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第1篇

是什么力量让一个人在只身面对势在必得虎狼之师时取得胜利?这不仅是历史问题,而更有现实意义。

面对秦晋围郑的危急情势,郑伯慌了神!这时有人提议,可以去找烛之武。“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烛之武的意见如何呢?自谦,抱怨。他说我年轻的时候都不行,现在老了,更不中用了。但郑伯最终说服了他,烛之武决定亲自走一趟。

烛之武怎样面对两个国家的军队呢?

他采取了抓主要矛盾的策略。文中交代,秦晋联军不在一处驻扎,而且攻打郑国并非两国的共同愿望,晋国提议,秦国帮忙,当然能分一杯羹更好。这种情况就给了烛之武说退秦师机会。

最精彩的部分文章这样展开:(烛之武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忘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这是精彩至极的一段文字!

寥寥一百五十字竟能抵挡两个大国的数十万大军!这就是思辨的魅力。

让我们跨越千年来体味这段简洁严密的说辞。

第一回合:示弱。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忘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面对强敌,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是关键中的关键,是实行下一步策略的必要条件。示弱这一招用得好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显示强大是好事,但常常会引起别人的戒备甚至招致攻击,尤其当你有求于人时;但示弱又不能显出恭维甚至虚伪,对度的把握是关键。这里烛之武只是如实陈述,但秦穆公听到这番话很是受用,姑且静观其变。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烛之武开始了自己的下一步攻势:示利、示害。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这里烛之武用了判断句、反问句,运用假设从秦国的角度来表明自己对于秦国打与不打郑的看法,利害不言自明。这种说话的方式顺便为下文揭露晋的野心做了铺垫,可谓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有理有据、无懈可击。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且”承上文,这里烛之武没一次把话说尽,一方面考虑时机,一方面看秦穆公的脸色,相机行事。看到秦穆公似乎也同意自己的说法,于是烛之武不失时机地进行公开挑拨: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我郑国处处替秦国着想,看看晋国都对秦国做了什么?我都感到义愤填膺!如果你秦穆公也不傻,晋文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你!我这次冒险来见你还不是为我郑国考虑,都是在替秦国考虑啊!

经烛之武的一番分析,秦穆公自然明了晋的目的,不但答应撤军还和郑国订立盟约,居然派大将守卫郑国!

秦穆公为此行做了了断,晋文公也不傻。

子犯请求出兵,晋文公说:“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智);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这不仅是化干戈为玉帛而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化敌为友,可谓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之师!烛之武完胜!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启示:做一件事情要想取得预想的效果,与人交往要想不落下风,首先要知己知彼。

事情的发展不会总如我们所愿,但我们能把握的是了解自己,了解对手。越是在危急时刻越是要保持清醒。虽曰成事在天,但前提是某事在人啊!

其次,适度的示弱会削弱对手的戒备心理,赢得对手的同情甚至是怜悯,但要记得:示弱不是软弱。如果没有下一步棋,示弱只会更快地招致杀戮。

第三,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双赢的做法是首选;如果不能兼顾,那么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就是失败,也要让对手尊敬。这是与对手站在同等高度的资本,也是你东山再起的资本。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第2篇

先来看看郑伯,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郑国可谓危矣,显然,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而想办法化解危机,应该是当务之急。所以当佚之狐推荐烛之武时,郑伯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无能为也已”形成了一次波澜,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至此,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勇于自责的君主形象跃然纸上,一般的教学中,师生能够分析于此就不再挖掘了,我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有别的理解,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得出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的结论。同时引导学生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言外之意就是:你出去化解,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这样一分析郑伯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我趁势引导学生看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启发学生思考,最后,得出了作为国君,既要礼贤下士,从谏如流,还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的结论。

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我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的“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它们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无主见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当他认识到与晋围郑,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最后来看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霸权,晋文公还忽悠秦伯一起攻郑,其实是想让秦伯看得见吃不着,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晋侯无疑成了最大失败者。 这时,我让学生读最后一段,“子犯请击之(秦)”,事情又起了波澜,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我让学生们讨论一下晋文公,他为什么没有采纳子犯的意见击秦军呢?有的学生说因为重耳重义气,讲究仁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我说,“不错,这是原文,还有没有扩展的?我们历史上还学过重耳“退避三舍”的故事,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启发。”并大致讲一下这个故事,说后来晋楚果然交战,晋依照诺言退了90里。但名义上如此,实际上是诱敌深入的策略。

学生们一下明白了,说“我知道了,‘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不武’都是冠冕之词,根本原因是秦郑已经联盟,晋怕腹背受敌,所以讲了一番大道理。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谋士;历史;文化;简析

中图分类号:G633.33

在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一般在疏通文章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一起欣赏烛之武的精彩说辞以及学习他临危受命、大智大勇的爱国精神。这样,无疑将本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生动的历史文化知识有所疏漏,从而给学生留下许多困惑。现补充几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一、"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中,"以其无理于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且二子楚也"又暗含了什么历史事实?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要从公子重耳出逃说起。

重耳为晋献公与狐姬之子,晋献公先后娶妻五人,第一个贾姬,无生;第二个狐姬,生重耳;第三个为小戎之女,生夷吾;后立齐姜为夫人,其子申生也立为世子;最后一个则为骊姬,生子奚齐。重耳二十岁时,骊姬受宠,欲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世子。于是重耳、夷吾、申生均遭排挤,被逐出国。重耳由此居浦城(今山西隰县)十二年。这期间,献公病死,骊姬立子不成,自杀身亡。夷吾继位,是为晋惠公,因其忌恨重耳之德,欲除之,重耳被迫出逃,开始了他漫长的流亡生涯。

流亡途中,所经之国,均久慕其名、仰其德,必当扫除馆舍,以候车驾,而曹、郑两国例外。

且说一日重耳将至郑国,早有人报知郑文公。文公却对群臣说"重耳叛父出逃,列国不纳,屡至饥馁。此不肖之人,不必礼之。"他的大臣叔詹进谏说"晋公子有三助,乃天佑之人。不可慢也。"郑伯忙问"何为三助?"叔詹答曰"‘同姓为婚,其类不蕃’。今重耳乃狐姬女所生,狐与姬宗,而生重耳,处有贤名,出而无患,此一助也。自重耳出亡,国家不靖,岂非天意有待治国之人乎?此二助也。赵衰,狐偃,皆当世豪杰,重耳得而臣之,此三助也。有此三助,君其礼之。'礼同姓,恤困穷,尊贤材,顺天命,四者皆美事也"郑伯不以为然"重耳且老矣,是何能为?"叔詹谏不行,只好又说"君若不能尽礼,则请杀之,毋留仇雠以遗后患。"郑伯说"大夫之言甚矣。既使寡人礼之,又使寡人杀之。礼之何恩,杀之何怨?"乃传令门官,门闭勿纳。

重耳吃了郑国的闭门羹,受了辱,而郑国也正如叔詹所说,从此给自己留下了祸根。

重耳回国后,于公元前632年(鲁倍公二十八年)发动了一场晋、楚城濮之战,战中"郑伯如楚致其师",出兵帮助楚国,而晋有齐秦两强国的支援。因此,这一仗的结果以楚战败而终。郑伯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久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

二、烛之武说辞中有揭露晋背信弃义的一句话,"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有这回事吗?

历史上确有此事,这件事发生在晋惠公身上。晋惠公,即前文提起的夷吾,是重耳的异母弟。骊姬在排除异己时,他已被逐至屈地(今山西境内)。骊姬失败自杀后,晋国的君位之争相当激烈,一度曾出现国内无君的局面,他趁机接受了秦国的帮助,以割河西五城的代价归国登上君位,是为晋惠公。回国之后,他对于土地,又有不舍之意,于是召集群臣商议。大臣的意见不一,由此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去五城是去晋半矣,秦虽极兵力,必不能取五城于我。且先君百战经营,始有此地,不可弃也。"一派认为,"既知先君之地,何以许之?许而不与,不怒秦乎?且先君于曲沃,地不过蕞尔,惟自强于政,故能兼并小国,已成其大君能修政而善邻,何患无五城哉?"惠公无奈,则说"不与则失信,与之则自弱,畀一二城可乎?"大臣们说"畀一二城,未为全信也而适以挑秦之争。不如辞之。"惠公于是下定决心,修书一封,"始夷吾以河西五城与君,今幸人守社稷,夷吾念君之赐,欲即践言。大臣皆曰:地者,先君之地,君出亡在外,何德擅许他人?寡人争之弗能得。惟君少缓其期,寡人不敢忘也。"就这样,委婉地回绝了秦伯,保住了土地,但他也从此失掉了宝贵的信誉,给他国以至后人留下了忘恩负义之骂名。

三、秦伯退兵之时,为何留三员大将戍之?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第4篇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实际上《左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本书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著作之一。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得罪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成必然了。

【课堂学习】

(一) 字词积累

1. 正音

秦军氾(fàn)南 无能为(wéi)也矣 失其所与,不知(zhì)

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 若不阙(jué)秦

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 夜缒(zhuì)而出 使杞(qǐ)子、逢(páng)孙戍之

2. 解词

(1) 实词

无礼于晋:指晋文公重耳流亡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礼,礼遇,礼待。

贰:从属二主。 军:驻军。

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陪:增加。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指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郑国在秦国的东边,故可以招待秦国过往使者。

行李:也作“行理”,外交使节。 共:同“供”,供给。

乏困:缺乏的物质。指食宿方面的不足,形容词用作名词。

尝:曾经。 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赐:恩惠。 济:渡河。

肆:延伸,扩张。 阙:侵损,削减。

戍:驻守。 微:假如没有。

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 因人:依靠他人。

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所与:指友好国家,盟国。与,结交,亲附。

知:同“智”,明智。 易:代替。

整:团结一致。 去:离开。

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2) 虚词

以——以其无礼于晋 以:因为,表原因。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以:介词,用。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连词,来。

于——以其无礼于晋 于:对,表对象。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于:对,表对象。

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且:连词,又。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且:连词,况且。

其——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其:代词,它,郑国。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其:代词,这件事。

失其所与,不知 其:代词,自己的。

吾其还也 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3) 通假字

①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句末语气词。

②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③ 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 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⑤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4) 古今异义词

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认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一般引申为宴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 古:也作“行理”,春秋时外交使节的称呼;今: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亦去之 古:离开;今:“到”的意思。

微夫人之力 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二) 整体把握

1. 翻译全文

【明确】 九月甲午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没有礼貌,并且在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第5篇

对于烛之武的出场,《左传》运用的是先虚后实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是谁?他何来的自信,将国家的命运交付于烛之武身上?如果不成功,他还要押上烛之武与自己的性命。这里没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对烛之武极为熟悉,知道他的论辩艺术,知道他的胆魄,也知道他不会毛遂自荐,必须自己先出来推荐。同时,他已看出见“秦君”,而不是见“晋君”――他是看出了玄机:秦晋围郑,起因是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并且,两军没有合围,而是“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如果有空子可钻,那就是“秦君”――这个人也是目光如炬,的确是“一只狐”(佚之狐谐音)啊!在佚之狐信誓旦旦的推举下,烛之武发了一番牢骚,“惊悚”地出阵了――“夜缒而出”。这一段看似与“退秦师”无关,实则与下面的说辞虚实辉映,为下面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张本。

孤身一人,深入虎穴,烛之武一介书生,凭什么打动秦伯?而更大的可能是,烛之武一言不合,就成了秦伯的刀下之鬼。显然,开口第一句话极为重要。烛之武深明其理,劈首就来了一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他的意思很明白,小小的郑国,已经被两个大国包围得铁桶似的,结果不用说谁都知道。我现在不是站在郑国的立场说话,而是置身事外,帮你分析秦国在这件事中得到的好处,跟你一起拉拉家常。一句话打消了秦伯的疑虑与戒备,拉近了说话者双方的距离,为说话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接下来该说什么?二战时期英国首相邱吉尔有句名言:“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对于国与国之间而言,这句话无疑是至理名言。烛之武很懂这一点: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实际上对秦伯敞开了心扉:你秦君出钱出力,大老远赶来,并非学雷锋做好事,无非利益使然。但问题是,灭了郑国,你秦国与郑国隔得远,即使得到土地也守不住,好处多不了;而晋国与郑国隔得近,好处多多。最可怕的结果是,你秦君实际上是为晋君打工,帮晋国增强实力。此消彼长间,您国家在诸侯间的竞争力也就相对下降了。这是第一层。“一语点醒梦中人”,秦伯也是聪明人,马上对伐郑起了疑问。

烛之武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开始了第二层意思:相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这意思很明显,保郑对秦国大有好处。无需动刀动枪,却能得到莫大的好处,亡郑保郑,结果大相径庭,秦伯内心深以为然,不禁为自己的举动吓出一身冷汗。

烛之武知道,这时秦伯已经被自己打动,但秦伯顾虑的是,尽管当年自己将宝贝女儿嫁给晋君重耳,并派人护送他回晋国当国君,并非出于救世主之心,让晋国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而是想以晋国为凭借,找到一块进入中原的跳板。然而,人家重耳好歹名义上是我女婿,我这样始盟终断,在天下人面前显得太没有信义了吧?于是,烛之武再次显出了说话的高超技巧,说了第三层意思: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你看,当年晋惠公不也是您秦君护送到晋国当了国君吗?可晋惠公怎样对您呢?本来答应的两座城池,一转眼就不承认了,这是典型的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晋国什么时候讲过信义呢?要是说起不讲信义,也是他晋国不讲信义在先啊!这一番话,等于为秦伯的毁约找了个台阶。

这时候,烛之武知道,退秦师已是不成问题。问题是,真正要置他们郑国死地的不是秦国,而是晋国,如何退晋师,保住郑国?你要知道,晋国可是重耳亲自带来了他们的虎狼之师,下面还有狐偃、赵衰等将相之材佐助啊,他们可不是容易对付之辈。怎么办?还得往秦君身上打注意,于是烛之武展开了第四层意思: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话里的意思是,晋国的眼光可不仅仅在郑国这一小块土地上,他们图的可是扩大地盘、增强实力、称霸天下的大事。换言之,郑国在秦晋之间充当了隔离带的作用,一旦郑国落入晋国之手,贪得无厌的晋国下一步自然要打秦国的主意,你秦君帮晋君实在是害人终害己啊!一番话说得秦伯心惊肉跳,最终不但自己撤军,而且与郑国结盟,还担心这盟约阻挡不了晋军进入郑国的脚步,干脆派出杞子、逢孙、杨孙三员大将帮助郑国守卫。

如果说,烛之武前面三层意思着重从“利”字着眼的话,那么,最后让秦国主动帮助郑国守卫则从“势”着眼,成功地瓦解了秦晋同盟,将郑国的一场大祸消弥于无形。

相关期刊更多

铸造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沈阳铸造研究所

建筑知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民主与法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