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项链莫泊桑续写

项链莫泊桑续写

项链莫泊桑续写

项链莫泊桑续写范文第1篇

摘要 本文试通过对莫泊桑短篇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分析,揭示了莫泊桑对女性的看法以及各种复杂的情感。

关键词:莫泊桑 创作 女性情结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的法国文坛可谓是星光闪烁,而被著名作家法郎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无疑是一颗闪烁着奇特光芒的明星。他喜欢描写人情世故,擅长从平凡的生活中截取意义深刻的片段来概括真实的生活,可以说,他的作品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莫泊桑一生短暂,但其创作却是硕果累累:共出版27部中短篇小说集和6部长篇小说。然而,莫泊桑的一生也是荒唐嬉戏的一生。后世介绍他的生平多为“长期为疾病所折磨,最后因精神病严重发作去世”,而对两个字则绝大多数闭口不提,那就是与他的一生和创作都纠结不清的“女人”。

一 妓女们的日子

对于莫泊桑这个终身未娶的作家来说,女性在他的生活和创作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他的小说中,也就常出现服务于不同行业、拥有不同社会地位、扎根各种生活环境中的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

青年时代的打击使莫泊桑鄙视女性,他认为她们是虚假的、轻浮的、令人唾弃的,并在他的作品中不时表现出他对女人的成见。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苦恼,莫泊桑放纵自己,试图寻找另一种快乐。吃喝玩乐、纵情青楼的情节在他的小说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而他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常常流露出的对女性情感的轻视和无所谓,似乎也从某一个侧面说明了莫泊桑本人对情感的淡薄。莫泊桑来自诺曼底农村,习惯与平民女子、下层妇女交往,而那的农民所谓的“卖淫这个行当不错,让自家女儿去开妓院就像派去管理女子寄宿学校一样”的观念,也很可能对莫泊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放荡的行为最终也给莫泊桑带来了恶果:1893年,年仅43岁的莫泊桑因梅毒和精神病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第二十九床》中,作家对那种混乱的男女关系似乎抱有一欣赏和理解的态度。英俊的埃皮旺上尉经常得到女人的垂青,并把艳遇当作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当作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旗帜”,是要“展示、炫耀、挥舞”的。透过埃皮旺上尉的言行,我们似乎看到了作家的身影。此外,在《巴里斯太太》、《一次郊游》以及《绳子姑娘》等小说中,也随处可以看出莫泊桑对风流韵事的态度、看法。而他这种风流天性和风流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莫泊桑笔下的那些出身卑微、命运悲惨的妓女是不是有作者的主观想象呢?他是不是带着一种鄙视而嘲讽的目光来看待她们的?那些“到处游荡的男人”是不是也包括作者本人呢?在莫泊桑的其他的作品中,同样也有妓女的形象,特别是那个热情善良、乐于助人,又有爱国情操的羊脂球,已经成为莫泊桑笔下的经典人物。许多评论家认为莫泊桑同情女人、特别是下层社会的女人。但这种同情并不是那么的单纯。那些有着可悲的苍凉命运,深处社会最底层,饱受心灵和肉体折磨的妓女。对她们圣洁乐观的心,对命运和生活的反抗,莫泊桑是肯定的,发出的是无奈的感慨。但她们的身份、地位都无法改变,她们注定是虚假、轻浮和令人鄙视的生灵,是满足男人的情欲的尤物,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又让莫泊桑时时流露出鄙弃、不屑的神情,和“命中注定,罪有应得”的情绪。在这部分作品中,他对女人的恨大于爱。

二 贵妇们的生活

莫泊桑在创作中,对女人有着一种复杂的情感,他笔下的女性涵盖了社会的各阶层。作为作家,莫泊桑是其小说中人物的创造者和塑造者,他给予她们生命与灵魂,给予她们悲与喜的情感。而他笔下的女性无疑都有着相似的境遇:无论是贵妇人,还是农场姑娘;无论是有夫之妇,还是终生未嫁的老姑娘;尽管她们的命运各不相同,但却都能找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的一生注定是一个悲剧。正是这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悲哀,使莫泊桑的小说始终都充溢着一种悲剧的情调。而他对女性这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往往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他们或为其小说中的女人的不幸,扼腕叹息;或心生同情怜悯,哀叹命运的不公。

“发现一种最佳形式,使人类生存景象变得越来越悲剧化。”在现实生活中,莫泊桑与女人之间是一种错综复杂、剪不清理还乱的关系。莫泊桑恨女人,却又离不开女人,正是他这种爱与恨交织的矛盾心理,使其小说中的女人与现实中的女性既相像又独立。

莫泊桑成名后,财源滚滚而来,其社交圈子也在不断扩大。这个多才多情又鲁莽的乡下作家,颇得上流社会贵妇的青睐。而对于上流社会的贵妇们,莫泊桑的态度则是矛盾的:既为之倾倒,又嗤之以鼻。

《暗号》中的男爵夫人就是这样一个反映作家矛盾思想的贵妇人。她每天无所事事,出于对自己姿色的自信和好奇,竟然模仿妓女用眼神招揽生意,而她竟然也成功了。面对找上门来的嫖客,她半推半搡成就了一段风流韵事,而对那两个路易的酬金,她认为,“应该给她丈夫买一件小礼物……才算公道。”在这里,作者无情地嘲讽了那些无聊庸俗又风流的贵妇。出身贵族的男爵夫人竟然做了一次“妓女”,并且心甘情愿、洋洋得意,而她做这一切,只是为了证明她的风姿不比对街的妓女逊色。那两个金路易代表了她的尊严、贞节、名誉,而她的价值仅仅就是这些吗?可怜可悲的笨女人。

《项链》中美丽娇艳、风姿绰约的玛蒂尔德应该有一个有钱有地位的男子来结识她,爱她,娶她。可她只能嫁给一个小职员,过着平淡而拮据的生活。但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玩笑,让她成了一次舞会上的女皇,所有人都对她殷勤献媚、垂涎欲滴。而她却弄丢了借来的钻石项链,为此,夫妻俩用了整整十年来偿还债务。但最具讽刺效果的是,拯救她也断送她的竟然是一串假的钻石项链。在这篇小说里,莫泊桑用辛辣而讽刺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因爱慕虚荣而付出了昂贵代价的女性画像。玛蒂尔德生命中最美好的十年,只能活在饥寒交迫的艰难中,并为还钱到处奔波。可即使如此,她仍对那个让她光彩照人的夜晚念念不忘。可怜又可恨的笨女人。

莫泊桑生活和创作的年代,既是金钱与欲望征服一切的时期,也是法国自然主义泛滥的时期。作为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小说中的许多描写都是对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展示的是那个社会的世态炎凉,关注的是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但是,他的创作并未完全摆脱自然主义对他的影响,如对资产阶级的两性关系的一些龌龊粗俗的描写。应该说,那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现实生活比作家的描写更不堪入目,而莫泊桑作品中的那些风流故事,也是当时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正因此,莫泊桑的作品还常常会出现一些缺少批判锋芒,往往被忽略的、非正统的另类主题——剪不断的风流,理还乱的爱恨。

三 爱情的世界

巴尔扎克说过:“忧愁而凄惨的时刻会迸发出灵感的火花。”苦难是悲剧主人公的生存方式,能给读者带来一种最大的审美快感,而悲剧更能打动人心。在莫泊桑创造的爱情世界里,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有一种娓娓道来的、平实舒缓的爱情,淡淡的,绵绵的,如细水长流一般,却更能让人刻骨铭心。他曾这样认真地描述爱情:“真正的爱情,伟大的爱情,一辈子只能有一次;而且这种爱情就跟霹雳一样,一颗心被它击中,从此就被破坏、烧毁,变成一片废墟,其他任何强有力的感情,甚至连任何梦想也不能再在里面生根发芽了。”也许,在他风流不羁的内心最深处,还是保有对爱情的美好幻想与期待。

在《一个春天的夜晚》中,让人关注的不是深处热恋中的青年男女,而是那位寡言少语、总是很谦虚的利松姨妈。家人们对她随便而无顾忌,即使是对她的爱也掺杂着习惯、怜悯和一种善意的冷淡。她终身未嫁,生活平静而平淡,但面对年轻人的甜蜜与幸福,她的眼中又流露出不易被人发觉的激动。但就是在一个春天的夜晚,当年轻人发现未婚妻精致的皮鞋上全是水时,不安而温柔地问了一句:“你那可爱的小脚丫一点不冷吗?”却使利松姨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抽搐着大声呜咽起来”,激情如洪水般冲破理智的闸门,宣泄而出。“从没有……从没有人……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对我!……从没有!……从没有!”生命中从来没有享受过关怀,享受被爱的感觉,这样的人生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悲哀。利松姨妈温和而忧郁,恭谦而腼腆,她几十年的生活表面上看来波澜不惊,但就是那样一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话却彻底地击破了她坚强了几十年的心理防线。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一个角落,没人去关心她、去爱她。而偏偏就在她已经“习惯”了这种冷漠的时候,作者却让她窥视到爱的一隅,而这一切来得又是那么突然,让人毫无心理准备,以致她放下心防,流露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依。看到这里,读者在为利松姨妈的悲苦命运叹息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作者的高明和冷静。

在《修软椅垫的女人》中,主人公死心塌地地爱着药店老板的儿子——盖舒,在她的眼里只有他这么一个男人。而这源自十一岁的热恋,延续了整整五十五年,没有一天间断,直到她死了才结束。“照她自己的说法,她工作就是为了他。为了积点钱,让他在她死后至少会想起她一次,忍饥挨饿也没关系。”她给了盖舒她能给的一切,2300法郎和一颗至死不渝的心。而那个她爱的男人,不仅心安理得地占有她的财产,也榨干了她一生的爱。这是一种畸形的爱。与作家现实生活中的那些虚假、轻浮、令人鄙视的生灵相比,她被更多地赋予了作家的理想与同情。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说真的,只有女人才懂得应该怎样爱!”这样一个懂得爱的女人,比起现实生活中的女子更值得终身相许。但作者还是让她一无所有、孑然一身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也许,他根本就不相信这世上存在爱情。

《珍珠小姐》中的主人公也有着相似的际遇。珍珠从小被人收养,养成了谨慎的性格,“努力要做到不惹人注意”。但她和这个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出于寄人篱下的缘故,她细心地掩盖着自己纯朴自然的风韵,掩盖着她对“哥哥”尚塔尔的爱,因为他已有了未婚妻,而那个人正是她的“姐姐”。珍珠小姐爱尚塔尔,但她选择用另一个方式拥有爱情,即让爱人成为生命里的永恒回忆,默默地守在他的身边,尽自己所能为他做一切。这个谦逊、纯朴、热忱的女人,选择了牺牲自己,宁可让这段痛苦的感情折磨自己,而成全深爱的人的平静生活。而这一切也是作者的意志:她们懂得爱以及如何去爱,但她们却偏偏得不到爱。他创造了这些美丽、庄重、优雅、温柔的女性,她们是他理想中的女性,可这些完美的女性的人生却有着不可弥补的缺陷。这也许让小说的情节更曲折,更能表现主题,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更具批判精神,但不可否认的是,是莫泊桑让这些女人更可怜、可悲、可敬、可爱。而他之所以这样做,也许正出自他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女性情结。

作为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作品有着独特而深刻的内容,别具匠心的艺术特色。虽然因站在特定的时代舞台上,其作品难免有摆脱不了的局限性,但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评价莫泊桑的创作,他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和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并无损他大师的盛誉。莫泊桑的风流生活虽然过早地结束了他的生命,但却带给他丰富而独特的阅历,让他创造了众多不朽的人物形象。而他对女性“理还乱的爱恨”,则使他创造了众多的让人恨、让人怜、让人不屑、让人敬重的女性。这些女性形象不但成为莫泊桑创作的重要部分,也因其各具鲜明特色的性格和魅力流传后世。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我们依稀看到的还是那个风流潇洒,爱恨交织的莫泊桑。

参考文献:

[1] 莫泊桑:《羊脂球》,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版。

[2] 穆睿清、姚汝勤:《外国文学参考资料》,地质出版社,1984年版。

[3] 胡尧步:《风流作家莫泊桑》,《世界妇女博览》,2000年第11期。

作者简介:

马烁,女,1982—,河北邢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项链莫泊桑续写范文第2篇

知识与能力:1.提高学生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兴趣,广泛阅读经典作品。2.指导学生掌握赏析人物的方法,感悟经典魅力。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与讨论中学会赏析人物的方法,感悟经典魅力,学习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诵读经典、赏析人物的过程中,学生感悟经典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与讨论中培养阅读兴趣,学会赏析人物的方法。

2.在赏析人物的过程中使学生感悟经典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去赏析人物,感悟经典。

教学准备:

1.讲完《我的叔叔于勒》之后让学生阅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

2.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搜集大量有关《项链》的资料。

教学用具:图书资源、多媒体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一有空儿就会走进图书馆,因为我觉得和书相伴,让自己也瞬时变得高雅起来。同学们有没有过和老师相类似的感受?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是我们课外阅读的基地,也是我们学校生活中的一个乐园,希望大家多走进图书馆,多读一些好书,与书相伴,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美好和温馨,让我们变得与众不同。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

学生交流关于书籍的名人名言。

师:上初中后,同学们是不是还在迷恋连环画、动画片,是不是还在满足于童话带给我们的欢乐,那同学们喜欢读什么呀?(文学名著)现在请同学们调动你的文学积累仿照示例说一说。

【仿写】我时而游览花果山,行走女儿国,看悟空斩妖除魔;我时而上景阳冈,到飞云浦,看武松大显身手;____,____,____。名著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二、抛砖引玉,提炼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仿写时提到的都是课外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和经典情节,我们课本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经典人物,你能准确说出他们都是谁吗?

出示课文中经典片段,竞猜经典人物。

1.“席加洛夫将军家的?嗯!你,叶尔迪陵,把我身上的大衣脱下来……天好热!大概快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不懂:它怎么会咬你的?”

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3.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在这一文段中是如何塑造鲁提辖这一形象的?

4.出示《我的叔叔于勒》结尾部分。

讨论交流: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师: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习了课文《我的叔叔于勒》,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在文中塑造的像菲利普夫妇等人物形象引发了我们很多思考。课下我们安排阅读了莫泊桑的其他代表作,如《漂亮朋友》《羊脂球》《一生》等,特别是《项链》。下边我们就从人物描写方法这个角度深入剖析《项链》中马蒂尔德这一人物,从而理解小说的主题。

师:是什么样的时代背景触及作者的灵魂深处,塑造了如此经典的人物?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介绍写作背景。

师:文学源于生活却又超越了生活,它是生活的集中化、概括化与典型化。《项链》中巧妙地设置了哪些故事情节来反映生活?

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师: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要靠人物来支撑,文章塑造了哪些人物?请同学们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运用学到的赏析方法进行讨论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果。

师:同学们不单是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人物形象,而且还采用另外一种艺术形式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外貌来剖析人物,看来同学们真的是用心在读。

师:十年的时间,丢项链这件事使玛蒂尔德从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到一个勇于担当,坚强的人,从一个活在幻想中的人到一个真实的人。我们从这样的人生中看到了成长。其实我们读每一部小说都是读一个人物的成长变化史,那么玛蒂尔德的成长变化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四、课堂小结

老师有一段话要送给大家,请大家齐读:只有渴望与人类精神高峰对话的人,才会主动品味经典;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境界的人,才会自觉徜徉精神家园;只有真正感悟到经典魅力的人,才能沉醉于书海墨香。书香醉人,经典更醉人!让我们把阅读经典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在品读经典中提升修养,不断成长!

五、布置作业

(一)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借助所学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写写身边熟悉的人,看谁的作品能成为我们的经典。

项链莫泊桑续写范文第3篇

一、小说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所追求的充满了虚假。

她的美丽动人,因为追求不可能得到的上流社会的地位和有钱有势的男人的爱而失去了不该早逝的光泽;家境贫寒,她却偏偏喜欢漂亮服装和珠宝,整天只做着过高雅和奢华生活的梦;她参加教育部长的家庭舞会,为男人们对她的关注而陶醉,殊不知男人们只是把她当,哪能给她想要的东西;她丢失朋友的项链,就只因为怕朋友说自己,要保持自己的面子而不对朋友说实话,害得夫妇十年艰辛;十年艰辛,她的外表像贫苦的女人,内心却无时不涌动着挤入那可望而不可及的上流社会。她的美丽、真诚、善良都被虚假的追求有意无意地摧残。

二、小说主人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充满着虚假。

小说写道:“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可是,妇女的外表美能够持续多久?一旦年老朱黄,没有了资质,就成了男人们的弃物,美丽动人的妇女真的得到了爱吗?没有。这对妇女的追求来说,不是虚假的吗?

项链莫泊桑续写范文第4篇

目前,在中学和大学课堂上,有一种关于小说情节的理论广为流行:一分析情节就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这是非常荒谬的理论。这样的理论,并不符合现代小说,特别是中学课本中短篇小说的实际情况,许多小说没有高潮,有的没有结尾,有的没有开端。其实,到了19世纪下半叶,以契诃夫、莫泊桑和都德为代表的短篇小说家,就已经废弃了全过程式的情节(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叫作一环扣一环),代之以“生活横断面”的结构。这种结构不追求中国传统传记式的连续性叙述模式,而是从生活中截取一个侧面来表现主题。最明显的不同是,开端显得非常不重要,往往是从事件的当中讲起,开端退化为后来的某种不着痕迹的交代,更不在乎严格意义上的结尾。现代短篇小说的好处恰恰是对于完整过程的大胆省略。比如《项链》,明明发现耗费了十年辛劳的项链是假的,却戛然而止了。如果再写下去,把真项链要回来,换成现金,在艺术上就煞风景了。

早在五四时期,胡适就在《论短篇小说》中说,所谓短篇小说,并不是篇幅短小的意思,而是有一种特别的性质。他为短篇小说下了这样的定义:“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的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1]

他把这种现象比喻为树身的“横截面”,看了“年轮”就可能知道树的年纪。胡适以他翻译的都德《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和莫泊桑《羊脂球》《二渔夫》为例,说明这种描写“事实中最精彩的片段”的情节构成方法,针对的就是传统所谓有头有尾、环环紧扣的情节构成。这在五四时期新锐小说家那里几乎已经成为共识。鲁迅有时走得更远,他的《狂人日记》几乎废除了情节。《孔乙己》则把孔乙己之所以成为孔乙己的故事全都放在背景的交代中,只写酒店的三个场景,其中第二个场景孔乙己还没有出场,而这恰恰是鲁迅最精心的设计。

这说明,早在五四时期,全过程的情节早已不是经典作家的追求,相反横断、纵切、省略连贯性环节,才是小说艺术的新生命所在。关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理论”,据我考证,是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的一个二流学者季莫菲耶夫的《文学原理》中来的。这个《文学原理》,原为苏联教育部核准的文学理论教材。原文是这样的:“和生活过程中任何相当完整的片段一样,作为情节基础的冲突也包含开端、发展和结局。”[2]在阐释“发展”时,又提出“运动的‘发展’引到最高度的紧张,引到斗争实力的决定性冲突,直到所谓‘顶点’,即运动的最高峰”[3]。这个补充性的“高峰”,后来就被我国的一些理论家与英语的“高潮”结合起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苏式文艺理论教条早已被废弃,季莫菲耶夫的“形象反映生活”“文学的人民性”“文学的党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早已被历史淘汰,而“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教条仍然在中学甚至大学文学教学中广泛流行。

20世纪80年代,花城出版社出版了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此书继承了俄国形式主义者把情节和故事(素材)加以区别的精神,把情节和故事加以划分。例如,国王死了,然后王后死了,这还不是情节;要成为情节,其中必须有一个因果关系,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因为王后悲痛过度。有这个因果关系,就是情节了。[4]

这个理论讲得很通俗,但实际上它是很古老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讲情节、动作,就是一个“果”、一个“结”和一个“解”。“结”就是打一个结,然后把它解开,从结果中寻求原因。[5]例如,《俄狄浦斯王》中先有一个“结”,这个孩子生下来,祭司就预言他将来会杀父、娶母;人们千方百计逃避这样一个结果,然而阴差阳错,种种巧合,他最后还是杀死父亲,娶了母亲,逃避的原因变成了逃避不了的结果。这就是“结”和“解”的关系。福斯特的理论,最初源头就在这里。然而,用这样的理论解读小说还是不到位,因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多种多样,那些理性的、实用的因果关系就不能构成小说的情节。好的小说是一种非常感性的因果关系,是由情感来决定的。从理论上来说,就是审美情感要超越实用价值。

有了情感的因果关系,还没有深入到小说的特征,为什么呢?因为一些凶杀案,也是情感的因果关系,但那是真人真事,所揭示的人的内心世界往往是实用性质的(如为了钱财),即便有情感成分,深度也是有限的。小说不满足于真人真事的因果关系,其目的是超越实用价值,深挖人心理深层的奥秘。这就需要想象,通过假定和虚拟,在想象中自由探索,哪怕是超现实的、荒诞的因果,只要具有开拓心灵深层的功能,就是好小说。有一种讲求绝对真实的小说理论,认为武松打虎所用的方法不真实,因而得出否定的结论。其代表是晚清写出中国第一部《小说原理》的夏曾佑。他说:

武松打虎,以一手按虎之头于地,一手握拳击杀之。夫虎为食肉类动物,腰长而软,若人力按其头,彼之四爪均可上攫。与牛不同也。若不信,可以一猫为虎之代表,以武松打虎之方法打之,则其事之能不能自见矣。[6]

几百年来的阅读实践却否决了这样的理论。这种理论的致命弱点就是没有把小说当作一种艺术来看,而艺术形象如莱辛所说都是“逼真的幻觉”,一切艺术都应该是真实的,但真实和虚假是对立的统一,用我国的古典诗话来说,是真假互补、虚实相生的。脂砚斋在评《红楼梦》第一回针对所谓石头无才补天被女娲丢弃说:

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得有此一部鬼话。[7]

脂砚斋这里说得很明白,按逻辑推理,不能补天,就该去补地(因为“地陷东南”),但不进入“鬼话”之境界,便不可能有此一部情痴之巨著。所谓“鬼话”就是假定、虚拟、想象。自由,才可能有心灵深层的真实。用歌德的话说,艺术是通过假定达到更高程度的真实。拘泥于表面的真实,从根本上说,乃属于机械唯物论和狭隘功利论。虽然从理论上说,二者都为理论界废弃,但是在具体分析文本之时,至今在文学理论界和语文教育界还相当流行。

承认小说情节和人物的虚拟性,在西方当论已经是某种共识,可光有这种共识,仍然是粗浅的。在西方,关于小说的理论五花八门,车载斗量,但少有解读小说艺术的。比如,目前很权威的西方叙事学,热奈特的《叙事话语》讲究叙述的次序、延续、频率、心境与语态,托多罗夫的《叙事作为话语》则分别论述叙事时间、语态和语式。然而,他们都离开了审美价值、情感世界去讲话语,除了托多罗夫时有真知灼见以外,大体上都满足于描述、概括和演绎,并未提出评价小说优劣的准则。因此,从总体来说,我们不能对他们作疲惫的追踪,应该从中国小说创作和阅读的历史经验出发,概括出中国式的小说阅读理论,解决小说的情节、人物在艺术上的评价问题。

依赖西方大家的文论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顽症,许多学者只是疏理西方文论的来龙去脉,从概念到概念(所谓知识“谱系”),从演绎到演绎,追踪其变幻,不惜耗费十年甚至数十年的生命,仍然对西方文论的局限没有突破,对具体文本的解读捉襟见肘。殊不知早在20世纪中叶,韦勒克和沃伦就在他们合著的《文学理论》中宣告:“多数学者在遇到要对文学作品作实际分析和评价时,便会陷入一种令人吃惊的、一筹莫展的境地。”[8]

既然如此,我们还不如直接从自己的经验中进行第一手的概括。当然,这需要有一点原创性,自然也就有了一定难度,但相对于追随西方大师的生命耗费,直接概括可能会另辟蹊径。

回到情节上来,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早就提出过“突变”和“对转”。什么叫突变?就是突然打破常规。什么叫对转?就是事情向相反方向变化。对于情节来说,其功能是探索人物内心潜在的情感和深层的奥秘。在平常状态下,人物均有荣格所说的“人格面具”,遇到事变,能够迅速调整其外部姿态,使心理恢复常态。情节的突转功能就是把人物打出生活常规,进入一个意想不到的新境界(我将其称为第二环境),使之来不及调整,目的是把人物在常规环境中隐藏得很深的心灵奥秘(我将其称为第二心态)暴露出来。

光有情节的情感因果,还不能算是好的情节,好的情节应该有一种功能,就是把人物打出常规,进入第二环境,暴露第二心态。所谓第二环境,是相对于第一环境而言的。第一环境就是人物所处的常规环境,把人物打出常规的第一环境,进入非常规的第二环境,其性质就是虚拟的、假定的、不拘泥于现实的。所谓第二心态,就是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它与表层心理结构形成反差。人都是有人格面具的。在正常的社会关系里,他维持着社会角色的面具。情节性的小说,一旦进入第二环境,客观环境的变化导致心理环境的更大变化,从而迫使人的心理深层奥秘浮现。

打出常规,以揭示人物的表层和深层心态的变幻,应该是小说普遍的规律。

都德小说《最后一课》中的那个小孩子不喜欢学法语,特别是法语的分词和语法,他讨厌极了,老师提问都答不上来。要让这样的孩子从讨厌法语课变成热爱法语课,写成小说是多么困难的事。例如,老师教导一番,父母循循善诱,他好像用功了一点,可并不排除他过几天又厌倦了。这样写小说不但费力不讨好,而且不可信。都德采取了另外一种办法,就是把他打出常规。常规环境是天天可以学法语,这是天生的权力,每天都有明天。非常规环境,这是“最后一课”,不可逆的。这个孩子突然变得非常热爱法语课,并且希望这堂法语课永远不要完结。这叫打入极端的第二环境,使他内心深层对母语的热爱之情被完全激发出来,浮到表面。原来这个经常逃课去滑冰、去钓鱼的小孩子,他内心深层还有一个隐秘,就是对母语的热爱。这就是《最后一课》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一个重要原因。[9]

莫泊桑的《项链》也是这样,玛蒂尔德非常爱慕虚荣,受邀参加一次舞会,不惜血本买了高档衣服,但美中不足,缺少一条项链。于是,她向朋友借一条。出了一夜的风头,要回来时发现项链丢了。这样贵重的礼物丢了,对于这个普通的教育部官员家庭来说,是个大灾难。为不被人当成骗子,她不得不勤俭持家,艰苦备尝,由一个非常爱慕虚荣、爱出风头的女人,变成一个艰苦奋斗、勤劳节俭的女人。在之后的十年里,她辞去女工,住到小房里;自己洗衣服、提水,一桶一桶地提上楼;自己洗碗,她那粉嫩的手指都洗粗了。莫泊桑在写到这一段时用了一个词,英文译成“heroism”,即英雄气概。一个爱慕虚荣的轻浮女人,变成一个有英雄气概的女性,这个人就更深刻了。

关于这篇小说,有很多奇怪的讨论。有人说,这个女人是个爱慕资产阶级虚荣的、肤浅的女人,是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害了她。有人说,这个女人有权利追求自己的高贵地位,享受自己的美丽和幸福,不能说她是资产阶级的虚荣,无产阶级也需要这些东西。其实,这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她表层的人格面具是虚荣的,但她心灵深处还是正直的,为了正直的人格,她宁愿承受十年的苦难。

这篇小说把她打出常规,打出的缘由却是假的――项链是假的,根本就不值那么多钱。这对情节构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假定。如果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理论,《项链》这篇小说本来可以接着写下去:既然项链是假的,就应该把真的项链还给玛蒂尔德,让她去卖了钱回家改善一下生活,补偿十年的辛劳。然而,作者没有这样写,因为对人的心灵的探索到此结束。把真的项链归还给玛蒂尔德,对故事的完整性来说也许是重要的,但是对审美价值来说不重要。情感的、青春的代价付出以后,就再也不能得到补偿。这正是小说之所以非常深刻的原因。

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遵循的也是这样的原则。《复活》一开头,陪审员聂赫留朵夫公爵道貌岸然地坐在那里,突然发现,那个被控告谋杀嫖客的居然是当年和自己发生关系的女仆,因为怀孕而被逐,流落到城市沦为,又被诬告谋杀。这就突然把他打入了第二环境,产生了第二心态。他觉得自己才是罪人,于是决心去拯救她,甚至向她求婚,但是遭到拒绝。等到她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以后,聂赫留朵夫就产生了第三心态――追随她去,直到看到她嫁给一个民粹派。他读《马太福音》(“申冤在我,我必报应”):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最终得到解脱。

第二心态、第三心态,是从一个人的角度来说的,然而小说写的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人。几个人从相同的心态变成另外一种心态,有三种可能:完全相同;完全不同;部分相同,部分不同,即本来处于同一情感状态的人物,发生了情感错位。阅读经验告诉我们:完全相同的,不像是小说,在一切情境中人物都心心相印,那是浪漫的诗歌;完全不同的,凡事都针锋相对,令人想起红色文学中写阶级斗争的公式化,把人物简单化;而那些发生情感错位的,往往才会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西天取经,一路上都是打出了生活的常规。妖怪很多,都给消灭了,可是读者却连妖怪的名字都忘掉了。因为,在打的过程当中,师徒四人的精神状态没有什么错位,都是同心同德,一往无前。这其实并不是好的情节。然而,有一个妖怪印象绝对深刻――白骨精。她是一个女妖怪。她一出现,人物的感觉就发生了错位。孙悟空一看,立刻分辨出这是白骨精,一棒下去就把她给打死了。唐僧一看,明明是一位善良的女子,而猪八戒一看,好漂亮的一位姑娘!人物心理瞬间发生了“错位”。《西游记》的英雄通常都是无性的,猪八戒则是唯一有性感觉的男英雄。四人一起前进的时候,都是常规心态,相安无事,而女人一出现就发生了突变,猪八戒的感觉被打出了常规。猪八戒潜在的性意识非常强烈、非常坦率地表露出来,和孙悟空、唐僧的情感发生错位,而且幅度很大。在他的挑拨之下,孙悟空被驱逐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平时同心同德的四人,内心的错位浮现出来。

人与人的情感有了错位,人物就有了个性。错位的幅度越大,情节就越生动,人物就越有个性。小小的私心,造成严重的后果,构成怪异。这种怪异主要在猪八戒,在当时的情境下,喜欢女孩子叫作“色”,是犯戒的,一般只可掩藏在心里,而猪八戒是公然的,一贯如此,非常坦然。吴承恩没有让唐僧被白骨精吃掉,没有让猪八戒的私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仅仅让他与孙悟空发生错位,这就使得猪八戒的形象既可恨、可恶,又可笑、可爱,造成了一种喜剧性的效果。什么样的情节是好情节呢?三打白骨精既有心理深层的第二心态,又有师徒的情感错位,而且还有喜剧风格,因而是好情节。

总的来说,情节的功能,第一是将人物打出常规,第二是暴露人物第二(深层)心态,第三是造成人物之间的情感错位。这里面最重要的是第三点:错位。打出常规的效果固然是深层心理,但是深层心理的最佳效果却是使在同一感情结构中的人物产生错位,而正是情感的错位,又激发出情感更深层的奥秘,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例如,《红楼梦》的最高潮当然是林黛玉之死。这是一个结果,其原因却是多重情感错位。曹雪芹在《红楼梦》一开头就表示反对言情小说,才子佳人,为一个小人从中挑拨,导致悲剧的俗套。《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死亡,作为悲剧的结局,其精彩就在多重的情感错位。悲剧的决定者自然是贾母,贾母并不是因为恨林黛玉和贾宝玉才做出选择薛宝钗的决策,而是恰恰相反。第一,贾母是因为太爱贾宝玉才选择了薛宝钗,其结果却导致贾宝玉的悲痛近疯,当了和尚;第二,正是因为贾母深爱薛宝钗才选择了她,让她冒充林黛玉和贾宝玉结婚,结果薛宝钗终身守活寡;第三,贾母也不是不爱林黛玉,正是由于过分宠爱,才让林黛玉和贾宝玉从小就同吃同住,造成二人非同寻常的感情;第四,贾母担心林黛玉不长寿,如果选择她和贾宝玉结婚,自己将来无法面对地下的丈夫,然而,选择的结果导致林黛玉的死亡和贾宝玉的出家,她更加无法面对自己的丈夫。王熙凤设计让薛宝钗冒充林黛玉,并不是要让贾母陷入悲痛,而是为了讨好贾母;更不是为了糟害贾宝玉,而是为了给他的病“冲喜”。所有这一切错位的综合,构成了《红楼梦》的悲剧结局。

从这里,可以将前述情节因果乃情感因果的理论深化一步:情感因果的最高层次乃是复合的错位的因果,错位的幅度越大,审美价值越高。在《麦琪的礼物》中,一对夫妻在圣诞节把自己仅存的最好的、最贵的财宝变卖了,买了礼物,奉献给自己所爱的人。从小说艺术来看,这本来是很冒险的,因为动机上没有错位。作家却让他们的动机和效果形成错位。第一,只写妻子一方,强调在她穷得只剩下漂亮的头发时,为了丈夫的金表更为堂皇,把头发卖掉买表链。不过,那将只能充满诗意,作为小说显然有点平庸。欧・亨利显然不满足于这样的平庸。第二,如果妻子发现自己买的礼物无用,却发现丈夫为自己买的礼物有用,这样的构思,当然比之只有妻子一方卖头发要艺术一些,但是错位还不够。欧・亨利的杰出就在于,让丈夫把自己的金表卖了,买来的礼物却是一套梳子,由于妻子的头发已经卖掉,也变得无用。这样,表链和梳子构成了双重的期待的错位,也就是错位结构的双重对称,错位的喜剧性和幽默感就强化了。从世俗观念看来,他们的决策是不聪明的,是“傻乎乎的”,但恰恰又是“最聪明”的。原文用了一个高雅的词语“wise”。作者难得地在小说最后站出来宣称,他们在一切接受礼物和赠送礼物的人中,是“最聪明的”。聪明和愚笨完成了一次对转。读者读后会莞尔一笑,不仅仅是期待的落空,而且是落空之后在另一条逻辑线索上的落实,是落空和落实的“错位”结构。[10]在这样强烈的双重错位结构中,奉献和爱情结合起来,这就使得小说不但因为错位而彰显了人物个性,而且因为动机的生命而充满了诗意。

参考文献

[1]胡适.论短篇小说[M]∥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272.

[2][3]季莫菲耶夫.文学原理[M].查良铮译.上海:平明出版社,1955:203.

[4]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75~76.

[5]亚里士多德.诗学・诗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1.

[6]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4.

[7]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7.

[8]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55~156.

项链莫泊桑续写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提问 心理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44-02

在语文教学中,提问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能够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充分结合起来,能够对学生的课堂心理过程和活动进行及时了解,可以把师生的双边活动进行协调。在心理学上,一般把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称为“解答距”。依照“解答距”的长短以及深浅,问题可以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四个等级。而把这四个解答距运用到中学语文课堂提问中可以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调配四个解答距等级问题的方法

(一)运用台阶型提问

所谓台阶型提问就是提问的时候逐渐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一步步的把问题难度进行加大,逐步把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提高。比如在七年级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教师可以首先从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套子”、他的社会影响以及别里科夫的婚事失败等一层一层的进行提问,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一个颇具深度的问题:别里科夫作为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在死后为什么没有好一点的局面呢?随着这样的提问,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点点的深入,最终充分认识与解决了这些问题。

(二)善用搭桥型提问

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被问题难住后,教师要及时为学生进行引导,为他们搭建起一座知识的“桥梁”,让学生能够顺利把问题解决掉,以此来到达最终目的地。比如,在莫泊桑的《项链》这一课,教师向学生们进行提问:作者莫泊桑对路瓦栽夫人的刻画在当时社会下有什么比较现实的意义?这种问题一般比较隐蔽,学生难以回答出来,这时教师再继续问:作者莫泊桑刻画的路瓦栽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现实?这一问题比较简洁易懂,学生也会容易回答,这种搭桥型的提问就把上面的难题给轻易解决掉了。

二、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心理学运用

(一)注重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从心理学上看,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去掌握新的知识比较容易记得住,也比较容易回忆和保持。从这点上出发,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比较容易的掌握新教材和新知识就一定要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出发。比如,在学习了《梁生宝买稻种》这一课后,学生初步掌握了在描写人物的时候要从文章的中心思想出发去进行选材,然后再确定是详细描述还是简略带过。接着在学习《分马》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这篇课文怎样把主题给反映出来的?作者是通过什么材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这些材料和《梁生宝买稻种》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依照以前掌握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比两篇文章就能很快回答出可以依照文章的中心思想去进行选材。

(二)善于抓住文章重点和把握文章难点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不能够把文章中的全部内容都给提出来,这个时候就要善于抓住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提问,反而会得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到《孔乙己》这一课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有哪些?作者在描写孔乙己的时候有着什么样的态度?这些问题不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文体特点上来看,在文章中都属于重点与难点知识。通过对文章的具体了解与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知道孔乙己是一个追求名利、愚昧庸俗、穷困潦倒以及麻木不仁的人,作者在描写孔乙己时是批判为主同情为辅。学生理解了这些,这篇文章就很容易把握了。

(三)强调提问的系统与层次性

通常来说,在人的脑皮层中,所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就是由单一到复杂的暂时联系,然后到复杂的联系系统,并把这种暂时联系纳入到已经掌握的暂时联系系统当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从这种规律出发。在人的认识活动中,通常是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由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提问中,教师也要做到这一点。比如在学到《捕蛇者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问题:在文章中,永州的蛇既然毒性很大,为什么人们还拼命争抢呢?;蒋氏在捕蛇的过程中,三代遭难,为什么还是不愿意进行“更役”和“复赋”?;你们可以从捕蛇人民的凄惨生活中看清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由浅入深,便于学生整体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最后学生得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这一结论。

(四)掌握提问的难易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问题的时候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依照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来进行,设置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让学生产生兴趣。如果提问的问题难度太高,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挫伤;如果太简单和太容易,这个问题也就失去了思考的价值。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学生对自己不太熟悉的内容容易置之不理,更别说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内容了。比如在讲到《谈骨气》这一课,教师问学生: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国人是具有骨气的?这种问题与学生的思维层次相脱离,他们不太容易回答出来。如果教师这样问:《谈骨气》这一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骨气的定义是什么?作者在文章中举了那些关于骨气的例子?这些例子和孟子的哪一句话相同?把这些例子进行结合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就与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契合,学生理解文章也就轻而易举了,不但把握住了思想意义,而且还学会了对文章进行论证的方法。

三、结语

在中学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注重把心理学应用其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提出能满足学生知识需求与个性发展的问题,在思考得到成熟时,由学生自己对问题作出结论。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发现、提出以及解决问题,等到学生掌握了自主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时候,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目的也就会真正得以实现了。

参考文献:

[1]梅玲.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六忌”[J].课外阅读(中下),2012(11)

相关期刊更多

红蜻蜓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汉语言文学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