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习实践论文

实习实践论文范文精选

实习实践论文

实习实践论文范文第1篇

“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的理念

先进的理念是建立先进机制的前提条件。构建理想的教育实习模式需要有先进的理念作支撑。为了使教育实习模式的建构更趋于合理性,更具有前瞻性,本教育实习模式树立了如下三个理念。

1.关注个体主动发展的教育实习理念。传统教育实习低效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过于关注教师职业能力训练,压抑了师范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忽视了师范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人们已意识到教师专业成长不但要关注教师职业能力训练,而且更要关注教师健全人格和实践智慧的养成。因此,教育实习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生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自觉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成为教育教学实践训练中主动发展的主人。

2.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习理念。一个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合格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和研究态度,能自觉探讨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反思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逐步生成教育实践智慧,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可持续发展。就教育实习而言,各种技能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师范生在真实的教育实践情境中理解教育教学的内涵和责任,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工作的能力、批判思维意识和自我反思的精神,不断生成教育智慧,更新和拓展专业结构,促进教师个体可持续发展。

3.秉持“开放、互惠合作、共同发展”的教育实习理念。美国学者古德莱德(Goodlad)说“大学若想培养出更好的教师,就必须将先进的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而学校若想变为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若想使大学找到通向模范学校的道路,并使这些学校保持其高质量,学校和教师培训院校就必须建立一种共生的关系,并结为平等的伙伴”。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师范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实习应从封闭走向开放,并主动与中小学全方位地开展交流和互惠合作。在资源整合、智慧共享的前提下,最终实现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共同发展的目标。

“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的目标

“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的目标是:在教师专业化视域下,以系统论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关注个体主动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和秉持开放、互惠合作、共同发展为基本理念,通过多元的教育实习,引导实习生以研究者的态度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使他们自觉探讨教育实践,反思教师角色与社会责任,培养他们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态度,形成反思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的内容特征

基于以上的教育实习理念和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习目标,该教育实习模式的内容特征具体表现为:实习时间全程化、实习内容丰富而系列化、实习形式多样化、实习评价多维化、实习合作多元化和全面化、实习过程的反思化。

1.实习时间全程化。我国传统教育实习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教育实习内涵狭窄,实习时间集中而短暂,把教育实习当作一次性、终结性的教学实践。这种实习模式不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的体验与反思,不利于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则从师范生入学后就开始实施,涵盖了师范生在校的全过程,主要体现实习内容的系列化、实习时间的全程化。同时,还体现一定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特点。依据学校课程的安排和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特点,在整个师范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组织一系列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2.实习内容丰富而系列化。丰富、详实的实习内容有助于师范生深入了解中小学实际。同时,将丰富、详实的实习内容进行系列化的安排和训练,不仅使师范生掌握全面的职业知识技能,而且还能提升他们的专业精神和信念,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根据中小学教师实际工作内容,由传统的教育实习在内容上仅安排几节专业课和班会课扩展到全方位参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学研究、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当中,要让师范生了解并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当中,让教育实习体现实践教育的真正价值。

3.实习形式多样化。实习形式单一也是我国传统教育实习的一大弊病。教育实习不只是训练学生组织教育活动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参与全面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实习期间,该实习模式在形式上,将走出去请进来、校内校外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专题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并穿插实地参观、见习观摩、案例分析、微格教学、模拟实习等多种形式,让师范生有较多的机会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亲身实践、体验、感悟、积累与发展,从而获得教育教学知识、技能、方法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4.实习评价多维化。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这种评价不利于学生的自主专业发展。该实习模式注重评价的发展功能,它从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丰富评价主体,增加评价弹性。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评相结合,甚至引入了社会和家长的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加强对实习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核,切实保障和提高教育实习质量与实效,促进师范生专业化能力发展。

实习实践论文范文第2篇

当前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实习基地数量少,且不稳定

随着高校扩招,师范生的数量迅速扩大,与此同时,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活动也就成为高等院校特别关注的问题。虽然高等院校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不断努力,但是实习基地还是存在数量少、规模小等问题。为解决之,高校不得不把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结合起来,要求部分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学校。这虽然在短时间内解决了教育实习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分散学生的教育实习的质量却很难得到有效保证。而且,由于高校与实习基地学校平时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有些中学虽然曾接受过高校的实习学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不能经常性地承担教育实习任务,高校不得不每年都要寻找新的实习学校,教育实习基地极不稳定。这严重影响了教育实习的效果。

(二)教育实习基地经费投入不足

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需要高等院校、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由于高等院校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教育实习经费标准偏低,且增长幅度甚微,这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实习基地建设;同时,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院校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缺乏政策性支持,其财政预算中缺少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专项经费,因此,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缺乏地方政府的必要支持;对于实习学校而言,政府没有专项基金,其自身财务开支压力也很大,所以根本无力顾及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

(三)高等院校与教育实习基地联系不紧密

在我国,教育实习管理完全是由高等院校负责的,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基本不介入,大部分实习学校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实习活动。在这种背景下,高等院校、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学校之间在教育实习问题上缺乏合作意识,更无制度化管理。高等院校由于缺少与实习学校的互惠互利关系,在其高等教育改革中,主要立足自身,而缺少对基础教育的关注,其改革也即成了空中楼阁,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中学在面临巨大升学压力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教学质量,对高等院校教育实习普遍不热心,使教育实习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由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既不利于高等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基础教育自身的持续发展,严重影响了实习基地的稳固建设。

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建立教育实习的长效机制

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其顺利进行,高等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学校三方必须转变观念、相互协作、共同负责,建立教育实习的长效机制。首先,三方要签署实习基地共建协议,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对三方形成共同约束力;其次,三方要组建教育实习领导小组,保证教育实习指导与管理工作以及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再次,三方必须制定教育实习的相关制度,对实习计划、指导教师、实习内容、经费开支、例会制度、评估考核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由此,才能形成教育实习的长效机制,使教育实习既有利于高等院校教学活动的展开,也有利于实习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增加财政投入,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

要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经费投入是不可少的。在实习基地建设中,高等院校要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加大对教育实习经费的投入,减轻实习学校的负担;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在财力上适度支持高等院校的教育实习。在经费管理方面,学校要建立教学实习经费专项管理制度,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以保证教育实习顺利进行。只有有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才能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才更有利于教育实习活动的开展。

(三)加强沟通,充分调动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学校的积极性

在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走向。当前,应试教育的状况还没有根本的改观,升学率高低仍是中学办学质量优劣的重要评判标准。在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中,高等院校和实习学校都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教育实习和教育实习基地正常教学活动的关系。高等院校在基地建中,要积极配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搞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育实习基地的师资力量;要定期为教育实习基地提供适度的建设经费,不断巩固实习基地;在中学教育教学研究中要与教育实习基地密切合作,开展教改试验,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不断提高教育实习基地的教育质量;同时还要为教育实习基地提供必要的教育、教学资料。实习基地要建立健全教育实习管理制度,把教育实习作为本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与高等院校配合,不断创造条件,定期承担教育实习和见习任务,使教育实习活动达到互惠互利[2]。

(四)强化培训,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教育实习的指导教师主要由高校教师和中学教师组成。当前,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在实习指导教师的选配上,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到基层指导实习,所以选派实习指导教师便成了高校教育实习中的一大难题。即使选派了指导教师,由于许多人没有从事过中学教育工作,对中学的教育教学实际缺乏了解,在实际指导中难以真正胜任该项工作;在中学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派上,由于部分指导教师或刚参加工作、或自身能力不强、缺乏责任感,导致其很难胜任实习指导工作,使实习生得不到应有的指导,教育实习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针对该情况,在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中,必须加强指导教师的选择与培训。高等院校要加强师资培训,选派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来承担实习指导任务。实习基地学校在选择指导教师时要尽可能选派素质高、经验足、能力强的教师承担教育实习指导任务。

(五)扎实训练,大力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高等院校师范专业学生在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保持教育实习基地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全面提高师范实习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其教育实践能力是高等院校建设和巩固教育实习基地的关键。为有效提高高等院校师范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高等院校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开展模拟教学活动,增加教育见习次数,使师范专业学生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教师工作岗位。师范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高校就能为教育实习基地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教育实习基地也就能更加稳健地发展。

实习实践论文范文第3篇

教育实习的方式

1实习时间

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对实习质量和效果有很重要的作用,时间安排上我们会考虑两个问题,实习周期多长合适,实习放在哪个时间段合适。英国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体现了终身教育的观念,他把实习看做一个长期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在英国,大学普遍每年分为秋、春、夏三个学期,所以实习时间也是根据三个学期来安排的,一般要求不少于24周的教育实习,英国大学的教育实习一般是分三个阶段而进行的,有集中几周的教育实习,也有分散在每一周的教育实习,体现了“绝对时间长”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特点。在我国,大多数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基本上是终结性的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第7学期,也就是大四秋季,本科生时间一般为8周,专科生则仅仅有4-6周的实习时间。其中除去实习前准备周和实习后总结周,实际实习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我国教育实习的特点表现为“短而集中”。

2实习的管理制度

英国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体现了合作化与制度化,合作化表现为由高等教育机构、地方教育当局及实习学校共同负责。在形成伙伴关系的学校之间,一般由三方代表组成的“伙伴关系指导小组”作为领导机构为教育实习制定计划及具体方案。这种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平等合作关系来共同促进教育实习的思想,是很有价值的。我国教育实习的管理上基本是由师范院校单方面全权负责,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很少介入,并且实习学校也是被动的接受,这样难以调动实习学校的积极性,也难以保证实习的规范进行。高校与实习学校的合作关系也很松散,缺乏稳固的基地。同时,实习管理不规范,责任不明确,行政部门和大学也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详尽的实习手册,使实习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依,而往往是用很多年都不更改的实习计划指导,即便是这样的文件,老师和学生也是置之一旁的。

教育实习的评价

在英国,教育实习评价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一、书面总结与经验交流相结合,以经验交流为主。二、观摩学习与相互评价相结合,以观摩学习为主。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以形成评价为主。英国实习评价人员包括大学指导老师,实习学校的老师,也包括了所有实习生。评价内容除了教学外,还评价书面作业,出勤情况,沟通,服务等。英国实习内容形式多种多样的,人员也是多方面的,这样使得评价体系更加完善,评价结果更公平公正。在我国,教育实习成绩的评定长期以来都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客观的评价指标。实习评价主体包括大学带队老师和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评价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但是主观性较大,并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主体之间也缺乏良好的沟通。实习评价内容随着改革,不断的增添丰富起来,但基本只重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其他都只是流走于形式。我国现行的实习成绩评定方法,指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不多,实习过程中形成性评价欠缺,给实习生反省、回顾、总结自己实习实践成果的机会并不多。

教育实习的案例

本文选取了两所大学作为案例比较的对象:英国的艾克斯特大学和中国的陕西师范大学。艾克斯特大学是英国的一所公立综合性大学,该校以其高质量的新教师培训(ITT),尤其是大学后课程(PGCE)而在国内和国际上享有盛名。因此,该校的师资培育体制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英国教师培养与培训的现状水平。(以下英国教育实习案例内容选自艾克斯特大学的教育与终身学院2003教师手册。)陕西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优长,被誉为“西北教师的摇篮”,学校以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办学特色,是国内师范院校中较具代表性的一所学校,其教育实习的情况基本可以说明国内目前教育实习的水平。(以下我国的教育实习案例内容选自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制定的规章制度-陕西师范大学关于教育实习的规定。)

1教育实习目的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目的:1)通过教育实习,使师范生受到一次系统而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其从事教育工作的责任心和光荣感;2)通过教育实习,提高师范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水平,培养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3)通过教育实习,既能使师范生全面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又能检验师范院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从而使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英国埃克斯特大学教育实习目的:达到“合格教师资格”中对教学能力的要求:

1)策划、组织方面。(1)设置适合全班学生的富有挑战性的的教与学的目的;(2)根据确立的目标安排课程,并能明确评价学习结果的方式,能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要,以便使来自不同种族的孩子都能取得进步;(3)在考虑学生的兴趣、语言及文化背景的前提下,选择、准备恰当的教学材料;(4)参与教师队伍的工作,并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2)监督、评价方面。(l)能恰当运用一些监督、评价策略来评定学生的进步,并用这些信息来改进自己的教学;(2)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给予其及时反馈,使学生学会思考、评价、改进自己的学习;(3)能运用国家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4)能区分不同学生的的学习需求,并施以有针对性的帮助。

3)教学与班级管理。(l)对学生抱有期望,并能建立以教与学为中心的关系,为不同的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2)能教授与国家课程有关的知识、技能;(3)能明确教学目的,运用相互关联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能独立思考,自主安排学习(4)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变化教学方式;(5)能考虑到文化、种族不同的孩子的不同兴趣、经历、成绩,并予帮助;(6)有效组织、利用教与学的时间;(7)安全、合理安排教室内教学用具、资料及其他设备.

2教育实习时间安排

陕西师范大学实习时间:本科6-8周(第四学年进行)专科4-5周(第三学年进行)英国埃克斯特大学实习时间:四年制学位课程(3阶段):阶段I,10周(第二学期进行);阶段II,每周12小时(第六学期进行);阶段III,每周15个小时(第十学期进行),共计32周。PGCE课程:第一实习校12周,第二实习11周,共计约23周。

3教育实习模式

陕西师范大学实习模式:统一集中实习、个别实习、分散委托实习等英国埃克斯特大学实习模式:以中小学为基地实习

实习实践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意义措施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城市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综合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改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立足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生态经济理念指导和规范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机制,寻找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发展环境。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区域内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理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基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核心是生态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效益观、消费观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城市是在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更高一级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营造健康怡人的自然环境,还要具有生态高效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有和谐高效的社会环境,更需要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引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

2、建设生态城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更注重人类生活的提高、注重生态文明的培育。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3、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人类福利、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缓解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把握好四个方面。

1、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

(1)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互促双赢,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指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资源和环境将难以支撑,环境安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去谈,必须靠发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因此,既要努力克服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也要坚决防止一谈到环保就放慢发展、甚至不要发展的倾向,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

(2)正确处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可以使资源能源得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也致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循环经济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三个原则,使得整个经济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处理,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建设生态城市,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2、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

(1)培育生态文化是源动力。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知识普及教育,包括科学的资源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努力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政府引导的作用,搭建各类宣传和创建载体,大力倡导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提倡节约和循环利用,把循环理念和生态意识渗透到千家万户,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循环利用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2)发展生态经济是核心。建设生态城市,关键是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也就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3)保护生态环境是前提。生态建设重在保护,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建设,以确保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把保护生态环境的着力点放在推进节能减排上,使经济发展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一是抓好工程节能减排。大力实施节能技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保型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二是抓好结构节能减排。加强对耗能高、污染重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整治,严格控制高污染行业扩张,坚决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高的产品和产业,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三是加强监管力度。强化目标责任制,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

实习实践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存款保险;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信息不对称与存款保险建设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保持稳定,商业银行改革顺利进行,公众对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运行的公信力稳步提升,这都为我国筹备已久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创造了条件。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内需的疲软、出口的萎靡、房价的高企以及股市的巨幅波动也暗示着中国的金融系统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还要经过缜密的论证。十余年来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之所以久议未行,与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息息相关。因此如何缓解存款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一、信息不对称及其普遍存在性

信息不对称现象无处不在,它泛指由于受缺乏传送途径、搜寻成本高和人为隐藏等客观因素制约,导致合约双方对信息的掌握存在着差异,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发生。逆向选择是指交易双方达成交易以前,信息的非对称性就已经存在,信息优势方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优势使合约签订有利于己方。道德风险则是指交易双方成交时信息是对称的,信息的不对称发生在成交以后,在所达成的契约范围内,信息优势方依托另一方无法完全掌握其行动之事实,倾向于从事违背另一方意愿的活动。

二、存款保险及其建设的必要性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在金融体系内设立保险机构,由其定期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收缴保险费,以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一旦投保人遭受风险事故,由保险机构向投保人提供财务救援,或由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一种制度安排。存款保险制度是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是减少金融危机造成社会成本的重要手段。它作为一项制度设计,在许多国家被证明是成功的,可以有效地保护存款人,尤其是居于多数的小额存款人的利益;建立对出现严重问题濒于倒闭的银行进行处置的合理程序;提高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迄今为止,全球约有9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之一,存款保险制度与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功能、银行审慎监管共同担当着维护金融秩序的重任。近年来,国际存款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功能逐步增强,对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信息不对称与存款保险制度

作为一种国家金融安全网的制度安排,存款保险改变了存款人、投保机构和存款保险机构所面临的激励与约束,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的批评者认为逆向选择问题的存在使得参加存款保险前风险越大的银行参与的积极性越高,因此会加剧存款保险体系的负担,最终导致存款保险制度的崩溃;而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参加存款保险后的银行可能从事风险较大,利润较高的项目,存款保险制度因此非但不能降低系统风险,减少银行失败的概率,反而会造成金融体系的风险积累,使得金融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强度和破坏力增大,成了维护金融稳定的隐患。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正是存款保险制度在许多国家迟迟未能出台的重要原因。

具体而言,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存款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

存款保险同所有的保险一样,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逆向选择问题。在某一既定的存款保险费率水平,经营能力较差的银行可能会积极参保;而经营能力较强的银行由于能够抵抗更大的风险,可能不会接受这一费率而拒绝参保。因此参保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就会越来越差,赔偿概率也就越来越大,存款保险公司进而不得不提高费率,形成恶性循环,这便是逆向选择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存款保险公司的保费赔偿支出明显加大,经营风险大幅提高。

(二)存款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

相对于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在存款保险制度中的存在使得整个体系变得更加脆弱。

从存款者角度而言,没有存款保险制度时,存款人会采取各种措施监督存款银行,以保证自身财产的安全性。一旦银行承担的风险过高,存款人就会要求银行提高存款利率,而当风险超出存款人的承受范围时,存款人就会进行提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存款保险机构会对投保银行的全部或部分存款提供保险,这必然导致存款人放松对银行的监督,使存款人不再关心银行的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弱化银行的市场约束。

从投保金融机构来看,没有存款保险制度时,银行会有效控制经营和财务风险、积极改善经营绩效、主动约束其投资行为。而存款保险对存款人的保护,将诱使投保机构更倾向于从事风险较高、利润较大的银行业务,从而加大了投保机构风险,加剧了银行内在的脆弱性,不利于金融体系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就代表政策当局的存款保险公司而言,由于其非营利性质及政府背景,管理者对潜在风险的反应就比较滞后。为了减少保险基金的支出,同时掩盖金融风险的真相,对问题银行采取宽容的态度,使得风险不断积累,加大解决潜在问题需要付出的代价,最终使得整体经济利益受到损害。

四、缓解之道

一般意义而言,信息不对称问题普遍存在,它只可能缓解,而不可能消除。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通过在其直接参与者———存款人、投保机构和存款保险机构———之间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同时配以强有力的外部约束机制,从而有效防范和控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一)存款保险制度中逆向选择问题的缓解

为避免参加存款保险前风险越大的银行参与的积极性越高的逆向选择问题,中国即将推出的存款保险制度应该是强制性存款保险。这样既有利于存款保险机构预期负担的减小,也有利于强化参加存款保险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更可以提升公众信心,并直接强化银行业竞争,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

(二)存款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问题的缓解

针对道德风险存在的几个方面,应从以下环节入手进行缓解。

首先,要强化市场约束。稳健的会计制度、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规定保险存款的限额以及存款人与保险机构共保,都可以通过强化银行股东、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对银行的监督,有效提高市场约束,减弱道德风险。

其次,要加强银行监管。有效的存款保险离不开严格的监管体系,银行监管主要包括对市场准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业务范围、资本金、信息披露、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以及市场退出等进行持续性监管,惟有如此,才能够减弱存款保险体系下银行自身无限制的风险追逐。

第三,良好的制度设计。基于风险的存款保险安排的核心内容是实行风险差别费率,并根据每家投保机构的信用评级和资本充足率等因素定期调整,从而使得银行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约束银行的风险行为,并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对问题银行进行及时处置等。

五、小结

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共同表明,存款保险这柄双刃剑上是建立在提高存款人安全收益与降低市场约束之间权衡的结果,既存在明显优势、又存在负面效果。如果盲目推行,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存款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在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的今天,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两种风险可能带来的危害,才能真正实现存款保险制度维护金融稳定的初衷,为中国经济稳健前行护航。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设计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J].金融研究,2003,(11):1-16。

[2]曹元涛.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与中国的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5,(6):19-21。

[3]葛红玲.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J].管理世界,2001,(4):205-206。

[4]何光辉.道德风险与存款保险额度的市场决定[J].财经研究,2006,(1):73-83。

[5]钱小安.存款保险的道德风险、约束条件与制度设计[J].金融研究,2004,(8):21-27。

[6]苏宁.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J].金融研究,200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