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项链莫泊桑赏析

项链莫泊桑赏析

项链莫泊桑赏析

项链莫泊桑赏析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赏析《项链》的叙事节奏对揭示小说主题的意义。

2.理解小说叙事的节奏并体会其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项链》是19世纪法国优秀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一部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引发了世人很多不同的解读和探究。那么这部小说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项链》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答案可能有如下几方面: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故事,小说的主题,玛蒂尔德的虚荣、诚信等。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的预习作业是,请学生梳理小说各部分情节,说说这部小说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并举出依据。

这部分设计算是对学生预习作业的一个回应,并同时引出这节课的重点。

学生基本会围绕小说“写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写”谈,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小说,是最典型的叙事文学,就是讲故事,那么一部小说,除了关注“说了什么故事”,“为什么说这样一个故事”,我们还应该关注作者是“怎么说这个故事”的,从“怎么说”中再进一步探讨为什么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从而更能理解小说的妙处以及作者所着意的“为什么说”。

二、初步解读

1.刚才学生在谈到小说情节的时候,第一步是从“借项链”情节讲起的,但是,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在此之前,莫泊桑还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在展开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在向读者展示什么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预设答案:展示玛蒂尔德的生活现状和梦想之间的落差。大篇幅的描述旨在强化玛蒂尔德性格的基础:比较多地(非常)注重对外在的物质条件的追求(虚荣)。

设计意图:把同学们引入对这部小说“怎么讲故事”“为什么这样讲故事”的层面进行思考,作为下一步赏析的基础。

2.到这个节点为止,同学们发现,故事还没有开始,即故事的进展时间是处于停滞状态的,换句话说故事中发生的时间长度是“0”,但是篇幅已用了一页左右。(可以展示PPT,各项只有示例,其余由学生填写。)同学们可以按照这个思路,结合这两个维度(故事中进行的时间长度/作者写作的篇幅)对小说每部分进行一下梳理,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印发已准备好的表格,同时展示PPT)

三、深入解读

1进一步追问:从表格中发现了什么?

(1)整个故事以一种越来越快的叙事速度进行,最终平和地收尾。

(2)在加速的过程中,玛蒂尔德的风光和苦难总体上以一种更加加速的方式进行。

2.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风光应该是玛蒂尔德追求的,为还项链付出的十年苦难,怎么这么快就过去了呢?然后回归到一种平和的讲述方式,揭示出项链是假的这一残酷的事实。)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写的真正意图,是让他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作者眼中,宴会上的荣耀并不重要,只是过眼云烟;玛蒂尔德为此付出的十年的艰辛过程也不重要,她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溅信、担当并不是作者所着意的;他想要强调的是,玛蒂尔德那么追求外在的给她带来荣耀的项链以及她很自豪地偿还项链的得意到最后居然都是虚无的,是假的。反之,如果十年的艰辛,按正常的速度展开,就会强化读者对十年艰辛付出的印象,就很难接受项链是假的这一结局。

预设答案:(1)作者有意淡化荣耀,使荣耀一闪而过;(2)同时对寻找项链、买项链的过程以及十年艰辛也进行了加速叙写,从而使玛蒂尔德丢项链前的追求与得知项链是假的后的情节紧密连接,造成一种极强的追求荣耀后的虚无感,至此也更增加了故事的讽刺性,一个追求外在物质、追求上流社会奢华生活的女子形象也跃然纸上。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1.同学们发现,莫泊桑在讲故事时,故事进展的速度是快慢交替,有急有缓。这就像音乐里的“节奏”,小说也有叙事“节奏”,节奏速度推进的快与慢,一个是影响小说阅读的效果,即符合阅读者的心理欣赏节奏,就容易使人心情舒畅;另外也可以从作者对故事的节奏速度的安排上读出作者的创作原意,即作者的价值取向和作品的主题。快节奏多与作者认定的价值意义较弱的时刻重合,慢节奏往往呈现的是意义重大的时刻。

提示:阅读小说,可以适当着意一下“讲故事”的角度;同时关注一下小说的叙事节奏,或许有更多新的发现和启示。

2.布置作业

项链莫泊桑赏析范文第2篇

一、分析情节

分析故事情节是深入理解小说的基础。首先要善于把握住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x,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好准备。其次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人们在做事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灵魂深处的东西来。比如《项链》中玛蒂尔德悲剧的发展:现实和梦想的尖锐矛盾(痛苦)――突然来临的请柬(高兴)――没有服装(苦恼)――借项链,陶醉于晚会(狂热)――丢项链(惊慌)――赔项链(愁苦不堪)――十年还清债务(欣慰)――项链是假的(感慨万千)。再次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透过个别事例想到类似的普遍现象:如莫泊桑的《项链》和《珠宝》都透过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既表现了人物的虚荣心,更通过人物的遭遇揭示了整个法国社会崇尚奢华的风气。最后还要善于揣摩作者艺术构思的独特匠心,分析情节各个环节透露出什么信息,从而发掘出主题思想来――而主题思想又常常最集中地蕴藏在高潮部分和“点睛”之处。如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小说围绕于勒的命运构成了情节的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高潮(遇于勒)――结局(躲于勒)。高潮部分是十几年后,穷困潦倒的亲弟弟于勒突然出现在菲利普夫妇面前,把这对庸俗、虚荣心极强的夫妇从幸福的巅峰抛下现实的悲苦深渊,全家为躲避于勒改乘其他海轮回家。这一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二、评价人物

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它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刻画人物,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所以,我们欣赏小说时就要做到:①透过小说描绘的环境来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②通过小说的情节分析来透视各种人物的思想及品质;③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④通过对小说的整体阅读,能对各色人物做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深刻内涵。如小说《孔乙己》中,作者鲁迅把主人公孔乙己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通过对他外形的整体描写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则显示了孔乙己善良的心地。

三、品味语言

语言即指作家通过小说作品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所使用的文学语言。它包括作家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品味语言要做到:①仔细揣摩作者描绘环境、叙述故事、说明事物、刻画人物、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的语言是如何构成和谐完美的整体的;②充分体会作者叙述语言的客观性、含蓄性、形象性、生动性;③认真品味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个性化语言是如何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④学会正确审视作家的艺术语言,正确评价作家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所形成的独特鲜明的语言风格。

四、欣赏技巧

项链莫泊桑赏析范文第3篇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读书

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要让学生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指导学生表演戏剧,在角色中体验人生。鉴赏戏剧《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长亭送别》等戏剧作品的时候,我们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分组比赛,赛后展评。学生参与热情高,既获得阅读体验,又获得人生的体验与感悟。

2.诵读经典诗歌,感受诗歌魅力。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其适合吟咏诵读的特点,举行班级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选取更多风格和题材的诗歌配乐朗诵,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体验到诗歌的美感和魅力。

3.利用多媒体资源等有声书,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经典。选用一些名家朗诵或是介绍名家及其作品的视频使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经典的魅力,在音画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中体验美感,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和朗诵的兴趣。

4.阅读名著和观赏电影相结合。学生平时上学期间很难拿出大量的时间阅读大部头的世界名著,我们在假期为学生推荐世界名著阅读书目,建议学生到图书馆阅读名著。引导学生去欣赏世界经典名著所改编成的电影或演出,开学后组织他们讨论原著和改编后的作品有何不同。

5.分享阅读体验,适时表扬。分享经典作品的喜悦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有些学生因为不会阅读,或是不会表达,就会缺乏自信。久而久之就会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厌恶阅读。因此,我坚持与学生一起读书,分享阅读体验,适时表扬肯定学生特别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暂时落后的学生的阅读成果,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二、深度阅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人生思考与体验

高中时期是学生正处于思想快速发展与成熟的时期,是人生观形成的极其重要的时期,所以信息和观点的注入与融合将会决定其人生的发展方向。浅层次的阅读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所以他们更需要的是深度阅读,深度思考。

1.引领学生拓展阅读的视野。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拓展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根据课本中的名篇内容或作者去联系课外的相关文章或书籍。例如,讲授苏轼的《赤壁赋》的时候,让学生去读他的《后赤壁赋》以及其他人写赤壁的诗文,搜集他的诗词及其生平资料。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向学生介绍他的作品及其风格。

2.有机联系课内与课外。课内的文章有时不一定给我们以全面的认识,利用课外阅读对课内知识的补充可以使我们的认识更全面。鲁迅主张痛打的“落水狗”――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读者往往因为她开除刘和珍而对她产生厌恶之感。但如果学生阅读了王开林的《女校长的刚烈》一文,便会对她的“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有所宽容。她在抗日期间为了保护女学生,正气凛然痛斥气焰万丈的日本兽兵,让我们感到她正义刚烈的一面,她晚节无亏,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值得我们敬佩。

3.阅读体验的分享与碰撞。学生的阅读需要深入的思考,思考之后要想做到深刻,就必须有交流。学生读完莫泊桑的《项链》,我组织学生分享阅读体验,在层层深入的交流与碰撞之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请把玛蒂尔德跟简爱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比较。学生各抒己见,谈论和交流步步深入,受益颇多,在这样一次次的阅读体验的分享和观点交流碰撞中,学生的思想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4.个性化解读。有时候学生在阅读经典的时候会受别人思想的影响,从而对作品的主题或是对人物形象有传统或狭隘的理解。例如:莫泊桑的《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常常被看做是爱慕虚荣而不得不承担十年艰辛。然而让学生从人性的角度来进行个性化解读,全面分析课文,学生提出了另外的观点,发现了主人公可爱善良、真诚和坚强诚信的一面。

5.阅读收获的内化与外显。学生阅读的内化既包括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包括观点的借鉴和吸收。阅读的外显既包括学生因阅读生成新观点的表达,也包括对待处理认识事物的方法与态度。乐于阅读的学生能和身旁的世界产生联系,最后具备超越现阶段想象范围的思考能力。他们会在角色、情境和自我之间建立联系,并且把它当作做决定时的参考。

项链莫泊桑赏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学欣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99-01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校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灌输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英语文学作品的课程资源功能被忽视。我国2003年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普通高中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欣赏较为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然而事实上只有极少数高中院校真正在课堂上引入英语文学欣赏课。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展开了文学欣赏课教学实践,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方式。

一、高中英语文学欣赏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根据季羡林、王宗炎等英语界前辈们的学习经历可知,文学作品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而言,并不是不可触及的,有趣的文学作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因此,各高中校应加大英语文学欣赏课程的设置力度,将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二、高中英语文学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1、选用英语文学作品的原则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为经典名著,例如选入了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莫泊桑的《项链》,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等文学作品。

然而,仅依靠英语教材中的几篇课文,难以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进行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在选修课及课外阅读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文学欣赏材料。在选用课外阅读材料时,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直至复杂。此外,英语教师还应依照学生当前的英语学习能力,选用富有趣味与教育意义,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名著改编本,如简易英语读物等。

2、英语文学欣赏课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前,需进行阅读。阅读不仅仅是读者理解文本,而是与文本、环境之间进行交互,文学作品的交互注重读者的阅读过程及体验。任何文学作品对于不同的读者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开展文学欣赏课时,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文学作品,多与其他学生及教师展开谈论,加深多文本的理解。此外,还可采取写评论、表演等形式,实现自身鉴赏能力的提高。

(1)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

对于篇幅较短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充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在完成阅读后,让学生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英文写出或口头汇报,通过结合阅读与写作,实现输入和输出的有机结合。对于篇幅偏长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文本的精选内容,并在课外进行补充阅读。例如在欣赏莫泊桑的《项链》(necklace)时,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小说的梗概,课后则安排学生在图书室阅读小说的简本。

此外,还可采取拼图阅读(jigsaw reading)的方式,首先将文学作品分为三至四个部分,并让每组学生阅读其中的一部分,然后相互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形成整体理解结构。此种阅读方式比较适用于时间紧迫且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生,他们在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同样得到了学习与锻炼。

(2)文学欣赏课程的课堂讨论

理解文学作品为高中英语文学欣赏课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让学生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表达出来,并引导其展开交流与讨论。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再进行解答,从而培养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不合理的解答,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在高中英语文学欣赏课中,强调审美式的学习,即让学生与作品、作者进行互动,在感受作品魅力的同时,深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欣赏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时,让学生将文本中描写人物、景物以及情感等描述性段落找出,并引导学生赏析作品中的语言风格。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人物、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升其对文学作品的感悟。

(3)文学作品评论

文学作品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有效的题材,而写作又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感悟与理解,两者相互补充。学生在写文学评论时,需将作品的作者、体裁、人物、主题、情节、自己的观点等内容包括在内。学生完成作品的阅读并对作品的内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后,教师可让学生写文学作品评论,通过结合阅读与协作,在加深学生文学作品感悟的基础上,实现表达能力的提高[3]。

(4)文学作品的编排与表演

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编排、表演英语文学作品,学生在编演的过程中,对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在剧本改编、背诵台词的过程中,学生对作品有了更深一步的感悟,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也逐步提升。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理论可知,学生只有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才会产生相应的语言习惯。文学作品的编演正是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输入教学活动。学生在编写剧本时,会大量阅读相关英语文本,观看视频录像等,其研究的这些语言材料高于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但却又是可理解的。编排好的表演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其同样获得了可理解的输入。文学作品的编排与表演,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读、听输入,高度关注英语语言材料的深层含义,因而为学生理想的英语学习输入形式。

参考文献:

[1] 殷志勇.高中英语英美文学欣赏选修课的开发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2,10(28):62-63.

项链莫泊桑赏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129-01

价值观说白了就是指一个人对价值的基本评价标准,对事物无形价值的看法和对于事物好坏的正确判断,这种判断往往带有鲜明的直观价值色彩。而价值观的教育往往针对的是那些形成价值观或者价值观还尚未成熟的人群。对人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评价事物和行为的判断能力。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优秀的阅读文本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性思考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高中生在进行阅读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文本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深层次的价值观念中产生深远影响,其对丰富学生阅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喜欢将教材中文章的内在价值融入到自己的预设情境之中,而没有为学生预留出主动思考和分析的空间,将课堂的动态发展抛到一边,忽视了教学过程中价值观多样化发展的可能。同时,还有的高中语文教师在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将字词和段落大意的分析和理解看的过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对文章生字、生词和中心思想的教学,缺乏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导向,总是在机械的重复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导致了教学效果不佳,可以说在缺少了科学价值观作为引导的语文阅读教学已经偏离了语文教育的本质,逐渐的抑制了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

1.高中语文阅读过程中文本价值观教育

文本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核心和关键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仔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另一方面还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去积极的探索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意味和精神内涵。例如我们在进行曹禺的《雷雨》文章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向学生介绍清楚,文章节选内容所处的时代背景,在对文章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和背景进行充分和全面的了解之后,再让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进行细细研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够获得更多宝贵的收获。曹禺先生的《雷雨》中,语言是其最为精彩的地方,其主要表现在通过一两个词语,几句简单的对话,甚至是几个标点符号,就能够让人充分的联想到戏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学生通过深层次对文本的信息进行解读,才能进一步体会到文章中的价值。

2.阅读教育过程中作者价值观教育

学生在进行阅读过程中,当学生深入到作品内部之后,实际上就是读者和作者进行的心灵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读者在阅读作者所塑造出来的经典作品过程中,能够不自觉的走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中,感受到作者的个人价值观念。因此,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积极地尝试去了解和分析作者的个人感悟和心理变化,通过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优秀的价值观念。例如,在进行莫泊桑的《项链》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对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深刻的明白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心梦想着过上流社会的豪华生活,特地从朋友那里借来一串钻石项链,并在舞会上出足了风头。但回到家中时她发现项链丢失,为赔偿项链,她和丈夫借了一大笔债,辛苦10年才算还清,最后玛蒂尔德发现当初借来的项链不过是一件赝品。通过这种文章的阅读教学能够让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腐朽、道德沦丧、思想虚伪,充分显示了莫泊桑敏锐而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优秀的价值观念。

3.阅读教育过程中实现价值观教育

在语言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文本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文章中唯美语言的美妙之处,让读者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丰富性。例如,在讲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一课过程中,文章中重点描写了两段情感,一个是作者与乳娘之间的舐犊之情,还有一个就是作者对亡妻的悼念之情。教师在教授这些温情的笔触过程中,不妨先让学生从文本中挑出,让学生自己回忆以下自身和上一辈爷爷、奶奶、姥姥和姥爷之间的亲密接触,通过这样一种实施的互动,学生就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对乳娘和自己亡妻不舍的感情。通过教师的帮助,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感恩、孝顺的优秀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侯森.浅探新课改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尝试[J]. 文理导航(下旬). 2011(07)

[2]郑小霞.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 新课程(教研). 2010(11)

[3]刘莉莉.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方法探讨[J]. 才智. 2010(02)

相关期刊更多

红蜻蜓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汉语言文学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