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十年戎马心孤单

十年戎马心孤单

十年戎马心孤单范文第1篇

是谁,在这“平沙茫茫黄入天”中感慨唏嘘,悲伤叹息?

是谁,在这“一川碎石大如斗”中,浑浊老泪,孓然独行?

苍颜白发的李广,黄沙百战不曾穿破他的金甲。形容枯槁,心却碎在了大漠烟尘之上。蓦然回首,“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戎梁州”的身影依稀闪现……

初生牛犊不畏虎!北风凛冽,黄沙满天,擂鼓阵阵。年轻的李广跃上战马,横跨弯弓。迅雷不及掩耳,于千军万马之中取敌首级,斩旗而归。孤漠狼烟,迷蒙了战场,却遮挡不住李广的雄姿,李广的光芒。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李广将青春献给了塞北边疆,将生死托付于大汉王朝。

功成名就,封侯拜相,是“飞将军”李广一生的追寻。

几经沙场,几番搏杀,如河之血染红了塞北疆场?几多伤痕,几番封赏,仍不见封侯之印授?

青丝缕缕,纵横大漠,“飞将军”李广名贯塞北孤漠。

本以为此生或功成名就,封侯拜相,却因授了梁王之印,徒生遗憾。

重云深锁,单于几十万大军独将李广的军队团团围住。悲歌阵阵,李广奋力拼杀,突出重围。

回眸望去,那些与他同生共死的士卒们,奋力厮杀。落日斜阳,惨红阵阵,老泪在脸上流淌,他不愿沙漠徒增白骨,他要回去救出他们。但匈奴的兵马越来越多,没法儿啊!

只身一人回复朝廷。全军覆灭,本应当斩。但念三朝元老,贬为庶人。居家数载,“白日放歌须纵酒”,夜夜悲啼有谁知?射猎野外,拉弓满弦,“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廉颇犹老矣,耐何不复用之?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心愿始终没有歇息。

终于,李广等来了复用的那一天。在得知单于的位置后,他欣喜若狂。于是,主动请缨,立下军令状,誓要生擒单于。可他哪里知道,武帝“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密令卫青不得委之以重任。又是一个黄沙弥漫的黄昏,李广率领军队在小道上迷失了道路。

封侯的梦彻底破碎了,回到军营后,李广向孤漠深处走了去。这寄托着李广梦的沙漠,这消耗了李广青春岁月的沙漠,此时,在李广眼中,是多么的亲切,多么的宽厚。

是生?是死?是归宿?

生于斯,战于斯,死于斯。

李广手持钢刀,自刎于疆场。

“飞将军”李广倒下……

“飞将军”李广的倒下为大汉王朝矗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昔日的大漠,人们依稀可以看到李广死的那一刻,看到那个“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戎梁州”的追风身影。

十年戎马心孤单范文第2篇

1.理清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把握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3.感受“蒙古草原狼”身上的精神魅力。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深入品味、鉴赏精彩语句来把握小说中的艺术形象。

教学难点

对动物身上表现人性的理解,引领学生深入感知文章。

教学方法

引导提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带“狼”字的成语?

(如: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子野心、狼狈不堪、鬼哭狼嗥、狼心狗肺、狼奔豕突……)

这些成语中“狼”这种动物留给我们怎样的印象?

(凶猛、狡猾、贪婪、残忍……)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姜戎笔下那遥远而辽阔的蒙古大草原,去了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草原人和草原狼。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朗读课文,落实基础字词。

2.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小说情节。

开端:陈阵忘记老人的叮嘱从小路返回大队,危险迫近。

发展:单人匹马遭遇狼群,强作镇定企图迷惑群狼。

高潮:面对草原狼的狡猾,陈阵急中生智,击打马镫吓退狼群。

结局:狼群井然有序的撤退令人瞠目结舌。

三、细读课文,赏析语言

1.狼群井然有序的撤退令陈阵震惊,让我们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来分析“蒙古草原狼”的形象。

精彩语句赏析:

“竟然出现了一大群金毛灿灿、杀气腾腾的蒙古狼。全部正面或侧头瞪着他,一片锥子般的目光飕飕飞来,几乎把他射成了刺猬。”

(狼群留给陈阵最初的印象,可见其阵容与气势。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把狼咄咄逼人的杀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十几条蹲坐在雪地上的大狼忽地一下全部站立起来,长尾统统平翘,像一把把即将出鞘的军刀,一副箭在弦上、居高临下、准备扑杀的架式。”

(本句用“即将出鞘的军刀”来比喻群狼跃跃欲试、迅速投入战备状态的样子,可见狼的敏捷、凶猛、机警以及狼的战斗性、组织性和纪律性)

“狼群中一头被大狼们簇拥着的白狼王,它的脖子、前胸和腹部大片的灰白毛,发出白金般的光亮,耀眼夺目,射散出一股凶傲的虎狼之威。”

(浓墨重彩地刻画出狼王的形象,通过对毛色的描写突出狼王的与众不同,它英俊、凶傲,用“簇拥”一词来表现狼王高高在上的地位,有威信,也可见整个狼群的团结)

“狼王正在伸长脖子向他身后的山坡t望,群狼都把尖碗形的长耳,像雷达一样朝着狼王张望的方向。所有的杀手都在静候狼王下令。”

(狼群向山坡集体回望的描写把草原狼多疑、谨慎、机警的特点表现得一览无余,群狼“尖碗形的长耳”像精准的“雷达”突出了形势之严峻,群狼“静候狼王下令”可见狼王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团队的纪律严明)

“陈阵敲出第一声,就把整个狼群吓得集体一哆嗦。他再猛击几下,狼群在狼王的率领下,全体大回转,倒背耳朵,缩起脖子像一阵黄风一样,忽地向山里奔逃而去。”

(作者运用“一阵黄风”、“忽地”等词语突出了狼群的行动敏捷,它们戒备人类,有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

“狼群撤得井然有序,急奔中的狼群仍然保持着草原狼军团的古老建制和队形,猛狼冲锋,狼王靠前,巨狼断后,完全没有鸟兽散的混乱。”

(本句在文章结尾,着重描写了狼群有序撤退的情形,临危不乱,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即使是撤退,这一强大的团体仍然保持着它们的风范,令人惊叹)

……

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概括总结出狼的特点。

(凶残、多疑、狡猾、谨慎、团结等)

2.人与狼的对峙不仅是技术上的比拼,也是心理上的较量。在狼的这种种表现面前,年轻的陈阵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结合文中对陈阵进行描写的语句加以赏析。

精彩语句赏析:

“陈阵在那一瞬其实已经失去任何知觉。他记忆中的最后感觉是头顶迸出一缕轻微但极其恐怖的声音,像是口吹足色银元发出的那种细微振颤的铮铮声。”

“陈阵觉得自己正在穿越一张巨大的狼口,上面是锋利的狼牙,下面也是锋利的狼牙,没准他正走到上下狼牙之间,狼口便咔嚓一声合拢了。”

(这两段话将陈阵遭遇狼群时的恐惧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运用了通感、比喻的修辞将大脑因害怕而产生的感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突然,老阿爸的一句话从天而降,像疾雷一样地轰进他的鼓膜:狼最怕枪、套马杆和铁器。枪和套马杆,他没有。铁器他有没有呢?他脚底下一热,有!他脚下蹬着的就是一副硕大的钢蹬。他的脚狂喜地颤抖起来。”

(“从天而降”、“疾雷”、“轰”、“一热”、“狂喜”等词语表现出陈阵获得脱身之法时的惊喜,不由自主地“颤抖”更是将这种惊喜描写到了极点)

……

根据对这些语句的分析总结出陈阵心理的变化。

(恐惧――镇定――绝望――惊喜――震惊)

3.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草原环境的?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结合环境描写的语句分析。

明确:陈阵处在苍凉、寒冷、孤寂的草原之上。此处环境描写,既形象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又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暗示将要有险情发生。

四、品读课文,深入分析

1.文章中人狼对峙,险象迭生,陈阵最终狼口逃生。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陈阵脱险的原因。

明确:

从陈阵方面分析:克服恐惧心理,镇静沉着,能找准对方弱点,抓住有利时机。

从狼方面分析:性格凶残却多疑,尚不饥饿,忙于开会。

从大青马方面分析:训练有素,经验充足,临危不乱,从容镇定。

总之,整个脱险过程是伴随着人与动物互相支撑、斗智斗勇而发生的。

2.作者在小说中安排陈阵不仅是靠个人的冷静、勇敢和机智逃离狼口,还有大青马的帮助,毕利格阿爸教他的抵御狼的办法。从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毕利格阿爸的御狼经验和大青马的勇敢机智,是草原人与大自然、与草原上的王者――草原狼,在无数次的斗争中得来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草原、对狼、对草原人、对游牧生活的难忘和赞美之情。

3.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作者是如何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感到紧张、不安从而被吸引的?

明确:作者主要是通过对陈阵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描写刻画来吸引读者的,陈阵的绝望和抵抗的交叠牵动着读者紧张的心弦。另外,从环境的渲染,对狼群的刻画上,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五、了解作者,推荐阅读

1.今天我们能够阅读到如此精彩的小说,是因为有了作者的苦心创作,就让我们一同来认识一下作者姜戎及他的作品《狼图腾》。

1946年,姜戎出生于苏北根据地,父亲是抗战时期参加新四军的老革命,母亲是知识分子,因参加革命在战场上受伤致残。受父亲影响,读初中的他,就阅读了《史记》、《资治通鉴》、《红与黑》、《约翰・克利斯朵夫》、《简・爱》等著作。1967年,21岁的姜戎和120名知青离开北京,奔赴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1978年姜戎离开草原回到北京。次年4月,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1997年动笔写《狼图腾》。姜戎把自己的人生哲学、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文化差异和融合的一己之见写进了《狼图腾》这部书中。

2.文章荐读:姜戎《狼图腾》、毕淑敏《母狼的智慧》及其他有关“狼”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

六、作业

阅读姜戎的《狼图腾》,了解图腾文化,品味图腾精神,完成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十年戎马心孤单范文第3篇

摘 要:杜甫的《登岳阳楼》是众多与岳阳楼有关诗文中的佼佼之作,写于杜甫晚年时期,凄苦的晚景,多难的帝国,让杜甫的诗篇中充裕着浓浓的悲情。诗篇中写景的诗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历来为人所称道,状写洞庭气象之盛大,雄跨古今,颈联感怀个人身世“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得甚为孤苦,这盛大的气象与孤苦的个人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杜甫的情感并不只于个人孤苦之情,又转而写到“戎马关山北”的国事之伤,一位处境困窘的老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诗人“凭轩涕泗流”的悲痛,流露的不仅仅是个人身世之悲,更有博大而深层的爱国爱民之情,而这正是杜甫不同于其他诗人的伟大之处。

关键词:雄浑壮阔;晚景凄苦;忧国伤时

杜甫的《登岳阳楼》被选入新课标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诗歌之部”的第二单元,属于“自主赏析”篇目。这首诗写景意境开阔,境界雄浑,是描写洞庭湖的名篇,也是杜甫五律之中的优秀篇目。“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这里的“五言绝唱”,指的就是杜甫的《登岳阳楼》,此诗写于唐朝大历三年,即诗人逝世前一年,当时诗人五十七岁,已由蜀中一路漂泊到了湖南一带,与家人寄身于一叶孤舟之上,晚景凄凉,登上岳阳楼,有感于雄浑壮阔的洞庭美景,将深藏于新的悲痛倾注于笔端,诉诸文字,字字蕴藏着诗人心中之悲,句句由血泪写成,也让我们看到了杜甫的伟大。

杜甫早年就有游览名山大川之愿,二十岁开始先东游吴越,五年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后漫游齐赵,途中先后与李白、高适相遇,三人同游梁、宋。对当时的千古名胜――岳阳楼,杜甫也是神往已久。岳阳楼,下临洞庭湖,为观赏洞庭湖水的最佳之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仇兆鳌《杜诗详注》“‘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昔闻”说的是早年向往;“今上”,如今登上岳阳楼,此时诗人已五十七岁,人生暮年,今昔对比,写出了诗人多年夙愿得以实现,终于登上岳阳楼的喜悦之情,然愿望实现时间过于长久,却将这份喜悦冲淡了许多,更添了一份沉郁。彼时虽不至于“万方多难此登临”,但身处唐朝后期,国势衰微,战争仍时有发生,各地动荡不安。诗人到此之前已在异地辗转漂泊多年,本在成都草堂定居,后因蜀中动乱,从四川顺流而东,本欲绕道还乡,却又逢吐蕃叛乱,只能改道湖南,抵达岳阳时只有一叶孤舟容身;半生奔波,颠沛流离,生活困窘,仕途上亦一事无成,这样的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让诗人登临的喜悦之情中更蕴藏着无法诉说的悲情。在此种情形之下,登上早年向往多年的岳阳楼,不过是半生苦难中一点点让诗人暂时忘却烦忧的快乐之事罢了,这短暂的快乐也便平添了几许沉重。这两句平平无奇的叙述中蕴藏的情感非常丰富,似喜实悲。

在湖南岳阳楼,俯瞰洞庭湖,可谓漫无边际,碧波万顷,水雾弥漫,气象万千。诗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状洞庭之景,吴、楚在这里被分割成两地,天地日月都似在水中漂浮。“吴楚”,春秋时期的古国名,其地理位置大约以洞庭湖为界,吴国在东,楚国在西。“吴楚东南坼”,承首联“今上岳阳楼”而来,描写岳阳楼上所观洞庭湖的壮阔之景,“坼”,裂开之意,洞庭湖犹如一把巨斧,以开天辟地之势将吴、楚两地分割,这是从地理位置上极言洞庭湖面积之广阔;“乾坤日夜浮”,通过写天地、日月星辰都在其中沉浮,运用夸张的手法,从洞庭湖水囊括天地的角度来表现洞庭湖水域面积之广阔。《水经注》上说,洞庭湖“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此两句诗虽未直接刻画洞庭湖水宽广无垠之态,却更能让人感受到洞庭湖雄浑壮阔的气势,其壮阔的境界胜过孟浩然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深处乱世之中,杜甫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其笔下流淌的景都蕴含着诗人心中的情,如“三峡星河影动摇”,诗人笔下之景,处处含情。此联诗句写景,“坼”,虽引申为“划分”的意思,但其本意为“裂”,给人以山河分裂之感。“浮”,“漂浮”之意,写出了洞庭湖湖水涌动之态,但亦有“沉浮”之意。因而,此联虽写洞庭湖雄阔的气势,但也给人一种悲壮之感,似乎当时的大唐王朝就如吴楚一般被战火分割,国家命运、百姓存亡就如那水中的天地日月一般载沉载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字”,即书信;“有”,即“唯有”之意。“无一字”,意思是一字也无,音讯全无之意;“有孤舟”,是唯有孤舟,即只剩孤舟之意。诗人多年漂泊在外,因躲避战火辗转各地,漂泊多年,往日的亲朋好友早已失去了消息,故乡也音讯全无。朋友零落,自己既无法得到物质上的资助,也无法诉说自己漂泊的孤苦之情,以获精神上的慰藉。更何况当时诗人已五十七岁,身患重病,左臂麻木,右耳已聋,仅靠印药维持生命,带着妻小只有一叶孤舟可以容身。这两句诗是对诗人当时现实生活的直述:诗人年华老去,白发苍苍,一生渴望能够为国效力却只能对天长叹,理想壮志无法实现;战事频仍,国家多难,亲友离散,也不知是否有再相见的那一天;年老力衰,生无着,寄身孤舟,晚景凄凉;居无定所,跟着自己的家人连安身之所都没有;体弱多病,更不知生命还有几何,壮志无望。此联虽只有十个字,却道出了诗人心中的无限悲苦之情。尽管诗人晚年孤苦无限,人生之悲苦遍尝,写入诗句却并不多着墨,只用了简短的十个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分不开的。这十个字所写的不仅是杜甫晚年的生活境况,也是当时饱受战乱之苦的天下芸芸众生的写照,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戎马关山北”。当时吐蕃侵扰宁夏、陕西一带,已处风雨飘摇之中的大唐王朝匆忙起兵抗敌,尽管诗人当时已经流落到了湖南一带,远离了外族侵扰的边塞,但当消息传来时,“不在其位”的诗人仍忧心不已。他“忧”的不仅是国家局势的动荡,更是对饱受战火之苦的百姓的同情,忧心百姓又将深受战乱之苦,兵乱之祸。“凭轩涕泗流”“凭轩”,依靠着窗户;“涕泗流”,涕泪纵横。登楼远眺,相信诗人想看到的,不仅有战火再起的边塞,还有自己一心希望能够为之效力的政治权利中心――长安。诗人面对壮阔的洞庭湖美景,想到自己半生经历的种种苦难,想到社会的动荡百姓的苦痛,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老泪纵横,也只剩两行热泪。一介平民,仕途无望,身处困境,饱经沧桑,朝不保夕,人命危浅,晚年的杜甫处境已经艰难到连承受痛苦的身体都没有,然而他心中牵挂的仍旧是他的国、他的民,让他在岳阳楼上遥想着北方涕泪纵横,狼狈不堪,这狼狈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悲情的杜甫,更让人看到了一个大写的杜甫!

《登岳阳楼》全诗四十个字,字字含情,字字是诗人血泪汇成,将诗人身世之悲,家国之忧,与“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湖水融为一体,诗人悲不可抑,读者为之落泪。

参考文献:

1.徐炼.读杜甫《登岳阳楼》[J].语文讲堂,2004(12).

2.戴琼媛.一曲博大而悲恸的挽歌[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6).

十年戎马心孤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朔方;历史沿革;诗歌

一、朔方的历史沿革

朔方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北方边防重地之一,在历代的文献资料和文学作品中都有所提及,对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和边地重镇的军事防御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边塞意象有云中、受降城、玉门关、雁门关、阳关、单于台、朔方、居延等,这些边塞意象共同见证了边地的战争、文化和生活。

《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中这样解释:朔方,亦称“朔”,北方。有关朔方的最早的起源,《书・尧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孔颖达疏:“北称朔,亦称方,言一方则三方见矣。北称幽都,南称明从可知也。都谓所聚也”。《史记・五帝本纪》作“申命和叔居北方”。又《舜典》:“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孔颖达疏引 《尔雅・释训》:“朔,北方也。”《小雅・鹿鸣之什・出车》也提到了朔方“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N狁于襄”。汉・刘向《九叹・远游》:“i高风以低葙猓览周流于朔方。”在这些古代典籍中,都将朔方解释为广大的北方之地,都没有具体地方所指。但是仍可以从前秦的典籍中找到对朔方这一地区的描述:《山海经・西次四经》记载:“北百七十里,曰申山……区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北二百里,曰鸟山,辱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又百二十里,曰上申之山……汤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有北八十里,曰诸次之山,诸次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又北百八十里,曰号山……端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1]从《水经注・河水》可知区水、辱水分别为延河、秀延河。三申之山,杨守敬《水经注疏》卷三认为在米脂县北,号山在佳县西北。诸次之水,史念海先生认为是流经鄂尔多斯高原和陕北的秃尾河。[2]春秋时期,游牧北方少数民族因“晋悼公使魏绛和戎翟,戎翟朝晋”,[3]入于晋国的势力范围。三家分晋后,这一地区分别为处于晋国西、北面的魏国、赵国所有。战国时期,朔方地区是赵、魏、秦、林胡(匈奴)角逐的地区。

到了西汉,为了平定边境少数民族侵扰,巩固封建统治,“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4]汉武帝设置十三刺史部,其中就有朔方刺史部,包括:朔方郡、五原郡、上郡、西河郡、北地郡。这样朔方就有了具体的地方所指。“朔方郡,西汉元朔二年(前127)置,治所在朔方县(西汉元朔二年(前127)置,为朔方郡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黄河南岸什拉召附近。)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西北部及巴彦淖尔盟后套地区。”[5]《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对朔方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释名:“朔方,西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今银川市至壶口的黄河流域,北括阴山南北,南迄陕西宜川县、甘肃宁县一线。东汉建武十一年(35)废入并州。”

到了唐代,朔方为“唐、五代方镇名。唐开元九年(721,一说元年)为防御突厥置朔方节度使,后又称灵盐、灵武节度使,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经略使之一。治灵州(治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初领单于都护府,夏、盐、绥、银、丰、胜六州,定远、丰安二军,东、中、西三受降城、开元二十二年(734)兼领关内道诸州,寻兼领州。其后分合不常。大历末始分灵、盐、夏、丰及西受降城,定远、天德二军为朔方管内。大顺初,只领灵、盐二州。光启三年(887)后相继为韩遵、韩逊等所辖据,五代初从属于梁。北宋废。”初期辖境较广,其后逐渐减缩,长期领有今宁夏地(不含盐池县)。

“朔方地区位于唐都长安正北面,平均海拔高度在1000一1800米,最北的阴山平均高度1300-2000米,而关中地区平均海拔仅400米左右,自北南下,有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势。……从北面度过黄河后南下,在东面有窟野河、簦yinM)水(秃尾河)、朔水(奢延水、无定河)、吐延水(秀延河)等;在中部,因毛乌素沙漠并非如现在的样子,其间仍多湖泊,可直接横穿而南下;在西面,沿着黄河而下,渡过黄河渡口后,可进而南下进攻萧关,顺着马莲河河谷进攻宁,威胁长安;或转而西向,进攻河西地区。”[6]朔方地理位置险要,西北有阴山山脉和贺兰山, 但中部和东南的河套地区和关中地区地势较低,这样就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骑行南侵,威胁中原。

据《旧唐书・地理志》:“朔方节度使,捍御北狄,统经略、丰安、定远、西受降城、东受降城、安北都护、振武等七军府。”为了防御少数民族如突厥、吐蕃的侵犯和平息不稳定的边地的叛乱,唐王朝在边地设置军事重镇,以保护国家的稳定。“唐代在睿宗景云中(公元710-711),曾在西、北沿边一些军事重镇,给军事长官以节度使的称号。到唐玄宗时,共有平卢、范阳、河东、朔方、河西、北庭、陇右、剑南、岭南等十个节度使;安史之乱以后,内地也多设节度使,辖境大小,自二三州至十余州不等。这些节度使又称方镇、藩镇、节镇,他们在各自辖区内,‘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富’《新唐书・兵制序》,全面掌握军政财赋等大权,并与唐朝中央政权相对抗,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7]从景云元年至天佑四年约两百年间,朔方作为北方重要的军事重镇和门户,不仅可以防御少数民族进犯,而且可以作为出击敌人后方的前进基地,是保护中原的重要屏障,保卫着唐王朝的安定。

朔方“截河套之冲, 固延绥之”。灵州“为关中之屏蔽, 河陇之噤喉……西魏以迄周隋, 亦以灵武为关中藩捍。”[8]由于地势的重要, 唐王朝在这些地区驻扎了众多的军队, 以加强此地的军事力量。朔方重要的军事将领有王忠嗣、安思顺(突厥后裔)、郭子仪、张仁、杜叔良等,朔方兵力情况在《通典》一七二《州郡二》略载:“朔方节度使,管兵六万四千七百人,马万四千三百匹。”包括经略军,丰安军,定远城,西城,安北都护府,东城,振武军,分管着各自的士兵和马匹。唐代朔方军,这支驻守在边疆的部队, 在唐前期十大藩镇中, 是一支势力较强的军队。平定安史之乱, 所依靠的主力是朔方军。朔方军又曾一度助唐削平各地藩镇叛乱, 解除“奉天之围,”为维护唐王朝的继续存在起了很大的作用。

以上就是朔方历史沿革的概况,朔方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北部边防重地。随着历史逐渐的演变,唐时的朔方要比汉时的朔方在规模和所起的作用方面更大。此外,唐代文人所作的边塞诗中有许多朔方的边塞意象,把朔方加以文学化,使朔方不仅有历史的使命感又有文学的厚重感。

二、“朔方”的边塞意象分析

在《全唐诗》中,朔方作为重要的边塞意象之一,《全唐诗》共有60首,唐代诗人借以朔方之地来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无论是南方诗人还是北方诗人,无论游边或在边地出任官职,所写的边塞诗都流露出投笔从戎、豪气高涨的情怀。将这些诗歌进行整理和分类,大致按诗歌表达的内容分为以下几类:

(一) 诗歌传递出杀敌报国、投笔从戎的激昂之情

唐代国力强大,疆域领土也达到空前水平。整个时代都洋溢着自信、高昂的精神,大量诗人出塞从军或游边,逐渐了解边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写出了数量繁多的边塞诗。朔方地处北方边陲,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从而诗歌传达出诗人从军报国、慷慨激昂、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整个诗作情绪高昂,格调雄健。如张说《将赴朔方军应制》:

礼乐逢明主,韬钤用老臣。恭凭神武策,远御鬼方人。

供帐荣恩饯,山川喜诏巡。天文日月丽,朝赋管弦新。

幼志传三略,衰材谢六钧。胆由忠作伴,心固道为邻。

汉保河南地,胡清塞北尘。连年大军后,不日小康辰。

剑舞轻离别,歌酣忘苦辛。从来思博望,许国不谋身。

清人说此诗“骨气坚凝,气体雄厚,此工部先鞭也”,认为其开杜甫雄健之先河,评价甚高。此诗虽然是应制之作,但是全诗除了赞颂明主功绩,还具慷慨之气:“胆由忠作伴,心固道为邻”。诗中还通过“汉保河南地”“胡清塞北尘”“不日小康辰”传递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许身报国的爱国情操,并许朔方地百姓们过上安定的生活。末四句呼应题目,收转至“将赴”,表现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在这60首有关朔方的诗歌里,有一部分诗歌是应制诗作,诗作中也传达了杀敌报国、投笔从戎慷慨之情,如李m、刘宪、苏F、李V、郑侄夹垂《奉和圣制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幸”是指皇帝驾临其处,“望春宫”是指唐代京城长安郊外的行宫,有南、北两处,题目中的望春宫是指南望春宫,在东郊万年县(今陕西长安东),南对终南山。在神龙二年,唐中宗命左屯卫大将军兼检校洛州长史张仁为朔方道大总管,以备突厥。在将领张仁赴朔方之前,皇帝在宫殿之上为即将北上、征战沙场的英杰送行,诗人们也奉皇帝的旨意为将领张仁赋诗践行。张仁在朔方地区最主要的军事贡献是上疏请求乘虚夺取漠南之地,并沿黄河北岸修筑三座首尾相应的受降城, 以断绝突厥南侵之路,并北设烽火台一千八百所。从此,突厥不敢度阴山畋牧,朔方从此不再受其攻掠。据《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列传第三十六》:

……六旬而三城就。以拂云为中城, 南直朔方,西城南直灵武,东城南直榆林,三垒相距各四百余里,其北皆大碛也,斥地三百里而远。又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敢逾山牧马,朔方益无寇,岁损费亿计,减镇兵数万。

虽然应制诗是由皇帝下诏命而作文赋诗的一种活动,主要用来娱帝王、歌颂太平盛世,可这几首有关战场、战争的应制之诗,整体都洋溢着在北方的战争前线,将军带领士兵们奋勇杀敌,最终会旌旗高扬将士们凯旋而归。如李V的《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

边郊草具腓,河塞有兵机。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

武貔东道出,鹰隼北庭飞。玉匣谋中野,金舆下太微。

投醪衔饯酌,缉衮事征衣。勿谓公孙老,行闻奏凯归。

诗歌前两句朔方边地郊区草木枯萎,这秋天时节正是突厥南下引起边塞冲突时期。“武貔东道出,鹰隼北庭飞”言其大唐的将士们无畏勇猛镇守着北方边疆。结尾四句写举起酒杯为已穿上征衣、整装待发的将士践行。且不要说将领已双鬓衰微,却仍能率领骁勇战士大破敌人凯旋而归,全诗表达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情感。

(二) 诗人讽喻时局、对当时的统治不满的情绪和沉重的反思。如杜甫的《忆昔二首》:

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阴山骄子汗血马,

长驱东胡胡走藏。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

张后不乐上为忙。至今今上犹拨乱,劳身焦思补四方。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肃不可当。为留猛士守未央,

致使岐雍防西羌。犬戎直来坐御林,百官跣足随天王。

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

钱谦益曰:“《忆昔》之首章,刺代宗也。”诗歌前四句回忆了先皇肃宗起灵武,复西京,率回纥兵讨安庆绪,彰显出了个人的雄才英武,但却偏信李辅国操纵军政大权,宠信皇后张良娣,纵容她干预政事,祸及父子。这句“至今今上犹拨乱,劳身焦思补四方”,王洙曰:“拨乱,内平张后之难。补四方,外能经营河北也。”下段八句感伤代宗不能振起。代宗初为元帅,整肃朝廷,裁制时政,启用程元振用事,程元振却在代宗面前诬陷中伤郭子仪,致使郭子仪束手留京,吐蕃入寇,皇帝、臣子匆忙逃跑。所以诗人慨然思傅介子焉。“老儒”句,作者自叹虽为臣子却不能为国出力。这篇《忆昔二首》以史系诗,讽喻时局,并表现了对当统治者的不满,流露出杜甫深沉的爱国忧思。

(三)表现边地生活艰苦,以及流露出远在北方边地征人思乡的凄凉情感。

朔方地处北方,多为萧索、干冷、阴寒的气候,生活环境艰苦。那些来自中原、南方虽抱有一腔热血的有志之士,也无奈朔方边地的艰苦环境,如“边地多阴风,草木自凄凉”、“剑文夜如水,马汗冻成霜”。

唐代建功立业的社会氛围感染着许多诗人,这些诗人怀揣崇高的理想奉旨出塞或带兵打仗或游边拜谒,但久居他乡远离亲人、朋友,只能靠书信联络不共时的情感,未知归期,诗歌充满千里之外家乡的绵绵思情。如刘皂的《旅次朔方》:“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诗人自己客居一地,望断天涯而不得归乡;李益的《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去乡幸未远,戎衣今已故。岂惟幽朔寒,念我机中素。去矣勿复言,所酬知音遇。”作者用朔方苦寒的自然环境来反衬自己内心的孤独感,思念故乡,想念朋友,始终有种悲凉之感。

(四)表现出边地独特的地域风光和自然景色

尽管朔方气候寒冷,景色凄凉,但是独特的自然风光却带来了异域的美感。大漠、黄沙、落日、大雁等都给人一种大气、辽阔、无尽天涯的享受。如苏F的《奉和圣制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北风吹早雁,日夕渡河飞”;孟郊的《邀花伴(自注,时在朔方)》:“边地春不足,十里见一花。及时须遨游,日暮饶风沙”;杨巨源《赠邻家老将》:“大漠寒山黑,孤城夜月黄”;吕温《奉送范司空赴朔方》:“坐见黄暮云,行看白草秋”。

综上所述,朔方作为中国古典诗歌重要的边塞意象,得到了唐代文人的重视,并将朔方意象融入到边塞诗中。有些诗人确实来到朔方一地,见了此地的景色和人文抒写心中快意。有些诗人却是没有来过朔方,通过想象和虚构寄托心中的遥思。带有朔方意象的边塞诗同一般的边塞诗歌一样,诗歌整体反映战争、思乡等内容和情感,但朔方诗以朔方一地的独特的景物风貌和人文内涵见证了唐代北方边防重地的战争、文化和生活。(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

参考文献:

[1]袁坷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新秦中考》,黄河水利出版社

[3]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匈奴列传》,中华书局

[4]《汉书・地理志》

[5]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师海军:《唐代朔方地区的文化与文学活动考论》

十年戎马心孤单范文第5篇

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云: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是唐代一位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的诗人。他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虽然隐居林下,但跟当时的达官显宦如张九龄、韩朝宗都有往来。这首《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就是孟浩然写给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的,表现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

此诗托兴观湖,气势磅礴,格调浑成,是孟浩然诗中气象较为开阔的一首。前两句着力描绘洞庭湖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振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八月秋水上涨,与岸齐平,涵容着天宇,水天相连,湖面倒映天光,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湖,极力凸显洞庭湖的浩淼。浩荡的洞庭湖,水气蒸腾,连云梦泽都在蒙蒙水气笼罩之中,洞庭湖汹涌的波涛,仿佛岳阳城也为之摇动。据范致明的《岳阳风土记》载:“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漱齿城岸,岁常倾颓。”这里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望中之景,景中有情,诗人胸怀激荡,要想做一番大事业的激越之情溢于言表。后两句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求官的意愿和求荐的心情。

这是一首具有高超艺术技巧的自荐诗。诗的前四句写景,泼墨如水,浓描洞庭,堪称写景佳句。孟浩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既烘托出作者经世致用的壮志雄心,又暗示张九龄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后面四句,才是孟浩然要对张九龄讲的大实话。“欲济无舟楫”,是触景生情,就近设喻,告诉张大人自己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空有满腹经纶,胸怀壮志,却无人引荐,一展抱负。“端居耻圣明”,意指在这样的太平盛世,自己却是碌碌无为,白白虚度光阴,倍感愧疚羞于见人。这两句正式向张丞相表明了自己的心志,说明自己心向神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垂钓者”是双关的:一是实写湖边垂钓者;二是可引喻为张九龄那样的当政掌权人物。这两句的意思是:像您德高望重的张大人那样,能为国家效力,造福万民,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您效力,只能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

如果说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写洞庭水侧重在“气势”,那么杜甫的《登岳阳楼》则是极力形容洞庭湖的“壮阔”: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年)冬。这年正月,杜甫一家由今湖北江陵乘船前往今湖南岳阳。这诗写出了登岳阳楼时所见景象和身世之感、忧时之情,悲慨之中具有雄伟壮阔的意境,是历代传诵的摹写洞庭湖的名作之一。

“昔闻”二句,由登楼而望洞庭,说“昔闻”、“今上”是倒入。清代何焯云:“岳阳楼因洞庭湖而有,先点洞庭,后破(破题)‘登’字,迎刃之势。”(《义门读书记》)洞庭水,即洞庭湖,称洞庭水则更具有形象性。昔闻其名,今历其境,欣喜中不无感慨。欣喜自不用说,感慨则是因为今天在漂泊中得以登上此楼。三、四句,洞庭湖好像把东南大地从中裂开,使东西两边分属吴国和楚国。湖水一望无际,岳阳楼和湖心的君山均影落水中,仿佛整个大地都被水浮了起来。此处形容洞庭湖水势浩大,除日月星辰似出没其中的想象外,更包括了登楼的直觉印象。《水经注・湘水》中有“(洞庭)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间”的描述,可见洞庭的壮阔令人心胸开豁。而境界的空阔,在一定情况下,往往能引发或加强人的孤独飘零之感。当时因战乱流离,杜甫与亲朋之间的书信往来已经断绝,又逢年老多病,一路上只有以孤舟为家。“亲朋”二句,写登楼所引起的个人身世之感。跟上两句,一景一情,一大一小,一阔一狭,于开豁之境俯仰一身,倍感孤独飘零。结尾,由自身的遭遇,转到对时势的关注与忧虑。“戎马”喻战事。大历二年和三年,唐王朝在西北边境和吐蕃屡有战争,除边患外,各地军阀也时时发生混战。这一因登楼而引起的思想情感发展过程体现在诗歌中,境随心转,意到笔随。

综观全诗,我们看到:诗人独自登上这座岳阳楼,壮阔伟丽的湖山和万方多难的现实,是这样不相称,这样矛盾,使他始而喜,继而悲,终而涕泗横流。这并不是杜甫的“大杀风景”,而是他现实主义精神的自然流露。古人曾评此诗:“前半写景,如此阔大,转落五六,身世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不图转出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这话很有见地。所谓胸襟,即作者的心情,所谓气象,即洞庭的景色,洞庭湖大,杜甫也大。所以说“一等相称”。但这种“相称”不是单纯手法问题。没有思想作为基础,是转不出来的,或者说是转不到这上面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