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理常识

物理常识

物理常识

物理常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理常数;光速;普朗克常数

基本物理常数是物理学中的一些普适常数,是人类在探索客观世界基本运动规律的过程中提出和确定的基本物理常量。这些常数与自然科学的各个分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科学理论的提出和科学试验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基本物理常数包括牛顿引力常数G、真空中的光速C、普朗克常数h、基本电荷e、电子静止质量Me、阿伏伽德罗常数Na等。

物理学中许多新领域的开辟以及重大物理理论的创立,往往与相关基本物理常数的发现或准确测定密切相关。基本物理常数描绘和反映了物理世界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它们为不同领域的区分提供了定量的标准。基本物理常数的测定及其精度的不断提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生动地反映了实验技术和测量方法的发展与更新,现在,许多基本物理常数的精度已达10-6量级,有的甚至达到10-8~10-10量级。本文限于篇幅,仅以光速C和普朗克常数h为例来说明。

光速是光波的传播速度,原与声波、水波等的传播速度类似,并不具有任何“特殊的”的地位。但细分析起来,光速也似乎确有一些特殊之处。其一是光速的数值非常大,远非其他各种波动速度所能比拟;其二是光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其他波动则离开了相应的弹性介质便不复存在,由此引来了关于以太(假想的弹性介质)的种种争论。

1865年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方程组,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推导出了电磁波的速度C等于电流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之比。1849年斐索用实验测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3.14858×108米/秒。分属光学和电磁学的不相及的两个传播速度C电磁波与C光波之间出乎意料的惊人相符,使麦克斯韦立即意识到光波就是电磁波。于是,以C为桥梁把以前认为彼此无关的光学与电磁学统一了起来。同时,由于电磁波传播依赖的是电磁场的内在联系,无需任何弹性介质,使得“以太”的存在和不存在没有什么差别,不需要强加在它身上种种性质。至此,光速C的地位陡然升高。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揭示了电磁场运动变化的规律,统一了光学与电磁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但同时它也提出了新的更深刻的问题:麦克斯韦方程组只适用于某个特殊的惯性系还是适用于一切惯性系。如果麦克斯韦方程组只适用于某个特殊的惯性系,则不仅违背相对性原理,且该惯性系就是牛顿的绝对空间,地球相对它运动将受到以太风的吹拂,然而试图探测其影响的Michelson-Mor1ey实验却得出了否定的结果。如果麦克斯韦方程组适用于一切惯性系,则根据伽利略变换得出的经典速度合成规律,在不同惯性系中的光速应不同,甚至会出现违背因果关系的超光速现象,也难以解释。总之,对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伽利略变换和相对性原理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深刻矛盾。直至1905年Einstein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前提,并借助洛伦兹变换方程建立起狭义相对论之后,这一切矛盾和困惑才最终得以解决。

由此可见,真空中的光速C从光波的速度上升为一切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之后,又进一步成为一切实际物体和信号速度的上限,并且在任何惯性系中C的取值都相同。C作为基本物理常数,提供了不可逾越的速度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一切超距作用,成为相对论和新时空观的鲜明标志,同时又成为是否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的定量判断标准。

1900年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提出谐振子能量不连续的大胆假设。1905年Einstein为解释光电效应,把能量子假设推广到电磁波,提出“光量子”。1924年德布罗意通过粒子与波的对比,假设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也就是波粒二象性,设其动量为p,则其德布洛依波长由下式绝定:pλ=h,这里h是一常量,叫普朗克常数,h几乎处处出现,它宣告物理学新的研究领域——量子物理学诞生了。量子物理学的进展表明,普朗克常数h是量子物理学的重要常数,凡是涉及量子效应的一切物理量都与它有关,h不仅必然成为微观粒子运动特征的定量标准,而且成为划分量子物理与经典物理的定量界限(正如C是划分相对论与非相对论的定量界限一样)。如果物理体系具有作用量纲的物理量与h可相比拟,则该体系的行为必须在量子力学的框架内描述;反之,如果物理体系具有作用量纲的物理量远大于h,则经典物理学的规律就在足够的精确度对该体系有效。普朗克常数h的深刻含义和重要地位,使之得以跻身基本物理常数之列。

普朗克常数h的一个意外而有趣的含义在于,它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宇宙存在形式的基本常数。宇宙中广泛存在着有形的物质与辐射,其间的能量交换(如物体发光或吸收光)遵从一条物理原理,即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如果不存在普朗克常数,即若h=0,则表明辐射与有形物质之间的能量交换可任意进行。由于辐射的自由度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随着频率增高,辐射自由度在数量上是没有上限的。因此,辐射通过与有形物质的能量交换,将不断地从有形物质中吸取能量,最终导致有形物质的毁灭。于是,整个宇宙只剩下辐射,没有原子、分子,没有气体、液体、固体等,生命与人类当然无从谈及。幸而普朗克常数h不为零,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存在着ε=hv的能量台阶,波长越短频率越高的辐射其能量台阶越高,在与有形物质的能量交换中越不起作用,相应的辐射自由度冻结,从而使有形物质与幅射的能量交换受到限制,两者才能达到平衡,我们这个宇宙才能以当今丰富多采的形式存在下去。

下面介绍一下近代精确测量C和h的方法。

测量真空中光速的精确方法是,直接测量激光的频率ν和真空波长λ,由两者乘积得出真空光C。1972年,通过测量甲烷谱线的频率与真空波长,得出真空中光速为c=99792458±1.2米/秒。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新的米定义为:“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由于光速是定义,不确定度为零,从此不再需要任何测量,结束了300多年精密测量C的历史。

h首先由普朗克给出,普朗克利用黑体辐射位移定律中的Wien常数b与k(Boltzmann常数)、C、h的关系,由b、k、C算出h,用实验方法测定h则始于Millikan,他利用光电效应的实验得出h,近代精确测定h的方法是利用Josephson效应,这是超导体的一种量子效应。

1900年,Thomson在总结以往几百年的物理学时指出:“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似乎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但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这两朵乌云就是当时无法解释的黑体辐射和Michel-son—MOrley实验,正是它们引起了物理学的深刻变革,导致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诞生,与此同时出现了两个基本物理常数h和C。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美]威切曼著,复旦大学物理系译,《量子物理学》,科学出版社,1978年

物理常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物理知识 生活生产 应用

物理知识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有些物理知识都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发现积累出来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反过来又丰富了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活动就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物理知识与生产实践、与现实生活联系极为密切。因此要在物理教学中结合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更有现实意义。下面我就物理知识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一、力学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力的应用随处可见,如农村盖房砌墙壁时,测试墙壁是否垂直,经常要用到重锤线;做踢毽子活动用的毽子时,往往栓几枚铜钱之类的金属器件,是为了加快毽子下落的速度,控制下落的方向;农村盖房子前,夯实地基需要重力。如果没有重力,无法想象这个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喝水时,水倒不进嘴里;飞起的垃圾不能回落到地面,将永远飘浮在空气中;树叶和果实也不会落到地上,而是像失重一样飘在空中。教学时,让学生结合生活中这些常见的实例进行讨论,再举出类似的实例,体验重力的应用。

摩擦力的应用更是随处可见。皮带运输机运输传送物品利用的是物品和皮带之间的静摩擦力。摩擦力既有有利于我们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如人步行靠的是鞋与地面的摩擦力,光滑的表面上行走是非常困难的,如在泥泞的路上行走容易摔跤,就是因为接触面摩擦力太小的原因;汽车在雪地上行进时容易打滑,也是因为雪地光滑,摩擦力小的缘故;轮胎表面和鞋底常常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是为了增加接触地面的粗糙程度加大摩擦力而顺利地通行;机械零件运转都要加一定的油是为了降低组件间的摩擦,有利于机器良好地工作;生产生活中要充分利用有利的一面,对不利于我们的摩擦力,应尽量想方设法减少。

杠杆的应用也是非常普遍的,如杆秤、撬杠、铡刀、跷跷板等都是杠杆原理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到的剪刀、钳子、筷子、镊子等也是杠杆原理的简单利用。在利用这些工具工作时,结合杠杆的工作原理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实现省力和提高工作效率两个目标。

压强的应用极其广泛。如履带式拖拉机靠着它宽宽的履带,可以很容易地在松软的田地里耕作;滑雪板做的又宽又长是减小对雪地的压强等。抽水灌溉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涵洞和虹吸现象是利用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原理应用,等等。

二、热学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热学知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吃喝拉撒睡都离不开大量的热学物理知识。如我们的一日三餐,美味佳肴,饭菜的加热与烹饪都离不开热学物理知识;冬季取暖更离不开热学物理知识;家家户户用的太阳能和热水袋也包含着许多热学知识和原理;柴油发动机工作时,水箱严禁缺水;家用电器的外壳都有散热孔等都是热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的例子。在农业生产中,冬季温室大棚要用草甸子进行保暖;冬季许多花草都要移入室内或避风向阳的地方养殖;有的还要给小树穿上“棉衣”系上草绳或绑上稻草,日常生活用品中,如暖水瓶的保温技术原理,暖水袋的使用,土暖气的热传导,保温桶的使用等都是常见的热学原理的应用。随着人们热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最近盖房子都要对房体和房子的房顶用泡沫板材进行保温处理,大大增强了隔热和保暖的效果。所有这些都是学生耳闻目睹的,经常见到的,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学生随时都能体验到的。

三、光、声现象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光与人类息息相关。白天需要阳光,夜晚需要灯光。电影电视、照相录像都是光学原理;穿衣镜、望远镜、眼镜的配戴内含着光学原理;红蓝白等各种颜色的光谱不同形成了雨后彩虹;海上光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独特的海市蜃楼奇观;日月食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自然现象;另外,根据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不同要求,可选择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彩灯、霓虹灯;车辆根据不同需求也设计了远光灯、近光灯、示宽灯、雾灯、报警灯等各种灯光,并根据光学原理对各种灯光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作了相关规定。手电筒聚光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灯泡发出的光照在反光环上,并反射至前方,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原理,通过调节入射角大小来完成聚光。

四、电学知识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物理常识范文第3篇

一、蹦极运动

例1蹦极运动是勇敢者的运动,蹦极运动员将弹性长绳系在双脚上,弹性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高处的跳台上,运动员从跳台上跳下后,会在空中上下往复多次,最后停在空中.如果将运动员视为质点,忽略运动员起跳时的初速度和水平方向的运动,把运动员、弹性绳、地球作为一个系统,运动员从跳台上跳下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一定低于跳台的高度;②第一次下落到最低位置处系统的动能为零,弹性势能最大;③跳下后系统动能最大时刻的弹性势能为零;④最后运动员停在空中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小.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由于运动员在往复上下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使得系统的机械能不断减少,故①④正确.在第一次下落到最低处时,运动员的速度为零,因此其动能为零,此时弹性绳的伸长量最大,其弹性势能也就最大,则②也正确.故应选D.

点评对于蹦极运动一定要注意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并能根据运动员的状态判断运动员的动能、势能的大小,以防发生错解.

二、跳起摸高

例2跳起摸高是学生经常进行的一项活动,某同学身高1.8 m,质量65 kg,站立时举手达到2.2 m高.他用力蹬地,经0.45 s竖直离地起跳,设他蹬地的力大小恒为1060 N,则他跳起可摸到的高度为多少米?

解析在人进行摸高时,可只考虑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该同学起跳时受到重力mg和地面对其的弹力F作用,起跳时的加速度为:a=

F-mgm=1060 N-65 kg×9.8 N/kg65 kg=6.5 m/s2,起跳的速度为:v=at=6.5 m/s2 × 0.45 s=2.9 m/s.

由于该同学离地后只受重力作用,所以他相当于做竖直上抛运动,他向上跳起的高度为:h=v22g=(2.9 m/s)22×9.8 m/s2=0.4 m,故他可以摸到的高度为:H=2.2 m + 0.4 m=2.6 m.

点评对于摸高运动一定要弄清楚摸高者的受力情况,明确其起跳过程相当于做竖直上抛运动,这样看似复杂的问题也就容易求解了.

三、原地起跳

例3原地跳起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加速过程(可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1=0.50 m,“竖直高度”h1=1.0 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2=0.00080 m,“竖直高度”h2=0.10 m.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 m,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解析设跳蚤起跳的加速度为a,离地时的速度为v,则对加速度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v2=2ad2,v2=2gh2.

若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同的加速度a,在这种假想条件下人离地时的速度为V,与此相应的竖直高度为H,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V2=2ad1,V2=2gH.

由以上各式可得:H=d1d2h2=0.50m0.0080 m×0.10 m= 62.5 m.

点评本题取材于跳蚤的原地起跳,为了降低解题难度,题中对题目作了简化处理.起跳过程可看作是向上的匀加速运动,起跳后则可看作竖直上抛运动,连接这两种运动的节点是速度,这是顺利求解的本题的关键.

四、跳水运动

例4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 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心,跃起后重心升高了0.45 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

解析跳水的物理模型为竖直上抛,求解时要注意重心的变化高度,上升高度h=0.45 m,从最高点下降到手触到水面,下降的高度为H=10.45 m.

从起跳到最高点所需的时间为:t1=

2hg=

2×0.45 m9.8 m/s2=0.3 s;从最高点到手触水面所需的时间为t2=2Hg=2×10.45 m9.8 m/s2=1.4 s.故该跳水运动员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为:t=t1+t2=0.3 s+1.4 s=1.7 s.

点评求解本题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题给信息,进而将题中描述的过程抽象为一个质点的竖直上抛运动过程,最后再对简化后的过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蹦床

例5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面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 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 m高处自由落下,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 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 s,若把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10 m/s2)

解析由于运动员在蹦床的过程中,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与床接触时因受到向上的弹力F和向下的重力mg作用,因此离网时则做竖直上抛运动.

方法1运动员从高为h1处下落,他刚接触网时的速度大小为:v1=

2gh1=2×10 m/s2×3.2 m=8 m/s,方向向下;运动员弹跳后达到的高度为h2,则他刚离网时的速度为:v2=2gh2=2×10 m/s2×5 m=10 m/s,方向向上.

因此其速度改变量为:Δv=v1+v2=8 m/s+10 m/s=18 m/s,方向向上.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mΔvt,则有F=mg+mΔvt=60 kg×10 N/kg

+60 kg×18 m/s1.2 s=1.5×103 N.

方法2由方法1可得人刚触网和离开网时的瞬时速度,又已知人与网接触的时间,故也可以用动量定理快速求解.

选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有(F-mg)t=mΔv,即F-mg=ma=mΔvt,即F=mg+mΔvt

=60 kg×10 N/kg+60 kg×18 m/s1.2 s=1.5×103 N.

点评要想顺利地解答本题,一定要能够正确地对简化后的物理过程进行定量分析,能够把运动员与蹦床的接触、分离过程抽象为一个碰撞过程,通过进行理想化处理,便很容易获解.此外在利用动量定理解题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其表达式的矢量性,否则很容易出错.

六、跳绳

例6某同学质量为50 kg,在跳绳比赛中,他1 min跳120次,每次起跳中有45时间腾空,则在跳绳过程中他的平均功率是多少?若他在跳绳的1 min内心脏跳动了60次,每一次心跳输送1×10-4 m3的血液,其血压(可看作心脏血液压强的平均值)为2×104 Pa,则心脏的平均功率是多大?(g=10 m/s2)

解析该同学跳绳时离开地面的运动可以看作竖直上抛运动,他跳一次的时间t=0.5 s(包括腾空时间和与地接触时间),要求解平均功率,则要求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由于他上升的时间t1是腾空时间的一半:t1=(45t)×12=0.2 s,他起跳的高度为:h=12gt21=12×10 m/s2×(0.2 s)2=0.2 m,则该同学跳绳的平均功率为:

P=mght=50 kg×10 m/s2×0.2 m0.5 s=200 W.

将每一次输送的血液简化成一个正方体模型,输送位移为该正方体的边长L,则有:

P=Wt=FLt=PΔVt2

=(2×104Pa)(1×10-4m3)1 s=2 W.

点评在求解平均功率时,务必要弄清楚所用的时间问题,否则极易发生错解.

七、跳伞

图1

例7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距地面224 m时,运动员离开飞机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12.5 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的最大速度不得超过5 m/s.求:

(1) 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 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g=10 m/s2)

解析如图1所示,运动员跳伞表演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降落伞打开前和打开后.临界速度上升着地时的竖直向下的速度vm=5 m/s.

(1) 第一阶段:v2=2gh1;第二阶段:v2-v2m=2ah2,因为h1+h2=H,可解得h2=99 m.

设以5 m/s速度着地相当于从高处自由下落,则h3=v2m2g=1.25 m.

(2) 第一阶段:h1=12gt21;第二阶段:h2=vt2-12at22,因为t=t1+t2,可解得t=8.6 s.

八、单杠

例8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童非首次在单杠项目上实现了“单臂大回环”:用一只手抓住单杠伸展身体,以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假设童非的质量为65 kg,那么他在完成“单臂大回环”的过程中,其单臂至少要承受多大的力?

解析对于“单臂大回环”可看作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解题时务必要注意过圆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因单杠是支撑物,故人过圆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为零.

由圆周运动的知识可知,单臂在最低点时承受的力最大:F-mg=mv2L,人在“单臂大回环”时机械能守恒,则有:mg×2L=12mv2.由以上二式可解得:F=5 mg=3250 N.

点评深入地理解“人过圆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为零”是正确求解本题的关键,明确了这一点然后利用机械能守恒求解就很容易了.

九、杂技表演

图2

例9如图2所示,一对杂技演员(都可视为质点)乘处于水平位置的秋千,从A点由静止出发绕O点下摆,当摆到最低点B时,女演员在极短时间内将男演员沿水平方向推出,然后自己刚好能回到高处A.求男演员落地点C与O点的水平距离s.已知男演员质量为m1、女演员质量为m2,并且m1∶m2=2∶1,秋千质量不计,秋千的摆长为R,C点比O点低5R.

解析设分离前男、女演员在秋千最低点B的速度为v0,则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1+m2)gR=12(m1+m2)v20.

设刚分离时,男演员的速度大小为v1,方向与v0方向相同;女演员速度大小为v2,方向与v0方向相反,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m2)v0=m1v1-m2v2.

当男、女演员分离后,男演员做平抛运动.设男演员从被推出到落在C点所需的时间为t,则根据题给条件由运动学定律有:4R=12gt2,s=v1t.

根据题给条件,女演员刚回到A点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2gR=12m2v22.

又因m1∶m2=2∶1,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s=8R.

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有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平抛运动规律等,因此有一定的难度,与此同时还考查了同学们抽象思维能力与建模能力.

十、排球运动

图3

例10某排球运动员在距网3 m线上,正对着网前跳起将球水平击出(不计空气阻力),击球点的高度为2.5 m,如图3所示.已知排球场总长为18 m,网高度为2 m.试问击球的速度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球既不触网也不出界?

物理常识范文第4篇

一、力学

曾经有一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我们平时用的塑料桶总是顶部大而底部小,为什么不制成一个圆柱体,这样就可以装更多的水,这是为什么呢?我问学生:你学习过液体的压强公式,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成正比,同一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深度有关。桶的底部要受到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根据液体对底部压力公式,当液体产生的压强一定时(即液体的深度一定时),容器底部的受力面积越大,它受到液体产生的压力也越大。如果把桶制成圆柱体,上下一样大小,这样桶的底部就会受到更大的压力,桶很容易因受力太大而损坏。当解答完后,这名学生高兴地笑着说:平时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东西,没想到蕴含这么深的物理知识。

杠杆是初中物理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知识点。杠杆知识在生活中运用非常多。撬棒、钓鱼竿、汽车的转向盘,甚至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筷子等等都是杠杆知识的具体应用。

二、声学

声音的有关知识在我们平时生活中运用的事例也非常多,我们每天听到的声音是因为物体的振动,然后通过空气的传播,引起耳膜的振动把信号传递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接收到这一信号后,人才听到了声音。

医学上用到的B超、航海上用到的声呐技术以及回声定位等等,都运用到了声学知识。

三、光学

近视眼、远视眼佩戴的眼镜,军事和天文学用到的望远镜也是光学知识的运用。再如,彩虹的出现往往是在雨后天晴,因为这是光的折射现象。下雨后空中有大量的小雨珠,这相当于凸透镜,当太阳光通过这些小水滴时发生色散,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就是彩虹的成因。人的眼睛就是光学器件中照相机的具体应用。物体通过眼睛的晶状体折射后成像在眼睛的视网膜上,视觉神经把这一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接收到这一信号后人才看到了物体。

四、电学

物理常识范文第5篇

所以在谈到物理学的时候,有些同学觉得很难,好象没有什么方向感.在谈到物理探究时有些学生更是感到无从下手,深不可测.而现在的物理新课标中明确规定探究学习在学习物理中的重要性,这使一些学生更加望而怯步.在谈到物理学家时,有些学生觉得那是神,是我们凡人望尘莫及的.其实,成为物理学家的人确实屈指可数,确实不是我们每个都可以登上这样的物理高峰的.但只要我们勤于观察生活的现象,善于思考现象的成因,勇于实践探究,从生活中走进物理,我们就会发现物理不是我们想的那样枯燥无味,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神秘莫测,物理就在我们的生活点滴中,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而物理也离不开生活.《物理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把其应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我们知道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之一就是对新的知识的接受中感性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对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现象比较敏感,也比较好奇,更加容易有认识本质的冲动.所以应该来说为了让学生学好物理,从生活知识着手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我对从生活知识到物理教育的几个看法:

首先,我们教师尽量要从生活现象和生活知识来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例如,我在引入大气压的时候,在上课时我请学生上讲台帮我的钢笔吸墨水,学生当然能很得心应手的帮我的钢笔吸墨水,在学生吸好后,我就问学生了,为了将墨水吸进钢笔里,我们看到这个学生首先要做什么?学生回答说要按下弹簧片,“对,那么为什么要按下弹簧片才能将墨水吸上来呢?”于是我就引来今天大气压的课题,然后再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再如,在上杠杆时,我先在一块木板上钉上几颗钉子,然后拿着这快木板和羊角锤,镊子,虎钳等器材走进教室,请学生帮我把钉子取下来.学生上来后发现用手取不下,然后就会去用羊角锤取钉子,发现那样很容易取下来.于是我就从这个生活现象中引入杠杆的概念,让学生知道虽然我们从没有听过杠杆这个词,但我们的身边时时可能和杠杆有关.

显然这些都是生活常识,这些生活的小事学生平时经常能做的,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其实也不高深,其实真的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的知识其实我们真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可以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其次,我们在教物理新知识的时候,要联系实际生活来传授物理知识,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需求.

例如,在讲杠杆的应用时,我们老师可以介绍一下杆秤的知识,让学生知道杆秤也是杠杆.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也个问题,“那些收购的小贩的秤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这时学生的兴趣就来了.会有很多的猜想,然后老师可以告诉学生有些不法商人有时会在秤砣下面放有磁铁.然后就这个知识,我们展开讨论,然后得出,秤砣下面如果有磁铁会使测得值偏大.这使很多学生都非常有兴趣.然后让学生知道学好杠杆知识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在讲密度时,让学生计算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质量时,很多学生觉得很为难,因为第一纪念碑不能拿起来,第二就算拿起来也没有这样大的秤.于是我们就一起分析,可以先测纪念碑的体积,然后查出纪念碑材料的密度,再根据质量等于密度乘以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纪念碑的质量了.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学习密度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可以计算出不便直接测量的一些物体的质量,当然也可以根据密度计算出一些物体的体积.由此学生就知道学好密度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再如,在讲比热容的知识时,我们都知道比热容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接触过,也没听说过,以至于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明白比热容的意义,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为什么新疆有个地方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就是因为沙的比热容比较小.而我国东部地区通常比西部地区的温差比较小,也是因为水的比热容非常大引起的. 从而使学生知道比热容其实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在学习新课时,一边接受新的物理知识,一边感受生活,这对他们来说还是兴致非常高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自然能把物理知识学的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