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秋天的诗句

有关秋天的诗句

有关秋天的诗句

有关秋天的诗句范文第1篇

比如,关于“秋”,我们可以搜集到以下的诗句。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李白《日出行》: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贺铸《鹧鸪天》:秋风想见西湖上,化作白莲千叶花。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刘禹锡《萋兮吟》: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张炎《清平乐》: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龚自珍:四海变秋声,一室难为春。郑板桥: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马致远:投至两处凝眸,盼得一雁横秋。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细细品味这些诗句,继而展开想象,设置一定的场景,我们便可以开始写作了。不过,具体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对重点诗句的详细领悟。写作是讲究详略得当的,所谓对重点诗句的详细领悟,其实就是要善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比如:不是吗?轻轻闭上眼睛,遥想两三枝嫣红的桃花悄悄伸在翠绿的竹林外面,花下水暖,嬉戏的鸭儿摆动起颈项,霎时晶莹的水珠四射,苏轼信笔一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意便盎然生动了。又比如: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当数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好一个“闹”字,让人在一刹那仿佛就能看到枝头的杏花密密匝匝,开得何等繁盛;让人在一瞬间仿佛就能听到杏花在枝头争先恐后怒放的声音。有形、有声、有色、有情,春意蓬勃啊。这两个段落就是对原诗句的描述与评述,即对重点诗句的详细领悟。

第二、要有对诗句的合理归类。有一些诗句的内容可能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写作时,我们便可以把它们归类在一起,这样便容易集中地说明自己的主题。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用诗句则揭示了春风最本质的特点:带来生命。许多诗人都曾为此作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春风使江南披上了绿装,这是生命的动态表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春风像剪刀裁剪出如许的细叶,裁剪出大好的春光,这是生命的形象描摹;“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程致道),春风滋润万物,却不让万物感受到春风的关切,这是生命的最高境界。以上四组诗句写的都与生命有关,放在一起,便能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

第三、叙述的语句要富有变化。是先引用诗句再提作者,还是先提作者再引用诗句,写作时都要用心。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不慕富贵,只向往田园式生活,只愿在秋季以菊为伴,对山当歌。《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看出了杜甫的宽广胸襟,面对滔滔江水漫漫落叶,在这个寂寥的季节里,诗人并不是反复吟唱着“悲戚”二字,而是“多病独登台”。郑板桥“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足见他超俗品性,独具闲情雅趣,胸有傲竹,以竹为竿,在这样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垂钓,那该是如何的惬意!这个段落是学生作文的原稿,我要求学生修改时注意叙述语句的变化,学生修改为:秋的画面是最灵动的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以菊为伴,对山当歌,不慕富贵,只向往田园式生活,远山近菊,淡淡的画面,洋溢的是淡淡的真纯与闲情雅趣。杜甫面对滔滔江水漫漫落叶,吟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浑厚的画面,不单单是寂寥,那种广博的胸襟所呈现的悲壮更叫人在心间千百次地萦回。“撷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郑板桥以竹为竿,垂钓秋风江上,天高气爽的意境渲染着他的惬意,也衍化着他的品性超俗。很显然,后者比前者因语句富有变化,而显得有韵味得多。

因此,诗句的引用要注意与行文所设置的场景水融。

例:学生用上述关于“秋”的诗句写成的作文。

秋颜

文 璇

看着窗外深黛色的树瑟瑟地摇曳着,看着深灰的土地上不再有阳光的艳影,看着女孩们拉紧了衣链在风中飘扬着长发,我亦换上毛衣,才蓦然发现原来秋已款款而至。

都说自古逢秋悲寂寥,也确是。一个人漫步于小道上,少了炙热阳光的陪伴,只觉得风儿从指尖滑过,感到丝丝寒气袭向全身。风儿跃到桂树上,挑落了粒粒桂花,遗落了满地金黄,馨香在头顶缭绕。我不禁想起刘禹锡的“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纤纤蕙芽是柔软的,怎受得住秋风的摧残。但秋日并不都是寂寥的,不是还有“我言秋日胜春朝”吗?有诗为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漫山枫叶红似火,映红了半边天,也映红了诗人的眼,秋的火热使诗人忍不住驻足观赏。

在秋的影片里,风和叶总是主角,不断地上演着一幕幕绝美的剪辑。“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将我带到一个至善至美的境界。秋风拂动,落叶飞扬,引得我心驰神往。看到落叶,人们总会联想到伤感、悲凉等词语。其实不然,李白《日出行》中不是说“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吗?落叶本身不具备令人愁的能力,是人们看到她凋零,赋予她感性。倘使落叶在秋天不落,依旧高挂枝梢,生机盎然,那还算是秋的本色吗?难道你就不觉得少了点什么韵味吗?风是秋的主旋律,“秋风想见西湖上,化出白莲千叶花”便将秋写得活灵活现了。白莲在风中随波而漾,宛若白衣素女,亭亭玉立,那一种站在秋的容颜里守望的姿态,多么地让思绪翩翩呀。

秋的画面是最灵动的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以菊为伴,对山当歌,不慕富贵,只向往田园式生活,远山近菊,淡淡的画面,洋溢的是淡淡的真纯与闲情雅趣。杜甫面对滔滔江水漫漫落叶,吟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浑厚的画面,不单单是寂寥,那种广博的胸襟所呈现的悲壮更叫人在心间千百次地萦回。“撷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郑板桥以竹为竿,垂钓秋风江上,天高气爽的意境渲染着他的惬意,也衍化着他的品性超俗。

秋款款而来,又悄然而去。在“只有一枝桐叶,不知多少秋声”的沉吟中,我拾起一片落叶,放在掌心,仿佛托起整个季节的容颜。看着她清晰的纹理,我知道那就是我要找寻的秋天。

有关秋天的诗句范文第2篇

走进生活,放眼自然,稻海金浪,老树枯藤,四季更替,物事流转,这一切都浸润着语文的气质,飞扬着语文的才情。为何不让孩子出去走走,听落叶在脚下浅浅低吟,看大雁在天空款款南飞呢?第五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我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了以“我们认识的秋天”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

一、秋诗――古人秋思浸润语文才情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宋代诗人叶绍翁用诗的形式表达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萧萧……”; 而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到来时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独在……”在老师的引读下,孩子们充满感情地背诵了这两首饱含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营造了走进秋诗的浓浓氛围。

接着,秋诗小组的学生展示了他们在课外搜集到的关于秋天的古诗。古诗意境幽远,给人以丰富想象。孩子们先把收集到的古诗抄写在小黑板上,读通、读顺诗文,再寻找诗文背后的故事,读懂诗意。如《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而这首诗后面的故事,更加耐人寻味。秋诗小组的学生讲述了这个故事,让全班同学对秋天更是多了一份感悟。在语文教育中,古诗文一直是蒙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古诗文对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情感体验,以及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至关重要。

而“诗配画”的活动是快乐而有收获的。孩子们把秋天的一处美丽的景色画下来,做成头饰,邀请其他小组的成员参与活动,把黑板上描写秋天的诗句与画相配。孩子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读诗、想象画面,参与活动,一气呵成。一场活动下来,孩子们不仅体会到了参与的快乐,更积累了不少描写秋天的诗句,感受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丽图景。

二、秋景――自然之美熏陶语文韵味

大自然是一切知识的起源,是智慧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出发点。在自然中汲取营养,感受自然美的熏陶,是大自然送给语文教学最好的礼物。秋景小组的学生得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去闻闻花香,听听鸟语,放放风筝。他们发现,秋天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在展示汇报时,孩子们的表现真是让大家耳目一新。王炜斌同学带上了他在橘子树旁照的一张照片,并顺口吟出:“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而陈信有同学展示了他登山时的照片,描述了他在登山时的感受:秋高气爽,正是登山好时节!秋景小组的学生还把在查找资料时认识的关于秋天的词语收集下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秋天,如此美丽,秋天的词语,你能灵活使用吗?秋景小组的学生还排了一个相声,名为“秋天之最”,把描写秋天的词语用得生动鲜活而又让人捧腹大笑,更是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问苍天什么季节最忙?秋天,多事之秋;什么季节最公平?秋天,平分秋色;什么季节最简单?秋天,一叶知秋;什么季节最长?秋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什么季节最爽?秋天,秋高气爽;什么季节最险?秋天,秋后算账;什么季节最暧昧?秋天,暗送秋波;什么季节最成功?秋天,春华秋实。祝大家秋天各有收获、快乐多多!

三、秋话――文字之美浸润语文学养

秋天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季节,走进秋天,孩子们看到了它,听到了它,感受到了它。课堂上的交流与展示,创设了情境,积累了词语和诗句,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欲望。这时,孩子们对秋天已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正盼着直抒胸臆、一吐为快呢!这时,我抛出了“当堂训练”:

写话练习:借助描写秋天的词语、诗句、画面,运用自己的感官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描绘你感受到的秋天。

秋天到了, 。秋天真美啊!

有关秋天的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在一个地铁车站》 《天净沙・秋思》意象派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在一个地铁车站

Ezra Pound/埃兹拉・庞德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梦幻众中面貌;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黝湿枝上疏花。

(周钰良 译)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和文学活动家,他是英美意象主义诗歌流派的领袖之一。他是这样给意象定义的:意象(Image)是理智和情感瞬间的复合物。所以,意象主义诗歌必须准确地表现出事物的视觉意象。通过阅读这些具体的文字,读者能够在脑海中重现所描述的事物的形象。所有的诗化语言都是一种探索的语言,意象是超越描述性语言的词语。庞德在1914年写道:“不用意象作修饰。意象本身就是言语。意象是超越形成语言的词。”同时,庞德等意象派诗人(the imagists)提出了意象派诗歌的三条主要创作原则:要直接表现诸客观事物,反对任何解释说明;要言简意赅,剔除一切无助于表达的词语;要突破英诗传统格律,追求更灵活的节奏。其中,这首发表于1913年的《在一个地铁车站》的短诗可称得上是英美意象派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全诗仅两行,14个字。初读这首诗,会产生语感的“眩晕”,仅有的两句诗句,看似没有任何关联,只有两个独立的词组,并无完整的主谓宾结构,中间用了一个分号区别开来,也没有用任何连接词或转接词。让读者不禁要问,第一句中的“面貌(faces)”、“人群(crowd)”,第二句中的“花瓣(petals)”、“树枝(bough)”又与“地铁车站(a station of the metro)”有什么关系?这四个意象组成了一组重叠的意象,究竟作者要表达什么感情呢?其实这首诗所描述的是庞德在巴黎协约车站走出地铁车厢时所看到一瞬间的视觉印象和内心感受。在诗人走出车厢时,突然看到黑压压的人群中有几个美丽的面孔忽明忽暗,或隐或现,是几个女人和儿童的美丽面孔。这一瞬间的美感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搜索枯肠,写了一首较长的诗,但自觉很不满意。半年后,他把原诗压缩到15行,仍觉不够紧凑。又过半年,他终于凝炼出这首只有两行的精巧的小诗。

细细品味这首短诗,我们会发现诗的两行其实是相互依存的。第一行诗是对情景描述,“apparition”一词在这里具有双重意义,既appearance(出现)和ghost(幽灵),十分到位地表现出在车站看到的来来往往的乘客的脸,就像幽灵般若隐若现。第二行用“花瓣”比喻看到的女人和儿童那美丽的面孔,“黝湿的树枝”好比那阴暗潮湿的地铁车站。在地铁车站的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诗人站立其间,过往的行人迎面而来,匆匆忙忙从身边走过,整个气氛阴森潮湿,令人窒息。几张女人和孩子苍白美丽的面孔时隐时现,打破了这种冷清沉闷,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从而感受到一些活力。两个并置的意象映入大脑,构成俗陋与优美、潮闷与清新对比强烈的两幅画。既表现了都市人繁忙庸碌的生活,给人以一种挤压感,描绘出现代人内心的焦虑不安、紧张动荡、繁忙而又单调的生活现实,同时又展示了心灵对自然美的依恋与向往。

庞德在这首诗中没有遵循传统英语诗体,而是借鉴了日本俳句①的形式,并且他的诗歌写作也多少受到充满意象的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的小令可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意象诗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一开始就托出九个由汉字构成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意象叠加在一起,看似没有任何联系,却给读者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像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这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与游子的孤单落寞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接下来,作者又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为读者勾勒出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

马致远的这首《秋思》,紧紧扣住了“思”作文章,通过“断肠人”漂泊天涯的所见所感,画出了一幅苍茫萧瑟悲凉的秋思图,被推崇为“秋思之祖”,也被誉为元代散曲中的绝唱。

欣赏完这两首中外意象诗歌的经典之作,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意象诗的独特魅力:

1.简约与深细相依

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只有两行诗句,14个字,却用几个看似无关的意象的叠加充分到位地描述了作者的瞬间感受。简短却又精炼,似乎短短的诗句浓缩了大千世界人们所面对的无奈忙碌的都市现实以及对美好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样,马致远的《秋思》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它字字写秋光秋色,又字字写人意人情,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这两首短小精练的诗歌,有着不同经历的读者都会读出不同的感觉。

2.色彩与词句相融

在庞德的这首诗中,读者可以看到苍白的面孔,“湿漉漉的黑色树枝”,以及枝上的“花瓣数点”。 有如西方的油画,背景暗淡,笔道粗略,而物体鲜明。庞德认为“这次巴黎地铁站的经历应该付诸画笔,他认为颜色就是那种‘基本的形式’。在归途中,那几张美丽的脸在作者眼前反复出现,直到最后他们逐渐变成了一片片彩色印花色底。这时他产生了一个念头,要作出一幅纯粹表现色彩的斑斑点点的非写实主义的画,但他不会作画,只能以诗代之。庞德花了整整一天来寻找最适合的词语来表达他的感觉,然而他似乎难以找到任何的词来形容那一瞬的情感,因此,诗人试图用颜色词语来形容那一刻并将描述的词语缩小为意象”。而读过《秋思》这首小令后,出现在脑海的是一幅中国的水墨画,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呈现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在读这两首诗时,也许脑海中出现的不是一个个文字,而是作者精心勾勒出的一幅动人的画面。

3.静景与动景相映

庞德眼中的地铁如黝湿的树枝静静地立着,而枝头的花瓣纷纷绽开又落下;流动的人群中一张张面孔如幽灵般忽隐忽现,动静相映,读者看到的不是静止不动的词句,而是流畅的电影片段。《秋思》中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两首诗中没有任何动词出现,但却有动有静,相互映托。

4.韵律节奏感独特

有人说意象诗中只有画面,没有音乐。其实反复诵读,读者会发现庞德的这首《在一个地铁车站》在音的处理上也很巧妙。“第一行的[p]音与第二行的[p]音遥相呼应,但其中一个只构成非重读音节;两行末尾均有[au]音,只是前者有辅音[d],后者没有。第二行中[e]音的重复等都加强了这首短诗的音乐感”。在《秋思》中,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这种结构安排给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而最后一句是散句,这样整曲便构成了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感,显得节奏明快、曲折跌宕,显示了从清爽酣畅到落魄无助的生存境遇。而从音韵上来分析,“鸦、马、涯”押尾韵“a”,“家、下”则押尾韵“ia”,这就使得一、三、五句押韵,二、四句押韵,正显示了隔行押韵的古典规律,且平仄相间,韵律辉映。

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中外意象诗歌的精品,通过比较阅读这两首诗歌,我们可以看到意象诗并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隐晦难懂,它不用华丽词藻,不用典故,不用长篇词句,只用只言片语,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庞德曾说:“意象主义的关键在于它不把意象作为修饰物来使用,意象本身就是语言。” 而“诗人的使命不是在欣赏者面前指手划脚地絮叨。而是使一切在意象的呈现与组合中隐身,把‘猜’和‘悟’的自由恩惠给一切人”。这就是意象诗的魅力所在。

注释:

①日本俳句一般有三行诗组成,其中一、三行有三个音节而第七行有7个音节。

参考文献:

[1]姜涛主编.美国诗歌赏析[M].新华出版社,2006.

有关秋天的诗句范文第4篇

(2014年重庆卷)散曲(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014年福建卷)“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精到点析

诗歌语言是讲究因果等逻辑关系的。刘禹锡的《秋词》,可以用一个特殊的因果句概括:“虽然‘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是‘我言秋日胜春朝’,因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非死气沉沉,相反很有生机。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矫健凌厉,奋发有为。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

理解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我们记忆诗歌,感受诗歌诗意美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它的逻辑美。高考对诗句之间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也是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2013年高考山东卷更加“露骨”地关注诗句的因果关系。于是该卷第14(2)题(结合诗句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就直接问“不眠”的原因。该题涉及的诗歌是江《山寺夜起》(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首先明确诗人“不眠”的原因集中在哪些诗句上,其次概括原因的具体内容,最后将答案概括表述为:

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2014年高考,重庆卷和福建卷也都有试题涉及。

重庆卷赋4分,涉及的诗句有“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其间虽无关联词语提示,但是我们应该能感受到这一处诗句使用拟人手法,表现出“燕子”的惜春(花落意难堪)之情,也表现出“燕子”欲留“花”于世的努力(携归画栋修花口)。而这正是燕子“着意衔(花)”的原因所在。明白了这层因果关系,便不难理解这一处或这一行为中寄寓着的诗人感情。于是,可以这样作答: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福建卷采用课内外结合原则,适度扩展所考范围。它选用的诗材是元代孙周卿《双调・蟾宫曲 自乐》(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其中“扫山云惊散林鸦”是一“缩略句”,即“扫山云”+“惊林鸦”+“林鸦散”。云层很低,而山峰高耸,云脚扫过山林,似乎发出响声;这响声惊动了山林中栖息的“鸦”,让它们向四周飞散开去。可见“惊”的原因是:云朵扫过山林(或:云朵扫过山林发出的响声)。而“月出惊山鸟”句式正与“扫山云惊散林鸦”同,也是一个“缩略句”,即“月出”+“惊山鸟”。可见,王诗中的“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过于皎洁,犹如白昼。命题人或许是想降低难度,使用“月出惊山鸟”来搭建一个脚手架,用以启示考生从中正确感受因与果的客观存在。

总之,诗句具有概括性(浓缩性)和音乐性(节奏感),我们应该适当分解。再如“岸阁浮萍绿有痕”( 姜夔《次石湖书扇韵》),“岸阁”、“浮萍”、“绿有痕”,一拍一景,组成一幅幽僻静谧的画面,为其后诗句言事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秋望》)其中节拍一般视为二二二一,而实用划分则为六一。“紫艳半开篱菊”和“红衣落尽渚莲”都是六,各写一幅画面,各现一种境界,各寓一种情感。前者观之则“静”――沉静,踏实,有归宿感。这就像陶潜看到“南山”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样有种归宿感。后者睹之则生“愁”情,繁华不再的伤感。这种句法会有许多变化,如“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长安秋望》),依据我们的标准划分,就为一六节拍。“戴南冠学楚囚”,形式上“戴南冠”,像一位官员;而精神上“学楚囚”,犹如囚徒一般。这样的生活自然没有什么意义,所以着一“空”,全盘否定,至少在心灵层面。“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映阶碧草春色”和“隔叶黄鹂好音”是六,“自”和“空”,景色着实美丽,但人无绪欣赏,认可后立即又加否定,写得沉郁顿挫。“浮萍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张先《题西溪无相院》)“浮萍”为四,有些平面感,“见山影”是三,透视着立体感。这是从空间感来写,而“小艇归时”和“闻草声”,则时间的角度,表现环境的宁静,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张先《题西溪无相院》) “过桥人”、“似”、“鉴中行”,三一三节拍,“似”连接本体和喻体,暗写桥下之水面平展如镜,水质清澈宜人,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喜爱之情。“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岭树重”和“江流曲”,简言概括柳州地貌风物之特征,倘若休闲旅游至此,见此平日未见之景,定是有美不胜收之感。但是柳宗元被贬此地,怎能自安?或许他还在“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或许他在惦念着一同被贬的那些友人同僚,但是层层山峦、重重树木遮挡了远望的视线,一切积极的想法,一切美好的愿望,似乎都被搁浅,所以他的“九回肠”就只如那江河一样曲折,沉郁,凝噎,梗阻……如此则会更加细致入微地感受诗句的细腻与其间微妙的关系。

【热身训练】

阅读下列这首古诗,完成其后试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 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 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 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 故乡犹恐未同归。

1.诗人为何说“此别应须各努力” ?请简要分析。(6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其后试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

有关秋天的诗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四时风景

abstract: 《a quatrain》 is a famous composition by du fu wrote(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which be read with admiration by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lots of readers express various appreciation and feeling from different angles on this poem.the poem describe four seasons in the sichuan province, which express the love of nature,the love of real life and joy of feeling.

key words: du fu;《a quatrain》;“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four scenery

宋学家程颢有《秋日偶成》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1]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怡然自乐的人生观,其中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更是道出了一种“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人生境界。每读这首诗便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诗。虽然历来对这首诗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都离不了借景抒情的普遍看法。的确,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4句话写了4幅风景图,通过对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感和积极乐观的美好心态。但是对于这4句话彼此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作者是怎样构思这4幅画面的,却很少有人探究。经过多次的反复阅读,尤其是在前引程颢诗的启发之下,笔者认为杜甫的这首绝句中的4句诗绝不是简单的一时的景物堆砌,而是选取了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里最富有特征的自然物象加以传神地描写,从而构成4幅美妙的四季风景图。也就是说,作者是以概括的笔触描写了他所生活的成都草堂之四时美景。众所周知,杜甫一生大都在辗转漂泊,穷困潦倒,正如他在《登高》一诗里所写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只有在他晚年,由于朋友的帮助,他在四川成都的浣花溪畔才勉强修建了一座简陋的草堂,从而度过了一生中虽然短暂但是对于他来说却是最难得的安稳日子。由于生活境遇的稍微好转,杜甫的内心便有了一种难得的闲适情趣,因此这个时期所创作的诗便呈现出萧散自然的风格特点。在他笔下,安静明秀的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便成为这时期他诗歌的主要特色。而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诗便是这时的代表作,下面笔者作一具体分析:

首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春回大地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的美景。其中,鲜艳亮丽的色彩给我们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黄鹂”对“翠柳”,黄鹂鸟儿不一定是黄的,但翠柳一定是绿的,这样的搭配在视觉的感应方面极富吸引力,令我们想到春天来临之后百花齐放、百鸟齐鸣的局面。春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但作者并没有一一呈现,而是只写柳树上边的鸟鸣,这鸟也不是一群,而是只有两只,两只鸟的叫声似乎有点单调,不足以传达出春天的繁华热闹,但是我觉得有这两只美丽鸟儿的叫声就足够了,清脆而又悦耳,完全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不是吗?实际上透过这两只鸟的叫声,我们完全能够联想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3]的热闹景象。但是叫声写得太多了,就只能是“呕哑嘲哳难为听”[4],那样就令人不堪忍受了。所以此处应以简洁为妙。

次句“一行白鹭上青天”给我们呈现的是另一番景象,如果首句以五彩缤纷繁华热闹而取胜,那么,这次句就是以淡雅素净视野开阔为特色了。“白鹭”对“青天”,天是蓝的,鹭是白的,两者相衬,既对比鲜明,又简洁疏朗。同时,作者这里用了一个极富力度的动词“上”,这“上”字的运用令我们联想到刘禹锡的那首著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5],这两句诗都用了一个“上”字来写鸟飞的姿态,“上”给人的感觉是排除各种艰难险阻迎难而上,其中既包含了鸟儿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但实质上更传达出诗人的豪情壮志,所以这两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刘禹锡这首诗写的是秋景,那老杜这首诗难道不也让人想到秋天的景象吗?秋天,天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但秋天也是候鸟南飞的季节。记得小学课本里学到写秋天的文章,里边有这样几句话,“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了,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里的“一行白鹭”不正是让我们联想到秋天南飞的大雁吗?所以,笔者认为第二句是写秋景的。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一提到雪,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白雪皑皑的冬天,虽说从成都往西往远处望,是常年积雪不化的川西高原,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情景至今令我们难以忘怀。但杜甫这里写的不可能是其他季节的雪景,而应该是冬季。其理由除了雪是冬天特有的自然景物外,还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推论:其一,前边两句分别写的是春秋两季,而接下来的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则使人直接联想到的是雨水充足、水涨船高的特有的夏天景象,那第三句也只能是写冬天了。其二,从作者的观察位置来看,此时是作者坐在屋里从窗户向外望去所看到的景色,一个“含”字非常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这正是于尺幅之中见千里之景;再说,作者为什么要坐在窗前向远处望,而不是如下句一样尽情地站在门外观赏西山雪景呢,难道还不是因为天气严寒门外难以久立而只能蜷缩于一隅吗?

结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正如上句所分析的那样,夏季雨水充沛、水涨船高,正是水上交通运行的黄金季节,这船不是附近的渔民打渔的小渔船,而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南逆江而上的大商船。作为久负盛名的锦城,地处天府之国的成都正是唐代商业非常发达的大都市,虽然自古就有蜀道难的传闻,但因为成都地处岷江上游,周围又汇集了好多的河流,水上交通十分便利,东来西往的船只经常汇聚于此进行各种商业贸易,所以杜甫自然而然地将这一夏季常见的景象置诸笔端。

综上所述,杜甫这首《绝句》正是选取成都四季特有的自然景观,加以准确传神的描写,从而向我们展示了4幅非常鲜明生动的画面。杜甫虽然地处一隅,但他心情愉悦、生活悠然,故此他能“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6],这岂非“思理之致”乎?

参考文献:

[1](宋)谢枋得、(明)王相.千家诗[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91

[2]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23

[3]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53

[4]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