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普及高中教育

普及高中教育

普及高中教育

普及高中教育范文第1篇

印度历届政府都比较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并把“科技立国”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现任总理瓦杰帕伊在独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也明确指出:“到2010年,印度要成为信息技术大国、核大国和生物技术大国,并力争到2020年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重视科技离不开人才,印度科技人才众多,号称“世界第三大人才库”,人才优势十分明显。而人才培养依赖于教育,发展并普及中等教育因此成为目前印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政策颁布及文本体系

为了论证并制定普及中等教育政策,印度政府于2004年8月对1994年解散的中央教育咨询署(cabe)进行重新改组,组建7个委员会分别处理印度教育相关问题,包括:免费义务教育法案及其初等教育相关问题委员会、女童教育及公共学校体制委员会、中等教育普及委员会、高等教育机构自治委员会、学校课程中文化教育整合委员会、教科书管理机制委员会和高等和技术教育经费委员会。

中等教育普及委员会经过一系列严肃认真的商讨、辩论和研究,于2005年7月正式发表《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关于普及中等教育的报告》。该政策报告标志着印度政府自独立后第一次把普及高中教育提到国家日程上。

报告提出普及中等教育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力求到2015年为所有印度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初中教育(即到16周岁);第二步是到2020年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即到18周岁)。

报告指出普及高中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有以下原则:

第一,普遍入学原则,即学生入学不应受身体、社会、文化和经济等条件的制约。普及入学不但意味着适龄青少年需要达到多少个百分点的人学率,为学生提供多少教室、实验室、计算机硬件设施等量的增加,而且也意味着学校系统包括学生、老师、课程计划者以及教科书编撰者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摒弃性别、种族、阶层等歧视,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文化环境,给他们包括身智有残疾的学生提供足够均等的入学机会和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第二,平等和社会公正原则。这一原则在印度宪法中有明确规定,它不但要实现中等教育的平等和社会公正,而且要通过中等教育努力实现平等和社会公正。要保证高中教育的平等和公正,学校教育系统必须从性别、经济差异、社会(比如部落、种姓)、文化(包括宗教和语言多样性问题)、身智残疾儿童以及城市和农村6个维度努力。这6个维度要反映在学校课程设置中,不但用以建立孩子的自尊心,也确保所有孩子完成高中教育。

第三,相关性和发展性原则。该报告认为,今天的教育不但要能发掘孩子的所有潜能,而且要能促进孩子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该报告认为,教育应当在以下4个领域的发展中扮演主要角色:(1)构建民主社会公民的职责和权力;(2)通过交叉学科掌握知识和概念体系并能将其批判性地或创造性地运用于日常生活;(3)发展多元社会价值;(4)掌握继续学习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四,学制及课程改革原则。学制体制和课程结构改革是印度普及高中教育改革力度最大的一环。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应与学制改革相一致。在高中阶段应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该报告认为,要对中等教育的课程和结构进行双管齐下的改革,也就是:(1)必须把生产性劳动作为教学媒介引入到整个学校系统的课程中来,以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培养价值观和技能;(2)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组建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vet),并加强各模块课程横向和纵向上的紧密联系。

报告还提出,要对高中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改革,以利于高中教育的普及。如:加强多元智能教育、青少年健康教育;改革课程结构与学科设置,增设选修课程;加强并更新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项目建设;改革公共学校体制管理制度;进一步实施“三语言模式”计划,即在印地语为母语的州提供印地语、英语和一种现代印度语言(主要倾向于南方语言)3种语言教学;在非印地语州提供印地语、英语和区域语言3种语言教学。改革教学与评估体制,实施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弱化考试,实行学生档案袋评价模式;还涉及到财政资助和教师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政策报告最后就政策实施的规划和管理体制提出了建设性措施。

二、政策的价值取向

(一)“全纳教育”取向

全纳教育的基本思想是“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建立全纳社会”。这一思想在印度的《普及中等教育》政策报告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关注特殊教育,为所有残疾儿童提供特殊的就学方式和学习设施;关注女童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尽可能消除性别歧视和偏见的内容,积极开设“性别和谐课程”,并积极解决女童早婚问题;重视教育平等问题,“根据印度宪法的基本价值观和原则之精神,所有高中适龄孩子,不分种姓等级、、语言、经济、文化、地域或性别的差异,都享有平等的接受国家公共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另外,为了加强民族融合和社会平等,将私人资助的高中学校整合到国家公共学校教育体制中,因为“在私人资助的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有权势的家庭,这就意味着在这些学校的学生被剥夺了了解其他文化背景学生特点的机会,难以培养他们的平等和社会公正之意识,不利于多元文化之间相互理解”。实施“三语言模式”。报告要求“中央政府要建立有效的‘三语言模式’实施机构和程序,要求各级政府给以充分的资金支持,加强高质量的信息资源跨语言翻译工作,并将国际信息资源翻译成不同印度语种”。该报告旨在通过实施“三语言模式”计划,加强国家不同语言地区的高中教育资源的可利用性,达到教育资源的共享目的,从而有利于全国高中教育的提高和普及。在高中教育普及的评估过程中,加强“焦点群体”(如女孩、贫困地区的学生、残疾青少年等弱势群体)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工作,从而更有利于监控这些弱势群体教育的普及情况。另外,要求加大农村贫困地区高中教育机构建设的力度,将有条件的初中升格为高中。

(二)“管理分权”取向

在普及高中教育管理和规划方面,实行地方分权制。由于普及高中教育要涉足到不同地区,而且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差异较大,管理和规划一定要具体到各个州、社区和街巷,以及不同性别、种姓、宗教和语言群体中。也就是说,必须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立体式规划和管理。在国家公共学校教育管理方面,“国家公共学校教育体制采取灵活性管理,维护学术自由,鼓励教育创新”。同时,加强州级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民间财团对公共学校教育体制的资助力度。

(三)“以人为本”取向

政策报告中多处体现了这一基本教育理念:首先,针对高中学生处于17-18岁生长的关键过渡期,根据其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教育,加强长期处于弱势群体的女童健康教育;重视“多元智能教育”,积极研究和开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教育思想,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充分的训练不同智能的机会,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增强每一个高中生的自信和自尊;另外,根据不同语言文化群体的特殊需要,加强多元文化课程建设;在教学方面,采取尊重学生个性特征的建构主义教学范式;在评价方面,改革传统的标准化考试模式,要求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袋,记录他们的学习进程,重视每个高中生的纵向进步而非横向竞争的评价模式。

普及高中教育范文第2篇

二战后,日本高中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普及很快,主要表现在初中生升入高中的比率逐年稳步上升:1950年仅为42.5%,1955年为51.5%,1960年为57.7%,1965年为70.5%,1970年为82.1%,1975年为91.1%,1980年为94.2%,1990年为95.1%,2000年达到97%。

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如此之快,首先是缘于日本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公众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发展高中教育的经费有了充足保障,为普及高中教育奠定了经济基础。其次是日本政府和教育机构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制定和推行各种政策措施,具体如下:

一、高中“三原则”促使高中教育一体化

1948年,随着战后“六・三・三・四”学制的实施,在教育机会均等的口号下,日本建立了新制高中。日本文部科学省(2001年前称“文部省”,下文同)在1947年2月发出《关于准备建立新制高中》的通知,指出:“高中以初中毕业生凡希望升学者全部能够升学为奋斗目标。”这表明新制高中要为推动日本高中教育的普及而努力,为此日本采取了新制高中“三原则”。

1. 综合制原则。

综合制原则的实行是为了避免因学校和学科类别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平等。为了建立新制高中,日本于1948年至1949年对全国的高中进行了综合制改造,将普通高中、高等女子学校和实业学校等合并为不同类型的新制高中,并把战前不属于中等教育范围的实业补习学校和青年学校等作为定时制高中纳入新制高中。

2. 共学制原则。

实行共学制原则是为了取消男女入学差异。战前,日本的中学实行男女分校,在学校类别、教育内容和教学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女子的入学率和受教育机会远远低于男子。战后,本着受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日本实施了男女同校制和产学协作,女子入学率逐渐升高。20世纪80年代以后,90%以上的国立高中和公立高中都实行了男女同校,且女子入学率略高于男子。

3. 小学区制原则。

小学区制原则的实行是为了消除因地区不同而产生的高中教育不平等现象。小学区制是指在一个学区设立一所高中,但在综合制原则实施以后,小学区制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由于对为升学而设置的普通教育课程和为就业而设置的职业教育课程的评价不同,以及各高中的教学水平和设备等方面的差别,导致了学校和课程之间的差别与对立。

因此,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化和多样化,小学区制逐渐被中学区制(一个学区设立2~6所高中)和大学区制

(一个学区设立7所以上高中)所取

代。目前,只有京都府仍在实施小学区制,其余的都道府县均采取中学区、大学区制或并行设置。

日本在建立新制高中的过程中,“三原则”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贯彻教育机会均等原则,促进单轨制教育体系的形成;消除高中教育中的等级差别、男女差别和地区差别,实现了后期中等教育的一体化,为高中教育的普及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但是,“三原则”中唯有共学制原

则得到了真正的落实,综合制原则和小学区制原则都未能行得通。

二、为就业青少年创设多种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

1963年,日本经济审议会估计1965年的高中入学率为70%左右,就这样仍有近30%的学生不能入学。为使这些学生和已就业的青少年获得深造机会,日本政府开辟了以下道路提高高中教育的普及率。

1. 采用定时制高中与函授制高中并行的方式。

日本的函授制高中和定时制高中是为已经就业的青少年开办的,学习时间在四年以上。为了使这些青少年获得高中毕业资格,允许他们在就读定时制高中的同时就读函授制高中。之后,随着函授制高中的增设,定时制高中及其在校生数量逐渐减少。

2. 加强定时制高中与职业训练机构之间的协作。

日本的职业高中和职业训练机构的教育计划有较大区别,职业高中的教学计划是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而职业训练机构的教学计划是以实习为中心的。由于高中入学率的迅速上升,职业训练机构渐渐难以招收到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并且,在已经就业的接受职业训练的青少年中,白天接受职业训练、晚上又到定时制高中和函授制高中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为了减轻学习者的负担和提高职业训练的水平,1955年,文部省指定神户市立产业高中和阪神内燃机制造厂进行加强定时制高中与职业训练机构之间协作的试验。1961年通过的《学校教育法》修订版正式确立了产学协作制度,职业训练机构和定时制高中相互承认学生在对方机构所学科目的学分,即职业训练机构承认学生在定时制高中学习普通科目和基础科目的学分,定时制高中也承认学生在职业训练机构学习专业科目和实习的学分。

三、高中准义务教育化和基础教育化

20世纪70年代,随着产业结构和科技政策的转变,日本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此时,战后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高度普及,各级教育迅速发展,日本开始步入高学历阶段,人们都向往更高一级的教育,普及高中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日本高中教育开始向作为普通教育体系中的一环、具备准义务教育特征、促进中等教育彻底普及的方向转变。

1. 实现高中教育的准义务教育化。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受战后初期出生率增长高峰的影响,日本的高中适龄青少年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彻底普及,要求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逐渐增多。因此,以公众强烈的教育要求为主导的“高中全员入学运动”在全国展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经济和教育政策的转变,高中教育普及化的时机日渐成熟。为加速高中教育的普及,日本采取了各种措施。例如,增设地区普通公立高中,实行《私立学校振兴法》,地方援助私立高中办学;加强高中的学校设施建设,缩小各校之间的差距;改革高中入学方式,普遍实行中学区综合选拔制;挖掘现有高中的潜力,扩大学校规模,使之趋于大型化等等。除此之外,为加强基础教育机构的一体化和相互之间的衔接,中央教育审议会和教育制度探讨委员会提出改编学制、建立“地域综合高中”的设想,从而彻底保障了所有青少年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

正是因为这些合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日本的高中教育才得到了长足发展和迅速普及,入学率猛增,到1989年达到94.7%,基本实现了高中的“准义务教育化”。

2. 逐渐将高中纳入基础教育范畴。

与20世纪60年代高中教育要为经济增长服务、大力发展职业高中、培养社会急需的大量初级技术专业人才的基调不同,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强调要解决中等教育中的初中与高中相脱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分离的问题,逐渐建立初、高中一贯制,实现高中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的相互结合,将高中变成实施基础教育的学校。

日本对高中的调整体现了其重视普通高中、强调升学率的倾向。首先是扩充普通高中,加大普通科学生的比例。其次,从高中毕业生的出路看,升学率上升,就业率下降。这说明日本高中正逐步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3. 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化和综合化。

普及高中教育范文第3篇

立足县情,注重顶层设计,绘就全县高中教育发展新蓝图

凤庆县地处滇西南地区, 全县人口46.7万人,是部级扶贫攻坚县。凤庆是临沧市的教育大县,2015学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4所,学生58 643人,其中有88个高中教学班,学生4 907人。虽然凤庆县的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保持在临沧市前列,但高中教育资源不足,普通高中录取率低的状况,曾一度困扰着全县教育的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县高中教育形成了“一高一低两难”的局面。“一高一低”即办学效益和质量高,普及率相对较低。“两难”:一是入学难,读高中比读大学难,初中升学率为60%,高中升学率为99%,初中升学率低于高中本科上线率20个百分点,初中考高中的难度,超过高中考大学本科。二是办学难,经费严重不足。高中学校负重发展,债务缠身,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与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

如何实现高中教育效益最大化,解决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最为突出的瓶颈问题,加强普通高中资源建设,彻底解决高中教育的“肠梗阻”,实现高中教育健康发展,被摆上凤庆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该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发改、财政、人社、教育等部门为成员的高中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统筹领导组,全面统筹高中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县党政领导对教育工作大力支持并亲力亲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听取老干部意见;深入学校现场办公,解决具体困难;召开高中教育座谈会,研讨教育发展大计;召开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新时期深化高中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2010年,制定出台了《凤庆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2020年实现普及高中教育的战略目标。2014年,制定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教育构筑滇西南教育高地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做强县一中,提升县二中,办好县三中,巩固鲁史中学,做大县职中,打造教育品牌,全力构筑滇西南教育高地”的高中教育发展思路及目标,并对全县高中教育的项目用地、师资、课程改革创新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建立了政策保障机制。将教育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在2016―2020年间,全县教育每年完成一个既定目标,依次为义务教育均衡年、基础服务能力提高年、课改成果展示年、高中教育优质年、教育品牌展示和教育强县呈现年。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目标定位,县级各部门落实责任,强化协调配合,创新工作举措,构建工作合力,努力形成办大教育的良好氛围,用高中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加大投入,优化资源,把高中教育做成最大的民生工程

义务教育巩固难,关键原因是作为承接高等教育,连接九年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教育供给严重不足。近年来,虽然全县高中择校生从停招到实施“三限政策”,但家长仍然乐意付高昂的学费读高中,折射出的是教育提供的高中教育服务和高中教育产品同家长的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凤庆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只有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化供给结构,进一步提高教育供给能力和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共享发展成果,才能解决高中教育发展不足所带来的民生问题。

普及高中教育范文第4篇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新一轮深化改革的春风,拂向祖国大地各个角落。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句话深刻表明了教育体制改革任务的艰巨性。

一、调查目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曾有这么一段话是对教育领域改革的明确表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是对深化教育综合领域改革的细致、全面、具体的说明。

其中的“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吸引了笔者注意力。高中教育的普及问题涉及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和国民素质提升的问题,尽快地提升国民素质,可以使国家的综合实力能有一个很快地提升。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可以使适龄青年通过高中教育这样一个途径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完善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而对自己、对家庭、事业、社会能够有一个较为明确清晰的认识。这些优秀的青年被埋没于自己的短见和周围人的无知,殊不知只有不断地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辉煌,实现自己的未来的梦想。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高中教育普及情况,笔者对辽宁省锦州市进行了调研,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二、调查过程

本次研究针对锦州市直地区的初中升学率进行了调查分析。据了解,锦州市直的初中有锦州市第二初级中学、锦州市第三初级中学、锦州市第四初级中学、锦州市第五初级中学、锦州市第七初级中学、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锦州市第九初级中学、锦州市第十八初级中学、锦州市逸夫中学。这些中学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把这些初中分为重点初中、非重点初中、民办初中等,其中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锦州市第四初级中学等属于重点中学;锦州市第十八初级中学、锦州市第二初级中学、锦州市第三初级中学等属于非重点中学;锦州市逸夫中学属于民办初中。

这次调查通过两种方法调查这个问题,第一种方法是从这些不同等级的初中里面,采取抽样调查分析的方法。对其抽取样本进行分析,将初中毕业人数和升入高中的人数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升学率,从而估量整体锦州市直初中毕业学生升入高中的情况;第二种方法是采取随机采访学生家长、学生的办法。通过采访这些人群,了解学生家长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从而得到第一手资料。

笔者将锦州市的市直高中分为四类即重点高中、民办高中、职业高中、中专,对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锦州市第四初级中学、锦州市实验中学、锦州市第二初级中学、锦州市第十八初级中学、锦州市逸夫中学的2013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首先,重点初中里面笔者调查了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锦州市第四初级中学和锦州市实验学校。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2013年毕业生人数是1 328人,其中升到重点高中为1 013人、民办高中为260人、职高为38人、中专为14人,另外有3人没有参加高中教育。其高中教育的普及率为99.8%。锦州市第四初级中学2013年毕业人数是892人,其中升到重点高中为715人、民办高中为119人、职高为30人、中专为20人,另外有8人没有参加高中教育。其高中教育的普及率为99.1%。锦州市实验学校2013年毕业生人数是726人,其中升入高中的为668人、升入职高和中专的人数为47人、另外还有11人没有参加高中教育。其次,非重点初中里面调查了锦州市第十八初级中学和锦州市第二初级中学。在锦州市第十八初级中学2013年毕业人数为478人,其中升到重点高中为226人、民办高中为146人、职高为16人、中专41人,另外其余49没有参加高中教育。其高中教育的普及率为89.7%。在锦州市第二初级中学2013年毕业人数为123人,其中升到重点高中和民办高中为57人、职高和中专为38人,其余有28人没有参加高中教育。其高中教育的普及率为77%。最后,在民办初中里面调查了锦州市的逸夫中学,2013年锦州市逸夫中学毕业生为53人,其中升入高中为25人、职高为13人、中专为8人、其余7人没有参加高中教育。其高中教育的普及率为86.8%。

通过横向比较这些数据,发现其中重点初中的升学率比较高、升学的人数多,而且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最多。相比之下,非重点初中升学率相较重点初中低,而且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较少,同时升学的人数较重点初中少很多。最差的是民办高中,升学率虽然和非重点初中不相上下,但是升学的人数相对非重点来讲,少很多。进而纵向比较这些数据,发现很少学生选择初中毕业去职高和中专这样的学校继续深造学习,大部分学生仍然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够上一所师资力量强大、教学水平高、管理严格的高中进行学习。

在这些数据的调查基础上,笔者利用闲暇时间随机采访了10位初中生的家长和初中生,了解他们对于高中教育普及率的理解。在这些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的观点基本上分为五种意见。第一类家长希望高中教育能够普及,希望孩子能够在完成初中学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到重点高中,完成高中教育,从而考上大学,希望通过这样的途径,孩子以后能有一个好的教育背景,找到好的工作,有一个幸福的生活。第二类家长希望高中教育能够普及,但是普及的方法最好得当,不要搞一刀切同时不要设置太多的障碍阻碍孩子的升学之路。第三类家长希望高中教育能够普及,但是同时要全面发展高中教育,提高职高、中专的教育水准,又精又全地发展的教育事业。第四类家长表示不赞同高中教育普及,怕对孩子未来升入高中产生负面影响。第五类家长表示无所谓的态度,只要能让孩子上高中就可以。

三、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分析采访后的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和家长对于普及高中教育表示期待,并且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一项政策能够真正使初中毕业生获益;希望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初中毕业生能够顺利升入更高学府,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思想境界,拓宽眼界,形成较为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希望初中毕业生能够在更高的平台,大展宏图,实现民族希望的崛起,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从以上调查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锦州市的高中教育整体普及率比较高,而且每年都在上升,当然在调查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高中教育普及率没有达到国家政策的标准。国家要求基本上普及高中教育,可是在锦州市直的各所初中的初中升学率仅达到了80%左右,照国家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二是重点初中不足使其缺少带动实现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动力。锦州市的重点初中较少,不超过五所。这些初中无法带动锦州市二十几所的初中的教育水平,无论在师资上还是在教学设备资源上都无法提供强有力的能量推动锦州市的初中教育质量上升,更无法实现高中教育普及化的问题。

三是初中教育水平层次不齐、差距较大。锦州市的初中教育存在很大差距,重点初中人满为患,而相对差一点的初中生源少而且生源素质不高,导致资源分配很不公平。重点初中数量有限,大多是非重点初中和民办初中,初中生无法在这里得到较好的教育和培养,成为阻碍高中教育普及的一个因素。

面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锦州市的整体经济水平较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锦州市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省内其他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来说较差,没有充足的财政支持使其能够很好地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导致锦州市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资金不足,学校教育发展动力差。

其次是锦州市的各个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在锦州市内的所有辖区中,只有凌河区的教育水平最高,在凌河区内的解放路小学、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锦州市第四初级中学、锦州中学、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都是锦州市一流的学校,相比之下其他区县的教育水平比较落后,没有这么配套完善的教育系统,造成了教育资源极度倾斜,其他县区的发展状况低迷,不利于锦州市整体教育发展、更不利于高中教育普及化。

普及高中教育范文第5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根据相关学者的解读,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一目标具体表现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胡鞍钢,2013)。目前,距离这一目标实现仅有五年的时间,我国距离这些目标还有哪些差距,需要怎样实现这些目标?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从我国教育发展实际来看,2000年,我国已经基本完成全面普及基础教育的目标,2014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6.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根据预测,2015年,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年,都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行列。从国际发展的角度来看,国际社会更加倾向于从毕业率或完成率的角度来衡量教育发展情况。2012年,OECD国家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年,欧盟国家平均为14年。2013年,OECD国家中84%的25~34岁人口达到了至少是高中阶段教育学历水平,25~64岁所有劳动年龄人口的这一比例也达到了近80%。以美国为例,2014年,美国高中阶段教育完成率为91%,学士学位教育完成率达到34%。在此基础上,美国进一步提出了提升公民教育水平的目标。2009年,奥巴马确定了教育改革的两个目标:一是使美国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完成率最高的国家;二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高中毕业后获得至少一年的大学教育或专业化培训。根据OECD的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24~64岁人口中达到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层次人口比例只有约21%,远远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等国家。

总体来看,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人口的整体受教育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最为关键的是要进一步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从教育层次的角度来说,在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不但是让更多初中学生继续学业、提高整体教育水平的一个平台,更是源源不断为高等教育输送优秀人才的摇篮。根据国际社会的发展经验,在现代化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完成高中阶段教育是成功进入劳动力市场、持续就业和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最低要求(0ECD,2015)。在具体发展策略上,一方面,从政策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国要把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增加相关教育投入,积极推动全国各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另一方面,从教育功能的角度来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后,其不仅应为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作准备,也要为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公民作准备。为此,我国应对目前以应试为导向的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模式以及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完全分离的双轨制高中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加强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的融通,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课程,并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建立便捷地升入高等教育的通道,切实发挥高中阶段教育作为教育体系枢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