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范文第1篇

冻疮是人们所熟知的冬季常见皮肤病,虽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可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及休息。因此,了解有关的防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冻疮主要是长期寒冷(10℃以下)作用于皮肤而致,受冻后皮下动脉收缩,久之血管麻痹而无法扩张,静脉瘀血,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致组织营养不良,甚至可发生组织坏死。常发生于暴露及末梢循环较差的部位,发生在手指、手背、面部、足背、足缘、足跟、耳廓等处。

根据轻重程度,一般把冻疮分为三度。一度:开始可因暂时渗出,色紫红或青。可伴有浮肿,触之有凉冷感。此时遇暖,颜色可转为红肿,并出现瘙痒、疼痛。二度:若受冻较重,小动脉收缩时间过久,组织损伤加重,则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内容清晰,疱破后形成糜烂渗出液或结痂。三度:由于受冻较重而组织坏死,形成溃疡。

一般来说,典型的冻疮很容易被认识,但对症状、部位不典型的病例要注意与多形红斑、红斑狼疮、结节性红斑、硬结性红斑等其他皮肤病相鉴别。

本病多由于运动不足、局部潮湿、局部皮肤受压、气温寒暖突变、肥胖及营养不良等因素而发,所以预防的措施应针对这些原因制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初冬时节天气突然变冷此时最易发生冻伤,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往年发生过冻疮的部位。

2.坚持体育锻炼,可改善周身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及机体的抵抗力,是预防冻疮的最好方法。

3.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或进行冷水浴、冬泳等,可明显改变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

4.要穿宽大舒适、渗汗能力较强的鞋垫以保持干燥,避免局部受压。

血液循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循环途径;教材教学;血液

我校用的是初中生物北师大版教材,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尝试了许多方法,但学生的反应都不甚如意。最后还是重归教材,认真研读。利用教材,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这样逐个突破,学生学习起来也轻松愉快了许多。

血液循环是北师大版教材中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的第2节内容,本节教材的第一个内容是学习血管。教学中请学生阅读课本,初步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学生阅读后复述:“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然后指导学生认真看图9―8,并对学生提出要求:(1)找出三种血管之间的关系;(2)看清血液在三种血管之间的流向。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后会给出结论:(1)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2)血液流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注意:这是血液循环途径最基础、最核心也是最简单的内容,教学中应让学生强化记忆,务必让学生非常熟练的掌握)。此时应进一步引导:若在动脉与静脉之间加上心脏,血液流向又如何?学生会马上写出: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由此,还可以引导学生得出(1)动脉里的血液离开心脏流出,静脉里的血液向心脏流入;(2)血管中:若血液由主干流向支干,那么,此血管是动脉;若血液由支干流向主干,那么,此血管是静脉(这也是判断血管的一种方法)。至此,血液循环途径的主线: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学生也熟记于心。教材36页的活动【模拟练习止血包扎】指导学生熟练完成,此活动还可使学生加深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脏四者之间联系的认识。

第二个内容是心脏的学习,心脏结构的学习,可使学生认识到连接动脉的是心室,连接静脉的是心房(可让学生记口诀:房连静,室连动)。此时,血液循环途径的主线又进一步变为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这也是血液循环的共同规律。在此后的学习中可让学生多次复述血液循环的共同规律,达到熟练的程度。

教材42页的学习时,学生已经了解了血液循环的共同规律。教学中请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2)体循环、肺循环血液变化,在什么地方发生气体交换?

经讨论,得出结论:

(1)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的变化: 动脉血静脉血

气体交换处: 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

(2)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 静脉左心房

血液变化: 静脉血动脉血

气体交换处: 肺部毛细血管

到此,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以下课外小问题:

(1)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还是先后进行?

(2)你能否将体循环途径与肺循环的途径整合到一起?

通过这样的由浅入深的学习,分散了血液循环这部分内容的难度,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血液循环”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静脉血、动脉血”等概念的理解和心脏结构学习的基础上的。氧气及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而人体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要由血液循环运送到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所以,它是后面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学习的基础。因此,血液循环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徐金良.学习目标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血液循环》教学设计与分析[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5(11).

血液循环范文第3篇

2至16世纪,盖仑的血液双向潮汐运动理论被信奉为“圣经”,不可逾越。他认为,在把心脏分为两半的中隔上,有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小孔,血液穿过这些小孔,从心脏右侧流到心脏左侧,再流经肺部;血液沿着血管涌向身体各部分,使各部分执行生命机能,然后又流回心脏,如同涨潮和退潮一样往复运动。

然而,盖仑的学说是错误的。16世纪中叶,比利时医生维萨里在解剖实验中发现心脏的中隔很厚,并没有可见的孔道。不久之后,维萨里的同学,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经过实验研究发现血液从右心室经肺动脉进入肺,再由肺静脉返回左心室,这一发现称为肺循环。塞尔维特在发现血液循环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由于他的观点背叛了宗教,1553年他在日内瓦被当作“异教徒”活活烧死,终年42岁。

直到17世纪,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终于找到了血液流通的途径,为人们充分了解人和动物的生理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哈维在帕多瓦学习时,他的老师哲罗姆・法布里修斯发现了静脉瓣,哈维从老师的发现中受到启发。他曾对40余种动物进行了活体心脏解剖、结扎、灌注等实验,同时还做了大量人体解剖实验。

通过实验,哈维深入地研究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他认为生物体内的血液是单向流动的。为了证实这一点,哈维做了一个活体结扎实验:当他用绷带扎紧人手臂上的静脉时,心脏变得又空又小;而当扎紧手臂上的动脉时,心脏明显胀大。这表明静脉里的血确实是心脏血液的来源,而动脉则是心脏向外供血的通道。体内血液的单向流动实验,证明了盖仑学说的静脉系统双向潮汐运动是错误的。

哈维的另一个定量实验进一步否定了盖仑的理论。他进行心脏解剖时,以每分钟心脏搏动72次计算,每小时由左心室注入主动脉的血液流量相当于普通人体重的4倍。这么大量的血不可能马上由摄入体内的食物供给,肝脏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也决不可能造出这么多的血液来。唯一的解释就是体内血液是循环流动的。他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研究所得写成了《心血运动论》一书,为近代医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但哈维的学说也为人们留下了一个悬而未解的谜,那就是血液是怎样从动脉流回静脉去的呢?哈维猜想,在动脉和静脉之间一定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起连接作用的血管网。由于当时没有显微镜,因此无法证实这一假说。

血液循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教育机智;案例描述;课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0-075-1

一、《血液循环》案例描述

1.推理性情景问题引入新课。“某个密闭的房间,有一人死在床上,除了床上其他地方无血迹,颈项处有个很深的伤口,你们判断他是自杀还是他杀?”学生“小侦探家们”猜测辩论,就连极个别心不在焉的学生也被问题吸引了。教师暂未明确答案,让学生带着疑惑、好奇进入新课学习。

教师通过情景中的血流情况,向学生暗示解决这个问题和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学生多样的解释给课堂学习留下悬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习内容也进一步明确起来,这时教师说出学习内容是顺水推舟的事。

引入新课环节,教师运用丰富的知识经验形成的教育机智创设情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活动:学生读P46图,思考:①人体血管分为哪几种?②三种血管的管壁的厚度有什么特点?

教师依次指导:

①动脉。教师引导提问“动脉中血流方向是怎样的?从哪儿到哪儿?”学生从课本中很快找到答案,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按压颈动脉,教师提示“像什么跳?”稍稍用力后,“感觉怎样,是否觉得一股一股向外流?”学生很是兴奋,积极尝试,感知动脉的跳动,想像着心脏收缩提供的快速血流,遭遇动脉血管肌肉弹性回缩形成的搏动这一瞬间过程。

②静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明确静脉中血流方向和心脏的关系。

小体验:学生掐住上臂中部静脉,下垂手臂,使手臂的静脉凸显出来,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学生从血流方向考虑,回答“静脉的血液回流心脏的途径被切断,所以静脉凸显出来。”回答得十分准确。教师进一步追问“逐渐凸显又是为什么呢?”教师用缓慢温和的声音强调“逐渐”两字,学生很快从课本的阅读及动脉血流速度快的暗示下,得出静脉血流速度较慢的结论。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积极的肯定。

教师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景,用以说明动、静脉的特点。学生能够准确回答教师的提问,离不开教师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和课堂问题的层层深入。更离不开教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创设情景,把这种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成为学生自觉努力的目标,这就是教育艺术,这就是教育机智的表现。

③毛细血管:学生带着问题“毛细血管壁最薄,薄到什么程度呢?它的功能是什么呢?”阅读课本找出毛细血管的与动脉静脉的关系及功能。

教师绘图演示毛细血管中红细胞的单行通过,说明它的流速之慢:。让学生用认为准确的语言描述这一现象。学生极力地用自己的词汇表达这一现象,质朴可爱的语言多次碰撞修饰后,答案渐趋朗润、形象和准确,教师则扮演倾听者,不批评、不判断、尊重、敏锐、以学生为中心。

这儿教师没有拘泥于时间的安排,给学生充分自由表达交流的机会,教师学生轻松自然。学生顺理成章理解了“极慢的血流速度使毛细血管与血液及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成为可能”这一道理。

3.复习巩固:“假设生活中割破了动脉血如何流出来,割破静脉、毛细血管又会如何呢?”

因为生活中学生常见的是毛细血管的出血,对其他出血没有感性认识,所以这个问题难度比较大,但学生的预见基本正确。假如这个环节加入多媒体演示或生活实例就更有说服力了,学生也能更直观的认识到三种血管的主要特征。

4.再回引入情景:“现在你们再判断,那个血案中的死者是自杀还是他杀呢?为什么呢?”

学生分析讨论后,统一意见认为“是他杀,因为颈部的深伤口显示颈动脉的破裂,颈动脉血流速度快、血压很高,如若自杀血液一定会喷涌而出而血溅四围,不可能只局限于床上,只可能是他杀,犯罪分子掩饰了现场。”学生表现很精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派上用场”,觉得十分骄傲与自豪。

这一环节安排首尾呼应,教师提问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学生知识的综合辨析能力,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教师沉着冷静,放手让学生展示,提问不走过场,重视通过生物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同时课堂又不失生机勃勃,这无不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体现。

5.综合运用:“到医院挂水,护士会拍拍你的手背,然后找到血管扎针,请问扎入的是哪种血管?为什么呢?”学生理由表述清晰。教师通过该情景假设强化、活化了静脉的特点。教师设计问题时细致,注意铺垫,学生都有话可说。

6.拓展提升:“假如下肢伤口感染,通过手臂静脉注射的药物如何运输到伤口呢”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课后主动寻求答案,为下节课的血液循环教学作铺垫。这时课堂结束铃声就快响起。

二、课后反思

血液循环范文第5篇

/

关键词 结构化 血液循环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结构化原则是指:注重学科的基本结构,一切科学理性知识都借助概念才能进行。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上好一堂课最关键要素,也是进行其他教育活动的基础。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有赖于教师平时对教材的前后连贯,另一方面还有赖于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纵横归纳。

“血液循环途径”这部分内容自成体系,因为它建立在学生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静脉血、动脉血”概念的理解以及心脏结构的学习基础之上。氧气及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所产生的废物也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又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血液循环途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笔者也尝试过多种方法:小实验情境体验、动画模拟、编顺口溜,讲练结合当堂检测,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与初一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想象能力有待于提高有密切关系,也与教学中教师对这部分的教材前后联系做的不够,不能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关。为提高教学实效,笔者对结构化原则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用进行了如下尝试。

1 提前渗透概念,把握学习的起点

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概念是在“输送血液的泵-血液”一节的第二课时才出现,而“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是学生易混概念,再加上血液循环这个难点,学习难度相当大。在“发生在肺内气体交换”时,教材有一段话“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这里已经涉及到血液含氧量变化的问题,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先学习“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为动脉血”,而未到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为静脉血”两个概念,既是对这部分知识的深化,同时也开始了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

2 图文理解概念,找准知识的基点

对每个概念的真正理解是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基础,学习血液循环途径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识图能力。不论是在初中生物新课标,还是高中生物新课标都提出:学生具有利用图文资料、绘制生物图表等图文转换能力方面的要求。

笔者对“血管”这部分教学是这样进行的:请学生阅读课文后,试述什么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学生阅读后回答:“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便于血液与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请同学们用简图正确表示这三种血管。”叽叽喳喳的声音响起“对,不对”,经过学生的板演、判断与纠正之后,最后在黑板上就会出现这样的比较完美的3个图(图1)。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图1的第三个图中进行动脉、动脉血与静脉、静脉血的概念辨析,学生能较快地判断出M是动脉,流的是动脉血,N是静脉,流的是静脉血。之后,教师让学生将三者连成一个循环路线(即体循环大致路线)也就顺理成章了。通过这样教学知识显得更加明了,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3 引发认知冲突,凝聚思维的焦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某个现有知识无法解决的新情境,引起其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心脏是这个知识体系的核心,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重中之重。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体循环有了大体印象之后,教师再板画出肺循环模式图(图2),让学生再次判断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部分学生会认为1中流的是动脉血,3中流的是静脉血,经过辨析之后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判断1中流的是静脉血,3中流的是动脉血。这时教师再追问:“人只有一个心脏,可是前面一个图心脏输送出的是动脉血,输回的是静脉血;而后面一个图心脏输送出的是静脉血,输回的是动脉血,那么心脏的结构如何呢?”这时班级会出现一阵骚动:“老师,这是怎么一回事?”教师微微一笑:“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这样给学生下一节学习心脏结构埋下伏笔,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有了前一节课留下的悬念,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再加上教师引导学生三识心脏:“平面识心脏――模型识心脏――实物识心脏”层层递进式学习,学生对心脏结构有了深入了解。当学生能识别心脏的四个腔及与之相连的血管后,教师再让学生分析心脏内的血流情况,同时又复习了静脉与动脉的知识:静脉将血液送回心脏,动脉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这样学生比较快就能分析得出图3。

4 自主构建途径,探讨思维的疑点

“血液循环途径”容易让学生纠结的地方是:血液从心脏的一侧出发,是回到同一侧呢,还是到另一侧?学习血液途径时,教师先采用了温故而知新的方法:让学生完成心脏解剖示意图识图练习,并标出心脏内的血液方向;再完成组织里毛细血管示意图、肺泡毛细血管示意图的识图练习。教师设问:血液是在闭合的管道内流动的,这三者是如何有机形成一个整体呢?请学生尝试自主构建。学生讨论发现,因为血管都有一端连着心脏,在心脏处,血液循环路线只有两种可能:要不左出左回,右出右回;要不左出右回,右出左回。然后经过尝试、思考与讨论,学生得出,血液从一侧出发回到同一侧没有意义,因为肺交换来的血液无法送到组织细胞,疑点被自己解决了,学生的脸上也荡起了微笑。

5 角色扮演游戏,激发思维的亮点

角色扮演法是指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师的组织下由教师或学生依据教材扮演特定的人物,在扮演过程中开展学习的活动。

当学生自主构建血液循环途径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的静态图,形成比较正确的血液循环途径,再辅以播放flash动画:模拟一个红细胞的循环路线。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设计了角色扮演这一活动: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一个红细胞在人体的“旅游线路”,介绍“景点”和沿途发生的“主要事件”,每组共同讨论解说词,并推选本组最佳解说员。经过小组一番讨论之后,学生上台绘声绘色地介绍起来了:“我是一个红细胞,我的家族很大,我们的看家本领就是能将氧气送到主人的各个细胞里。我们寿命都不长,大约在主人的身体里游玩上120 d。让我来介绍一下我在主人身体里的活动线路吧。我们从左心室开始我们的旅程,我们从左心室向主动脉前进。沿途中我的兄弟进入了不同动脉的分支,这样一直流啊流啊,我终于到达了狭窄通道―毛细血管在这里,我将氧卸下来,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交换完成后我从鲜红色变成了暗红色。随即,我又流啊流啊,通过上、下腔静脉流到了右心房,又流到了右心室,我完成了一次‘体循环’。紧接着,我又通过肺动脉到达肺,毛细血管跟肺泡进行了一次气体交换,我有力量啦!哈哈!我又通过肺静脉转回到左心房,完成了一次‘肺循环’。怎么样,我帅吧?转了那么多圈都没晕。”(掌声)

另一个又上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