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电解质

非电解质

非电解质范文第1篇

1.从概念上认识

我们学习任何一个科学术语都要从概念上理解和深化。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或熔融状态都不导电化合物。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

[1]该化学物质必须是化合物

[2]该化学物质必须是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则为电解质

[3]该化学物质必须是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则为非电解质

当我们遇到一种陌生的化学物质——Fr,判断过程如下:Fr是单质,不是化合物,不满足[1],所以Fr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再如NaBr,满足[1],且溶解或熔融都有NaBr=Na++Br-,满足[2],所以NaBr是电解质。还有难溶物AgCl,不溶于水,但在熔融状态下:AgCl=Ag++Cl-,能够电离出离子,满足[2],所以AgCl是电解质。

可见我们只要牢牢地抓住概念本身就可以深刻认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从本质上认识

从本质上认识是对概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彻底理解概念的过程。电解质导电是一种现象,其本质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应当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

如H2SO4溶于水:H2SO4=2H++SO42-,是其本身电离出离子,所以H2SO4是电解质。而SO3溶于水:SO3+H2O=H2SO4,H2SO4=2H++SO42-,可见电离出的离子不是SO3本身电离出的离子,所以SO3不一定是电解质,SO3熔融状态下也不能电离出离子(下面有介绍),所以SO3是非电解质。又如CaO溶于水:CaO+H2O=Ca(OH)2,Ca(OH)2=Ca2++2OH-,同样电离出的离子也不是CaO本身电离出的离子,但是CaO在熔融状态下:CaO=Ca2++O2-,所以说CaO是电解质。

由此可见,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在于化合物自身在溶液中或熔融时能否发生电离。

3.从结构上认识

化合物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有的是电解质有的非电解质。对离子化合物而言,构成它的微粒就是离子,如NaCl、NaOH等当他们加热至熔融状态时,其中的离子就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导电。当将它们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子离开固体表面进入溶液,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导电。因此,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对共价化合物而言,构成它的微粒是分子,如酒精、硫酸等。当它们处于熔融状态时(实际上为液态),它们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故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当它们溶于水时,有两类情况:一类如H2SO4、HCl等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可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导电;另一类如酒精、蔗糖等在水分子作用下不能发生电离,因而不能导电。因此,共价化合物有的属电解质,有的属非电解质。

4.从类型上认识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还与化合物的组成,分类有关,并且呈明显的规律性,一般的说:

酸、碱、盐、碱性氧化物、呈酸性的氧化物以及水都是电解质

非电解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解质;非电解质;导电性实验;定义;电离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看似浅显易懂,但运用起来却让很多学生犯愁,值得我们推敲与反思。

一、概念建构的问题分析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的建构过程在教材教学内容设置及课堂教学操作中的确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 导电性实验强化错误联结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通常用导电性实验引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并用导电性实验的结果来判定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这使得“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与“能否导电”强化了联结并得到巩固,在强弱电解质的研究中又一次用导电性实验进行了强化,使得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雪上加霜”。

判断物质能否导电主要有两种方法:小灯泡是否发光(普遍采用)或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但这两种方法都涉及到所加电压的大小和仪器的灵敏度高低的问题。当电压较低或仪器不够灵敏时,导电性实验也就无法准确地反映事实的本真状态,于是也无法检测蒸馏水、某些难溶电解质(如BaSO4、CaCO3,)的导电性了。于是就形成了“蒸馏水不能导电”(初中教材及高中必修教材也没有明确指出水是电解质)、“难溶电解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等错误观念。如果电压足够高,检测仪器也足够灵敏,则H2O也能导电,此时非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岂不成了完全不可信赖的“无稽之谈”?

2 操作性定义致使本末倒置

中学化学教材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定义“电解质”,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定义“非电解质”,这实际上都是用一个导电性实验来定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而导电性实验只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的外在表现,并不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本质特征。更何况导电性实验本身的缺陷也使得有些实验根本无法完成:对于既难溶又不稳定的化合物如CaCO3,难溶导致水溶液导电性实验的失败,不稳定性则导致熔融状态下的导电性实验失败,如何是好呢?因此,必须寻求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定义和实质理解。此外,操作性定义导致的另一个结果就是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将溶于水时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的酸性氧化物、溶于水时能与水反应生成碱的碱性氧化物及NH3认定为“电解质”。由此可见,操作性定义是从表面现象对物质的定义,未能从根本上认识物质的本质属性,导致认识上的肤浅,从而引起判断上的错误。

3 相关概念混乱导致望文生义

中国人素有望文生义的天然品质,这种固有的特质有时甚至会导致顽固的思维定势,阅读信息时断章取义、理解概念时望文生义的现象也频频出现。就像“物质的量”很容易理解为一个偏正词组:“物质”的“量”。

与电解质、非电解质相关的概念中,还有“导电”“电离”“通电”“电解”等,总之少不了一个“电”字,这些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学生在没有理清相互关系时很容易将这些概念混为一谈甚至等同起来,写出“导电”“电离”“通电”“电解”等条件的电离方程式,令人啼笑皆非。

二、教学实施的操作建议

如何帮助学生真正建立起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我们认为应从知识建构的源头出发,用好导电性实验,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理清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 重新确立电解质概念的本质定义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能否电离,何不直接用电离来定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能电离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不能电离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以此类推,能完全电离的化合物叫做强电解质,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叫做弱电解质。这样一来,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既简洁又明了,同时突出了各类物质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认识电离的条件:溶于水(酸、碱、盐)或熔化状态(碱和盐),电离的过程:产生能自由移动的离子,当外加电场(通电)的条件下自由离子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导电,这样就理顺了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避免了相互之间的纠缠。

实际上,像这种比较纠结的概念可以按以下的过程进行学习:酸碱盐是电解质一酸碱盐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一酸碱盐的水溶液、熔化状态的碱或盐能导电,让本质特征得以凸显,即电解质电离的本质属性可以用来解释电解质也非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这一具体表现。

2 重新定位导电性实验的教学功能

中学化学教材将导电性实验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字里行间透露的是“能否导电”成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唯一判据。而事实上,导电与否只是一个引发思考溶液中是否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的作用,是一个激起认知冲突的情境诱因。基于此,重点在于剖析为什么产生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即有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电解质,还要有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条件——溶于水或熔化,当两者都具备时就有了一个过程——电离,借助多媒体手段使电离具体化、形象化。在认识了电解质及其电离后,很有必要用电解质的电离来解释溶液的导电性,做好正面引导,而应尽量避免用溶液的导电性去判断电解质,防止逆向抑制。正如新加坡名作家尤今的“买笔的故事”:“不要黑色的,千万不要忘记呀,12支,都不要黑色。”第二天,同事买来的却正是12支全是黑色的笔。可见,正面引导比反例强化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反例教学应该在概念巩固之后持续一个阶段后进行,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3 妥善减小一系列概念的相互干扰

电离的概念在字面上会与导电产生无形的联系,事实上,电离概念与第一电离能(气态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中的“电离”在字面上相近但意义相去甚远。目前,有些大学无机化学或分析化学教材也将“电离”取而代之以“解离”或“离解”。但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解离”没有任何的说明或解释,对“离解”则解释为:在可逆反应中,分子分解为离子、原子、原子团或较简单的分子,如醋酸分解成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一般认为:解离是指化合物或分子在溶剂中释放出离子的过程。由此可见,“离解”比起我们现有的“电离”有更宽泛的范畴,而“解离”与“电离”在意义上基本相当,“电离”或“解离”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离解”(离子化的离解,或分解成离子)。若用“解离”来定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就有:能解离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不能解离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这样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对“电离”概念的理解时被“电”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钱华,李广洲,电解质溶液学习中学生“现已构想”的调研[J].课改教育,2011(11):9—11.

非电解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策略;例证—概念法;概念—例证法;电解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66-01

教学策略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和师生连续性的实质交流;只为实现预期效果所采取的一系列有用的教学行为。概念教学的策略一般有例证—概念法和概念—例证法。

概念—例证法是指在概念教学中先给出概念的定义,然后例举概念的例证加以阐释说明的方法。该方法是概念教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美国的心理学家埃根(P.Eggen,1997)认为,概念—例证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第一,给概念下定义;第二,阐明定义中 的术语,以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第三,提供能阐明概念本质的正例和反例;第四,提供另外一些范例,让学生自己练习区分哪些是正例,哪些是反例,并说明理由,或者让学生自己举出概念的正例和反例。

例证—概念法是指在概念教学中先提供与概念有关的若干正例和反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正例和反例的比较,归纳概括出概念的本质特征的方法。

高一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关于电解质概念的教学,充分利用例证—概念法和概念—例证法的概念教学策略,会使课堂教学更轻松,效果更好。具体设计如下:

一、运用“例证—概念法”

步骤一,提供与电解质概念有关的若干正例和反例:

[实验探究]提供下列物品:(1)直流电源,导线,电灯泡,烧杯,开关,(2)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蔗糖固体,蔗糖溶液,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溶液,无水酒精。做导电性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

步骤二,引导学生通过对正例和反例的比较,归纳概括出电解质概念的本质特征:

[分析]以上的铜片,石墨,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能导电,而氯化钠固体,蔗糖固体,蔗糖溶液,氢氧化钠固体及无水酒精不导电。

[归纳概括]像氯化钠、氢氧化钠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就叫做电解质。像蔗糖、酒精等,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就叫做非电解质。

二、运用“概念—例证法”

步骤三,给电解质概念下定义: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步骤四,阐明定义中的术语,以使学生正确理解电解质概念的本质特征;

[教师讲解、分析]1.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单质和溶液虽然能导电,但不属于电解质;即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一定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条件下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如蔗糖、酒精等;

3.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二者满足其一就是电解质;

4.电解质一定是自身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而溶于水后能导电,但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化合物,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注:由于新课程教学大纲不要求学生分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因此不必讲解,必要时可提一提)

步骤五,提供能阐明电解质概念本质的正例和反例。

呈现正、反例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概念的一些关键属性。这样,学生获得了概念以及假设概念的定义,就能有的放矢地并能最大限度地排除他们在探索概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盲目胜。学生的发现也有了较为明确的指向性和较大的受控性,因此,他们有可能在规定时间内获得预期学习效果。

[教师举例]

[问题1]铜、石墨、盐酸能导电,是电解质吗?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吗?它们是非电解质吗?

[问题2]蔗糖、酒精溶于水导电吗?蔗糖、酒精是电解质吗?是非电解质吗?

[问题3]SO2、CO2、NH3、SO3等是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它们是电解质吗?

[学生分析]通过分析,知道电解质及非电解质概念的本质。

步骤六,提供另外一些范例,让学生自己练习区分哪些是电解质,哪些不是电解质,并说明理由。

[教师提供练习题]下列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哪些物质属于非电解质?哪些物质既属于电解质又属于非电解质?

①KCl ②KOH ③HNO3 ④H2O ⑤NaHCO3 ⑥Fe ⑦Ca(OH)2 ⑧Na2O ⑨CO2 ⑩食醋

[学生练习]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的掌握这一概念。并在课后安排一些相关的联系题,使这一步骤进一步完善。

非电解质范文第4篇

氢化物的稳定性是试卷中经常考查的题目,通常考查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的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规律是,同周期从左到右,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但有时题目中会出现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的比较,这时候如何比较呢?日前笔者在为某出版社审核一份原创试卷时,就发现有这么一个题目:“H2O的稳定性比HCl的稳定性弱。”命题者认为这是正确的。

笔者将这个问题让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也有很多学生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看状态:常温下,H2O为液态,HCl为气态,液态的物质比气态的物质稳定性强。(2)看作用力: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或H2O的氢键数量比HCl的多,水分子间作用力更大,结构更稳定。(3)看反应条件:水是由氧气和氢气制得的,一般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时不反应;氯化氢是由氯气和氢气制得的,在点燃或混合光照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而且比较剧烈。反应的难易程度与生成物的稳定性有关:反应越容易,生成物越稳定。(4)看氧化性:Cl2的氧化性比O2强,其原因是Cl2只有一个共价键而O2有两个,因此Cl―Cl键更易断裂,也更易反应,所以生成的氯化氢更稳定。

二、问题探讨

对于观点(1):我们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物质的两种不同性质,是并列的关系,不能相互影响,因此(1)是错误的。对于观点(2):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受组成物质的作用力所影响的,有的物质中的作用力同时影响两种性质,如离子晶体中的离子键和原子晶体中的共价键;也有的物质两种性质受不同的作用力影响,如分子晶体中的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理性质,分子内的共价键影响化学性质。水在固态时属于分子晶体,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氢键主要影响物质的溶解性、熔沸点、物质的状态等物理性质,而物质的稳定性是化学性质,由水中的共价键所影响,氢键不可能影响化学性质,因此(2)是错误的。(1)与(2)错误的原因是混淆了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对于观点(3):在中学化学中,通常认为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容易,则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这可能是命题者和很多学生易犯的错误。我们知道,任何规律都会存在着特殊情况,这里也不例外。对于观点(4):Cl2只有一个共价键,其Cl―Cl的键能为242.7kJ・mol-1,O2中的O=O化学键的键能为496 kJ・mol-1。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形成的分子越稳定,因此Cl2更易与H2发生反应。观点(3)和(4)中,都是根据比较得出氧气的氧化性比氯气弱,从而确定H2O的稳定性比HCl弱。其实,氢化物的稳定性应与非金属性有关,而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有所不同,因而这两种比较实际上是混淆了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之间的关系。

那么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的强弱,通常用元素的电负性来衡量。电负性表示的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它的大小可以比较准确地反应出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一般来说,电负性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的主体是元素的原子,它的强弱只与原子结构(如核电荷数、核外电子层数、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等)有关,而与外界因素无关。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是指非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反应能力的大小。非金属单质氧化性的主体是非金属单质,它不仅与原子结构有关,还受非金属单质的组成、状态,以及浓度、温度、压强等其他条件的影响。

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它们分别指原子的性质和单质的性质。如我们通常认为可由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其实根据这个反应事实,得到的应该是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的强弱,而不是非金属性的强弱。

那么,氢化物的稳定性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比较呢?

三、问题解决

稳定性主要是指热稳定性。对热是否稳定,其实质就是非金属元素原子和氢原子之间产生的化学键强弱的问题,化学键越强,键能越大,越不容易断开,就越难分解,稳定性就越强。而对于气态氢化物来讲,化学键的强弱也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有关,通常来讲,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与氢结合就越牢固,氢化物就越稳定。因此,我们可以从电负性角度和键能角度进行比较。

(1)电负性:氢的电负性是2.20,氧的电负性是3.44,氯的电负性是3.16,氧的电负性比氯大,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氯强。另外,构成分子的两种电负性相差越大,分子越稳定。根据电负性相差的大小,显然水中两种元素的电负性相差较大,所以水比氯化氢稳定。

(2)键能角度:我们知道,O原子的半径比Cl原子小,故O―H键的键长比Cl―H键小,键长越小,键能越大,则O―H键的键能比Cl―H的键能大。查阅资料可知,水分子中O―H键的键能为468kJ・mol-1,而Cl―H键的键能为430 kJ・mol-1,O―H键的键能大于Cl―H键的键能,故O―H比Cl―H更难断裂,也即水更难分解,水的稳定性就更高。事实也是如此:水在约1470℃分解1.1%,而氯化氢在1120℃分解约1.7%。

那么,是不是所有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都可以用电负性和键能来比较呢?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氮是非金属性很强的元素,电负性为3.04,而碳的非金属性没有氮强,只有2.55(均为鲍林数据),氮明显比碳强。按电负性规律应该是氨气比甲烷稳定,但事实却是相反的。经过实验,甲烷在1000℃才会发生分解,1200℃大量分解;氨气在500℃以上会发生少量分解,700℃以上明显分解,800℃大量分解。

这是为什么呢?这跟它们的分子结构有关。

因为甲烷分子是稳定的正四面体结构:一个C以sp3杂化位于正四面体中心,4个H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上,这就导致甲烷分子中C―H键不容易断裂,结果就是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热稳定性也很高。

事实上C―H键的键能也大于N―H键的键能,前者为413 kJ・mol-1,后者为391 kJ・mol-1。氨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三个氢原子处于锥底,氮原子处在锥顶,稳定性弱于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综上所述,氢化物的稳定性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电负性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跟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有关。因此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的方法主要有:

非电解质范文第5篇

一、原子结构

例1 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在这次载人航天任务中,中国航天员创造了在轨时间33天的最长纪录,为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好准备.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2He,每百吨32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元素相同而质量数不同则为同一元素中的不同核素,它们互为同位素.42He只有2个质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32He只有1个中子;42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并不是金属,而是稀有气体.故只有B说法正确.

点评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二、分子结构

例2 下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卤化氢分子中,卤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共价键的极性越强,稳定性也越强

B.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判断A2B或AB2型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的依据是,具有极性键且分子构型不对称、键角小于180°的非直线型结构

D.非极性分子中,各原子间都应以非极性键结合

解析 不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为极性键.比较HF、HCl、HBr、HI分子中H―X极性键强弱,取决于卤素原子,若非金属性越强、键的极性越强,A是对的.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但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多原子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CO2分子中,两个C=O键(极性键)是对称排列的,两键的极性互相抵消,所以CO2是非极性分子,B错.判断其是否是极性分子的根据是必有极性键且电荷分布不对称.A2B型如H2O、H2S等,AB2型如CO2、CS2等,CO2、CS2为直线型,键角1800,电荷分布对称为非极性分子,C正确.多原子分子,其电荷分布对称,这样的非极性分子中可以含有极性键,D错.故答案为B、D.

点评 判断键的极性标准是分子中所形成的共价键是不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判断分子是否有极性的标准是分子内正负电荷重心是否重合.若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该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否则,是极性分子.而正负电荷重心是否重合,又与分子空间构型等因素有关.因此,分子空间构型和分子内正、负电荷的分布是判断分子是否有极性的依据.

三、晶体结构

例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单质的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B.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存在离子键

C.在N2、CO2和SiO2物质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

D.金刚石和足球烯(C60)均为原子晶体

解析 碘单质为分子晶体,升华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A正确;NH4Cl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错误;SiO2是原子晶体,由原子构成,C错误;足球烯(C60)为分子晶体,D错误.答案为 A.

点评 离子晶体的晶格质点是阴、阳离子,质点间的作用力是离子键.原子晶体的晶格质点是原子,质点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分子晶w的晶格质点是分子,质点间的作用为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金属晶体的晶格质点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质点间的作用力是金属键.离子晶体的熔点较高,常在数百至1千余度.原子晶体熔点很高,常在一千度至几千度.分子晶体熔点低,常在数百度以下至很低温度.金属晶体多数熔点高,但也有相当低的.

四、电解质结构

例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C.BaSO4难溶于水,但BaSO4属于强电解质

D.CO2溶于水中能部分电离,但CO2不是电解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溶液中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不需电流作用,A错.能电离出H+离子的化合物还包括酸式盐,如KHSO4K++H++SO42-,B错.BaSO4难溶于水,但并不绝对不溶,极少量溶于水的BaSO4是完全电离的,且熔融状态下BaSO4完全电离,C正确.CO2溶于水后,存在电离平衡:CO2+H2OH2CO3H++HCO3-,可见所电离出的离子不是由CO2提供,故CO2是非解质,D正确.答案为C、D.

点评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等概念,容易混淆,应加以仔细辨析,明确其外延.电解质溶液属于混合体系.因电解质溶液能够发生电离、水解等反应,使得溶液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微粒,微粒的浓度也因此而变化.

五、元素周期表结构

图1例5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W>X>Y

B.元素X、Y、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Z>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Z>W

解析 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所以W是P元素;根据X、Y、Z与W的相对位置,可知X、Y、Z分别是N、O、Si;同周期从左到右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半径增大,原子半径:Z>W>X>Y,故A正确;O元素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不相等,故B错误;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Z,故C错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故D错误.

答案:A

点评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必须在理解基础上加以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主族的序数=最外层电子数=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数.7个横行即7个周期,周期序数=电子层数;每一周期都是以碱金属元素开始到卤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六、分散系结构

例6 下列溶液不具有丁达尔现象的是( ).

A.C17H35COONa溶液 B.珂罗酊

C.I2的CCl4溶液D.蛋白质溶液

解析 从字面看来,四种选项似乎都称溶液,但需注意:解题不能“望文生意”,不抓住原理、规律而盲目猜测.具有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特征,C17H35COONa虽然不是高分子化合物,但分散质微粒也已达到胶体范围,所以工业上油脂经它化反应后加入大量NaCl,发生盐析,从而达到分离目的,A有丁达尔现象;凡是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溶液由于分散质微粒大小已达到胶体范围,故实际属胶体;珂罗酊是胶棉(硝酸纤维素酯)的乙醇――乙醚溶液,B、D有丁达尔现象.I2属于小分子,其CCl4溶液应名付其实,没有丁达尔现象.答案为C.

点评 分散系是指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根据分散质微粒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图2

七、原电池结构

例7 将一张滤纸剪成四等份,用铜片、锌片、发光二极管、导线在玻璃片上连接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四张滤纸上滴入稀H2SO4直至全部润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锌片上有气泡,铜片溶解

B.Zn片发生还原反应

C.电子都是从铜片经外电路流向锌片

D.该装置至少有两种形式的能量转换

解析 \为负极,铜为正极,正极上生成氢气,故A错误;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电子从锌极经外电路流向铜极,故C错误;该装置存在电能、化学能与电能与光能的转化,故D正确.

答案:D

点评 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的主要部分是电解质溶液,和浸在溶液中的正极和负极,使用时将两极用导线接通,就有电流产生,因而获得电能.命题的热点在于原电池(或电解池)的电极名称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八、电解池结构

例8 用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图3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B.A口放出的物质是氢气,C口放出的物质是氧气

C.b极电极反应式为:SO2-3-2e-+H2OSO42-+2H+

D.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碱性明显增强

解析 A项,Na+移向阴极区,SO2-3移向阳极区,所以a极为阴极,应接电源负极,故A正确;B项,阴极区放电离子为氢离子生成氢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A口出来的是氢气,b极应接电源正极,阳极电极反应式为SO2-3-2e-+H2OSO2-4+2H+,所以A口放出的物质是氢气,从C口流出的是浓度较大的硫酸,故B错误;C项,b为阳极,SO2-3在阳极失去电子变成SO42-,阳极电极反应式为SO2-3-2e-+H2OSO2-4+2H+,故C正确;D项,在阴极区,由于H+放电,破坏水的电离平衡,c(H+)减小,c(OH-)增大,生成NaOH,碱性增强,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