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商管理学

工商管理学

工商管理学

工商管理学范文第1篇

(一)易懂性工商管理知识主要是指《管理学》、《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运营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所包含的理论知识。一般而言,上述课程所包含的知识都较为好懂。比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包括五方面的要点:定额、标准化操作方法、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这五个要点都不难理解。从对本校工商管理类专业90名三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来看,32.2%的同学认为他们自己能看懂管理类教材80%的内容;56.7%的同学能看懂50%的内容;仅有11.1%的同学认为只能看懂20%的内容。上述数据表明,工商管理知识具有易懂的特点。

(二)系统性工商管理知识的系统性是指工商管理核心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相互关联的。比如,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劣势,这要用到《营销管理》、《运营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了解企业的运行状况,也需要熟悉《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运营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所包含的知识。从知识运用的角度来看,工商管理核心知识只有被学习者系统地内化,才能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

(三)指南性将工商管理知识与医学知识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医学知识在其已探明的领域一般可以精确到操作层面,即具体到诊疗规程。相比之下,工商管理知识不能精确到如此程度,只是指南性的。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指出,管理者应制定定额、找出最佳的操作方法,至于定额是多少,最佳的操作方法是什么,都要靠管理者自己研究具体情况后得出答案。行动学习的提出者RegRevans认为管理知识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管理者洞察实际情况,摸清具体规律,然后找出对策。

二、工商管理本科教学目标

(一)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并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般表述为:“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在各类企业和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上述表述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从知识学习到知识应用的脉络十分清晰。近来,有许多学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如认为工商管理教育应突出知识的应用,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管理教育应以培养管理思维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清醒、细心、透彻的思维习惯。从工商管理知识的指南性来看,工商管理知识是不能直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强调知识的学习或者知识的应用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管理技能训练应比管理知识学习更为重要。但如果工商管理教学抛开知识学习,只进行技能训练是难以想象的。行动学习理论最初将知识学习撇开,后来还是逐渐认识到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从工商管理知识的系统性来看,工商管理知识是作为一个系统在发挥作用,零散的、没有内化的知识是不能有效指导管理实践的,否则,就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顾此失彼等现象。

(二)以理论知识框架构建统一知识学习及技能训练既然工商管理知识是指南性的,那么,知识传授的目的就在于让大学生建立起思考管理问题的理论框架,作为管理实践的指南。管理思维的理论框架由管理的基本理念、原则以及解决管理问题的程序、方法构成。管理的基本理念、原则方面的知识收录在《管理学》教材之中。解决管理问题的程序与方法包含在《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运营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教材之中。工商管理传统教学在知识的讲解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这与工商管理知识的易懂性是相悖的。工商管理教学应在帮助大学生学习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将管理知识整合起来,形成框架。这样既学习了知识,也训练了技能。有此技能的支撑及理论知识的指导,大学生就能很好地胜任毕业后的工作。目前,注重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的大学生还不多。问卷调查中,当问及“学完一章之后,是否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总结”时,90名被调查者中回答完全没有的占7.8%,基本没有的占52.2%,偶尔做一做的占20%,基本上做了及认真做了的仅占20%。大学生平时不注重知识的总结,一方面,所学知识不能系统内化,另一方面,其概念技能也得不到经常性训练。

三、工商管理本科教学方法

(一)用案例还原工商管理知识工商管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由实践抽象而来。工商管理教学应该用案例对工商管理知识进行还原,便于大学生理解、记忆。鉴于工商管理知识大多易于理解,以教材为中心,“满堂灌”是没有意义的;另外,知识的长期记忆需要多次重复,也不可能通过一次细致的讲授就形成。讲授法目前依然是工商管理教学的主流方法,原因可能是教师已经习惯于将知识讲深、讲透,另外,还有不少学生依然期待教师将知识讲深讲透。

(二)引导大学生综合所学知识对工商管理知识进行综合,一方面,可以将工商管理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也利于概念技能的提升。知识的记忆及综合需要平时下功夫,学生学完一门课程的各章后如果不及时总结,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应该是较差的;平时不尝试对已学各门课程知识做进一步整合,系统思考管理问题的理论框架也不可能形成。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不够好,对所学知识的信心还不足,这与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有关。当问及“你的专业知识是否能满足今后工作的需要”时,回答“基本不能”的高达40.4%,回答“基本能”及“完全能”的同学只占27.7%,回答“不知道”的同学占31.9%。

工商管理学范文第2篇

工商管理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

[提要]工商管理是国家政府行使管理职权、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机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对工商管理概念与职能作出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发挥工商管理促进经济发展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概念;职能;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冲击,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工商管理愈发显得重要。工商管理肩负着市场监管、保护权益、健全体制等重要职责,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干预了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树立了他们良好的思想,故而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全面了解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工商管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从而使工商管理创造更大的经济发展效益。

一、工商管理的概念与职能

工商管理历经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在不断地优化中,被赋予了更丰厚的内涵同时肩负着更多的职能,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工商管理的概念与职能具体表述如下:

(一)工商管理的概念。

所谓的工商管理是指国家为了建立和维持市场经济运行秩序,通过行政机构依靠法律制度对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及其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及其行为是一个体系,包括商品、生产、批发及零售等诸多要素。行政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对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及其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统一、开放、有序、竞争地运行和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纵观我国工商管理的发展历史,它几经波折,直至21世纪工商管理行政部门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不断改革和创新工作体制,并逐渐形成了富含自身特色的文化与理念体系。新的历史时期,工商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挑战,重新审视管理对象及环境的变化,主动参与相关改革建设,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并不断拓宽自己的职责范围和监管领域,包括对新媒体、电子商务等互联网产业的监管,有目共睹的政绩为工商管理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影响了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保障了经济发展的健康性、可持续性。

(二)工商管理的职能。

在我国的经济市场管理过程中,工商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在清晰定位工商管理职能的前提下,才能全面了解和认识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有针对地发挥这些作用。虽然经济市场在运转的过程中有着自己内在的特性和规律,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任由经济市场自由发展,对经济行为和现象不闻不问、放任管理。假如经济市场没有完善的制度约束,那么市场经济也就难以得到持续发展的保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到来,国际间的经济交流活动日渐频繁,大量外部资金流入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做支撑,那么我国经济就会面临土崩瓦解的危机。由此说来,工商管理扮演着市场经济保护者和监督者的双重角色,应着眼于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上,指导和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扩大经济主体的受益面积,刺激他们向社会反馈更多。除此之外,工商管理还需要履行为管理市场经济提供依据的职能,避免商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迷失方向,保证经济发展的科学合理性。

二、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工商管理在行使权力的同时承担着责任,成立的初衷决定了它在整个市场经济活动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而且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商管理能够强化市场监管。

工商管理职能部门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市场经济主体准入制度和监督制度,有效规范了市场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和运行环境。工商管理能够强化市场监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保护商标注册及使用权。商标是区分不同商品或服务的主要标识,代表了某个商户长期积累的形象。工商管理对商标注册及使用权的保护,能够有效保护商户的合法权益,并及时就侵权行为作出处理,维护了商标权利人的合法利益,拥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二是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工商管理严厉打击了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抵制垄断或不正当竞争现象,优化了经济市场投资环境,维系了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以及诚信,大大降低了投资者和消费者所承担的风险。同时,工商管理在其职权范围内,还对信息传播进行了控制,整治了虚假信息披露行为,净化了广告市场环境,规范了信息传播行为;三是监察并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工商管理面临着重重问题和挑战,需要对监管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工商管理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通过实践摸索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进而发挥强化市场监管的作用。

(二)工商管理能够保护合法权益。

除了上文提及对商户权利的维护,工商管理还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之一,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将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工商管理职能部门充分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利,通过对市场进行严格监管、提升自身执法力度等途径,担任好消费者保护者重要身份的同时维护了我国法制的权威和尊严。工商管理的本质特征使其与消费者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以关注民生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强化自身的市场监督、管理、引导职能,通过强有力的执法手段及时对消费者在商品、服务、食品等经营中的投诉进行处理,利用群众的视角完善整个监管体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或公司的自律性,促进他们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维护了经济市场秩序,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健康与安全成为了现阶段国家经济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政府给予了工商管理部门足够的行政权力,加强了它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形成了完善的市场监管、引导体系,强化了工商管理的职能,凸显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民主管理特性,实现了工商管理与消费者管理的融合、统一,从而发挥了工商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三)工商管理能够健全市场体制。

工商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历史的沿革不断创新与优化,能够健全市场体制,进而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一方面工商管理能够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在经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工商管理对经济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有效减少了资源闲置与浪费现象,是保障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构建健全的市场运营体系、监管体系、行政体系等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了产业集群建设,通过价格宏观调控,促进稀缺资源集中向利用效率高的企业或机构流入,大幅提高了我国经济市场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工商管理有效传导并落实国家出台的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市场具有自身内在的运行规律,却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而需要得到国家政策的指导和调控,只有这样,整个经济市场才能健康、持续发展下去。而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若要达到预期的经济发展目标,必须要经过市场进行传导和实施。工商管理始终与经济市场关联在一起,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有组织、有目的、有依据地对产品供求、服务价格等进行调节,保证了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对经济的稳定、顺利运行产生了积极效益。

三、优化工商管理的建议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笔者基于对工商管理概念与职能的认识和分析,提出以下几种优化工商管理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完善自身服务体系。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作为最直接的经济载体面临着人才、资金、税费等诸多问题,其本身的发展限制了整个经济的发展。新的时期,工商管理行政部门必须要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关注我国经济的动态发展变化,明确市场监管需求,重视对企业尤其是微小型企业的引导和服务,不断优化市场准入制度、简化注册程序、拓宽资金来源、升级服务项目、创新服务体系,帮助企业解决转型期所面临的重重问题,扮演好企业发展助推者的角色,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工商管理要全面落实国家政府赋予的职权,大力推行行政指导,积极打造利于经济发展的柔性法制环境,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有效地将发展、维权、执法与服务四项基本体系结合起来,倡导民主化、自主化、引导化管理,尽量采用软管理手段如教育、告诫、引导等实现对企业的柔性管理,辅导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促使他们主动约束自我市场经营行为,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尽量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除此之外,工商管理部门还应该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交流,拓宽自己的行政管理视野,积极受理消费者的投诉事件,及时对相关管理信息进行披露,切实将管理渗透到各个行业,实现服务管理体系最优化。

(二)引导信息化建设。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建设俨然成为了促进企业与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工商管理本身的管理职能为依托,对企业信用进行全面评价,指导行业协会、业内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监管,打造体系化的社会监管模式,利用示范作用不断壮大企业队伍,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积极引导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将市场经济主体连成一片,通过信息化服务平台传导和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信息,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用对接,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提供基本的税率支持,带动企业的发展积极性,树立市场经济活动各方的诚信意识,从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应该加强自身的市场监管力度,主动披露企业的相关违法行为,保证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有效性,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公示在网络上,增强民众对工商行政执法的信任度,加大市场主体的违法成本,促进我国良好的信息体系建设。信息化不仅是工商管理强化执法、优化服务的重要技术手段,更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工商管理实现信息化,通过网络化、集成化信息管理平台转变传统单一的人工操作模式,将大大提高工商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是其对我国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发挥的必经步骤。总之,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容小觑。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市场经济变化风云莫测,笔者有关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希望未来各界学者和专家持续关注工商管理,并将其与我国经济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出更多优化工商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实现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梁晓波.刍议工商管理与当前经济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4.2.

[2]郑丽雅.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9.

[3]常军燕.探讨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3.23.

[4]吴秀婷.解析工商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18.

工商管理经济学论文范文二:工商管理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要:

随着我国房产税改革方案的提出以及沪渝两市的试点情况,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必将迎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工商管理对规范房地产经济发展,平衡行业内部竞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工商管理的特点进行了简单分析,针对房地产经济和工商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了剖析,探究了工商管理对房地产经济的促进作用,以期对相关工作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工商管理;房地产经济;内在联系;促进作用

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好坏和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关联,其既是国家宏观政策的体现,也是市场环境的外在表征。工商管理是对各行各业的监督约束,通过明文规定对行业内的各种行为进行检查和规范。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通过工商管理加强其行业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对维持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和保证市场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工商管理特点分析

工商管理从其性质上看属于政府职能部门,但是,其和常规的职能部门又存在一定差别。工商管理的核心工作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对各行各业进行监督管理,以此确保各行各业经济发展科学合理。通过工商管理的定义不难看出,其只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不具备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权力。因此,可以说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的框架,市场经济只有在工商管理的范围内才能确保良性健康的发展,一旦超出工商管理的范围,就可能导致一些违背市场规律、法律法规的行为出现,最终对市场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从实际工作看,工商管理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对于不同经济体或是不同的行业,工商管理可以采取不同措施手段展开相关工作。但是,在这高度的灵活性当中,又有一部分维护不变的核心内容,比如我国经济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等。只有以我国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作为不变的核心,以此构建灵活多用的工商管理工作模式,才能取得最好的工作效果。工商管理从范围上看是很大的,其不仅涵盖了各行各业,在管理形式上也可以分为有形监管和无形监管两种。有形监管就是工商部门通过既定的准则、确定的流程等展开相关工作。而无形的监管主要是凭借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等对各行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管,以此实现市场经济平稳发展。

二、房地产经济和工商管理的内在联系

(一)房地产经济是工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

在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下,房地产经济也表现出了强力的增长。尤其是在我国经济水平整体提高之后,普通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不断增长,直接刺激我国房地产行业大幅进步。但是,在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也表现出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在房地产规模迅速扩大之后,对应的监管制度和措施缺少,导致房地产行业出现了一些乱象。因此,作为工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经济对工商管理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工商管理工作不断进步的重要基础。

(二)房地产经济和工商管理可以实现互补互助

房地产经济想要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离不开工商管理的监管约束。同理,工商管理工作的进步发展也离不开房地产经济的支撑。房地产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其具有风向标的作用,通过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情况,就可以对其他行业的发展情况作出基本预测。而工商管理是保证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即工商管理工作不断发展进步,就可以促进房地产经济进步发展,而房地产经济发展进步又可以反向推动工商管理进步。所以说,房地产经济和工商管理具有互补互助的作用,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三)工商管理为房地产经济发展助力

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具有许多关联因素,比如市场需求、行业竞争、关联行业发展以及工商管理等。在这些众多因素中,市场需求和行业竞争等都属于房地产经济的直接关联因素,而工商管理属于外部刺激因素,这两类因素在不同的层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虽然工商管理自身也存在一定缺陷,无法全面地对房地产经济发展起到监管作用,但是,其仍然可以通过现有的制度和政策对房地产经济发挥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美国发生房地产泡沫之后,我国更应该加强工商管理在房地产经济发展中的监管作用,以便为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助力。

三、工商管理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一)促进房地产市场更加规范合理

房地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少不合理的行业现象,给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不小的限制。基于此,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管,可以有效减少这些不合理现象。比如,拿地是房地产企业规划布局的重要环节,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环节。但是,在某些地方,房地产企业拿地存在一些暗箱操作,或是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这给整个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股不正之风,扰乱了健康有序的房地产市场。因此,通过工商管理的强力作用,依据各项规章制度对房地产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管,对其中存在的不合理操作进行严厉打击,以此逐步规范完善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经济良性发展。

(二)维持房地产经济发展秩序

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打破原本有序的经济发展局面。加之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冲击,进一步扩大了经济发展有序局面被打破的问题,导致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出现混乱。出现混乱会导致不正当竞争加剧、消费者利益受损、房地产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以及关联行业发展前景走弱等问题。因此,基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通过工商管理确保这些政策在房地产经济发展中得以落实,对恢复并维持房地产经济发展秩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不仅如此,通过工商管理的强力规范作用,还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房地产行业中的一些风险因素,确保房地产经济可以实现有序发展。

(三)有效的风险防控

风险防控是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发展中所必须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如何全面完善风险防控,却有待进一步研究。对房地产经济发展而言,风险防控的对象因素众多,各种规章制度都会对房地产经济造成影响。风险防控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也是工商管理的重点工作,因为保证企业安全、良性的发展是工商管理的职责所在。于工商管理而言,其风险防控相关工作主要是从监督管理的层面入手,发现房地产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风险因子,并及时提出对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或是责令企业对存在风险因素的方面进行整改。

(四)保证消费者利益

工商管理的意义不仅在于维护行业的经济发展,其还需对消费者的利益进行保证。就房地产经济发展而言,消费者利益受损的事件出现频率颇高,各类新闻中均报道过相关新闻。在房地产行业中,消费者遭遇最多的问题就是房屋质量问题。相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消费者属于弱势群体,其在利益受到侵害时难以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因此,通过工商管理打击房地产经济发展中侵犯消费者利益的问题,可以较大程度保证消费者利益。

(五)指引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

工商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家政策制度的反映,其可以体现出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规划的动向。不仅如此,工商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具体手段,可以从外部对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通过工商管理指引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房地产经济的进步具有积极效用。

四、结语

房地产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房地产市场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工商管理的作用逐渐凸显。在房地产经济中加强工商管理的相关工作,可以对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秩序、风险防控以及消费者利益等方面都发挥出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童伶,明伟菊.探究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现代商业,2014(09).

[2]李国瑞.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J].商业经济,2014(08).

工商管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区别;联系

一、问题的提出

从国内外大学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BA以来,管理经济学就一直是工商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然而,我国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学位MBA始于1990年代初。可以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对建设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工商管理专业具有重要意义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经过20多年的发展,许多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逐渐进入商学院的课程体系。然而,在工商管理学科的本科教育中,由于缺乏对管理经济学的了解,缺乏对它在工商管理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特别是简单地把管理经济学等同于微观经济学,因而在课程设置上,用微观经济学取代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相对较新的课程,管理经济学在课程内容上确实与微观经济学存在部分的相似性,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什么关系?”“管理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与微观经济学有何区别?”这些问题一再被提及。由此我们深切地感到,只有厘清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明确管理经济学在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促进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的健康发展。

二、管理经济学简介

管理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开始盛行,成为西方管理学院课程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属于应用经济学科的范畴,因其强调应用的特点而与传统的经济学科相区别。管理经济学有许多定义,这同它有许多名称一样,较为常见的几种名称是:(1)管理经济学;(2)公司经济学;(3)经营管理决策分析;(4)经营管理研究。实际上,许多差别是语义学上的,真正理解这门学科还在于明确其本身的内容、方法,它在管理领域中的地位,以及和其他学科(包括传统的经济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盈利性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实现组织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经理必须对各种各样的经营管理问题,从日常工作的问题到制定未来计划等做出决策。做出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需要对决策的技术与环境状况有清楚的了解,把经济理论用来解释与分析有关的技术条件和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将会对合理决策起很大作用。因此,经济理论对于分析经营管理的现实问题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企业环境的日益复杂,经济理论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和它对决策过程所起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承认。管理经济学是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一门学科。经济理论对于管理经济学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建立有助于认识管理问题结构的分析模型、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分析方法、以及澄清用于经营管理分析的各种概念,防止经理犯概念的错误等。因此,管理经济学是由作为分析经营管理的合理决策问题的那部分经济知识或理论所组成的。有的学者认为,管理经济学是利用经济概念和经济分析系统提出合理决策的学科。通过考查管理职责的特点与经济理论在帮助管理完成这一职责上的作用,可以获得对管理经济学特点的一个全面认识。如前文所指出,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依据某些预定要实现的目标来做决策和执行这些决策,正确的决策是成功经理的首要诀窍。管理经济学所着重的,是经济理论中与企业管理决策最有直接关系的那些部分。从这一意义上说,管理经济学可以说是传统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决策两者之间的一道桥梁。管理经济学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作用示意图表示了上述管理经济学与经济理论、经济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解决企业经营管理的典型问题和现实问题中的桥梁作用。

三、管理经济学在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地位

每一门学科之所以得以成立,关键在于其所依赖的基础理论,这也就构成学科之间的基本区别。如果说,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基础理论,那么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则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如表1所示,管理学科的课程一般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与公司管理活动中的内部职能部门有关的课程,管理学院一般都设有这些部门或系。第二类课程涉及管理技能、方法、技术、手段的内容,称之为工具课程。考虑到管理经济学与决策科学和方法的关系,也把它列入此类课程。常常有的课程跨及两个领域。例如,会计──它是企业内部的一项职能,但又是企业任何部门都要使用的一种工具。因此,会计既列作职能课程,又被看作是工具课程。第三类是某些与专门业务领域有关的课程,如银行管理、保险管理等。专门业务领域课程的界限也相当分明,它们在管理课程中的地位比较明确。不同的管理学院,侧重领域和特点不同的专门领域课程。第四类课程可称之为综合课程,包括战略管理、产业组织、企业文化、企业伦理等。这些内容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但是企业内部不一定设置专门的有关部门。第五类是综合基础课程,包括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必须有其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并用以指导其发展。管理经济学和管理学在工商管理学科中就占有这样的地位。著名管理学家孔茨在其论文《管理理论的丛林再论》中,曾较系统地论述了管理理论在管理学科中所起的核心作用。[1]

四、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管理经济学与经济学的联系首先在于企业管理学科所获得经济理论的支持。从国外管理学院、系科的发展来看,绝大多数最初只是经济学系里的一个部门(如部门经济教研室),其课程偏重应用与实务。后来,随着商科课程的不断扩增,终于另行成立管理学院(或称商学院)。管理学院成立之后,与经济理论的距离似乎愈来愈远,人们也已日益认清这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很明显,经济学家要想描述企业经营活动并帮助企业确立规范性的目标,他们就必须对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管理实务有深切的认识,但这显然并非经济学家之所长。与此同时,商学院的教授们也日益认识到经济学家在企业管理的很多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因此在西方商学院的课程中,管理经济学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经济理论对管理经济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有助于认识管理问题结构的分析模型,这些模型能帮助决策者去除可能妨碍决策的次要因素,聚焦于主要问题。二是提供管理决策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往往无法直接用于解决具体问题,但对于提高管理者的分析能力确实是有帮助的。三是厘清管理决策中涉及的各种概念,防止管理者犯因混淆概念而导致的错误。必须强调的是,虽然管理经济学吸收了微观经济学中对于企业和经理最为重要的应用部分,但是,不能将微观经济学等同于并替代管理经济学。

换言之,有关厂商的传统个体经济理论固然是管理经济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但并非等于管理经济学。因为管理经济学在分析起点上,把厂商视作一个经验上的实体(而非一个理论上的抽象构造),必须考虑理论模型在若干限制条件下的可实行性。在分析内容上,涉及风险与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投资、财务等问题,以及需求、生产与成本函数的测定;在分析工具上,则包括统计决策理论、线型规划、博弈理论、计量经济学、模拟模型,以及电脑技术,所有这些,都非传统个体经济理论所能概括。与微观经济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同,管理经济学主要是规范性研究。规范性研究不满足于描述经济主体实际采取的行为方式,而会进一步指明经济主体为了达到期望目标所应当采取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微观经济学试图描述经济如何运行,而不涉及其应该如何运行,管理经济学则尝试建立一系列规范和方法,以实现特定的目标。例如,对于通用这样的汽车制造商,它如何进行产品定价是微观经济学所关注的,它应该如何定价则是管理经济学考虑的,这构成了两门学科的重要区别。在管理决策方面,管理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找出企业决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提供答案,使管理方面做出较佳决策。但是,经济学家并不实际就企业做出决策,而是经理在作决策。应当指出,管理经济学必须从实证分析出发进行研究。因为我们首先并且必须对所处的现实世界,诸如企业环境、制度环境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两者之间的不同,还特别体现于所研究问题上的差别。在经济学理论中,研究的重点是市场而不是企业。经济学在讨论经济问题时,主要着重于生产资源如何经由市场上众多个别选择的交互作用,分配在整个社会的各种广泛用途上面(市场机能或自动性的分配过程)。在市场机制下,市场力量支配着企业及其经营活动。市场对企业的产出进行检验,企业则必须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由此实现资源配置。

市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前提是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在这种市场中,企业是同质的,因而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只能被动地对市场做出反应。管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正好相反,其更为关注的是企业而非市场。管理经济学理论将市场视为企业的外部环境,并质疑完全竞争市场的现实存在性。作为完全竞争市场重要特征的企业同质假定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与企业的真实实践相悖的。现实中的企业在资源禀赋、能力、目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企业有强烈的动机避开同质化陷阱。因此,企业的决策既受到市场的影响,也受其内部要素制约。企业与市场相互作用,企业家和企业引导市场、创造市场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是在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中经常被忽略的一面,而其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决策意义。另外,管理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有一定联系,而微观经济学没有。在产业经济学中普遍采用S-C-P分析范式,即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效果(performance)范式。S-C-P分析范式的主要方面在管理经济学中都有涉及,在该分析范式中,产业结构是后两者的原因。相当广泛的研究证实,行业中公司的集中程度越高,市场力量就越大,相应的利润就越高。在管理经济学对公司行为进行分析时,非常注意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特别是行业结构与竞争行为。另外,管理经济学中所引用的波特的五力模型就是基于对行业的分析。

五、微观经济学与管理经济学

在课程内容及其结构上的区别在经营决策分析中,管理经济学把经济学理论和决策科学联系在一起。经济学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其中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中有一部分与企业决策有关。管理经济学吸收了这一部分的微观经济学内容(如需求理论、生产理论、成本分析),同时也吸收了经济理论中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博弈论、委托理论)。之外,管理经济学还吸收了大量决策科学的内容,运用最优化技术,包括微分学、数学规划等来为决策者确定最优方案。作为对最优化技术的补充,管理经济学还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估计相关变量间的关系,并对数值做出预测。我们参考了西方众多经济学家的相关著作,包括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PaulA.Sam-uelson&WilliamD.Nordhaus)[2]、罗伯特•平狄克和丹尼尔•鲁宾费尔德(RobertS.Pindyck&DanielL.Rubinfeld)[3]所著的具有代表性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以及布鲁斯•阿伦(W.BruceAllen)等[4]、詹姆斯•麦圭根(JamesR.McGuigan)等[5]的被广泛使用的管理经济学教材,对两门学科所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

1.管理经济学强调对统计学方法和最优化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理论的可操作性。虽然管理经济学部分理论来源于微观经济学,如需求理论、生产与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但仔细分析即可发现,这不是简单的借用。以同为两门课程的教学重点的需求理论为例,微观经济学侧重于市场均衡分析,关注市场力量能否推动相互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同时达到均衡,需求理论仅仅是市场均衡分析的一个构成部分。作为企业管理者,是难以将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直接用于确定对企业特定产品的需求的。例如,绝大多数经理人都知道,价格上涨会导致对企业产品的需求量下降(这是微观经济学所揭示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对于特定幅度的价格上涨,企业产品的需求量到底会下降多少(这正是管理经济学试图解决的问题)。相比之下,虽然管理经济学也以“经济人”为基本假定,同样采用边际分析方法,但它侧重于需求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在从理论上明确了影响单个商品需求的相关因素后,更进一步给出了估计需求函数的具体方法:消费者调查、市场调研,和回归分析法。这就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具,得以利用相关的数据,拟合出需求方程,进而利用需求弹性,制定企业的相关策略,如价格调整的方向与幅度、是否需要对竞争者价格变动做出的反应,等等。可以看到,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纯理论分析,而管理经济学则力求为企业管理者的日常决策提供分析工具。

2.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目标进行简单假定,而管理经济学则提出了一套有层次的企业目标体系。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所研究问题上的差别决定了二者在课程内容上的差别。微观经济学把企业作为一个抽象的个体,没有兴趣去打开这个黑匣子,自然也就否认企业的异质性。这集中表现在对企业目标的认识上。微观经济学将企业目标简单化,假定所有的企业都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无一例外,并将之作为构建众多模型的理论前提。然而在现实中,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企业追求的目标也不尽一致。承认这一点,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企业是谁的?在传统的资本主义早期,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决策机构单一,企业的运作由出资者负责管理。这种企业很少雇用管理人员,可称为雇主的企业。雇主的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逐步转变为企业家的企业和家族式的企业。在企业家的企业中,股东往往是创业企业家的家族成员、朋友和关系较深的商业伙伴,因而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密切的监控。在这种类型的企业中,虽然会由职业经理人担任一些中下层管理和上层管理职位,但创业者和出资者基本上还是保持着对企业的控制。随着企业家的企业规模扩展,企业所有权不断分散,股东不再具备从事高层管理的技能和知识,于是职业经理人开始掌管公司的大小事务,企业家式的企业由此转化为职业经理人的企业。雇主的企业和企业家的企业是由所有者控制的,所有者目标明确,就是追求利润,因此,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这类企业的目标并无不妥。但经理人的企业由于存在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使得经理人具有相当大的管理自,他们追求的目标就不再是单一的利润最大化,而可能是包括销售收入最大化、企业增长最大化、公司经理的个人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在内的多元化的目标。正是基于对这一重要问题的认识,管理经济学的课程内容把对企业目标的分析涵盖在内,提出了一个由多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并进而对现代企业中广泛存在的委托问题进行讨论。

3.在企业竞争这一重要问题上,微观经济学仅仅聚焦于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竞争,而管理经济学则围绕企业职能对竞争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深入的探析。企业竞争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谈及这一问题时,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的企业价格与产量决策,以及短期与长期均衡。对于实践中企业之间丰富多彩且不断演变的竞争手段,微观经济学完全不予置评,而管理经济学则高度关注企业竞争的各个层面,采用区域、行业、职能等不同维度对竞争进行分类,以期实现对企业竞争全貌的了解。同时,管理经济学对企业竞争实践的最新动态非常敏感,针对新经济条件下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的现象,提出了基于时间的竞争;针对越演越烈的不兼容的技术之间争夺市场支配权的状况,提出了标准竞争,并进而区分了标准之间的竞争和标准之内的竞争,明确了信息竞争、技术与创新竞争、筹供竞争、成本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产品竞争、促销竞争、服务竞争等标准内竞争的具体形式。由此可见,从课程内容上来看,与微观经济学相比,管理经济学更贴近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它所揭示的理论和方法也因此具有更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六、结论

作为一门在传统经济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管理经济学吸收了许多经济分析的概念,把经济理论家的纯理论分析和管理者面对的日常决策联系起来,为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研究问题、课程内容上都存在明显区别,不可混为一谈,而这种差异也是不同学院在课程设置时应该认真考虑的。以培养经济学者为目标的经济学院将强调市场均衡分析的微观经济学设置为核心课程,这自然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是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目标的商学院若也重微观经济学而轻管理经济学就值得商榷了。对于未来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更重要的不是纯理论分析,而是能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理论、方法和工具,而后者正是以单个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承认企业异质性,并不断吸收经济理论、决策理论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已用的管理经济学所能提供的。

参考文献:

[2]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微观经济学(19版)[M].萧琛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3]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著.微观经济学(第7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布鲁斯•阿伦,尼尔•多赫提,基思•韦格尔特,埃德温•曼斯菲尔德,著.管理经济学(原书第6版)[M].毛蕴诗,刘阳春,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工商管理学范文第4篇

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一种管理专业,一般指工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等多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工商管理学范文第5篇

实验教学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商务技巧是商务人士在职场中进行各类商务活动时应用的谈判技巧,它主要包括有商务沟通和人际关系拓展两个方面的内容。实用型的沟通技巧,新颖的人际关系拓展方法,能够使沟通者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特点,我们可以建立六大实验教学系统:一是建立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场景的模拟演练系统。在不同的环境下,商务谈判具有不同的特点,推销技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设立不同环境下个体谈判与团体谈判的模拟演练,使学生对两种形式的商务谈判特点进行学习和分析,使他们在个体谈判中能够独当一面,而在团体谈判中也能够合理、灵活的运用团体之间的写作能力圆满完成谈判活动,锻炼他们驾驭谈判过程的能力。另外,可以加强在这种场景下某种产品或者服务推销的模拟训练,使学生能够更加接近真实中的推销过程,并充分认识到时间与空间、方法与技能还有个人的情绪和态度等方面对推销成功率的影响,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在工作中的自信心、独立性以及灵活性;二是建立决策过程与策略规划能力训练系统。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在学习中学生通过各类决策者角色的扮演,对不同决策环境下的决策特点、决策方法以及对决策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解和掌握,培养和锻炼学生各类管理决策方面的能力,为学生未来走向管理层奠定基础;三是建立人际沟通与冲突训练系统。沟通情境主要可以分为正式沟通情境和非正式沟通情境两种,其中通过正式沟通情境的模拟,使学生对沟通中信息传递的渠道以及规范进行熟悉和了解,掌握高效沟通的方法,而在非正式沟通情境模拟中,学生可以对明示和暗示的信息进行熟悉和掌握,并充分认识时间和空间距离在沟通中的重要性,掌握沟通的诀窍。另外在沟通中冲突问题的训练也非常重要。通过对人际冲突、组织冲突以及团体冲突等冲突问题的模拟,使学生对冲突发生的原因以及表现形式有一定的把握,能够思考出解决各类冲突的方法以及技巧;四是建立公关交际礼仪与形态语言训练系统。公关在商务技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公关技巧主要表现在对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交往目的下的言行举止以及仪表形态的正确把握,通过各种公关专项活动的模拟演练,使学生掌握公关的技巧并锻炼组织技能;五是建立会议模拟系统。商务会议分为很多种,主要包括研讨会议、决策会议、磋商会议以及执行会议等,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对这些会议场景的模拟演练,掌握各类会议的基本知识,正确把握和利用会议的组织者、参与者双方之间的关系;六是建立创新意识激发系统。创新意识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因素,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和发展。通过在模拟情境下的训练,锻炼学生各种公关、营销以及创造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在产品的市场开拓、危机管理以及公关等各类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创新能力。

二、构建企业以及市场运作模拟系统

企业的运行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企业运作模拟系统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培训内容,一方面是通过对企业营销管理、物料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模拟,使学生对于企业的实际运作模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若干个决策环境,让他们在实验中扮演不同的决策角色,通过对企业运作决策系统的模拟,培养学生对满意决策制定的能力。而在市场运作模拟系统中,主要是通过市场需求、供给以及价格机制的变化方面的调控,使学生对于市场的运作有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和认识。在市场决策系统的模拟中,通过对多个竞争主体以及一系列决策变量的模拟,训练学生在市场的综合决策中通过决策对经营绩效进行控制的能力。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