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范文第1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讨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自读注释1,了解《左传》情况。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4、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用法

⑴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

⑵通假字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共其乏困共,同“供”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⑶词类活用烛之武退秦师退,使……撤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灭亡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驻军

越国以鄙远鄙,当作“邑”

⑷古今异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人

⑸特殊句式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夫晋,有何厌?”

4、翻译语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三、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背景

背景简介:

四、研析课文

1、请大家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秦晋围郑的原因,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明确:

2、提问: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明确:

4、烛之武的目的达到了没有?何以见得?

(板书:秦晋退兵)

5、速读课文,思考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明确:

6、总结烛之武的形象: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外交家。

五、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1、提问:全文四个段落,哪些段落详写,哪些略写,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

2、找出文章中的伏笔与照应文字,并分析表现效果。

明确:

六、小结:由秦晋围郑,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之势,到秦晋退兵、危机解除,总算是有惊无险。但如果烛之武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非凡的口才,没有缜密的思考,又怎么能使秦穆公化敌为友留军戍守?又怎么能使晋文公偃旗息鼓未敢妄动?正所谓“五论救郑国,妙语退秦师”

七、作业:背诵并翻译课文

八、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围郑秦晋退兵

五越晋难治——以退为进

论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救舍郑利秦——许之以利妙语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 分组;发言;尝试;积极性

前天开讲《烛之武退秦师》,课上把高一(13)班的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代表秦、晋、郑三个诸侯国,要求各组站在本国的立场讲述《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学生们欣然领命。这个任务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昨天课上检查时,三个小组分别推出三位代表发言,都是书面讲稿,不但讲了故事,还写得文采斐然,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以下是三个代表的发言稿。

郑国代表的发言稿

郑 玲

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我国时,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晋楚城濮之战时,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晋文公出于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之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我国在临危之际,派烛之武火速前往秦军讲和。烛之武见到秦伯,一语道破晋国的野心,以旁观者清的姿态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说明了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一番摇唇鼓舌之后,智慧超群的烛之武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从而挑起秦晋两国的矛盾。秦伯于是宣布退兵,没有达到出师目的,晋国也尾随其后灰溜溜地撤走。说秦伯而退晋师,烛之武真是智勇双全,是我们郑国的功臣。

这次战争真是有惊无险。曾是晋国盟军的秦国,现在却成了我国的盟友,想他晋国此后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点评:分析在理,能看出该生对课文理解深刻,且合理利用了课外资料,如城濮之战等故事,自学精神可嘉。

晋国代表发言稿

吴 博

本人是站在晋国立场上,不太客观的分析了历史事实,这实乃因本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太强,如有哪些地方与史实不合,敬请谅解。

我晋欲与秦国联手围攻郑国,原因是郑国曾对我国大王晋文公无礼,这还不算,还在与我国有盟约的情况下去勾结楚国,这是绝不能容忍的。于是,我军驻扎于函陵,秦军驻扎于氾南。

但由于郑国人太过“聪明”,找了一老头烛之武做说客,本以为他不会有所作为,但结果却大大出乎我全国人民的意料,不知此老头到底用了什么伎俩,竟轻松说服秦国放弃与我国结盟。我国史官经慎重考虑,得出秦国背叛的原因:

一是秦国的信念不坚定, 要不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说辞就轻易改变决定,太过失败了;二是与我国行为有关,我国曾做过负秦之事,但此次我们是诚心与秦合作,那么秦国就应相信我国,因为我国也是为了两国利益而战的呀!但秦国却重走郑国之路,亦非什么伟大之国。

结果,郑与秦交往与日俱增,冷落了我晋国。但我君晋文公实在英明,理智清醒地做出明智之举——退兵,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国史官坚信,我晋国定会越来越强大,晋国前途一片光明!

点评:站在本国立场,当然要向着本国。除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加进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对晋国充满信心,分析问题条理清晰,可贵!

秦国代表发言稿

王 荣

在晋文公的一再恳求之下,我大秦国决定发兵支援晋国。按晋国的计划,晋国驻扎在函陵,我军驻扎在氾南,与晋军形成一个包围圈,把郑国团团围住,然后来个瓮中捉鳖。就在此时,郑国派来了烛之武谈判。烛之武说:“秦国、晋国已经把郑国包围了,郑国就像瓮中之鳖。如果灭掉了郑国对您有好处的话,我怎敢来劳烦您呢?”秦王暗想:死到临头还狡辩,真不识好歹!烛之武接着说道:“您想想,越过晋国来统治郑国,这有多难啊,您又何必灭掉郑来让晋得到好处呢?他的实力雄厚了,您不就相对弱了吗?”听听好像蛮有道理的,他也不是瞎说。“如果不要把郑灭掉,而让郑国成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您的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可以提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来说,也不见得是坏事呀,况且您给过晋国恩惠,他们答应把焦、瑕两座城池给您,可是呢,他们出尔反尔,刚回国就修墙筑城,这不是明摆着抗拒您吗?晋国那么贪得无厌,有什么能让他们满足呢?晋国已把郑当作东方的疆界了,他向西方扩张,如果不损害秦国的利益,他到哪儿去取得他梦寐以求的土地呢?如此,秦国受损而晋国得益,希望你慎重考虑一下。”秦王听完烛之武的话,陷入了深思:晋国当年就失信于我,这次也不排除有欺骗我的可能,知人知面不知心呀!万一晋国又出尔反尔,那他并吞了郑国,国力更加强大,一旦再来攻打我,我可无法抵挡呀!那我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如果现在不攻打郑,晋也不会有非分之想,它现在还打不过我,再者,我派三员大将留守郑国,有情况立即汇报,待时机成熟,一举拿下郑国,到时晋国也只能傻眼了。这样的话,就都是我的囊中之物了,这不是一举两得嘛!于是便与郑结盟了,随即派杞子、逢孙、杨孙去守卫郑国,秦王就班师回朝了。

点评:对课文内容很熟悉,各方形势都相当了解,做到了知己知彼。可喜!

这样的教学,虽然是一次尝试,但我感觉到非常有意义,它打破了文言文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不再把学生当作容器给他们灌输文言知识,强迫他们背诵、默写,而主要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质量。

这次尝试,给了我信心,我将会不断努力,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樊丽慧. 吟诗属对兴味浓——我教《烛之武退秦师》[J]. 语文建设,2003(4).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范文第3篇

1.退一步海阔天空

示敌以弱,以满足秦君的骄横心理,为说服提供了先决条件。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国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而向秦君摇尾乞怜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申明自己处处为秦着想的立场。

2.晓之以弊,动摇秦晋联盟的基础

晋侯、秦伯联合围郑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这就是逐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这种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联盟可想而知并不牢靠,一旦其中一方的利益受损,联盟自然土崩瓦解。这就为烛之武成功说服秦君埋下了伏笔。

丘吉尔也说过:“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在“亡郑”这个问题上,对于秦国来说有害无利。一弊曰:“邻之厚,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这是因为在古代中国,土地的增大就意味着人口的增多,而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占据着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所以历代国君想要使国力强盛,就必然要扩张领土。秦、郑国土并不接壤,晋、郑却是邻居,灭掉郑国无形中扩张了了晋国的领土,而这也就相对地削弱了秦国的实力。这不能不让秦穆公对伐郑是否将为他人做嫁衣而有所疑问,秦国会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二弊曰:“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从长远的目光来看,以晋侯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机的存在,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否则祸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并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攻势凌厉,锐不可当,使得秦君只有招架之功,而毫无还手之力,完全按照烛之武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3.许之以利,利益引诱

双赢型谈判需要双方都有良好的长远意识,如果有一方执迷不悟,只知索取而毫不付出,那么这个谈判只能出现两种结果:其一是谈判将在双方僵持中结束;后一种则是一方得利而另一方毫无所得甚至损失过大被迫终止。

秦国大费周章,兴师动众而来,大军出动,粮草所费几何不谈,如果最后却毫无所得而归,即使秦君回国之后也难以面对满朝文武,更何况他手底下那些虎狼之师也不会答应。因此,烛之武适时地抛出了一些小小的甜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让秦军不至于空手而归,既有了面子,又获得了实际的利益,那么秦军的退兵也就成了预料中的事情了。

4.巧施离间,彻底瓦解秦晋联盟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范文第4篇

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形势十分严峻,国家危在旦夕。郑国老臣烛之武虽对郑伯“不能早用”自己心存不快,但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前往,说服秦伯撤军,化解了这一场重大危机。烛之武何以能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这次外交任务呢?这要归功于他的机智和游说艺术。那么,烛之武的外交策略和游说艺术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欲进先退,消除戒心。一般说来,敌对双方谈判,都有戒备之心,只有尽快消除对方的戒心,才能使谈判成为可能。况且,当时的形势,郑国明显处于劣势:一是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过楚国,与晋国结下仇怨,似乎有些理亏,这也成了秦晋两国出兵理由;二是郑国是一个小国,秦晋中的任何一国的实力都远远比它强大,更何况是秦晋联盟,因此双方实力完全不在同一个档次上。

按理说,郑国没有任何谈判筹码。烛之武在认清敌我形势之后,采取了以退为进,欲进先退的方针,把郑国置之身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他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他的谦逊,他的客套,似乎在表明他今天前来,代表的不是郑国的利益,而是秦国的利益。这样,不但消除了秦伯的疑虑和抵触情绪,而且博得了秦伯的好感,也为进一步打动秦伯奠定了基础。

其次,分析形势,权衡利弊。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秦晋都打着各自如意算盘。“晋军函陵,秦军南。”两军异地而驻,说明他们貌合神离。晋国在城濮之战后,扩张野心日益增强。尽管郑国在心知不妙后,采取了各种外交努力,但仍未能修补好晋郑外交关系。晋国终究拉下脸皮,动起了干戈。而此时的秦国,国力也明显增强,扩张之心也蠢蠢欲动,也希望通过这一次联盟,捞上一把,自然就欣然应邀加盟了。但在这结盟的过程中,秦国显然过多地考虑了捞取利益,而缺乏必要的冷静思考。而这一点,恰好被烛之武看得清清楚楚。

这样,烛之武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其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其二,“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这就是要让秦伯明白:亡郑只对晋国有利,而对秦国有害无益。鉴于秦晋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而是巧妙地点明了秦晋之间毕竟存在利益冲突这一事实。这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心怀鬼胎的秦伯,自然不愿意做赔本的买卖,也不会干“舍己为人”的蠢事!

再次,利用矛盾,分化瓦解。郑国面对强大的秦晋联盟,实力相去甚远。不要说对付秦晋联盟,就是与秦晋中的任何一方相争,也是无法抗衡的。那要怎样才能化解这场危机呢?烛之武想到了分化瓦解的策略。这可以说是烛之武这次外交活动的总方针。那如何才能使关系密切的秦晋分道扬镳呢?烛之武想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利弊关系;一是秦晋两国旧有的矛盾。秦晋两国的历史,总的说来是秦国对晋国有恩,而晋国对秦国忘义,就连晋文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晋惠公曾答应给秦国焦、瑕这两座城池,可他出尔反尔,过河拆桥,不仅不给城池,反而化友为敌。这旧事重提,不仅揭穿了晋国虚伪的本质,而且恰好说到了秦伯的痛处,不能不令秦伯心寒。

这还没完,烛之武进一步分析,对于贪得无厌的晋国来说,今天为了扩张,灭掉的是郑国;可明天要扩张,灭掉的就不能不是秦国了!分析到这里,秦伯不仅意识到了盟友的不可信、不可靠,而且还意识到了自己处境的危险,大生唇亡齿寒之感。这样,秦伯的心理天秤,自然就要重新考虑倾斜方向了。

最后,引诱拉拢,订立盟约。应该说,面对强大的秦、晋,烛之武单是瓦解秦晋联盟,其外交使命还不能算完成,因为就是晋国的力量,也足以灭掉郑国。烛之武也深知自己的使命远不是瓦解秦晋联盟,他还必须为郑国找到强大的盟友,而这盟友,自然就非秦国莫属了。可是,如何拉拢秦国呢?烛之武同时采取了以下引诱拉拢措施:一是利用秦晋的利益冲突,二是以“东道主”作为诱饵,三是利用秦晋旧有的矛盾。因此,烛之武第一是让秦伯权衡利弊,作出明智的选择;第二是让秦伯图谋将来,保全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的盟友;第三是让秦伯认清晋国的本质,明白晋国的扩张野心永远不会满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范文第5篇

一、适用话题

选择、爱国、责任、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不在年高、 发现人才、隐忍、宽容、知错能改、义与利、变通……

二、运用示例

1.岁月给了太多的落寞与不甘,磨砺了他的沉稳和敏锐,救国于危难之间,又体现了他的爱国之心,即使壮时未被重用,亦为国不计私怨,顾全大局。

2.有才无须溢于表,有志仅须喻于心。这是中国古代一部分有识之士的处事原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烛之武便是这样的人,然而,在他身上却兼存着独善其身般之内敛与怀才不遇般之无奈,但是,身处微不足道之地位并怀拥愤恨与期待之矛盾心境的他,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却毅然挺身而出,毫不推卸,可以说,烛之武象征的是一种心态――才美无须外现,秉承的是一种信念――虽老可仍毅坚,先驱的是一种精神――有难必然担当。

3.人参是人间极品,人参也是越老越珍贵的。年轻的时候没人要,让它在土壤中默默生长,积蓄了一生的能量,只为在年老出土时释放出来。烛之武就像是一个人间极品,大半生都被埋没的人参。人参是植物中最特别的一种,就如烛之武,不然郑伯怎么会把国家的安危托在烛之武身上呢?人参也是极好的补品,对人的作用很大,烛之武便是如此,一席精辟的话,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抓住秦伯的心理弱点,达到了劝退的目的。

4.当今社会,最缺的是人才,最不缺的也是人才。有一句话叫“人比人,气死人”。将竞争之激烈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伯乐完全忽视了那匹千里马时,原本再雄心壮志的人也一定愤怒极了,开始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可他是否想过,是匹千里马就总会被发掘,如果重新振作,就不会在后来错失良机了。烛之武便是这样的聪明人,虽然他这人才被白白浪费了许久,但国难当头,国君求助,爱国振邦之心强烈的他又怎么会拒绝?于是,他放下了多年来不受重用的愤怒、忌恨与傲气,虽然还是略表牢骚之意,却仍旧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退秦师的重任。烛之武正是不因个人情绪影响,才保全了大局。

5.烛之武称得上是一壶佳酿,但他却被埋没在晋国――这条深巷子中。尽管它香飘四方,却也迟迟未被晋侯――也就是这条巷子的尽头所“品尝”。直到这条巷子将要被拆毁的时候,它才被当作救命稻草般地呈到了晋侯的手中,成为了晋国命运的转折点。由此观之,哪怕是再聪明,再厉害过人,若不懂得毛遂自荐,也会永远掩藏于平凡世俗中,最后只能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不留痕迹。

6.晚年得志,不能不说是他的运道好。明明有才,明明有若干机遇摆在面前,不伸手去拿,谁能说他拿不到手,仅仅只是懒得伸一伸手。当今社会,不是过去,我们应该把握机遇,不应等着机遇来找你。

7.何为机智?何为勇敢?大人们常说:“遇到事情要聪明一点,不要被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有的人是天生就聪明,有的人是后天塑造的。聪明的人总是三思而后行。勇敢不能只是逞匹夫之勇,还必然要有计谋计策。并不是只有当面抓住坏蛋才是勇敢,能够依靠智慧来抓住坏人,才是真正的勇敢。就像烛之武一样,在说服秦伯时,并不是恐吓秦伯说:“小子,你要攻打我们郑国?不想活了吗?我现在就送你上西天。”而是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最终说服了秦伯。这就是烛之武的机智勇敢,难道我们不该学习吗?

8.何谓君子之勇?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烛之武为国只身涉险,他为何如此笃定面对那很有可能一去不回的任务?人生道路困难重重几多变故,又有谁能做到如此笃定,我想烛之武与秦伯谈判时一定成竹在胸,谈吐冷静,那是超越生死的智慧与心力战胜了秦伯。

相关期刊更多

铸造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沈阳铸造研究所

建筑知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民主与法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