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第1篇

一、天时

这里所说的“天时”,指的是这个事件(烛之武退秦师)的历史背景。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历史背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秦、晋两国的关系。秦、晋两国有三个相同之处:第一,它们同处北方,又是近邻;――秦在陕西,晋在山西,仅一河之隔。第二,两国君主都有称霸的野心。――晋文公、秦穆公先后称霸,就是明证。第三,两国都很强大。这些相同之处使两国的关系非常微妙:两国在联合的同时又有争夺,彼此不得不互相提防、遏制。谁也不希望对方崛起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安全。而“亡郑”恰恰是晋国进一步壮大实力的绝好机会,晋绝不会轻易放过,而秦肯定会竭力加以阻挠,只是秦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和借口。烛之武的到来正中秦穆公下怀,于是秦不但退兵,且与郑结盟,成功地遏制了晋国。与其说烛之武说服了秦穆公退兵,不如说秦穆公利用了郑国遏制晋国。

另外,我们还应注意,秦晋两国都很强大,不但使他们彼此提防,也使他们互相畏惧,鉴于对方的强大,双方都不敢对对方轻举妄动。秦退兵之后,晋大夫子犯曾建议袭击秦军,但晋文公说:“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晋文公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但晋之所以未攻击秦军,并非完全如他所说,而是因为晋文公并无十足的把握击败秦军,即使最终击败秦军,自己也必定损失惨重。我们可以设想,秦如果远弱于晋,那么秦穆公敢擅自撤军吗?撤军之后,晋文公能善罢甘休吗?

二、地利

此“地利”有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指的是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郑国紧临晋,却远离秦,秦国鞭长莫及,正如烛之武所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试想郑若处秦晋之间,秦、晋可以平分郑的疆土,秦穆公还会放弃这已经到嘴的肥肉么?

其次,烛之武退秦师还得益于秦国位置的偏僻。秦国地处西陲,西方紧邻蛮荒之地,没有发展空间,只能向东发展,这就使秦急需一座“桥梁”用以沟通关东各国,而郑恰好处在这样一个有利的位置上,向东可以沟通宋、齐,向南可以连接蔡、楚。秦利用它可以加强与东方各国的联系,免于被晋孤立。

还有一点,晋当时正如日中天(当时晋文公是霸主),秦穆公要想称霸,首先就要遏制晋,而要遏制晋,秦自己的力量略显单薄,因此他急需一个盟友来共同对付强晋,于是秦选择了郑国。原因很简单:郑与秦分处在晋的东西两侧,可以互相呼应,成犄角之势,以达到遏制晋国的目的。文中烛之武说“舍郑以为东道主”,实际上的含义绝不仅仅是让郑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他的话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作为秦“沟通东方各国的桥梁”和作为“与秦呼应的力量”。只是鉴于当时秦晋尚是同盟,烛之武没有明说而已。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第2篇

我的故事,没有多么动人的情节,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曲折。然而那堂语文课却是那么让我难忘,想起来就觉得那种快乐让我温暖,那种灵性使我智慧,那样一个不经意的火花启发我思考……

我一直在苦苦思考,不断探索:高中语文课,阅读鉴赏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阅读与鉴赏的根本目的在于“立人”。在阅读鉴赏中,不断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的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社会、自然的思考和认识。我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重点应培养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因为,独立阅读能力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让学生走进语文。融入语文,进而热爱语文。那么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建立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的灌输法,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讲,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结论。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分析、讲解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没有直接与文本对话,他的情感理智就不会与文本融会交流,产生共鸣,自然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

那么。如何让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阅读。在阅读中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思想认识,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和理解,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评价质疑呢?我的方法是,语文课从学生的提问开始。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老师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疑问,才能抓住学生,吸引学生,学生才会觉得那是他们所需要的语文课。而不是老师握着所有的主动权。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去回答老师所设计的问题。

记得我们在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我给学生留的预习作业就是认真阅读文本,每个人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如果没有疑问可以自己设计两个问题。然后以四人为单位。小组讨论解决本组成员所提出的问题。最后每个小组提炼出一个本组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设计出一个问题,然后在课堂上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非常关注自己和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兴趣盎然。学生围绕着文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推荐也就罢了,为什么要写郑文公一国之君引咎自责向烛之武致歉?为什么烛之武“要夜缒而出”等等。

有一个学生提出。“文章开头就写了秦晋围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仅凭烛之武一人怎么可能使强大傲慢的秦国退师呢?”昕到他的问题。我为之一振,我备课时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其实烛之武为什么能够退秦师正是全篇文章的要害。如果从正面提出就显得平平,不会引起学生过多的关注。果然,学生的争论开始了。另一个学生说,可是《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既然是史书就应当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一定是有烛之武退秦师这一真实的史实,才会被《左传》记载。

我因势利导,抓住“烛之武退秦师有没有可能”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请同学们再次紧扣文本阅读。因为学生是带着这样的悬疑来求证的,所以他们读起来格外投入,真正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热情。然后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生纷纷找依据,争先恐后的展示各自的小组讨论出的“成果”。最后师生达成共识,归纳出烛之武能够退秦师主要有几点原因。

1.烛之武青年时就很有才能,并为人所了解和信服。依据是,课文中有这样的叙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退秦师,师必退”,这是在大兵压境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烛之武的;而作为一国之君郑文公诚恳地向烛之武致歉,更是为了突出烛之武的才能不可替代。

2.烛之武有勇有谋。一句“夜缒而出”的正面描写使烛之武的形象跃然纸上,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形势危急,敢于“出使”,而且有智慧,善于把握机会,心细如麻。“夜”和“缒”(用绳子拴着人、物从高处往下送)看出烛之武谋略深远,有莫大的勇气。学生说,烛之武这样的人物去说服秦王。我们又增加了一份信心。

3.烛之武善于辞令,且谙熟说话的艺术。他的言辞简练透彻,短短125个字,却分五层意思,层层深入。步步逼近,句句打动对方,既委婉含蓄,又无懈可击;烛之武奉命见秦王,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却抓住秦王的心理,说辞里处处为秦王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最后“秦伯说(说同“悦”),与郑人盟”。

4.烛之武有一颗爱国的赤诚之心。学生说烛之武之所以能够在国家危难之时弃却前嫌,“许之”,能够在秦晋围郑的危急时刻“夜缒而出”,能够在威风八面的秦王面前镇定自若,陈述利害,面不改色退秦师,皆出于他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左传》在塑造人物上有什么特色?有了以上的精细阅读,合作讨论,激烈辩论,师生归纳,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就显得轻而易举了。最后再把学生质疑而产生的一颗颗珠子穿起来,总结全文的艺术特色。

一堂课,师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上得酣畅淋漓,师生的内心都是那么愉悦。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课堂质疑。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动脑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能促进教师的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而前提是教师要在讲课前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解性阅读的机会: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质疑甚至是批判。这样才能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创造性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中,我做了多次尝试,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一首清新自然,朴素优美,情景交融的诗,读他的诗会在一派淳真中体悟到蕴含隽永意味的理趣。在讲课之前,我让学生细细品味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启发学生通过对题目的思考来感悟课文。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诗人为什么要“归”?园田是什么样子的。归向何方?从字面看是归园田,可他仅仅是回归他在诗中所描写的有形园田吗?有没有精神的园田?他归园田后快乐吗?陶渊明描绘的园田生活既然那么好,他为什么才要回去呀?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但是我觉得每一个问题都很有价值,因为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学生不但读了语文而且思考了语文。比如学生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看似幼稚,其实正是陶渊明所生活的黑暗的乱世中坎坷的官场经历以及他深受儒道两种思想影响的体现,所以他几归园田几出为官。在讲蒲松龄的《促织》时,学生当堂提出:“作者为什么要写女巫占卜一段,是不是为了“志怪”而“志怪”?有的学生提出,从主人公成名的遭遇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整个封建社会官贪吏虐,对百姓的摧残,可课文本的结尾为什么要安排成名身“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的生活呢?悲剧是不是更深刻?其他的学生当堂就站起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课堂气氛特别融洽。

学生在其乐融融的语文课堂中感受到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古今形象,品读了一本本多彩的生活画卷。在文学作品中邀游,其乐无穷,因为那里有了他们自己的声音,有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在提问、质疑、反驳、批判中学生的思想会产生碰撞、交流,而促使学生对同一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在学习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第3篇

这场战争即将爆发的原因,有远因,也有近因。

远因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而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这个原因莫名其妙,纯属无理)。

近因是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失败。郑国也感到形势不妙,九次出使晋国欲与其结好,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公元前630年发动了这场战争。这个原因勉强能说得过去,但那是军事集团(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的争斗,现在把责任都归罪于郑国,可见晋文公的霸道。

真是春秋无义战。

但是从参战双方的力量对比上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

晋国联合秦国,这是当时两大军事强国的联合。

郑国则是一个独木难支的小国。

可就是这样一场战争在战前就被郑国化解了,为什么?

烛之武退了秦师,瓦解了秦晋联盟,晋国退兵啦!

不能轻视!

烛之武何许人也?他有何能耐去化解这样一场战争?

烛之武,一个年轻时不被重用,而在风烛残年之际被重用了一次的郑国人,却能孤身退敌、力挽狂澜,他凭借了什么法宝呢?

心理战,也可称为智慧战。

《左传》这样一部文学界和史学界都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品中,简洁而真实地反映了烛之武退秦时的过程,生动而且深刻。

仔细品读,我们就能体会出心理战(智慧战)的妙用!

首先,我们看他的受命显其义。

“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受命于国家危难之际。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虽然话中有自谦之意,但也反映了他已到了风烛残年之际。

然而,郑伯却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先从心理上消缓了烛之武的牢骚之气。这也对,你要人家给你卖命干活时,总不能带着牢骚这种内心的疙瘩吧?所以郑伯把以往的过错责任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国君都这样说了,烛之武还能有气吗?可见,郑伯也是一位心理战的高手。

紧接着郑伯又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意思就是说,如果郑国灭亡了,你心里好好想一想,对你有什么好处呢?烛之武肯定在心里盘算过了,于是“许之”。更见郑伯是一个心理战的高手。

还没有开始退秦师,前奏就已经显示出心理战这一技巧了。

其次看他的出发显其勇。

“夜缒而出”——虽然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表现的却是烛之武做事的果断、迅速、勇敢,同时也隐约显示出他心中的某种想法:郑伯你没用错人吧!

第三,也是最关键之处,退秦师显其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先摆出事实,认识到现实,我们无所谓了。他既不是示弱也不是死要面子似的逞强,而是从心理上先给对方一种震慑——大不了亡国,进而让对方的心里受到一种触动。是啊!人家都这样啦,我们做这事还有意思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烦执事。”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这是在引导对方在内心好好地掂量一番,让对方去思考:有好处吗?

众所周知的事情,灭了一个国家,肯定有好处。

但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可要得到这个好处是很难的,您心里盘算过吗?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这句话,砸在了秦伯的腰眼儿上了。

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邻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赢有利,有好处,可是这好处是很微小的。同时,别国强大了,您变得弱小了,您心甘吗?您心理上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吗?

笔者想,秦伯打死也不会接受这个现实的,否则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在称霸的道路上培养了一个劲敌,他有这么傻吗?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多浅显的道理啊!这句话,既缓和了前面说话的紧张气氛,也让秦伯的内心更进一步地触动到了不亡郑的好处。关键是既对自己有利,而且还对别国有害,这是一种本质的区别。也是烛之武的谈话能顺转到下一个层面上了: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这个是从历史角度毁晋于不义,也是从现实角度挑起秦伯对晋压在心理上的仇恨与不满。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从晋文公的心理角度来分析,点明他贪得无厌的本质,又现实角度证明晋的贪的事实,进而加深了秦伯心理上对晋的不满,使秦晋结盟的裂痕变成了鸿沟。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该说的都说了,该想的您也想清楚了。孰利孰弊,何去何从,您自己看着办吧!

到了这里,作为一代雄主的秦伯心理上可以说是完全认可和接受了烛之武一番话中的道理。

尽管之中没有在烛之武谈话的过程中写出秦伯的内心与表情上的变化,但是我们从一气呵成的谈话中,可以判断出烛之武环环相扣的言谈之余,也不乏时时观察秦伯内心感受的痕迹。

文章写到这里,有如勘探机一样,一步一步地层层深入地开掘了秦伯的内心根底。

所以,“秦伯悦,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晋国也“亦去之”。

一场眼看就要爆发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姑且不论决定战争成败的种种因素。

我们也姑且不论文学作品其他角度上的意义。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第4篇

《烛之武退秦师》是传统名篇,笔者上学时学过,工作后也教过多遍,在教研活动时也听过多次。当然,这篇独具魅力的文言文被不同的教师操持讲授过,不乏有创新之处,但更多地是被简单地疏通一下文意就大功告成了。笔者心有不甘,思虑其创新之处。文言文能不能像白话文(现代文)那样来教授?来深挖?带着这样的疑问,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时,大胆尝试利用文本信息来分析人物形象,结果非常成功。笔者激动之心久久难以平静,现将其实录如下,请方家批评。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将《烛之武退秦师》的文句进行了疏通,在下课前我布置一道思考题,请问是什么问题。

生:在文本出现的人物形象中,选出你最欣赏的人物。

生:他说的不够完整。还要加上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阐释你欣赏的理由。

师:很好。整理一下答案,三分钟后交流正式开始。

生:我最欣赏的人物是烛之武。原因有二:一是文章标题就是以他为主角命名的,这说明他是本文的核心人物;二是在退秦师时,烛之武凭他三寸之舌,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秦伯改变主意,这说明他很有外交才能。

师:能具体分析一下烛之武是怎样让秦穆公在那么短时间内就改变主意的吗?

生:老师,您能扮演一下秦伯,我模仿烛之武,咱们来“穿越”一下,行吗?

(同学们笑)

师:当然可以。不过,我可没什么台词啊。

(学生在我面前声情并茂,惟妙惟肖地将课文第三段内容“穿越”演绎了一遍)

(同学们热烈鼓掌)

师:“穿越”得非常好。请问谁能将此段赏析一下。

生:烛之武所言内容可分三层。前三句为一层,具体阐述了灭掉郑国,利晋不利秦,保护郑国,利秦不利晋的道理。中间两句,从历史层面,谈到晋国传统上就背信弃义,贪得无厌,言外之意,这样的国家不可信。最后两句采用正话反说的方式,促使秦伯改变主意。

师:分析得非常好。还有人欣赏烛之武吗?

生:我欣赏他的率真。当郑伯向他“求助”时,他却“推辞”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明显是将心中积习已久的怨气发泄出来了。试想,一个胸怀大略之人被埋没多年,能无怨无气吗?而怨气怎么发?此时不发何时发?但烛之武又是一个明事理顾大局的人,在郑伯承认“错误”后,他的怨气立即烟消云散——“许之”。

(同学们鼓掌)

师:非常好。现在我们对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简单小结一下。烛之武在接受命令之前,泄怨气是假,窃喜终能实现理想抱负是真,可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腾王阁序》);接受命令时,可谓“克己复礼”“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游说秦伯时,不卑不亢,以理服人,干练利索。我提议,大家应该用热烈的掌声表达我们对这位两千多年的大英雄最崇高的敬意。

师:继续交流吧。

生:我比较欣赏秦伯。秦伯在听取烛之武的一番高论后,立即改变主意。一者说明烛之武洞察能力强,口才优异;二者说明秦伯识大体明大局,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师:很好。还有吗?

生:我比较欣赏佚之狐,我欣赏他说话干净利索。

师:好,还有吗?

生:我比较喜欢晋文公重耳。当大将子犯请求继续攻打时,晋文公斩钉截铁地说:“不可”。

从“不仁”“不知”“不武”三个方面分析“不可”之因,最后“亦去之”。

师:很有见地。还有吗?

生:我最欣赏郑伯。从“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中可以看出,郑伯敢于在大臣面前承认错误,这倒是让我想起了历史上另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在一次庆功会上,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大声地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两位多么开明坦诚的君王啊!

(同学们对其能熟背三个“吾不如”,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汉高祖刘邦在听取高起、王陵高论之后说出“公知其一,不知其二”,接着一口气说出历史上非常经典的三个“吾不如”。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像这样胸怀宽广的君王,历史上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查找整理一下,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不过,汉高祖刘邦的这三个“吾不如”,我们应该背熟,它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重要素材。还有人想发表见解吗?

(同学们正在张望,似乎没有什么要发表的了)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最欣赏的人物是哪一位?

生:(齐声)想!

师:同学们猜猜看——

(抽查五人,四人认为是烛之武,一人认为是郑伯)

师:(摇摇头)都不是!

生:(惊愕)啊——

师:佚狐——佚之狐。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找出欣赏他的理由。

生:如果说烛之武是千里马的话,那么佚之狐就是伯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掌声)

师:说得好。如果没有佚之狐的力荐,那么烛之武恐怕就要“骈死于槽枥之间”了。我欣赏佚之狐有三点理由。

第一,佚之狐是一位伯乐式人物。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当时烛之武是“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致到了秦国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就是这样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小老头,原来却是长期“埋没”在朝廷中的“千里马”。真正识才的佚之狐“不畏浮云遮望眼”,关键时刻,力挺“千里马”出场。佚之狐对烛之武的评价是“口若悬汉,舌摇三岳”。从后来烛之武的表现来看,也证明了佚之狐是一位伯乐式人物。

第二,佚之狐是位忠君爱国的性情中人。当国难来临,国君问策时,佚之狐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像其他大臣一样,或沉默或作焦虑无计状,这是最安全的。但忠君爱国的佚之狐,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力荐烛之武。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假如烛之武不同意出马,怎么办?假如烛之武劝说秦君失败,结果怎么样呢?其结果是佚之狐及其家族要大祸临头。但此时的佚之狐没有考虑那么多,国难当头,他置身家性命于不顾,坚毅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时刻,方显血性男儿本色。

第三,佚之狐是位文韬武略的真英雄。佚之狐出场一次,用语14个字。我们来具体分析这句话。“国危矣”三个字将时局定性得非常准确。“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包含两大信息:一是在诸大臣中,他力挺烛之武,说明他看人准,“伯乐”相中的是“千里马”;二是在晋文公和秦穆公中,他让烛之武去见秦君而不是晋侯,看来烛之武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把握局势的能力。“师必退”,既表明他准确的预测能力,又表现他超强的自信心。短短14字,干净利落,高屋建瓴,振聋发聩。

(铃声响)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同学们长时间站立鼓掌)

【教学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第5篇

一、适用话题

选择、爱国、责任、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不在年高、 发现人才、隐忍、宽容、知错能改、义与利、变通……

二、运用示例

1.岁月给了太多的落寞与不甘,磨砺了他的沉稳和敏锐,救国于危难之间,又体现了他的爱国之心,即使壮时未被重用,亦为国不计私怨,顾全大局。

2.有才无须溢于表,有志仅须喻于心。这是中国古代一部分有识之士的处事原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烛之武便是这样的人,然而,在他身上却兼存着独善其身般之内敛与怀才不遇般之无奈,但是,身处微不足道之地位并怀拥愤恨与期待之矛盾心境的他,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却毅然挺身而出,毫不推卸,可以说,烛之武象征的是一种心态――才美无须外现,秉承的是一种信念――虽老可仍毅坚,先驱的是一种精神――有难必然担当。

3.人参是人间极品,人参也是越老越珍贵的。年轻的时候没人要,让它在土壤中默默生长,积蓄了一生的能量,只为在年老出土时释放出来。烛之武就像是一个人间极品,大半生都被埋没的人参。人参是植物中最特别的一种,就如烛之武,不然郑伯怎么会把国家的安危托在烛之武身上呢?人参也是极好的补品,对人的作用很大,烛之武便是如此,一席精辟的话,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抓住秦伯的心理弱点,达到了劝退的目的。

4.当今社会,最缺的是人才,最不缺的也是人才。有一句话叫“人比人,气死人”。将竞争之激烈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伯乐完全忽视了那匹千里马时,原本再雄心壮志的人也一定愤怒极了,开始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可他是否想过,是匹千里马就总会被发掘,如果重新振作,就不会在后来错失良机了。烛之武便是这样的聪明人,虽然他这人才被白白浪费了许久,但国难当头,国君求助,爱国振邦之心强烈的他又怎么会拒绝?于是,他放下了多年来不受重用的愤怒、忌恨与傲气,虽然还是略表牢骚之意,却仍旧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退秦师的重任。烛之武正是不因个人情绪影响,才保全了大局。

5.烛之武称得上是一壶佳酿,但他却被埋没在晋国――这条深巷子中。尽管它香飘四方,却也迟迟未被晋侯――也就是这条巷子的尽头所“品尝”。直到这条巷子将要被拆毁的时候,它才被当作救命稻草般地呈到了晋侯的手中,成为了晋国命运的转折点。由此观之,哪怕是再聪明,再厉害过人,若不懂得毛遂自荐,也会永远掩藏于平凡世俗中,最后只能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不留痕迹。

6.晚年得志,不能不说是他的运道好。明明有才,明明有若干机遇摆在面前,不伸手去拿,谁能说他拿不到手,仅仅只是懒得伸一伸手。当今社会,不是过去,我们应该把握机遇,不应等着机遇来找你。

7.何为机智?何为勇敢?大人们常说:“遇到事情要聪明一点,不要被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有的人是天生就聪明,有的人是后天塑造的。聪明的人总是三思而后行。勇敢不能只是逞匹夫之勇,还必然要有计谋计策。并不是只有当面抓住坏蛋才是勇敢,能够依靠智慧来抓住坏人,才是真正的勇敢。就像烛之武一样,在说服秦伯时,并不是恐吓秦伯说:“小子,你要攻打我们郑国?不想活了吗?我现在就送你上西天。”而是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最终说服了秦伯。这就是烛之武的机智勇敢,难道我们不该学习吗?

8.何谓君子之勇?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烛之武为国只身涉险,他为何如此笃定面对那很有可能一去不回的任务?人生道路困难重重几多变故,又有谁能做到如此笃定,我想烛之武与秦伯谈判时一定成竹在胸,谈吐冷静,那是超越生死的智慧与心力战胜了秦伯。

相关期刊更多

铸造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沈阳铸造研究所

建筑知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民主与法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