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四个太阳

四个太阳

四个太阳范文第1篇

设计理念:崔峦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开幕式上针对阅读教学提出,“要有明确恰当的目标”,“要让孩子多读书”。为落实让学生多读书,读整篇的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语感、读出滋味,同时注重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关心自然和生命,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拟定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郾认识13个生字,巩固借助左形右声的汉字结构特点识字的方法。

2?郾会写6个字,会写“阳光、因为、笑脸、果园”这几个词。

3?郾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郾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所表达的心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收集有关太阳的儿歌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郾师:同学们,在《识字五》中,你们学习了许多猜字谜语,还学会了自己编字谜,今天再来猜两个谜语。(多媒体出示:一个球,红彤彤,东边出,西边落。)

师: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再出示:白天不见,晚上出现。又红又圆,照亮地面。)

2?郾师:孩子们真聪明,谁能把“太阳”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指名写字;学生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练习写字。)

3?郾师:今天我们学习《四个太阳》。(在“太阳”前面板书“四个”,齐读课题,指导轻声读“太阳”的“阳”。)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啊?我们来学习课文。

(设计理念:从谜语入手,既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板书“太阳”两个字,抓住时机进行写字教学,也容易发现生字书写中出现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郾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难记的字多读几遍。

2?郾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和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读准“尝尝”(后一个“尝”读轻声);“阳光”读后鼻音;“熟”是翘舌音。

3?郾句子里的生字宝宝你们已经认识了,它们走出句子你还认识吗?(再出示单个生字,指名读。)

(1)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重点提示“温、尝、熟、街、伴”等字的读音。)

(2)老师是这样记住“挂”字的:“提手旁”说明这个字和手有关系,“圭”读“ɡuī”,和“挂”的音相近,这样就记住了“挂”。我还知道“圭”加“木字旁”和树木有关,就是“桂花”,加“女字旁”和人有关,是“娃娃”……

(3)小结:有的字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个部分表示字的读音,这是形声字,以后碰到这样的字就可以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如“冻、伙、伴”。

(4)再看看其他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记。(“甜”伸出舌头舔甘蔗。此外,重点指导识记“熟、街、该、温、尝”。)

4?郾师:你们真聪明!记住了上面的字。下面的六个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会组词。(出示“园、因为、脸、阳光”)

(1)“园、因”都是整体认读音节,要记住、读好。“阳光”是后鼻音,要读准。

(2)用“因为”和“阳光”两个词说一句话。

(3)指导写字:“园、因”都是全包围结构。“园”,注意四周留得一样,被包围部分的大小要适中,“因”的写法和“园”的一样。“脸”,左小右大。右边“人”的下一横在“横中线”上。“为”的笔顺是“点、撇、横折勾、点”。学生先练习写生字,再写“阳光、因为、笑脸、果园”这几个词。

5?郾生字搬家了,你还记得吗?(出示自编儿歌,学生读,并找出生字。)

秋天到

秋季到,果子熟。各种果,挂树上。水果甜,来尝味。

小伙伴,上街卖。卖完果,满脸笑。秋季好,真温暖。

6?郾生字搬了家,我们也认识了,我们再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设计理念:先从整体感知找生字,然后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和词语,再到学习单个的字词,又回到课文,读熟课文。体现识字教学的规律性。)

三、理解课文,积累背诵

1?郾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说说四个太阳分别是哪些季节的,你最喜欢哪个太阳。

2?郾交流自己喜欢的太阳,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郾学习第1~3自然段。

(1)朗读课文,找出并板书重点词。(重点词:第1自然段:绿绿、挂、夏天、清凉;第2自然段:金色、送、秋天、香甜;第3自然段:红红、照亮、冬天、温暖。)

(2)根据重点词记住课文内容。(学生口述,教师引导、评价。)

(3)小结学习方法:读——找——记——说。

4.学习第4自然段。前三段的开头是相同的,第4自然段和前面有什么不同?(按上面学习方法自学第4自然段,读课文,找重点词“彩色、春天、多彩”,记住并说出内容。)

5?郾引导背诵全文。根据板书提示试背课文。

6?郾同桌互相提示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设计理念:就阅读教学而言,低年级的教学目标是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同时进行词和句的训练和初步的朗读训练。侧重训练朗读,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让学生在读中学会找重点词,并根据重点词的提示记住课文内容的同时练习背诵课文。不必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理解课文内容上。)

四、总结运用,拓展延伸

1?郾总结:同学们已经能背诵课文了。文中的小哥哥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要画这四个太阳呢?

2?郾师:在小哥哥的启发下,老师也画了一个太阳。(出示:一个微笑的太阳。)老师把它送给大家,希望大家每天都能面带微笑。

3?郾师:你们每个人的心中一定也有一个美好的太阳,你想画个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呢?现在就动手画一个你心中的太阳。

4?郾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5?郾师:同学们用自己的画表达了心中善良、美好的愿望,老师知道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善良的孩子。回去后,可以找找有关太阳的童话、寓言、故事或儿歌等读读。如(多媒体出示)儿歌《晒太阳》、童话《后羿射日》。

晒太阳

小草晒太阳,穿上绿衣裳。稻谷晒太阳,穿上黄衣裳。

苹果晒太阳,穿上红衣裳。宝宝晒太阳,身体才健康。

后羿射日

四个太阳范文第2篇

一、太阳能灶的安装

螺丝拧紧,尤其是方管圈和反光面的螺丝。

通常太阳能灶外形有两种形状,圆形和长方形。圆形的按直径大小有1.2m、1.5m、1.8m三种。长方形的是由两片近似1平米的反光膜一半一个组成。在农村中主要是使用1.5m圆形的太阳能灶。该太阳能灶有六片扇形反光面组成,顺次用螺丝拧紧。安装底座和十字支撑架,将反光面抬起安稳的放在十字架上,固定好。最后,安装调节杆和灶圈。

二、太阳能灶的位置

采光良好、远离易燃物。

组装好的太阳能灶,应放置在院内合适的位置,首先要不影响行人走动,车辆停靠,不妨碍农业生产;其次光照充足,一天中采光好的地方:三是要远离柴草等易燃物。四要太阳能灶与其他物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便于调节焦点和方便烧水做饭等操作。如果紧挨墙壁时,调节焦点就会很困难。找到这个合适的位置后,最好将三脚架固定,减少移动,可将三脚架这一位置用混凝土硬化,然后打眼用膨胀螺丝固定结实。也可以用砖块石头等将三脚架压实固定。当使用完太阳能灶后,要及时将灶面旋转到背光的位置,可以减少太阳光的接触面,使之不能形成焦点,太阳光被发散开来。

三、太阳能灶的使用

使用太阳灶时,先用纸板或木板放在锅圈上,调整好灶面,使其焦点光斑处于锅圈的中心位置。大约20分钟调整一次焦点光斑,从而使光斑始终落在锅底。

减少调节次数,延长调整寿命。由于太阳能灶调节仰角的大小使用的是杠丝原理,经常转来转去容易脱扣,要减少调节次数。

反光膜表面清洁。使用时要求反光膜清洁干净,一般半个月左右清洁一次。有油迹时可用软布蘸水或清洁剂擦去,严禁用布干擦,以防划损反光膜,平时只需用扇子(纸板)将浮尘扇去即可,也可以在晴朗无风的日子,用清水冲洗掉浮尘。如果反光膜表面划损严重,影响到太阳能灶的使用了,烧水时间延长了,要重新更换反光膜;划损部位小时可以用备用的反光膜补个补丁。

锅具底部要涂黑色,最好使用曾经在炭火上进行炊事的锅具,锅底部附有一层黑色的锅底灰,增加热量的蓄积。对于使用电磁灶的锅具,就要涂黑或者熏黑,最好专门固定锅具在太阳能灶上来使用烧水做饭。

小心操作,防止烧伤。在去放锅具是要格外仔细认真,避免焦点光斑直射眼睛,烧伤皮肤,还要注意沸水溅出烫伤,锅架断裂锅具掉落等情况。

四、太阳能灶的保养

定期检修,防止意外。定期检查太阳能灶的结实状况,紧固螺丝,焊接处是否松动、生锈,一旦发现,要及时修理,避免锅架断裂锅具掉落这样的现象发生。

细心爱护,延长使用寿命,不使用太阳能灶时勿将反光膜处于阳光照射下,雨雪天气和大风天气时,最好用布套将太阳灶罩好。浅谈农村沼气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大农村沼气推广力度,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是构建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一、我市农村沼气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1、认识有偏差。

在农村沼气建设中,有许多干部群众对农村沼气认识不足,因此,有少量农民不情愿出钱或出力;有的干部认为:上面搞不得不搞,钱多多建,钱少少建,没钱不建,认为建沼气池麻烦,这么麻烦也只能是点灯、做饭而已,他们根本不了解“三沼”综合利用效益所带来的好处。

2、原料缺乏,导致沼气池闲置。

由于养殖业由分散向规模化发展,农户家中没有养殖,沼气池由于缺乏原料,造成“池空气绝”,导致沼气池闲置。

3、农村缺乏年轻劳力,导致沼气池“形同虚设”。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大部分青壮年为了多挣钱,大多拥进城市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他们没有实际操作技能使用沼气,再加上文化水平低,不知如何管理,导致沼气池“形同虚设”。

4、重建设轻管理,久而久之沼气池“疾病缠身”。

对于已建沼气池的农户,他们认为,沼气池建成了,一劳永逸,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因此,他们只知道建池后点火了,以后只用不再加料,脱硫器也不再更换;管路不注意维护,有了故障不排除,久而久之,导致沼气池“疾病缠身”,直至无法运行。

5、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

目前我市服务网点有127个,400多名技工。面对20000多万户户用沼气服务,无能这力。服务网点面对各个分散的沼气用户,面对不同的故障,技术人员没有交通工具,有些服务面对熟人,无法收费。比如:通过查管路,涂抹肥水。使用检测仪查漏气点,找到漏气点后,故障排除了,可什么配件都没换,费了半天工,服务人员免费服务,没有收入,久而久之,服务网点的技工人员也就没有了积极性,服务意识也没有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沼气发展。

6、培训力度不足。

一部份沼气户,缺乏管理沼气池知识,对所用沼气池不勤加料、勤出料,结壳了也不搅拌,导致沼气池闲置、停用。

二、对策与建议

1、注重宣传,营造良好的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环境。

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功在当前、利在千秋”的事业,因此,要注重对农村沼气技术、三沼综合利用效益的宣传,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提高认识,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农村沼气事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行政推动、政策扶持是推广农村沼气的关键环节。

农村沼气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情,特别是大型沼气工程的持续运行,更需要各级政府的行政推动和政策扶持。只有这样,才能将好事办好,真正使沼气工程成为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3、示范引导、群众参与是发展沼气的力量源泉。

各级政府只有通过典型示范,让群众看到示范户的效益,才能使他们树立起“要我建”转变为“我要建”积极性,并在典型示范引导的同时,要求广大农技人员不断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大力宣传建沼气的好处,同时,给群众讲解建池技术,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给群众算经济帐,效益帐,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到建设沼气的行列中来。

4、拓宽原料使用范围,实现从户用沼气向大中型集中供气转变。

为了解决户用沼气原料不足的问题,我市近年来试点成功了利用秸秆发酵产生沼气技术,如:洪山镇杨家庄村杨清兰家,首次进行了沼气玉米秸秆发酵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绵山镇大靳村村委主任宋玉龙家进行了玉米秸秆沼气试验,连福镇大许村张秀龙家用小麦秸秆试验,张兰镇东北里村的张丽森家进行了杂柴和青草的试验,试验全部成功,因此,秸秆沼气极大地拓展了农村沼气的发展空间。

同时,为解决户用原料不足的问题,我市还积极建设了大中型沼气,秸秆集中供气,如:义安村秸秆气化站供气350户,绵山镇远家湾村320户村民实现了集中供气。秸秆气的使用,既节省了农村的烧柴费用,改善了人居环境,又保护了森林资源,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很受农民欢迎。

5、建管并重,完善服务是实现沼气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沼气质量的好坏,服务网点的兴衰直接关系到沼气工程的运行与效益,只有建得起。用得住,有人管理,有人维修,有人服务,建、管、用、修一条龙服务,才能使农村沼气得以持续发展。

6、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沼气技工的技术水平。

建议在培训沼气技工过程中,要注重他们实际问题的实地讲解,最好组织沼气技工到存在典型问题的农户中,让他们共同分析沼气池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现场将其问题彻底解决,有条件的话,召集全村沼气用户进行现场培训,力争做到户户有个沼气明白人,村村有个土专家,这样做到小问题自己解决,较大问题服务网点解决,疑难问题县沼气服务中心解决。

7、加强服务网点建设,确保服务人员有稳定收入。

沼气服务行业量大面广,且利润低。为了将农村沼气服务网点持久发展下去,维持一定的经济收入是发展的关键。为此,一是要精心挑选一批积极热心、懂技术、会服务的技术人员吸纳于服务网点之中,并通过优质的服务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二是争取政府从推广经费中,安排一定资金,根据技工每年服务的沼气数量、以其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年终一次性给予适当补贴,以鼓励服务网点人员潜心服务。

三是在网点运行模式中,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严把收费标准,逐步探索出一条能长期、稳定、高效运行的服务路子来,以调动沼气技工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沼气服务,提高沼气使用率。

四是探索沼气协会模式。协会以建沼气户为对象,设立配件门市,公布维修电话,聘请专业维修人员,每个会员每年交一定的会员费,固定专人管理,同时享受无偿培训、技术指导、脱硫器更换和简单故障排除,配件销售采取保本微利,沼气池出料等大型维修实行有偿服务。服务形式主要为经营配件、电话咨询、现场排除故障等,非会员适当提高维修价格。

四个太阳范文第3篇

一、 伏羲数图系列的周期性

要探明5和10在伏羲数图上的来龙去脉,有必要简单提下睛各数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图系列的周期性。

不难看出,与对立统一的四象八卦符号相应的四象数、卦序和卦数(洛书)的数字排列,是对角奇偶分别合10,对角线合15的对立统一关系。然而,当四象两仪相交变为反映夕阳西下的《河图》(实应合图,下同)时,对立变为相邻。相邻两象之间,1.9,4.6、3.7、2.8合10入中;1.4、2.3合5入中;9.6、8.7合15入中,四象消失。这就是说,从四象到《河图》是一个周期。四象展开为卦数(洛书),卦数(洛书)合之为《河图》。日东而西,四象数图又可直接转化为《河图》。

即:四象数图 分 卦数(洛书) 合 《河图》。阳仪动交阴仪我们清楚发现,周期结束阴阳消失时,《河图》中5·10并没有消失。这就使我们受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启发;《河图》中5o10不但是下一周期的生发点,而且很有可能是宇宙万物最初的生发点。因此,进一步揭开这个中5·10的秘密,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二、 四象数图是由中5·10化生的

在四象五方位上,中5者序满为阳,中10者数满为阴,中者不阴不阳,合之为中性,气为中性也是物质。笔者在拙?quot;探析"③中说过:"四象数图相当于原子,中5·10相当于原子核",就是说,时间和空间的原子结构是四象数图。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再来分析一下这些数图各粒子的变化情形,尤其是中5·10。

我们知道,原子的核心部分,类似球体,带正电,是质子和中子的紧密结合体。质子带正电,是氢原子和其他任何原子核的组成部分,所含数目即期序数。中子单独存在时不稳定,易衰变为质子、电子和反中微子,不带电,易进入原子核内部。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着的、与核电荷相等的电子组成。这些物理特性与四象数图极为相似,阴阳时空即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态,中5·10正好是原子核。

那么中5·10是怎样化生阴阳二气的呢?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④。显然,阴阳产生及其变化的外因是光照条件,内因便是这个中5o10原子核。

红日东初时,地球表面由于日光的向背,形成阴阳各半(两仪),奠定了阴阳变化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基本准则。大气层中的中子10,首先从原子核分离出来,变为带电荷的电子与中5质子互斥,以最小数1和最大数9的粒子数量分配各据西东,形成对立统一的两仪数图。原子核化生阴阳二气,两仪便有了阴和阳的量。随着"二少"的逐步形成,西阴仪上的一个电子下移太阴;东阳仪上的9个电子必然再分配;两个顺移西南少阳,三个下移东北少阴,四个最多占据东南太阳,使对角和等于中5。其表现形态为西北1、西南2、东北3、东南4,中5。以阳的量由西而东、由下而上的递增次序,在地球表面的西东两仪上,形成横"∞"字形阴逆阳顺的序。同时又以相邻两数顺时针之各(大于5减5)呈下一象的序,形成四象圆形循环之理。数小者阴多阳少,数大者阴少阳多,相邻两数之和亦然。从而使电子10粒子以对角合5,又与中5合10的排列组合,在四隅五方位取得了对立统一。

然而,新的矛盾随之产生:一是中子位空,一是周上10粒子厅偶不平衡。遇热反应剧烈的质子中5,立即以最大数增大九倍,即序5的级数之和三个5又生出九个5:一个5居中;两个5化中了10与中子与中5组成新的原子核;六个5分四组形成6、7、8、9新电子,代表四象的属性,分别相合于象序1、2、3、4。象上奇偶之差及奇偶之和皆可阳即阳顺。象上奇偶之和减5或10又是四象属性及两仪属性。四边数和之大小又反映着下阴上阳、西阴东阳。是为一气化三气,原子核生电子,绕核运动的电子必然与核相等即15。由奇偶数组成新的物质形态四象数图,序与数呈内外相错的横"∞"字形走向。对角奇偶各自合满10,象序对角合质子,象数对角合气15,总体阴阳平衡,对立统一。而且有趣的是,相邻两象任何两数顺时针这和(大于5·10时减去这些数),同样是下一象的两个数,深刻生动的反映着四象循环哲理。这个功能非凡,妙趣横生的数图,便是寓四时二十四气的大名鼎鼎的四季图。既然阴阳变化总是在两仪上完成的,那么,数图上东西两仪平方之差,加中10、5之差与两仪之差的乘积,便是周天长,即(242-162)+(10-5)(24-16)=360。

在阴阳变化的矛盾中,阳是起主导作用的主要矛盾方面。上述阴逆阳顺的序,就是反映这个阳的主要矛盾方面的。抓住这个主要的阳的矛盾方面,就解决了另一方面。知道了阳的变化规律,就可间接地知道阴的变化规律。因此,伏羲数图全部是反映阳顺的。知道了阳顺的序和数,就没有必要再去了解阴顺的序和数,二者更不能混合使用。 这是由于,阳顺时以阳气为主,阴顺时以阴气为主,阳气中有阴,阴气中有阳,"纯阴纯阳"是不存在的。由前已知,中5·10合在一起时,并不单纯是奇阳偶阴,更为重要的是不阴不阳的中性。换言之,在客观阴阳变化过程中,不仅仅是阴阳问题,还存在着一个中性的问题(后面还要进一步探讨)。因此,中5·1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一重要概念,只有通过数图才能反映出来。总之,我们可以认为,象序1、2、3、4是由中10转化的,象数6、7、8、9是由中5烈变九倍转化的,这就是说,阴阳变化周期之间是通过中5o10转化的。无论阳顺还是阳逆,中5o10的这个特异功能不变。这个生化四象的中5·10,便是《河图》阴阳闭合周期完成时的余气中5·10。显然,阴阳变化以中性为初使和归宿。

三、 八卦数图上何以有中5而无10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由于太阳在东南和西南方位上的两次光照,四象分八呈八卦。四象数图上的四组电子,必然要自行展开,质子中5不动,其余奇阳顺邻四正,偶阴四维,中了10衰变为反中微子。所谓自行者,象与量同步统一之故。阳的量在四隅八方位上,有着必然的分布规律,在北半球时,下少上多,西少东多;阴仪上少,阳仪上多;阴卦上少,阳卦上多;四象亦然。反映阳的40个电子,必然在对角和合10的原则下,围绕质子5,自行求得象和量对立统一的排列。这样,只能有两种结果:一是卦序(失传),一是卦数(洛书)。质子中5与任一直线两对角配成气15的原子核,即原子核辐射于对角线,不需要中10,绕核运动的电子亦必15。1、2、3、4因不在对角,致使中子10完全失去了成气15的机会和存在价值,无处相容,只能在八卦数图上消失。而西东两仪的《洛书》和北南两仪的卦序(失传)同样是:(242-162)+(24-16)×5=360。当两数图的周上八个数分别增大九倍时,个位数呈阴顺的序,分别与阳顺的序合10数满,化为《河图》。 四、《河图》中5·10的来历

前面提到,《河图》是阴阳闭合图。四象数图直接转化为日落西山的《河图》时,原子核中5o10当然原已有之。八卦相合而来时,《河图》周上八数代表着八卦(序和数),对立统一变为相邻,相合两卦重叠于四正,进而消失。其数图上便是太阳4.9顺行无气,与太阴象的1.6,分别合成5.15时象序合10化为中子,又与中5组成原子核。故而《河图》中有中5·10。这时,《河图》周上的40个电子全部消失,化中性进入原子核。两仪相等无别,已无四象可言。即:(202-202)+(20-20)(10-5)=0。因此,《河图》是周上各数合中5·10的问题,而不是中5·10生《河图》周上各数;算术同样表明,《河图》周期结束时,确实存在着一个具有再生功能的中5o10。而且,我们不难发现,自始至终中5居中是永恒的。就是说,客观事物的存在,是一个由矛盾及中三方面构成的三维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阴阳是有化合价的

《河图》中5、10是中性的问题,除了上述直观现象外,显然与阴阳化合价有关。经研究,只有阳4阴2的的化合价,才能画出完整的四象结构式,并使中5o10阴阳相消。就是说,用1至10自然数的奇阳偶阴反映阴阳变化时,奇阳4价,偶阴2价。阴阳变化不息,数的奇偶变化不止,满5时阳20价,满10时阴20价,满15时阴阳相等为中性。在四象及《洛书》周上顺时针流动的各电子,满15是便成为阴阳相消化中性能格局。可见,先发研制的古历气15有着深厚的科学内涵和依据,是二十四气决定了周天长,而不是人闪对周天简单的二十四等分。现分别试析如下:

1、中5、10:中5为5阳4,遇10时立即化为5阳4,10阴2,5×4=10×2,阴阳相消。结构式为阴阳相间的环形,或内阳外阴的球形:

2、四象结构式为链形:

春:3阳4 8阴2

夏:9阳4 4阴2

秋:7阳4 2阴2

冬:1阳4 6阴2

四象及卦数(洛书)周上每数三气,各数×价数×3,可四象总价数×3,得该季阳量总值:

夏(9×4+4×2)×3=132; 秋(7×4+2×2)×3=96;

春(3×4+8×2)×3=84; 冬(1×4+6×2)×3=48。

对角和是180,对立统一。冬夏是两极,春秋具有阴阳两重性,总和360,其中:阳240价,阴120价,正好是周天长,证明阳4阴2的化合价是正确的。

化合价不等的四象阴阳结构,与下一象偶数组成气15化中性时为一气,正好与中性的对角线共性。因此,不论是奇是偶,均合成中5·10,在周上消失。同时,又从该对角线节上的相合两数之和,开始下一气。即:

冬 1+6+春8=15 进入8、5、2;

春 3+8+夏4=15 进入4、5、6;

夏 4+9+秋2=15 进入2、5、8;

秋 2+7+冬6=15 进入6、5、4。

四象的象数均大于5,去5后又为象序;5加象序又为象数,序与数互变而化合价不变,可谓相合至极;故而四象结构式可独立存在,构成四季。当四季之气进入对角线与之共性时,马上化成中5·10。科冬 春 夏阳增阴减,部分阴粒子变阳;夏 秋 冬阴增阳消,部分阳粒子变阴。四季通过中性结构进行转化。四季转化为环形中性结构时如下:

春3o8变5o10(加夏4二变阳)

夏4o9变5o10(夏9四变阴加秋2)

秋2o7变5o10(秋7二变阴加冬6)

冬1o6变5o10(加春8四变阳)

3、《洛书》节气化中5o10原理

《洛书》周上奇偶数的排列,是阴阳卦分类后阳顺的序,数的大小代表着阳的量,八个数对立统一。西阴仪上阳32价,阴16价;东阳仪上阳48价,阴24价。象上两数之和减5或10后,西阴价之和12,东阳价之和16,两仪阴阳有别。偶数共用形成气15,在风吹草动是川流不息。月和四季从巽2起始,八节二十四气从坤1起始,顺时针流动,满30、90、45、15时,阴阳化合价相等各20,化中性进入对角线。由?quot;核"的再生功能,又从该对角线生出奇阳偶阴(即最后一位数的余数),开始下一气。月和四季总是起始在偶数上,八节二十四气则有奇有偶,都是转九圈在2或1处闭合。因此,起始点在偶数者为节气,在奇数者为中气。例如气15时如下:

冬至坤1+8+3+(4-1)=15 4、5、6(中气);

(4-3)+9+2+(7-4)=15 7、5、3(节气)。

月和四季八节同理。

我们清楚看出,阴阳节气变化总是阴阳化中性后,又由中性15生阴或阳,开始下一气的。每气15前的阴阳变化各异,结局相同。可见,节气变化亦即阴阳与中性能相互转化。

《洛书》数字排列亦即四象数图的展开,八节二十四气运行在周上,而其数序则呈双曲线左右相错的?quot;∞"字形走向。 这个走向即八卦方位图阴阳分类阳顺的序,序即八卦上阳的量,这是《洛书》与伏羲八卦直接内在联系的不可否认的事实,叫不叫"幻方"是另一回事。诸如《汉书·律历志》"伏羲画八卦由数起"等说法是很难苟同的。"洛出书"的神话传说毕竟不可全信,重要的是我们应从中找出其可贵的科学含量。河洛两数图正好是伏羲八卦方位图阴逆阳顺的序,绝非偶然。这一重要基本事实,便决定了卦图与数图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先后次序上的必然性。《洛书》四边气15为四季节气。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由于秋2.7,冬6.1,春8.3,夏4.9,从秋2起始顺时针累计各数,每季90天时正好是四边气15的起点和终点数位之故。节气在季头,当然是节气在月的初一,中气在月中。难怪古代术数者总是以节气划分月干支的。

4、《河图》四象化中性与化合价

中5o10化合价的探讨,无疑又为笔者"河图"是"阴阳闭合图"的结论,提供了新的依据。道理十分简单,四象八卦及其相应的各数,在《河图》上不但不对立统一,"二太""二少"之间任何两数之和越不过子午线,阳气循环终止,而且"少太"之间阴阳化合价相等,直接满10,一片纯阴,两仪消失。即"二太"之间(9+1)2=20,(4+6)2=20;"二少"之间(3+7)2=20,(8+2)2=20。同时象数9+6、8+7为15;象序4+1、3+2为5合10化中子与中5呈15,又是一片中15,均呈阳20价阴20价和阴阳相消为中性的格局。只要太阳象4.9继续下移,马上面临的是阴阳闭合,阴阳粒子消失,整体化中性。阴阳化合价分析进一步证实,《河图》周上八数均以合5、10、15的满数全部转化为中性的原子核,宣告以阳气为主的周期结束,新周期将由原子核中5·10重新开始。这一重要内涵,与《河图》太阳4o9正西所反映的日落西山,阴阳即将消失,新的一天重新开始的客观自然现象,完全一致。《河图》所反映的这一重要哲理,当然也是伏羲八卦的相合哲理。

总之,这些数图原本并不神秘,但不是被宋人窜入《系辞》是可以肯定的。前有史载,宋人重新悟出,不为无据。即是如此,由于年久失传,酿成许多误解,今被悟出,真相大白。"神龟龙马"之说固不可信,但是《河图、洛书》产生的原始性,却很难排除。当历法制成后这些手段性的东西,当时的古人不可能意识到其中的哲学含义和保存价值,失传是很自然的。

六、《河图》中5·10是"太极"

由上述看出,作为周期图的《河图》(合图)原子核中5·10,是下一周期化生阴阳二气的两仪(对立统一准则)、派生万物的本原。这个由阴阳组成的既是象又是数、象与数统一的中性5·10,便是"太极""中极"。因为只有一气,故是"太乙"。"无极而太极"即"无极 太极"⑤。"太极"作为气时为有,作为阴阳时则无。因此,这个完全停止流动的满气中性5·10,又是"混沌清虚"化生阴阳的"元气" ⑥。孙中山说过:"太极动生电子"⑦,即"元气"动生没有中5的1至9数40个电子,形成寓有二十四气的原子四象数图。可见,"太极"者,于阴阳二气时为"元气",于方位为"中",于五行为"土",于事为"理"⑧,于生物为"胚胎卵",于物质为"原子核",于万物则为其最初阶段,而不是什么也没有的"无极"。至于生"太极"的"道",当然是阴阳变?quot;客观自然规律"⑨了。

受时空阴阳变化制约的宇宙万物,必有其各自的生命周期,即大循环。就时空而言,即在40的基础上1 99的发育过程。白天周期是伏羲数图的周长40+5;年的周期是伏羲数图的周长40×9+5。24气构成年的不循环。以理推之,地球生命周期(地球失去阳光)必是40×99+5,近一百五十亿年⑩,年的小循环构成地球生命大循环。周期长短不同,其理相同,都是热极过半,5而复生,化"元气"而结束,又由"元气"而化生。这就是《洛书》《河图》的实质性内涵。

"太极"之说,始见于《周易o系辞》,太极思维在远古伏羲时代不可能有之。但《河图》作为节气的阴阳闭合图,产生于该时代是完全有可能的。历代学者为解开《周易?quot;太极"之谜,文图并用,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最为有名气者,无非两种类型,一是阴阳鱼太极图,一是水火匡廊图。众所周知,前者如南宋张行成"易先天图",明来知德"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清胡渭"古太极图"及"天地自然之图"。后者北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如今看来,未免可惜,都不是真正的"太极图"。真正的"太极图"只能是个粗黑圆圈。

值得肯定的是,"阴阳鱼太极图"实质上是八卦、门十四卦甚至四象阴阳变化一个周期的综合反映,别具特色。阴阳两鱼和相间的阴阳两线在圆心闭合,互在对方(仪)消失。显然?quot;元气"也在圆心。因此,笔者以为称其为"阴阳图"最是恰当。我们只要在圆上将八方位的半径四等分,不可画出标准的阴阳鱼阴阳图。这个阴阳鱼阴阳图,配之伏羲八卦方位图,互为补充,形象十分直观。配之后天八卦,亦有先后天八卦同图之妙。前贤业绩,功不可没。至于晚清以来,以假乱真,无理简化为鱼头半圆、颠三倒四,甚至两鱼分离乱蹦乱跳的错误作法11,,严重背离阴阳基本规律。顺便要指出的是,诸如八卦方位图、《河图、洛书》被东西颠到12、横七竖八甚至团团旋转的现象,亦屡见不鲜。如果不是疏忽或有意发挥的话,情况与《太极图》问题一样,只能使传统的伏羲卦文化更为混乱和复杂化,实在与事无补。

结 语

综合上述,贯穿于始终的气,是伏羲八卦古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八卦八节,本身就是卦气,八节二十四气,当然是伏羲八卦的卦气(而不是文王八卦的卦气)。卦气者,必卦划阴阳变化与节气相一致,非人为所强加。四时、八节、二十四气的阴阳化中性,中性生阴阳的节气变化哲理,在《洛书》上表现得活龙活现,淋漓尽致。节气由阴阳组成,有中节之别,而无阴阳之分,节气亦即阳气。失传的四象数图及卦数(洛书)、卦序,全部是节气图。阴阳节气化中性5·10的原理,必然导出《河图》中5·10是"元气"的结论,《河图》中5·10是"太极"无疑。哦,"易有太极"者,"元气"是也。"是生两仪"者,阴阳是也,"四象生八卦",数已在其中矣。"太极"(中5·10) 两仪(9、5、1) 四象数图 《洛书》(卦数) 《河图》(合图) 中5·10(太极),这一整套东西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完整准确地提示了宇宙万物周期性变化规律。阳光是万物周期性变化必不可少的外因。中5o10的中性和对气15的再生功能,是中5o10所以能够成为"太极"的真谛所在。上述哲理,有目共睹。拙笔至此,深为感慨,令人惊奇的不只是千古大谜"太极"眼前多年,而更重要的是,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13的原子结构,竞是四象数图,堪为人类奇迹!

注释:

①参阅拙作《对天水卦台山伏羲画卦传说的新思考》,《周易研究》1999年第二期第12页,该文注17冯精志的"志"误为"忠",系笔者之误,予此声明。

②王怀《河图洛书试析》,《周易研究》1995年第三期第52页。

③参阅拙作"伏羲八卦数图上气15动态功能的探析"。

④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11月袖珍本,第277页。

⑤冯精志著《实用易经预测方法》长春出版社,第109页。

⑥⑦引自《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版缩印本,第653、699页。

⑧同⑥第1235页。

⑨吕绍纲《退溪易学初论》,《周易研究》1998年第四期第11页。

⑩具体数字为15496819560+5。《洛书》周上八数分别乘99,各各值的个位数正好是阴顺的序,分别与《洛书》卦数合满10,阴阳闭合无疑。

11李仕 先生已有精僻考证,《周易研究》1994年第四期第71页。

四个太阳范文第4篇

“好,我们就来灭掉天狼!”光明热血沸腾,“那我们怎么找到天狼呢?”丽雪问了一下,“我们先去找太阳。”赤炎淡淡地说。大家一下子明白了,“请问,怎么找到太阳?”心闵问刚才的那个人,那人回答:“在灵风城的东边有一座山,太阳就在山顶。”“好,我们准备一下就去。”赤炎说,“准备什么,我们现在就去吧。”“来的时候,我听别人说那座山很远,我想大家的剑法应该都有御剑术吧,而且你们都没有练,是不是啊?”“难道我们等练好了在去?”“御剑术很容易,半个时辰就可以练好,应该不会很久吧,用御剑术可以省很多时间。”大家点了一下头。向一个郊区走去。

到了那里,几个人开始练御剑术。首先把力量汇聚丹田,然后转移到手,再移到剑上,之后扔出剑,跳到剑上,以思想控制剑的飞行。果然半个时辰大家就都练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去找太阳了。”心闵说,“御剑术!”四人一起飞向山顶。留下了自己的宠物。

四人到了山顶,看见一个年轻人在睡觉便上前问他:“这位兄台,请问你可知道太阳在哪里?”“我就是太阳,你找我干什么?”年轻人揉揉眼睛回答,“原来你就是太阳啊,我们想请你去灵风城一趟,那里的人已经很久没有看见你了,他们希望你像以前一样按时升落。”丽雪很有礼貌的说出了来这里的目的,“什么?去灵风城?不行不行,我去那里的话,天狼会吃了我的!”太阳惊恐地说,可以看出太阳非常怕天狼,“你只要去一趟,我们会消灭天狼的。”“你们?被开玩笑了。”太阳不怎么相信他们的力量,“我就让你看看我的力量!土灵斩!”心闵一下子打碎了一块巨石,再看看太阳,嘴巴已经张得比脸盆还大了(PS:夸张一下下下下……下(*^__^*) 嘻嘻……)“好……吧,我我……我就去一趟。”太阳勉强得说了一句话。“好,我们先回去埋伏起来,准备消灭天狼,待会见……”四人又飞回灵风城买了四把剑(御剑用的),然后等待……

四个太阳范文第5篇

                太极既分,两仪立矣。阳下交于阴,阴上交于阳,四象生矣。阳交于阴,阴交于阳,而生天之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于是八卦成矣。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焉。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观物外篇》)

这段话就是用“加一倍法”讲八卦和六十四卦之形成,也就是:从“太极”生出分列的阴阳两爻,谓之为“两仪”;从“两仪”生出两画重叠的“太阳”、“太阴”、“少阳”、“少阴”,谓之为“四象”,从“四象”生出三画重叠的“八卦”,然后再从“八卦”生出两卦相重的六十四卦。朱熹对此说加以肯定,如其《易学启蒙》云;“太极之判,始生一奇一偶,而为一画者二,是为两仪……”“两仪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二画者四,是谓四象……”四象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三画者八,于是三才略具而有八卦之名矣。”《语类》卷七十五云:“此太极却是为画卦说。”《文集·答王伯丰}云:“太极、两仪、四象、八卦者,伏羲画卦之法也。”

        画卦说在清代受到李埔等人的反驳。李塨说:

                庖牺始作八卦,是《易》自作卦起,未闻始作太极也。……成象之谓乾,则先画乾,效法之谓坤,则次画坤。皆三画卦,以象三才,未闻有一画、两画止,而谓之阳仪、阴仪、太阳、少阴、少阳、太阴者。(《周易传注》) 

李塨的反驳确有其据。《周易大传·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系辞上》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在《周易大传》的解释中,《易》之书始于作八卦,首画乾,次画坤,八卦皆三画重叠,而没有八卦从一画之“两仪”、二画之“四象”产生的思想。了画、二画实际上是邵雍的“先天之数”,而并非“象”。《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地之赜,而轱,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八卦之“象”是对物之“形容”的模仿,因而又有圣人“观象以制器”之说,若一画之“两仪”、二画之“四象”,则并非“物宜”、

物之“形容”,只是邵雍的“数”。画卦说是邵雍的发挥、创造,但并非《周易大传》的本义。

        李塨引唐代易学家崔憬曰:“五十有一不用,太极也,不变者也。有太极之一,乃可用四十九策,分而为二,有奇有偶也。”(见李塨《周易传注》)这是用《系辞上》“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揲蓍之序来解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按李鼎祚《周易集解》,崔憬对“太极”有两解,一云;“舍一不用者,以象太极”;二云:“四十九数合而未分,是象太极也,今分而为二,以象两仪也”。此两解关系如何可存而不论(前弓解源自王弼,后一解同于孔颖达),可以确定的是;“崔憬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是讲揲蓍之序,与“大衍之数五十……”意义相通, 

        《系辞上》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算卦的过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与此算卦的次序大致相合。“太极”或是指“舍一不用”,或是指“四十九数合而未分”,“是生两仪”即“分而为二以象两”,“两仪生四象”即“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四象生八卦”即“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中间所缺者是“挂一以象三”等等。“易有太极……”的后面所云“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与“大衍之数五十……”的次序也大致相合,“天地”即“象两”之“两”,“四时”与“象四时”契合,“日月”即“离”坎”(《易·说卦传》:离为日,坎为月)以简括八卦,或如虞翻所云:“日月悬天,成八卦象……”(李鼎祚《周易集解》).这说明“易有太极……”的确是“大衍之数五十……”的一种简化或简要的缩写。因而,从筮法象数言之,用揲蓍说解释“易有太极……”是可以成立的。

        “易有太极……”既然是“大衍之数五十……”的一种缩写,那么其意义就不仅仅是对筮法的重复,而是要借助对筮法的解释而发挥出一种哲理,也就是说,要提出一种关于宇宙生成、变易的理论。从宇宙生成论言之,对“太极”如何解释是分歧的要点。

        在先秦典籍中,“太极”为何,其义不详,这或是由于在当时不盲而喻,或是由于书间有缺。笔者倾向于前一种可能。在较为近古的汉代易学中,“太极”都解为“气”或“元气”。如郑玄《周易注》解释“太极”说:“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气也。”《易纬·乾凿度》云:“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郑玄注;“易始于太极,气象未分之时,天地之始也。”《河图括地象》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混沌。”《汉书·律历志》引刘歆云:“太极中央元气”,“太极元气,函三为一”。《乾凿度》等纬书在“太极”之上另有“太易”说,如《乾凿度》云:“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混沦。”,这里虽然引入了道家的“有生于无”的观点,但“无”只能称为“太易”,而不能称为“太极”;“太极”实即“太初”以后的“混沦’。《易纬·乾坤凿度》云:“太易始著太极成;太极成,乾坤行。”郑玄注:“太易,无也;太极,有也;”要之,“太极”不能称为“无”,而只能解为“气”。 

        唐代易学继承了汉易以“气”解“太极”的传统。如孔颖达《周易正义》解“易有太极……云:“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又谓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云‘一生二’也。’以“太极”为“元气”、“太初”,与《乾凿度》的观点大致相合,谓“太极”即老子“道生一”的“一”,同《庄子·大宗师》所谓“道……在太极之先”正好相应。《周易大传》本身只言“幽明”而不言“有无”,其最高范畴是“太极”,因而,“太极”亦只是“有”、“气’,而不能称为“无”或“气”之先的“道”。 

        汉唐易学虽然认为{周易》所谓“易有太极……””与老子所谓“道生一……”讲的是一个问题,即都是讲宇宙生成论,但并未将“太极”,与老子的“道”,或“无”混。魏晋玄学则以老解《易》;“太极”遂被解为“无”。如王弼解《易》之“大衍”义云:“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则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效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四十有九,数之极也;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常于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韩康伯《系辞注》引)以大衍之数“其呻不用”为“太极”,又谓“四十有九”是“数之极”,这样,“太极’就成了“数以之成”的“非数”,成了万物“所由之宗的“元”(崔憬对王弼此说评论道:“其一不用,将为法象太极;理纵可通,以为非数而成;义则未允”见李鼎祚《周易集解》

引.韩康伯注)。易有太极……”更加明确了王弼的这一思想,他说:“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各,取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系辞注》以“太极”为“无”,“两仪”为“有”,“太极”也就成了“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的老子之“道”。

        宋明理学或道学的兴起始于周敦颐作《太极图说》,其首句为“无极而太极”,或为“自无极而为太极”此两说热为原本,是争论至今尚未决的学术公案。拥护前说者认为“无极,,就是“太极”,拥护后说者则认为“自无极而为太极”就是老子的‘无生有”。且不谈这一公案的是与非,可以明确的是,两方都认为“太极”是“有”而不是“无”。

        张载以“气”解“太极”(同于汉易),其《易说·说卦》云:“有两则有一,是太极也。”,又云;“一物而两体,其太极之谓与?”《又见《正蒙·大易》)“一物而两体”即指“气”(《易说·说卦》:“一物两体者,气也.”又见(《正蒙·参两))。明代的王廷相、王夫之等人都承此说。王廷相力主‘太虚之气”就是“太极”,他特别指出《列子·天瑞》篇抄自{乾凿度》的‘四太”说‘甚有病,非知道者之见”(《雅述上篇》)。王夫之亦批评《乾凿度》“危构四级于无形之先,哀哉!其日习于太极而不察也,”“周易外传》卷五)

        邵雍对“太极”有“心”和“气”两解。邵雍说,“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效,数生象,象生器。”(《观物外篇》)又说:“一者,数之始而非数也;”(同上)以“太极’为“非数”,同于王弼的观点。太极生两仪,由两仪始有神、数、象、器。邵雍说:“心为太极”(《观物外篇》),此“心”指圣人之心。其子邵伯温说:“一者何也卜天地之心也,造化之源也。”(《宋

元学案元学案·百源学案》)邵雍的“心为太极”说,盖指圣人之心与“天地之心”相同。从世界本原上讲,“心”是指“自然之理”,因而邵雍又有“道为太极”(《观物外篇》)之说;从圣人作《易》和君子对《易》的认识上说,“心”是指人心,因而可谓“先天之学,心法也”(同上),“须信画前元有易”(《伊洛渊源录》卷九),“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天地官我出,自余何足盲”(《击壤集·自余吟》)。邵雍又有以“太极”为“气”的思想。《观物外篇云:“本一气也,

生则为阳,消则为阴,故二者一而已,四者二而已……”《击壤集·观物吟》云:“一气才分,两仪已备。圆者为天,方者为地。变化生成,动植类起。人在其间,最灵最贵。”此两处所云“一”或“一气”当是指“太极”。联系列邵雍的“道为太极”说,可以说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邵雍没有将“道”气”明确划分开来,而认为二者是统一的。

        据朱熹说:“已前解{易》,多只说象数。自程门以后,人方都作道理说了。”(《朱子语类》卷六十七)程氏兄弟是继王弼之后以义理解《易)的易学大家,其代表著作为程颐所作《周易程氏传》。但耐人寻味的是二程对“太极”没有留下解释。《周易程氏传)只注解了《周易》的上下经文和《彖》《象》《文言》三传,这一点同于王弼的《周易注》。现传《周易程氏传》的卷首有{易传序》和{易序》,其中《易序》讲到“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阴阳一道也,

太极无极也。”但《易传序)是程颐所作,而.《易序》并非出于程颐之笔。程颐另有《易说·系辞》一文,此文讲至《系辞》“天一……地十”为止,恰恰没有解说“易有太极……”及其以后部分。二程曾经受学于周敦颐,周的最主要著作为《太极图说》,然而二程不但“终身不甚推潦溪”(《宋元学案·潦溪学案》),而且从现有材料看似乎终身未曾言“太极”。此中何故?据朱熹的解释,一说二程未尝明以{太极图说》“示人,是则必有微意焉”(《太极图说解》),二说“程子不以太极图授门人,盖以未有能受之者”(《语类》卷九十四》,三说“二程不盲太极者,用刘绚记程言,清虚一大,恐人别处走,今只说敬意,只在所由只一理也”(《语类》卷九十三)。这三说都难以作为程氏不盲“太极”的原因。可以明确的是,二程不同意周敦颐、张载和邵雍对“太极”的解释,可是,不同意就更应提出新说,才不致使“人别处走”。二程说“二气五行,刚柔万殊,圣人所由惟一理”(《遗书》卷六),用“所以一阴一阳,道也”(《遗书》卷三)或“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遗书》卷十五)解释《易·系辞》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和“形

而上者谓之道”,批评“若如或者以清虚一大为天道,则乃以器言而非道也”(《遗书)卷十一)。从逻辑上说,二程完全可以提出“太极”是“道”或“理”的思想,不必等到朱熹才把这一点明确出来。然而,二程对“太极”之解似乎讳莫如深。此中真正的原因恐怕是二程觉得用“道”或“理”解“太极”有一定的理论困难,故不得不采取了回避、阙疑的态度。

        朱熹继承了二程用“所以一阴一阳”解《系辞》所谓“道”的思想,他的新发展是把二程的“道”或“理”明确地同《系辞》的“太极”联系起来。朱熹说;“阴阳只是阴阳,道是太极。程子说所以一阴一阳者,道也。”(《语类》卷九十四)他在解释{系辞》的“易有太极……”时说:“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其理也。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周易本义》)他在解释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时说:“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太极图说解》)把二程的“道’或“理”同《系辞》的“太极”合而为一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就在此中包含着理论上难解的矛盾。《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如果把“太极”解释为“所以一阴一阳”的“道”或“理”,那么“两仪”何解?顺理成章的是,按照邵雍的画卦说把“两仪”解释为’阴阳”。朱熹就是这样做的,所以他多次强调:“太极、两仪……”是“伏羲画卦之法”,“此太极却是为画卦说。当未画卦前,太极只是一个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偶,无所不有。乃各画一奇一偶,便是生两仪”(《语类》卷七十五),若此说来,“太极”只是伏羲的画卦之理,丽不是世界的本原之理,“两仪”亦只是《周易》的“阴阳”两爻或邵雍“先天易学”的“阳仪”和“阴仪”,而不是宇宙的阴阳二气。如果说《系辞》的“易有太极……”是讲“画卦之法”,那么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则肯定是讲宇宙生成之序。《太极图说》云: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此处的“两仪”显然不是指“阴阳”,而是指天地.如果不是周敦颐在“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中间另外加上了一个环节,即谓“太极生阴阳,阴用生两仪”,那么就是周敦颐的“太极”本身包含着“气”的意思在内,所谓“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讲的是“太极”如何生出“两仪”(天地)的过程,而不是说“太极”(理)先生出“气”(阴阳),然后再由阴阳生出天地二仪。后面一种可能性更大些,朱熹说:

        周子、康节说太极,和阴阳滚说。《易》中便抬起说.周子盲“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如言太极动是阳,动极而静,静便是阴……盖太极即在阴阳里。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则先从实理处说。若论其生则俱生,太极依旧在阴阳里。但盲其次序,须有这实理,方始有阴阳也,……”推其本,则太极生阴阳。(《语类》卷七十五)

此处所言周敦颐和邵雍的“太极”说可能近乎他们本人的思想,但不是很确切。所谓“说太极,和阴阳滚说”,就是“太极”未曾与“阴阳”相分。但周敦颐明言“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既谓阴阳是“太极”所生,那么周的本义可能是说“太极”为阴阳未分的浑沦之气,此气的动静便分化出阴阳,阴阳是气之分,而不是气所生的另外实体。朱熹既然批评了周敦颐“说太极,和阴阳滚说”,那么他在《太极图说解》中用“不杂乎阴阳”解“太极”当就不是注解了周的本义,而是发挥了朱熹自己的思想。朱熹又用{系辞》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即他所谓的“画卦之法”来校正周敦颐和邵雍的思想,这又生出一个论宇宙生成是以何为准的问题;如以《系辞》为准,那么“易有太极……”就不是或不仅仅是讲“画卦之法”(《太极图说解)中有“故曰‘易有太极’之谓也”,此与画卦说有矛盾)。更应注意的是,朱熹在《太极图说解》中没有明确讲出《太极图说》所谓“分阴分阳,两仪立焉”的“两仪”是指什么,这一点在《语类》中却讲明了。朱熹说:

                “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两仪是天地,与画卦两仪意思又别。……“一动一静”以时言,“分阴分阳”以位言。方浑沦未判,阴阳之气混合幽暗,及其既分,中间放得宽阔光明,而两仪始立。(《语类》卷九十四)

原来,朱熹的“两仪”有两解,按(太极图说》解为“天地”,按《系辞》则解为“阴阳”。依后者之解,“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就是“太极”(理)生出“阴阳”二仪;依前者之解,《太极图说》就与{系辞》不融洽,也就是在“太极”与“两仪”之间加上了“理生气,气生两仪”这一《系辞》所没有的环节,而这一加就不再是解《系辞》,而是在解《太极图说》。 

        当朱熹把二程的“道”或“理”与《系辞》的“太极”合而为一时就发生了以上种种矛盾,这可能正是二程不盲“太极”的原因。第一,二程不喜象数,自然不会采邵雍的“先天易学”而以画卦说解《易》之“太极”。第二,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有“无极”与“太极”的缠绕,而且“和阴阳滚说”,这可能是二程不以《太极图说》示人的一个原因。而第三,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是指天地,如果把“太极”解为“形而上”之“理”,那么在“太极”与“两仪”之间就不容再加一个“形而下”之“气”(器)。

    《系辞》的“太极”当作何解,众说莫衷一是,我认为,判断众说孰为正确的关键是:从“两仪”释“太极”。 

        《系辞》的“两仪”是指天地,这从(系辞》在“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后面紧张着说“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就可以得到证明。此为“两仪”是指天地的内证。《吕氏春秋·大乐》篇云:“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此处所言“太一”就是指“太极”,而“两仪’明是指天地。所谓“荫仪出阴阳”不是说阴阳二气在天地分化以后才有,而是说有了天地才有《系辞》所谓“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的过程,也就是说,“阴阳”是“太极”所本有,天地就是“阴阳”的分化,而有了天地也就有了由“阴阳”进一步化生万物的过程。

        《札记·札运》篇云;“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大一”亦是指“太极”,“分而为天地d就是《系辞》所谓“是生两仪’。“转而为阴阳”与《吕氏春秋》的“两仪出阴阳”同义。“分而天地……”变而为四时”,正与《系辞》所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相合。 

        《易纬·乾凿度》云;“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郑玄注:“易始于太极,气象未分之时,天地之始也。’此处的“天地”毫无疑义说的是“两仪”。 

        李鼎柞《周易集解》引虞翻注解“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云:“太,极,太一也,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又云:“四象,四时也,两仪谓乾坤也。”可见,“天地”或“乾坤”是“两仪”的确解。

        韩康伯《系辞注》以“无”,释“太极”,以“有”释“两仪”,但“两仪”究为何物、“四象”究为何指则缺解,惟在“四象生八卦”的后面用“卦以象之”敷衍。又韩康伯在“阴阳不测之谓神”的后面“尝试论之曰:原夫两仪之运,万物之动,岂有使之然哉?莫不独化于太虚……不知所以然而况之神。是以明两仪以太极为始,盲变化而称极乎神也。”此处的“两仪”是指“阴阳”还是指天地,意思不是很明显,但所引后两句“两仪”与“变化”对称,“太极”与“神”对称,可见“两仪”的变化不是“神”,而“阴阳不测之谓神”,“两仪”当是指天地。若此推之,“阴阳不测”就是“太极”,然而,这就与以“无”释“太极”发生了矛盾。 

        孔颖达《周易正义,的《系辞,部分本是疏解韩康伯的{系辞注},但其用“元气”解“太极’显然是打破了“疏不破注”的传统。其疏云:“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孔颖达把在韩康伯《注》中缺解的“两仪”明确地指为“天地”,“太极”也就自然不能是“无”,而是“元气”。 

        在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两仪,明是指天地而非指阴阳,前文已述。

        张载以“气”之“一物而两体”解“太极”.“一物”即“气”,“两体”即气所含阴阳。阴阳是“太极”本身所有,因而“是生两仪”的“两仪”决不能再指阴:阳,而必是指天地。《易说·说卦》和《正蒙·大易》在“一物而两体,其太极之谓与”的后面都是“阴阳天道,象之成也,刚柔地道,法之效也”,可证“两仪’是指天地。

        在邵雍的“先天易学’之前,未见以“阴阳”来解《易》之所谓“两仪”者,自‘先天易学”出,画卦说立,始有“阴仪”和“阳仪”之名,{易,之“两仪”遂被解为“阴阳”。从《系辞》本义而言,画卦说不能成立(前文已述),因而邵雍以及朱熹用“阴阳”解“两仪”只能说是借《易》而发挥了他们自己的思想。又邵雍的《观物吟》:“一气才分,两仪巳备。圆者为天,方者为地.”此处的“两仪”又明确‘地是指天地,而天地之上的“太极”就不能为他物,而只能是“一气”。朱熹在《语类》中明确承认周敦颐《太极图说,的“两仪”是指天地,而他所谓“推其本,则太极生阴阳”便是在“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中间另外加了环节(前文巳述)。

       王廷相说:“阴阳者,气之名义也.”元气之外无太极,阴阳之外无气。”太极之说,始于‘易有太极’之论。……求其实,即天地未判之前,太始浑沦清虚之气是也。”(《王氏家藏集.太极辩》)“太极”即气,阴阳是气所本有,因而“是生两仪”便是天地已判。 

        王夫之在注解张载的“一物而两体,其太极之谓与”时,引用了《太极图说》的“太极静而生阴,动而生阳”,他强调“阴阳因动静而著…”,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阴阳之非因动静而始有”(《正蒙注.大易》)他还说:“太极之中,不昧阴阳之象。”(《正蒙注·参两》)“误解《太极图》者“谓太极本未有阴阳,因动而始生阳,静而始生阴……本无二气,由动静而生,如老氏之说也。”(《正蒙注·太和》)显然,王夫之也认为“阴阳”是“太极”所本有,他

对“两仪”虽没有明确做出解释;但要之不可解为“阴阳”,而只能解为天地或“乾坤”。

        综上所述,除邵雍、朱熹按画卦说把“两仪”解为“阴阳”外,韩康伯对“两仪”缺解,其余都是将“两仪”解为天地或“乾坤”,韩康伯不谓“两仪”之变化为“神”,其‘两仪”不当解为“阴阳”,若解为“天地”,则要么与其以“无”解“太极”相矛盾,要么在“太极”与此“天地’之间缺少‘阴阳”的位置:邵雍和朱熹除了以“阴阳”,解“两仪”,外,又各有以“天地”为“两仪’的思想,其自语不能统一;若以“阴阳”解“两仪”,则只是成其并非《系辞》之本义的画卦说,若以“天地”解“两仪”,则邵雍之“太极”就是“一气”而朱熹之“太极”只是他所理解的《太极图说》的“太极”,《太极图说》的“两仪”,有别于《系辞》的“两仪”,因而便不是在解《系辞,。如果

按程朱的哲学体系,谓“道”或“理”(“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天地”(“两仪”),则只可用于强解(大极图说),而不符《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奉义,’如果谓“理”(“太极”)生“天地”(“两仪”),则缺少了“阴阳”的位置,而与其自身的哲学体系相违。《系辞》云“法象莫大乎天地”,绝大多数解《易》者都把“两仪”解为“天地”,可谓内证和外证充分,“两仪”是指“天地”应无疑义。准此,《系辞》之“太极,只能是天地末分之前的,包含着“阴阳”在内的“气”,或“元气”,或“太虚之气”(后世所传黑:白回互的“太极图”正与此意相符)。只有如此解释,才能避免以“无”、以“理”或以“心”解“太极”所带来的种种矛盾和自语相违,以“无”、以“理”或以“心”解“太极”可谓借《易》而发挥、创造自己的哲学体系,因而并非无意义。但要之,只有以“气”解“太极”才能与《系辞》的“文本”相符。

        以“气”解“太极”,则《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即“太极”所含之“阴阳”的变易就是“道”。韩康伯《注》云:“道者何?无之称也……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故曰‘一阴一阳’也。”此可谓玄思曲解。程朱云,“所以一阴一阳,道也。”此显然是“增字解经”。

        《系辞上》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气。”形”即《系辞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之“形”。“上”、“下”即前、后,如言“三代以上,三代以下”,“千载而上,于载而下’。张载说:“—一阴一阳不可以形器拘,故谓之道,乾坤成列而下,

皆《易》之器。”(《易说·系辞》)戴震说.“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非形而下明矣。”(《孟子字义疏证》卷中)这正是对“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古朴正解。《庄子·知北游》云: 

        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成玄英《疏》:“夫从无形生形,从有形复无形质”),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沦则不至。

“之”,往也,至也。“不形之形”即无形之气聚而为有形之物(器),“形之不形”即有形之物散而为无形之气,这正是讲《系辞》“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相互转化。《庄子》说这在当时是“人之所同知”、“众人之所同论”的思想,而道家已经对此不屑多言、视为“非将至之所务”了。“形而上”与“形而下,在先秦是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宋代以前也没有发生误解。至二程兄弟出;始批评“以清虚一大为天道,则乃以器言,而非道也”(《遗书》卷十一)。朱熹则谓:“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太极图说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文集·答黄道夫》)然而,程朱在“阴阳”或“气”是有形还是无形的问题上又陷入了矛盾。二程说,“有形总是气,无形总是道.”(《遗书》卷六)“既言气,则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