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插上科学的翅膀

插上科学的翅膀

插上科学的翅膀

插上科学的翅膀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 德育 科学素养

品德是一个人的灵魂,缺失品德的人,他就没有做人的准则,有如人们常说的“行尸走肉”。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品德优秀的学生。《小学德育纲要》提出:“学科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德育应每时每刻地渗透在各个教育环节中。”科学教学也不例外。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根据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的现实和学生身心的特点。教育规律与终身发展的需要,科学教育必须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同时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并善待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关心科技的新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教学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科学教学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学生。本人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教材入手,激发爱国情感

爱祖国是人们对自己国家的热爱,是一种纯洁崇高强烈的情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重要的道德规范。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因此,必须对学生从小就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这也是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利用科学教材中的小资料,“课外阅读”等相关内容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发明之伟大,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以及我国最早使用煤和石油,还是最早种植和饮用茶叶的国家,所有的这些都使学生深受鼓舞,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通过学习《生物的多样性》,让学生既为祖国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而骄傲,又促使他们自觉爱护这些稀有物种,进而培养爱国主义的责任感、自信心。再从中穿插介绍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以情导学,激起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袁隆平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充分感染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学生发奋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从探究入手,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受到万般宠爱,在家中没有机会与人交流,滋生了他们个性强,娇纵任性自私,做事总喜欢我行我素,不懂得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加强合作学习:实验中的合作、探究中的合作、调查中的合作、竞争中合作等。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接触更加密切,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会了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了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见解,学会了相互接纳、宽容、争辩、互助,不断地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从细节入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我们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良好的、正确的科学实践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并不是单靠老师的传授和灌输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完成。良好的习惯来源于细节,来源于平时的点滴积累。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入手,教育学生实验前要摆放好器材和书本;教育学生实验时要尽可能安静些,不影响他人,更要耐心细致,要边观察边记录,规范操作方法和程序以保证自身安全;教育学生实验后要把用过的实验器材整理好,放归原处,教育他们爱惜各类器材,适时提醒他们注意保持洁净,及时感谢组内同学给予的帮助,共同参与分享学习成果。当然还要特别教育学生在材料的选择上不能太浪费,尽量选择废旧的物品,变废为宝,前后联系,能相互通用的别急于丢弃,多多回收使用,做到节约资源;教育学生耐心倾听同伴的发现,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习惯……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来说将会是受益终身的。可是这些习惯的培养需要我们教师时时提醒,严格要求,正确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贯穿科学课堂的始终。

四、从点滴入手,树立环保意识

周围的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

础。但农村的孩子还缺乏生态知识,更无环保意识,他们可能会折花辱草,甚至会随意砍伐树木,这已严重破坏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也破坏了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不仅靠科学技术,更要靠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在教学《植物的叶》时,课前就和学生一起去捡落叶来为上课作准备,这又是很好的榜样作用的思想教育过程,教师是学生模仿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道德形象。

五、从爱心入手,学会珍爱并善待生命

教育是神圣的,是培育生命的事业。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仅只一次,是

来之不易的。在学《寻访小动物》时,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对任何事物都喜欢刨根问底,为了研究动物的一些特性,常想出各种方法来观察:为了找蚂蚁会把它们的巢翻个底朝天,还会把它们放入水中看看是否会游泳,会折断蜻蜓的翅膀看还能不能飞,去把蚯蚓切成两段看能否再生……

总之,作为科学课的实施者,在科学课上渗透思想教育,不是要我们用思想品德代替科学课,而是要真正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学习科学资源的同时,也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资源。因此,科学教师要有高度的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感,在科学教学中理清德育思路、抓住德育点、找准机会,通过环境的创设、自我表率及强化训练的方法,老师有的放矢,学生无心插柳,水到渠成,顺乎自然地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思想教育,树立良好的品行。使科学教学与德育双赢。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插上科学的翅膀范文第2篇

【关键词】好奇心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44-01

创新教育是科学课程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具有创新的教育意识,同时也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通过教授书本的知识,注重知识的发展性、联系性和实用性,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立体思维空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潜力和聪明才智,进行科学探究实践。

一、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创新意识。

好奇是创新意识的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才能主动的去钻研。如果因为学生的好奇心而引起了顽皮捣蛋,一味的进行训斥和忽视,不保护也不培养,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对事物产生好奇心,常问为什么?应该不断的给予表扬和鼓励。课堂上,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而提出各种各样的古怪问题或做出某些荒唐的事情时,我一般对做得好的地方给予鼓励和肯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予指导,同时对做得欠佳的地方给予批评,而不是一味的责骂,维持课堂教学秩序的同时维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学习“电产生热”这一知识时,学生反映用一根铁丝把一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手摸起来没有感觉。突然一个学生大呼“很烫”,立即同学们都围上去看个究竟,课堂纪律刹时混乱。虽然他与实验的要求不一致,并且扰乱了课堂纪律,但恰恰就是这一个不一致,让“电产生热”效果明显了。我大力表扬这个学生爱思考,同时提点了全班的纪律问题,没有因为纪律问题而训斥否定这个学生的做法,使学生创新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我继续以此为契机进行启发:“除了增加电池,还有哪些办法能使电热效果更明显?”这时学生创新的意识被唤起,大家积极的思考讨论,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意外的好。

二、构建教学情境,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扶持创新意识。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

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能促进求知欲的滋长,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而且还会刺激新思维的开拓。在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知识时,我设计了一个“热喷泉”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感到非常惊奇,不断问为什么?使他们产生极大的研究兴趣。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乐于思考,乐于讨论,思维活跃,创新思维的火花也闪现了出来,有个学生说:“如果我做一个‘铝皮风车’装在上面,不就是一个新型的自动风车吗?”别的学生也不甘落后,你一言我一语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不正是表明:小学生也有创新潜力吗?

2.构建创新的教学情境,扶持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的发现始于疑问,而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开端。聪明的科学头脑,是在教师引导下和不断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和启迪出来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来源。教师巧妙构建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多提为什么,并和他们一起去解决问题、探究知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定会得到发展,从而扶持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自然现象,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不懂或感兴趣的问题。例如:低年级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生生之间的差异也较大,甚至不知道什么叫科学课程,科学课程学习什么知识。于是我利用美丽的风景图片,生动的自然界中动物们的故事,教室里那些各式各样的实验仪器,还展览了制作的植物、种子、树叶等标本。学生对这些事物都非常感兴趣,看得津津有味。同时,学生的问题也接踵而来了。“种子是如何被制作成标本的?”“为什么手电筒会发光?”“蚂蚁的力气有多大?”这也正是我所期盼的,只有会问问题才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3.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科学课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挖掘教学中的各种素材,让学生有畅所欲言的机会,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学习“空气占据空间”知识时,向学生进行演示实验:把带漏斗的瓶塞塞紧瓶口,把水倒进漏斗,观察水是否能流到瓶子里;再把瓶塞松一松,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水流进了瓶里。有其它方法能让水流进瓶里吗?学生思索后,争先恐后的踊跃发言,有的说可以在瓶塞上开一个小孔;有的说可以在瓶子上凿一个洞,还有一位学生说可以设计一个分成两格的漏斗,一边放水,一边空着……学生的交流使他们获得了意外的信息或“灵感”。学生的畅所欲言,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结果。

三、注重思索,立足实践,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还可以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如学习“空气占据空间”时,有一个实践题:一个装满水的塑料杯,倒立放入水中,不从水中拿出杯子,怎样才能把杯子中的水“赶”出去,让空气又占据杯子的空间?实验的准备材料是一根玻管,一个烧杯,一段橡胶管,我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这些材料,解决问题。同学们苦思冥想,通过讨论,先后自行解决了几种常规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猛然,一位学生站起来指着橡胶管说:“可先在塑料杯底戳一个小洞,然后把橡胶管去,接口处不要漏气,再向橡胶管吹气,这样可能会使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我请他上台进行演示操作,果然成功了。

插上科学的翅膀范文第3篇

那么,在科学课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一、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

合作学习在总体上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所谓合作学习是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学会与其他合作伙伴的配合、互动,既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又善于融入团队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倾听意见,互相交流,协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社会环境交流互动而自主建构的过程,知识不全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合作讨论等活动来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它的核心观点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时空,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与老师或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它体现了学生是认知主体的现代教学观,体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的教育思想。

二、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实效性

1.设立有效的合作小组

(1)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小组分组学习

开展合作学习,首先要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初中生学习基础、学习态度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决定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取长补短,即小组成员是异质的。这样混合编组保证了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从而使小组活动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而采用自由组合和随机组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兴趣相投的几个好朋友在一起时话题多,表面上讨论热烈,但海阔天空,影响学习目标达成。而且凑合的小组讨论不起来,参与率低下,目标不能达成,成为形式上的合作。因而进行有效分组是合作学习成功的第一步。同时要对学习小组进行分工,落实职责。合作学习应有明确职责分工的互学习,每个学习小组由组长、记录员、评分员、汇报员等构成来协调各成员相互支持配合,职责明确,并对设岗定期轮换,以便人人锻炼,全面发展。

(2)在平时学生自主学习中开展“一帮一”活动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各班都有一定数量的后进生,这些学生基础差,学习又缺乏自觉性。课外如果不经常关心他们、督促他们,学习自觉性就更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再在上述分组小组中,将1个后进生和1个优等生进行搭配。它弥补了后进生在难题面前尽最大努力,但还不能很快解决问题的不足。为了让后进生也能在小组里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指定同学并落实职责地去帮助、指导他,这个任务在平时就落实到优秀生身上。从而在平时学习中又形式了一帮一的讨论类型,这是对合作学习分组的有效补充和完善。

2.选择时机,合理采用合作学习

开展合作学习,并不是任何内容,任何教学环节都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如内容简单一目了然,如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教学可让学生自主学习。像知识密集的内容,有时更需要教师精讲,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做好样板示范。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对以下几种教学情景可采用合作学习。

(1)当分组实验学生个人操作时间不足时

科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为了更好地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往往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地完成大量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时间会明显不足,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2)在处理疑难问题和模糊问题时

一些重要原理、规律的理解及应用,如“根吸收水分的过程”教学,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根吸收水分的过程,并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得以进一步认识巩固,也为学习植物蒸腾作用埋下伏笔,我们可以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土壤溶液中的水分为什么能进入根毛细胞?”“根毛细胞的水分为什么又能层层渗入表皮以内的细胞?”“水分子进入导管以后为什么又能进入茎、叶等其他器官中?”这样做比教师直接讲解效果好得多。

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或问题解决的策略出现多样化时:课堂上需要学生解决的一些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在独立探索这些问题时很可能会出现困难,这时可采用小组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如重1N的水会产生大于1N的浮力吗?给你一瓶自来水和一团棉花,能否不用火柴让棉花点燃?

当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仅靠个人的思考不够全面时:有些科学原理、规律较为抽象、深刻,由于学生个人认识问题的局限性,单靠某个学生往往回答不全面。这时可采用小组成员充分发表意见,通过有意义的协商和共享,相互补充,并不断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从而对问题的认识更加丰富和全面。另一方面,科学中有些开放性的问题,或条件不唯一,或过程不唯一,或结论不唯一。学生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形成对问题不同的心理表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时可采用小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表征和解决问题的不同角度,从而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扩展思维空间。如厨房中有两瓶无色溶液,一瓶是浓食盐水,另一瓶是蒸馏水,请你尽可能多地提出区别它们的方法;再如,两瓶无色溶液相遇出现红色,有哪些可能性?

(3)当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解决探究性问题时

让学生进行开放型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探究,此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外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性问题。比如,调查家里或学校的电路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用电的地方并提出解决办法;探究哈哈镜为何能成各式各样奇怪的像;调查分析各种洗涤剂、实用油、农药、废电池液等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的原理;从科学、技术和社会多个角度分析噪音污染的来源和提出解决方法,等等。

另外,在一堂课中,其他许多环节也可引入合作学习,如引入新课题时,对学生中疑点、难点问题以及总结评价等环节都可合理介入,这样,课堂教学由教师引发指导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不断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使其在积极的合作互动中学到知识,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3.运用优化评价,鼓励合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激励学生的合作兴趣和意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的效果,使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相合作的良性机制的形成,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做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由激励个人竞争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注意合作学习过程,并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在讨论结束时,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可采用对每组表现进行累计积分,按周、月评比优胜小组,这样在以团队为整体的激励性活动中,带动全体同学积极参与,鼓励为自己团队集体荣誉而出力。这样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总之,合作学习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等.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

2.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3.

插上科学的翅膀范文第4篇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许多教师都在共同关注着有效教学这一话题,使用教具教学,是一种古老但有效的教学方式。其优点最明显是非常符合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一、教具导入,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

对小学的学生来说,科学是抽象的。如何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兴趣的激发是关键。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一切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胜于责任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整堂科学课教学的开始,教师以教具的方式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教具解惑,创设良好科学的学习情境

教具之于教学,有三种境界:一是开展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二是用教具协同游戏的方式为学生提出学习的问题或者创设问题情境,其中,有些游戏本身就是教学问题或问题情境;三是用教具“武装”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一种游戏化了的环境中学习。这三种境界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可以用“如虎添翼”来形容。

例如,在“声音的产生”这一节当中,我在课上准备了各种方便教学的器具。根据课程知识,声音是来自物体的震动的,我准备的器具包括乐器,我将他们进行分组,一人负责演奏乐器,一人就靠近乐器,感受到乐器的震动变化。同时,我让他们拿出尺子,一手按住尺子,尺子的另一端伸出桌面一半,用手轻拨伸出桌子一部分的尺子,感受声音的产生。最后问他们,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如何才能不让他们发出声音?这一教具使他们能够广泛参与,能够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了解蕴含在其中的科学知识。

三、教具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教具是帮助教师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或辅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工具。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向学生展示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可激发学生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将教具与生活相联系,把科学知识于轻松快乐中融入学习与生活中,这样的方式会使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变得更丰满、鲜活和深刻。

例如,在进行“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这一节课程的时候,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包括各种各样的动物,以及各种各样的吃的东西。在上课的时候,我问孩子们:为什么动物要吃东西?他们笑嘻嘻地说:“不吃会饿的。”我趁热打铁,接着问他们,你们家里都养了什么动物,你们都喂它吃什么,一时间,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大家纷纷说自己家养了什么动物,都是怎么喂养的。我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图画,一类是动物,一类是食品,让大家进行连线,由于很多家庭都养了小动物,大家的参与性非常之高,这一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具拓展,发展学生独特个性品质

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具教学中被鼓舞后,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讲究策略,持续他们学习的热情。

创新型教具是为了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多个方面去揭示事物实质而进行探索性的制作,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比如,有位小学老师在教学中涉及三角形的稳定性的课程内容的时候,改变了通常教法中让学生推、拉、变形三角形木框来证实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然后根据课本中的插图和课后练习题来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做法。而是在课前给每个实验小组准备好4根两两相等的木条和一根稍长的木条(木条两端、中间有多个小孔,备以穿铁钉用)及6根小铁钉。上课时先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用两两相等的木条和4个小铁钉制成一个长方形;接着让学生拿着长方形的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会出现什么情况?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用手中稍长的木条和铁钉,怎样才能使长方形的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动而不会变形?经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提出了四种情况,再经过师生共同演示发现:长方形分成的图形中有了三角形后,长方形才能稳定,否则长方形就不稳定了。从而学生便自悟到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

这样教学不但面向全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比较思维逻辑,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使用教具实际上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平台,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实践表明,在科学课堂上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有效课堂。

插上科学的翅膀范文第5篇

看到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听到科学家到月球探索奥妙……我就想:假如我有两只翅膀……

假如我有两只翅膀,我要变成一只蜜蜂,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为人们酿造甜蜜的生活。

假如我有两只翅膀,我要变成一颗明亮的星星,在黑暗的夜晚,与月亮一起为行人照路。

假如我有两只翅膀,我将变成一阵清风,飘到工地上去,为满头大汗的工人叔叔

送去凉爽。

假如我有两只翅膀,我将变成神话中的幸福鸟,我会飞到贫困山区,让那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