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范文第1篇

所以,通行于闽西客家人中的闽西客家文化,在闽西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闽西客家文化生成与特质

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其创造者和传承者即闽西客家人的历史演进同步,同时又受闽西客家人生存空间制约,因此,认识闽西客家文化,首先必须了解它赖以成长的时空背景。

众所周知,客家是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其根在中原,所以分布于今日中国南方各省以至世界各地,成为一个人口近亿、个性鲜明并举世瞩目的族群,主要因其特殊的历史命运和生存空间所决定。客家文化--包括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这种独特的时空背景息息相关。据客家学有关成果和客家谱谍表明:中古以前,客家先民的主要居住地大约为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河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即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一带,由于战乱和饥馑等原因,才从这片曾被称为中原的广大地域不断往南迁徙,直至形成今日客家的分布。

客家先民南迁虽在晋前就己开始,但那时毕竟人数不多,真正大规模迁出中原并朝特立的客家族群演进,则在晋朝之后,而且期间尽管零星迁徙者不计其数,但形成移民浪潮者约计有五次。第一次始于东晋,因受五胡乱华影响,中原大地群雄逐鹿,兵荒马乱,致使大批中原汉人纷纷南迁入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有的进入江西由九江至鄱阳湖或溯赣江而至赣南闽赣交界。这批移民当时被称为"流人",他们中的一部后来成了客家人的祖先。

第二次肇于唐末,主要因黄巢为首的农民运动横扫了河南至华南一线以东地区,其中最惨烈者又是河南及长江中下游等地。这些地区正好是客家先民第一次徙居之地。而战乱所及,唯有赣东南、闽西南和粤"比较堪称乐土",于是不少客家先民又从中原大地特别是第一次徙居地往闽粤赣边一带迁徙。

第三次起于宋高宗南渡,先因金人南下,不少中原遗民纷纷南渡而汇入客家先民行列,并推动一部分客家先民再往南移而进入粤东、粤北一带;而后元人入主,文天祥等在闽粤赣边勤王抗元,客家弟子云集响应,崖山兵败后不少流亡海外。

第四次自明末清初,一方面受清人南下及入主的影响,另一方面因客家内部人口膨胀,致使客家先民从原徙居之地特别是闽粤赣边分迁至粤中及其滨海地区,甚至还远播川桂湘台和东南亚等地,同时还有一些从闽西粤东倒迁回赣南旧地。

第五次从清同治年问起,由于广东西路发生了持续十二年的土客械斗,另外还因两广客家多参与太平天国运动,因此,受其影响,不少广东西路的客家分迁于广东南路和海南等地,而参与太平天国运动者在天京陷落后多逃匿边远山区甚至远走异国他乡。作为客家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客家文化生成和发展自然与五次客家移民浪潮密切相关。

概而言之,五次客家移民浪潮对闽西客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前三次主要在于自身的生成,后两次主要在于向外传播。而更重要的是,客家先民根在中原,他们迁离中原之际,正值中原文化经历过汉唐盛世而达到高度成熟和灿烂辉煌阶段,而据谱谍记载,客家先民每次从中原南迁时,都有不少人从中原直抵闽西,其中第一次客家移民浪潮时,从中原直接流人闽西的就至少有卓、罗、郭、詹、邱、何诸姓,由此可见,闽西客家文化的根基和底蕴是中原文化。当然,由于自第二次客家移民浪潮起,流入闽西的客家先民不少曾徙居过长江中下游和赣东南等地,这就使闽西客家文化不可避免会受到居住于这些地域的民族和民系的文化的影响。然而,决定闽西客家文化生成的主要因素除了闽西客家的历史背景之外,还与闽西客家生存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联。与中国各地的客家居住地一样,闽西历史上是个典型且比较偏僻的山区。其境内山地起伏,丘陵相连,更有武夷山支脉,玳瑁山、彩眉岭山脉,博平岭山脉和松毛岭山脉等崇山峻岭纵横其间。在古代,闽西客家地区与外界沟通的途径,主要是一条纵贯南北而入粤东并最终流向南海的汀江。据考古发掘与史籍表明,闽西在客家先民未大量流入以前,是一片林荫深郁、瘴气弥漫、猛兽肆行的区域,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居于其中的人类只是少数刀耕火种的畲瑶土著。正因为如此,历史上中原北地战乱不断,甚至唐末黄巢起义军横扫中原至华南以东,闽西仍一?quot;世外桃园"般相对比较安宁,因而成为中原移民逃避战乱,重建家园直至形成客家民系的理想与现实场所。而客家先民在这种封闭的空间生存和发展,其文化的活动表现,除因顺应和改造新的环境而须吸纳土著文化之长外,更多的还是客观上促使了对中原文化传统的固守与承袭。

总之,闽西客家特有的源流发展及其生存空间,决定了其文化是一种以古中原汉族传统为本,但又融通了一些闽西客家先民南迁中沿途相处的民族和民系;特别是闽西境内古代畲瑶民族人文所长的文化。这种文化与各地客家特别是闽粤赣边客家文化大同小异。

二、闽西客家文化事象类举

闽西客家文化丰富多彩。它是客家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一个侧面体现,也是中华文化根深叶茂、博大精深的又一具体例证。限于篇幅,在此择其几个重要方面予以介述。

(一)闽西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汉语方言之一。闽西客家方言是客家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龙岩市,讲客话人口不下100万。他们分布在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永定等五个纯客家县,另外,新罗区和漳平市至少有分布于27个村庄约3万人讲客家话。闽西客家话的代表点是长汀城关话,但由于闽西境内地理复杂,因而各县通行的客家话彼此间语音上有些差异。同属汀江流域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四县间的语音虽有所区别,但基本上可听懂通话;连城却因分属汀江、闽江和九龙江流域,音调显得特别复杂,不少乡镇连村与村之间都难用方言通话。因此,闽西客家话尽管在音韵方面与以梅县话为代表点的客家方言一样,保持着大量古中原汉语的要素特色,但其自身还有一些区域性特点。这些特点,据长期研究闽西方言的原闽西大学校长郭启熹教授规纳有六个方面:

一是多数地区舌尖音分为舌叶音[t][t''''][∫]和舌尖前音[ts][ts''''][s]两套;一般古章组、知组字读舌叶音,少数知章组字读[k]组字组。二是古合口晓母字一般读为[f];古合口匣母字、古合口影母字、古合口喻母字都多读为[v]。三是除靠近粤东的少数地区如下洋话和武平话外,一般只具后鼻音尾韵母[η],没有前鼻音尾韵母[n]。四是古江通两摄均合流读为[oη]。五是古人声韵尾[p][t][k]大多地区合并为紧喉[ι],仅靠近粤东少数地区还保留[t][k]辅音韵尾。六是多数地方上声不分阴阳,阳去多归上声,因而只有五个或六个音调。

至于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闽西客家方言则与梅县话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二)闽西客家文学。

闽西客家文学包括文人文学和民间文学。尽管闽西地理偏僻,汉化较迟,但其文人创作仍取得一定成就,产生了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和诗人。据中国社科院出版的《客家风情》一书作者统计,从北宋至清末,汀州府至少出现过76位较知名的诗人,如北宋的郑文宝,明朝的李鲁,清代的李世熊、刘坊、黎士弘等,都是成就杰出的作家或诗人。其别是郑文宝,不仅著有《郑兵部集》、《江表志》、《谈苑》、《南唐近事》等,诗文与史学在当时都有巨大反响。其诗承晚唐五代诗风,格调轻盈柔软、小巧玲咙、清新酣畅,深得同时的晏珠、司马光、欧阳修等著名诗家称赏,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在其《宋诗选注》中说他?quot;宋初一位负有盛名的诗人"。

民间文学是闽西客家文学的瑰宝,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妙趣横生,而且受众也十分广泛。其种类有传说、故事、寓言,也有山歌、童谣、谚语等,反映的内容包罗万象,但都与闽西人民劳动生活和思想情感密切相关,不少作品现在仍在民间流传。

闽西客家民间文学最富生命力和有影响的是客家山歌。它上承古代"诗经"遗风,并吸收了当地畲瑶民歌的成份;艺术上以"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且常用"重章迭句",尤以比喻"双关"见长;句式多七言四句,诗句精炼,押韵上口;而演唱时都用当地方言,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特别是海外客家华侨华人更是把客家山歌作为思念乡土、回忆乡情的一种形式,所以,它已深深扎根于海外乡亲的心坎,并成为一种意识存在而经久不衰。

(二)闽西客家艺术。

闽西客家艺术也有文人创作和民间创作之分。其中前者以书

画为主,并且影响深远。自清代以来,闽西书画界人才辈出,著名

画家有上官周、黄慎、华岩、李灿、丘田、宋省予、胡一川、罗晓帆等。其中上官周为闽西客家画界始作俑者,其传世之作《晚笑堂画传》

依据翔实史料和丰富艺术构思,精心刻画了自汉高祖刘邦至明朝骁骑舍人郭德成止共120位历史人物图像,画风继承我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注重"神似"的创作方法,用粗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形成自己独特风格。鲁迅对其十分推崇,日本学者所著《支那绘画史》还专文论述了《晚笑堂画传》的价值和影响,并将《画传》影印发行。黄慎是上官周的学生,与华岩同列"扬州八怪";宋省予则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此外,书界著名者有伊秉缓、黎良得、罗丹等,特别是伊秉缓,其书字工四体,尤善隶书,在其生活的清乾嘉时就有"南伊北邓(邓石如)"之说,并享有"书雄清代,隶尤独出冠?quot;的美誉。闽西客家这一独特的书画现象,与赣南的理学、粤东的诗文平分了明清客家人文界的天下,而且这传统至今仍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闽西客家民间艺术则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有戏剧、舞蹈、音乐、民间工艺等,其中戏剧以闽西汉剧和提线木偶最为著名,前者素有"南国牡丹"之称,后者作为最古老剧种之一曾出访东欧而备受欢迎。舞蹈有龙灯舞、船灯舞、弄狮舞等;音乐有竹板歌、山歌、十班等;民间工艺有陶瓷、制画、雕塑、油漆彩绘、剪纸、刺绣、手扎、竹编、藤椅革编等U庑┟窦湟帐踉诶飞隙酝贫鑫骺图疑缁帷⒕谩⑽幕姆⒄蛊鹆瞬豢傻凸赖淖饔谩?br>(四)闽西客家习俗。

闽西容家习俗丰富多彩,但多为中原汉族风俗习惯的延续,只不过一些习俗在闽西客家中办得更认真、隆重,所以显得有些特别而受人瞩目。

岁时节日方面,由于这些习俗活动基本都在农闲期间或农忙前夕进行,这在农业社会对于生活在山区艰苦环境中的闽西客家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的好时机,所以每个节日都办得隆重热烈。如春节贺岁贴春联、正月十五闹元宵、端午裹粽划龙船、中秋赏月吃月饼、重阳登高放风筝、过年舞狮舞龙灯等,无不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其中最奇特而壮观者,当推连城正月十五日的"游大龙"和"走古事"。所谓"游大龙"是以每姓一龙进行的竞技娱乐活动,其龙由一节节高二米、长四米的竹编纸糊龙身组成,龙首与龙尾还各长六、七米,制作按一家一节分配,所以大姓村屋制作的龙往往有一百多节,长四、五百米,出龙时,从祠堂沿村口婉蜒排去,浩浩荡荡,十分壮观,因而素有"连城大龙甲天下"之称。至于"走古事",则是每台由一孩童装扮成古人古事的担架,由青壮年肩扛护送竞跑。竞赛时,一声令下,几台"古事"齐发,前面不论江河山地都勇往直前,争先恐后,所以非常紧张刺激。近年来,每年元宵时节都有不少中外游客为此特前往连城观赏,甚至被媒体誉为"山区的狂欢节"。

婚丧礼仪方面,也同样多保留中原古风。如婚嫁习俗,尽管各阶层繁简不同,但一般都要经过"六礼仪式":(1)说亲;(2)送亲;(3)报日子和说聘金;(4)盘送嫁妆;(5)接亲和送亲;(6)拜堂。这和古代汉族婚俗"六礼"基本相同。丧葬习俗则正常死亡者一般须经"着寿衣"、"椭?quot;、"报丧"、"摆孝堂"、"落枕"、"入棺"、"吊孝"、"安葬"、"酪三朝"、"做七"和"检金"等程序。其中"检金"(即二次葬)虽在别民族民系中少有,但闽西客家地区却与别地客家一样十分盛行。它是指死者安葬若干年后,挖开墓穴将其遗骸用炭火烘烤,然后按人体结构屈肢装人特制的陶瓮再就地或另择地安葬,这才成为永久的坟墓。据考此俗与历史上客家常迁徙难定居的命运有关,因受中原汉族敬祖睦宗文化的影响,他们在不定期的迁徙中

不忍舍下祖宗便将其灵骨装人陶瓮,每次迁徙时都担挑肩背而行,到达新地点后又再入葬,最后便形成这种二次葬俗。至于其他的社会、生产、信仰各方面的习俗,闽西客家与在中原相关习俗都大同小异。

(五)闽西客家建筑。

建筑是文化的物化体现。历史上闽西客家将中原汉族的建筑艺术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建造了大批风格独特并影响深远的建筑物,为世人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土楼、屋桥和阴塔可谓其中的代表。

土楼是闽西客家的一种住宅形式,分方、圆两种,在闽西客家县中几乎每村都有,但最集中和著名者当属永定县。该县素有"土楼之乡"之誉,在其全境2223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着1882个以自然村落为单位的土楼群,而且客家地区最大的方型土楼和圆型土楼以及最古老的土楼都集中在这里。其中因外观造型独特而备受人注目的大型圆楼,仅在著名侨乡金丰里就有300余座。它们一一座座散布于金丰山区的群山峡谷之中,如同地上冒出的一个个巨型蘑菇,构成了神话般别具一格的土楼风景。

土楼建筑用料简单,可就地取材,用当地泥土并适量加入竹枝、木条和碎石瓦砾板筑而成,但其结构与功能却非常讲究和奥妙。每座土楼都比一般民居规模弘大,而且坚固厚实;其内部厅堂布局、卧室配置、楼梯分布以及边门开设都取严格的中轴对称;所有公共空间都集于中轴线上,沿此线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中心位置即是祖堂,供奉着祖宗的灵位;楼内还设有厅堂、水井甚至学堂和花园,青砖卵石铺地,干净整洁。因此,土楼极便于聚族而居和抵御盗匪与野兽的侵袭,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原文明与当地实际的完美结合。遗经楼和承启楼可分别视为土楼中方楼与圆楼的代表,前者占地10336平方米,由三座五层主体建筑组成;后者占地5376.17平方米;从外到里依次由一圈大环大楼和二圈较小环楼及一个圆心楼组成,环环相套,楼中有楼。屋桥又称阴桥,是指一般桥梁上再构架亭台等以供行人遮阳避雨。这种建筑在长汀、连城较多,其中连城的云龙桥、永隆桥最为著名。阴塔是种倒立在地下的塔,看似泉井,代表者为汀州双阴塔,据说这种建筑在世界各地绝无仅有。

三、闽西客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闽西客家文化根植于闽西客家人中并规范着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且这种现象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恐怕还难以马上彻底改变,因此,人们不禁要问:闽西客家文化在其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究竟产生了什么作用和影响?

客家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客家建筑;客家人;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67-01

据记载,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七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客居山区或丘陵地带。这些外来客居此地的人,被称为“客家人”。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土围楼、走马楼、五凤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客家建筑具有独特的结构和造型,在一定程度上意示着客家人的文化意识。

客家民居主要是客家多个家庭同族集合共居的一种大型住屋。客家五凤楼,围龙屋的基本形制为西周至汉唐中原衣冠士族,官宦大户宅第旧制。客家方形,圆形土楼的基本形制为汉唐中原世家大族的坞堡或坞壁旧制。客家民居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用于宗法礼制的厅堂,一是家庭生活的民宅。由于客家是从才、中原南迁而入且客家人十分崇拜祖先珍重传统文化,因此客家人的建筑受中原建筑形式影响很深。无论是在其建筑的夯土技术还是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心脏建筑造型亦或装饰上都可以找到古中原的建筑痕迹。其中五凤楼,围龙屋,方楼和殿堂式民居,受中原四合院的建筑影响的痕迹十分深刻,圆楼也同样融合了中原民居三堂屋的模式。

客家人重视宗法礼制。客家的建筑都是以祖堂为中心,供奉祖宗牌位,举行宗法典礼,住房按照长幼尊卑分两侧居住,表现封建礼制的至高无上。伦理道德观对客家建筑也有深刻的影响。像围龙屋的浴室种都设有大小不一的石暾,分别为辈分不一样的人使用。伦理道德观和封建宗法礼制很大程度影响着客家人传统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惯,从而深刻的影响着传统客家民居的形式和风格。

客家人的建筑最先是为了防御。刚刚南迁时,为了防御追兵和土著族的追杀和侵扰,他们在建造房屋时,首先考虑的是房屋的防御功能。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在心理上缺乏稳定感和安全感的情况下,防范严密、居住安全成为共同的心理要求。这种特定的社会心理,使客家民居以突出的防御性明显区别于其他民居。这一时期的客家民居为全封闭形式,此时出现封闭式的圆形或方形土楼、四角楼等。屋建得很大,外墙造得很厚,且设有望孔或枪眼,屋内打有多口水井,供人、畜饮用。屋大则可全族聚居,人多力量大,当遭遇外敌时,则可群起而之。墙厚和屋中的水井则可防御外敌的火攻。因此,客家人的文化意识首先体现在“防”字上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成为客家人的顺口溜流传至今。

由于客家人为躲避追杀多居住在山区地带,受崇山峻岭的阻隔与长期低落停滞的封建小农经济的影响,客家民居稳固地保留了北方中古时期的传统格调。因此客家民居形式、风格和技术的发展比起其他地区的民居要缓慢得多。直至清末,客家人出走南洋的人增多,不断地增加了与海外的交往与联系,接受的海外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影响增大,于是在建筑风格上才有了相应的发展变化。这也说明了客家人慢慢地走出来,思想上也慢慢由“防”走向“开放”。

风水始终渗透于中国建筑中并随着发展至今。客家人营造住屋,选址择基、取势定向以及屋宇形式都十分讲究风水,动工必须选定吉日良辰,竣工又有诸多礼仪。客家人的风水意识源于中原传统文化。早在《诗经・公刘》中就有风水意识的记载, 还有《易》、《周礼》等典籍中均有风水意识的描述与记载。客家人在南迁之前就已经受到风水意识及理论的熏陶。加上客家人南迁后对中原魂牵梦绕,风水意识自然得到承袭与发展。客家建筑装饰同样具有风水特点,凝聚着客家人的风水意识。客家人运用装饰手段,借助寓意表达改变不利于生存的风水环境为有利的吉祥风水,从而实现人与居住环境的和谐, 满足心理与生理的需求。因客家很多山区少水多丘陵的客观环境强化了客家人在建筑装饰中大量使用代表水的龙、鱼、云等形象,以此来实现五行平衡。这种极具客家民俗性的建筑随着客家的本身根深蒂固的风水意识传递发展了下来,如外大门外开,且逆大江等。

客家人性格多为勤劳朴实。这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性格,并在客家民居上体现出来。客家土楼是正是这种客家人特性的一个文化意识的代表。客家的土楼一般住宅规模大,以聚居形式存在,还要兼容客家人民各种生活,生产需要。

梁思成先生曾说过,建筑总是渗透着民族精神。独特的客家建筑也是渗透着客家独有的文化思想意识,反映着客家人的发展,思想变化和文化底蕴。正是客家人这种重视宗制的道德观,遭遇,防御观念和风水意识造就了独特的客家建筑。

参考文献:

客家文化范文第3篇

所以,通行于闽西客家人中的闽西客家文化,在闽西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闽西客家文化生成与特质

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其创造者和传承者即闽西客家人的历史演进同步,同时又受闽西客家人生存空间制约,因此,认识闽西客家文化,首先必须了解它赖以成长的时空背景。

众所周知,客家是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其根在中原,所以分布于今日中国南方各省以至世界各地,成为一个人口近亿、个性鲜明并举世瞩目的族群,主要因其特殊的历史命运和生存空间所决定。客家文化--包括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这种独特的时空背景息息相关。据客家学有关成果和客家谱谍表明:中古以前,客家先民的主要居住地大约为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河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即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一带,由于战乱和饥馑等原因,才从这片曾被称为中原的广大地域不断往南迁徙,直至形成今日客家的分布。

客家先民南迁虽在晋前就己开始,但那 时毕竟人数不多,真正大规模迁出中原并朝特立的客家族群演进,则在晋朝之后,而且期间尽管零星迁徙者不计其数,但形成移民浪潮者约计有五次。第一次始于东晋,因受五胡乱华影响,中原大地群雄逐鹿,兵荒马乱,致使大批中原汉人纷纷南迁入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有的进入江西由九江至鄱阳湖或溯赣江而至赣南闽赣交界。这批移民当时被称为"流人",他们中的一部后来成了客家人的祖先。

第二次肇于唐末,主要因黄巢为首的农民运动横扫了河南至华南一线以东地区,其中最惨烈者又是河南及长江中下游等地。这些地区正好是客家先民第一次徙居之地。而战乱所及,唯有赣东南、闽西南和粤"比较堪称乐土",于是不少客家先民又从中原大地特别是第一次徙居地往闽粤赣边一带迁徙。

第三次起于宋高宗南渡,先因金人南下,不少中原遗民纷纷南渡而汇入客家先民行列,并推动一部分客家先民再往南移而进入粤东、粤北一带;而后元人入主,文天祥等在闽粤赣边勤王抗元,客家弟子云集响应,崖山兵败后不少流亡海外。

第四次自明末清初,一方面受清人南下及入主的影响,另一方面因客家内部人口膨胀,致使客家先民从原徙居之地特别是闽粤 赣边分迁至粤中及其滨海地区,甚至还远播川桂湘台和东南亚等 地,同时还有一些从闽西粤东倒迁回赣南旧地。

第五次从清同治年问起,由于广东西路发生了持续十二年的 土客械斗,另外还因两广客家多参与太平天国运动,因此,受其影 响,不少广东西路的客家分迁于广东南路和海南等地,而参与太平 天国运动者在天京陷落后多逃匿边远山区甚至远走异国他乡。作为客家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客家文化生成和发展自 然与五次客家移民浪潮密切相关。

概而言之,五次客家移民浪潮 对闽西客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前三次主要在于自身的生成,后两 次主要在于向外传播。而更重要的是,客家先民根在中原,他们迁离中原之际,正值中原文化经历过汉唐盛世而达到高度成熟和灿烂辉煌阶段,而据谱谍记载,客家先民每次从中原南迁时,都有不少人从中原直抵闽西,其中第一次客家移民浪潮时,从中原直接流人闽西的就至少有卓、罗、郭、詹、邱、何诸姓,由此可见,闽西客家文化的根基和底蕴是中原文化。当然,由于自第二次客家移民浪潮起,流入闽西的客家先民不少曾徙居过长江中下游和赣东南等地,这就使闽西客家文化不可避免会受到居住于这些地域的民族和民系的文化的影响。然而,决定闽西客家文化生成的主要因素除了闽西客家的历史背景之外,还与闽西客家生存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联。与中国各地的客家居住地一样,闽西历史上是个典型且比较偏僻的山区。其境内山地起伏,丘陵相连,更有武夷山支脉,玳瑁山、彩眉岭山脉,博平岭山脉和松毛岭山脉等崇山峻岭纵横其间。在古代,闽西客家地区与外界沟通的途径,主要是一条纵贯南北而入粤东并最终流向南海的汀江。据考古发掘与史籍表明,闽西在客家先民未大量流入以前,是一片林荫深郁、瘴气弥漫、猛兽肆行的区域,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居于其中的人类只是少数刀耕火种的畲瑶土著。正因为如此,历史上中原北地战乱不断,甚至唐末黄巢起义军横扫中原至华南以东,闽西仍一?quot;世外桃园"般相对比较安宁,因而成为中原移民逃避战乱,重建家园直至形成客家民系的理想与现实场所。而客家先民在这种封闭的空间生存和发展,其文化的活动表现,除因顺应和改造新的环境而须吸纳土著文化之长外,更多的还是客观上促使了对中原文化传统的固守与承袭。

总之,闽西客家特有的源流发展及其生存空间,决定了其文化是一种以古中原汉族传统为本,但又融通了一些闽西客家先民南迁中沿途相处的民族和民系;特别是闽西境内古代畲瑶民族人文所长的文化。这种文化与各地客家特别是闽粤赣边客家文化大同小异。

二、闽西客家文化事象类举

闽西客家文化丰富多彩。它是客家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一个侧面体现,也是中华文化根深叶茂、博大精深的又一具体例证。限于篇幅,在此择其几个重要方面予以介述。

(一) 闽西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闽西客家方言是客家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龙岩市,讲客话人口不下100万。他们分布在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永定等五个纯客家县,另外,新罗区和漳平市至少有分布于27个村庄约3万人讲客家话。闽西客家话的代表点是长汀城关话,但由于闽西境内地理复杂,因而各县通行的客家话彼此间语音上有些差异。同属汀江流域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四县间的语音虽有所区别,但基本上可听懂通话;连城却因分属汀江、闽江和九龙江流域,音调显得特别复杂,不少乡镇连村与村之间都难用方言通话。因此,闽西客家话尽管在音韵方面与以梅县话为代表点的客家方言一样,保持着大量古中原汉语的要素特色,但其自身还有一些区域性特点。这些特点,据长期研究闽西方言的原闽西大学校长郭启熹教授规纳有六个方面:

一是多数地区舌尖音分为舌叶音[t][t'][∫]和舌尖前音[ts][ts'][s]两套;一般古章组、知组字读舌叶音,少数知章组字读[k]组字组。二是古合口晓母字一般读为[f];古合口匣母字、古合口影母字、古合口喻母字都多读为[v]。三是除靠近粤东的少数地区如下洋话和武平话外,一般只具后鼻音尾韵母[η], 没有前鼻音尾韵母[n]。四是古江通两摄均合流读为[oη]。五是古人声韵尾[p][t][k]大多地区合并为紧喉[ι],仅靠近粤东少数地区还保留[t][k]辅音韵尾。六是多数地方上声不分阴阳,阳去多归上声,因而只有五个或六个音调。

至于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闽西客家方言则与梅县话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二)闽西客家文学。

闽西客家文学包括文人文学和民间文学。尽管闽西地理偏僻,汉化较迟,但其文人创作仍取得一定成就,产生了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和诗人。据中国社科院出版的《客家风情》一书作者统计,从北宋至清末,汀州府至少出现过76位较知名的诗人,如北宋的郑文宝,明朝的李鲁,清代的李世熊、刘坊、黎士弘等,都是成就杰出的作家或诗人。其中特别是郑文宝,不仅著有《郑兵部集》、《江表志》、《谈苑》、《南唐近事》等,诗文与史学在当时都有巨大反响。其诗承晚唐五代诗风,格调轻盈柔软、小巧玲咙、清新酣畅,深得同时的晏珠、司马光、欧阳修等著名诗家称赏,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在其《宋诗选注》中说他?quot;宋初一位负有盛名的诗人"。

民间文学是闽西客家文学的瑰宝,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妙趣横生,而且受众也十分广泛。其种类有传说、故事、寓言,也有山歌、童谣、谚语等,反映的内容包罗万象,但都与闽西人民劳动生活和思想情感密切相关,不少作品现在仍在民间流传。

闽西客家民间文学最富生命力和有影响的是客家山歌。它上承古代"诗经"遗风,并吸收了当地畲瑶民歌的成份;艺术上以"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且常用"重章迭句",尤以比喻"双关"见长;句式多七言四句,诗句精炼,押韵上口;而演唱时都用当地方言,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特别是海外客家华侨华人更是把客家山歌作为思念乡土、回忆乡情的一种形式,所以,它已深深扎根于海外乡亲的心坎,并成为一种意识存在而经久不衰。

(二) 闽西客家艺术。

闽西客家艺术也有文人创作和民间创作之分。其中前者以书

画为主,并且影响深远。自清代以来,闽西书画界人才辈出,著名

画家有上官周、黄慎、华岩、李灿、丘田、宋省予、胡一川、罗晓帆等。其中上官周为闽西客家画界始作俑者,其传世之作《晚笑堂画传》

依据翔实史料和丰富艺术构思,精心刻画了自汉高祖刘邦至明朝骁骑舍人郭德成止共120位历史人物图像,画风继承我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注重"神似"的创作方法,用粗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形成自己独特风格。鲁迅对其十分推崇,日本学者所著《支那绘画史》还专文论述了《晚笑堂画传》的价值和影响,并将《画传》影印发行。黄慎是上官周的学生,与华岩同列"扬州八怪";宋省予则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此外,书界著名者有伊秉缓、黎良得、罗丹等,特别是伊秉缓,其书字工四体,尤善隶书,在其生活的清乾嘉时就有"南伊北邓(邓石如)"之说,并享有"书雄清代,隶尤独出冠?quot;的美誉。闽西客家这一独特的书画现象,与赣南的理学、粤东的诗文平分了明清客家人文界的天下,而且这传统至今仍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闽西客家民间艺术则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有戏剧、舞蹈、音乐、民间工艺等,其中戏剧以闽西汉剧和提线木偶最为著名,前者素有"南国牡丹"之称,后者作为最古老剧种之一曾出访东欧而备受欢迎。舞蹈有龙灯舞、船灯舞、弄狮舞等;音乐有竹板歌、山歌、十班等;民间工艺有陶瓷、制画、雕塑、油漆彩绘、剪纸、刺绣、手扎、竹编、藤椅革编等U庑┟窦湟帐踉冱a href=//lishi.7139.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历史上对推动闽西客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br> (四)闽西客家习俗。

闽西容家习俗丰富多彩,但多为中原汉族风俗习惯的延续,只不过一些习俗在闽西客家中办得更认真、隆重,所以显得有些特别而受人瞩目。

岁时节日方面,由于这些习俗活动基本都在农闲期间或农忙前夕进行,这在农业社会对于生活在山区艰苦环境中的闽西客家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的好时机,所以每个节日都办得隆重热烈。如春节贺岁贴春联、正月十五闹元宵、端午裹粽划龙船、中秋赏月吃月饼、重阳登高放风筝、过年舞狮舞龙灯等,无不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其中最奇特而壮观者,当推连城正月十五日的"游大龙"和"走古事"。所谓"游大龙"是以每姓一龙进行的竞技娱乐活动,其龙由一节节高二米、长四米的竹编纸糊龙身组成,龙首与龙尾还各长六、七米,制作按一家一节分配,所以大姓村屋制作的龙往往有一百多节,长四、五百米,出龙时,从祠堂沿村口婉蜒排去,浩浩荡荡,十分壮观,因而素有"连城大龙甲天下"之称。至于"走古事",则是每台由一孩童装扮成古人古事的担架,由青壮年肩扛护送竞跑。竞赛时,一声令下,几台"古事"齐发,前面不论江河山地都勇往直前,争先恐后,所以非常紧张刺激。近年来,每年元宵时节都有不少中外游客为此特前往连城观赏,甚至被媒体誉为"山区的狂欢节"。

婚丧礼仪方面,也同样多保留中原古风。如婚嫁习俗,尽管各阶层繁简不同,但一般都要经过"六礼仪式":(1)说亲;(2)送亲;(3)报日子和说聘金;(4)盘送嫁妆;(5)接亲和送亲;(6)拜堂。这和古代汉族婚俗"六礼"基本相同。丧葬习俗则正常死亡者一般须经"着寿衣"、"椭?quot;、"报丧"、"摆孝堂"、"落枕"、"入棺"、"吊孝"、"安葬"、"酪三朝"、"做七"和"检金"等程序。其中"检金"(即二次葬)虽在别民族民系中少有,但闽西客家地区却与别地客家一样十分盛行。它是指死者安葬若干年后,挖开墓穴将其遗骸用炭火烘烤,然后按人体结构屈肢装人特制的陶瓮再就地或另择地安葬,这才成为永久的坟墓。据考此俗与历史上客家常迁徙难定居的命运有关,因受中原汉族敬祖睦宗文化的影响,他们在不定期的迁徙中

不忍舍下祖宗便将其灵骨装人陶瓮,每次迁徙时都担挑肩背而行,到达新地点后又再入葬,最后便形成这种二次葬俗。至于其他的社会、生产、信仰各方面的习俗,闽西客家与在中原相关习俗都大同小异。

(五)闽西客家建筑。

建筑是文化的物化体现。历史上闽西客家将中原汉族的建筑艺术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建造了大批风格独特并影响深远的建筑物,为世人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土楼、屋桥和阴塔可谓其中的代表。

土楼是闽西客家的一种住宅形式,分方、圆两种,在闽西客家县中几乎每村都有,但最集中和著名者当属永定县。该县素有"土楼之乡"之誉,在其全境2223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着1882个以自然村落为单位的土楼群,而且客家地区最大的方型土楼和圆型土楼以及最古老的土楼都集中在这里。其中因外观造型独特而备受人注目的大型圆楼,仅在著名侨乡金丰里就有300余座。它们一一座座散布于金丰山区的群山峡谷之中,如同地上冒出的一个个巨型蘑菇,构成了神话般别具一格的土楼风景。

土楼建筑用料简单,可就地取材,用当地泥土并适量加入竹枝、木条和碎石瓦砾板筑而成,但其结构与功能却非常讲究和奥妙。每座土楼都比一般民居规模弘大,而且坚固厚实;其内部厅堂布局、卧室配置、楼梯分布以及边门开设都取严格的中轴对称;所有公共空间都集于中轴线上,沿此线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中心位置即是祖堂,供奉着祖宗的灵位;楼内还设有厅堂、水井甚至学堂和花园,青砖卵石铺地,干净整洁。因此,土楼极便于聚族而居和抵御盗匪与野兽的侵袭,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原文明与当地实际的完美结合。遗经楼和承启楼可分别视为土楼中方楼与圆楼的代表,前者占地10336平方米,由三座五层主体建筑组成;后者占地5376.17平方米;从外到里依次由一圈大环大楼和二圈较小环楼及一个圆心楼组成,环环相套,楼中有楼。屋桥又称阴桥,是指一般桥梁上再构架亭台等以供行人遮阳避雨。这种建筑在长汀、连城较多,其中连城的云龙桥、永隆桥最为著名。阴塔是种倒立在地下的塔,看似泉井,代表者为汀州双阴塔,据说这种建筑在世界各地绝无仅有。

三、闽西客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闽西客家文化根植于闽西客家人中并规范着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且这种现象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恐怕还难以马上彻底改变,因此,人们不禁要问:闽西客家文化在其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究竟产生了什么作用和影响?

客家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客家文化 石壁客家祖地 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客家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一同生活,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

我国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华南岭东地区,集中在梅州、河源、惠州、赣南、闽西等地。客家人的分布非常的广阔,一方面有利于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传播客家优秀文化,但与此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的客家文化都各自集中,这对地方客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造成了一些阻碍。2012年11月,闽西宁化石壁客家祖地成功承办了“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轰动。石壁客家祖地在客家史的地位如此高却在当今社会不甚知名,这必须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本文将以石壁为例,研究地方客家文化传播和发展的现状以及对策。

一、石壁客家祖地简介和当地衣食住行风俗

石壁镇位于福建省西部,处闽赣两省边界中部,与江西石城县毗邻。黄慎、郑文宝、李世熊等客家历史名人就出生在这里。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石壁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域。在历史上客家人的大迁徙中,大多数南迁的客家人都曾聚居于石壁,后再陆续向外迁移,宁化石壁因此被称为“客家祖地”。从这里衍播的客家后裔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客家人口的80%以上。特殊的经历造就了石壁客家人勤劳勇敢、艰苦朴素、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形成了石壁客家人特色的饮食、服饰、语言、宗教文化。

饮食上,石壁以擂茶和酒酿最为有名,这两样饮品都是客家人接待客人的佳品。擂茶是将艾草、香草、车前草、田螺菜等野草捣烂和清水煮,还可以放入粉干和捣碎的花生等,清香甘美。酒酿由糯米酿制,清醇甘美,夏饮清凉解渴,冬天加热饮理气强身;服饰上,石壁客家人的穿戴非常有特色。由于家中年轻人大多外出工作,穿正装居多,传统穿戴主要表现在老人和小孩身上。典型的石壁客家妇女打扮是:蓝色大襟衫,裤头肥大的乌裤,花布鞋,身上还披着黑色的有花边的围裙(叫“掩腹子”)。小孩则是头戴鱼尾帽,项挂长命锁,身佩“包袱子”,穿绣花肚兜。男子长大多系腰带和“荷包”。对于发型发饰,妇女、老人常编发,把发盘成高髻,状如独木舟,称“船子髻”,男性则比较随意;语言上,可以说最原始的客家话是从石壁形成的。客家话保留着很丰富的古汉语成分,同时在与当地人的语言交融中形成了新的客家语系。古时候在以石壁为中心的地区形成的客家话是中原汉语、赣语和本地土语形结合的产物。例如石壁话中称赞女子漂亮,用词“西溪宋”谐音古汉语“西施美”;上,客家人奉行的是多神论,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在石壁都有分布。但是客家人对祖宗的敬仰最为虔诚,在石壁公祠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并将每年公历10月定为“祭祖月”。

石壁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意象。

二、石壁客家祖地的建设,客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石壁客家公祠于1995年建成,是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公祠仿古宫殿建成,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公祠主体占地三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五千多平方米。内有前中后三厅,回廊串联其连为一体。前厅供人休息,陈列姓氏渊源与资料;中厅“玉屏堂”为正殿,祀奉着客家160个姓氏的牌位,供祭祀朝拜;后厅“文博阁”是展示客家文化、珍藏客家谱牒以及文物资料之地。人们还能在特定时候看到客家傩舞。傩舞,是古老的客家人驱邪避灾的一种舞蹈形式。在春节过后不久,石壁就会举行盛大的庙会,由有资历的老人扮演各路鬼神,以舞蹈的方式展现,客家人认为这可以吓走那些牛鬼蛇神。2012年11月,石壁客家祖地承办的“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吸引了众多来自全球的客家人回乡祭祖,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宁化石壁客家文化在近些年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传播范围有限、知名度不高的问题。其实这也是地方客家文化面临的普遍问题,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差别?经过调查、走访、查找资料不难总结原因:

首先,地方客家资源往往开发力度不足,一方面重建筑,另一方面有很多文化因素没有派上用场。如石壁客家祖地有建筑的翻修,却缺少文化内涵的挖掘,导致特色缺乏,文化底蕴不足,吸引力不大。

其次,在开发过程中保护性开发不足。石壁客家祖地的重修过程中为了修建迎宾大道,存在大量破坏农田的现象。建筑建造得宏伟大气,却导致了环境破坏。

最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石壁客家祖地附近旅店少,规模较小,旅客的住宿难以保障。加上交通、用水用电都不够便利,这对游客数量有不小影响。

存在的原因并不只有这几点,只能列出最明显最有影响的几处。其他客家景点存在的问题也是大同小异。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地方客家文化传播范围难以扩大,影响力较弱。

三、应对地方客家文化传播和发展的现状的对策

既然找到了原因,为了地方客家文化更好的发展,有必要针对各自的特殊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这里再次将石壁作为例子。

石壁不仅是客家祖地,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被省苏维埃政府授予“我们的模范区”光荣称号。同时,石壁镇石壁村还是省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石壁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留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境内有东华山、升仙台、围屋、屋桥、谷文昌纪念馆等名胜旅游景点,旅游资源丰富。更有产业优势,石壁是省级商品粮基地,全省最大的烤烟生产镇,当地生产的荆糯、烤烟、水果、茶油、湿子花生等农副产品香飘四溢,闻名遐迩。

我们可以将石壁的这些优势同它的文化联系起来,扩大客家文化传播的范围,增强其影响力:

首先,客家文化结合红色文化。石壁作为客家祖地以及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形成闽赣边界革命地区客家文化、红色旅游一体化的天然优势。还要充分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丰富这一优势,进行以石壁客家祖地为主,东华山、升仙台、围屋、屋桥、谷文昌纪念馆等旅游景点为辅的生态旅游开发。

第二,进一步加强客家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客家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同时完善交通、餐饮、住宿及其它各项配套服务设施。

其次,加强对石壁客家文化的特色研究,突显客家祭祖、客家旅游区的优势,打造“石壁客家文化”的强大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来了解客家文化。同时,我们可以借鉴梅州模式,针对海外客家人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海外客家人投资,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依托,以此推动文化的发展。

客家文化范文第5篇

赖建青

客家围屋是中华民族传统独具特色的民居古建筑,不但是研究客家民系发展历史和文化艺术的特殊载体,其建筑选址与建筑格局中所蕴含被称为“中华文化精髓”的周易堪舆学和风水文化也非常奇特,阴阳爻变与五行学说之相生相克极尽变化之格局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龙南有众多的客家围屋,都是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古民居,这些围屋建于明清时期,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每一座围屋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关西新围的商贾文化、栗园围的官宦文化、渔仔潭围的酒文化、西昌围的石雕木刻绘画艺术……。

如果要剖析解读形成不同文化内涵的原因,就必然涉及到周易堪舆风水学说。

风水是古代先哲在选择住宅地址时择吉避凶的术数,即按照周易堪舆学说中八卦相生相克理论对四周山川水流地理环境的研究。风水的核心是“生气”,涉及龙脉即山势走向、明堂、穴位、河流以及方位等等,住宅环境无形中会对居住者的健康、性格、心理、运气、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富丽堂皇之关西围财气重

建于清朝嘉庆年的关西新围气势恢宏用料考究,精工细作富丽堂皇,有“散落在民间的皇宫”之誉。据建筑专家估算,现在要建造这样一座高标准庄园式的围屋,至少需要6亿元人民币以上,也就是说建造关西新围的徐名钧当时的身价就应该是亿万富翁了。

那么,这个山区的木材商人为什么能有如此大的财气能赚到如此多的钱呢?有人说是徐名钧会经营脑子活,可龙南做木材生意的就有数百人,比他精明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唯独他赚到了大钱呢?也有人说是徐名钧建造围屋时选址选的好,关西新围的位置是块风水宝地,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在数百年前,关西传唱着这样一首民谣:

龙身千里龙头藏,

龙脚踏住上下黄;(关西有上黄村、下黄村)

谁能选中做的好,

金银财宝用斗量。

民谣的意思是关西这个地方的山峦龙脉很好,只是龙头不知藏于何处,如果谁能找到龙头的位置建房,那就肯定能发大财。

关西新围位于关西小盆地的西北部,北面有下燕陂和松江陂,两座水陂的水分别从东、西方向流出,与自东南方向流下的杨屋场河汇聚成关西河,关西新围正好在其中间,在风水格局上叫做“四水归聚”,按照“山管人丁水管财”的理论,这里无疑是旺财聚财的风水宝地,也就应该是隐藏的“龙头”之处,徐名钧显然是请到了风水高师,才能在关西广袤的土地上找到这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然而,从风水格局上看,关西新围的位置虽然是旺财聚财的风水宝地,可美中不足的是南面关西河边有一座山状如白虎回头,虎头正对着围屋的正厅,真可谓是虎视眈眈。

风水学中说:“不怕青龙高万丈,就怕白虎回头望。”

而从白虎山前流过的关西河又位于盆地的腹地,在风水格局上称作“穿膛剖心水”,有大凶之兆。

为了弥补这两处之不足,又能在“龙头”之处建围,风水师在围屋南面墙外挖了一口状如弯弓的池塘,用“弯弓水”逼住对面山上的白虎,同时在围屋正厅的对面建立一座“照壁”,挡住“穿膛剖心水”之煞气。围屋正厅座北朝南,大门方位取向申山兼坤;为迎住自东南方流往西边的杨屋场水,采用“天门开,地户闭”之法,在围屋东、西各开有一围门,取“开门引水来,日夜进宝财”之意。

风水学中说:“来水财,去水官。”

位于“四水归聚”风水格局的关西新围果然是旺财聚财的风水宝地,徐名钧自围屋开基后的三十年间财源滚滚,富不可言,木材生意做的顺风顺水,象狮子滚绣球一样越做越大,赚来的财富助他完成了建造大围的夙愿,成为当地一方有名的财王。

恢宏奇诡之栗园围官气旺

走进栗园围,随处可见象征官宦文化的匾额物项:镌刻着举人进士身份的拴马石、象征官府衙门的祥云石鼓、官家气派的三门府第建筑、八柱朝天的皇家王府格局以及大夫第和进士及第牌匾……。

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的栗园围迄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与其他围屋不同的是栗园围代代出官贵,朝朝有仕显,官气十分旺。有人说栗园围之所以能人才辈出,不仅是李姓家族重视子孙的教育,而且建围时选址选得好风水好,可谓是一语中的。

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说,栗园围位于群山环抱的里仁盆地之腹地,四周山连岭接,峦拥峰抱,形成了“五马归巢”、“五虎归堂”两大风水格局,围屋的位置正处于其“中柱霸主”部位,吸纳着两大风水之精华;而自西北向东南的濂江河环绕围屋流去,“来水财,去水官”,从而孕育出官禄贵气萦绕环流。

纪缙祖祠是栗园围的核心部位,坐东朝西辛山酉向。出于聚财以养官禄贵气的考虑,取风水学“水为财”之理论,在纪缙祖祠前面开挖了三口大池塘,终年积水不竭。然而,由于里仁盆地宽阔以及围内院落空旷,一泻无遗,与夕阳西下时返照于三口大池塘又产生的“日光煞”形成两大隐患。为收纳泻气和挡住“日光煞”,纪缙祖祠与大池塘之间建立了一堵高约三米的围墙,并在南面丁山午向开门以连通纪缙祖祠。

栗园围整体格局系“杀上带印”,宜以“披坚执锐”与之相配。围内之布局西半部是以三口大池塘为主辅以水田草地的农耕休闲区,隐喻三国演义中刘备为麻痹曹操故装学圃,其实暗藏大志,后来引出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在东半部房屋住宅区却以八八六十四条巷道穿插交错,形成兵法上军事布阵的“八门金锁阵”,绵里藏针暗伏杀机,以“杀上带印”助育官禄贵气。

由于栗园围所处方位属“木”,需要用水来养,因此在围内梨树下小祠厅对面建一排高低错落的房屋,这种波浪形的房屋在风水学上叫“水形屋”,用“水形屋”之“水”滋养围屋。

从《李氏家谱》和“栗园围历代仕显名录”上记载,自明代以来至清朝末年,栗园围多有经科举考试或军功封赏取得功名者,上自省部高官进士及第,下至府县官吏举人贡生,代不乏人。

风水学是我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在古代建筑选址、规划、设计、营造中几乎无所不在。风水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文化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了我国古代哲理、美学、心理、生态、地理、景观等各方面的丰富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学又是古代先哲研究天文地理与人类休养生息的一门学问,是古代沿袭至今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古代趋吉避凶、迎瑞纳福的一种价值取向、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