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控制元件

控制元件

控制元件

控制元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动控制元件;模块教学;启发式教学

作者简介:周鑫(1979-),男,湖南益阳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控制工程系,讲师;郑玉航(1974-),男,山东莱芜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控制工程系,副教授。(陕西?西安?710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第二炮兵工程大学“自动控制元件”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054-02

一、课程简介

“自动控制元件”是控制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通过对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执行元件、测量元件、放大元件等的分析、设计和实验,使学员掌握控制工程中常用自动控制元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以及选择和使用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自动控制元件”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也是一门与工程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自动控制元件种类繁多,结构、原理、特性迥异,更新换代速度快,加上部分控制元件结构复杂、原理抽象,难以理解,给教学工作中带来较大的困难。[1]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工作原理抽象

电磁式控制元件的工作均基于电磁学原理,各结构部件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电磁耦合关系,这种关系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不利于学员掌握和理解。

2.授课内容陈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控制元件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型控制元件不断出现并广泛应用在工程实际中,而课程的授课内容却更新缓慢,停滞不前。

3.授课模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理论授课为主,由于大部分自动控制元件原理抽象、结构复杂,因此学员普遍产生畏难、厌学情绪。

4.实验环节薄弱

自动控制元件实验室实验设备陈旧,功能单一,实验组数少,且大部分实验项目为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学员在实验过程中无法提高分析、设计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三、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仅仅依靠改进教学方法是不够的,应该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按照学员知识、素质、能力整体发展的基本要求,整体设计、优化组合,在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平台、教员队伍等多方面通过“分块实施、并行展开、交叉进行”的方式进行全面建设。

1.确立模块化立体式教学方案

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理念,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确立了模块化立体式的教学方案。根据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自动控制元件”课程本身的特点,以“理论授课”、“实验验证”为支撑,将“数字仿真”和“应用实例”融入“自动控制元件”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模块化的教学方案,如图1所示。

通过理论授课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理论授课与基于MATLAB等数字仿真软件对控制元件的静动态特性或控制线路进行数字仿真分析相结合,同时利用教学模型、参观见习以及在理论授课中引入工程应用实例,实现教学内容和手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传统的执行元件、测量元件、放大元件、补偿元件以及常用控制电器五大模块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引入新型控制元件,实现教学内容的“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同时,MATLAB等数字仿真软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应用,也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经典与现代相结合”。

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案能够有效减少“自动控制元件”课程内部五大模块教学内容的交叉,同时有效减少与先修课程比如“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与重复,并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易于从人才培养目标层次上整体优化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标准和模块/课程内容衔接,有利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有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2.建设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

(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1)在内容安排上,首先按照“执行元件”、“测量元件”、“放大元件”、“补偿元件”、“常用控制电器”的主线,将传统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模块,以便实施模块化教学。在此基础上,增加“新型元件”模块,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步伐。

2)根据先修和后续课程的内容体系的调整以及“自动控制元件”课程本身的特点,调整五大模块的教学内容,在避免重复的同时突出工程应用特色。比如:由于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已经介绍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方法,因此对执行元件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分析直流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等执行元件的动态性能时,不再把重点放在传递函数的推导过程或者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上,而注重于根据传递函数和动态性能指标指导工程实际的方法和思路,分析工程应用时采用近似方法得到的实用的直流伺服电动机的传递函数可简化为一个惯性环节的原因,注重工程意识的培养。

3)根据课程体系和五大模块的相互联系,对各模块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减少与工程实际联系较少的内容,比如对于控制系统中只用来提供动力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对其工作特性只进行简单介绍;加强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如直流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等在控制系统中经常使用的元件则作为重点介绍;同时对应用前景较广的控制元件则主要介绍其发展趋势、应用前景,比如两相伺服电动机,随着调速方法的改进,它有可能取代直流伺服电动机在控制系统中的位置,故重点介绍其调速方法。

控制元件范文第2篇

江苏普腾停车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17

摘要 电气元件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提高产品智能化水平,推进工业自动化进程,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电气元件自身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故障发生几率较大,导致企业在电气元件出现故障后就采取简单更换的方式,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本文主要对电气类元件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 电气元件;质量控制;二次筛选

1 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类元器件的应用领域飞速扩展,企业在进行电气元件的购买、安装、调试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及业务能力,导致不能较好的进行事前控制,而是出现故障后只能采取简单更换的处理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质量事故隐患,使客户对公司的产品质量产生质疑,影响产品的后续销售及品牌在市场中的影响力,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其他无形资产的损失。电气类元件在安装前后,应进行专业的检测和调试,以便能及早发现问题,对企业的后续生产起到良好的辨识和预防作用,消除质量隐患,保障企业生产产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持续性。

2 电气类元件的质量控制

2.1 使用前的质量控制

电气类元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一旦进入整机,将直接影响整个产品的质量。因此加强对电气类元件的质量控制,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整机环节,十分必要。

首先,购买渠道方面控制。当前企业在采购物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资价格的影响,认为低价格就是低成本,这一错误认识直接导致价格低、质量无保证的产品进入整机,影响公司产品的质量,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了购买高品质、价格高电器元件的差价。企业应购买具有良好信用、质量合格的生产厂家的产品,并与供应商建立以双赢为基础的战略合作关系,确保电气类元件来源的可靠性。

其次,电器元件的存放。若购买质量合格的产品,但由于在存放期间疏于管理,则可能会损害电器件的使用性能。电气元件对于温度、湿度等因素较为敏感,因此在存放过程中,应保存在干燥、低温的环境下,并防止异物或者灰尘进入,影响元件的正常运行。

最后,加强产品的调试及检验。电气元件在进入整机之前,应进行调试和检验环节,我们称之为筛选试验。筛选试验是对产品进行的全数检验的非破坏性试验,通过对产品施加环境应力,查看产品潜在的设计和制造缺陷,以便及时剔除失效产品,降低失效率。电子器件在出厂前进行的筛选为第一次筛选,生产企业为满足整机系统对电子器件的性能要求进行的可靠性和合格性筛选,称为二次筛选。二次筛选虽然无法提高产品固有的可靠性,但可提高电子器件使用的可靠性。

以减速电机的检测为例,一般采用空载测试的方法,对其基本的性能进行检测。具体方法如下:减速电机在不带负荷的三相平衡的额定电压下试运行1h,运行过程中,检测人员应对电极的运转情况进行仔细监测,看是否有异常声响、电机是否存在过热现象、轴承温度变化情况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测量三相电流和转速。若三相电流间的差值低于5%,则说明电机正常;若超过5%或空载电流过大,则可能发生绕组接线故障、短路、铁心烧损、定子与转子间隙不达标、轴承中润滑脂过多等原因造成的。

2.2 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电气类元件种类较多,不同元件具有的功能不同,在安装及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采取的措施存在差异。以可编程控制器PLC 为例,该元件的常见问题为指示灯异常。电源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指示灯显示为绿色,当指示灯颜色发生变化、闪烁或者熄灭时,表明电源系统出现异常情况。BATT 变色灯是后备电源指示灯,当显示为绿色表明状况良好,黄色表明电量低,红色表明电源出现故障。工作人员应针对不同的故障表现,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提高电子器件的利用率,减少企业生产成本的消耗。

设备的运行状况及使用寿命除与设备自身的质量有关外,还与后期的养护及管理具有密切的联系。电气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常与其他元件或者系统配合使用,这就增加了电气元件故障发生的几率,不同设备之间的连带影响,可能影响电器元件的运行性能。企业应制定科学的养护及管理制度,对常用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日常巡检,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引起其他设备发生重大故障,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3 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管理是以产品质量为核心,领导高度重视,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在动态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企业自身而言,应从领导及管理阶层开始,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得到企业决策者支持后,可为相关的质量管理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全体员工参与是指管理层和基层工作人员,如产品采购人员、管理人员、测试人员、安装人员、售后维保人员等均具有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的权利,确保电气类元件在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可靠的质量保证。

2.4 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实行责任问责制

电气类元件故障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由于设备自身的质量或者性能与生产标准不符、运输或装卸过程中造成的损害、安装工艺不合格、设备安装前检测或者安装后未经调试投入使用、售后维保工作未能有效进行。电器元件的购买、运输、安装、调试、维保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专业的工作人员,应在各个环节对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及具体实施人员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并制定相应的执行标准。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各个交接环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对各项技术要求及相关事项进行详细记录,防止出现故障无人负责的现象。

3 结束语

电气元件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元件在购买、运输、存放安装及使用过程中,由于产品自身的原因及外界因素的影响,电气设备故障发生频率较高。利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积极调动企业全体职工的创造力和责任意识,提高员工的质量检测水平和维修水平,可有效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几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谢建安.浅谈电气安装及调试处理技术[J].电子世界,2014(13):41.

控制元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子文件;元数据质量控制与管理

一、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质量存在问题

电子文件管理中元数据质量非常重要的,但是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下几个问题:

(一)对于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理解有误

理解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应该包括其概念,以及其可覆盖的范围大小。文件管理元数据是为了保证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可用性而开发,描述了文件的背景、内容、结构以及整个管理过程。很多用户对于电子文件的认识不到位,对于元数据的理解也有偏差,不符合元数据的要求。用以描述电子文件管理的元数据,却没有覆盖应该覆盖的范围,这对电子文件管理的描述是不完整的,是欠缺的。对于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概念的理解不一致或者是不清晰,对该元素对文件管理的作用了解不透彻,可能会造成定位信息的不准确,某些元素的缺失或是不正确。

(二)获取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时出现失误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获取包括获取方式和获取后处理两项内容。电子文件不同于纸质文件,元数据是整个电子文件的灵魂所在,而且是肉眼无法洞穿的。元数据隐藏在文件内部和管理环境中,分散在其产生的技术环境中,比如软件、程序、系统等。正因如此,元数据的获取和纸质文件不同,一般采用系统程序录入的方法,有时候也会有人工录入这样的方法。电子文件的信息获取与文件的嗜沸浴⑿畔⑿杂凶胖匾的联系,但是在很多时候,获取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时候会出现很多失误。

系统产生的元数据是不允许改动的,但是有时候系统产生的元数据无法准确说明文件。比如,某些文件只是由他人代为起草的,但是系统会默认为文件输入者,这时就需要人工对数据进行修改,以保证元数据的准确度。系统生成的元数据是固定的,不符合的时候需要人工加以辅助。

二、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质量控制

元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被它描述的数字对象被发现与被证明的可能,也影响元数据自身的应用价值。为了控制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可以对元数据创建工具进行改进,增添一些新的模板或是字段选择手段,以应对多元信息时代的发展。其次,在软件开发上面也可以多做努力,不断改进软件的操作程序,简化操作程序,精细化操作程序,使得程序可以实现不同方案之间的自动跨越。另外,对于内容创建者也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培训,帮助创建者了解元数据的概念,能够灵活使用与元数据相关的软件。最后,在元数据质量控制方面,还可以通过健全元数据方案,使得元数据的检测程序更加完整、准确度更高。

三、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管理策略

元数据管理是一件颇为复杂的事,存在数量多、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多元等特点,这些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对元数据的管理来说也是一种制约。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管理策略:

(一)利用备案登记方式进行管理

电子文件需要承载可能超过成千上百的数据单位,想要使每个单位的元数据方案都是统一规范很难,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也给元数据的系统性管理带来很多麻烦。创建者可采取元数据方案备案登记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是指各单位数据在电子文件中心的指导之下,基于通用规范制定元数据方案,将经过认可的元数据方案提交至电子文件中心。这样一来,就减轻了各数据单位的工作,有利于实现各机构、各类型或是版本的元数据方案的统筹管理,使得元数据的管理更加高效、更加标准、更加精确。

(二)采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管理

元数据方案管理是电子文件中心的重要管理活动,这里的元数据方案管理包括元数据的编制、备案、、注销、备份等一系列活动。这是一套完整的生命周期,元数据方案管理的时候要关注这一生命周期的管理,把握每一环节的管理,不可顾此失彼。在元数据编制时,立档单位应直接采用通用规范,元数据方案编制也要在电子文件中心的指导前提之下进行,遵循电子文件中心程序的安排。备案时,应该包括元数据方案的版本、提交单位、有效时间范围等重要信息,不可遗漏,对于未通过审核备案的元数据方案要进行返回修改。元数据方案时需要注意把元数据方案录入相应的环境中。

(三)要加强元数据方案业务指导

业务指导在元数据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有很多工作系统做不了,这时候就需要立档单位自行录入。为保证元数据方案质量,促进规范接受,电子文件中心应提供针对元数据方案编制的业务指导,通过业务指导加强元数据管理工作,提高元数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这里的业务指导包括编制专业知识的指导、元数据概念和内涵的指导、元数据管理相关知识的指导等。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文件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很多工作和项目都离不开电子文件。正因如此,电子文件元数据管理也渐渐成为大热话题,很多单位开始注重元数据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从本文可知,元数据质量上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笔者也提出了一些改善元数据质量、加强元数据管理的方法,相信在未来,元数据质量控制和管理问题能够得到真正的解决。

参考文献:

控制元件范文第4篇

控制蓄电池由24V蓄电XDC作为基础电源,充电机ZF经过三相桥式整流器GZ3向蓄电池XDC充电,充电电压为直流26~28V;系统由QTD10―1型电压调节器保持充电电压稳定。

一、控制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

1、基础电源电路。将两块12V蓄电池进行串联,―X12负端与车体相连,合上驾驶室中SM电源总开关后,正常情况下+X11线路上有24V电。在柴油机停转状态,在驾驶室中PV数字显示表将显示蓄电池的电压。合上12V电源开,12V电源将直流接触器KMP吸合,为满足司机的需要为收录机和点烟提供12V的直流电源。

2、电部分电路。合上电器柜中充电保护自动开关SAP,接通电源总开关SM给蓄电池充电,同时185号线通电,经电压调节器中VD8/R17/R18给充电机励磁绕组单向初励供电(300mA);由R1和稳压管VD1/VD3组成20V―DC一级稳压电路,为比较器LM139J提供电源;由R2/VD2/VD5组成15V二级稳压电路,提供参考电压,ICA是过压保护比较器,ICB是调压比较器。当控制电源电压低于额定值时,IBC比较器的8脚电位小于RP2调节的参考电压,输出高电位使三级管VT2导通,接通充电机励磁绕组电路,充电机在运转的柴油机拖动下输出电压上升,三相交流电经VC3桥式整流后,通过自动保护开关SAP给控制系统供电,并经过VD9/VD10/VD11整流后进行自励,进一步提高输出电压。当控制电源电压高于额定值时,ICB比较器输出低电位,三极管VT2截止,断开充电机励磁回路电流,充电机输出电压下降,当电压低于额定值时,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将平均电压稳定在额定电压上,本车要求控制电源额定值是26+1V。

如果充电电压高于过压保护值时,ICA比较器1脚输出高电位,三级管VT1导通,继电器K吸合,继电器常开触头断开充电机励磁回路电流,同时常开触头闭合,将继电器K自锁,充电过压指示灯HLDV亮,只有按过压复原按钮SRP,或关断电源总开关SM,继电器K才断电释放,保护了控制电源的用电元件和性能。如果改变了的RP1阻值就改变了充电过压保护值。本车要求充电过压保护值是32V在柴油机运转的状态下,充电部分正常工作,驾驶室电压表显示的是26+1V充电电压。

3、蓄电池的正常使用。由于SF31904型电动轮自卸车采用了不可拆式免维护电池,不必补充电解液,在使用中的蓄电池如因故停止使用时间超过一个月,应将蓄电池充足电存放。使用防止充电电压过高和蓄电池长时间大电流放电,如发现充电系统不充电或充电电压超过30V,应就地停机及时处理,在冬季和夜间,发动机熄火后应关闭电器柜加热和大灯照明,以免电池电压降低过多,造成起动困难。

4、检查车上的正、负极线。由于控制的电源属于负极和车体铁相连,更容易发生短路故障,需要经常检查车上所有控制线路的连接和绝缘情况,不能有连接松动和绝缘破损现象。拆装车上电器元件,应不带电进行。

二、电压调节器工作原理

电压调节器由起励回路、取样电路、比较调节和过压保护四个环节组成。发电机停止工作时,蓄电池经过电阻R13、R14分压,使MOS管VT2触发导通,蓄电池经过VD8、R16、R17、R18、励磁绕组、VT2提供起励电流,为充电机的起励做准备。当发电机开始旋转时,在起励电流的作用下,发电机开始发电,当发电机输出电压超过励磁绕组的电压时,发电机便开始了自激建立电压的过程。发电机起励后,电压调节器便进入正常工作,若发电机输出电压电压稍低于调节值,经R10、R11、R12取样后,与给定电压进行比较,使VT2导通,励磁电流继续上升,促使输出电压上升。当励磁电流上升到使发电机电压稍高于调节值时,经取样比较电路后,使VT2截止,励磁电流下降,从而使发电机输出电压下降。通过VT2的频繁导通和截止,形成一定的导通比,控制发电机有一定大小的励磁电流,使其输出电压稳定在一定值。调价电位器RP2可以改变调节值的大小。当发电机失控,输出电压超过30V,经R5、R6、RP1取样,在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后,使VT1导通,继电器K通电,其触头断开励磁回路,使电压迅速下降,同时起另一组触头K1自锁,使过压信号灯发光,向司机发出过压信号。

三、电器元件型号及故障维修

1、名称及件号:

QKZ7-1反向器

故障现象:①绝缘套、绝缘杆、绝缘支座破损、烧蚀。②主触头破旧,烧蚀、凹凸不平、助触头磨损、烧蚀。③触头压力减少。④气缸活塞动作不灵活。

可能产生的原因:①电弧灼伤,机械磨损。②电腐蚀,电弧灼伤。③触头弹簧应下降。④电磁阀卡住或泄露;皮碗漏气;不良。

排除方法:①做好标记及时更换。②触头不平整的可用细平锉修光,禁用砂布打磨触头,烧蚀严重的及时更换。③更换触头压力弹簧。④详见电磁阀部分;更换破损破碗;及时定期加注脂。

2、名称及件号:

QFD8-2B电磁阀

故障现象:①电磁阀动作呆滞。②电磁阀不动作。③电磁阀漏气

可能产生的原因:①赃物卡住,零件毛刺。②线圈开路或短路;赃物堵卡。③装配不当;阀破损;连接处不紧密。

排除方法:①清洗干净、打磨清洁零部件。②更换线圈;清洗。③重新正确装配;更换破损阀;紧固各联接部分。

3、名称及件号:

QPL12-1主整流柜

故障现象:①无电流输出。②局部过热。

可能产生的原因:①整流元件损坏。②紧固件松动;母线、元件等接触面不平整。

排除方法:①更换元件。②紧固所有零件、修锉平稳接触面再重新组装。

4、名称及件号:

QPL14-1辅助整流柜

故障现象:①同QPL12-1

可能产生的原因:①同QPL12-1

排除方法:①同QPL12-1

5、名称及件号:

LZX74-1制动电阻器

故障现象:①电阻栅烧损。②绝缘柜烧损。③踏板返回不到位。

可能产生的原因:①松动造成拉弧。②电弧灼伤或机械损伤。③详见风机部分。

排除方法:①更换扭簧。②更换电阻或补焊。③调整或更换辅助开关。

6、名称及件号:

QLT32-6牵引控制

故障现象:①踏板返回不到位。②无电联锁。

控制元件范文第5篇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二线制电子开关的供电电路,在开关关闭时给控制电路提供很小的电流,用以维持待机工作,开关开启的瞬间,先由控制单元控制关态供电单元,提供较大的工作电流给控制单元和驱动元件,使开关开启,然后转入开态供电状态。当开关关闭时,控制单元控制关态供电单元提前进入大电流工作状态,迅速补充开关关闭瞬间控制单元和驱动元件消耗的功率,使电源滤波电容两端的电压维持在额定值。有效地解决了负载灯具闪烁的问题。

供电电路,包括开态供电单元、关态供电单元及稳压滤波单元,其特征在于,关态供电单元还包括瞬态电流控制电路,开关开启的瞬间,先由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口发出控制信号给与其相连的瞬态电流控制电路,瞬态电流控制电路通过稳压滤波单元提供较大的工作电流给控制单元和驱动元件,再由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元件,使开关开启,转入开态供电状态。当开关关闭时,控制单元控制关态供电单元提前进入大电流工作状态,迅速补充开关关闭瞬间控制单元和驱动元件消耗的功率,使电源滤波电容两端的电压维持在额定值,然后,瞬态电流控制电路维持很低的电流,供控制单元进入休眠待机状态时使用。

该供电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只要控制单元保证有足够低的静态功耗,就可以通过瞬态电流控制电路,既能把开关的静态电流控制在最低限度,以维持开关系统进入休眠待机状态,又能在开关开启瞬间提供充足的工作电流给控制单元和驱动元件,使开关准确开启,解决了负载灯具闪烁的问题。而且,不用安装负载阻容元件,可直接替换普通开关,适合各种灯具使用,使二线制电子开关的推广应用成为可能。

工作原理及实现方式

AC/DC转换电路可采用常用的阻容降压、整流方式进行电压转换,可用全波整流,也可用半波整流。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接瞬态电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IN。瞬态电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关态供电单元的输出端)OUT和开态供电单元的输出端均与稳压滤波单元的VCC连接。经稳压滤波单元输出的稳定直流电压VCC加在与其连接的电流控制输入端口。控制单元的电流控制输出端口与瞬态电流控制电路的电流控制输入端口Ctrl连接。

瞬态电流控制电路包括R1-R4、场效应管Q1和Q2电容C1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正极作为瞬态电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IN,负极与Q1的漏极和R1的一端连接;Q1的源极与R3的一端连接,R3的另一端与R4的一端连接,形成瞬态电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口OUT。Q1的栅极与R2连接,R2的另一端与R2的另一端及Q2的漏极连接;Q2的栅极与R4的另一端及C1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瞬态电流控制电路的电流控制输入端口Ctrl;Q2的源极与C1的另一端连接,形成公共地,并与开关各单元的直流公共地连接。

当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L、N两端加220V交流电压的瞬间,Q2截止,Q1通过电阻R1、R2获得较高的栅极电压,处于充分导通状态,有大电流流过Q1的源极,经分压限流电阻R3送到稳压滤波单元,稳压滤波单元中的电容同时起到了存储电能的作用,经稳压滤波使系统获得工作电压VCC。在瞬态电流控制电路的OUT端口,电压升高的同时,Q2的栅极经R4获得电压而导通,Q1的栅极电压随之降低,当OUT端口电压升高到VCC后,Q1的栅极获得较低的电压而处于低导通状态,只要控制单元的静态功耗足够低,Q1处于低导通状态时,系统仍能够将工作电压稳定在额定值。

开关开启时,先由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口输出一个低电平给与其连接的瞬态电流控制电路的电流输入端NCtrl,输入到Q2的栅极,Q2截止,Q1由R1、R2获得较高的栅极电压而充分导通,瞬态电流控制电路在瞬间经过稳压滤波单元,给控制单元和驱动元件提供较大的工作电流,再由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元件,使开关开启,转入开态供电状态。此时,关态供电电路失去电压,停止工作,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口经上拉电阻R4获得高电平,也可以由控制单元将其转换为低电平,为开关关闭瞬间提供大电流供电提前做好准备。

开关关闭时,先由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口输出一个低电平(或如上所述,关闭前保持为低电平状态)给与其连接的瞬态电流控制电路的电流控制输入端口Ctrl,开关关闭的瞬间,瞬态电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获得电压和电流,Q2截止,Q1由R1、R2获得较高的栅极电压而充分导通,使输出电流增加。瞬态电流控制电路在瞬间可给稳压滤波单元和控制单元提供较大的工作电流,迅速补充开关关闭瞬间控制单元和驱动元件消耗的功率,以及开关由开启到关闭瞬间所消耗的稳压滤波单元中电容器所存储的电能,使稳压滤波单元两端的电压维持在额定值。然后,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口输出高电平给与其连接的瞬态电流控制电路的电流控制输入端口Ctrl,Q2导通,Q1处于低导通状态,瞬态电流控制电路维持很低的电流,供控制单元进入休眠待机状态使用。

该电路能够在负载灯具关闭后为系统提供微弱的电流,而不使负载灯具闪烁,又能在开灯瞬间为系统提供足够大的启动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