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士资格考试答案

护士资格考试答案

护士资格考试答案

护士资格考试答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病案试题

病案教学是选择符合教学需求的病例,通过对病例的分析和讨论,逐渐提升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但这一方法的可操控性不强,容易转变为理论教学[1]。病案试题教学则借鉴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试题,设立病例资料,结合疾病发展过程,提出对应条件下的护理措施,要求学生阐明所选护理措施的理由,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2]。由于临床儿科的治疗环境特殊,疾病变化快,家属要求较高,护生护理压力大,临床知识应用能力薄弱,专业核心能力不足。对此,在儿科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辅导中尝试运用病案试题教学法,转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诱导式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现就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级(对照组)和2012级(实验组)本科护理应届毕业生各120人。对照组:女104人,男16人;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6±1.2)岁。实验组:女101人,男19人;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0.2±1.0)岁。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辅导教师集体备课,统一知识点,运用传统讲授教学法授课。实验组:采用病案试题教学法授课,具体步骤如下:①选择病案,设置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紧扣教学知识大纲的病案,根据医护工作及疾病病程的阶段性变化进行调整,分阶段对病案进行编写,囊括患者发病、就诊、住院及出院的整个救治过程,从病情判断、辅助检查、急诊急救、疾病护理等多个环节入手,对病案相关问题进行设置。辅导教师通过课堂指导、审视问题、优化答案等举措,逐渐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②结合理论与实践: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依托病案试题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护理实际问题。具体教学辅导过程中,设置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全面考察,确保学生护理知识的准确性及完整性。③以试题为形式,贯彻病情发展,分析典型病例:教师收集典型病例,以试题形式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学生统一对试题答案进行分析、讨论,并以书面形式解答病例问题。④归纳和点评:根据学生对病例的分析和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明确所设问题的护理知识点,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收集学生易出错的病案问题,对其进行难点分析,强化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1.3效果评价

①综合成绩[3]:护理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均为100分,根据儿科实纲,结合临床实际设置问题,考核内容囊括儿科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床边综合护理能力等。②教学满意度[4]:以“提升综合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师生关系融合”三个评价项目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百分数(%)和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和计量资料,SPSS17.0处理数据,x2和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综合成绩的对比

对照组和实验组理论和实践成绩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2.2两组教学满意度的对比

比较两组护生在“提升综合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师生关系融合”方面上的满意度,对照组为71.7%、70.0%、73.3%,实验组为85.0%、87.5%、91.7%,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临床护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病例教学法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实际操作中这一方法的操控性较弱,给临床教师带来诸多困扰。此次尝试采用病案试题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设问和设答与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试题保持一致,将“教”的重心转移到“学”的重心,以此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行培养[5]。实践证明,在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辅导教学中,运用病案试题教学的效果令人满意。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理论和实践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辅导中应用病案试题教学,对学生综合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唐彦,张云洲,尹蔚萍等.对中医儿科案例教学中的病案选择和设计的几点体会[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35(2):60-61.

[2]左英熹,曾超美,张晓蕊等.临床医学八年制儿科见习教学方法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9):1079-1081.

[3]万娜,张春艳,张煜等.案例教学法联合概念图在进修护士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5,22(9):83-86.

[4]赵小红.C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16):135-136.

护士资格考试答案范文第2篇

1.1考核内容的变化1.1.1考试内容编排由学科到系统新大纲一改以往的护理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5大板块模式,变成为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等共21章内容。其特点是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以整体的系统的病症为学习内容,由单一学科、单一知识、单一技能转向护理整体知识、整体理论、整体技能;从单科知识点应试转向与职场背景及病人紧密相结合的技能整合应用[5]。考试内容更具广泛性、整体性和系统性。1.1.2由专科到全能形成立体整合考试内容增加了《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与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人际沟通》6门课程。通过对新大纲的分析可以看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将更加贴近临床实践,更加强调护理的独特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除了对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的要求有所提高外同时还要考核学生参与临床护理过程中所具备的伦理道德、法律常识及人际沟通技巧。新的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更加细致[6]。与此同时,新大纲对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尽快找到教学与考试要求的差距,找出造成差距的原因,并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1.1.3打破学科界限,突显临床实践能力针对疾病谱的变化,新大纲要求考生具有更加丰富的临床专科护理技能,能够对病人复杂的病情、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在护理实践中应用护理程序与人际沟通技巧帮助病人达到最佳健康状况,从而满足人类健康的需要。例如“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药物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妊娠合并肝炎的护理措施”“妊娠合并淋病的相关问题”等。要求考生除了考虑病人是妊娠期孕妇的特殊身份外,还需兼顾到内科、外科、传染科等常规护理措施。所以,只有应用两门以上学科知识才能对试题做出正确的回答。又如妊娠期高血压的考题,如“最适宜妊娠期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方法是什么?”首先,考生在做答时要选出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这属于内科护理范畴;其次,又要考虑到妊娠期高血压的产科护理特点,这又属于妇产科护理范畴,综合两门学科知识的正确运用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单一病症的病人较少,合并症的病人居多,考题中对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护理措施的考查就是检验考生合理运用多学科知识处理复杂病症的综合能力,这种考查对护生临床工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1.2考试题型的变化强调临床操作和实践技能,临床病例题量增大。2011年以前的考试大纲规定,妇产科护理学所占比例为15%,其中记忆概念性题目占60%。从2011年开始,考试题型改革,近3年的实践能力模块中,《妇产科护理学》所占比例平均为15.9%,以病例形式出现的题目占《妇产科护理学》题目的89.5%,其中比较复杂的病例分析题占57.9%,相应减少了记忆概念性题型[7]。新大纲对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临床实践分析能力有更高要求。考试题型更加注重考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一道试题就是一个临床实际问题,通过各种临床情景来命题,考查学生评判性思维、收集资料、推理判断、做出决策的能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的改变体现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这种考试形式的变化更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改变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冲击,这就要求现行的护理教育教学模式应与新一轮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通过分析近3年的考试情况及考试大纲,现提出以下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

2用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引导妇产科护理教学改革

2.1熟悉和掌握教材上的知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教材上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有意识帮助学生学习整理归纳知识,把握知识点中“最”“首先”“首要”“常见”等关键词,例如,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子宫肌瘤,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宫颈癌,妇科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为卵巢癌等。再例如,早产、流产、胎膜早破的诱因以及物理化学检查结果列表比较以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2.2有效教学设计,改进授课方式在《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中,结合新大纲的要求,将《妇产科护理学》整合为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妊娠期疾病的护理、分娩期疾病的护理、产褥期疾病的护理、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护理、妇科肿瘤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等7个课程模块,并将护理人文知识渗透课程的内容中。应用模块课程可以加强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纵横联系,提高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有关资料报道,在历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考生的综合应用型题目考得相对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8]。所以,在授课中加强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以问题为导向教学,增加学生实践的学时数,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至关重要。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特别是有相同点的疾病要归纳整理,如流产、异位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这些病症都是妊娠期出血性疾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混淆,因此可以根据各种疾病的异同点来比较学习。2.3以考试大纲为复习导向指导学生按照大纲中的内容进行复习,提高其应试的针对性,对大纲中的重点内容要重点复习,力求熟练掌握。让学生适当地做些模拟试题,让学生熟悉试题的类型,掌握答题的技巧,避免因答题方式的错误而丢分。在组织学生进行应试复习时,除了让学生复习掌握所学的《妇产科护理学》知识外,还要注意《妇产科护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内科保守治疗原则和尿瘘的外科手术治疗指证等。2.4熟悉试题类型,掌握解答方法对试题类型要熟练把握。多年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全部采用客观题型———单项选择题,选择题不同于名词解释或简答题等主观题,答题要求精准,答案只有唯一。如果平时不注意归纳总结及鉴别比较,考试结果多是错误的。因为选择题强调的是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如果没有弄清楚各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对一些关键考点不能准确把握,则难以应对考试,而这也正是选择题考试的大忌。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时应注意将考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相似的疾病进行比较鉴别。如妊娠早期出血性疾病常见的有各种类型流产和宫外孕,首先将流产和宫外孕区分开来,必须抓住关键的区分点:子宫的大小与停经的天数是否相符———相符的是流产,不相符的是宫外孕。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学会让学生对比忆,对比着记忆就不容易忘记。例如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这两种疾病,它们的共同症状为妊娠晚期出血,但更重要的是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无诱因、无疼痛的反复阴道出血;而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有诱因、有疼痛的阴道出血。2.5掌握考点,突破重点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点,把考点讲透彻,并用练习题的形式使学生加深理解。从生源情况来看,我们面对的是中高职学生,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如何使其在较短的考前两个月急训中掌握考点,我校采用了讲授教学法,通过教师口述、讲解、讲授、解析等形式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具有直接性、可控性和高效性。理论教学内容必须浅显易懂,讲解要形象、通俗。《妇产科护理学》重点在于牢记一些重要的数据,如何将这些枯燥的数据在短时间内记住,全靠教师的有意识的归纳总结[9]。例如骨盆各平面的径线既繁多又难记,其中骨盆入口平面的前后径、中骨盆横径和出口横径是最常考的考点,教师可以总结为:从上到下的值分别是11cm、10cm、9cm,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有效识记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2.6加强见习和实习工作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是枯燥抽象的,而临床实践则丰富多彩、具体形象。在见习和实习工作中,注意指引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通过学生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接触,使其对各个系统和妇产科专业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典型的病例留下难以忘却的深刻印象。例如,对妊娠期高血压并发子痫病人的临床观察和抢救处理以及对羊水栓塞病人的抢救治疗,由此再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复习一遍,就会让学生对这两种疾病的区别和共同点以及护理和治疗的内容终生难忘。此外,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实习所在医院的交流合作,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实习护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例如:护理查房和面向实习生的学术讲座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习期间的出科考试参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进行考核;实习医院配合学校对实习生定期组织模拟考试;学校可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提前进入实习岗位,使学生在实习结束返校后有更充足的时间复习备考。

3小结

护士资格考试答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执业考试;护理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6)01-0124-02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规定,我国护士岗位实行准入制度,护士必须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才能申请执业注册。我国自1995 年正式开展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至今,考试委员会不断对考试的方式、内容、题型进行修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日趋成熟和完善。[1]结合新形势下护理人员的执业要求,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有了较大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护理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护理操作技能培养等方面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结合考纲的变化,探索改革、创新高职护理教育的措施:立体整合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加强考前辅导。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护理教育教学质量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一、护士执业考试的新变化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护理人员职业要求的新变化,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有了大幅调整:首先,考试形式进行了立体整合,将原来的5个考核模块整合为2个,即专业实务和专业实践,考试时间缩短为1天;其次,考试内容打破学科界限,范围由专科到全能,并且增加了人文学科的内容,考核内容更加全面;再次,考试题型更贴近临床实际,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临床病例题(A2和A3/A4型题)比例大幅增加,占80%,真正做到将考核知识点渗透于临床问题与病例之中,考试题目具有鲜明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考核特征。[2]从以上变化看出新《考纲》对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临床实践分析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考纲》的要求,我校对护理教育做了较大的改革和尝试,2013年、2014年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显著提高。

二、高职护理教育对策

(一)改革课程体系

1.修订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考纲》的变化,充分体现护士执业的新要求,促使教与学向执业考试靠拢,学校组织教师反复学习,并多次邀请校外专家进行研讨,结合高职护生特点,学校修订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进行立体整合,注重各学科的相互融合,组织内、外、妇、儿科高年资骨干教师共同编写了《临床技能操作教程》教材,并在原有基础医学和护理学的基础上将人文社会学增设为主干课程,将护理伦理学增设为核心课程之一,加强了人文学科内容的渗透。[3]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对2011年至2013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剖析,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要将知识点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几年来,学校多次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讨和集体备课,反复地研究和学习《考纲》,使每名授课教师都能够熟悉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的涵盖范围,在课程设计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例如启发式、引导式、案例式及情景模拟和仿真训练等。教学过程中注重各学科知识点的串联,鼓励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提高学生自行解决相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同时,各班建立微信群和QQ群,利于师生随时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及时答疑解惑,让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真正掌握相关知识。

3.编制新题库

为了适应新《考纲》的要求,学校组织各专科骨干教师重新编制题库。新题库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知识点为基础,对相关学科内容进行有效串联与整合,注重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将考核知识点融入临床问题与病例之中,从多角度考查考生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治疗原则及措施、护理诊断与措施、健康教育及医学伦理等内容的掌握情况,重点考核学生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4.改革考核模式

第一,实施人机对话考试。为了有效适应《考纲》的新变化,我校现代教育中心自行开发了基于NET技术的人机对话考试系统,将新编制的题库导入该系统,随机组卷,供学生平时练习和期末考核使用。人机对话的考试模式与执业资格考试相一致,减轻了学生由笔试过渡到机试的恐惧心理,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在仿真的环境中的考试有利于学生发挥真正水平,取得最佳的成绩。[5]该考试系统建立至今,共有4.6万人次使用。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后台管理系统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到教学中,形成教学―考核―反馈―教学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融会贯通,有效地提高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第二,随学随考。在原有阶段考核和期末考核的基础上,教师平时上课时也会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考核。例如:讲解每个系统疾病时,教师会安排“课前2分钟”活动,让学生比较本系统各种疾病的诊断、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等异同点,并在课后准备好课件,在上课前上台演讲。随时随地的考核让学生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融会贯通,有助于知识的强化和迁移,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便学生日后更好地解决临床实际问题。[6]

(二)创建良好的实习环境,加强实习期的监管

十个月的临床实习既可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又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为此我校大力加强与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合作,不断完善护理临床教学管理,重视实习带教教师队伍的培训,尤其注重《考纲》在临床实习中的渗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临床实习的机会边做、边问、边学,获取大量临床知识,学以致用。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在每年五月进行,而学生考前复习阶段多在医院临床实习。依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临床病例题型居多的特征,学生应该充分利用临床实习的机会学习考试内容,因为临床实习是将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联系的最好途径。[7]为了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本着“带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回”的原则,鼓励学生在实习初期对于不懂的问题勤问,由临床带教教师一一解答;在实习中期,要求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目的是督促学生看书学习;从实习中期到实习结束,专业课教师指定复习范围,在学生返校时进行测试,目的是发现学生知识薄弱点;实习结束后,学生回校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强化训练,学校组织专业课教师串讲考试重点,为学生答疑解惑,并进行适当心理辅导,使考生面对执业资格考试时有稳定的心态,不致因过度紧张、怯场等心理问题而导致考试失误。[8-9]

本研究结合新形势下对执业护士的新要求以及我校高职护理专业的现状,依据《考纲》的新变化,深入探讨了高职护理专业的教育对策,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考前复习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这些尝试取得了显著效果。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显著提高,就业率由2011年的90.23%提高到2014年的99.62%,而且学生就业以后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用书专家编写委员会.2011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2]王林辉.从近三年护士资格考试看未来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变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4(2):112-113.

[3]吴华平,王苏平.高职护理教学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的新举措[J].考试周刊,2011(64):6.

[4]何国平,王颖.人机对话考试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07(6):280-281.

[5]邵广宇,张朝慧,焦金梅.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与法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1(3):39-42.

[6]王荣俊,周晓隆,孙美兰,等.以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考试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41-42.

[7]缪金萍.加强毕业实习管理,提高执护考试成绩[J].吉林医学,2010(10):3589.

护士资格考试答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问题—发现式”教学模式 能力考核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022-02

2010年5月20日卫生部公布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其中第四条规定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包括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实践技能考核,原则上采用“人机对话”方式进行考试,突出能力考核。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向由知识考核转变为以能力考核为主导,而作为职业教育中坚力量的高职高专的护理教学模式也应有相应的转变。

一 教学改革的对象与方法

1.教学改革对象

本次教学改革的对象以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250名护理专业高职学生为教学对象,其中,2008级114名、2009级136名,均为女生,年龄20~23岁。自一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教学改革。

2.教学方法及改革要点

本次改革综合运用以下七种教学方法:

(1)PBL教学法。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讨论假设,总结”的五阶段教学新方式代替传统教学方式,以此培养学生以病例为中心内容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疑式教学法。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生惑,还应该在生惑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解惑。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提出问题、认知困惑、探索欲望、解决问题、获得自信”这一模式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3)案例讨论教学法。根据理论讲授课程的时段不同以及内容的综合程度不同,可将案例分为针对性案例和综合性案例。被选入课堂上讨论的案例应该是具有典型性且能反映普遍性问题的临床病案,应叙述清晰、简明扼要。通过采用“自学—讨论—启发—引导—归纳—总结”的案例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该教学法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在临床教学中,采用组织病案分析,实施健康教育,参加科室疑难病例讨论,跟随带教教师参加院内、科间护理会诊等多种形式的启发式教学活动,使护生从中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思维方法。

(4)情境模拟教学法。教师在授课中运用具体的活动场景给护生营造轻松、和谐、自由、愉快的教学环境,调节护生的心理,激发护生学习兴趣,使她们快乐轻松地学到知识,从而有效地学习。

(5)角色扮演教学法。利用表演和想象创造情境,以此启发护生对自己及他人行为、信念、价值的认识。护生根据学习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教材内容,练习书写板书、教案,进行试讲,而后在班级中再给其他护生讲授。

(6)渗透式教学法。在某一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渗透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培养某种能力的教学中渗透与之相关的其他能力培养,并能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

(7)网络教学法。这是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一种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网络教学设计,鼓励护生到校电子阅览室上网搜寻护理信息,完成作业及考试。利用网上文字、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护生进行网上学习或查询护理知识,并进行上机答题(无纸化考试),以完成习题训练、批改作业。增强师生的网上交流与讨论。使护生在查询资料的同时,激发了学习兴趣,得到了家长、社会的支持。

二 应用“问题—发现”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与经验总结,“问题—发现”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表是对250名教学改革对象所做的“问题—发现”式教学模式与外科护理教学的相关性的统计表。

从表中可看出,有68.0%(170例)的学生认为“问题—发现”式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4.8%(237例)的学生认为“问题—发现”式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 讨论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阶段、最佳阶段及疲劳阶段。

教学初期,学生注意力很不集中,思维较分散,属于启动阶段,此时教师的任务是用多媒体播放生动的典型病例短片,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并应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独立思维的主动性及积极性。进入最佳阶段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且敏捷,求知欲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讲解新的内容,尤其是重点和难点。

疲劳阶段时,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此时教师可利用讨论式教学法对开始时提出的病例进行提问和讨论,重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把整个教学内容串联起来,环环相扣地提出和解答问题。在一问一答中,总结并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职业教育的一大主题。“问题—发现”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难,引发思考,让学生在一种强烈求知欲的驱使下去探索发现、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形成自己的认知观点,从而完成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铸造。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提高护士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和护士素质。

参考文献

[1]林莎、韩祯国、张长胜等.PBL浅谈教学法及在我校教改中的具体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3(2)

[2]李映川、紫莉.启发式教学在“体循环”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6)

[3]王芳、朱配国.论临床课中的病案教学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3(2)

护士资格考试答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考辅导;应对策略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护士规范化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该考试的通过与否直接决定护士是否能获得职业资格,也直接影响到临床护理人员的稳定及护理工作质量[1]。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该考试与旧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比在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题型、题量等方面都做了较大调整,给考生和带教老师带来了一定挑战。本次研究在分析新旧考试异同和往年学校护考成绩的基础上,制定护考辅导方案,通过对实习回来的学生进行课程辅导、模拟考试、集体串讲等举措,讨论提高护考通过率的有效应对策略。现介绍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研究

对象为我校需要参加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2011级护理1-8班、助产(1)班290名和2010级 9-14班、助产(2)班320名,共610名。

(二)方法

(1)对新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异同的分析 卫生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务会审议通过的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2],新的护士执考较旧的执考难度加大了。主要表现在考试科目相互渗透,考试内容更加灵活、综合,考试题型增加了病例分析题,逐渐减少概念型题。新的护士执考主要考查考生在临床工作中所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这对临床经验不足的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考试难度。

(2)待每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网上公布后,进行学生考试成绩录入,分析2012届和2013届考生的执考成绩,两届考生的成绩通过率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根据结果制定护考辅导方案。 见表1

表1:2012、2013届护士执考成绩对比分析

(3)辅导课程 针对新考试内容的调整,予以针对性的辅导。在第一-三学期,学生主要是在校学习,第四-五学期安排学生临床实习,第六学期返校进行为期13周(2014年2月28日―5月25日)的护考辅导。整个辅导课程以《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试行)》为辅导依据,为考生进行全面、细致地讲解。

(4)模拟考试及试题讲解 每一门课程辅导结束后,根据课程内容在执考中所占比例的多少,组织3-5次单科考试,然后各科老师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全部课程辅导完毕后再组织3此模拟考试,以帮助考生尽快进入考试状态,同时也是对考生近期复习效果及时检验。每场考试与全国执考时间和题型、题量保持基本一致,时间为150分钟,含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130-160题),全部采用选择题。在第六学期入学后(课程辅导前)进行一次摸底考试,课程辅导结束后第1周―第3周分别举行了3次模拟考试。考试结束后,教师要对试题及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及时讲解,以拓展护生答题的思路。

(5)集中串讲 在培训前和即将考试的前2-3周邀请出版社的老师对考试的重点内容、考题的分布、题型进行系统的复习,为考试做铺垫。

二、结果

(一)模考结果:经过3次模拟考试,专业实务平均分由辅导前的55.7分,增加到辅导后的88.3分,实践能力由50.5分增加到83.3分。

(二)执考结果:我校2012-2014 届中职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由原来的18.33%上升到35%。民族护生执考通过率由2012年的7.44%上升到今年的15%,从数据分析上来看提升了一倍,一些班级甚至突破了“0”记录。见表二

三、讨论

(一)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为了提高执考通过率,我校从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入手,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奖惩方案。将班主任和每一名执考小组的教师工作与学生执考的成绩紧密相联。最终一种班主任积极配合、教师认真讲解和解析,护生有计划复习的一种和谐、良好工作氛围。

(二)巩固知识。(1)选择权威应试教材。市面上的教材花样繁多,选择一本全面性、系统性、权威性的教材至关重要。复习时主要以教材为主,同步练习题集和模拟试卷为辅,把握护考执考大纲,强化基础知识。除此,考生可以应用辅导教材自带的网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网上学习,巩固知识点。对有关临床操作和实践技能的内容更要重视,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重点强调要考察考生的临床操作和实践技能【3】。(2)考前辅导。护生自离开学校去医院实习后,由于临床实践任务繁重,大多数护生没有时间复习和系统学习,在校学习的知识很多都忘却了,所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实习满8个月后,提前一个学期进入学校进行执考辅导,成立护考执考小组,在入学辅导前进行一次摸底考试,入学后1-1.5个月,小组老师将考试大纲的21个章节逐一进行系统的辅导和温习。在课程辅导结束后3个星期左右举行3次模拟考试。模拟考试结束后,依据考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在2-3周的时间为考生进行针对性的补习的冲刺辅导,并邀请军医出版社的教师再进行串讲。(3)反复模拟考试,提高应试技巧。为了使学生尽早适应考场的氛围,熟悉考试过程,我们组织多场模拟考试,并且考试的整个过程完全按照正式考试设计,这样可以积累考试的经验,较客观的反映考生的水平,找出不足,对所掌握的知识做出客观的评价。考得次数多了,经历得多了,考生就会熟悉正式考试的程序和规矩,有利于发挥出真正的水平。

(三)加强护生考前班级管理 。通过对2014年各班护考通过率统计发现,班主任责任心强,护考参与积极性高的班级护考通过率高。经历了实习的护生,已经知道了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的重要性,但由于中职护生年龄较小,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较弱,护生不能完全安心复习。再加上我校护生已经习惯了考前有复习题或复习范围,并且我校50%以上都是没有汉语言基础的民族的学生,护生对1次就能通过两个科目没有信心,许多考生在参加考试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所以在复习迎考阶段,各班班主任必须加强班级纪律、制度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护生的心理动态,与护考辅导老师及时沟通,对于考试成绩落后的学生谈心,关心、鼓励护生;帮助护生调整好复习心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

参考文献:

[1]凌玉.从护士执业考试看新毕业护士的在职培训[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26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