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选择难度适中的画面,让学生"看图说文",也可以让学生就他们生活、学习中最贴切的人或事物自由表述,例如《我的同学》、《我最向往的职业》题目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口头表达。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可以提供词句或列出提纲,训练学生生动、有条理地表达。最后,让学生根据命题,自列提纲、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合乎逻辑的表述。对学生的口头作文,教师要当堂做出评价,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互评。这一训练,一方面让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得到两方面的锻炼,一举两得。

三、复述课文内容

复述是一种概括归纳强化记忆的过程,与朗读相比,其难度要大得多。通过复述课文内容加强理解,而复述本身就是在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在复述时,要让学生做到理解课文,抓住中心,对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的段落结构一定要很好掌握,这样,复述时才能做到有条理。针对不同课文向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一定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复述,不要死记硬背,否则就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授一些体裁是小说的课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复核故事的情节,有时候规定一下字数,看看他们能不能抓住重要内容和关键点,对文章内容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和编排。

例如《项链》这篇小说,作者刻画了五个情节:借项链――用项链――丢项链――赔项链――项链是假的。每讲完一个情节,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当堂复述,课文全部讲完后,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不看书凭借记忆通过分析玛蒂尔德的形象,复述课文。这样,不仅锻炼了口才,而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四、进行早读讲成语故事活动

项链读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项链》 生存困境 玛蒂尔德

近年来,读者对《项链》意蕴的新感悟、新认识、新探索层出不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只要我们“避免那种离开文本本身所许可的范围进行纯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1](P35)“每一个读者都有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感受和理解文本的权利”。[2](P39)近日,我对莫泊桑《项链》加以再解读,认为小说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关照。

一、人生之理想

不能不承认,玛蒂尔德是拥有自己理想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分析感悟到。

1.项链丢失前近乎疯狂的臆想

玛蒂尔德“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务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就“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宽敞的客厅”、“香气扑鼻的小客室”;听到做小职员的丈夫对饭菜的赞叹,她便幻想精美的餐具、名贵的佳肴……而这一切,都和她当前的“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以及饭菜的粗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因为无,所以才渴望有;正因为渴望而不可得,所以才痛苦。颇具姿色的玛蒂尔德因为自己的“美丽、丰韵、娇媚”,而忽略了自己的真实处境,近乎疯狂地做着高雅和奢华生活的美梦,使自己的理想一再膨胀。

2.项链丢失后直面困顿人生

玛蒂尔德“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她穿得像一个穷苦的女人”,“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而且“这样的生活继续了十年”。我们不难发现,项链丢失以后,玛蒂尔德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的生活是远远不及先前的,但那个当初为了一件衣裳就哭哭啼啼的玛蒂尔德反倒没有了对寒酸生活的抱怨和苦恼,是什么支撑玛蒂尔德如此坚韧地生活下去?我想,这大概缘于玛蒂尔德直面人生困顿的勇气,而这种勇气来自于“尽快把巨额债款还清”的明确目标。

由此可见,不管项链丢失前,还是项链丢失后,小说所描述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在人生路上始终有梦,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

二、理想之破灭

既然有梦,那么玛蒂尔德是否达到了理想之梦境?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1.项链丢失前昙花一现的成功

项链丢失前,玛蒂尔德对高雅和奢华生活的理想似乎有了一个可以兑现的机遇,那就是她的丈夫得到了一张可以带她去参加教育部夜会的请柬。再三争取之下,她得到了一件适合参加夜会的昂贵衣服,又从朋友佛来思节夫人那里借来了一串满意的钻石项链,迈向了实现理想的红地毯。在夜会上,“她比所有的女宾都高雅、漂亮、迷人”,“所有的男宾都注视着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请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玛蒂尔德获得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成功。然而,夜会散后,玛蒂尔德不得不依旧披件“朴素的家常衣服”,坐“拉晚儿的破马车”,理想的实现如昙花一现,如流星划过,在以后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可怜的玛蒂尔德因为这转瞬间即逝的美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清偿债务后事情真相大白

项链丢失以后玛蒂尔德“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巨额的债务,这个“主意”,便是玛蒂尔德的奋斗目标,“第十年年底,债都还清了,连那高额的利息和利上加利滚成的数目都还清了”,她终于不再背负债务,终于可以挺直腰板在佛来思节夫人面前说句话,但佛来思节夫人对真相的揭示却和玛蒂尔德开了个极大的玩笑:“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就这样,玛蒂尔德十年如一日的劳动,竟几乎成了一场闹剧。而这串假钻石项链已使玛蒂尔德的容颜今非昔比,“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着地板”,十年以后,连她的好朋友――佛来思节夫人也认不出她来了,以至于玛蒂尔德在作了自我介绍之后,佛来思节夫人情不自禁得大叫了起来:“啊!……我可怜的玛蒂尔德,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由此看来,玛蒂尔德不同人生阶段的理想似乎都取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谁又能说这就是成功呢?前一理想的瞬间成功以偿还十年的巨额债款为代价,后一理想的实现牺牲了玛蒂尔德一向引以为傲的容颜。前一理想因后一理想而破灭,而后一理想又因一个“假”字而变得毫无意义,这一切,怎能不让人顿感人生命运的难以莫测?

三、生存之困境

前期的玛蒂尔德,满心地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变得富足而殷实,有错吗?可是小说给我们展示的玛蒂尔德的前期理想却只能是一场无法兑现的美梦,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玛蒂尔德前期理想――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就这一理想本质而言,其实是进入上流社会的一种愿望。而玛蒂尔德虽然“美丽动人”,但出身却并不高贵,这使她“没有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也正因为此,她最后只能和自己出身相当的“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也就是说,在玛蒂尔德生活的社会中,“婚姻不是以爱为基础,而是建立在资本的基础上,讲究门当户对”[3]的。包括那个夜会,实际上是当时上层社会流行的一种消遣方式,玛蒂尔德在项链等这些上层社会的外包装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而舞会后项链的丢失,难道不意味着玛蒂尔德想挤入上层社会的愿望再次破灭么?由此可见,一个处在金钱唯上的社会之女子,没有经过资本的原始积累,一心想跻身于上流社会的愿望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而这,正是前期的玛蒂尔德生存的困境。

如果说前期的玛蒂尔德是虚荣的,那后期的玛蒂尔德却可以用诚信、勤劳来形容。可是为什么十年的辛苦劳动之后,玛蒂尔德的理想又再次化为泡影?

我们进一步分析玛蒂尔德的后期理想,“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而这笔可怕的债务当然缘自于向佛思来节夫人所借的、不慎丢失的项链。可是小说有几处实际上都暗含着项链是赝品这一实情,比如玛蒂尔德去佛来思节夫人那里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带着一种不满意的神情”,但是并“没有打开盒子”。是佛来思节夫人肯借给玛蒂尔德昂贵的项链,又同时对玛蒂尔德非常的信任吗?我们不要忘记,佛来思节夫人是上流社会中贵妇人的代表,在玛蒂尔德没有跻身到上层社会,反而降为底层阶级的十年里,她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这样推理下去,天真的玛蒂尔德清偿债务后,怀着一颗纯朴的心面对依旧美丽的佛来思节夫人时,得到项链是假的消息也实属正常。佛来思节夫人虽然也被玛蒂尔德的行为感动,但也仅是感动而已。我们从玛蒂尔德和佛来思节夫人在极乐公园相遇,当玛蒂尔德叫佛来思节夫人“珍妮”时,佛来思节夫人对“一个平民妇人这样亲昵地叫她”感到“非常惊讶”这一细节的描写中便可得知:人和人之间,尤其是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以及真正的友谊是几乎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难道玛蒂尔德十年辛苦还债款的行为能够换回佛来思节夫人的认可么?相反,由于真相的大白而显得玛蒂尔德多年忍受的“许多苦楚”毫无意义,这,不正是后期的玛蒂尔德生存的困境么?

四、困境之反思

有人说:“虽然作家的创作意图不一定全都能在作品中得到体现,但毕竟与作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4](P96)所以了解作家的生命历程也是相当必要的。

莫泊桑生于法国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母的离异造成了他的不幸童年,也促成了他敏感的个性。中学毕业后,莫泊桑在巴黎法律学院就读,后因普法战争爆发,弃学从军,战后也曾做过抄抄写写的小职员,成名后,一下子跨入了上流社会,购别墅,买游艇,开始了放荡不羁的生活。在爱情方面,莫泊桑十八岁时写了一首表达爱意的诗献给他喜爱的法妮,没想到却遭到对方的嘲笑,羞愤之余,他产生了女人是虚假、轻浮和令人鄙视的成见,但是他又离不开女人,成名前,习惯与平民女子和交往,成名后,又成了沙龙贵妇和小姐的宠儿,但他却认定,没有一个女人值得终身相许,并且始终没有结婚。总之,莫泊桑在短暂却成就卓著的一生中既目睹了中下层社会的寒酸,又经历了上流社会的骄奢;既有对纯真情感的渴望,又有对情感的虚情玩弄。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才华横溢却无法摆脱这些人生的困境,而将这些人生困境之反思寄托于所写的小说当中也就显然是情理之中的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莫泊桑曾担任过像玛蒂尔德丈夫那样的小职员,成名前,他也曾像玛蒂尔德那样充满了对名誉和财富的渴望,而成名后的骄奢淫逸的生活又毁了他,他染上了梅毒,自杀失败,最终死于疯癫。《项链》的情节经过了作者的巧妙安排,主人公玛蒂尔德不管虚荣也好,努力也罢,都没有摆脱理想破灭的窘况,而她所遭受的种种人生之困境,不正是作家莫泊桑对人类生存困境反思的写照么?

概而述之,莫泊桑的《项链》,用“直观的、直感的、感情的、审美的”[5](P24)语言,形象地传示了跨越时空的人类生存困境,包括人类自身的弱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隔膜等,时时引发读者的思考,它的教育意义常青。

参考文献:

[1][2][5]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相关期刊更多

红蜻蜓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汉语言文学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