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培根随笔简介

培根随笔简介

培根随笔简介

培根随笔简介范文第1篇

色层分析法是在一种载体(通常是固体)上进行混合物分离和分析的方法。混合物(一般是液体)随展开液流经载体,就可以被分离成各种纯组份。而分析每一个纯组份,显然比分析混合物要简单得多,所以色层分析法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有时可以直接根据载体上出现的各种纯组份的颜色,来确定混合物中含有哪些物质。

进行色层分析需要有吸附剂(如氧化铝、氧化硅等),还要把吸附剂装在吸附柱上,操作就比较复杂一些。这里介绍用粉笔来模拟色层分析法,既简便又有趣。

1.蓝墨水中有几种染料

取一支粉笔,在距离粗的一头1厘米的地方点上一点蓝墨水(只要用细玻璃棒蘸上蓝墨水一点,不可用滴管满,因为这样做会使蓝墨水的点太大),点完后,蓝墨水点的直径约为1毫米。

在培养皿内加酒精作展开液面高度保持在0.5厘米左右。然后把粉笔的大头朝下,竖立在酒精中,但酒精的液面不可与蓝墨水点接触。

不久,酒精就在粉笔上慢慢上升,随着酒精向上扩散,蓝墨水也在粉笔上向上移动。最后,你可以看到粉笔上半部的墨水是蓝色的,粉笔下半部的墨水是紫色的。说明在蓝墨水中存在着两种染料,一种是紫色的,另一种是蓝色的。

2.红墨水中有几种染料

再取一支粉笔,在粗的一头点上一点红墨水(位置和蓝墨水点相同),然后把它竖立在酒精中,红墨水也会随着酒精慢慢向上扩散。最后,你会看到,粉笔上半部的墨水是橙红色的,下个部的墨水是红色的,说明红墨水中也有两种染料。

3.分离甲基橙和酚酞

在试管中加入2毫升浓氨水和18毫升蒸馏水,混匀。再加入10毫升丁醇,管口用橡皮塞塞严,充分摇动试管,然后将试管静置。等溶液分层后(上层是氨的丁醇溶液,下层是氨水),用滴管取出上层溶液放在培养皿内。

将0.5毫升甲基橙指示剂和0.5毫升酚酞指示剂混合均匀。

取一支粉笔,在粗的一头点上一点混合指示剂(位置和实验1中相同),然后把粉笔竖立在培养皿内的氨的丁醇溶液中。不久混合指示刘慢慢向上扩散。最后,粉笔的上半部是红色的,下半部是橙黄色的。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呢?原来,酚酞和甲基橙在粉笔上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酚酞往上爬得快,甲基橙爬得慢。所以粉笔上半部是酚酞,它遇到氨水显红色,粉笔的下半部是甲基橙,遇到氨水显橙黄色。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可以使我们初步了解到,在色层分析中是怎样把两种物质分开的。

4.绿叶中的色素

取—些绿叶(可以用绿叶蔬菜,例如菠菜,或者用绿色树叶).放在研钵中捣碎。把绿叶的汁和碎末涂在粉笔下端距离粗的一头l厘米的地方(最好涂得多一点)。

培根随笔简介范文第2篇

【关键词】韩国观光课程 课程设置 汉语翻译引导员 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02-02

韩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随着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入,贸易往来日渐频繁,近些年到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也日益增加。面对庞大的中国游客团体,数量有限的本土汉语导游已经难以满足其需求。语言交流更是进一步开拓韩国观光旅游市场的重要因素。

在旅游过程中,影响旅游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而导游是游客衡量旅游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韩国的本土导游能否用流利的汉语介绍景点情况,能否与中国游客顺利地交流沟通,能否了解中国游客的需求并提供周到地服务等是衡量导游的几项重要标准。韩国政府有专门培训本土汉语导游的学校,并针对学员情况而开设专门性课程。通过学习这些课程,要求学员对韩国历史、法律、资源、观光概论等知识有所了解;要求学员可以用流利地汉语介绍韩国的概况,景点,美食、传统节日等。笔者在教授《韩国观光课程》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结合学校的课程安排,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一、《韩国观光课程》基本课程安排及学员情况调查

(一)《韩国观光课程》基本课程安排

汉语翻译引导员的资格证考试分为韩语笔试和汉语面试两部分,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也针对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做了相应的教学安排。笔试部分的培训为韩语授课,面试部分的培训为汉语授课。

笔试部分主要包括韩国历史课、韩国资源课、观光概论课、韩国观光法规课和观光特讲课。韩国历史课是介绍从古石器、新石器、青铜器、铁器、三国时代、高丽时代、朝鲜时代、日帝强占期到现代历史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要求学员韩国历史有较全面、较系统的了解。韩国资源课主要学习21个国立公园的观光特色、名胜古迹的特点、民间习俗、各地独特的饮食习惯、各地的传统文化活动、寺庙的建筑特点、庆典活动等;要求学员能够将韩国现有的旅游资源熟练地介绍给游客。观光概论课主要学习观光的概念、观光资源的开发、观光事业的经营、住宿业、旅游业、航空业、观光会议、观光市场等等;要求学员对观光业现状有所了解并对观光业的发展方向有所把握。韩国观光法规课主要学习观光基本法,观光振兴法,观光开发基金法和国际会议法;要求学员对观光基本法规有所了解,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能够做出相应的判断并运用相应法律解决问题。观光特讲课包括医疗观光特讲,目前韩国旅游业的发展形势特讲,韩国史与中国史的关系特讲等等。

口试部分主要包括韩国观光汉语口语课和观光实习课。

韩国观光汉语口语课主要培养应试者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能够用较为熟练的汉语介绍韩国的文化、历史、旅游胜地等。要求学生能够听懂面试官的提问,用较为正确的发音,基本正确的语法,较为自然的汉语口语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自我介绍的能力。观光实习课主要是组织学生到韩国各大景点进行实地景点介绍,要求学生能够在景点现场用较为流利的汉语进行解说并在景点现场对突况进行相应地处理,培养学生的汉语实际运用能力。

(二)《韩国观光课程》学员情况调查

笔者对学习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学习者共90人,调查结果如下:

(1)年龄

(2)性别

(3)汉语水平

(4)学习时间

(5)是否有中国留学经历

(6)目前是否做与汉语相关的工作

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学员大多为已婚家庭主妇,家里没有经济负担,有足够的空闲时间来学校学习并从事导游工作,少数几位男士都做过与汉语相关的工作。学员们汉语水平较高,可以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并无太大障碍。少部分学员有过中国留学或生活经历,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比较了解,大部分学员没去过中国。

二、《韩国观光课程》汉语教学内容简介

(一)韩国基本情况简介:主要包括韩国地理位置、面积、气候、语言、传统服饰、传统舞蹈、国旗、国花、城市、交通情况、历史年代、通用货币等。

(二)韩国美食简介:主要包括传统食品、节日食品、街边小吃、酒类。简介泡菜、紫菜包饭、烤肉、炒米肠、拌饭,参鸡汤、冷面、年糕汤、松饼等做法。

(三)传统节日简介:主要包括春节、正月十五、端午节、中秋节、开天节、3.1节等。

(四)观光景点简介:

(1)首尔景点:主要有朝鲜的五大宫即景福宫、昌德宫、庆熙宫、昌庆宫、德寿宫,还有宗庙、青瓦台、汉江公园、仁寺洞、南山公园、南山韩屋村、东大门、明洞、狎鸥亭、梨泰院、乐天世界、63大厦、首尔世界杯体育场、北汉山国立公园、韩国民俗村、爱宝乐园、加勒比海湾、首尔乐园等。

(2)济州岛景点:城山日出峰、汉拿山、民俗村、龙头岩、独立岩、天地渊瀑布、翰林公园等。

(3)釜山景点:龙头山公园、梵鱼寺、海云台海水浴场、釜山海关博物馆、海东龙宫寺、通度寺、釜山水族馆、太宗台游园地、海云台迎月路等。

(4)庆州景点:佛国寺、石窟庵、南山、皇龙寺、国立庆州博物馆、大陵苑(天马冢)、雁鸭池、瞻星台、五陵、古坟公园等。

(5)全州景点:全州韩屋村、庆基殿、全州传统酒博物馆、全州历史博物馆、全州传统文化中心、养士斋,白羊寺、全州世界杯体育场、殿洞圣堂等。

(6)江原道景点:雪岳山、新兴寺、千佛洞溪谷、太白山公园、画岩洞窟、武陵溪、雉岳山国家公园、五台山国家公园、龙平滑雪场、五色温泉、洪川温泉等。

以上内容学员需要用汉语做简要介绍并能回答考官提出的相关问题。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并且都需要用汉语介绍,这对于学员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有一定的难度。

三、《韩国观光课程》汉语教学建议

(一)注重自我介绍的准备与练习

自我介绍是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自我介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考官对学员的第一印象。确定自我介绍的具体内容,应兼顾实际情况与面试需求,并应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切不可一概而论。自我介绍是“汉语翻译引导员资格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面试环节,时间为两分钟。在这短短的两分钟里,学员应有选择性地进行介绍,比如学习汉语的原因,经历,目前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家人是否支持,是否有足够的空闲时间学习和工作,是否有中国留学经历,是否了解中国文化,是否做过与汉语相关的工作,选择当汉语翻译引导员的动机,个人性格,团队精神等等。介绍时应扬长避短,像考官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体现自己与本工作的符合性。如果想要自我介绍脱颖而出,吸引面试官的眼球,那么教师和学员需要在自我介绍内容上提前做好准备,反复修改自我介绍内容,充分展示学员的优势,每位学员要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并能够用汉语自然地表达出来。自我介绍内容确定下来后需进行反复的朗读练习,教师帮助学员把自我介绍内容进行录音,学员模仿教师发音及节奏,每天进行模仿朗读练习,以期达到流利、自然的表达效果。

(二)注重汉韩文化的比较

中韩两国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虽然二者的文化背景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颇多。如果韩国人不了解中国文化,那他们在与中国人接触的过程中就会带来很多不便,并且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国人的做法,也不知道哪些内容是应该提醒中国游客注意的或者介绍给中国游客的。所以了解并理解中国文化,特别是中韩文化的差异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中国和韩国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有明显的不同。中国地域辽阔,“菜系”各具特色。中国人一般为一日三餐,分别安排在早上、中午和晚上,就餐主要用竹制的筷子,习惯将所有的菜摆于餐桌上大家共同享用。而韩国人习惯于席地而座,盘腿就餐。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喜欢凉辣。其传统饮食比较简单,主食为米饭,爱吃泡菜,餐桌上的素菜多,一般有汤。韩国人有一日四餐的饮食习惯,分别安排在早上、中午、傍晚、夜晚。韩国人就餐用铁制勺和筷子。每个人有自己的一份饭和汤,其他所有的小菜则摆在饭桌中间供大家享用。很多中国人到了韩国不能习惯韩国的饮食,韩国辛辣的菜居多。导游如果适当了解中国的饮食特点就可以给中国游客做相应的介绍和建议,喜欢不同口味的游客可以选择相对适合自己口味的食品。韩国这种每人一份的分餐制吃法与中国不同,导游可以给中国游客做简要的介绍,游客语言不通,如果不了解韩国与中国饮食文化的差异,那么在单独用餐或者自由活动外出用餐时就会带来麻烦。教师在教授韩国的文化、习俗过程中,也可适当介绍中国文化及中韩文化差异的比较,为学员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

(三)增加户外实习机会

户外实习主要是组织学生到韩国各大景点进行实地景点介绍,要求学生能够在景点现场用流利地汉语进行解说并对突况进行相应地处理,培养学生的汉语实际运用能力。通过户外实习,学员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加深对已学理论的理解,并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与人相处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对于学员来说,平时在书本上学过的和练习过的内容,如果想在实习现场用准确的汉语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着很多人的面说一门外语本来就很紧张,学员需要表达的内容又较难,其中有很多是专有名词,较难记忆,而且需要表达得流利、自然。如果不经过多次反复练习,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良好表现的。对学员来说,户外现场的这种实际操练,不仅巩固了所学的汉语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学员在每次实地训练之后,汉语表达都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对于记忆的内容也更加深刻。当然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把韩国那么多景点都走遍,都练习一遍,但是这个练习的过程,学生可以积累部分实践经验,并且由于对练习的内容记忆比较深刻,在面试时不会出现由于过分紧张而头脑一片空白的情况。

在实习过程中,教师把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不超过5人,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在相同的时间里,给大家更充分的时间进行练习。某一位学员当导游时,其他的学员就扮演游客的角色,可根据景点的情况进行提问,导游学员当场回答,如果有不清楚或表达不好的地方,教师给予指导,并与学员们共同讨论。学员们轮流扮演导游的角色,每位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这是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教学效果显著。

四、结语

随着中国人来韩旅游的不断升温,韩国政府专门为培养韩国本土汉语导游而开设了专门课程,培养本土的汉语翻译引导员。本文简介了汉语翻译引导员培训的教学安排及内容,结合学员的基本情况,了解目前韩国本土汉语翻译引导员培训现状。笔者在教授《韩国观光课程》汉语口语课的过程中,根据学生上课反应出的问题,着重提出了注重自我介绍的练习;加强汉韩文化比较教学;增加户外实习机会这三点教学建议。根据韩国目前的汉语翻译导游员的汉语教学现状,我们可以与国内汉语观光课程相比较,取其长处,应用到国内的观光汉语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吕丽红.以旅游观光为例浅谈基于任务的汉语课外实践教学设计[D].[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12

[2]程之爱.中国高校旅游教育与韩国大学校观光教育之比较研究――以中国吉林省、韩国首尔市为个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1

培根随笔简介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随文练笔;练笔策略

语文教材不仅是学生阅读的素材,也是写作的典范,更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人教版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充分彰显了祖国语言文字无穷的魅力。许多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许多言外之意需去研磨,诸多文本背后的精彩需去探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我们的教师深入地钻研文本,挖掘能为深化文本理解“架桥铺路”的“读写结合点”,为学生创造随文练笔的机会,也能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聚焦难点,发展学生的能力。

一、理解式练笔

所谓“理解式练笔”,是指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围绕课文中重点、难点或关键点设计一个思考的话题,引导学生就此联系课文、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的积累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体验,并将自己的独特理解、体验用文字表述出来。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让孩子们在揣摩与理解中,感受那美妙的字符,寻找那跳动的脉搏,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燕子专列》一文中有“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一语。其中,“呼吁”一词的理解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假若教师在执教这堂课时,能设计一个练笔的环节,引导学生模仿电视、广播主持人写一份简单的呼吁群众救助燕子的发言稿。这既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呼吁”一词的意思,也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在课始存留的问题:水手们为什么要成立“燕子专列”?

“理解式练笔”的设计,在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同时避免了传统教学分析繁琐的弊端,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全员参与性。完美诠释了“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种精神的历练、个性与才情的展现。

二、感悟式练笔

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若没有凝结成文字,过不了多久,便会消失、淡忘。捕捉住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就能将这种情感、感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凝结成学生的思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披文悟情,入情入境,与作者灵犀相通,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强化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让这种领悟与转化并肩的训练,既不脱离文本内容,又使对内容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水融,和谐运行。

如《生命 生命》一课,课文列举的三个事例最初给我们这样的感受:在飞蛾身上,我们看到生命如此脆弱;在香瓜子身上,我们看到生命又是如此短暂;在“我”的心跳声中,我们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简单――心跳就是生命。随着理解的深入,我们又感受到:生命尽管脆弱,但要强烈求生;生命尽管短暂,也要向上不屈;生命如此简单,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使用它呢?最后我们获得的启示是:珍惜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学完了课文,我设计了这样的练笔:我们感悟了杏林子眼中的生命,那么在你们的眼中,生命是什么呢?拿起笔来写一写。

学生在练笔中写到:

学生的语言虽然稚嫩,流露的却是真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余秋雨语)。我认为,这样的随文练笔是成功的。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自主与文本对话的热情,收获的是刻骨铭心的感悟,积淀的是厚重的语言文字。这样的练笔,无疑又是塑造精神,培育情感,可谓语言与精神的一次同步提升。因此,这样引导学生写感言,实际是对文本内容进行纵深挖掘,从而深度解构了文本。

三、模仿式练笔

美术课有素描,要求学生照着某个事物准确地画下来。“照着葫芦画瓢”是培养绘画能力的必经之路。语言模仿,就是模仿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也是培养作文能力的必经之路。首先,可以进行课文结构的仿写,构筑文章骨架。其次,可以进行修辞手法的仿写,使自己的文章更有文才。再者,可以进行课文题材的仿写,拓宽选材的思路。

如《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抒发了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运用了“矛盾”的写法,详写了猫的古怪。这一大段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总起,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分三个方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老实、贪玩、尽职集于一身,并用了一些事实来证明这个结论。这个课文片段其实可以作为介绍动物或人的写作典范。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借鉴这种写作方法来介绍一个人或一种动物,运用“说它……吧,可是……”的句式,写出这个人或这种动物的性格或某一方面的特点。

这样,学生不但完成了阅读教学的目标,更是透视了“文眼”,感悟了写作方法,真正做到了“以文达文”,从而实现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通过以上这种“仿写迁移式练笔”,语言形式的积累就能被有效地运用、定格和“固化”,自然成为他们胸中灵动的言语积蓄,并深入领悟了语言范式的真意,读写能力的提升便成为现实。

四、补白式练笔

文本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读者创造的。孩子们在阅读文本时会根据自己原有的情感、生活经验,独特的眼光,或是阅读文本时的心情,自主地发现意义、构建意义。因此,采用“补白式练笔”,能使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进而立体地诠释文本内涵,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新意义的发现与构建。

如教学《桥》时,课文的中写到:“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在教学这一部分,我通过情感铺垫,高潮的呈现,引导学生想象补白:如果老汉推开小伙子,小伙子安然脱险,老汉自己也终于过了木桥,那该多好哇!那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是,老天爷就是这样残酷,灾难就在等着他们。儿子被老师根据文本洪水吞没,老汉还没喊出来,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他要喊什么?他还可能会喊什么?你能替他写出来吗?

抓住情节空白处或简略处,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或联想进行补写,化虚为实,化简为详,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

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特色。如果在教学之前,教师能够深入解读文本,挖掘出可以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素材,让学生多实践、多体验,就能够实质性地使学生全方位触摸语言,真正实现以读促写,舞文弄墨的课堂效果,从而更扎实更有效地实现言语习得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培根随笔简介范文第4篇

作者简介:姜巍,女,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理论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9)

摘要:近些年,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新闻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一些高校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近两年,随着媒体技术发展和新闻行业自身的改革,媒介生态环境又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媒介生态,新闻教育的改革必须深入。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教育;跨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7-0139-02

一、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同媒体之间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特别是近三年来,随着平板电脑的流行、微博的使用以及二维码技术的推广,不同媒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新闻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式。

1.平板电脑的应用为传统媒体跨媒体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随着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电子阅读终端开始流行。目前,全国已有包括《中国日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三联生活周刊》等在内的六十余家报纸杂志推出IPad 终端应用程序。纸质媒体的电子阅读终端往往结合了多种信息传达手段,信息内容也不是对原有内容的简单复制,很多传统媒体成立了新媒体部,管理网站,制作和维护电子阅读终端。懂得多种媒体技术并能整合传播的人才是很多转型中的媒体所需要的。

2.二维码的出现使得报纸更加立体化、多媒体化。2012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纸质媒体接纳了二维码。2012年第一季度,以《东方卫报》、《长江日报》、《钱江晚报》、等为代表的二三线城市主流纸质媒体纷纷将二维码作为新产品向读者推广。《华西都市报》独家研发了“魔码”,扫描后直接获得该内容的视频文件,不需要浏览网站,该技术又为《半岛晨报》等媒体使用。二维码的技术应用要求纸质媒体提供比以往更多的资讯,要求传播手段更加多媒体化——文字、音频、视频文件一应俱全。这就要求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拥有多种媒体信息的技能以及管理协调能力。

3.微博的流行为传统媒体。微博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在扩大其影响力,拓宽发行渠道上有了新途径,传统媒体纷纷开设微博吸引人气。微博的管理与运营不能简单地复制传统媒体的内容,而是需要重新设计与安排,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新媒体信息管理能力。同时,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微博更是一种营销手段,如何利用微博汇集人气提升关注度,这既涉及新闻传播的技巧也需要商业营销的头脑。微博时代的信息生产要求传统媒体从业者具备更广阔的视角和丰富的多媒体管理技巧。

二、新闻学教育的回应及存在的问题

2003年以后,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出现,高等院校顺应形式,将媒介融合作为新闻学教育发展的方向,从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设置到课程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倡导引入新媒体课程,加强数字传播、网络传播技术等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以人大新闻学院为例,他们“在调整学院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在本科专业教学中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鼓励学生跨专业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同时可根据兴趣、发展潜力选择专业课程包。[1]”人大、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的媒介融合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为其他院校的新闻教育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不过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新闻院校面对媒介融合的趋势所实行的改革措施还是十分有限的,改革还不够深入,还存在若干问题。

1.高校的媒介融合教育缺乏实际行动。以媒介融合为导向的新闻教育改革,要求高校开设更多的新课程、增添一定的新设备。例如,视频、音频的制作和转换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需要依托先进的网络平台、一定的技术设备以及经验丰富的实验人员,这就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很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囿于财力的原因,无法达到上述要求。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目前仅有一个新闻实验室,实验室的全部设备包括:电脑30台、照相机20台、摄像机5台、非线编机器1台。这些设备无法全部承担现有的课程实践环节,更不要说计划开设的新媒体实践课程。

同时,很多高校的教师学科背景和实践经验不能达到媒介融合教育的要求。在一项对东北地区高校新闻学教师的研究中发现,“教师对新媒体技术演进及运用的了解不足20%,对新媒体传播的关注仅占43%,教学实践中能够结合传媒动态,以热点媒介事件、媒体知名记者为案例,媒体采编流程为阐释对象的比例不足70%。教师媒介素养落伍,对媒体制作和经营业务纸上谈兵,束缚了教育教学思维的革新。[2]”

2.将媒介融合简单地理解为技术决定论。为了应对媒介融合的趋势,一些高校新闻学专业购置了大量的设备和软件、增加了若干技术性的课程,这的确是实施媒介融合教育必要的条件,并不是媒介融合教育的实质。媒介融合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一种整合传播的理念。童兵教授认为,“新闻院系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昂贵的器材和建造庞大的实验室,投入新闻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研究的经费却捉襟见肘。这不利于新闻学科长远发展。”目前对媒介融合教育的培养体制还处在探索阶段,如果仅仅将注意力放在了上新设备、新课程而忽视了对媒介融合本质的研究,忽视了一些基础课程的建设,那么将非常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三、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对新闻教育改革的再思考

培根随笔简介范文第5篇

一、实物激发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兴趣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能引起学生听课兴趣、师生配合最默契的教学方法,以确保省时高效的课堂效果。如教有关食物的单词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水果放在讲桌上,许多学生就新奇地围了上来,其中一个学生拿起苹果问:“What's this in English?”另一个答道:“l don't know。”于是有一位学生问:“What are these? Is this a pear?”我拿起水果一一用英语介绍,带读几遍,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些新词,然后叫两组学生展开竞赛,一组用所学句型提问桌上的水果,另一组回答,答对者加一分,答错者不得分,接着两组互换问答,哪组得分少就罚唱一首英语歌,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二、歌曲、顺口溜巧妙运用提高语言运用效率

利用英文歌曲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设和谐愉快的环境,同时又可以提高语言运用效率。比如在教学时,教学生学唱Country music,使学生在充分享受优美乡村音乐的同时,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优秀品质,培养文化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把一些繁琐难记的教材内容反复推敲,编成生动有趣、恰到好处的歌诀或顺口溜,授予学生,既有利于学又便于记,效果十分显著。例如为牢记家庭成员所编的:爷爷、外公grandpa,奶奶、外婆grandma,爸是father,妈是mother,哥哥、弟弟brother,姐姐、妹妹sister;为巧记动词be的用法又编:I用am,you用are,is跟着他、她、它,复数人称都用are,主语单用is,主语复数要用are,勿忘be的三变化:为读准英语语调所编的:读英语,重语调、,升调,降调,升降调,,,,。语调符号要记牢,陈述、祈使、感叹句,还有特殊疑问句,朗读都要用降调等等。实践证明,这些歌诀实用、行之有效,较好地促进了英语课教学,提高了语言运用效率。

三、巧妙运用简笔画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相关期刊更多

乡镇论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科普研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