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戏剧策略;文学想象能力;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4-0006-04

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是一种以教育为目标,由指导者与参与者共同完成的即兴的、非表演性的、以过程为主的活动。〔1〕它是一种运用戏剧与剧场表演的技巧,以创作性戏剧、即兴演出、角色扮演、观察、模仿、游戏等方式进行的课堂教学方法。〔2〕通过教育戏剧策略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性已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同。Bolton指出,教育戏剧以促进参与者想象力的培养、对自我的认识与表达、价值观的形成、情感与认知评价的改变、美学感觉的养成与生活经验的获得等为目标。〔3〕张金梅通过行动研究发现,戏剧游戏影响幼儿对文学作品理解能力的发展。〔4〕Bell认为,戏剧表演有帮助幼儿建构起关于内容、顺序和时间等要素的“完形”,从而建构文本的意义。〔5〕林玫君也认为,由于很多戏剧活动的主题源于故事、童谣等文学作品,幼儿亲身参与扮演角色后,会对文学作品的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和体会。〔6〕

为此,研究者们提出了种种戏剧教育活动的策略。Jonothan和Tony总结出四种主要的教育戏剧活动策略,即开展情境活动、叙事性活动、诗化活动和反思活动。〔7〕Ruth则提出了11种教育戏剧活动策略,即想象、模仿、肢体动作、身心放松、戏剧化游戏、哑剧、角色扮演、讲故事、即兴表演、偶戏与面具、将故事戏剧化等。〔8〕陈仁富通过行动研究得出,适合幼儿园的戏剧教学策略有教师入戏、专家外衣、坐针毡、定义空间、戏剧游戏、音效、墙上的角色、静像、论坛剧场、建构空间、口述默剧、角色扮演、仪式、即兴创作、思想轨迹等。〔9〕

本研究主要关注教育戏剧对幼儿文学想象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幼儿文学想象包括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幼儿通过想象,可以在理解文学作品原有内容、结构和主题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结构片段、情节或结尾等。〔10〕发展幼儿的文学想象能力,就是让幼儿通过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学作品学习经验,在大脑中再现作品中的情节、人物、事件、情感、主题等,从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获得美的感受。文学想象经验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核心经验之一,所以,帮助幼儿获得文学想象经验是开展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福建福州市某公立幼儿园两个大班(每班35人)的幼儿为研究对象,以王尔德的作品《巨人的花园》为材料,在一个班(控制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组织开展活动,在另一个班(实验组)运用教育戏剧策略组织开展活动。

(二)问题设计

本研究根据已有关于幼儿文学想象核心经验的研究,〔11〕提出幼儿需学习掌握以下四种有关文学想象的核心经验:对文学作品中环境等背景要素的再造想象;对文学作品中情节和主题的再造想象;对文学作品情节或结局的创造想象;对作品主题、意境等的创造想象。

本研究在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对两组幼儿分别提出四个问题,即“巨人的花园里有什么”“为什么巨人不再让孩子们去花园里玩了”“巨人会设计什么样的围墙来挡住孩子们”“你喜欢巨人吗?你觉得巨人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做”。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参照刘宝根在《幼儿文学想象核心经验的发展与教育支持策略》一文中拟订的评分标准。〔12〕

二、研究实施

对控制组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方式包括讲述、提问、表演、创编、绘画等方法。对实验组在不同的活动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戏剧策略。

(一)阶段一:故事地图策略

教师在为幼儿读到《巨人的花园》中“无所不能的巨人想把巨大无比的花园装扮成孩子们的乐园”时,对控制组幼儿直接讲述这一故事所描绘的环境,对实验组幼儿则采用了故事地图策略。

故事地图策略是指引导幼儿通过肢体动作、绘画、积木建构等做的方法展现故事的环境。这一策略的使用,旨在让幼儿通过做将作品环境立体化想象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如,为了引导幼儿感受“巨人的花园里有世界上最好玩、最神奇的东西”,教师将幼儿分成一个个小组,以“巨人的花园里有什么”为主题,引导幼儿通过讨论、用肢体造型、绘画、多材料建构等方式再现自己心中的花园;教师在为幼儿读到“巨人用围墙挡住了孩子们”的语句时,则要求幼儿通过做呈现他们想象中的围墙,体验故事中孩子们的无奈与失望。

(二)阶段二:角色扮演和教师入戏策略

教师在为幼儿读到“巨人去旅行,需要有人帮忙照看花园”时,对控制组幼儿直接讲述这一故事情节,对实验组幼儿则采用了角色扮演和教师入戏策略。

这里的角色扮演与幼儿园表演游戏有共通之处,即都是通过角色扮演来展现作品情节的。但也有所不同,教育戏剧中的角色扮演强调幼儿对角色的理解,是经想象后的创造性再现与表达。教师入戏是指教师通过扮演某个角色参与到幼儿的戏剧活动中来,它是教育戏剧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策略。例如,在《巨人的花园》学习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较难理解“巨人拒绝了哪些礼物,为什么拒绝这些礼物,它是如何处理这些礼物的”等情节。于是,教师扮演了“巨人”的角色,以独角戏的形式呈现了这些情节。

(三)阶段三:专家的外衣策略

教师在为幼儿读到“巨人为了不让孩子们再进入花园,决定做些事”时,对控制组幼儿直接讲述故事情节,对实验组幼儿则采用了专家的外衣策略。

专家的外衣策略是指,让幼儿通过扮演不同专家的角色,探究并表达不同专家的看法。例如,请幼儿扮演动物专家,提供各种有关照料动物的信息或方法;或是请幼儿站在设计师角度,设计一堵作品中提及的可怕的围墙。这就要求幼儿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表达看法,并要求其在建构自己对作品情节理解的过程中既要严谨,同时也要充分展开想象。

(四)阶段四:坐针毡策略

幼儿通常会对文学作品中的某些冲突性情节难以理解,为此,研究者对实验组幼儿运用了坐针毡策略。

坐针毡策略是教育戏剧中常用的旨在引导幼儿探究作品人物内心世界的策略。具体的做法是,让某位角色扮演者(可以是幼儿也可以是教师)坐在椅子上,回答其他幼儿询问的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关的问题。通过坐针毡策略,幼儿可以对角色的心理活动进行具象化思考。例如,当大家读到“巨人建了高高的围墙阻止孩子们进入花园”这一段时,幼儿都很讨厌巨人。此时,教师自己扮演巨人,并接受幼儿的质问,借机表达“害怕失去的不安与没有朋友的孤独”。这一策略有助于幼儿与角色发生深层次互动,通过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去理解、体会角色的处境与情感,从而理解作品。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实验组与控制组幼儿文学想象经验水平的整体差异显著

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幼儿在四个问题上的得分情况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两组幼儿存在显著差异(t1=-3.195,p

(二)教育戏剧策略与幼儿文学想象能力的发展

1.教育戏剧策略有助于促进幼儿对文学作品环境等背景性要素的想象

例如,当教师为幼儿读到“无所不能的巨人想把巨大无比的花园装扮成孩子们的乐园”时,采用了故事地图策略,以引导实验组幼儿借助肢体造型、绘画、建构等方式,创造性且富有画面感地呈现作品中的背景。又如,当被问及“巨人的花园里有什么”时,控制组幼儿的回答主要有花草、沙袋、滑滑梯、过山车、超大的电瓶车、跳楼机、单杠、摩天大楼等,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实验组幼儿的回答则不拘一格,他们想象中的花园有葫芦树、鬼屋洞、魔法树、独眼龙怪兽、棒棒糖屋、精灵树、天梯、生产馆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加入了个人创造性想象的东西。他们还能具体、生动地描述自己的想象。这与张金梅的研究结果一致,她认为,将戏剧运用于早期阅读活动,可使幼儿对绘本人物、情节、主题的体验更立体,表达更生动,理解更深刻。〔13〕

C11:“这只怪兽可以打败世界上所有的人。它藏在鬼屋洞里,火车来的时候动两下,火车走的时候它就不动了。”

C1:“花园里有一棵神奇树,如果有危险,就会召唤出四个精灵,他们的武器是太阳、火、冰、还有土。”

C15:“花园边上还有一个探测器,坏人只要一触碰到它,就会被电死。如果你们想进来,先要问守护的人,‘能不能让我们进’。如果你偷偷溜进去,它会探测你的用意是好还是坏。”

2.教育戏剧策略有助于促进幼儿对作品情节和主题的初步想象

有研究认为,通过戏剧表演,幼儿可以将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从而形成对文本信息的深层加工。〔14〕本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研究者通过角色扮演与教师入戏策略,引导幼儿开展“保护花园”的活动。幼儿开展了清扫、守卫、整理花园等活动。当被问及“巨人很喜欢孩子们,但旅行回来后为什么突然不再让孩子们去花园玩耍了”时,实验组幼儿能够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巨人身上,不是孩子们的问题,这与作品要表达的主题是相吻合的。相反,控制组的所有幼儿都将原因归于孩子们没有保护好花园。可见,教育戏剧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幼儿与角色产生共情,也即能够站在角色立场去思考问题,即便是作品中没有明确表达出的意思,他们也能够调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并通过想象去做出恰当的判断。

3.教育戏剧策略有助于促进幼儿通过想象创造出新的情节或结尾

创编作品新的情节是幼儿对已有文学经验进行创造性想象的方式。在组织开展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时,教师不但可要求幼儿创编出完整、合理、有逻辑的作品片段,而且可要求幼儿所创编的情节富有文学性、创意性与画面感。〔15〕本实验表明,通过专家的外衣策略,实验组幼儿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能对原有情节进行合理的创编,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例如,在被问及“巨人会设计什么样的围墙来挡住孩子们”时,控制组幼儿的答案基本是原作品的延伸或生活经验的再现,创造想象的成分不多。实验组幼儿想象的画面则非常丰富,除了能讲出围墙上有什么,还能根据所想象出的事物的特性,编构出它是怎么阻挡孩子们进入花园的。幼儿在表达时使用了较多的形容词、动词以及因果复句,使得创编的情节更具新意与画面感。

C1:“围墙上有爆炸邮箱,爆炸出来的是一些鬼怪,小朋友往里走一步,怪兽也会跟着走一步。”

C11:“围墙上有花,很鲜艳,如果小朋友用手碰,就会被花咬一口。”

C31:“围墙上有很多很多怪兽,这是小鱼怪兽,小朋友一摸到它,就会变成石头。”

C32:“围墙上有个时空隧道,里面有三个怪兽,他们有不一样的绝招。一个是会把人弹飞;一个是会飞,会翻跟斗;还有一个手很多,会把小朋友变成木头人。”

4.教育戏剧策略有助于促进幼儿对作品情节、主题、意境等的创造性想象

幼儿对文学作品有了较全面的感知后,才能表达自己对角色的喜爱与否及原因,初步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想要传递的思想,并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谈论自己的态度或自己可能采取的行动。〔16〕本研究曾采用坐针毡策略,引导实验组幼儿通过询问“巨人”的想法设身处地地想象角色所处的环境,从而辩证地、全面地评价角色。实验表明,实验组幼儿对巨人做法的理解人数远多于控制组。可见,坐针毡策略对于帮助幼儿理解作者想要传递的思想,以及谈论自己的态度或做法是有促进作用的。

四、教育建议

基于研究结果,研究者尝试提出如下教育建议,以促使教育戏剧发挥促进幼儿文学想象能力发展的作用。

首先,鉴于文学作品的背景信息会影响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可运用教育戏剧中的故事地图策略帮助幼儿加深对文学作品背景的理解。

其次,为帮助幼儿完整理解作品内容,可通过角色扮演、教师入戏等策略,帮助幼儿深化对作品情节与主题的理解。

再次,为帮助幼儿对作品进行合理的创编,可采用专家的外衣策略,请幼儿通过结合自己已有经验、查资料等方法,对作品人物、情节进行创造性想象。

最后,为有效帮助幼儿理解作品中的冲突性情节,可以采用坐针毡策略,引导幼儿通过对话,想象作品中人物的想法和做法,从而理解人物角色的情感与作品想要传递的思想。

参考文献:

〔1〕〔3〕BOLTON G.Acting in classroom drama:A critical analysis〔M〕.Portland,ME:Calendar Islands Publishers,1999.

〔2〕张晓华.创作性戏剧教学原理与实作〔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4〕〔13〕张金梅.将戏剧运用于早期阅读活动的行动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460(12):27.

〔5〕BELL N.Gestalt imagery:A critical factor in language comprehension〔J〕.Annals Dyslexia,1990,(41):246.

〔6〕林玫君.创造性戏剧对儿童语文发展相关研究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36):19.

〔7〕JONOTHAN NEELANDS,TONY GOODE.述构戏剧:戏剧教学策略70式〔M〕.舒义,等,译.台北:财团法人成长文教基金会,2005:56.

〔8〕RUTH BEALL.Creative drama for the classroom teacher〔M〕.New Jersey:Prentice-Hall,1993.

〔9〕〔16〕JONOTHAN NEELANDS.透视戏剧:戏剧教学实作指南〔M〕.陈仁富,等,译.台北:台湾心理出版社,2012.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充分了解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性

笔者在听课时经常会发现,有的老师的课堂提问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低年级学生初次阅读课文时,教师就提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和事?”的问题。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感到无从着手。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课堂提问必须以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兴趣。

二、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统领性

传统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课堂上教师处处皆要问,大到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小到某一句话某一个词语的意思,都要作为问题提出来,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其实课文是一个整体,引导学生解读时要充分发挥课文的整体功效。教学时,教师要设置一两个统领全课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要问题,层层递进,逐步落实教学目标。

如教学《颐和园》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喜欢颐和园的哪处美景?为什么?引导学生先感知颐和园美景的整体印象,然后对颐和园各部分景物描写进行细读,了解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写的方法。这样围绕教学目标这一“轴心”,巧妙地设计出具有统领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三、切实注重课堂提问的关联性

课堂提问的关联性是指所提出的问题必须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把握、重点部分的品读、关键词句的揣摩和人物的评价等方面有着必然的联系,注重问题的衔接与连贯,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相互关联的问题体系。提问要按照教材知识结构的内在顺序和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序进行。它要求教者以整篇课文为载体,以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准绳,设计出一系列目标明确、内容相关、环环相扣的问题。

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1)巨人喜欢花园吗?为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巨人喜欢孩子吗?为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你喜欢巨人吗?喜欢这篇童话故事吗?为什么?这样由三个相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由内容到情感、由读懂课文到读懂童话,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起到“百毛皆顺”的研读效果。

四、力求体现课堂提问的层次性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善于提问的老师,如同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的部分着手,然后再砍坚硬的节疤,这样,关键部分就会迎刃而解。因此,课堂提问必须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学生学习的渐进性。教师要从总体教学目标入手,在课程标准“年段目标”的统领下,根据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参与学习。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预习是进行阅读的初始阶段,必定要涉及文本语言的初步理解、感悟,所以也是语言积累的首要环节。教者要有意识地在布置预习、检查预习的过程中加以引导。例如,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布置预习时可以这样要求,朗读并抄写文中的生字词,并通过查字典、词典或者询问等策略理解不理解的词语。也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指定学生摘抄某一方面的词语。比如,在教学《花钟》时,我布置的预习作业中有一项,是要求学生读文后找出描写花儿开放的词语并抄写下来。而在教学时安排这样一个相照应的环节: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交流文中所写的花名,师出示带图片的花名。

2.讨论这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课文是怎么写花儿开放的。

3.出示下面的句子让学生与第一自然段进行比较。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4.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这些花“开了”呢?

……

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对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的写法描述花开的状态印象就很深刻,而对于作者所运用的词语,也就容易积累下来。高年级还可以指导学生结合理解、记忆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翻阅资料或者上网浏览等途径去认识更多的优美词句。

二、结合品味咀嚼,在感悟中指导积累

课文是学生接触书面语言的最基本途径,因此阅读教学也应是积累学生语言的主渠道。要结合阅读感悟,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咀嚼品味,揣摩领悟,形象把握词语、句子的精妙得当之处,再结合反复的朗读与背诵,让学生对所学的词句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教学《荷花》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冒”字的妙用,体会荷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张力,我是这样设计这个环节的:

出示句子: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

2.联系上下文再读读这句话,想一想怎样长才叫“冒”?

3.还能把“冒”换成哪些词?请把你所想到的词放进句子里读一读。

4.讨论:哪个词更恰当?

5.小结:“冒”字传神地写出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伸出来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张力,充分地表现出荷叶、荷花的多,给人白绿相间的颜色美感,表达出作者的振奋之感、惊喜之感。

6.结合图片引导学生背诵这几句话。

三、调动语言储备,在互动中丰富积累

应该说,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总会积累一些词句,但时间一久,就容易忘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复现”所积累的词语,一则增强记忆,二则通过生生互动,博采众长,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可以紧扣关键词句,对比辨析,在这过程中丰富积累。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我安排了这么个环节:

1.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你能用文中的词语来说说吗?

2.学生能马上从文中找到预习时画出的词语,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对词语进行归类并通过课件出示: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草翠花开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冰雪覆盖 鲜花凋谢

3.男生读第一组词语。读着这些词语,你觉得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女生读第二组词语,读着这些词语,你觉得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4.是什么使巨人的花园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打开学生的记忆之门,调动学生的语言储备,在交流中增加语言积累。这样,通过相互交流,复现所积累的词句,既加深理解课文引用“名句”的作用,又有助于内化这些词句,同时还增加了语言的储备。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花园湾的魔法森林

执行 黄梦斯

作为全世界知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一直致力于开发更具城市特色的绿色景观项目。即将面向公众开放的花园湾项目便是近年来新加坡城市建设中的大手笔。这个占地101公顷,一期投资达5亿英镑、由全球著名景观设计公司完成的项目从启动之日便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兴趣。其中最具想象力的是巨型树之穹顶——18个结构不同,大小不一,25米至50米高矮不等的巨型树冠景观。在其表皮附生植物,有连续的步道穿梭于“巨树”之间,白天是巨大的穿越型花园,夜间配合戏剧化的灯光,便摇身变为奇幻的魔法森林。这是一个神奇的热带花园,它结合了最先进的环保设计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捕捉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利用创新技术为新加坡市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教育和娱乐的新体验。

戛纳

电影与构筑美学

刚刚结束的戛纳电影节是全球电影界的盛事。除去佳片、明星、红毯、八卦,今年电影节的“建筑”也算是引人注目的亮点了。由OMA设计的“七屏亭”是此次电影节的临时展馆。金字塔形的外观极其简洁。观众可以完全沉浸在一个由屏幕围合而成的奇幻的电影世界里。七屏亭“悬浮”在美丽的棕榈滩,夜晚效果尤佳。在一段段声光电的故事里,构筑之美也成为最高雅的载体。

克雷泰伊

夏日足球梦

在这个欧洲怀座战正酣的夏日,此座位于法国北部城市克雷泰伊的小型足球训练场,以其精致的设计感为足球的豪迈热血带来了丝清凉。这个只有300张座席的足球场毗邻田径场与网球场等体育场馆,面对市民开放,亦作为专业球队的训练基地。足球场利用两块土地之间的高差,把更衣室设于地下,因此在球场后部形成了一片倾斜的城市绿地。金属网覆盖整个建筑体,并形成连接出口的通道桥,通过这里的观众,可以同时看到相邻场地的体育项目。更完善的设施也是享受体育的一大要素。虽然克雷泰伊目前只拥有一支法国丙级足球俱乐部,但这并不妨碍市民对足球单纯的热情。即便是这小小一方球场,也愿意为它做足文章。

伦敦

白盒子的城市之旅

白盒子,是一个餐厅,从2011年4月1日的布鲁塞尔启程,这个著名的盒子餐厅已在万众瞩目下经历了年多的欧洲城市之旅了。期间它到达过意大利米兰市的Duomo广场,以绝无仅有的梦幻角度拥抱Duomo大教堂华丽的近景视野。2012年6月1日,白盒子终于在奥运会开幕前抵达伦敦,在泰晤士河南岸的英国皇家节日音乐厅上方“降落”。皇家音乐厅是公认的伦敦最美观景点之一,而白盒子的居高位置更是可以远眺伦敦城。而与此同时,白盒子的孪生姐妹——相同结构的白盒子餐厅也将抵达斯德哥尔摩。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位于金华的建筑艺术公园,是一个曾让当地人引以为豪的旅游文化景观,几个月之前却被媒体称为奢侈的“废园”。

这个公园总投资近3000万元,请了7个国家的21位世界顶尖建筑大师来设计,有建筑单体17座,造型独特,风格迥异,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捧。但建成5年来,公园利用率一直不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半抛荒”状态,建筑物破败,游人寥寥。

叹息:

三千万元惹争议

如今,这家公园已经再次进行整修,预计在10月底完工,除了修补原先破损的景观,还增加了路灯、休息椅、果壳箱等公用设施。

然而,几个月前走进这家号称艺术殿堂的公园,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场景:“问讯处”内部扶手锈迹斑斑,木头已无色泽;“禅空间”内走道地板破碎,结着一张大蜘蛛网……

这家公园是2003年立项,2004年8月开工,2007年基本完工,总投资近3000万元。园内建筑的设计者更是赫赫有名:中国2008年奥运主场馆“鸟巢”的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麦隆,哈佛大学建筑系主任森俊子,以及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等中外知名建筑设计艺术家。

项目上马伊始,这家公园被赋予了“旨在提高城市品位,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的重任,同时也引来金华市民和社会各界的热盼。然而,由于地处偏远、周边居民入住率不高、配套活动设施缺失等诸多原因,公园开园后利用率一直不高,人气惨淡。到了2009年,由于长期遭遇人为破坏,建筑体开始出现破损,这座高雅时尚的艺术公园慢慢地成为被人们遗忘的角落。

“一个极富艺术价值的精品公园,只可惜和它周边的城市开发进度及公共设施配套相比,显得过于超前了。”一位建筑业内人士如此评价,而这正是当前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当时,公园的衰败经由媒体的曝光,再次引发公众热议,也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些建筑都在可修复范围之内,我们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引入社会资金,尝试开发实用功能,提高管护水平,使公园焕发生机。”当地相关负责人说。

“今后,我们会发挥好艺术公园的价值,为市民和游客服务,真正把好事办好。”金华市相关负责人这样承诺。

怪象:

形象工程丢面子

投入未见效,业内人常笑称这是“交学费”。不过,广州市政府交的一笔“学费”,实在是“触目惊心”。上个月,有广州市民反映,两年前政府耗资4920万元在全市主干道的高架桥、立交桥涂装“黑漆”,现在严重掉漆。广州市建委承认,经过两年的试验发现,此种桥面材料不能满足广州实际要求,维护困难且成本较高,只能任由其自然脱落。

4920万元的失败“试验”真可谓是“大手笔”。事情要追溯到2010年亚运会前,广州市斥资4920万元对全市19座桥梁桥面进行改造,选用材料为超强水泥聚合物,因看起来像在路面上刷油漆,市民称之为“黑漆路”。

然而,从去年4月起,就有人反映部分“黑漆路”车过打滑、路面掉漆。当时,有关部门还信誓旦旦搞修补。但一年多过去,“掉漆”问题越发严重,该市建委无奈表示让其以“自然磨耗”的方式退出。如此表态,引来网友纷纷“吐槽”:政府想搞形象工程,未充分论证就贸然上马,时间和费用成本都太高了,纳税人的辛苦钱不应该浪费。

浮躁,是目前部分地方政府较为突出的现象,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浮躁的表现很多,其中最明显的一点便是急功近利。一些地方政府在工作中只顾眼前利益,对老百姓需要的、关心的工作不去做,专做一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花瓶工程。这样一来,不仅老百姓从中得不到实惠,还浪费了大量钱财,给发展带来许多隐忧。

前段时间,南京市机场路出现戏剧性一幕:上百棵香樟树被挖掉,新栽的树却是和原来差不多大小的香樟树。这一挖一栽,花掉约80万元。对此,南京市雨花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原先的香樟树又细又矮,参差不齐,这么做是为了让道路看起来更美观,不至于丢城市的“脸面”。然而,此举引来质疑不断:如此大动干戈,最终,丢的是当地政府部门的脸。

在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下,部分政府想尽办法追求GDP,有些官员急于在任期内出政绩,拍拍脑袋就定指标、定项目。由于决策上的短视和急于求成,前期规划缺乏科学论证,以致刚上马的项目就被“抛荒”,巨额投资换来无尽“赤字”。这种巨大的浪费往往给地方发展造成长期的包袱和隐患,将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

更有专家指出,在“政府浮躁症”的指引下,花费国家的巨额资金建设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本身就是变相腐败。更何况,随着各种工程建设上马,领导干部有了更多的实权,会成为别有用心者眼中的“有缝蛋”,其中一些人经不住引诱,滋生权钱交易、暗箱操作等违法乱纪情况。

对策:

根治浮躁下猛药

近日,重庆朝天门港口地标性建筑——重庆港客运大楼及三峡宾馆被爆破拆除。这两幢建筑曾在1998年发行的《重庆风貌》特种邮票上亮相。令人惋惜的是,这两座地标性建筑的寿命仅20年左右。

事实上,这些年大拆大建频繁上演的现象不在少数:青岛地标青岛大酒店被拆除,建成使用20年;曾经号称“西湖第一高楼”的浙大湖滨校区教学主楼被爆破,建成13年;南昌的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被爆破,距其建成13年……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指出,我国消费了世界总量近40%的水泥和钢材,但大拆大建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并产生每年高达4亿吨的建筑垃圾,污染环境。

如何治理政府“浮躁症”?有专家指出,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找准自身定位,讲究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广大群众谋实惠,把主要精力和财力集中到发展社会事业和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来,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

有群众认为,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等事项,完全可以把政府决策“晾”在阳光下,让公众充分参与、充分监督。只有民主决策,才能有效避免行政行为违背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

官员的政绩观,背后的控制力量是政绩考核体系。因此,有关人士认为,要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改革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在政府工作目标任务中,适当调低经济发展分值,新增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民生等方面的考核,不能唯GDP是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