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清明古诗朗诵

清明古诗朗诵

清明古诗朗诵

清明古诗朗诵范文第1篇

诗歌教学要多读,这一点语文老师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许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注意到诵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读,而且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朗读。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存在一些误区,使得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让学生把一首首优美经典的诗词读懂,读透,读出情感,读出韵味,在诵读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用多样化的朗读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

古典诗词美则美矣,可是与现代学生的生活有些遥远,有些艰涩难懂,没有小说戏剧那样精彩,部分学生对诗歌缺乏兴趣,自然很难沉浸到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活跃、最有效的因素。要让学生主动走近古典诗词,首先要采用丰富有趣的朗诵方式,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

(1)古诗吟唱

古典诗词不仅语言美,意境美,而且音韵婉转,富有音乐美。有些古诗词已经被配上现代流行音乐传唱,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最有名的是王菲演唱的苏轼的《水调歌头》,还有邓丽君的《淡淡幽情》专辑,安雯演唱的李清照的《一剪梅》等。可以让学生学唱这些诗词,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曲,配合诗词演唱。让学生在流行歌曲的旋律中,轻轻松松唱会经典古诗,何愁学生对古诗学习不感兴趣呢?

(2)配乐诵读

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时,教师可以配上与诗歌意境一致的音乐,营造诵读的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比如在教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配上《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在朗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配上一曲古韵十足的《高山流水》。音乐创造的意境可以营造特有的心理氛围,把握诗歌的意境美,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诗歌,熟读成诵。

(3)配画诵读

配画诵读,即将诵读作为欣赏风景画的过程,边读边用多媒体配上诗词描绘的画面,或者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归园田居》时让学生一边朗读“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边想象陶渊明回归田园之后看到:堂前静静地开放着一片的粉色桃花和李花,如桃花源一样梦幻;屋后,榆树和柳树已经吐出嫩绿的新叶,带来一片清凉;眺望远处,村庄里袅袅炊烟升起……这是一派何等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学生自然能从中体会陶渊明此刻如鸟归山林般的喜悦之情。

(4)比赛朗诵

要提高学生吟诵诗词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读诗、学诗、背诗,还可以开展各种读诗、背诗活动。比如组织一些诗歌朗诵兴趣小组,定期组织一些对诗歌感兴趣的学生探究、诵读诗词。还可以结合一定的主题,开展一些诗词朗诵比赛,让喜欢朗诵的学生到舞台上一展才华。学生准备比赛的过程就是学生与古典诗词亲密接触的过程,也是学生诵读水平提高的过程,这本身就是对学习古诗词的一种促进。另外,一些参与其中的学生对于诵读古诗词会积极性更高,信心更强。

指导古诗诵读的方法还有不少,语文老师既要积极努力探索新的朗读方法,掌握各种信息,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又不能过于依赖这些手段,让学生的注意力由古典诗词转移到这些手段上来。

2.重视范读的作用

教师范读可以让学生尽快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而且范读带着教师对诗歌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范读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理解诗歌的情感。另外,教师的范读不仅起到示范作用,对学生诵读诗歌还起到鼓励作用。现在部分老师不喜欢自己读,喜欢到网上搜索朗读录音,我不提倡这样做,偶一为之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每首诗都这么教读就没有意义了。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对诗歌朗诵的不自信或没有兴趣,那么学生就感受不到诗词朗诵的乐趣,更读不出诗词的意境与内涵。而且现在网络上的朗读录音鱼龙混杂,并非都是精品,与其让哗众取宠的劣质朗读破坏了古典诗词的美感,不如教师自己朗读,虽然教师范读也有不足,但是,这种与学生共同品味经典的愉悦和亲切感,是任何录音都无法比拟的。

3.重视朗读水平的检测与评价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往往在课堂上先由教师范读或请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然后学生齐读或自由朗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没有提高,教师很少关注。对于朗读水平的检测除了让学生单独朗诵给教师听以外,还可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背诵,也可以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互相测评,还可以通过举办古典诗歌朗诵比赛,用这种方式检测学生的朗读水平。

对学生朗读水平的评价以鼓励为主,但要实事求是,不能不管学生读成什么样都是一句:很好,读得不错。这样不负责任的赞扬对已有判断力的高中生不是鼓励,而是另一种伤害。对于朗读水平不高的学生,可以表扬他字音读得准,读得很流畅,让他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对于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表扬他读得抑扬顿挫,语音语调掌握得不错,要注意进一步体会诗词的情感;对于朗读水平很高的学生可以给个荣誉称号,这是对学生诵读的激励。

4.不能以背诵代替诵读体悟

清明古诗朗诵范文第2篇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刻挖掘古诗词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吟诵

创设富有诗意的优美的教学情境,需要语文教师平时的积淀和对诗词内容的深刻挖掘,才能生成吟诵的精彩。言为心声,古诗词都是作者感情、心情的表现。因此,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语文教师要走进历史,走进古诗词,走进作者,真正的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能够对古诗词做到正确的吟诵,从而引导学生真正沉下心来,进入古诗词的意境,读好古诗词。

朗读和吟诵需要一定的技巧。高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吟诵。古诗词都有韵律在里面,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平仄朗读指导,旨在体验音韵。平声有绵延之感,含强调之意。平声即现代汉语中的一二声,仄声即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入声字短促有力,含顿挫之意。“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平声吟长仄声短,韵字平仄皆回缓”,掌握了朗读古诗词的歌诀,有利于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入情入境

在古诗词吟诵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诗词是作者情绪、情感的堆积,一定要透过诗词中所描写的景象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比如,在吟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你读这两句时是否有视觉冲击?”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画简笔画:师生明确全诗是通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组合在一起来表现情感的。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明白了诗歌留给我们的那种极为壮观壮阔的景象,极令我们视野开阔,极易让人激动兴奋的情感。没有心灵的沉静就不会有诗歌的诞生,没有心灵的吟诵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古诗词教学,高中语文古诗词教育一定要回归传统吟诵。

三、语文教师要善于营造吟诵情境,把握好吟诵的时机

为激发学生阅读鉴赏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在讲解中穿插播放专家朗读;为巩固对文本的识记,可在讲解后组织反复齐声朗读……朗读时机的选择,概言之,主要有讲解前的朗读,讲解中的朗读,讲解后的朗读三种。讲前朗读,是为进入文本预热,要求将字句读通,音节读准;讲中朗读,是为深度阅读加温,要求读出情感滋味;讲后朗读,是为积淀内化铺垫,要求读熟,烂熟于胸。营造朗读情境,要做到境与情谐,才能激发学生准确理解、体会文本的情感。

四、语文教师既要发挥吟诵的熏陶渐染功能,又要发挥吟诵的语言学得功能

从情感教育角度看,吟诵具有净化情感、陶冶情操的功能。优秀的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无不熔铸了作者的真性情;接受者在澄心净虑的朗读中产生共鸣,得到震撼,他的情感也获得了升华。

清明古诗朗诵范文第3篇

究其原因,这与老师疏于朗读的指导有着直接的关系。有的老师认为教学时间有限,反复的朗读指导会挤占诗词的解析时间;有的老师自身的朗读能力较为薄弱,索性放弃朗读指导,只是简单地进行校正字音、断句,或者在着力挖掘诗歌的深意与艺术手法的间隙无意识地让学生读上一读,然后或不置可否,或轻描淡写地一语带过。这样的教学处理结果如何呢?课堂上,学生学得味同嚼蜡;考场上,学生视古诗词鉴赏题如猛虎。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试着在朗读上多花点时间,向朗读要质量呢?要突破古诗词的教学瓶颈,最终仍需依靠老师的身体力行。普通话不准又如何,语音有瑕疵又何妨?朗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老师与学生同读齐感受,与学生一起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理解,读出情感,在保量保质的朗读中,真正沉静下来理解古人的浅吟低唱,让学生的鉴赏能力与精神层面在优秀的古诗词作品朗读学习中同步提升。

要保证古诗词朗读教学的质量,以下三个教学步骤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步,引导学生做好朗读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这个阶段更多地需要老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

首先,大幅增加朗读时间,课前预习成诵。多数教师都是在上完新课后要求学生完成熟读、背诵的任务。但笔者往往会提前一至两个单元教学的时间就安排布置熟读、背诵任务。这样做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①古诗词单元的背诵任务都比较密集。以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唐诗单元为例,该单元中共有7首诗,其中课后要求背诵5首:《蜀道难》《琵琶行》《杜甫诗三首》;《锦瑟》虽不作要求,但实际已列入福建高考背诵篇目范围。因此,实际背诵篇目为6首。而本单元的教学时间一般安排是7课时左右,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科作业的重压下,都跟上教学进度按时完成背诵任务,是比较困难的;②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反复诵读,无论基础如何,多多少少是会有些感受的,哪怕这种感受可能还含糊不清,但也为课堂上朗读教学法的运用做足了准备。

其次,要求学生在自主朗读时,对照课本注释理解诗词大意并尝试进行节奏切分。诗词内容的把握是学生朗读时传情达意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在课前无法完成这个任务,老师在课堂上要舍得拿出时间完成相应的教学。

第二步,做足朗读指导,整体朗读感悟。这个环节需要老师的积极投入与引领示范,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①个体抽查,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做好语音与节奏指导。每首古诗词教学的首次课堂朗读,笔者一般不采用齐读的方式,而是指定一名语文成绩中等偏下一些的学生进行个体读,目的是掌握学情,了解学生在前一阶段的课外诵读情况,并根据实际进行最基本的读音校正和节奏切分指导,引导学生将诗词读通读顺。不同的诗体节奏必然不同。我们除了应该在教学中根据学情和诗作适时讲解基本的节奏划分,更应该引导学生注意随文切分,并进行特定的句内停顿的点拨。因为切分的正确与否,影响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例如《蜀道难》中“其险也/如此”的停顿与朗读,学生自己一般是无法做到准确的节奏停顿把握的,更无法把握朗读时“险”与“也”之间语气的粘连度。

②师生同读互动,交流个体理解,适时讲解朗读技巧。在全班将诗词读通读顺之后,还需要再次进行指名朗读。这次的要求是让学生试着在朗读中带出自己的理解。老师要适时点拨,并注意以读带讲,结合作品简单说明为什么要这样读。必要的时候,老师可以范读或带读,以明确音量、语速、语调。因为音量的轻重,语速的快慢缓急,语调的轻重抑扬是读出诗情与诗味的关键。

③引导联想、想象,尝试读出情感。要读出情感,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在朗读时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例如读《蜀道难》中“危乎高哉”时,学生如能结合生活体验在脑中或眼前同步浮现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那就能更好地体会作者“噫吁健敝中的惊叹之情了。将文字朗读同步转换为画面想象,力求在朗读中见诗中景、寻诗中人、看诗中事,通过听觉、视觉的交融,必然能读出一些情感。当然,此时的情感还是粗糙与表层的,因为对作品的理解主要依赖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程度。

第三步,局部“品”、“读”、“评”,在鉴赏探究中生成情感。经过第二个步骤的指导,学生通过个体朗读、老师带读、齐读等形式的交流,已经能带着情感读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但此时的朗读更多地还带有老师指导与模仿的痕迹。要想让学生能真正表达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做到个性化朗读,还需要师生深入作品,对作品进行鉴赏探究,做到“知其所以然”。

教师在这个环节要牢记心中的原则是“以讲促读”,无论是品味语言、分析思想、揣摩情感还是赏析风格,整个鉴赏教学都应适时安排朗读,而且鉴赏教学中读的目标和要求要非常明确,以求在读中加深对每一个理性赏析的理解,促进情感的深化。只要在这个赏析阶段适时安排好局部朗读,离最后“吟咏”目标的实现也就不远了。

例如李清照《声声慢》的语言品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的叠字运用是必然的教学点。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回答出“叠字的运用能增加韵律美”、“奠定情感基调”这类套话,而应在引导学生分析词人有所“寻觅”,却无所得,周遭一片“冷清”,心中无限“凄戚”,心神不宁的层次区别后,趁热打铁让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词人深沉凝重的愁情,再指名朗读此句,要求尝试读出词人的千般愁绪,无限痛楚。随后,教师应即刻围绕学生朗读时表现的情意与自身之前分析的情感之间的契合度来进行点评。从“品”到“读”再到“评”,有序地激活学生的情绪,把握情感契机,让学生由理性世界进入情感世界,悟情入境。当然,限于朗读技巧掌握的不足,学生无法将这句词读到哽咽欲哭之境,但是却已经能神游其间,悠然心会,较好地传情达意了。

清明古诗朗诵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诗歌; 诵读; 范读; 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08-001

新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许多优秀的语文教改专家总结了如“三主”“六步”等成功的教改经验。然而,从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高中二年级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的课程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喧宾夺主的现象,自觉和不自觉间体现着主角身份,使学生失去了“读”的权利,没有真正地让学生在诵读中去体验诗歌的意境之美。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诵读”是诗歌教学之根本。本者,根也,用以吸收养分长成躯干枝叶。“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它是一切收获之源。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读、听、说、写的能力。文章写得好的人,一定都有相当浓厚的“读”的基础。可见,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首要的是要培好“读”这个根。

通过阅读激发起来的思维,犹如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如果学生连课文也不愿“接触”,却“陶醉”于老师那津津乐道的讲演,那结果只能是老师说的天花乱坠,学生晕晕然不知所以,真正的意境,根本没有体验,更不要说运用所学来遣辞造句了。

所谓诵读,我的理解就是背诵与朗读,通过朗读达到背诵的目标。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个配乐诗朗诵,也可以搞一个小型朗诵比赛,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强化理解。我在教《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时,找了首《春江花月夜》的古琴曲,再配上MV,学生兴致勃勃,一堂课下来,就已能背诵。

朗读是古诗文教学中的一个常用的重要策略。“朗,明也。”(《说文》)朗的本义是明亮的意思。后又引申为指声音清晰响亮,如李白《劳劳亭歌》中的“朗咏清川飞夜霜”,所谓朗咏,即发声响亮的吟咏、吟诵的意思。“读,诵书也。”(《说文》)即通过诵,而抽释理解书的意义。所谓朗读,就是清清楚楚地高声读诵,使诗文语气连贯而见情意。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一般包括教师范读、学生单读、和师生合读,其心理过程特点是:视觉中心语言中心说话中心听觉中心阅读中心。这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多种感官通道被利用起来了,它能充分发挥感知的积极功能,调动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诵读并不是一味的读,从上课读到下课就结束。我认为,在诗歌的诵读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要重视范读。曾聆听过一位前辈公开课《赤壁赋》,上课伊始,在简单的介绍苏轼及“乌台诗案”背景后,播放鲍国安诵读的《赤壁赋》。学生听着那淋漓尽致的诵读,体会着苏轼那超然物外、旷达淡然的情怀,顿生一种跃跃欲试的萌动,还没听完,很多学生已经不自觉地小声跟读起来。听完诵读之后,教师乘势而上,布置学生高声自由诵读,充分体悟作者的情感。通过这遍诵读,调动情绪把握情感的目的就这样悄然达成。

言传身教,教师的范读永不过时。范读是教师从诗歌中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思,然后把自己的理解传达给学生的一种方式。教师充满情感的朗读往往很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细心聆听时如同身临其境,爱其所爱,恨其所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往事依依》中,回忆了她中学时代的古文老师。“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有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由此可见,教师激情洋溢的范读能够深深地感染学生。

其次,要调动学生想象能力。通过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而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联想与记忆,充分发挥想象。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深刻的内涵,没有联想与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巴尔扎克说:“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让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走近诗人,品味诗意。

清明古诗朗诵范文第5篇

一、选材要准,切合实际。

小学生还处于身体成长和贪玩的阶段,极爱去上学,又特别贪玩。所以对小学学生学习诗歌必须遵循实际情况而论。首先选材一定要精准,不能选一些晦涩难懂的诗歌,要适合儿童阅读的,既要短小精炼,还要有趣味儿。比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火红的枫叶》:

今天,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红的枫叶。

每当我拾起一片枫叶的时候,总以为找到了一片最红的。然而不久,我又找到了一片更红的。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他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它的样子也好看,就像我的小小手掌。

我把这最红最红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首小诗,做成了一张贺卡,送给我的老师。

在这美丽的秋天里,我记得今天是老师的节日。

短短的四段文字描述,处处渗透着儿童的思维,通过一枚“火红的枫叶”贯穿全文,最后升华成学生把它制作成了老师的贺卡。使得整首诗歌唯美而感人,处处都洋溢着儿童的纯真。

再比如陈伯吹先生的《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枝头:

春天的风微微吹动,

柳条跳舞,桃花脸红。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草原上:

春天的雾轻轻细细,

草儿醒过来,换上绿的新衣。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竹林里:

春天的雨一阵又一阵,

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田野里;

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

麦苗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全篇节奏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眼前就有一幅画卷――一群孩子去田野寻找春天。《春天在哪里》是一首赞美春天的小诗,其中“春天在枝头上……”、“春天在草原上……”、“春天在竹林里……”、“春天在田野里……”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有些困难。但是若把这首诗歌放在正值春天时,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再把他们带到操场上,让他们感受被春风吹过的感觉。此时在引导他们一起朗诵《春天在哪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朗诵,多给鼓励,少批评。

小学生最易满足,也容易叛逆。你给他硬性规定阅读,他也会阅读,但是从骨子里就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思想,这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如何引导朗诵,这才是关键问题。首先要从古诗入手,因为古诗比较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朗诵古诗,先让学会理解古诗大意,知道作者是谁。无论朗诵的好坏,都不要批评。尤其是有些老师和家长,朗诵的不好就罚站孩子。这样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让孩子们更加不爱朗诵,比如,有一个老师,这样引导学生朗读诗歌:

老师:同学们,想不想用声音压不过对面班级的声音?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

老师:那咱们就朗诵一首古诗,我看谁的声音最大,谁就是最厉害的。

同学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老师:朗诵的真棒,同学们都很棒,今天分不清谁最厉害,今天的每一个人都很棒。

老师:下面谁先查出来,这首诗歌在那页,作者叫什么名字,谁就是今天最厉害的人。

于是老师假装转出教室了,但是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翻书的声音。最后大家都找不出来了。这样的方法在小学低年级的朗诵课上老师可以借鉴,家长在家的时候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古诗。这种对话的方式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是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的。它中间潜藏着循循善诱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在展示中复述了课文,完成古诗的学习和复习。

三、通过想象再现画面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们大多喜爱写风景诗。一首好诗如同一幅画卷,展现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根据此一特点,在进行古体诗歌的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画图、配以与诗歌内容相符的音乐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地理解诗歌。同时,可以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朗读。

有人曾做过调查,当孩子们离开学校,走进大自然后,精神立马变得亢奋,当踏进校门的时候,立马变得困顿。尤其拿着一本书的时候,很容易睡觉。于是有学生说,读书可以催眠,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带孩子们去大自然里朗诵诗歌,既可以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喜爱,又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操。两者可兼得,何乐而不为呢?

四、在朗诵中让领会诗意。

闻一多先生提出了诗歌的“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诗的美,不仅是有这“三美”,更是承载了诗人的情怀和思想。

如骆宾王的这首《咏鹅》,绘画美变现的就很强烈。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鹅儿戏水图,有形象,有声音,有色彩,有动态,如在眼前,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

学习这首诗歌,可以依循鹅的形象来读。诗歌一开始就以“鹅,鹅,鹅”的连续反复,突出了描写对象。鹅在禽类当中,体大身健,尤其是长长的颈项更是别具特色,所以诗人抓住特征,突出了鹅的“曲项”――鹅的颈项长长的,本来并不弯曲,因为它要唱歌,这才弯曲着颈项,使得形象更加生动可爱了。鹅儿浮游其中,多么自由自在啊!鹅儿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悠悠绿水,激荡起一圈圈清澈的水波,雪白的躯体不断前行,又多么快乐!

诵读这首诗歌,我们不难从中体味到童趣。在儿童眼里,鹅鸭嬉戏,猫狗相斗,乃至蚂蚁搭桥等等,无不充满情趣,妙在诗人仔细观察,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以诗的语言画出“鹅儿戏水图”,因而更加富有感染力了。

五、 诗歌朗诵能让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