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习职业素质自我总结

实习职业素质自我总结

实习职业素质自我总结

实习职业素质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职业素养 课程体系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今天,专门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的技工类院校,如何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及、总理关于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等内容的讲话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更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已成为技工院校内涵建设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职业素养训练是技工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

技工院校作为职业学校的一类,它是形成素质教育与职业客观要求对接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是引导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过渡的桥梁;是实现校企深层次合作的平台;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坚持全面发展”的得力“抓手”。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训练是技工院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技工院校培养目标及办学特点的最好体现。

1.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劳动者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含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通过学习、训练,在实践中比较容易获得,属于显性职业素养;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是劳动者的观念、思想和意志品质方面的表现,属隐性职业素养。隐性职业素养是职业素养中最根本的部分,是一个企业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

2.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

技工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职教育改革的意见》,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能力,在生产、服务、计划、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技工院校这种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技工院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要针对职业对从业者具体要求,通过职业素养训练来提高学生适应职业、社会的能力。

3.技工院校的办学特点

技工院校作为职业学校与一般类别的职业培训不同。它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正规的学历教育。这种办学特点决定了技工院校在服务上既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又要为经济发展服务,更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在就业上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做好公共职业素养、行业职业素养和岗位职业素养的培养工作,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学历教育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化技能训练,努力提升学生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能力等多种要素的综合品质即职业素养的训练。

因此,在技工院校广泛开展有效的职业素养训练课程既是技工院校特点的主要体现,也是学校施行德育的有效依托,更是实现技校生与社会能力无痕对接的良好途径。

二、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将产教融合落实到实处,将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渗透到教学中是构建职业素质训练课程体系的首要原则。

2.学生为主体原则

职业素养训练课程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将学生放在课堂活动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知,得到锻炼与提升是构建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3.可操作性原则

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的重点是训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与方法,将纯理念性知识变为可操作可行动的训练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味职业人的概念,感受职业人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及职业能力,使职业素养训练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4.体验式原则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和体验,才能将职业素养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同时“体验”也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自觉的活动。

5.多样性原则

技工院校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不高的特点决定了基本职业素养的训练必须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及形式。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角色表演、拓展活动等,激励学生表达观点,鼓励学生反思。

三、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1.训练目标

通过职业素养训练课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所从事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规范日常行为习惯,明确职业理想,学会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秉公办事。

通过多种训练手段,根据不同专业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提高他们应对将来职业发展的能力,达到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目的,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训练手段

运用感悟式、体验式和发现式教学,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小组分享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

3.课程安排

以在校理论学习两年的中级工班学生为主要对象,以职业成长过程为主线,分阶段实施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

第一学期:走进技校。训练课程以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包括学生的礼仪规范、行为习惯、情绪管理、爱心教育等。

由于学生刚进入技校学习阶段,校园环境、学校管理、班级同学、学习内容的变化使他们很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因此第一学期主要进行以站姿、坐姿、仪容仪表等校园礼仪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训练;以遵守学校、班级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作业,保证出勤为主要内容的守时守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以孝敬父母、知道感恩为主题的孝亲尊师训练;以学会宽容、理解、关心他人,与人友好相处为主要内容的团结友爱训练等。

通过该模块的训练使学生在入学起明确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会和别人相处的基本礼仪;学会用心感恩,珍惜和同学的友谊;学会管理情绪,增强内控力,为走向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学期:走进职场(上)。训练课程以通用职业能力训练为主。通用职业能力即职场应有的“基本能力”。它属专业能力之外的非专业能力,是每一个劳动者从业必备的能力,是满足个体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稳定、可迁移、可持续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隐性”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自我管理、与人交流、团队合作、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环境适应、信息处理等能力。

笔者学校在对企业、在校学生、毕业学生及家长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分析研究,从而确定了课程体系中应包含的训练内容及时间。

内容上主要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适应环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的通用职业能力培养。

教学目标上,通过该模块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管理;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与方法;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提高自己适应社会、适应环境、适应竞争的能力。

可以安排在第二学期。学生经过第一学期基本行为规范的训练,已从入学后的一系列不适应逐渐到熟悉适应阶段,各方面趋于稳定。

第三、第四学期:走进职场(中)。训练课程以职业意识训练为主。职业意识是指个人积极认识职业、追求职业和争取职业成绩、职业进步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是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从业者从事工作岗位应该具有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塑造自我形象意识等。

职业意识是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意识。不具备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其他的职业素质将无从谈起。因此,第三、四学期结合职业指导课的学习,开设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塑造自我形象意识等基本职业意识训练。

教学目标是通过此模块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职业,树立做好职业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等。使学生尽快地从学生变成“准职业人”,最终成为一个具有现代职业意识的职业人。

四、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课堂教学的评价

对职业素养训练课堂的教学评价是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通过职业素养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成果怎样?效果如何? 日常行为规范是否能够遵守?职业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职业意识感是否有所增强等都需要一定的评价形式及内容来进行评判。

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及职业素养训练课程本身的培养目标,我们将以往传统的单一评价形式调整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元化的开展教学评价。通过评价,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经过训练后的学习效果及职业素养状态,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意识、职业能力、成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为他们参与今后的职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1.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在学生参与每一次训练课程后,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学期结束后,给学生一个总体的评价,这个总体的评价相对于某一阶段来说是一个终结性的评价,但对于整个过程来说,仍然是一个过程性的评价。

职业素养作为一门训练课尤其注重学生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认真程度、参与程度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以致用的表现效果等。因此,采用过程性评价,对每一次活动进行考核,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有利于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要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学期后给学生一个总评。这个总评要结合每一项任务的成绩,每一项活动的成绩,最后把学生每个部分的得分加起来,最终形成该学生的总体性评价,总体性评价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利于比较客观、全面地考查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发展。

2.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学生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个人评价、学生之间互评、小组间评价等。依据“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作为职业素养训练课堂体系中学习、训练的主体,应该参与教学的评价。

教师评价主要指班主任教师、任课教师的评价。教师作为课堂训练的主导,在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素养训练时,一方面要观察、考核学生参与课堂及活动的表现,一方面还要通过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包括学校的表现及家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经过学习后职业化行为举止,人际交往、团队意识等方面的成果。

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即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的重要体现,也是职业素养训练教学实践的重要体现。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既可以认识自我、展示自我,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学习和尊重,增强团队合作力和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五、小结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将“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贯穿于德育教学改革中,不断满足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要求所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必将随着时代的前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企业对高素质从业人员的要求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大勇.探究职业素养培养课题 构建职业素养课程体系[J].职业,2014(17).

[2]王九程.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构建[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3]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实习职业素质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师;教育发展;新常态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033-02

一、新常态下职业教师素质与教育发展的密切关系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不能反映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状况比较突出。跟普通高校、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职业院校有其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发展方向的相对固定性,二是培养过程的专一性。从职业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职业院校学生很少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原因上分析,职业院校的这一状况和教师的职能履行密切相关。改变职业学校学生不良的学习现状,就要改变教师不良的教学现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成为教师创新教学,改变教学面貌,实现适应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的途径。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理应成为卓越教师素质建设的重要部分。教师教授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联系,注意研究自己职业的性质和特点,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因此,职业教师要通过对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分析,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而关键的是教师要切实真正研究和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有益经验,以此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并在不断的创新教学中,获得学生认同,提高学生成绩,也让自己在教学中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

二、职业教师适应教育发展新常态的理论要求

目前,我国的经济改革依旧在持续稳步进行,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教育的同步改善,特别是和国家工业建设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职业教育也因此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职业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跟上时展步伐。

1.职业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进行素质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在于老师素质的转型升级。在国际环境中,我国的职业教师素质是比较落后的,职业教师从教学素质到道德素质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主要由“单师素质”教师组成,这远远落后于国际职业教育对于教师的“双师素质”要求。所谓“双师素质”,就是指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建设有帮助的实践人员,职业院校的大多数学生都会走向企业的生产一线,用他们的所学指导现实的生产经营活动。他们从学校迈入企业的同时等于从理论走向实践,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所以导致很多职业学生在刚进入工作岗位时手足无措。此外,还有工人走向院校进行理论学习,即具备实践经验,但是缺乏理论知识,没有接受系统的理论教育。因此作为职业教师必须从理论的高度上来系统进行实践技能教学。定期到行业企业中选择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生产现场的岗位顶岗实践。这样,教师无论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在实践教学中都可以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总的来说,理论和实践是职业教育不容忽视的两个层面,也是作为一名优秀职业教师必须同时具备的基本素质。时代的发展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职业教师只有在认清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地进行理论知识的深化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好地职业教育环境,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职业人才。

2.职业教师要打破传统瓶颈,开拓创新教学模式。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我国经济转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创新能力的要求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教学层面,职业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瓶颈,开拓创新教学模式,更好适应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创新教学模式其一是教学意识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指导学生进行新的理论学习,甚至通过学生受到新的启发,打造更加和谐的教学氛围,产生互动机遇,在教学中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启发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创新学习的潜能。其二还要有思维模式创新,观念创新中要打破传统教育的重知识学习的传统,转变教学思维模式。其三是教学模式的创新,职业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新颖性、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将教学实践活动转化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既能学习理论知识,又能够很好地进行实际技能的锻炼。职业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从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形成相对完善的创新教学模式,这一过程是在深入学习和研究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方法、教学技术技巧等环节中逐渐形成的。具备这一能力,其教学会呈现出高效的特点,同时会展现教师的创新智慧和人格魅力。

三、职业教师适应教育发展新常态的具体实践

基于职业教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在认识到基本教育理论的同时,教师必须从具体实践入手,切实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教学素质,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职业教师。

1.培养合作意识。合作体现能力、体现精神、体现智慧,是中职专业教师必须拥有的意识品质和行为。首先,职业院校学生必须学会合作,这是由他们未来的职业性质和职业方向决定的,职业学生比一般的高校学生理论能力要稍微差一些,合作意识也较为薄弱,但是实际工作却离不开合作。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一个现实中的模范榜样,这样能够更加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合作的重要性及合作方式,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价值,在学生中播种合作共事的种子、培育合作共事的萌芽、养成合作共事的品质,从而学会更好地合作,实现更好的学习和实践目标。

2.提高科研兴教意识。所谓科研兴教,就是要求职业教师进行系统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并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所在地区的职业教育特点,形成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科研兴教的内容包括教育模式的研究、教育效果的研究以及教育实践方法的研究等,总之涉及职业教育的各个层面,是一种纯粹理论化的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职业教师提高科研兴教意识,可以使其在具体的实践教学环境中,结合理论知识不断产生新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对教育教学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更好地指导现实的教学实践活动。这一过程对职业院校教育前景的发展至关重要。

3.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水平。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与低、专业技能的强与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教师的素质,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能力,也即“理实一体化”。职业教师应当善于利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从根本上来讲,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和针对性,职业学生一般对教师都比较依赖,他们在进入职业院校之前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而且相对于普通高校和高中生来说职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因此教师的指导显得格外重要,而教师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前提是自身具备过硬的理论和实践素质,即“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水平。

4.开展“寓教于乐”教育实践活动。前面已经谈到,职业教师在新常态下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职业课堂。“寓教于乐”就是基于新形势下的基本转变。专业教师要善于通过活动了解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通过活动达到师生相知、教学相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总之,教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情怀可以通过活动表现出来;教师的指导作用、综合教学素质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爱学生、期盼学生成人成才可以通过活动春风化雨般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性格特征等都可以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转变为能够促进教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5.让“爱”的实践遍及校园。职业学生对于“爱”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淡薄,职业学生一般将全身心投入到跟自己专业相关的领域,而相对缺少人文学科的学习,所以他们的人文情怀也不够丰富,往往是在被动的环境下才会兴起一些内心的自然情性。因此,职业教师在提高教育教学素质的同时,还必须注重“爱的教育”,即注重对职业学生的人文关怀,给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和谐、温暖的大家庭。有了更多的情怀,职业教育就不再那么死板和无趣,而是和自然人文深深地结合在一起,职业学生也会感觉到更多的关爱,并为自己所学而感到自豪。有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来自教师的亲切关怀,职业院校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信和热情。

四、结语

职业教师要准确认识职业教育新常态,深刻领会职业教育新常态,主动适应职业教育新常态,为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素质。从理论上来讲,职业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进行素质转型升级,还要打破传统瓶颈,开拓创新教学模式。在具体实践层面,教师要培养合作意识,提高科研兴教意识,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水平,开展“寓教于乐”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及让“爱”的实践遍及校园。综合这些因素,职业教师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唐智彬.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困境与出路[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2]郭雪利.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系统化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实习职业素质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企业工会 职工 素质 途径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挑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职工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工会组织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以维护职工学习权、发展权,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职工”活动的开展,通过教育培训,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推进职工知识化进程,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建设“四有”职工队伍,这不仅是工会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工会组织与时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创新之路。

一、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和现实意义

1.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职工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21世纪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时代,学习是这个时代对每一个人的要求。作为一名员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市场已经或正在淘汰那些技术单一、技能低下的劳动者。

2.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需要。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创新、竞争激烈的时代,在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筹码的当今时代,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使人力资本增值,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将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职工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也制约和最终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

3.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是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工人阶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发挥创造性、发展先进性”要求的需要,是广大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所在,也是全社会的希望。

二、企业工会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职工队伍,是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企业工会又该如何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呢?我们石油化工总厂工会近几年来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就结合我厂工作的实践讲几点粗浅的认识。

1.加强领导,为提高职工素质提供组织保证。成立了以总厂工会主席任组长、相关责任部门任组员的职工素质提升领导小组,负责职工素质提升活动计划的制定及活动的安排、监督、检查,并结合实际制定了职工素质提升三年规划。同时还积极配合我厂把职工素质培训纳入我厂发展规划,并在参与培训计划的拟定、实施过程中,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和专业技能培训,对培训内容、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等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使培训方案更加切合职工职业需求和总厂发展实际,更加科学和规范。

2.加强投入,为提升职工素质提供全方位保证。近两年来,我们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学习型个人”活动为契机,加大了活动的投入,为提升职工素质提供全方位保证。一是加大的软件投入。我们从加强教育培训入手,扩大了培训范围,先后11次从外单位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和辅导,共培训职工1112人次,满足了职工对新科技、新知识、新文化、新技能的需求。二是加大的硬件设施的投入。投入资金2万余元,在特种油车间轻烃装置操作室为职工建立了一个读书活动室,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桌椅和技术、文化、法律、电脑等各类书籍1000余册,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为职工创造了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不断增强职工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在职工中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引导职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岗位应知应会,进而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3.创新活动载体,增强职工素质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创新教育培训活动载体,不断增强其自身的吸引力,是提高职工素质的前提和保证。今年以来,石油化工总厂工会把 “创争” 活动进一步深化、细化,创新活动方式和方法,在职工中深入开展了“读书自学增才干,技能培训强素质”主题活动,鼓励职工在搞好岗位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完善充实自己。

4.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形成独具特色的职工素质提升长效机制。考核和激励机制是职工提升素质的助推器。我们始终坚持从上到下做到项项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有布置、有督促检查、有考核结果,确保每项活动落到实处。这些做法,均有效激发、调动了职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总厂上下也由此形成了崇尚知识、重视人才、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

三、取得的效果

实习职业素质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一、从实际情况出发,确立办学总体目标

我们从电铝公司女职工较年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实际出发,制定了创建女职工业余学校的总体目标:即把女职工业余学校创建成“学技能的课堂,没有围墙的学校,培育人的摇篮,保安全的基地”,切实为女职工创造学习条件,搭建学习平台,帮助女职工增强学习、竞争、决策和创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女职工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职业技能水平、市场竞争和协管安全能力。

二、从实际需求出发,确定培训教材和内容

我们对女职工的学习意向和学习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下发了《女职工学习意向和需要调查表》,广泛征求每一名女职工的学习需求和培训要求,摸清女职工的学习意愿。我们积极同人资、培训等部门联系,详细了解公司职工整体培训计划,对公司女职工的岗位分布情况和业务技术水平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为确定培训内容和制订教学计划做参考和依据。其次,我们将上述两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实际对比,从女职工的实际需求出发,按照年龄结构及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素质的要求,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了科学的培训内容,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三、从提升综合素质出发,切实开展多形式有效培训

创建女职工业余学校的根本宗旨是提升女职工的综合素质。电铝公司从这个宗旨出发,采取了多种灵活有效样的培训形式推动女职工业余学校的创建活动。

(一)以思想教育为先导,转变女职工的学习观念。电铝公司把思想教育作为提升女职工综合素质的第一课,大力培育和弘扬“四自”精神,通过引导女职工对当今时展形势的分析,对自己所在单位、家庭变化的剖析,以及对子女需求的思索,使广大女职工的学习观念有了很大改变,逐渐认识到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意识到“不学习就是后退”、“不学习就要被淘汰”、“不学习就得不到孩子的尊重”的严重后果,促使女职工逐渐形成了学习工作化、学习生活化、时时学、处处学的良好氛围。

(二)以多形式培训为主体,注重女职工业余学校的实际效果。我们根据女职工多且分散的实际,采取固定办班与分散办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总校办班和分校办班相结合的形式,成立了一个总校和四个分校。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根据需要外请或内选有高级职称、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授课。几年来,总校先后开设了各个工种的业务技术、女工干部,协管员、安全以及婚恋家庭、社交礼仪、健康生活、维护权益等内容的十几种培训班40多期。各分校也从突出特点、注重实效出发,力所能及、拾遗补缺地组织开办了各种适应型、实用型的短期培训180多期,4200多人次参加。

(三)寓教于活动之中,创新女职工业余学校办班模式。

一是除了固定的培训形式外,我们根据单位特点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业余学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特点,基层单位先后创办了以安全为主题的“女职工安全幸福家庭业余学校”和以丰富业余生活为日的“女职工巧手制作业余学校”。电解铝厂通过开办安全演讲培训班,选拔出了优秀演讲员和事故受害人及其家属,开展了安全巡回演讲活动,把安全教育送到公司的每个角落。声情并茂的演讲一次次感动了在场的职工,震撼了每一名职工的心灵,教育人数达2000余人。同时,电解铝厂、南屯电力公司的全体职工及家属分别签订了《岗位安全协议书》和《家庭安全互保协议书》1800多份,从家庭到岗位上给安全上了“双保险”,确保了公司的安全生产。各基层单位还分别举办了“巧手女工作品展”、“十字绣作品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女职工的业余生活,受到女职工的欢迎。

二是深入开展女职工读书自学活动。读书自学是女职工获取知识、提升技能、提高修养的主要途径。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和引导女职工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岗位操作技能,不断完善自我。开展“我学习、我快乐”、“我与孩子同学习,我与电铝共成长”等活动,把女职工业余学校创建活动延伸到家庭当中,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带动了女职工家庭成员整体素质的提升,把女职工业余学校的影响扩大到社会。我们还不定期为女职工发放培训教材,推荐重点读书目录,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

三是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我们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融入到女职工业余学校的培训活动之中,围绕练兵和比武,激发广大女职工的学技术、学业务的热情,提高了她们的学习能力和业务技能。几年来,我们共举办各类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十多场次,500多名女职工参加,有200多人获得了表彰奖励。在席卷垒球的金融危机面前,我们组织女职工积极参加增效降耗、增收节支、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利用在业余学校学到的知识,共提合理化建议430多条,有150多余被采纳,创造经济效益和节约资金约1000余万元。

四、从严格考核出发,确保办学质量

实习职业素质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一项活动是岗位责任承诺,这是强化职工责任意识的一把“金钥匙”。推行全员岗位责任承诺,才能力促个人争先。

个人争先,首先要加强学习

学习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其能够胜任工作、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主观条件,是一个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的高度统一。

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加快,是一个生存空间日益狭小、综合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是一个崇尚能力、凭能力吃饭的时代。可以说,现在不熟悉、不懂得的东西很多,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太多,昨天的理论未必能解释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经验也未必能解决明天的问题。如果不学习,或者不愿意学习,或者不深入学习,或者学习与实践脱节,必然会出现本领恐慌、才能恐慌、知识恐慌,更谈不上一个企业员工必须具备的的基本素质。

学习是修身之道、成事之本。切实加强学习,具备更多的知识、更强的能力、更高的素质,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成为“学习型”干部呢?就是“真学、善思、会用”。

一是真学,就是真正学习,发奋学习。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一种成长途径,就会静下心来,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挤时间学,抢时间学。还要从历史中学、从他人中学、从实践中学,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多学习一些新知识、多掌握一点真本领,很可能会使自己成为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善思,就是善于思考,注重总结。善于思考的真谛在于,掌握现象,领会实质,而不是学而不深、学而不精;深入细致、入心入脑,而不是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我觉得一个干部要注重并善于总结。一个领域的工作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其理论和实务是什么,需要总结;一个阶段的工作取得什么成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教训,需要总结;一件事情办理的速度和质量如何,需要总结;对一个问题的处理,其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是否对头,需要总结。三是会用,就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只有实践,才能将学到的理论和方法用于指导具体工作,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内在素质。作为一名环保执法人员,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只有在具体工作中,身体力行,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才能取得实效。

作为企业的员工,特别是党员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提升自身能力。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企业员工不仅要深入学习理论业务知识,用理论业务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要有目的、有方向的学习,要有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无论学什么,都要与推动自身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好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面前,要有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争当学习型职工,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一定要做到当天事情当天办完。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组织工作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工作任务将会越来越繁重,难度进一步加大。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尽职尽责、尽心竭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企业的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善不善于学习,已经不是称职不称职的问题,而是失职不失职的问题;不是进步快与慢的问题,而是会不会被淘汰的问题。实践证明,一个人学得越多,钻得越深,眼界就越开阔,思想就越深刻,境界就越高远,能力也就越来越强,干起工作来就越顺手。党员干部要自觉学创新理论,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业务工作,精通本职,独当一面;学史料文章,以史为鉴,激励人生;学实践知识,检验真理,总结经验。

个人争先,其次要切实履行岗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