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震;再生育幼儿;教养模式;家庭教养;婴幼儿发展

一、前言

2008年5月12日,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爆发,灾难使部分家庭失去了孩子或者造成子女残疾,给灾区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为了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重塑生活信心,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地震灾区学生伤亡有关善后工作的通知》、《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的决定》等文件明确了地震灾区子女伤亡家庭的再生育工作,一批特殊背景下的婴儿诞生了,给受灾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精神分析流派的研究发现,个体成年期的性格问题、人格障碍以及各种显性与隐性的心理问题都能追溯到童年早期,甚至追溯到久远的哺乳期,虽然个体表面上已经失去了对那一时期的记忆,但这些事件以隐性记忆的形式默默地对我们的成长造成影响[1]。精神分析的研究显示了童年期成长经历对个体的重大影响,家庭教养的特点对儿童的人格塑造、行为培养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2]。因此,进行震后再生育家庭教养模式研究对于促进震后再生育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概念界定

再生育幼儿则指于2008年地震灾害后灾区子女伤亡家庭在政策支持下重新生育的3-6岁儿童。本文所指的再生育幼儿专指北川地区的震后伤亡家庭重新生育的3-6岁儿童。

家庭教养模式:指父母在子女抚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在此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鲍姆雷特的观点,他提出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主要维度:要求和责任,并由此组合形成了专制型、权威型、放纵型、忽视型等四种教养方式[3]。

(一)专制型:这类型的父母用一套固定的行为标准去要求孩子,用惩罚控制孩子的行为,不许孩子对行为标准的正确性有所怀疑。在情感方面,父母倾向于拒绝和漠视儿童,对儿童的情感缺乏热情回应,常忽视儿童自身的愿望和要求,严厉惩罚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

(二)权威型:这类型的父母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回应儿童的要求、愿望和行为,承认自己也可能犯错,尊重儿童也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有明确的奖惩原则,管束儿童的不良行为,奖励和促进儿童的良好行为,鼓励儿童的独立探索行为。

(三)放纵型:这类型父母对儿童有积极的感情,但不为孩子设立行为准则,对儿童没有任何要求,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全盘接受,很少训斥和纠正儿童。

(四)忽视型:这类型父母对孩子缺乏基本的关爱,对孩子情感淡漠,不想搭理孩子,对孩子的行为不加控制。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目前国内对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多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该量表是于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编制并在1993年由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等人进行修订的中文版[4]。问卷由家庭中的子女根据对儿时父母教养方式的回忆进行填写,由于本课题中再生育幼儿尚且不具备基本的填写、评价与回忆能力,因此,本课题小组对EMBU的题目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形成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家长问卷。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家长问卷发放地点为北川县严重受灾区擂鼓镇隶属各村;问卷的发放对象为震后再生育家长,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2份,回收率为95%。访谈对象为擂鼓镇随机抽样产生的20个家庭,对他们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四、信息收集与分析

(一)家长问卷结果及数据分析

数据显示,父亲在因子1、因子4、因6的均数均远远高于常模均数,因子3的均数在常模的标准差范围内,因子2、因子5的均数远低于常模;而母亲在因子1、因子2、因子5上的均数远远高于常模,在因子3、因子4的均数远低于常模。该数据结果说明震后再生育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有以下特点:给予孩子充分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度偏爱再生育儿童,对再生育儿童过分保护,而对于孩子的错误采取原谅与纵容的态度。这种教养模式符合放纵型的基本特点。

(二)访谈结果

大部分再生育家庭家长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收入水平较低,教育心态及教育思维较为落后,更希望享受天伦之乐而不愿意费心孩子的教育问题[5]。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倾向于采取包容放纵的态度,很少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更没有惩罚。87%的家长只关心孩子日常生活起居、身体健康情况及生命安全,对于孩子的教育成才不重视,体现出重养轻教的特点。许多家长表示,在经历大地震的丧子之痛以后,对再生育的幼儿会产生更加疼爱的心理,只要他们能平安其他别无要求,因而在面对子女教育的问题上,总是采取过分宽容仁慈的态度。

(三)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

通过自然观察法收集再生育家庭幼儿在幼儿园及家庭中的行为、作息、语言及情绪特点,发现再生育家庭幼儿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难以静息的吃饭;饮食过度;睡眠时间过多或过少;难以在幼儿园保持安静;乱发脾气,情绪变化大;话太多。家长对于再生育幼儿的这些表现全盘接受,没有对幼儿提出相应的要求和约束,任由孩子自己做主。

五、研究总论

结合问卷、访谈及观察结果,可见北川震后再生育家庭采取的是放纵型的教养模式。再生育家庭中的父母对其再生育子女怀有深厚的感情,但由于家长本身的年龄限制、教育背景限制、失而复得心理的影响,家长倾向于放任再生育子女,对儿童的错误行为过度包容,认为只要孩子身体健康就行了。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儿童表现出缺乏自制,易冲动,爱发脾气,责任感和自信心都较低。

家庭教养模式对一个婴幼儿的身体发展、性格形成、人格发展、社会化发展皆起着重要的基石作用。目前北川地震灾区再生育家庭的教养方式体现出重养轻教、过分溺爱纵容再生育子女的特点,这种教养方式已经造成了幼儿行为、情绪、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都会带来消极影响。在关注灾区重建繁荣的同时,再生育幼儿的教养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通过研究揭示问题所在引发人们对震后在生育幼儿成长的关注,呼吁更多的学者加入到促进再生育幼儿健康成长的研究当中。(作者单位: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青年课题(No.SCYZQN201202)

参考文献:

[1] 谢言梅.家庭教养方式及其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大理学院学报,2006,(5):81-84

[2] 李坚敏.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60

[3] 文颐.婴儿心理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极度张扬着创作者的人文情怀,并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我们要以一颗平静的心;以一颗去除杂念的心;以一颗去除世俗的心;以一颗去除污秽的心,走进她、品读她,与她交流,与她拥抱,在交流和拥抱中,陶冶我们的情操、洗涤我们的灵魂、唤醒我们的人性、生成我们的人格。

一 油画《父亲》的诞生过程

1980年,还是个大三学生的罗中立,为参加学院的画展,他苦苦地构思作品。他想到了“”——国家的教育垮掉了、工厂垮掉了,唯有农业没有垮掉。农民在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极端恶劣的生产环境中生产粮食,是他们保证了我们这个国家没有垮掉。

罗中立以一种感恩的心,毅然走进了环境恶劣的大巴山区。他要画一位普通的农民,油画《父亲》由此诞生。

二 叹为观止的艺术表现力

油画《父亲》内涵丰富,它倾注了创作者的全部情感,它是那样地鲜活!《父亲》已超越了艺术,艺术家将一位饱经风霜、历尽沧桑和历经磨难的父亲展现在我们面前。他是那样地憨厚、慈祥,从“父亲”的眼神中,我又读懂了“父亲”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他“鲜活”到可以“呼之欲出”,我们可以与之说话、与之拥抱。

三 《父亲》的艺术思想与人文精神

第一,罗中立通过绘画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将自己的感恩思想、尊敬和报答情感融入《父亲》,为其注入鲜活的生命。罗中立认为:在特殊时期,是中国亿万朴实的农民,是父亲,用他那坚如磐石的肩膀救国于危难,扶大厦之将倾。

艺术家罗中立,把代表了千千万万依靠农民种粮供养的中国人对父亲的崇敬、感激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人文精神的万丈光芒,更是艺术家崇高人文道德的再现!

第二,《父亲》的脸上写满了“坚强、忍耐、包容、勤劳、慈祥、朴实、奉献、沧桑和渴望。”它能唤醒我们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读懂父亲、知道感恩、善待亲人、笑对人生。

四 《父亲》艺术思想的影响力

第一,油画《父亲》中的父亲,不懂得政治化的大道理,但他在和命运、环境的抗争中,一直充满着渴望——父亲渴望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渴望儿女能走出大山;渴望摆脱贫困,享受美好生活。

种粮不交税、上学全免费还有补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这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的新时代的真正到来!

现在,父亲的脸上写满了欢乐,绽放着笑容。“父亲”的渴望正在逐渐变为现实。这是“画外音”。

第二,面对满身泥土、满脸汗珠、满脸沧桑,充满渴望的父亲,我们想到了什么?我们应为父亲及其所有亲人实实在在做点什么?

我们应该以一颗平静的心,以一颗去除杂念和功利的心来品读《父亲》、欣赏《父亲》。由此,再去解读生活中的父亲。以感恩、报答、关心和孝敬的真挚情感驻足在父亲的眼前,弹去父亲身上的尘土;擦去父亲脸上的汗珠;接过父亲肩上的担子,陪父亲一同走过回家的路。或者坐在父亲的床前,捋一捋父亲沧桑的白发,捶一捶父亲酸酸的脊背。让父亲重温一次久违的天伦之乐,不要将“常回家看看”作为父亲魂牵梦绕的渴望。

由油画《父亲》到我们生活中的父亲,这是一次灵魂净化的过程,是人性被唤醒并得以回归的过程!

第三,整个社会都在抱怨:现在的孩子亲情冷漠,不懂报恩,心理阴暗,不敬不孝。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只是要求孩子要这样,不要那样,这种简单苍白的说教,孩子怎能接受。

如果我们用心去开发人文教育的教材,我认为油画《父亲》就是很好的教材!我们应引导学生来读懂它,让每一名学生都讲一讲关于父亲的故事,回家观察父亲,学着理解父亲,这要胜过简单说教。

这就是油画《父亲》的强大艺术魅力和人性光辉之所在。如果在教育中,让学生时时处在艺术的“包围”之中,让孩子的心灵时时处在艺术的熏陶与感染之中,那么,我们渴望孩子的“人性回归”与“心性完善”就不再是梦想!“人心向善”与“弃恶扬善”的人文理想和“国人”文明程度的真正提高,在不久的将来即可变为现实。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活动结束后,我思绪万千,始终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面对柴教授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教学,与我们自身教学实际进行比较,我真的无语!这里固然有自身教学水平的欠缺,有教学经验的不足,也有教学知识的匮乏,但仅仅是这些吗?柴东升出生于1970年,比我年长6岁,毕业于河北定兴幼儿师范学校。而我也毕业于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我们的距离好像真的没有多大。但事实上柴教授现在是全国骨干教师、省级名师、政府津贴获得者,我茫然若失。

回家的路上,我没有和同事们多说什么,一直都在沉默……

吃罢晚饭,坐在电脑前,再次想起今天一天的“行程”,似乎有了些认识――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在于教学意识的差距。近些年,随着教学年龄的增长、社会风气的转变,我们对待教学的意识与激情日趋淡漠,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惰性”吧!举个简单例子,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大家想想,我们在教学中处理这样一段话的时候会怎样做?会把分析的重点放在哪里?当然是他的满脸、双眼和衣服,以为学生能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父亲的劳累、焦急。但是,柴教授却把重点放在分析几个时间上,引导学生反复地读,快读能体会到什么?慢读又能体会到什么?这样,学生反复诵读10余遍,在快读中体会到了父亲的“焦急”,在慢读中体会到了父亲急切盼望见到儿子的煎熬与等待,朗读的感情自然越来越浓,那后面的“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也就可想而知了。此外,在新课标中,本课以体现父子情深为中心,柴教授却将此中心延伸至学生对“生命与信念”的感悟。这是什么?这是一种深度挖掘教材,基于教材,却高于教材的教学。自己对于教材的把握往往像锄头铲地一样――浅浅一层,而柴教授却“挖”得很深,很深。这是一种深入教育的精神,是一种真正研究教学的精神,是一种为下一代负责的态度。

天下事因难而费者,十之一;因情而费者,十之九。我们不是没有战胜困难的能力,而是缺乏战胜困难的决心;我们不是没有成长的基础,而是缺乏前进的毅力。让我们在心灵深处问一问自己:我们是谁?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1 强化师德教育,引领感恩活动

为将感恩教育深入人心,我校把“感恩教育”作为师德教育的切入点,开展了以“感恩教育中教师如何做学生的表率”为主题的师德论坛,观看了“感动中国”视频资料,在讨论会上,教师们都表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学习“感动中国”中英模事迹的感恩之心,孝敬双方父母,关爱同事,关爱邻里,要在行动上成为学生感恩的榜样。

杨立春老师和养父母生活在一起,养父母与前妻合不来,便让他和妻子出去另过,断绝父子关系。面对养育自己的沧桑父母和深爱的妻子,他选择了养父母,从而他的第一次婚姻以失败告终。他的养父脾气不好是远近闻名的,尽管杨立春身为人师,已为人父,可一有不顺心的事,养父说起就骂,动手就打,邻居看到都感到气愤。可贵的是他能以良好的师德正确地看待这一问题,用他的话说那就是“人哪有没有缺点的,儿子骂爹有人笑话,爹骂儿子,没有人笑话”。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全体教师主动捐款1万余元。学校成立了抗震救灾宣传领导小组,每天用板报的形式通报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组织的赈灾义演,开展向汶川大地震中为了学生无私献出生命的教师典型学习活动,针对汶川大地震中教师群体中出现的正反事例进行剖析,以“假如我身边发生地震后,如何对待学生”为主题开展师德大讨论,老师们纷纷表示,救助学生义不容辞,那是教师最根本的师德、最起码的良知。面对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场面及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全体教师更深刻的认识到教师的伟大与光荣,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

在教师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中,学校师德典型事迹层出不穷。于立山教师在数九寒冬骑车几十里路九次家访贫困学生,在他的努力下,该生终于重返课堂,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他的事迹感染了周围的人,作为师德典范,讷河电视台对于立山老师的事迹做了专题报道,学校的办学育人工作得到了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 以学生为本,开展感恩活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在以教师师德活动为基石的同时,以学生为本全面开展感恩教育。在宣传发动阶段注重营造“感恩”氛围。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板报、国旗下讲话、动员会、签名、悬挂感恩宣传条幅等多种传媒,全方位、多视角宣传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意义及实施步骤,着力营造感恩教育的人文氛围,下发感恩教育方案、感恩教育歌曲、格言供全体教师学生学习讨论,达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从而为学校的“感恩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感恩父母。围绕孝敬父母,敬重长辈,下发感恩倡议书及致家长一封信,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网络的合力作用。同时布置爱心家庭作业。举行主题班会:师生共同“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我校学生王某家住讷河,12岁时母亲去世,父亲重新组建家庭后,她对后母十分敌视,经常冷言冷语,摔摔打打,关系极其不睦。在生活中,花钱大手大脚,她常对父亲说:“你有钱娶媳妇,还没有我花的钱?”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后,该生不再敌视他的后母,帮自己的后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并主动为其洗脚,在班级中积极主动帮助他人,被选为班长,在花销上,不再大手大脚,逐渐认识到父母的艰辛。

感恩老师。通过学习名人尊师的例子,读古今中外人们尊师的好书,开展“感谢您,我的老师”系列活动:举行主题演讲征文活动。开展以“五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尊师的意识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学生懂得了:感恩老师并不需要我们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给老师一声热情的问候,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完成每一天的作业,给老师写一封感谢信,向老师承认以前所犯的错误,和老师沟通交流,正确面对老师的批评,这便是感恩老师。就在这些点滴小事的背后,正是你对老师的尊重和肯定。

感恩同学。大力倡导同学之间友爱互助之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我为他人作好事的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通过开展“我为他人献爱心”活动,我校师生先后多次为有困难的同学捐钱赠物,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我校8(3)班一位同学身患眼部疾病,多次去外地求医,家庭经济十分拮据,班上的同学自发地为其捐款,接到同学们的心意时该同学感动地热泪盈眶。当她病愈之后,她处处关心同学,在学校发动的捐款活动中。她总是第一个参加,老师考虑她家困难,拒绝她的捐款,她说:“别人关心了我,我也要关心别人。”这难道不是感恩的种子已在她心中生根发芽了吗?

感恩社会。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村校文明共建活动,到村委会开展“爱心”活动,义务清扫街道卫生,到派出所进行文艺演出,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打扫卫生;开展了“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感恩先烈,珍惜今天”、“服务群众,回报社会”、等感恩活动以及假期以感恩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要更加地尊重和爱戴身边的每一位关爱自己的人,今天的美好生活的确来之不易。这些道德实践活动,真实地表达了学生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同时也大力弘扬了雷锋精神和社会公德,社会反响良好。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1.凭借问题想象

想象是思维的特殊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使他们想象出一幅幅新奇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作者所描述的意境中去。我在执教《鸟的天堂》时,最后一个片段是本课的中心句,抒发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其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我抛出了一个问题:这两个鸟的天堂各指什么?继而又问:为什么说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学生联系上下文,脑海中浮现出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想象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想象出当地人们爱鸟、护鸟,为鸟儿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一派祥和的景象。又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父亲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我”极不情愿。为了体会到实践道德的艰难,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想象:1、儿子向父亲“乞求”,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2、你就是父亲,当年儿子投来乞求的目光时,你会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在问题的牵引下,学生能站在儿子的角度,想象出当时“我”的心情及言行,体会到实践道德之艰难,充满童真、童趣;在想象中诉说了父亲的心声,体会到父亲的内心的矛盾,但始终清醒地认为,真正爱孩子就应该严格教育,坚持遵守社会公德。

2.利用多媒体想象

教师借助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画面,直观地再现了语言文字的内容,刺激诱发学生产生合理想象,并在想象中产生丰富的联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是本文的中心句,也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本文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对文本的理解将会产生一定的障碍。于是,上课前我播放了一段关于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图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刺激学生的感官,拨动他们的心弦,许多同学心里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此时他们和课文已融为一体,更加真切地体会了地震的惨烈!为什么说这对父与子是了不起的?某教师在执教中,首先,他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当时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的真实感人的场面的视频,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刺激学生的感官,拨动了他们的心弦,让学生初步感知这种毁灭性的地震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第二、抓重点理解文本。这又是怎样的一对父与子呢?让学生抓住这两个问题研读课文。(1)多媒体示父亲挖掘时的场景,拨动学生的心弦,情由境生,想象到父亲挖掘的艰辛,感悟到父爱的伟大。接着,为了更震撼学生,又播放了汶川地震中所涌现出来的父爱和母爱图片,加上音乐和他的解说,这些图片变得更加生动,许多同学已经被深深打动。最后,他又相机升华了主题,突出了父爱。(2)多媒体播放地震的悲惨图片,感受地震的无情,引导学生想象孩子对所处的环境是如何的恐惧?阿曼达怎么样鼓励同伴?学生设身处地地畅谈了自己的看法,更体会到了在废墟下环境的恶劣,领悟到了小阿曼达的惊人毅力与过人才智。通过多媒体课件,使文本所描述的语言文字更形象化、具体化,展示了儿童丰富多彩的想象力,是儿童创造力的表现,充满了童真、童趣。

3.在读中想象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是学习语文的有效手段,通过有质量的读,能够透过语言文字,在脑海里浮现出具体的形象、情境,能够诱发主体的想象,产生超出语言文字本身所包含的内容。

3.1 范读助想象。范读通常有领读、赛读、轮读、伴读等多形式,可以是教师的范读,也可以是学生的“模范”读,可因地制宜。好的范读,常常能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之中,让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从而产生了共鸣,成为学生驰骋想象的助推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的第3――5自然段主要写的德国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民族。我在执教时,在学生通过自读、互读、评读,初步感受到“奇丽”和“奇特”之后,我动情地范读,继而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德国街上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多美呀!孩子们,假如你就走在德国的大街上,看见了怎样的景象?闭上眼睛想一想。”孩子们仰着脖子闭着双眼,“我看到了花儿在竞相开放!那街上简直成了花的海洋”,“我看到了各色的鲜花在阳光下妩媚无比!人们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学生以丰富的想象,视野拓宽了,尽情驰骋在奇美的花海里,仿佛置身于鲜花之国,感受到了异国的独特风情。继而又问:“孩子们,养花的主人就在你们的眼前,去采访一下,看他们怎么说?”学生想象采访时的情景,感受奇特的民族,在充分的互动中,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3.2 美读中想象。在小语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范读、引读、导读之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美读,在读中拓展创造自己特有的诗文意境美。《威尼斯的小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语句精彩,酣畅淋漓突出威尼斯的“静”美。我先让学生抓重点字句,初步体会到威尼斯夜晚的宁静、古老,再通过播放威尼斯夜景图片,配上悠扬、深沉的音乐,让这种美存驻学生心头。之后,让学生怀着这种种美妙的感受来朗读。在朗读中,对情感的理解与启动,对威尼斯夜景的入情入境,感情得到了升华,更深刻体会到小艇与人们的密切关系,欣赏了威尼斯特有的风光。继而进一步让学生展开想象,仿照课文里的写法说一说还有哪些人的生活和工作也离不开小艇,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大家都想说、愿意说,在交流的过程中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威尼斯人的生活和工作里不开小艇”,强化了语言运用与表达,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3.3 吟咏催化想象。在小语课本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美学老人朱光潜曾说过:“好诗文应熟读成诵,反复吟咏。”教学时应让学生伴随想象的翼翅有节奏有感情地吟咏读,在读中掌握文章的要害,享受文章的情趣,入境又入情,达到“语悟其神”的境界。在教学朱自清的《匆匆》,我抓住文章的两大特色:语言的优美和情感的浓厚。引导学生在在想象中吟咏,抑扬顿挫,披文得意;在吟咏中想象,满口馨香,神思通畅。在吟咏中创设了想象的情景,学生结合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去读、去倾听,倾听作者的彷徨,倾听作者的无奈,倾听作者的伤感及对人生的思索。我要求同学们轻合双眼,口吐珠玑的同时想象着1922年3月,正当潮落之际。看到令人失望的现实,朱自清心情苦闷,惋惜和惆怅得不能自已,但朱自清“虽感伤而并不颓唐,虽彷徨而并不消沉。”在吟咏中感受到诗人及当时普遍青年心灵不平的低诉。这样,在吟诵中想象,不但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美读”的要领,灵活运用语调的轻重缓急来展现作品,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调动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4.在表演中想象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适时进行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入情入境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在表演中伴随着想象,表演后促想象,提高了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和整体的语文素质。针对不同的文体,在不同的表演中创设了想象情景。

4.1 角色互换促想象。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放在课文中人物的位置上进行角色互换,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替课文中的人物去说去想去做,这不但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在变换角色中引发想象。如《将相和》中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1)教学时,让学生把自己设想成蔺相如,体会蔺相如当时的心理、言行。 “蔺相如”倾诉了自己的心声:“我能体会廉颇当时的心情,但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他暂时不能理解我,我不会跟他计较的!”“文官武将都系在一条绳上,好比两个蚂蚱!”…… “小蔺相如”又尽力劝说了身边的人。(2)然后让学生把自己设想成廉颇,想想“他”为什么负荆请罪?1)“小廉颇”又诉说了自己的苦衷:“哎,我身经百战,立下汗马功劳,可得到的还不上蔺相如!”……2)“小廉颇”分析了如此和蔺相如斗下去的后果,慢慢地醒悟了,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真是糊涂呀!怎么能因小失大呢?” ……通过角色互换使学生体会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的知错就改的爱国情怀,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跃然眼前。

4.2 模拟表演萌想象。诸如写景文、参观游记等文章,不能直接表演课文情节,而是改变课文内容,模拟某种生活情境作间接的表演。如教学《索溪峪的野》这篇写景课文,可模拟旅游活动,让全班学生当旅游团成员,请一位同学当导游。先给“导游”作装扮,头戴旅游帽,手拿一个无线扩音话筒和一面三角小红旗,并要求“导游”的导游词包括两部分: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索溪峪的精典资料(概况及相关精彩传说);二是把课文改变成导游词。根据教师出示的课件上依次出现的索溪峪景点,向“游客”作介绍。“游客”可以向“导游”提问题,“导游”遇到特殊问题,可向能答的人求助。最后,再让学生交流:你会在哪些美景下留下自己的倩影?小游客们异常兴奋,都各抒己见。在这样的模拟表演中,学生入境入情,在想象中内化了课文的语言,又创造性地组织语言的表达与运用。

4.3 说明表演升想象。对一些说明文体裁的课文,我们还可以将其说明对象变成自述表演,在角色互换中激发了创造的潜能,入情入景地想象出某种物品的形体特点――生动形象。如《新型玻璃》一文的教学,我在引导学生深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以拟人化的方法作“XX玻璃自述”的表演,鼓励学生先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玻璃,把其特点说清楚,并想象出人们对此种玻璃的青睐。说明表演把说明的物件改变为生动有趣的拟人化的“自述”,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以发明家的身份,谈谈自己会设计出哪些新颖而实用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