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儒学思想

儒学思想

儒学思想

儒学思想范文第1篇

一、形成背景

例1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

① 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

② 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④ 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战国时期出现大一统思想源于该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变化的需求。结合战国后期的历史背景可知,思想大一统适应了政治大一统、社会稳定的需要,①②③④说法均正确。

答案 D

点拨 这道题是组合式选择题,此类型选择题的备选项中包含一个以上的项目,要求找出完全符合题目要求的一组。此类试题考查知识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能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准确理解、运用把握的能力,较好地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较好地考查审题能力、判断、分析和综合能力。解题策略:找出选项中最有把握的一个(或两个),确定该选项是对的或是错的;在四个备选项中,排除包含错误答案和不包含正确答案的;或还剩下两个或三个备选项,将剩余的进行比较、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二、董仲舒新儒学的内涵

例2 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 )

A.君权神授 B.独尊儒术

C.人定胜天 D.实行“仁政”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清楚儒家学说在汉代是怎样发展的,其代表人物是谁,有哪些主张。汉“独尊”既是主张,更是赋予“新”之后的结果。“仁政”思想是继承先秦儒家思想,“人定胜天”是荀子的观点。

答案 A

点拨 这道题属于概念型选择题,概念型选择题突出考查对概念的再认和理解阐释能力。这种题目往往是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备选项是对题干中所提及概念的阐释,命题者多数会在备选项的表述上采用混淆手法,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本,或因果倒置。它要求同学们必须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基本概念的原因、性质、内容、特点、结果、影响等要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真正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对相近、相似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

三、董仲舒提出新儒学的目的

例3 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其主要目的是( )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A项不正确,汉武帝接受儒家思想,但是并没有彻底抛弃法家思想,如法家主张的以严刑峻法统治百姓等思想,都被他纳入统治思想并实行。C项不符合史实,D项不是主要目的,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答案 B

点拨 这是一道因果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的题干中的导语一般有“为此”“因此”“之所以”“结果是”等字眼,该题型最能考查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有较大的难度。解答此类选择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认请题干和题肢能否构成因果关系;二是分清题目考查的是“因”还是“果”,防止倒果为因。

四、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例4 下列关于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正确的表述是( )

A.完全抛弃先秦儒学

B.只吸取了法家思想内容

C.宣扬“君权神授”

D.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以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董仲舒的新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故A项错误;B项叙述不完整;C项是新儒学的内容而非特点。

答案 D

点拨 这道题是判断型选择题,一般要求选择正确或错误的选项,题干中往往出现“正确”、“不正确”、“错误”、“可信”等字眼。正误型选择题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大家需要对四个备选项逐个做出判断,稍不留神就可能出错,同学们的识记、理解、分析、判别等能力都可以在此得到很好的检测。解答此类型选择题,一般采取如下方法:①排除法;②反证法(也称为逆向思维分析法),主要用在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后,针对不确定的选项进行推理,可以先假设该选项正确,然后把结论当做已知条件,一步步推导到起始的隐含的已知条件中,验证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和逻辑,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③直选法,即在全面理解把握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基础上,直接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五、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影响

例5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理解,其中③表述错误,中国古代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广泛盛行。

答案 D

六、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评价和认识

例6 “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焚书坑儒”的做法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从“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可以排除A、B两项。“大一统”很好地体现了统治者的利益,但也束缚了人们的头脑,形成了封闭、保守、落后等民族性格。D项是秦始皇所为。

答案 C

点拨 这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是高考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题型。它的特点是在题干引入新材料(文字、图表)创设新的问题情境,然后设计出各个选项。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理解和解释。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具备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基础是仔细阅读材料,审清题目要求;其次是认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史学理论分析选项,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1.《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2.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在董仲舒的思想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大一统”

D.“三纲五常”

3.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4.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作用( )

① 察举制 ② 重用文学儒者 ③ 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④ 设立地方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关于董仲舒的思想评论不正确的是( )

A.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是专制主义的表现

B.突出儒家主导地位,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儒学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前凉;儒学思想;治国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028-02

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混战时期。北方各割据政权之间干戈不息、战火连绵,社会生产、文化教育等都遭到严重破坏。但“五凉”统治的河西地区却相对稳定,史称“天下方乱,避难之困,惟凉土耳”。尤其是前凉统治时间长达76年之久。前凉政权能在纷乱的战争局面下较安定地发展,一方面由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儒家名教治国思想指导下的得力治国措施。

一、 儒学思想指导下的治国措施

前凉(301~376),由张轨建立。张轨是西汉初年常山景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字士彦,安定乌氏县(今甘肃泾川县)人,“家世孝廉,以儒学显”。他也是西晋著名学者皇甫谧的学生,西晋名臣张华称他达到“二品之精”的品状。张轨在西晋朝廷中颇有地位,早在弭平“凉州之乱”中就表现出了他的“才堪御远”。作为一名受儒家名教熏陶的封建官僚,他对儒教治国有较深的了解,而面对晋室的腐败和政局的动荡,当然很容易产生改变时局的个人看法,这就成为他入主凉州后以儒治凉的主观条件。

自汉武帝移民实边、设立河西四郡以来,凉州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形成,作为封建统治精神支柱的儒家名教思想亦伴随而起。魏晋时期,儒学在河西地区已有深厚的基础,如敦煌望族宋氏、汜氏、张氏等家族本来就以儒学传家,世代不息,这些为张轨到凉州后以儒治国提供了现实基础。

张轨及其孙以儒家思想为治国之根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治国和修身并举,虚心纳谏,推行仁政

张轨和他的后继者们大都能重视自身的修养。张轨之子张实“学尚明察,敬贤爱士”,早年以察举入仕,自秀才而尚书郎,张茂“虚靖好学,不以势力婴心”,张重华“宽和懿重,沉毅少言”。

前凉统治者纳谏仁政的事例颇多。张实曾下令“自今有面刺孤罪者,酬以束帛;翰墨陈孤过者,答以筐筐;谤言于市者,报以羊米”。张俊时期,凉州一度饥荒,谷价昂贵,市令谭详主张将官仓之粮贷给百姓,秋后三倍收还。张俊则严辞驳回谭详巧取豪夺、危害百姓民生的建议。

(二)执行“修己以安百姓”的重民政策

张轨入主凉州之际,正是“天下方乱”、“中州避难来者,日月相继”的时期,他对流民采取了积极接纳和妥善安置的政策,既解决了流民问题,又解决了河西发展生产所急需的劳动力问题。张茂“亲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等等。

(三)选贤任能的用人政策

儒家圣贤主张“举贤才,赦小过”,“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胡三省注《通鉴》说:“永嘉之乱,中州避地河西,张氏礼而用之,子孙相承,衣冠不坠,故凉州号为多士。”张轨入凉后不但能以河西大族宋配、阴充、汜瑗、阴澹等为股肱谋士,而且大量任用中原避难者如江琼、杜骥等,增强了凉州统治力量,稳固了凉州政权。

(四)扶持儒家名教的文化政策

张轨主持凉州后,兴教立学,设立崇文祭酒的官职,同时“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以教之,春秋行乡射之礼”。这种立学、劝学政策,为诸凉兴文理学树立了典范。同时,他鼓励私人办学,提倡尚学风气,将“文治兴邦”和“教化齐俗”结合起来,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使河西地区的文化繁荣起来。所以,《魏书•胡叟传》中说:“凉州虽地处戎域,然自张氏以来,号有华风。”

二 、以儒学为指导的国策对后世的影响

前凉以儒学为主导的治国方略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概其大要,有如下几点:

(一)继承前代崇尚文教的传统,不但提高了河西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而且使各民族的文化心理更加接近,促进了该地区的民族融合

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移民实边以来,凉州成为汉族和西北各少数民族直接接触和交往的地区,在东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这一地区的安定与否,至关重要。东汉末年乃至西晋,由于统治者民族政策的失误,导致这里民族矛盾激化,各族间战争频繁,如东汉末期的羌人起义、河西鲜卑为主的“凉州之乱”等。所以,如何处理民族关系是关乎凉州安定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前凉的缔造者张轨在弭平“凉州之乱”过程中,就有较深刻的认识。他任凉州刺史时,开始倡导儒学之风,以宽松的文教政策吸收、容纳各族文化,逐渐形成以儒学为主的多元融合的文化氛围。再加上一系列恢复货币流通、发展生产的措施,促进了凉州的民族融合。

(二)崇尚儒学的政策,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来参与政务,使十六国时期的北方文化中心逐渐迁移到地处西北边陲的河西

儒学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始终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起着中坚作用。儒学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前凉利用在原任人避难凉州的有利条件兴办学校,积极鼓励私人讲学。由于汉魏以来学术逐渐地域化、家族化,而来到凉州的知识分子恰恰也带来了不同地域、不同家族的不同学术流派,带动了凉州本土文化的发展。如流寓河西的江琼属陈留,江琼原受学于魏晋书法大师卫凯,“善虫篆训诂”,是书法和古文字学家。其家族成员“避地河西,数世传习,斯业不坠”;京兆人杜骥,是西晋名臣,著名经学家杜预的后人,他到河西后致力于传播经学。另外,如广平程骏是著名的法学家,河东裴冼是著名的文学家等,加上凉州原有的著名学者宋纤、郭荷、郭r、祈嘉、索绥、宋庆等,凉州此时可谓人才济济。尚儒政策、河西敦厚的民风和尚武精神的结合,产生了一批“兼资文武”的将领。著名的有谢艾,常自比诸葛亮,作战勇敢有机谋,诗文也很有名。前凉在推行儒学的过程中并不教条,体现“近于现实,远于宗教”的人文精神,并且能够积极吸收各少数民族乃至外来民族的文化思想,这在宗教和艺术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三)前凉在儒学思想指导下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不但对后凉、南凉、西凉、北凉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北魏乃至隋唐制度都有影响

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说:“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魏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由此可见前凉在开启河西文化风气中的重要地位。

儒学思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儒家思想;董仲舒;理学;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牛耕和铁器的使用。私有土地大量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政治上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思想上百家争鸣。此时儒家思想为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孔子提出仁、礼、中庸、有教无类等主张。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倡导文人士大夫的经世济民情怀。希望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恢复周礼,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一个贵贱有序的社会。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提出仁政、民本、民贵君轻等。更加强调君民互为依存,君主应当重视民意,顺应民心。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想,虽提倡君主爱民,但从根本上仍是为维护君主统治。与近代的民主思想存在区别,民主思想更注重在民。

儒家思想被确立为正统思想是在西汉武帝时期。西汉建立初期原本推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经历了文景之治,到武帝时期,一方面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地方诸侯王国势力增大,形成了割据势力,威胁到中央集权。面对这一形势,汉武帝放弃西汉初年开始施行了多年的无为而治之策,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新儒学。这一时期董仲舒倡导的儒学与先秦孔孟儒学是有所区别的。其一,董仲舒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这一主张中,我们不难看出董仲舒虽提出儒术的独尊地位,同时也在倡导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这种集权思想刚好迎合了汉武帝希望削弱地方诸侯国,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其二,董仲舒提出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诸侯王进行削弱和打击的同时,“君权神授”理论为其提供了支持。“天人感应”一方面是约束被统治者的,对君主提出警醒,警戒统治者应施行仁政,否则会遭天谴;另一方面是对子民进行约束,既然君权来自于神,那么包括诸侯在内的子民应顺从天意,否则也会遭到上天的惩罚。从“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我们不难看出先秦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思想到这里已经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君权神授”体现出了“伸君屈民”之意。相比于先秦孔孟儒学,这一时期董仲舒所倡导的儒学具有法家、道家和阴阳家的部分思想。其三,三纲五常。对于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以及孟子曾提出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对其进行发展,提出了三纲五常,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随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为推行儒学,汉武帝设立太学,作为官方最高教育机构,以儒学为主要教授内容,引导文人士大夫向儒。相比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思想专制,汉武帝这种对思想的引导,更加适合当时的社会实际,在引导士大夫向儒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魏晋隋唐,一方面随着佛教、道教的发展,儒教受到冲击,其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另一方面,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崛起,社会上出现追求奢靡享乐,僭越儒家礼制现象。为复兴儒学,宋学家主动吸收佛、道的部分思想因素,把儒家伦理忠、孝、仁、义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并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主张用理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注重个人的修养。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被确立为官方正统哲学,影响后世达六七百年之久。

程朱理学在此后六七百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有其深刻的原因:其一,理学倡导的三纲五常、忠君思想有利于统治者加强集权,巩固统治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其二,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考试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明确八股取士,把科举范围限制于四书五经。其三,理学倡导忠、孝、仁、义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

这一时期出现了顾炎武、黄宗曦、王夫之等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继承和发展。如: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批判,具有早期的民主色彩体现出其批判的一面;另一方面则是继承和发展,宋明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则倡导个性的解放;宋明理学注重思辨和理论,而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则提出: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体现出这一时期思想家对宋明理学的发展和继承,又未超越儒学范围。

相比这一时期西方的启蒙思想,中国明清启蒙思想与之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上的区别。如:两者都强调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主张人性的解放。但是中国明清启蒙思想仅是对封建专制提出修补,并未超越封建制度范畴,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新蓝图,对旧制度进行了更为彻底的批判。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林存光.孔子新论[M].人民出版社,2012.

儒学思想范文第4篇

(一)明清小说儒释道思想的多视角表达1.明清小说的儒释道思想创作基础明清小说遵循着封建传统的伦理道德,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家极力推崇的“孝悌”、“忠恕”等观念几乎是封建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在佛家理论中,“孝”也是一个重要伦理支撑,道家的“隐士”理论中“大隐”、“小隐”之说,放弃了道家在形式上的出世态度,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三家合一的伦理体系。《儒林外史》中的虞博士是掌握教化的官员,其礼乐仁政的政治思想,在人格上仍然是儒家占主导,但是并不妨碍他的道家隐逸情愫。《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内圣”理想追求、仗义疏财、资助贾雨村赶考等都反映了“忠恕作风”、“仁义礼智信”的理想追求。2.明清小说对儒释道思想呈现的冲突明清时期,市民阶层的出现,使得“人性”的本质需求开始表现出来,启蒙思想开始冲击儒释道的主体地位。明清小说中,在贵族社会和民间百姓之间都渗透着方方面面的儒释道思想,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社会文化。但是反观小说中的贵族子弟对传统伦理道德的亵渎,整个贵族阶层熏染的不良风气深深体现出对儒释道传统思想的严重冲突。《红楼梦》中,贾雨村之流的伪儒败坏儒家精神,虽终日饱读诗书,满口仁义道德却把儒家经典作为一门仕途的敲门砖。佛家讲究因果,《金瓶梅》中善良的人遭遇不幸,如武大、宋仁、西门大姐等,而坏人如韩道国、苗青、西门庆等人反而没有受到应有的“报应”,有的通过投胎再生而减免了果报。另外作品的“戒淫”主旨与“宣淫”的作品创作,也体现了作品对佛家的重要冲突。明清小说也有着重要的道家因素,《金瓶梅》中李瓶儿之死就由潘道士言中,体现了浓重的宿命论色彩,但作品也对道士的场景进行了夸张和讽刺。道家无法深入伦理道德同现世和来世的人生评判,道家在《金瓶梅》中虽然闪耀着善恶有报、天堂地狱的戒律,但仍然体现着现世的人性追求。明清小说的儒释道精神和思想被封建末世的道德家所败坏,他们完全为了一己之私而我行我素,甚至谋财害命。明清小说中,有极多的作品体现了对儒释道思想的怀疑与批判,甚至包含着一定程度的否定。

(二)明清小说中生死观的丰富展示我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中生死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影响着中国长期的生死信念表达与生死价值的判断和追求,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有精神。儒家的“天命论”思想与“天人合一”的关照,把生死问题同宇宙的本真融合,形成了“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它不讲求来世和求得永生,但是充分追求精神的不朽,是积极的重生轻死的生死观。《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对人的死亡仅仅用了一句“其实堪伤”。《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是作者浓笔重写的一个人物,然而在描写其死时,也仅仅用“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做结。明清小说对死亡的另一层展示是对“死亡的最佳理想”,即长寿、无疾而终;而死亡的最高境界是羽化成仙。我国古代多以“寿终正寝”为福,早在先秦典籍《尚书》中就提出“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的终命。《山海经》也有“不死国”等传说,长寿与永生不死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的习俗。《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关羽之死,使其最终羽化成神。《喻世明言•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中冯主事大义救沈家,死后为神。这正是长久以来人们追求的死亡的最佳理想。

二、明清小说中的儒释道思想与大学生哲学思辨形成

明清小说中儒释道思想蕴含着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与糟粕,儒释道思想经过封建王朝的发展,早已深深渗进每个中国人的骨髓,成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释道思想洋溢着智慧的火花,内化成中国人对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和自我的独特哲学体系,毫无疑问,它对当代大学生的哲学思辨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儒释道思想与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如何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不仅是一个哲学的命题,同样也是每个人思考的问题。明清小说儒释道思想集中表现在“因果报应”的观念,讲究“轮回”的佛道两家的观念,给作品呈现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和宿命论思想,这固然是由于文艺作品的历史性所造成的,不仅显示了作品的局限性,更表达了明清时期传统中国人的普遍道德观念及世界观。当代大学生突破明清小说的认识局限,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摒弃明清小说对世界本原的认识,经过去伪存真、以“扬弃”的科学态度,更加坚定了“世界是物质的”这一科学哲学的命题的深刻认识,完全抛弃了世界是由鬼神主宰的世界观认识。

(二)儒释道思想与大学生辩证思想的形成明清小说表现出的儒家伦理秩序、“孝悌之道”、“忠恕”思想以及封建秩序体现的“三纲”、“五常”,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在追求“无为”、“与世无争”的理想人生,追求洒脱人生的境界上,“人世解脱”、“轮回因果”等哲学命题上,将其与现代人认识世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做观照,大学生不难发现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需要历史地、具体地加以认识,强化了当代大学生认识世界的正确历史观。明清小说也体现了强烈的辩证法,如《红楼梦》中就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还有秦可卿临死说的“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都体现出强烈的辩证法。哲学在于思辨,当代大学生的哲学思辨形成离不开明清小说中深刻的辩证思想的重要影响。

(三)儒释道思想与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明清小说不仅有儒家的“舍生取义”、“重生轻死”以及佛道的“羽化为仙”等生死观,更体现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大学生处于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是人生的重要年龄阶段,在死亡这一观点上,更能正确区分正确的观念与错误的认识。对明清一系列小说的生死展现,使大学生重新认识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自我的努力让大学生脱离哲学思辨的层次,从而追求理想人生的脚步,为其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发挥着巨大的理论影响和现实导向作用。在正确人生观的指引下,大学生充分展示时代风貌,展现自我精神与追求,形成了健康的人生观。

三、结语

儒学思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儒学;社会思想:社会学

近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开始重新关注曾在中国占有显学地位的儒家思想与学说。儒家学说代表人物众多,内容纷繁芜杂,很难用较为简短的语言概括其全部内容及精神。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昭示着儒学有着其他学说难以企及的巨大弹性,因此今人对其的评价亦可有广阔的操作空间。

儒学包含丰富的社会思想,大陆学界对儒学的认识中,亦有从构建中国学术谱系的企划出发,将儒学中某些因素,作为西方社会科学中某些学科的中国样本这一趋势。例如,将儒学中的统治技术和国家治理思想视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学,将儒学中的社会思想与社会学说视为中国古代的社会学(彭立荣,2003),等等。此中涉及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看待东西方不同发展路径条件下知识与学说的形成与性质。

一、关于社会学发生学意义的不同认识

社会学作为关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专门知识的理论体系出现在十九世纪的欧洲,种种社会问题促使社会思想家和哲学家进行深入思考:同时,社会学的出现更是人类对社会及其本质的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在其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它的许多思想观点一直被包含在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等学说、理论之中,以社会哲学的形式存在(贾春增,2000)。

在西方,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社会学经历了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漫长转变过程。古希腊哲学中的社会思想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对社会学的逐渐形成起到了重要的理论积淀作用。特别是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学的产生同样起到重要作用,自然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前提,其成果反映在哲学思想(从思辨的层次)上,通过哲学思想又直接影响到社会科学。因此社会学得以产生和发展,乃是长期存在的各种社会哲学思想演化的结果。

一些学者认为上述解释固然合理,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文化体系均有各自不同的知识与学科发展路径。人类对自身群体进行的研究早已有之,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社会思想与社会学说。就中国情况而言,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包含着对人类社会和人际关系等内容的研究;这一类有关人类社会的理论与学说,不可否认其具有社会学性质。因此,儒家学说(或称儒文化)就是一种以文化的形态出现,以规范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为根本特征和对社会进行整合、治理为根本任务的关于社会的理论与学说,即为古代中国的社会学。

持有上述观点的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无社会、社会学之名,且对社会事实的研究与讨论亦不可能上升到近代细致分工的学科之水平,因此不能企望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及其继承者使用今天的学术概念,更无法企望其思想与学说完全符合近代学术规范i今人对此类历史上的思想、学说与理论的审视与界定,不应仅从其具有的概念与范畴出发,更重要的是需注重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检讨其理论体系是否形成并成熟,其理论深度与社会功能处于何等程度。因此对儒家学说而言,审视其蕴含的具体内容,是对其进行定位与“正名”先决条件。

二、儒家学说的两大主题

在上述观点的支持下,不妨从儒家思想的主题入手,梳理其中蕴含的社会学意义。儒家学说的核心为两大主题,即“礼”与“仁”,以此为核心儒家学说首先具有突出的伦理社会学性质与功能,同时兼具政治社会学意义。

作为一种规范系统,礼的形成适应了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孔子认为礼对维护传统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故对其极为重视(苗润田,2002)。《广雅》;“祉,髓也”,礼具有使人彼此结为一体的功能(王处辉,2002),成为维系社会的纽带。与此相关,儒家学说对家庭的关注亦是由于对礼的维护,体现了其在家庭社会学范畴的理论已处于高度系统化程度,这种角色要求实际上同样是一种具有强大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推而广之,家国同构。治家与治国被联系到一起,孔子引用《尚书》“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认为在家庭伦理问题上持正确态度才具有参与政治的资格,主张从政者首先应当是全民道德方面的表率(彭立荣,2003):因此儒家政治思想对统治类型的期望和韦伯的“个人魅力统治”有着惊人相似。这种统治的基础是统治者的个人魅力,其才能可表现在伦理、英雄行为或宗教方面(l.a.科瑟,1990),在统治者所具有超凡的个人魅力与才能中,伦理道德标准是关键因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篇)。

在阐发“礼”主题的同时孔子提出“仁”主题,为礼画龙点睛。“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篇)。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内心,礼是仁的表达形式;仁是内心的深情厚意,由此而求表达,于是有礼乐(王处辉,2002)。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敬的交往伦理;同时,仁应当成为为人处世的准则,是“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篇)

推及政治领域,孔子的“仁”被发展为孟子的“仁政”,涉及统治者的政治合法性来源。先秦诸子学说中,儒家最关注政治合法性问题,“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篇)。冯友兰指出:“盖王、霸,乃孟子政治理想中二种不同的政治。中国后来之政治哲学,皆将政治分为此二种。王者之一切制作设施,均系为民,故民皆悦而从之:霸者则惟以武力征服人强使从己。”(冯友兰,2000)王道政治就是仁政。所以孟子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孙丑上”篇)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的两大主题具有丰富的社会学思想,其中所阐发的一系列分析与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接近近代社会学理论的研究路径。

三、儒学社会思想、儒学社会学思想,古代中国社会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孔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中社会思想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因此在社会学教学的主干课程——中国社会思想史中,这一部分会被着重讨论。儒家思想存在着近代社会学中某些分支的研究内容与理论假设,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认为,儒家学说就是古代中国的社会学呢?笔者个人认为在西方学术规范主导的当代学术领域,我们不应该轻易下这样的结论。近代科学起源于西方,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科学,在其漫长的学科发展历程中已形成了一套完整严谨的规范体系,这与东方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注重形象思维、具有高度抽象性的治学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二者存在着体系的差异,因此用西方近代学术体系中的语言概括、界定古代中国的思想与学说,未尝不具枘凿之嫌。

在社会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汲取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中的因素并赋予其社会学意义,是当代社会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时,在梳理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时,采取科学、严谨的态度更不容忽视。正如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有哲学思想而无哲学;我们或可认为,儒家学说中包含的社会思想,有些已具备近代学科意义上社会学思想的雏形,但我们不能武断地承认儒家学说中的社会思想就是古代中国的社会学。

参考文献:

[1]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彭立荣《儒文化社会学》,人民出版社,2003

[3]苗润田,《解构与传承一一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齐鲁书社,2002

[4]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