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鲁迅写的文章

鲁迅写的文章

鲁迅写的文章

鲁迅写的文章范文第1篇

这就是我所说的,这文章是我看起来无法接受的,像《鲁迅手稿选集》,我给大家看一段话,看到没有,《门外文谈》这段话——只有门外是天堂,因为海边的缘故吧,总有些风用不着挥扇,虽然彼此有些认识,却不常见面的寓在四近的亭子间或阁楼里的邻人,也都坐出来了。请问这是什么句子呢?跟邻居啊虽然彼此有些认识,却不常见面的寓在,注意这个动词啊,寓在四近的亭子间里或阁楼里的邻人,有话不好好说,为什么要用这种怪的句子来写?这什么句子呢?这就是我所说的,鲁迅到文字里面,有一种稀奇古怪的、看起来令你非常不舒服的、甚至不通的句子混在里面,怎么可以这样子呢?你看鲁迅,鲁迅说,语文和口语不能完全相同,讲话的时候可以夹许多这个这个那个那个之类,其实并无异议,到写作时,为了时间、纸张的经济,意思的分明,就要分别删去的,所以文章一定应该比口语简法,然而明了,有些不同,并非文章的坏处。注意啊,他的意思是说,文章要比口语简单明了,可是我们看到他写文章,发现他比我们嘴巴讲的话还别扭。

我讲这些资料给大家听,纯粹是客观的数据,在《鲁迅全集》里面,你可以看到这种大量的鲁迅式的风格,这种风格我无法解释它,我只能推断说,他是受了那种复杂反复的日本文法、日本语文结构的影响,再加上这种生吞活剥出来的中国的文言文的结构,两个里面混出来的鲁迅的文体,不是吗?这种文字,如果会被封为是中国多么了不起的,像毛泽东所说的,他是文化革命的主将,我必须说,鲁迅没有做过文化革命的主将,毛泽东说,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我必须说,如果是伟大的文学家,就不应该写出来这么多奇奇怪怪的鲁迅式的中文。到今天如果有人还说鲁迅的文章写得多好,我必须说,这种人没有进步,在八十年后,在七十年后,在六十年以后,大家没有进步。请大家注意,我没有否定鲁迅他们这一代的人,正好相反,我还是特别把他们那时代的人的那些爱国的这些情操,我还特别地美化,讲给大家听。

今天我跟大家谈到,陈仪的好朋友鲁迅,我也跟大家说,鲁迅有他很多的优点,可是,如果六十年后、七十年后、八十年后,我们给他的评价如果不相当,过分地高估了鲁迅,过分地赞美了鲁迅,并且认定了鲁迅这些作品都是最好的,而变成我们一个典范的时候,我觉得很危险,为什么?证明了我们没有进步。所以今天我花一点时间,拿出鲁迅的一些文章给大家看,至少在写白话文的,这个白纸黑字这个文体上面,鲁迅的可议之处、可检讨之处、可批评之处太多了,大家好好想想看,不要再说鲁迅的文章写得多么好,鲁迅的文章写得实在不够好。

鲁迅写的文章范文第2篇

几十年来,鲁迅的形象被改写被歪曲,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中,鲁迅还被说成是共产党员。就连鲁迅的后代都迷糊,鲁迅的长孙周令飞在交通大学的一场讲演中干脆发出这样的疑问:“鲁迅是谁?”

鲁迅先生的文章与思想,已经被长期困在一种模式里。作家韩石山认为,当代人对鲁迅的认识,没有几个是根据自己的阅读得出结论的,大多是“从那儿得来的”。对鲁迅评价很高,大多数人便接受了这一点。鲁迅研究界 “多是阐释的那几句话,顺着杆儿往上爬越高越好”。胡兰成也说过,后来那些研究鲁迅的人,“斤斤计较”,一天到晚根据鲁迅的著作“核对”鲁迅的思想。

现在学生学鲁迅的课文不也就是这样吗,脱离对作品的文学欣赏,着重是对思想的学习,不断地分析鲁迅精神,对每段话都要从深层次的意义来理解,一句话可以弄成多层意思,估计让鲁迅看了那些对句子理解的标准答案,鲁迅都得可怜学生们。一遇到课文,就得划分段落,概括中心思想,如何理解那些后人强加给作者的主题思想,这样去学习文学作品还有什么阅读可言呢?正如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所言:“一提鲁迅,大家就联想到一个横眉冷对的老头。这种误读,大部分是教学中带来的。这样怎么能完整地认识鲁迅的作品呢?”学生本来就缺乏对时代背景的了解,加之鲁迅文字夹着文言且深奥,学生又被强行死记硬背鲁迅的“主义”、“思想”,造成多数人的逆反心理,是不难理解的。

其实鲁迅远不是只是一个冷酷的“斗士”的,画家陈丹青曾写道:“我有一位上海老朋友,他的亲舅舅即是当年和鲁迅先生玩的小青年,名字叫唐|。唐|五六十年代看见世面上把鲁迅弄成那幅凶相、苦相,私下里对他外甥说,哎呀鲁迅不是那个样子的。他说,譬如鲁迅跑来看唐|,兴致好时,一进门就轻快地在地板上打旋子,一路转到桌子前,一屁股坐在桌面上,手里端支烟,嘻笑言谈。唐|还说,那时的打笔仗,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本正经火气大,不过是一群文人你也讲讲,我也讲讲,夜里写了骂某人的文章,老先生隔天和那被骂的朋友酒席上互相说起,照样谈笑。前面说到夏衍,我本以为鲁迅根本不与他玩,结果据夏衍说法,他们时常一起吃饭谈天,熟得很。” “他的语气和风调,哪里只是激愤犀利这一路,他会忽儿深沉厚道,如他的回忆文字;忽儿辛辣调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儿平实郑重,如涉及学问或翻译;忽儿精深苍老,如《故事新编》;忽儿温柔伤感,如《朝华夕拾》;而有一种非常绝望、空虚的况味。”

鲁迅写的文章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章太炎;师道尊严

一、留日期间,受章氏革命精神感召,缔结师生缘

中国历来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所谓“天地君亲师”,“君”与“师”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哪里有道,哪里就有师。师生关系事实上是以“道义”来衡量的。为人师者,必以其“道”为学生尊敬和追随。鲁迅和章太炎的师生渊源,可追溯自鲁迅在日留学期间。1908年, 章太炎因清政府的政治迫害不得不停止宣传活动,但仍留在东京开办国学讲习会,讲授国学。于是,鲁迅得以有机会亲聆教诲,成为章门弟子中的一员。对于这段经历,鲁迅在《关于太炎先生十三事》中回忆说:“前去听讲也在这时候,但又并非因为他是学者,却为了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又说:“我的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容的《革命军》序”、“我爱看这《民报》,但并非为了先生的文笔古奥……是为了他和主张保皇的梁启超作斗争”、“先生狱中所作诗……使我感动,也至今并没有忘记”、“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这些话可看出章太炎宣传民族革命思想、极富鼓动性的政论文章,对青年鲁迅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鲁迅在文中热情赞扬章辛亥革命前历尽艰险、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肯定他在革命史上的贡献,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的还要大”这一观点。而这也是鲁迅之所以景仰章太炎、并深受其影响的一个主要方面。鲁迅后来在与形形的敌人论战中,以坚韧顽强的斗争意志,写出了大量匕首投枪般的精彩杂文,从中不难看出太炎先生的影子。

二、打破传统,对章氏为师之道,大为赞赏

韩愈的《师说》提倡尊师重道,继承了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传统,指出“不耻相师”,但他虽然说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却始终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态度。而在鲁迅所践行的启蒙,乃至教师伦理中,体现着他对传统师道精神的的改造和超越。鲁迅曾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谈及为师之道时说:“古之师道,实在也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并称赞说“太炎先生对于弟子,向来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然。”周作人回忆也称:“太炎对于阔人要发脾气,可是对学生却极好,随便谈笑,同家人朋友一样,夏天盘膝坐在席上,光着膀子,只穿一件长背心,留着一点泥鳅须,笑嘻嘻地讲书,庄谐杂出,看去好像是一尊庙里的哈喇菩萨。”[1]可以推测,太炎先生的这种为师之道,对于当时心灵孤寂的鲁迅而言,一定让他印象深刻,以至多年后仍念念不忘,并在以后处理师生关系时,躬身践履,发扬光大。从鲁迅与青年学生的相处中,可以看出,他已经从所谓“师道”的等级秩序中彻底摆脱了出来,虽天然具有师长风范,却并不以导师自居,而是以“梯子”、“孺子牛”自况,因而也常被“聪明”的青年,“老实”地利用,以至高攀后的俯视,收获日的宰杀,也成为其人生际遇的一部分。应该说,在鲁迅的为师之道中已表现出难能可贵的自我批评精神。

三、文脉相承,受章氏文风影响,形成独特风格

太炎先生是一代国学大师,是传统学术的集大成者,对近代学术也有开启之功,其学识之渊博精深,举世罕有其匹。1936年章太炎先生逝世后, 为了揭穿反动政府利用章太炎这块“神主牌位”,强化其思想领域的法西斯的阴谋, 也为了让章太炎当年战斗的形象“永远活在战斗者的心中”,鲁迅在文章中始终着力突出他在辛亥革命前的民族民主革命精神,而没有涉及先生的学问,尤其是专门指出从师学《说文》的事对他似乎没有影响。而事实上, 跟章太炎学《说文》等,使鲁迅在国学方面和文字学方面,受益匪浅,对他后来的文学活动、学术研究以及关于文字改革方面的经历也产生了影响。鲁迅早期受严复、林纾文章风格的影响,宗法桐城派古文,但在读了太炎先生的文章以后,风格开始转变,逐渐认同魏晋文章,对其作了“清俊通脱”四个字的特点概括。鲁迅自己后来在《坟》的《题记》里面自承:他早期作文“喜欢做怪句子和写古字”,完全是“受了太炎先生的影响。后来虽然改作白话了,但偶作文言,亦仍保有魏晋风格。”

四、高屋建瓴,评章氏一生之作为,全面客观

鲁迅对封建教育那一套师道尊严很是反感,他曾对友人说过:“师如荒谬,不如叛之。”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治学上独立思考的态度与乃师可谓一脉相承。作为学生,鲁迅对章太炎先生的思想、人格和道德文章,都十分敬重。在以后的岁月里,每提及先生,总是尊敬而亲切地称为“章师”“、章先生”,而更多的时候是称“太炎先生”。 但这种尊崇并不意味着盲从,而始终蕴含着大胆质疑与批判的精神,@尤其体现在对章太炎晚年思想道路的惋惜与批评中。章一生经历复杂,早年积极投身革命,晚年退隐书斋,思想趋于保守,渐与时代相脱离。对此,鲁迅并不为师者讳,而是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他明确指出“太炎先生虽先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来却退居于宁静的学者,用自己所手造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并总结章太炎后期之所以落伍的一个主要原因为:“既离民众,渐入颓唐”,这也是一切革命者应当记取的教训。针对章太炎攻击白话文,反对使用口头语时提出的所谓“保守文言的第三道策”,鲁迅写了《名人与名言》,指出章太炎的错误:“因为白话是写给现代的人们看,并非写给商周汉的鬼看的,起古人于地下,看了不懂,我们也毫不畏缩。所以太炎先生的第三道策,其实是文不对题的。”并在阐明“博学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悖”的道理时说:“太炎先生是革命的先觉,小学的大师,倘谈文献,讲《说文》,当然娓娓可听,但一到攻击现在的白话,便牛头不对马嘴。”并在文章中推测章太炎晚年“自藏其锋芒”,“刊落”战斗文章的原因说:“大约以为驳难攻讦,至于忿詈,有违古之儒风,足以贻讥多士的罢”。从中不难体会到含蓄的批评。针对章氏一头钻进故纸堆,宣扬“读经有千利而无一弊”,鲁迅愤然指出“先生力排清虏,而服膺于几个清儒,”“其实是吃亏,上当的,此种醇风,正使物能遁形,贻患千古”。对于章太炎一生革命思想和生活道路的变化,鲁迅在《花边文学・趋时与复古》中总结道:“清末,治朴学的不止章太炎先生一个人,而他的声名,远在孙诒让之上者,其实是为了他提倡种族革命,趋时,而且还‘造反’。后来‘时’也‘趋’了过来,他们就成为活的纯正的先贤。”原是拉车前进的好身手,腿肚大,臂膊也粗,这回还是请他拉,然而是拉车屁股向后。”对于章太炎从“拉车前进”到“拉车屁股向后”,逆潮流而行这点,鲁迅在深感惋惜的同时,进行了不留情面批评。而对那些在太炎逝世后,写文章诽谤、奚落、攻击章太炎,自鸣得意、别有用心的市侩文人,鲁迅特别强调“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并讥笑那些人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表现出一个站在时代前列、具有辩证观点的思想家“不虚美、不隐恶”的客观、公正的态度。

注释:

①周作人.鲁迅的故家[M].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123.

鲁迅写的文章范文第4篇

一、表达情感抑制、曲折

鲁迅对于刘和珍的死是感到悲愤的,写这篇文章也就是要纪念她,但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总会感觉到一丝丝疑惑:为什么文章中反复出现一些看似很矛盾的话?

文章开头,有人建议他写一点文章纪念刘和珍。鲁迅并没有做出强烈的肯定,他只是觉得“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对于写作的价值,他似乎在犹豫,这于死者“毫不相干”,在生者也“只能如此而已”。从这些语句中我们直接感受到的是鲁迅对于写这篇文章的意义似乎有些不自信,甚至于认为一定要有什么价值的话,那也只能是相信存在“在天之灵”的前提下。仔细思考后就会发现,鲁迅所展现出来的消极、不自信仅仅是一种表象,他正是想要用这样一种与内心情感相反的外在来压抑自己的悲愤。

就在我们认为他该开始进入纪念刘和珍的主体部分写作时,他又发出感慨:“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何至于这样大的反差!此时,他是对这个社会及社会中的某些文人产生了彻底的愤怒,这样的愤怒让他感到震惊、甚至无话可说。

但鲁迅并不能因此就真的不说话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当时的中国“真的猛士”有多么的可贵。更何况,才不过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就要降临了,这些让他又哀又怒的民众们的记忆淡忘得太过迅速。他要警醒他们:忘却不一定是真正的“救主”,这些牺牲的“猛士”更不应该就这么被淡忘!

可惜的是,鲁迅很快就发现早已有人给这些牺牲的猛士们定了位,说他们是“暴徒”,是“受人利用的”,并且此类流言肆意横飞。对此,鲁迅无奈地感慨“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执政府的残暴、流言家的、民众的麻木,不正是这个民族衰亡并且默无声息的缘由吗?在这样的一种压抑与谎言中沉默的人民,能有怎样的选择?无非两种,爆发或者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鲁迅在文章的第五小节才将笔锋转向刘和珍她们请愿并遇害的真相。忍着内心的沉重,鲁迅坚持将遇害的真相展现在我们面前!

文章结尾处,他又回到了开头,“我已说不出话”,一腔悲愤,仍然意犹未尽,哀痛中写完全文的鲁迅已经真正到了情感承受的边缘,只能感慨自己所说的不过就是为了纪念烈士。

纵观全文,我们发现鲁迅始终是将“悲”与“愤”的情感抑制住的,当面对自己的愤怒时他是多想嬉笑怒骂一番,当面对自己的悲痛时他多想痛哭流涕,但他始终将自己放在激情与理性的曲折中交融,情感保持在紧缩中张扬,张弛有度。

二、发表议论的委婉、跌宕

鲁迅对于刘和珍她们请愿这件事是抱以怎样的一种态度呢?

从鲁迅先生“悲愤”的情感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他对此次请愿牺牲的青年的钦佩,他甚至认为刘和珍已不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那么,鲁迅对于请愿的她们倒是赞赏了?

但接着我们又发现了另一句话,“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这里用煤的形成所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来类比人类历史进步所需要的庞大的流血牺牲,想想都觉得悲壮!但即使是这样,徒手的请愿根本不在这“历史”之中。由此看来,刘和珍她们的这次牺牲根本谈不上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那又何必赞赏!这里,我们又似乎看到了鲁迅对于学子请愿这种行为的否定,更似乎看到了他对于这种请愿意义的怀疑。

鲁迅写的文章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鲁迅作品;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某著名学者谈到鲁迅作品教学时,说了一个顺口溜:“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学生如此,老师又如何呢?前不久我曾和一位市语文教研员闲谈鲁迅,她直言不讳地说不喜欢读鲁迅的文章。问其原因,一说拗口,又说不喜欢鲁迅好斗的性格。两种原因都很有代表性。

熟悉中国语文教材编写史的老师都清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迅作品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最多时达到二十余篇。即便到了新时期,有些人曾呼吁应把鲁迅当普通作家看待,鲁迅作品仍在教材中享有其他作品无法享有的殊荣:数量之大,仍无人超越。短时间内希望删减鲁迅作品来解决矛盾是不现实的。解决矛盾只能从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入手,如何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兴趣突破

鲁迅作品中像《孔乙己》、《立论》等,这样趣味横生的作品不多,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深刻,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渲泄,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呐喊和独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快餐文化和众多媒体吸住眼球的诱惑下,鲁迅作品的魅力难逃“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厄运,然而“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间,达到像鲁迅这样思想上异常深刻和艺术上光芒四射的大师,无疑是十分罕见的”,鲁迅作品语言的典范性,数遍现当代作家,恐无人能与之比肩,鉴于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材编撰者无论潮起潮落,自始自终把鲁迅作品当作重头戏,实在是明智之举。不过由于受政治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一些脍炙人口、颇受中学生欢迎的作品,如《“友邦惊诧”论》、《文学和出汗》和《一件小事》,悄悄从课本中淡出,实在有点遗憾。教师应从思想上摆正观念,学习语言不能一味媚俗,从行动上克服个人嗜好的不足,自觉去阅读一些鲁迅的作品,提高自己的“鲁迅品位”。通过阅读鲁迅传记(如林贤治的《人间鲁迅》)走近鲁迅,了解鲁迅性格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婚姻的不幸,兄弟反目、友人断交和学生背叛。通过了解这些,你会理解鲁迅,恶劣的环境造就了鲁迅“敏感多疑而不失光明磊落、激烈尖刻而内含博爱胸襟、审慎多虑而一旦认准便锲而不舍”的性格。另外,教师的阅读不同于其他人的消遣性阅读,其他人的阅读仅仅是为了愉悦自己,我们的阅读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应把阅读的快乐分享给学生,应把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我的阅读经历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读一些名家对鲁迅褒扬的文章以及对鲁迅作品赏析的文章会大大激发阅读的兴趣。鲁迅作品的赏析文章不少,精品不多。即便不是精品,由于赏析者是当代人,说话口吻、用语习惯和我们的阅读习惯相近,他们的赏析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在讲授《孔乙己》一课时,笔者便引用刘再复的话:“《孔乙己》产生之后,直接间接分析这篇作品的数量已经超过《孔乙己》作品本身的字数几十倍了,但是,今天,我们读《孔乙己》仍然可以咀嚼出新的意味”, “这可以说是一种奇迹。只有高度浓缩的真正优秀的短篇,才经得住这么多人分析、研究、推敲”,学生听后阅读兴趣大增。学《阿Q正传》道一句:“《中华读书报》评选20世纪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鲁迅的《阿Q正传》评为第一。”学生的精神便会为之一震。

二、语言突破

鲁迅作品博大精深,使鲁迅研究者兀兀穷年,皓首穷经,对此,走红作家王朔以“小人”之心度“鲁迅”之腹,大加挞伐,“倘若鲁迅此刻从地下坐起来,第一个耳光自然要扇给那些吃鲁迅饭的人脸上”,此语一出,无异于文坛地震,鲁迅研究者纷纷操笔上阵,檄文如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王朔纵有千口、口有百舌,也只有招架之功,无还口之力。吓得王朔在出《无知者无畏》一书时抽掉了《我看鲁迅》这篇重量级文章。笔者无意去探讨谁对谁错,只是觉得对中学生而言,学习鲁迅作品,以“语言学得促进语言习得”显得更为重要。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笔者想回避“人文性”,更不是想为王朔呐喊助威是学生如何运用语言工具的问题,而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