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国和意大利

德国和意大利

德国和意大利范文第1篇

浅论俾斯麦的外交策略在德国统一中的运用

 

郭细林

 

内容摘要:德意志的统一,在政治经济作用的背后,普鲁士宰相俾斯麦的灵活外交策略在德意志的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次王朝战争成功,从一定程度来说就是俾斯麦外交策略的成功。

 

关键词:德意志,俾斯麦,统一,外交

 

 

在德国的统一过程中,我们不能不说俾斯麦。俾斯麦1862年出任普鲁士宰相,他出任再想不到十年,实现了由普鲁士完成的德意志的统一,大大地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法国和奥地利受到了抑制,德国成为了欧洲强国。德意志的统一,在当时的环境下,得益于有“铁血宰相”之称的俾斯麦的外交斡旋,俾斯麦的外交政策在德国统一中面临怎样的环境,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我们下面从这两方面来谈谈。

 

一、德国统一时面临国际形势

 

九世纪后,查理曼帝国瓦解后,经过五百多年的封建割据,到十八世纪,德意志诸侯林立,每一邦国都有较大的实力,他们彼此征战,政治经济上长期处于混乱不堪的状态。德意志之所以长期陷入政治四分五裂的困局,统一运动之所以会屡屡失败,从很大程度上是受德意志的地缘政治所决定的。因为德意志的战略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差,四周都是欧洲大陆传统的强国,而它本身发展又太晚,以英国、法国、俄国为首的欧洲大陆强国都必然要阻止德意志的统一。因为对它们来说,在欧洲中部出现一个统一强大的德意志是对他们利益的严重威胁,这就是它们可能会联合阻止德意志统一的共同利益所在。

 

到19世纪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和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德意志统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而此时刚刚登上普鲁士政治舞台的俾斯麦也在此基础上理解了统一德意志的历史必然性。为了维护容克地主阶级的利益,保存君主政体和贵族阶级的特权,俾斯麦认为德意志的统一必须由他们自己来领导,必须由他们来迫使软弱的德意志资产阶级俯首听命。俾斯麦同样也懂得,在以后统一的道路上两个德意志邦—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冲突不可避免。正是基于这一点的认识上,他最终制定了以“普鲁士为领导,以容克王朝为基础,将奥地利逐出邦联进而统一德意志”的外交目标。要完成此目标必须或者并吞奥地利或者排除其出德意志①

 

根据大战略原理,确定国家根本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国家的根本战略目标是否集中、明确、合理、有效;各种利益需要以及多种政策目标是否有轻重缓急次序并且明确恰当;手段与目的是否大致平衡;各种手段之间是否大致平衡②所以,作为一个有着既定目标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俾斯麦同样懂得,如果普鲁士不设法使周围这些强大的邻邦对它保持友好的态度,那么普鲁士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统一德意志的任务,也永远不可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在统一的过程中,如果外交策略失当,还有可能会使当年腓特烈大帝被几大欧洲强国兵临柏林城下的历史重演,这将造成普鲁士的巨大灾难。因此,基于德意志历次统一运动的失败和德意志地缘政治上的考虑,他认为在由普鲁士来领导的统一德意志的过程中,创造最有利于德意志统一的国际环境至关重要。俾斯麦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特别是欧洲列强之间的关系,认为德意志的统一主要面临两大威胁、障碍:奥地利和法国③。除了奥地利和法国,还有来自于英吉利海峡那边的英国,奥地利邻国的俄国。奥地利希望统一德意志由他来领导,把普鲁士并于自己的领导之下,所以奥地利会阻碍德意志的统一;法国不希望德国的统一,自己的邻国的强大,阻碍自己在欧洲大陆的称霸,影响自己在欧洲的地位;英国不愿破坏欧洲大陆的均势,它要确保大陆政策在欧洲的安全。所以,明白这种形势的俾斯麦,于是他积极的运用外交手段,斡旋于列强之中。三次王朝战争的实施、进行,就是俾斯麦灵活外交的体现。“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④,俾斯麦靠着铁和血,再加上外交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

 

二、三次王朝战争,俾斯麦外交策略的运用

 

1863年,丹麦公国宣布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公国为丹麦领土,严重破坏了历史传统和相关条约—1852年伦敦协议书,虽然对于石勒苏益格和荷而施泰因的继承权等复杂的问题,俾斯麦是没有多大兴趣的。他抓住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利用它来作为统一德意志的工具,他要使普鲁士成为全德意志人民心目中的救星,使德意志居民占多数的土地重归德意志。因此,他的这种战略的目的可以收到一石三鸟之利:首先,可以收并易北河三公国,为统一做准备;其次,可以把对丹麦战争作为未来对奥地利战争的预演;最后,还可以在对丹麦战争结束后制造普奥之间的领土纠纷,以便发动对奥地利战争时有所借口⑤。

 

对丹麦的战争政策确立后,俾斯麦认为最为重要的便是制造对丹麦战争中最有利于普鲁士的国际环境。因为如果双方单独作战,普鲁士征服丹麦这是肯定的。但是如果丹麦得到了英国、法国或俄国的支持,那么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了。为了防止英国、法国的干涉,俾斯麦竭力使两国放心,普鲁士绝不想把易北河两公国并入普鲁士的版图。俾斯麦竭力使英国确信:普鲁士不想改变波罗的海的现状,也不会为了这个问题而同丹麦打仗。他还极力争取法国,表示愿由拿破仑第三出面主持一次会议来讨论石勒苏益格-荷而施泰因的问题,并且透露在将来把莱茵河左岸割让给法国,当然,这是俾斯麦的又一策略:既可以稳住法国,又可以为以后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加深与法国的矛盾,让法国承担普法战争的挑起者。

 

同时,俾斯麦认为,在同丹麦作战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同奥地利的联合。俾斯麦之所以需要奥地利参加对丹麦的行动,并不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而是为了在欧洲面前掩饰他的真正目的:夺取石勒苏益格和荷而施泰因并将其并入普鲁士的版图;其次,普鲁士、奥地利军事同盟具有很大的威力,可以有力的制止英国和法国的干涉。而奥地利之所以同意在两公国问题上同普鲁士联合,则是因为奥地利皇帝非常清楚,如果让全德意志都关心的石勒苏益格和荷而施泰因问题听凭普鲁士单独解决,那无异等于承认普鲁士在统一德意志事业中的首脑地位。所以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这次对丹麦的战争是普鲁士硬拉着奥地利一起干的,普鲁士是主角,奥地利是配角。以致当时有人写道:“人们可能会认为,维也纳的内阁设在柏林威廉大街。”⑥取得对丹麦作战胜利后,普奥双方达成协议,石勒苏益格归普鲁士管辖,荷而施泰因归奥地利管辖,普鲁士有权在荷而施泰因开凿运河,修筑铁路等。做这样的安排,是俾斯麦的诡计,它埋下了后来普奥战争的火种;同时,通过这次战争,俾斯麦还摸清了奥地利军事力量的底细。

 

第二次王朝战争:普奥战争。德意志统一的最大阻力是奥地利,对奥一战则关系着德意志统一成败的前景。因此,在对丹麦战争结束后,俾斯麦就展开针对奥地利的多边外交活动,制造最有利的国际环境来对奥作战。在对丹战争结束后,俾斯麦立即展开全方位的秘密外交活动,为的是在对奥战争中孤立奥地利。他深知,统一德国就等于破坏欧洲列强在维也纳会议上安排的欧洲秩序,因而列强是不会作壁上观的。首先他必须稳住英国,为此他对英竭力表现出亲善的姿态:与英国达成协议,降低普鲁士的关税。但是,更重要的是俄、法两国的态度。因为从地缘政治和权力政治的角度看,这两个国家不会坐视普鲁士统一德国,因为德意志的分裂曾使得俄国有可能向西扩张,使得法国有可能占领莱茵河流域的土地。由于俾斯麦在俄罗斯镇压波兰民族起义时的媚俄表现,更由于同为三皇同盟的奥地利之恶劣行径,仍然沉浸于维也纳的王朝道德原则的亚历山大二世作出了在可能的普奥战争中信守中立的承诺。至于法国,俾斯麦摸清了拿破仑三世的脾气:他好大喜功,却又不愿付诸行动,依赖公众舆论,却又犹豫不决、不愿冒险。于是俾斯麦含糊地答应给拿破仑三世某种补偿,表示法国“可以在世界上一切通行法语的地方进行扩张” ,即由法国兼并卢森堡、比利时或者普鲁士的莱茵省的一部分;同时俾斯麦还利用拿破仑三世以支持欧洲民族自决的民族主义者而自居的弱点,巧妙的博取了他的欢心。而且拿破仑三世竟然一直错误地以为在可能的普奥战争中奥地利很快就会获胜,从而他可以从乱世中召开欧洲会议以获取好处。这一切使拿破仑三世表示会很愿意保持严格的中立。与此同时,俾斯麦也寻求与意大利结盟,这一方面可以在未来的战争中使奥地利腹背受敌、两面作战、从而增加他的胜算,另一方面也可以附带地讨好以意大利统一之民族自决保护人自居的沽名钓誉者—拿破仑三世。由于俾斯麦许诺在对奥战争胜利后意大利可以恢复威尼西亚,二者一拍即合。此外,俾斯麦也抛出“男子普选制”来稳定国内政局。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俾斯麦便借口奥地利对荷尔斯泰因管理不善,挑起战端。,结果在萨多瓦之战中,普军大获全胜。当时,国王和将领们都主张乘胜进军,占领南部各邦,直捣维也纳,扩大战果。但是,俾斯麦却在此时表现了高度的战略节制,他认为,如果过分凌辱奥地利和南部各邦,不仅会加强反普势力,妨碍德国最终的统一,而且有可能招致法国出兵干涉。尽管奥地利也是一个十足的德意志国家,但是一国无二主,在国际形势不允许和普鲁士的实力无以达到吞并奥地利帝国之时,把奥地利排除出未来德意志帝国疆土之外,这无疑是最明智切实的选择。于是他力排众议,坚持适可而止。在最终签订的《布拉格和约》中,奥地利放弃了对荷尔斯泰因的统治,同意普鲁士吞并汉诺威、黑森、拿骚和法兰克福,同意解散德意志邦联,同意美因河以北诸邦在普鲁士领导下成立北德意志联邦。普鲁士除要求奥地利缴纳少量赔款外,没有割取奥地利一寸土地。对奥地利的这种宽大处理,既展示了俾斯麦战略上的恢宏气度和高度节制,也在策略上为后来对法战争中争取奥地利保持中立打下了基础。

 

第三次王朝战争:普法战争。俾斯麦通过对奥战争,为德意志的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南德意志国家巴伐利亚、符腾堡等还在北德意志联邦之外。而拿破仑三世的法国仍旧企图干涉德意志事务。因此,从国际关系上看,进一步统一德意志的阻力主要来自法国,俾斯麦深知对法战争是关系着普鲁士能否统一全德的关键性步骤。因此,制造对法战争有利于普鲁士的国际环境,这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是英国,俾斯麦竭力讨好英国,让英国认为普鲁士是抵制法国的重要平衡力量,继续保持欧洲大陆平衡。这为对法战争中英国保持中立奠定了基础。其次是意大利,意大利希望赶走法国在教皇国的势力,再加上意大利因1859年拿破仑三世的“背信弃义”,对法国没有什么好感。对俄国和奥地利,俾斯麦清楚,双方的争夺的利益在巴尔干地区,俄国在东方问题、波兰问题与法国矛盾重重,也由于普鲁士支持俄国关于修改克里木战争后巴黎条约对黑海中立化的规定;同时奥地利已无心恢复在德意志的地位,宁愿先集中全力重建二元的奥匈帝国、再向巴尔干发展,所以这些国家在未来的普法战争中大都或者保持中立或者与之结盟。

 

1868年9月西班牙发生革命,国王被驱逐出境。西班牙在普鲁士霍亨索伦家族中物色了一位王位继承人,俾斯麦决心利用这一事件,挑起同法国的冲突,因为如果普鲁士王室继承了西班牙王位,对法国是非常不利的,他将受到两面夹击。因此,拿破仑三世派大使贝内德蒂要求普王作出霍亨索伦家族永不继承西班牙王位的保证。他这一愚蠢的措施致使老谋深算的俾斯麦将普王发给他的埃姆斯电报删减后发表。删减后的电文使人们认为在埃姆斯发生了一次无礼的外交,普鲁士人和法国人都感受到了侮辱。这封电文对“高卢牛起到了一块红布的效果”,致使法国舆论大哗,法兰西民族被激怒了,拿破仑三世终于按耐不住,开起了对普鲁士的战端。这正中俾斯麦的下怀,从而一个老奸巨滑的拿破仑被另一个老奸巨滑的俾斯麦所欺骗、激怒,从而陷入后者设下的陷阱。

 

1870年普法战争发生后,北德和南德并肩作战。在色当一役,普军俘虏法皇拿破仑三世及法军10万余人。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正式即位为德意志皇帝,德国统一终于完成。

 

德意志的统一客观上是经过三次王朝战争来完成的,而这三次王朝战争的胜利实际上是以俾斯麦所创造的最有利于普鲁士完成统一的国际环境与国际形势为基础的。正是俾斯麦在欧洲国际关系舞台上的纵横捭阖,正是他在欧洲列强间将权力政治与实力均衡的外交理念与原则发挥的淋漓尽致,才会创造了普鲁士统一全德的有利国际环境,才避免了普鲁士在统一过程中再次出现与当年腓特烈大帝被欧洲几大强国兵临柏林城下的悲剧。因此,他的政治思想与外交策略对19世纪后半叶的德意志统一乃至欧洲复杂多变的历史及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巨大乃至决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 徐建《一百年来的俾斯麦传记》,《德国研究》,2000年第3期第38页。

 

② 亨利·基辛格(美)《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③ 周庆建《刚柔相济的政治艺术—浅析俾斯麦时期的德国外交政策》,《政法论坛》,2008(11)(中)

 

④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89页。

 

⑤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17页。

德国和意大利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二战;苏德关系;巴尔干

巴尔干地处欧洲东南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历史上宗教民族矛盾错综复杂,政治面貌变幻不定,加之大国的插手争夺,19世纪以来长期都是欧洲的热点地带,多次引发政治危机乃至战争。争夺巴尔干即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大矛盾之一。一战后,在凡尔赛体系的框架下,欧洲巴尔干地区的政治面貌也得以重新塑造。作为战胜国的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希腊,领土急剧扩大。而奥匈土保四国作为战败国则收到受到严厉处置,被迫放弃大面积土地。中途退出战争的俄国,也受到惩罚,失去了比萨拉比亚等地。由于凡尔赛体系过于偏重协约国集团国家的利益,巴尔干长期存在的领土争端并未得以根本解决,反而进一步复杂化,其中又以罗马尼亚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议最为复杂尖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巴尔干地区的领土争端,为企图建立欧洲霸权的纳粹德国提供了插手和控制巴尔干的机会,并进一步导致德国与苏联之间的尖锐矛盾,成为诱发苏德战争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此就这一问题作一简要阐述。

二战前期苏德在巴尔干的争夺,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一)1939年9月至1940年5月

1939年8月23日,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与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条约正文中,除规定两国互不侵犯和中立以外,还规定两国之间如发生争议与冲突,应以协商的方式解决。在条约的附件中,两国划分了在波兰与波罗的海地区的分界线与势力范围,但是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范围没有明确划分,苏联只是强调了自己在比萨拉比亚拥有利益,德国则笼统地声明在东南欧完全没有政治利益两国。此外根据德意两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回忆,自己在苏德条约的谈判中强调了德国在东南欧的经济利益,并有意在东南欧问题上采用模糊措辞,以便为德国以后的扩张留下余地。 [1]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一段时期,两国关注的焦点是波兰、波罗的海地区与西欧。两国先出兵并瓜分波兰,然后德国转向北欧和西欧与英法交战,苏联则长时间陷于苏芬战争难以自拔。在南面,因土耳其与英法之间订有互助条约,苏德曾多次讨论土耳其问题,大体确定尊重土之中立。但对位于波兰与土耳其之间的巴尔干地区,两国都无暇顾及,没有太大的动作。仅在1939年10月,苏联曾建议与保加利亚订立互助条约,但被保拒绝。 [2]

1939年8月至1940年5月,苏德之间大体维持着一种较为协调的合作关系。巴尔干的势力范围分配问题被搁置起来,但并未解决,实际上为下一阶段双方在巴尔干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二)1940年6月至12月

1940年6月法国投降,使形势突然出现转折。一方面,西线的胜利确立了德国在欧洲的优势地位,使德国再度得以腾出手来处理东方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苏联利用德国与英法的矛盾来维护自身利益与安全的策略迅速落空,不得不单独在欧洲大陆上面对强大的德国。于是在法国投降前后,感受到潜在威胁的苏联迅速采取行动,着手控制苏德条约中划归苏方的地域与势力范围,建立“东方战线”。 6月中旬,苏联兼并波罗的海三国。然后又转向南面的罗马尼亚。6月23日,莫洛托夫通知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称比萨拉比亚问题的解决不能再拖延下去,而且苏联对罗马尼亚的领土要求还扩大到布科维纳地区。 [3]对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两国对罗马尼亚的的领土要求,苏联也表示支持。巴尔干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英法曾为罗马尼亚提供安全保证,但由于法国投降,罗失去靠山,被迫向德国求助。另一方面,苏保匈三国也力求取得德国支持。虽然在苏德条约附件中德国曾声明在东南欧没有政治利益,但对德国而言,巴尔干具有巨大的的经济和战略价值,不可能轻易放弃。罗马尼亚的领土争议恰好为德插手控制巴尔干提供了绝好机会。

对于苏联对比萨拉比亚的要求,因苏德条约附件中明确已明确提出,德国不便异议,但苏联对布科维纳的要求遭到则德国的反对。经过协调,双方达成妥协,苏联同意对布科维纳的要求只限于北部地区。6月26日,苏联向罗发出最后通牒。6月27日,德国劝告罗接受苏联要求。罗孤立无援,只得屈服。至7月1日,苏联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

罗苏领土问题暂告结束后,德国又着手干预罗与匈保两国的领土争议。由于罗匈两国代表在领土谈判中争执不下,8月30日,德意两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与齐亚诺在维也纳对罗匈两国领土争议强制进行仲裁,迫使罗马尼亚将北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割让给匈牙利。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的领土争议,则由两国通过谈判解决。9月7日,罗保订立克拉约瓦条约,将多布罗加南部划归保加利亚。维也纳仲裁后,罗马尼亚国内政治动荡,9月6日发生,建立亲德政府。趁机与罗达成协议,向罗提供安全保证,并派出军事顾问团与军队进驻。

罗保两国订立的克拉约瓦条约得到英苏德等大国的承认,但关于罗匈两国领土争议的维也纳仲裁却引发苏联不满。在接到德方关于仲裁的通报后,莫洛托夫在9月1日向舒伦堡指出苏德两国在罗马尼亚拥有共同利益,德国事前不征求苏方同意,违反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关于两国协商的条款。9月10日,舒伦堡向莫洛托夫递交备忘录,称苏德在罗马尼亚没有共同利益,德国的行动无须事前征求苏方同意。9月21日,苏联向德提交备忘录,称苏联在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拥有明显的利益,维也纳仲裁事前应征求苏方同意。 [4]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在罗马尼亚问题上,德国利用仲裁者的身份取得在巴尔干的主导权,实际上控制了罗匈两国。苏联则因小失大,虽然得到了比萨拉比亚与北布科维纳,在大局上却陷于被动。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缔结三国轴心军事条约。条约虽然主要针对美国而不针对苏联,但却引起苏联极大的疑虑和不安。一方面,苏联担心三国条约对己不利。9月25日,在接到德国即将缔结三国条约的通报后,莫洛托夫即要求德方提供条约的全文,包括秘密条款。另一方面,德国利用三国条约加紧控制巴尔干国家,也引发苏联强烈不满。在希特勒引诱和强迫之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两国分别于11月20日和23日加入三国条约。苏德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三)1941年1月至4月

德国本来的打算是通过外交方式和平地控制巴尔干。但1940年10月底,意大利擅自进攻希腊,英国则向希腊提供援助,战火扩大到巴尔干,导致希特勒的计划落空。因意军遭到惨败,德国被迫干预。1940年12月13日,“巴巴罗萨方案”正式下达之前数天,希特勒下达了第20号指令,决定于1941年3月占领希腊,将英国力量逐出巴尔干,消除侵苏战争的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苏德继续对保加利亚展开争夺。1940年10月,德国即建议保加入三国条约,苏联则在1940年11月提出参加四国合作的条件中,要求将保变为保护国。1941年1月,苏驻德大使向德方提出警告,称外国军队在保加尼亚和海峡地区的出现将被认为是对苏联安全利益的侵犯。德方则称德军将过境保加利亚,目的只是驱逐英国在巴尔干的势力。苏德两国拉拢下,保加利亚犹豫再三,最终倒向德国。1941年2月,德军进驻保境。3月1日,保加入三国条约。莫洛托夫虽然在同一天称德国对保加利亚的占领侵害了苏联的安全。但对于德国之强势行为,苏联实际上却无可奈何。

随后德国继续对南斯拉夫展开外交攻势。3月25日南斯拉夫加入三国条约,但27日亲英派发动,建立新政府,退出三国条约。苏联则抓住时机进行报复,在4月初与南斯拉夫签订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4月4日,莫洛托夫向舒伦堡通报苏联将与与南斯拉夫订约之事,舒伦堡则表示苏方行为不合时宜,并要求苏方重新考虑此事,苏未予理会。德对南外交失败,于是改用武力解决。3月27日,希特勒下达对南斯拉夫和希腊开战的25号指令。4月,德军相继占领南希两国,完全控制了巴尔干地区,苏联在南斯拉夫的争夺上又告失败。

此阶段德国已决定以战争方式解决苏德矛盾,加之战火已扩大到巴尔干,对苏态度极为强势,外交程序大多仅是敷衍和欺骗而已。苏对德的扩张虽不断抵制,但却力不从心,双方争夺以德国完全控制巴尔干告终。

德国控制了巴尔干后,苏联在欧洲大陆上陷于被孤立。斯大林感受到德国的巨大威胁,开始委曲求全。5月,斯大林将苏德关系恶化的责任归于莫洛托夫,免去其人民委员会主席之职而由自己兼任,并在军事上采取避战政策,希图改善苏德关系,延迟战争的爆发,但为时已晚。

分析与结语:

苏德在巴尔干的争夺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传统上德国在巴尔干本无直接政治利益,但1938年德奥合并后,德国不仅获得奥地利本土,同时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一战前哈布斯堡王朝的传统政策,力图恢复其在巴尔干的领地与主宰地位。苏联在巴尔干的基本目标大体也是恢复一战前沙俄在巴尔干的领地与影响,这与其在波兰、波罗的海地区及后来在远东地区的政策是一致的。出于对凡尔赛格局的共同不满,苏德合作瓜分了东欧,不过在东欧的南部与北部地区,情况有所不同。在北部的波兰及波罗的海地区,一战前俄德之间即存在明确的分界线,可作为划分势力范围的参考,因此两国在波罗的海地区虽然也存在矛盾,但容易协调。而在南部的巴尔干地区,一战前俄奥两国的势力范围并未明确划定,双方存在尖锐的冲突。这样苏德在继续俄奥两国的巴尔干政策的同时,旧有的矛盾也一定程度上被延续下来。争夺巴尔干是一战的重要诱因,二十多年后同样也成为苏德战争的重要诱因。

经济因素对苏德争夺巴尔干有重要影响。巴尔干对在经济上德国具有重大价值,尤其是罗马尼亚,是德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石油号称工业和战争机器的血液,其意义不言而喻。这也是希特勒力图独占巴尔干,不愿苏联插手的原因之一。

苏德争夺巴尔干的后果也是多方面的。出于多种因素考虑,德国企图全面控制巴尔干地区及芬兰,苏联却不肯轻易退出,双方矛盾难以调和,导致苏德合作关系破裂,成为苏德战争的重要诱因。从全局来看,苏德的反目成仇,改变了战争进程乃至结局,影响深远。其次,德国全面控制巴尔干地区,实现了其战略目标。但意大利擅自进攻希腊的行为,使德国通过外交手段和平地控制巴尔干的计划落空,被迫以武力占领南希两国,使其错过了攻苏的有利时机,并招致两国人民的长期抵抗,对苏德战争的进程影响不小。此外,苏联争夺巴尔干及芬兰,本为加强自己国土安全,却反而刺激德国加速向巴尔干扩张,并使自己提前遭到德国的攻击,损失巨大,得不偿失。

注释:

[1] R.J.Sontag and J.S.Beddie, Nazi-Soviet Relations 1939-1941, pp.78, 158.

[2] Nazi-Soviet Relations, p.124.

德国和意大利范文第3篇

一战结束,同盟国战败了。英、法、美、意召开巴黎和会,讨论战争赔偿问题。

英、法、美、意这四国派来的都是政府首脑和外交部长:美国是总统、国务卿;英国是首相、外交大臣;法国是总理、外交部长;意大利是首相、外交部长,只有日本派来的是前首相和前外长,因为它对这事儿不感兴趣,所以和会上讨论欧洲问题时它不说话,被称为沉默的伙伴。

但一说到中国山东的归属问题,日本就开始说话了,而且说得很多――只有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它才发言,一般情况下不说话。

因此,和会的主要参与国就是英、法、美、意这四国。

意大利在战争中的贡献是负的,瓜分战利品的时候,不把你瓜分就不错了,你还要什么好处?所以意大利也就没什么可说的。

而且意大利对德国不感兴趣,它对奥匈帝国感兴趣,想要的领土都在原来奥匈帝国的亚得里亚海沿岸。

英、法、美也不拿意大利当回事儿,这让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很生气。这哥们儿很有个性,一生气就回国了――这会我不开了。

他回去也没人挽留,不是说你走了这会就开不成,你走你的,走了更好,少一个白吃饭的。

他一回去,国内议会问:“你从巴黎带回来什么了?”

他说:“什么也没带回来。那哥儿几个气我,我回来了。”

议会不干了,说你给我回去接着开。

于是,他又回到法国。

回来也没人表示出惊喜。没有。你愿意走就走,愿意来就来,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他的境遇,跟意大利的国力联系很紧密。

在巴黎和会讨论战争赔款时,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要德国赔多少呢?他张嘴说了个数:1320亿金马克。金马克不贬值,相当于值1320亿马克的黄金。

德国代表一听就乐了,说没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你就是把我们卖了,把德国人的骨髓都抽出来卖,也不够这个数。所以你随便要,你要8000亿也没关系,反正我们给不起。

最后还是英、美打圆场,特别是美国,说我们美国一分钱不要,这样吧,让德国先交200亿,咱别杀鸡取卵、敲骨吸髓啊。

克里蒙梭这么做,也情有可原,说白了战胜国这么干都是受国内舆论的影响。这些战胜国也是惨胜,死伤太重了。尤其法国北部是主战场,法军伤亡最重。而且法、德两国仇太大了,50年了,好不容易有个报复的机会,能不狠宰德国一刀吗?

二、德国打败了,但并不认为自己有错――大家都是帝国主义,之所以我在这儿被迫签约,不是因为德国有罪,而是因为我们打败了

和约真苛刻。

《凡尔赛和约》经过长时间的争吵之后,终于公布了出来。德国人一看,这和约对德国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和约,德国丧失了八分之一的领土和十分之一的人口。

除此之外,德国还丧失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在非洲的,英、法、比利时瓜分;在太平洋上的,像俾斯麦群岛、帛琉群岛、马里亚纳群岛,都归日本了。

更为苛刻的,是对德国军事的限制。根据和约规定,德国陆军只能保留7个师,不能超过10万人。坦克、重炮都不能有,甚至不能有重机枪。这样德国就等于剩一支警察部队,只能对内镇压,甭说对外扩张,连对外防御都成问题。

德国海军不能超过1.5万人,潜艇、航母、战列舰都不能有。当然有几艘威廉皇帝时造的老战列舰――前无畏舰,但整体水平跟海警差不多。

德国公海舰队的舰只被拉到英国海军锚地,自沉销毁了。

同时,德国还不能有空军,飞机全都毁了。协约国恨不得德国除了风筝,什么都不能飞。

像德国这样一个强悍的国家,你这么对待它,割地、赔款、裁军,协约国真的是挺不明智的,太贪了。和约是可以限制德国这不能有那不能有,但德国人自己会想办法的。现在特别流行的一种通用机枪,安上两脚架是轻机枪,安上三脚架是重机枪,这就是德国人发明的。不是不让我搞重机枪吗?咱这是轻机枪,但安上三脚架就变成了重机枪。

国土也被割裂了。

一战之后的德国,从地图上看形状非常奇怪,一个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隔开。东普鲁士是霍亨索伦王室发祥之地,理应属于德国,但波兰复国了,波兰是一个内陆国,要给它留一个出海口,所以就弄了个波兰走廊。弄的这个波兰走廊,一下就把德国国土分成了两个不连接的部分。

德国打败了,但并不认为自己有错,这点很明显地反映在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的看法上,他们觉得,这个和约对他们非常不公平――我们有什么罪啊?大家都是帝国主义,我们不就是打了败仗吗?下次我们打赢就行了。听听,这想法多可怕!

据说出席《凡尔赛和约》签订仪式的德国代表,是1919年4月份才接到通知的,而不是巴黎和会一开,德国代表就赶了来。这就跟李鸿章李中堂签《马关条约》似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德国代表到达之后,住的地方是一间四面有铁丝网的小屋,类似于战俘收容所。

宣布和约的日子是1919年5月7日,这是一战时“卢西塔尼亚”号邮轮被德国潜艇击沉的纪念日。

法国总理克里蒙梭主持和约签订仪式。等和约宣布之后,德国代表往外走,这时有位德国代表问克里蒙梭:“历史将对此有何话说?”意思就是你们这么瓜分德国,咱们大家都不干净,将来历史怎么评价这件事呢?

结果老虎总理回答:“它绝不会说比利时入侵德国!”

可以看出,克里蒙梭还是有种受伤之后要报复的心理――确实,像比利时这样的小国,不可能侵略德国。

据说,德国有位代表叫布罗克多夫,布罗克多夫在签约的时候,说过一段话,大意是咱们大家都不干净,之所以我在这儿被迫签约,不是因为德国有罪,而是因为我们打败了。

怀着这种想法,德国不伺机报复才怪。

三、协约国军总司令、法国陆军元帅福煦看到《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后仰天长叹,说:“这不是停战,而是20年休战”――二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国对凡尔赛体系非常不满

《凡尔赛和约》公布之后,德国军人从心理上对和约难以接受。

你想啊,1918年3月,刚刚跟苏俄签订了《布列斯特一里托夫斯克条约》,这个条约相当苛刻,德国占领了苏俄大片领土。

在西线,当时德军还占领着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一部分领土,德军在战场上仍保持着攻势。因此,德国人觉得怎么可能有占领大片敌人领土的战败国呢?

这不像二战时,盟军打进了德国本土,现在是德军还占领着别国领土,而你说我战败了,你让我投降――德国军人感觉这个和约太离谱了。

但是,德国军人忽略了交战双方已经卷入总体战争中,前线的局部战术优势,无法扭转德国在战略上的失败。他们看不到这一点,坚持认为是“十一月党人”在背后捅了他们一刀!他们觉得今后只要加强团结,重整旗鼓,就能卷土重来。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德国军队只允许保留10万人,但这10万人都是霍亨索伦王朝留下的,多是军官,最差的哥们儿也当过班长,这等于是走精兵路线,情况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日本三军自卫队,自卫队员都叫自卫官,啥意思呢?这25万人全是官,最差的人也能当班长,一旦打起仗来,扩充军队,一个班长怎么也能领12个人吧?

所以,一旦打起仗来,10万德军就能扩充到120万,甚至200多万人,只要武器装备够用。

协约国不让德国造飞机,德国就成立了航空俱乐部,民用总可以吧。会开运输机,练练就能开战斗机,运输机那么大都能开,战斗机能不会开吗?

你不让我造潜艇,我可以给荷兰造,给西班牙造,造完图纸我留一套,然后我自己就能生产。

因此,光限制是限制不住的。你可以把它的工厂炸掉,可以把它的机器设备全搬走,但人脑中的智慧你是弄不走的。

但是,德国军队虽然可以像刚才讲的那样搞,但德国经济却没法儿弄,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这主要是战争赔款给压的。比如说我给不了钱――给不了钱可以,给机器设备也行。就这样,德国赖以生存的很多生产、生活用具全被协约国拿走了,德国人活不下去了,很多人失业,工厂大量倒闭。

德国说,我没钱了。拒绝支付战争赔款。

由于德国拒绝支付战争赔款,1923年,法国、比利时出兵占领了鲁尔。鲁尔是德国的核心工业区,占领鲁尔导致了德国经济崩溃。

经济崩溃之后通货膨胀达到了什么程度?有个德国老兵叫迪特・马亨唐茨,他说到1923年,1美元可以换4万亿德国马克,你想这是什么概念?当时一个面包是1000亿马克,一升牛奶3000亿马克,小孩都把钞票当玩具玩儿,当积木摆。

德国当时人人腰缠万亿,可惜不是富翁,是负翁,肚子里咕咕叫,饿得要命。

有位作家曾说过一句名言:“纳粹主义的诞生地不是在慕尼黑,而是在凡尔赛。”据说当时的协约国军总司令、法国陆军元帅福煦(法国元帅,一战最后几个月的协约国军总司令,公认是协约国获胜的最主要领导人),看到《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后仰天长叹,说:“这不是停战,而是20年休战。”

果然,1919年签订《凡尔赛和约》,1939年德军就闪击波兰,二战爆发。

德国和意大利范文第4篇

这个由70名年龄从10到15岁的男孩组成的合唱团,是当今世界乐坛最大型的童声合唱团编制。伴奏部分由德国最出色的德意志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的铜管乐手担任。德意志童声合唱团的音乐表演重点是古典音乐,“触动观众灵魂净化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德意志童声合唱团艺术总监卡尔・佛里德里西・贝林格尔先生这样评价说。德意志童声合唱团音乐表演范围宽泛,由古老音乐至现代童声台唱音乐,由教堂音乐到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清唱剧到亨德尔,莫扎特,门德尔孙,史特拉文斯基。

德意志童声合唱团的特点是乐感,激情,多才多艺,准确和和谐统一的声音效果的结合。“当他们的音乐从那里开始的时候,也是音乐在他们优美的高音而产生的天籁之音开始的时候。”这是法兰克福日报在音乐会后撰写的关于赞美德意志童声合唱团令人震撼的德国音色的观后感。著名的指挥大师塞吉奥,车利比达赫,卡拉杨,小泽征尔,阿巴多,穆特等人以及世界著名的顶级交响乐团如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柏林室内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等常年来固定台作的童声台唱团就是来自德意志童声合唱团。

来自世界最著名的音乐节如莱因艺术节,巴赫音乐节,莱比昔音乐节等等的邀请使他们成为了这些重要艺术殿堂的常客。众多在世界音乐中心剧场的音乐会是德意志童声合唱团在国内及国外的声誉如日中天。德意志童声台唱团的唱片制作,广播和电视节目征服了世界各地刻薄尖锐的音乐评论家和挑剔的观众。德意志童声合唱团获得的重大奖项以及他们世界范围拥有的众多粉丝也是他们拥有的领军指挥卡尔,佛里德里西,贝林格尔和德意志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今日成功的见证。2007年德意志童声合唱团获得了德国国家古典音乐节的最高奖项-莱因音乐大奖及最佳演出奖。德意志童声合唱团的音乐旅程遍及全德国全欧洲和世界各国,在世界个大洲以及几乎所有最重要的音乐中心德意志童声合唱团是观众最喜欢看到的演出团体。作为德国的文化使者和代表,德意志童声合唱团伴随了德国历任总统和总理访问过许多国家并在代表德国举行音乐会。

2008年6月德意志童声合唱团在德国总统科勒的邀请下在慕尼黑举办了音乐会。2008年德意志童声合唱团的音乐季中包括了在瑞士苏黎士音乐厅,挪威奥斯陆新建的国家歌剧院的音乐会。的在德意志童声合唱团的所在地佛兰肯洲,德意志童声合唱团也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文化使者和地区象征性的代表。他们的古典合唱音乐会,大型的清唱剧神曲音乐会,和世界著名歌唱家如多明哥以及与柏林爱乐乐团,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等团的定期音乐会,使他们常年来始终保持在最高的音乐水准状态。

“让年轻人为音乐去感动并进发生活的激情”一直是德意志童声合唱团最主要的工作责任和目标。在领军指挥卡尔,佛里德里西,贝林格尔的童声合唱教育基础上,德意志童声合唱团的所有孩子们都要在严格封闭管理的住校生活中接受国家正规的课程学习,这些日常学习生活都是在国家正式的组织安排下完成的,在巴伐利亚和佛兰肯地区的传统天主教会成为了是德意志童声合唱团最重要的后盾。作为文化大使的是德意志童声合唱团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佛兰肯地区的标志和巴伐利亚地区天主教会的骄傲。

德国和意大利范文第5篇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各项教育内容既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在具体实施德育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能会出现侧重抓某一方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阶段性的重点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各方面教育协调发展,这是完全正常的。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严重,在强调政治教育时始终没有掌握好“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总体特点是,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出现务实化。这表明,目前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是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社会道德风气变化最深刻的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由“等、靠、要”的习惯思想向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方面发展,一种逐步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当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期。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正处于进行之中,主观上人们的主体文化素质又有一定差距,所以目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选择之间的混乱。在道德选择导向上出现了三种选择倾向,一是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文明:二是选择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主要是优良传统美德;三是既要弘扬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文明,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这三种选择当中,前两者显然具有较大片面性,只“向外看”和“向后看”必然脱离现实。只有第三种选择倾向,才有可能对道德建设做出符合于自己时代要求的探索和创造。

在未来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和技术必将进一步为社会提供物质利益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将伴随着发生诸如水污染、土质下降、森林遭受破坏、动植物种类急剧灭绝、资源枯竭和环境公害等。为此,人类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建设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对人们的总体要求是学会关心,关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类社会这些公共关系,需要建立一种相应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在整个人类建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道德规范,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德育发展的大趋势。

21世纪的德育必将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道德人格教育。道德人格同道德规范相比,是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它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的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弱点就是“重规范、轻人格”,过多强调规范,而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规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以及正确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简单的、浅层次的教育,目前人们正在逐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21世纪的道德教育将出现尊重个人自立、尊重个性和选择的权利,在“重人格”的基础上带动道德规范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加强社会公德的规范化。传统德育中的一个很大弱点是“重个人道德、轻公德”,即对个人要求多,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建设投入不够,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托于个人的修养,对社会体制、优化环境、公共规则建设的责任感比较淡漠。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把腐败问题归结于某些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不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的健全上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良好的行业之风或职业道德就建立不起来。21世纪的德育必将是务实性的、基础性的,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

二、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将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的趋势

在以政治教育为德育的主要内容甚至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全部内容以往的德育中,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政治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成了德育的代名词,德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激发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时,基本上以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的、崇高的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由于这一目标既高又远,所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治目标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可以成为少数思想境界较高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然而,当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义轻利”观念开始重新审视。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重利轻义”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都是“重利轻义”的结果。因此,他们主张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道德思想及其一系列儒家道德文化,并以“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为例说明坚持儒家思想的重要,这种思想很快在一些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儒家文化精神也重新获得了一个再评价、再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精神的强大冲击,使得一种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声势。然而,某种道德文化的价值与生命不取决于人为的呼吁,而在于时代与社会的自然选择。因此,要确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在文化选择和再造中最缺少和最需要克服的弱点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重利,不重利就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不利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只重利不重义,也不能保持经济的持久发展。所以,“义利并重”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符合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都要硬的时代要求。“重义轻利”是儒家道德学说“以德为本”的实现手段,它适合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礼法为基本社会关系的封建社会,它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在面临经济结构形式根本转化的今天,中国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道德观念淡化乃至崩溃是必然的。

从社会总体发展来看,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重利”实践的结果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第二,从民族性格或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重利”能促使人的竞争意识。

第三,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个人私欲以及个人物质权利的肯定,有助于现代独立人格或人权意识的确立。人们追求利益,也就必然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利的追求实质是中国社会比较单纯的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过渡时期必要的心理反映。它在向人们显示,现代人们的道德观已开始摆脱儒家那种理想而缺少实效的“重义轻利”的影响,开始正视现实社会,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商品社会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以经济利益为杠杆来启动人们去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尽心尽力,使他们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实行重奖科技人员,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以此引导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可见,重视以经济利益激发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行,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21世纪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三、学校德育将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校德育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一样,由于受封建思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与社会同步运行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更主要是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使人们听到和看到了整个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差距。无论历史的事实还是现实的事实都证明,文化道德的文明交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全人类这个大家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任何阶级偏见、孤立发展,最终只能拉大自身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差距。

儒家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人文主义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性意义,对于人类迎接后现代社会的挑战,更具有超越民族界线的价值和意义。对民族道德的“回归”,反映了现代人对人类共有道德的认同,是对儒家道德优秀成果在世界未来发展中作用的肯定。这一方面说明,儒家道德中确实有许多精华继承。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儒家道德的改造和发展使之现代化,需要在国际间彼此的学习中来完成,从而实现新的集成,这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国际,而国际的现代文明发展又是建立在广泛地、不断地吸取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里,任何闭门治国,不思吸取世界各国精神文明建设之长的做法,最终只能限制自身的发展。

有人用同属“儒教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有些国家的事例来证明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以此来排斥西方现代道德文明,其实这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有决定性因素和非决定性因素。

“亚洲四小龙”以及中国经济起飞,其主要动力并不能归功于儒家道德文化。把儒家道德观念作为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来解说,反映了中国传统的“道德为本”和“道德决定论”的思维定势,这恰恰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道德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任意夸大儒家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只能强化“人治”国家的实质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