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第1篇

一.分析问题要全面,避免片面

众所周知,《烛之武退秦师》所记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攻打郑国前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在这场斗争中,郑大夫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服秦穆公撤围。他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用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终于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不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就充分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临危受命,不避险阻,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然而,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我们能否据此就认为这就是秦军最后撤军的“充分条件”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首先,从全文看,文章开头交代战争起因时强调的“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其实就已经说明了秦晋这次围郑,都直接关系到晋国,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而与秦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再说,“晋军函陵,秦军南”的互不接触,也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可乘之隙。由此可见,在秦军撤退的过程中,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显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同样不能忽视其他相关因素。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分析一个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事物都有两面性,有时候只说一面,可能会引起误会,就还得说另一面,这就避免了片面性。

二.要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避免静止地看问题

如上所述,尽管秦晋两国开始基于利益的暂时一致,都有向外扩张的愿望而联合围郑,但由于烛之武的分化瓦解作用,加之秦晋两国内部的因素,所以最后秦伯撤退了。那么,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原来,通过对烛之武一番说辞的研讨辨析,我们不难看到,烛之武的能言善辩,其实质就在于他强调了亡郑只是对晋国有利,而对秦国有害无益。这就在客观上巧妙地点明了秦晋毕竟是“两个国家”这一事实,其联盟是虚伪的,相互利用的,而绝非铁板一块,“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吕祖谦《东莱博议》,下同)。事实上,晋国这次围攻郑国之所以能够联合秦国,固然因为两国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但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想借此大捞一把,以实现自己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当烛之武阐明亡郑必然导致“邻之厚,君之薄”时,秦伯便动了心,“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由此可见,烛之武的斗争策略,突出表现在他的胸有成竹方面,他非常准确地把握了秦伯的心理状态,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迫使秦君不能不就范。试想,如果没有秦晋是“两个国家”这一事实和基础,或者没有联系两国之利这一纽带,那么,可以断言,任凭烛之武如何能言善辩,如何分化瓦解,恐怕都无济于事。总之,在秦伯撤军过程中,烛之武的能言善辩充其量是个“外因”,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秦晋之间的矛盾这一先决条件的结果;而实践证明,秦晋内部的矛盾才是秦伯撤军的根本原因,即“内因”。所以,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而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则是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鉴于此,如果我们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就不能认识它的本质和规律,分析起来就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要注意对立面的转化,避免孤立地看问题

由此看来,在烛之武说退秦师这一精彩的外交斗争中,一方面表现了烛之武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更重要的是也反映了春秋时代秦、晋两国之间矛盾斗争的复杂性。换句话说,烛之武的分化瓦解是建立在秦、晋两国内部矛盾基础之上的,是以秦、晋两国之间的根本利害冲突为前提的。那么,如此说来,这是不是意味着就贬低了烛之武的外交作用了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如前所述,我们在分析和评价一个问题时,如果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或者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那么都不是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都只能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泥潭中。正确的态度和看法是,既要知其一,又要知其二;既要看到问题的这一面,又要看到问题的那一面。这也就是说,在秦师撤退过程中,如果秦、晋两国的根本矛盾冲突是最后的、决定的因素的话,那么,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则是促进了两国之间矛盾的发展,是两国之间矛盾发展的“条件”和“催化剂”。不仅如此,我们总览全文,还可以看到,本文的中心事件就是“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当然是中心人物。文章赞扬的就是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既然如此,那么,文章开头写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郑伯去请烛之武时,为什么会遭到烛之武的婉言拒绝而不是热情回应呢?换言之,烛之武的一番牢骚――“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会不会影响他的英雄形象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这种从“反面”入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就是古人所谓“用逆”法,就是人物描写的个性化,就是要写出每一个人心中的情理,写出每一个人的“心事”。运用这种艺术手法,可以有力克服人物描写的绝对化和公式化倾向,即“美则无一不美,恶则无往不恶”的形而上学的创作方法。这是其一。其二,运用这种艺术手法,可以增强人物描写的真实性,做到“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唐・刘知己《史通》)。据史料记载,“说”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大臣叔蹇力荐),是佚之狐又力荐烛之武,可见,烛之武“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佚之狐语)的正能量应该位于佚之狐之上。然而,长期以来,壮士不遇,英雄末路(年近七十,他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人生虚掷,能无怨乎?很显然,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背后的牢骚和怨气正是生动体现了他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愤懑不平――这样写人,才是真人。其三,也是更为重要的,烛之武的“夜缒而出”,表面看来是因为郑伯的诚意和自责,其实,更为关键的是,烛之武几十年积累的正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他对郑国充满了最为朴素的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是对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最好注脚。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他之前的个人恩怨,,就没有他后来的义无反顾,换言之,烛之武之所以没有因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趁机报复郑伯,正是因为他的深明大义和“一飞冲天”的热切渴望,也正是由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转化来的。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阅读 质疑 思考 交流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面对社会中的各种感观刺激,学生在读书时往往心浮气躁,对文本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文本浅层次的表意上,不能沉下心来细细地揣摩文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强调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重要性。懂得思考,才能发问,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就是有重点的审视文本、思考文本的过程。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学生阅读前教师能提出几个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问题,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易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比如在让学生读《阿Q正传》前,我首先告诉学生《阿Q正传》是我国新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阿Q形象代表了当时社会中的一类人,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给他起名叫阿Q?他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会读得更细心更投入。学生读完之后进行讨论交流,对内容的认识也就加深了。

或者在学生读完之后,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在梳通了文意之后,我并没有按传统的讲法分析人物形象,而是为学生设计了几个问题:

1、烛之武能够前去游说秦师的关键是什么?一个人怎样做才有可能将来有所成就?

2、烛之武拒绝了郑伯的请求,他真的不想去吗?

3、把郑伯的伯的话改一下,改成“事若成,赏金万两,若不去,立斩之”,和课本上的对话相比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好?

4、分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他是如何成功的?

在学生充分讨论了这几个问题之后,学生的发言十分积极,一改以前课堂学生不活跃,发言似强迫的现象。

生(1):烛之武能够前去游说秦师的关键是郑伯,郑伯诚肯地请他去,并说“然郑亡,子亦有所不利焉”。

生(2):我认为是佚之狐,是他推荐他去的。对烛之武来说他就是伯乐。

师:大家同意谁的观点?(学生齐声答佚之狐)如果烛之武没有这个能力,事前没有做也准备他就是去了能成功吗?

生(齐):不能

师:另一个关键是自己要有才,同学们要不断的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增长才干,当机遇来临时才能抓住它。一个有才能的人,要适时的表现自己才能被人了解才能被伯乐发现,但并不等于恃才傲物,而是要广交善缘,这样才会让大家喜欢你,才会有伯乐推荐你。

生(3):我认为烛之武是想去的,他这样说是因为心中有怨气,借此发发牢骚而已。

生(4):“然郑亡,子亦有所不利焉”,说明他是考虑到个人的利益才去的。

师:你们分析的都有道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他的怨也正体现他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游说秦伯的话可以看出他早有准备。在他身上看到了深明大义的爱国精神,无论个人受多大的委屈,当国家需要时,也要挺身而出。

生(5):我认为课本上的对话更好,因为按改后的说法太强硬,烛之武去也是心不甘情不愿。

生(6):古人是重名节的,如果去了,就意味他是因为怕死才去的。他有可能为保名节而拒绝去。

师:这有点符合谁的特点?

生(齐):秦始皇

师:这样说很霸道。郑伯以诚感烛之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激之以气。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人在帮助时应以真诚打动别人,不能使用暴力。作为领导人不能颐指气使,要得人心,这样才能让手下竭尽全力为自己做事。如果有一天同学们成了领导,也应像郑伯一样做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学生笑)

生(7):他能从秦的角度出发阐明利害,得到秦伯的肯定。

生(8):他在游说前已做了详细的准备,占在了秦国的立场上,在秦伯面前表明灭郑和存郑对秦的影响,秦伯才决定撤退。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在游说、劝说别人时要从他人的立场出发,方能被认可。

书籍如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学会质疑解疑就学会了使用这把钥匙,有提问便有思考,有讨论便能形成新的认识,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还有意识的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比如在学习契诃夫的《套中人》时,充分阅读了文本之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对某个词的理解上的困惑,也有对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上的困惑,比如:

有的学生问道:“可是他们却屈服,容忍这种事”这里的“他们”是指谁?

有的学生问道:“这时候他躺在棺材里,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仿佛暗自庆幸终于装进一个套子里”他为什么要这样高兴?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第3篇

正如吴礼权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所说,讳饰是交际者言及可能触犯受交际者忌讳或社会习俗禁忌的事物时,为了避免或缓解对受交际者的心理刺激,有意“换言易语”予以规避甚或美化的一种修辞文本模式。汉语的历史非常悠久,“讳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存在于汉语中的历史也非常悠久。由于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人往往对某些事物或概念有所忌讳。因此,在言语交际中,表达者为了顾及接受者的情感或心理感受,往往会换一种说法,将所要表达的意思婉约地表达出来。这样,接受者可以自己通过对表达者所建构的修辞文本的解读而自行解读出文本的真实内涵,从而避免了在心理上产生对表达者表达内容的抵触情绪,能够愉快或坦然地接受之。其实,讳饰修辞文本所表达的实质内容还是表达者原本所要表达的内容,丝毫没有改变,只是表达得婉约、间接些而已。

中国人对不洁之物历来抱规避态度。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课《鸿门宴》里有“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这里的“如厕”和“更衣”、“出恭”、“起居”、“净手”以及现在的“上洗手间”一样委婉表达“上厕所”的意思。与中国人讳言失败、失利的心理相对应,文言文中也累积了一些这方面的讳饰语。如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三课《琵琶行》中,用“左迁”来表达官场失意、贬官和降职。用“青衫”来表示官职低,后人常用“青衫司马”来指代失意官员。对于死,人类普遍有恐惧心理,文言文中有很多关于“死”的讳饰语。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四课《陈情表》中,李密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来陈述祖母病笃,自己不能废远的特别处境,进而打消晋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

二、文言文的婉转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课《烛之武退秦师》因语言精练简洁、形象鲜明、情节独具匠心成为《左传》中的散文名篇,尤其是烛之武与秦穆公的一段说辞堪称外交辞令的经典。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兵,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上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这段说辞文字不多,但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穆公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必修五第二单元第四课《陈情表》,全文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首先为唤起晋武帝的怜悯之心,作者围绕“情”“孝”二字,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借以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举出朝廷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许所请,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孝后尽忠。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委婉地将孝道、苦情和忠情表达得情真意切。

三、文言文的层递美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道:层递是将语言排成从浅到深,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从轻到重,层层递进的顺序的一种辞格。

如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课《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体现孟子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课文是记录孟子与梁惠王围绕“民不加多”而展开的一次对话。

梁惠王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的做法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于是,梁惠王有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的疑问。

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他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君王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之后,就自然过渡到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了,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包括“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个方面。“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才能做到“王道之始”。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了如下效果:“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竹杖,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孟子在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接着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

整个对话逻辑严谨、气势酣畅,充分体现了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也淋漓尽致地宣传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第4篇

波普儿曾经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现知识、去实验、去观察。怎样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带入文学鉴赏的大门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做到以下三点,就能“问”出个新天地来。

一、高屋建瓴,感受作品的灵魂

优美的文学作品往往倾注了作家的热情和智慧,如何寻找一个好的突破口,感受作品的灵魂呢?高屋建瓴地把握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或许是最佳的选择。

例如教《我与地坛》时,学生才十六七岁,对生命的意义似懂非懂,才刚刚有了懵懂的感悟,另一方面我刚大学毕业,7000多字的文章,一节课完成,很有难度。但长课文应短教,我发现本文涉及作者、地坛、母亲三个因素,除内容的浑然一体外,结构上也有一个转接(承上启下)(第二部分的第一段),所以以此作为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的枢纽。一上课我就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

假如有来生,你会选择( )

A.幸福的猪 B.快乐的蚂蚁 C.称霸的老虎 D.精明的狐狸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答案形形,他们大多愿意当一只快乐的蚂蚁(其实他们在说假话),聪明的学生想当”既幸福快乐又称霸精明”的动物。

接着我问,假如还有一个选择E.痛苦的人,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做一个痛苦的人。

我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假如你必须舍弃,你会先舍弃或最后留下什么?( )

A.母爱 B.爱情 C.友情 D.事业 E.金钱 F.健康

或许,每一个都重要,但母爱都往往是最后,然后自然引申到母爱。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冥想,从课文内容到自己,自己的生命认识,自己的家庭、亲情,自己对残疾人的认识等。五分钟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有的同学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生命,尤其是了解了作者史铁生的不幸与奋斗历程后更是反省自己;有的同学重新看到了父母的爱,原来与父母有隔阂的,在深思中看到了父母朴素而又伟大的爱,认识到自己的父母可能卑微,可能愚昧,但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不容置疑的;有的同学看到了作者的艰难,责备自己在生活中对待残疾人的冷漠,更悔恨由于无知曾对残疾人做出的愚蠢行为;有的同学写出了赏析,从内容到语言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点评。

二、切中肯綮,启发学生的悟性

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秦师’是指秦国的军队,烛之武是一个人,一个人能用武力击退一个军队吗?”学生都说“不能”。“可秦军的确退军了,那这‘退’究竟是怎么个退法呢?用武力不行,那就只可能用什么呢?”“用言辞。”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对,也就是说退、劝退。孙子曾说最上等的军事策略,就是‘攻心为上’,通俗点讲,就是用心理战术,使敌军主动撤军,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由此看来,烛之武的口才的确了不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识见识吧。”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烛之武之所以能劝退秦军的理由,进而领略了他高超的说话艺术,本文的教学目标也就顺理成章地实现了。

我们学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即每周除了星期天下午可出校门外,每个月就一天半的假期,其他时间都要关在学校里。那天刚好是放月假前的最后一节课,我看学生个个归心似箭,遂临时想出一道辩论题:“全封闭式管理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给了学生五分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自由发言,想不到平时一个辩论会要准备几天,也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这一次他们却争先恐后地发言。持赞成态度的大谈学习的重要性,持反对态度的则大吐心中的苦水,使郁积多时的情感终于得以发泄。当下课铃响时,有学生还意犹未尽。事后,不少同学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他们未来得及表达的感慨,真让我心花怒放。

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设计的问题若能切中肯綮,抓住学生的心思,触及他们表达的欲望,就一定能迎刃而解,而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也因此而得以提高。

三、开拓思维,提问要捕捉信息

前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创设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的问题”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时,一定要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延伸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教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洞天美景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仙人盛会图,可作者为什么不让自己也融入美景中呢?”第一个学生站起来答道:“诗歌贵在含蓄,所以作者不愿把所有的内容都写尽了,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就像……就像……”我接过话茬:“就像维纳斯的断臂,给人带来的不是遗憾,而是美好的想象,这就是所谓的‘残缺美’。是吗?”那个学生显得很兴奋:“对、对!我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第二个学生说:“我认为作者自己太喜欢这幅画了,他怕自己入画惊动了神仙,破坏了美丽。”我接着说:“就像冬天的一个早上,你推开门准备去上学,却发现满地是一层无瑕的白雪,你站在门口,实在不忍心挪动双脚去破坏那洁白,是吗?”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虽然我明知学生的答案与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不一致,但对学生带有创意性的思维,还是给予热情的鼓励,及时捕捉学生答话中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延伸疏导,说出学生想说不敢说,不知如何说的话,帮助学生提高认识,顺利做答。――这正是提问中的引导艺术,“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第5篇

然而,高中语文教学的客观现实,总是不能令人乐观:教学的“投入”与“产出”太不成比例――精力投入殆尽而效益甚微,可谓事倍功半,究其因就是程式化的套路死死束缚着教师的手脚。这使我们意识到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必须打破旧套路,引导学生进行新型的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教师指导下选取某个语文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促进他们逐步成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人。

一、创设问题情境,组织探究性学习

创设富有新意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富有创意的问题情境下,调动认知积极性,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方法的运用上,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只有先创设了问题情境,才能引导、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更深层次的知识,这样,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就会得到大大提高。其次是让学生带着富有创意、有辐射性的问题尝试探究学习活动,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比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公元前630年,假如你就是烛之武,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国君重用。这时秦、晋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面临危难时,郑伯才来求你,你该说什么?与强国交涉,可能身陷绝境,如何脱身?该使用什么计策才能保郑退敌?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探索、发展的情境,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二、设计开放性的拓展思考题,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大多给学生布置一些封闭性的思考题,表达形式程式化,答案都能从教师的讲授或教材中找到,这极大地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探究性学习注重的是思路开放、方法开放、结果开放的思考题的设置。学生通过亲自动脑思考、思辨寻找结果,而且这结果不是唯一的,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挖掘其思维的内在潜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授完《烛之武退秦师》后,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拓展题:2013年10月3日,日本、美国17年来首次修改防卫指针,适用安保条约,这就裸地暴露了美国干涉的野心。假如你是一名外交官,请运用今天学到的烛之武的外交技巧,根据美日历史矛盾和现实的利害冲突,思考怎样打开问题的新局面。问题新颖,贴近生活,学生听后探究热情高,不少学生都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或做法。类似这样的拓展探究题,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由课本理解向课题探究延伸

相关期刊更多

铸造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沈阳铸造研究所

建筑知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民主与法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