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考复读好不好

高考复读好不好

高考复读好不好

高考复读好不好范文第1篇

特点:目前,高考已经取消了对考生的年龄限制。除了军事等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外,大多数专业在录取时对往届生一视同仁。因此,考生在选择复读时不必有后顾之忧。对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来说,选择复读,首要的问题是要选一个合适的复读班。

入学方式:不少复读班,特别是一些知名的复读班,在入学时对考生都有高考分数限制,如果考生的分数过低,可能会被拒之门外。当然,也有的复读班不限制分数,只强调考生要遵守纪律,勤奋好学。另外,复读班也有人数限制,考生和家长如果想报名,要早做准备。

复读费用:复读一年,所需花费除了学费外,还要购买参考书、试卷、资料等费用。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复读时要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

高考复读好不好范文第2篇

一 复读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缺乏自信、难以摆脱自卑情节

来复读的学生都经历了高考的失败,很多学生走不出高考失败的阴影,对自己来复读能否考上大学感觉很渺茫,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补一年考不上大学对不起父母,毕竟父母花这么大的心血来供自己念书;也感觉不好意思面对家里的亲戚朋友;同时班上还有很多高考取得高分的同学,他们因为志愿没报好,又回来复读,面对这些同学,感觉压力很大,无法和他们比。

自卑的感觉人人都有,而复读生由于经历了高考失败的打击,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精力都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2.眼高手低

很多学生认为他们是复读生,没有必要听老师讲课,因为老师讲的知识点自己都已经学过了,不用听也知道。认为听老师讲课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自己做自己的更“实惠”。

眼高手低是很多复读生的通病,老师一讲就会,下课就忘。因为老师讲的部分内容复读生在高中阶段都有过接触,感觉接受起来相对容易,并认为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下课后缺乏对知识的梳理、总结。在做题时这一问题表现得非常突出。

3.极度焦虑

这几乎是所有复读生的“通病”。最大的表现是考试中的患得患失:复读期间,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考试,他们都非常敏感,一旦成绩不好,就会非常着急,而这种情况在普通高三班,并不是特别明显。复读班学生这种普遍的高焦虑,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比普通高三学生更加明确:考个好学校,这几乎成了他们的唯一信念。越是这样,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而焦虑情绪也越重。

4.人际关系淡漠,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许多复读生很难与新的集体融为一体,甚至有些复读生还会出现自闭的心理。此外,复读生还表现出缺乏安全感,身边的每一个同学尤其是成绩优秀的同学都成为自己将来高考潜在的对手。

如很多学生看到别的同学复习得比自己好,做题比自己快,考试的分数比自己高时,心理就很着急、紧张,由此影响到自己的学习。

5.学习缺乏计划性

这是很多复读生特别是低分复读生的“通病”。主要表现在:学习上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平时的练习及资料做不完,发现时间不够用;在复习功课上盲目地跟从别的同学,他们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结果一天下来什么都没做成;晚上睡不好觉,想着学习的事情,总觉得自己天天在浪费时间,越想越难受,越想越睡不着;经常头痛、头晕,精神不振,看不进去书等。

仔细分析这些问题,不难发现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学习缺乏计划性,盲目被动地学习。晚上睡不好觉,经常头痛头晕是因为在学习中效率很低,担心自己的学习学不好,从而产生的紧张、焦虑心理。

6.动力不足

也是复读生的一个“通病”。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希望在短时期内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开学的前一两个月里,很多同学表现都不错,学习的动力足,学习的效率高。但过后就会有学生渐渐分心,因为在开学的一两个月里,高考失败的打击还没淡去,学生在对待学习上很认真,渐渐地,个别学生就会松懈,认为复读也不过如此。这些学生往往平时对自己的要求较低,如果不积极主动,以前的努力将化为泡影。

还有些学生,因为没考好就丧失自信心,认为自己没希望了;在平时的复习中,碰到不会做的题,就担心自己的成绩上不去,心里急躁,以至没心思学习,到最后甚至放弃学习。

7.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

主要是由于应届时没有考上大学或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以后再次进入学校学习。在此过程中很多父母和亲人会比原来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希望孩子这次考得更好,无形之中又给学生施加了压力,会给他们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你不努力就会像上一次一样考不好。同时学生也会认为自己给家人和亲人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和麻烦,也就不能很好地平衡自己的心态安心学习,总是带有负罪感。所以会焦虑、不安、紧张等。

此外,还有来自社会、学校、同学及复读生本身等多方面的压力。

二 复读生的心理调试和应对策略

1.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

复读生要想高考成功,首先要闯心理关,信心不仅是高考成功的灵魂,也是高考成功的心理支柱,更是复读生成功的精神支柱和心理力量。复读生只要心态调整得好,树立高考成功的信心,一年以后成绩肯定会有所提高。要树立高考的自信心,就得正确的分析自己,清楚高考失败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等。

2.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的科目

复读生要区别于高三,应集中于薄弱科目。复读生通过已经参加过的高考知道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提高弱项科目的分数是主要课题。弱项是因长期不重视或感到难学而产生的科目,必须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加以大幅度的提高。提高弱项是复读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从复读开始就要给薄弱科目多分配时间。

3.稳定情绪,学会减压

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经常压得复读生喘不出气,这时学生就要学会自我减压,即要学会宣泄和转移情绪以及自我安慰。

第一,复读生应该认识到刚刚结束的高考不管成绩如何,都已经过去,要尽快走出以前的阴影。

第二,复读过程中,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会接踵而来,每一次考试都有进步是不可能的,复读生要学会正确看待平时的考试,要通过考试检查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第三,很多复读生在复读过程中,常常怀疑自己的复读是否有必要,担心复读一年,高考分数反而下降,浪费青春和精力。这时,就要学会自我安慰:任何一种选择都会有风险,只要自己奋斗过,就不必计较结果,要表现出一种大气与洒脱。

4.注意劳逸结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长时间集中精力专注于某一件事,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感,神经绷得越紧,越容易引起头昏脑涨。因此,开夜车、熬通宵、连续苦战的精神虽然可嘉,但未必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产生副作用。所以,不提倡大家苦学、苦练,特别是熬夜。科学的复习方法是劳逸结合,当自己感到脑袋昏昏沉沉时,或当自己觉得学习效率低时,应停下来休息一下。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5.跟着老师走

第一,复读生要认识到,复读不是简单地重复一遍高三的学习,而是知识的更新、填充。因为这一年中,高考大纲会更新,而复读生以前知识的漏洞,也需要再填充,以及应试技巧的改变,这些都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第二,要重视课上听讲、记笔记。听讲是学习规律中的重要环节,大家来报名复读,主要就是来听教师讲课的。上课全神贯注听讲是相当重要的,在听讲的同时要注意思考,纵向、横向思维联系起来分析,以加深理解。还要做好笔记,因为笔记是收集、整理知识的最佳途径。

6.制订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

制订适合自己的计划,过高的计划不但不能完成,还会令人丧失自信和进取精神,使其放弃学习。无法完成的计划没有意义,自我计划是对自己的承诺,不管什么情况都要实现,应通过圆满完成计划,树立必要的自信心。然后,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计划一旦确定,就要持之以恒地执行下去。

7.要有坚强的意志力

高考复读好不好范文第3篇

一、正确认识复读的代价、风险与人生目标

作为一个复读生一定要十分清楚复读的最大代价是一年的青春时光,一定要十分清楚复读是有风险的,所谓“零风险”是在骗人。但是复读生更要清楚,承担风险、付出一年青春时光目的是实现自己更高、更理想的人生目标。复读结果的外在表现是提高高考成绩,进入理想大学,而复读结果的内在表现是改变了整个人生。从改变人生这个高度看,一年的青春时光是值得的,承担复读的风险也是值得的。复读生一定要有代价意识,一定要有风险意识,但同时一定要具备对自己人生目标的坚持、坚定的追求。有了人生坚定目标,一年的青春时光就会演变成一种无形的动力,就会主动承担风险并最终化险为夷。

化险为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对自己要有信心。09年高考失利了,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复读生有复读生的优势,大家参加过一次高考,对高考过程有过亲身的体验,在吸取了教训的同时也取得了宝贵的高考经验;第二,大家在高三时已经完整地进行过一轮总复习,也就是说在知识上已经具备了一定量的积累,在能力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复读过程就是再积累、再提升的过程,是再巩固、再落实的过程,是查缺补漏的过程,特别是文科的同学,有了这个再积累、再提升的过程就会使自己变得更完美、更聪明。第三,选择复读也表现了复读生对自己目标的锲而不舍,显示出复读生的一种人格力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优势不但是宝贵的资源,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复读生的信心。

二、听老师话、跟着老师走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听老师话的学生是好学生!怎么样才能做到提高复读效果,提高来年高考成绩?我们认为,就是要听老师话,跟着老师走。

小聪明不如大聪明,小算盘打得再精也要吃亏,另起炉灶、另立门户、自以为是,是复读的大忌。复读班的老师是精心选择后聘任的,以咱们学校为例,老师队伍全部由各校优秀教师组成,其中光连续多年送毕业班的教师就有几十位,他们既是各学科教研组的组长,又全部在一线上课,不是什么“挂名顾问”,他们肩负着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咱们学校选调的教师,必须教过高三,教学业绩要突出,全部都是专职而不是兼职!主管教学的领导的听课,学生的评教评学已经形成制度。说这些是想告诉复读学生,老师们是有一定水平的,有丰富的经验的,对高考研究是充分的,要相信老师。老师们是引导复读生实现梦想的导师,一定要听导师的话,跟着导师走。

还有一点要提醒复读生,每一个复读班的学生是由不同学校的学生组成的,每一个学生后面都有六个或更多的教过你们的老师,这些老师就成了你们比较复读老师的参照,这里产生一个问题,在复读班教学过程中谁向谁靠拢?复读班的老师无法向你们靠拢,只有一条路:你们向复读班的老师靠拢,这样复读班的教学才能正常进行下去,而且这种靠拢越快越好,这就是我为什么反复强调要听老师话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三、要有吃苦精神、要学会合作学习

学习没有诀窍、没有捷径,考试更不能猜题押题,学习需要的是老老实实的态度和刻苦学习的精神。特别是复读,就意味着再吃一遍苦。我在招生过程中发现许多同学知识有漏洞,还有些同学150分的卷面连90分都没得到,也就是不及格,高分考生150分卷面也没达到120分,原因固然很复杂,但其中二条原因是不可避免的:一是方法不对头,二是刻苦精神不到位。一定意义上说选择了复读就是选择了吃苦,谁能吃苦谁就会取得好成绩。

合作学习很重要,这是一种学习氛围,有问题大家讨论,有问题共同研究,合作学习不是反对问老师,有问题当然要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复读生的班级一旦形成合作学习氛围,就形成了一个整体向上的氛围。

这里还想提及一点就是厚道的学生是好学生,厚道的学生包容性强,具有很强的宽容性,不是自私自利,不是斤斤计较,不是以邻为壑,不以同学为竞争对象,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精华办复读班这么多年似乎形成这样一条规律,厚道的学生出成绩。再往深处说复读过程也是人格提升的过程,分数当然要提升,人格更要提升,人格的提升对分数的提升有着重大影响。

四、抓基础、抓中低档试题

研究高考多年、抓高考质量多年,有两条经验是年年不变,概括起来就是这样两句话:

真正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是基础知识!

真正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是中低档试题!

150分卷面,得分在120分以内,有些考生甚至不足90分,一般说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基础知识有漏洞,二是中低档题跑了分。有些优秀考生语、数、外得到120分或110多分,分析结果是难题(占30分)得到一些分,而中低档题跑了不少分。综合试卷中有240分中低档题,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有抓住。高考750分,中低档题占八成——600分,抓住这600分的题就抓住了根本。

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高考考查任何一项能力都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因此高考复习,高考复读抓住了基础知识就是抓住了根本。

五、学会答题

在今年招生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高考之后的估分高于高考实际成绩,咎其原因有一点是共同的:考生觉得自己答对了,可是阅卷老师没给分,这是为什么?我前边的文章中写过如何正确答题的策略,其实差距就在答题的准确性上。我多次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道政治试题,牵扯到了历史知识,试题是这样的:满清末年帝国主义的坚船利舰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和现在我们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两者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许多同学答题写的是:主动与被动,自愿与不自愿等等。其实考生在审题时没有搞清这道题的题眼是“本质”,总是在“不同”上做文章,当然得不到分,得不到高分,本质是什么?是“主权”是“国家主权”,有了“主权”这两个字,再加上几句修饰,满分就没问题了。

高考复读好不好范文第4篇

一、小学语文读、述、背的概念

读,即读课文,分朗读和默读。这里主要指朗读。小学阶段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和有感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方式方法很多,如教师的范读、引读、指名读,还有学生的听读、齐读、分组读、个人读、轮读、接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配乐朗读等。

述,即复述课文,分口头复述和书面复述。口头和书面复述又可分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详细复述,即接近原课文的复述。简要复述,即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复述。创造性复述,即或改变课文人称、或改变课文结构、或改变课文叙述顺序、或改变课文体裁(如读歌改散文等)、或扩充课文情节、或边叙述边评论人物等的复述。复述时,可针对课文实际复述全课文,或复述重点段,或复述重点句。

背,即背诵课文,有全文背诵、段落背诵和精彩片段背诵。

二、加强读、述、背训练的策略

1.要把读、述、背作为课文教学的第一要求。张天若先生指出:“一课书教完后,成败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学生是否熟读了课文。”有些课文,其教学成败标准当然也应该包括复述和背诵。一课书教完后,当书学生还不能熟读,当复述者不会复述,当背诵者不会背诵,就不能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要求。为了重视读、述、背,确保教学成功,应当把读、述、背作为课文教学的首要任务、第一要求,并视课文实际明确读、述、背训练的具体要求。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每篇课文基本上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朗朗上口之目的。感情浓厚的课文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故事性强的课文或段落要达到会复述;诗歌、散文等语句优美的课文或语段要达到会背。读、述、背的教学要求要高,训练要严,务必达到。

2.要以读、述、背训练为中心组织阅读教学过程。读、述、背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和经常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指导学生读、述、背的过程,即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从不会读、述、背到会读、述、背,再到能读、述、背。为了保证读、述、背训练,教学内容要精练,教学手段要单纯,教学风格要朴实,教学过程要简化,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繁琐哲学,要根据课文实际,以读、述、背为中心来组织安排教学。以朗读训练为中心,可安排以下教学步骤:(1)激发朗读课文兴趣;(2)提高朗读课文要求;(3)提示、指导背诵课文方法;(4)学生练习背诵课文;(5)检查背诵课文效果。如口头背诵或默写课文,或按原文填空;根据课文实际进行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练习等。

3.要把指导读、述、背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读、述、背是我国传统的、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对学生来讲,读、述、背是阅读课上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对教师来讲,读、述、背指导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上语文课是否就是讲书?我说不应等这样……要尽量避免讲书,认为学生不懂,要我讲了你才懂,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吕叔湘先生、吴伯萧先生也有类似的论述。吕叔湘先生说:“白话文学生完全看得懂,或者基本上看得懂,教师完全可以少讲或不讲,个别地方学生不理解的就讲一点。”吴伯萧先生说:“我不赞成讲读课中‘分析课’占太多的时间,讲读范文或经典,最好把功夫下在读原文上。”可是当前在语文教学中问风盛行,讲风不息,分析课相当普遍。这样做就挤掉了读、述、背训练的时间,对发展学生的语言非常不利。

为了切实把语文课上成读、述、背训练课,上成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实践课,必须改变串问、串讲的教法,把功夫真正放在引导学生朗读、复述、背诵课文上,特别是要以读代问代讲,通过指导读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如,指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的语势,读出课文的结构,从中学习布局谋篇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出生动真实的语气,突出作者的修辞手段,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理解词句的含义,深刻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等等。即使需要讲一点,也要言简意赅,一语破的,不要花很多时间。讲解要有了利于更好地读、述、背。至于指导读、述、背的具体的方法是很多的,这里不再详述。

4.要把读、述、背列为考查项目和内容。语文考查要改进,不仅有书面考查,还要有口头考查;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要考查语文能力和技能。读、述、背是重要的语文能力和技能,必须列为考查项目和考查内容。以考查引起对读、述、背的重视,并促进训练,保证落实。

高考复读好不好范文第5篇

一、拟好计划,确定内容,合理安排

教材阅读教学的个性阅读主要体现在诵读、揣摩、积累三个方面。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于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五部分,即:积累和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和发现创新五部分。从高中语文的特点来看,要想达到这五部分的统一,阅读是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环节。因此,作为每天的学生早读安排,阅读应该占相当大的比重。

早读的时间相对较短,读什么,怎么读,目标必须要具体化,这样才能提高早读课的利用效率,为高三复习节约时间。一般来说,早读安排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可能更合适一些。

1.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包括重点字、词的读音、书写,早读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保证学生既能读得准、也能写得对;

2.文学常识、名篇名句部分,要把读与练结合起来;

3.文言文、诗词部分,因为它是高考的必考部分,一定要强化;

4.学生笔记中的相关内容,如重点知识、美文摘抄等相关知识。早读内容明确,只要这样让学生每天有事做,每天早晨有书读,才能让学生在每个学习日都有个好的开始――一日之计在于晨。

合理完整的计划,科学周密的安排是语文学科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特别是在高三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在安排学生早读阅读任务时,一定要从整个高三语文学科的语文复习计划着手,来系统地制定和安排每周、每天的阅读计划,其安排的大致依据应该是以下几点。

(一)内容紧跟专题复习,作文素材贯穿始终

记忆实验发现:心理学表明记忆百分比的曲线最初阶段是陡然下降的,然后才缓慢下降。根据这一遗忘规律,及时、合理、有序地复习巩固就显得很必要了,所以在复习某个专题时,我就安排学生用两三个早上读这个专题,基础知识专题训练掌握得好,既为下一个专题训练打下了基础,也为作文教学积累了素材。

从高考试题的构成来看,作文部分所占的比重非常大,所以关于学生写作方面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要,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多学生写作能力差,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写作能力不够,另一方面主要是学生写作方面的积累不够,也就是常说的写作素材太少,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觉得无从下笔,语言干涩。所以,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好早读的时间,让学生去温习和回味自己所整理的相关素材,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考试之前强化记忆的内容

记忆实验表明,若是需要长时间记忆的东西,必须经过反复复习,方能记牢,重学、重读的次数越多,记得越牢,遗忘越慢。茅以升先生的记忆秘诀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教育和引导学生“温故”。每次大型考试之前两、三个星期的早读课,都要求学生重复读字音、字形、成语、名句名篇等要求记忆的内容。这样多次重复之后,高考考查的记忆性的知识内容,学生因为反复拿来温习,自然把握性就会大大提高,能拿分的地方不丢分了,学生便有了成就感,就更加重视早读的重要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三)考前一个月强化诵读文言文、美文

现代考试是以考查学生能力和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为高三阶段语文学科备考的主要内容。而在高考语文考查的内容中,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一直占得比重比较大,所以必须要加强学生这部分内容的准备。而诵读相关的文言文和现代文,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所以,临近考试,教师要重点安排相关内容的读和记,记忆必备的汉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文学常识、字词基本知识、古汉语基本常识等),这些是学生“文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题过程中最常见的部分,练好学生的“基本功”,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诵读文言文,一方面可以增强文言文理解能力,提高文言文解题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作文准备了语言材料。

二、明确目标加强指导、

每个早读课,我都规定学生读的内容并确定目标,并且指导学生科学早读。教学生如何记忆语文知识也是一种语文学法的指导,学生掌握了较好的记忆方法,才能有效地记忆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朱光潜先生认为语文的“诵读”要高声朗读,只浏览默读不行。记忆实验表明,若能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去记忆所学内容,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调动各种感官的积极性,记忆效果会更好。因此每逢早读课,我都要求学生诵读出声音,并且做笔记。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诵读内容及时考核,并根据学生掌握的不同情况再次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及时抽查,加强监督交流

及时抽查是一种动力,是对学生的鞭策和鼓励。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及时有效的外部力量能够进一步强化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定期对学生早读内容进行抽查。抽查的内容有两项:一是记忆的内容;二是平时的课后作业。记忆的内容,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在早读课的十分钟完成。平时的课后语文作业在高三阶段,教师想要收全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早读课期间,我便让学生把作业放在课桌上,进行抽查面批。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学生会重视课后练习并能主动做好;二是面批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