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年会开场音乐

年会开场音乐

年会开场音乐

年会开场音乐范文第1篇

一、讲演并重,风格各异

课程采取将讲课和现场演绎相结合的方式,主讲人一边讲解,一边由演奏者现场演奏相关片段,再进行乐曲的完整演绎。担任课程主讲的老师们讲授风格各异:有的严谨,专门就某个专业学术知识或演奏技术难点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有的平实,讲解深入浅出,侧重在音乐知识的普及;有的幽默风趣,将艰深的演奏技巧和理论难点溶于生动的比喻和直观的现场演示中。通过音乐学院内外的专业教师、学生以及演奏家们对美妙音乐的现场演示与细致的诠释,使观众对于音乐艺术的内涵、分类、历史、作品、音乐家以及相关的音乐理论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全新的理解。在师生们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了解构成音乐意象的声音,包括音乐语言里的旋律、节奏、调式、和声、复调、曲式、音色、音质等基本要素;知晓在表现音乐艺术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即器乐形式的各类基本知识等。

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素质教育课堂之音乐会系列涵盖的音乐知识丰富且平衡。在17场素质教育音乐会中,西乐7场,约占41%,其中弦乐、管乐、键盘所占比例基本相当;声乐4场,约占23%;民乐2场,约占12%;舞蹈1场,约占6%(详见图表2);以本校学生为演出主体的声乐器乐综合音乐会3场,约占18%,基本涵盖了中外各种音乐艺术形式。譬如,以声乐为主题的四次课程,包括由校合唱团献演的中外合唱歌曲专场、由政治部前线歌舞团音乐剧演员与上大音乐学院教师联袂演出的音乐剧专场、由贵州松桃盘信镇民族中学教师与音乐学院教师共同演绎的民歌专场,以及音乐学院师生同台的美声独唱专场;再如,以键盘乐器为主题的四次课程,包括青年钢琴家王鲁的钢琴独奏专场、上大音乐学院学生献演的双排键电子琴专场、校钢琴协会成员演绎的双钢琴及四手联弹专场以及由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单簧管与钢琴双人组联袂演出的室内乐专场等。这些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在吸引观众眼球,激发观众更加浓厚的兴趣的同时,在艺术知识的普及方面基本做到由浅入深、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知识点较为平衡。

三、师生同台,其乐融融

年会开场音乐范文第2篇

1.行业特点

音乐产品分类全而细,能较大范围兼顾消费需求。如根据消费人群各个欣赏喜好的欧美流行音乐、日韩流行音乐、港台流行音乐、大陆流行音乐、欧洲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古琴、二胡、古筝等);根据生活需求(特定目的)的车载音乐、养生音乐、胎教音乐、幼儿教育音乐;这些人群在购买音像制品时,都有自己特定的目的,如作为兴趣爱好收藏、或者特定需要。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对某音乐类型、音乐风格、某一明星或者某一首曲子的喜爱程度来购买,这种消费具有购买的特定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但是,音像业产品制作层层环节、烦琐工艺,使得产业链出现制造成本高、运作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等诸多弊端。

2.行业描述与现状

音像制品行业是以磁带、唱片、CD、VCD\DVD等有形实体为载体制作音乐产品,经过音乐创作、录音、加工、设计、包装、批发、运输,以物流的方式到达连锁店、零售店等销售终端,最终销售给消费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音乐演出市场的日益红火、数字音乐狂潮的来势汹汹,使得传统唱片业受到了巨大冲击。据国际唱片工业协会(IFPI)数据指出,网上传播盗版音像制品每年给音像行业带来至少50亿美元的损失。尽管唱片业不断改进经营方式,力图降低成本、缩短周期,但效果甚微。

3.音像制品行业与传统民族音乐联系的思考

笔者认为,发行商在音像制品发行内容上多偏向城市消费人群及青年,针对镇乡消费人群的音像制品发行力度不够。在广大的镇乡村,劳动人民更需要符合他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娱乐的音乐音像制品。偌大的音乐产业销售市场,音像公司不能只把眼光盯向城市消费群体、年轻人消费群体。应当积极努力拓宽镇、乡、村市场,挖掘土生土长在民族民间的音乐,制造农村消费群体喜爱的音乐产品。同时,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更可通过与音像制造业的结合实现商业化生产,发挥其有效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音乐商业演出

1.国内市场演出

(1)行业描述与现状。国内市场的演出,主要有流行音乐演唱会、各交响乐团、民乐团的演出。据统计,上个世纪90年代初,北京音乐厅的结算演出费由1993年的12万元增至2000年超过1000万元。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的开幕国际演出季从开始到4月6日,总计演出120场,音乐类的比例独占鳌头。

(2)行业特点。音乐产品的内容具有选择性,行业运作模式不同与音像业。消费群往往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具派生音乐产品商品价值的延续性和可再生性。如炎黄风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推出《炎黄风情》交响组曲时,逐步开发《炎黄风情》系列动漫产品、新媒体绘画、雕塑、服饰、工艺品等产品;流行音乐的粉丝们也会因为钟爱某歌手或明星而购买其代言的非音乐类商品。

(3)国内演出行业与传统民族音乐联系的思考。从商业演出内容上看,每个剧场的演出内容不可能只有欧洲音乐,否则音乐产业必由单一演绎走向歧路。从观众消费角度来看,音乐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表达方式,因文化审美观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只有多领略各民族音乐,才能体会音乐世界之美。如2006年国家大剧院上映的开幕演出季中,国内剧占的比例为67%。因此,笔者认为,在现场演出和剧场演出中,民族音乐同样可以找到发展之路。民族音乐的宣传推广,应当做文化产业而不是娱乐产业,突显其文化价值,利用消费者的文化价值欣赏与认同派生其商业价值,同样可以制造追“民族风格热”,派生“民族文化”内涵的非音乐商品。

2.国际市场演出

(1)行业描述与现状。国际市场的演出是由承办和经营演出业务的专业公司组织的面对国际音乐市场的演出。如中国对外交流演出公司、中演文化娱乐公司,负责接待来华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组和艺术家,并提供各项管理与服务。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和经办中国表演艺术团、组和艺术家在世界各地的巡回演出。既承办官方文化交流项目,又经营商业性演出活动,通过交流为国内外演出经营者及艺术团体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

(2)行业特点。音乐产品多具有民族性和代表性。行业定位准确,在针对国际市场挖掘利润空间的同时,旨在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内容题材选择不如音像业、数字音乐市场广泛,节目质量筛选精于国内演出市场。

(3)国际市场演出与传统民族音乐联系的思考。国际市场演出是民族音乐做大做精的巨大推动力。在海外市场,开发我国传统的民族艺术,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和文化,才是在国际音乐市场演出实践中一张制胜的王牌。正如2008年“北京音乐与艺术市场现状及发展态势高层论坛”中,某一国际演出公司老总谈到其公司成功经验时指出,在国际演出市场,他们公司主推原生态民族民间剧目和中国古典文化剧目。认为只有把民族点与国际接轨,吸纳我国各民族音乐文化,才能使我国的音乐产业在世界性的独特语义系统内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当然,做好“民族化”品牌的同时,也要注重商业化运作,找到国外观众认同的文化的切入点。

三、数字音乐市场

1.行业描述与现状

数字音乐市场不同于传统音乐产业行业。它是以数字信号方式传输、以网络为载体,有电信运营商、数字音乐服务商、技术开发商加入的新兴并快速崛起的行业。如手机铃声、彩铃、MP3、无线音乐等。据易观国际的《中国唱片业年度综合报告2006》,2006年我国音乐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38.2亿,无线音乐118.9亿,互联网音乐1.17亿。数字音乐市场的产值已远远超过传统音乐产业。它的出现,对于其他传统音乐产业行业,是个巨大的颠覆和挑战。

2.行业特点

音乐产品极其丰富、复制性强;消费者选择自主、消费价格低廉;消费市场多元化(用户选择音乐种类的多元、音乐资源分享的多元);发行成本低廉、销售方式高效快捷、商业反馈机制快。

3.数字音乐市场与传统民族音乐联系的思考

消费者对浩如烟海的数字音乐市场中产品的选择,除了个人喜好,也会按“新、奇、特”标准,筛选个性另类的音乐商品。而生产商和销售商为了吸引更多类型的消费者,尽力充实自己的音乐产品库,由此,以民族音乐为内容的音乐商品,在流行音乐占据半壁江山的音乐数字市场中拥有一定份额。但是,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百度音乐、雅虎音乐等数十个音乐网站上搜索“民族音乐”时,给出链接的民族音乐都是由琵琶、古筝、竹笛、二胡等乐器演奏的器乐曲,各民族民歌作品甚少。即使有,也是耳熟能详的民歌,这说明开发商对民歌种类的挖掘力度不够。民族音乐的挖掘与整理、继承与发扬,保护其类型多样化,应该引起业内业外的重视。利用民族音乐多元化这样的丰富资源,开发以“各个民族音乐”为内容的音乐产品,足以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年会开场音乐范文第3篇

18世纪,音乐节的形式在欧洲开始陆续出现,音乐节的含义是指在某个主题的号召下,很多音乐人集中到一起,在数天的时间里为歌迷带来一系列演出。为了不受场地限制,接纳尽量多的歌迷,这种音乐节经常是在户外的露天演出。相比在室内场馆看演唱会或在音乐厅欣赏表演来说,音乐节更接近派对的性质,在舞台上乐手可以自由发挥,而台下的观众可以肆意欢呼雀跃,这种更加开放的形式,对于喜爱音乐的人来说,是名副其实的节日。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音乐节来自于1969年在美国举办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演出场地是一个能容纳10万人的农场,但在演出的三天时间里,却涌入了40万观众。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成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1960年代中晚期,战后的思潮很激烈,年轻人有足够的见解却不被重视,挫折感与避世感顿生,他们渴望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追求和平、平等的世界观。摇滚音乐成为了他们向世界发声的方式,而音乐节“和平、反战、博爱、平等”的主题,扣动着他们的心弦,让他们重拾理想与激情。

改革开放后,欧美的流行音乐传入中国,并深深影响了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举办音乐节的想法也在中国大地上酝酿着。1999年,“喜力节拍夏季音乐节”在北京日坛公园举行,正式拉开了中国音乐节的序幕。在之后的岁月里,音乐节像雨后春笋一般,在各地轮番登场。

2012年,作为“花溪之夏艺术节”的节目板块,“迷笛音乐节”首次登陆贵阳,在美丽的花溪公园进行了为期4天的音乐节目演出。包括老、中、青三代代表中国摇滚音乐发展脉络的乐队及国外知名乐队齐聚一堂,一批带有中国民族风和贵州本土音乐特色的音乐团体也参与了演出,整场音乐节,为乐迷呈现了朋克、金属、摇滚、独立、民谣、电子等诸多音乐风格。这次演出在贵阳造成了很大轰动,预售的门票被抢购一空,既有来自贵州各方的本地音乐爱好者,也有专程从四川、重庆、云南等周边城市特意赶来的音乐节忠实歌迷。现场不仅有着青春洋溢的学生族群,更有许多青年情侣和带着孩子而来的家庭。艺术不分国界,音乐更是让人消除隔阂,在音乐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让自己舒服的动机。

迷笛是国内音乐节里的知名品牌,被称作中国的伍德斯托克。作为中国户外音乐节的先行者,迷笛音乐节一直在积极开拓中国音乐节市场和尝试引入新鲜的音乐元素,在保持音乐纯粹性的基础上探索与地方文化特色结合的可能性。贵阳的忠实乐迷早就对迷笛的到来望眼欲穿,正因为如此,2012年迷笛音乐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场盛宴,让贵阳这座城市彻底被音乐所点燃,之后的2013年恒大星光音乐节在贵阳奥体中心成功举办,2014年中天音乐节在未来方舟拉开帷幕,2015年迷笛再次降临贵阳,同年在中铁国际生态城的红牛现象音乐节也火热开唱,而今年在观山湖公园举办的畅想七月音乐节也刚刚结束。

对于乐迷来说,参加音乐节是他们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对于普通人来说,音乐节是娱乐生活的另一种选择。因为有了音乐节,许多外地的乐迷赶赴贵阳,带动了旅游经济,即便对于普通游客,音乐节也是旅行观光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于举办音乐节的支持,是因为可以借助音乐节的号召力来提升地方形象和知名度,也是从旅游业和招商引资的角度出发的。在欧洲,部分年轻人每年至少会去参加两到三次音乐节,音乐节是年轻人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中国音乐节的市场潜力很大,其周边经济和所衍生的商业价值都有待进一步探索挖掘。

贵阳的夏天舒适宜人,对于举办音乐节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太阳落山凉风扑在脸上,让狂热躁动了一天的人们随着音乐卸下疲惫,从心里感到畅快。音乐与风景是相互相融的,每一个音乐节都会因为这个城市的特质而变得具有不一样的气质,北上广的文化多元、镇江的滨海风情、张北草原的宏达磅礴、贺兰山的苍茫冷峻,都因为音乐节而显得形象鲜明。至于贵阳,这个四面环山、绿树葱郁,拥有爽爽气候的城市,属于它的音乐是清新或大气、疯狂或温柔?只有留待参加过音乐节的人去品评了。

年会开场音乐范文第4篇

叶小纲教授发起创办的北京现代音乐节经过六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具有鲜明艺术个性和强烈先锋意识的年度大型国际性音乐活动。音乐节始终立足于以学术为先导,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音乐的创作与普及,以开放包容的意识建立和加强国内艺术高校、院团以及与国际音乐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和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本届音乐节的活动共包括14场音乐会,4场音乐家讲座,1场学术研讨会,两个主题展览,以及新增的特色活动“首届中国艺术院校作曲学生辩论赛”的10场比赛。可以说,本届音乐节以其鲜明、新锐的定位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为首都观众呈现了一个独树一帜、充满个性的国际性现代音乐推广交流活动。

“音乐创作,思想先行。”

本届北京现代音乐节特别推出的“首届中国艺术院校作曲学生辩论赛”是由中央音乐学院发起,并与全国开设作曲专业的10所知名艺术类院校共同策划而成,除国内7所音乐学院的加盟之外,此次辩论赛还得到天津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三所综合高校音乐学院的积极响应。此项活动关注艺术院校作曲专业学生的音乐教育,旨在为青年作曲人才提供一个表达创作思想,展示综合素质的平台。

辩论赛的论题涉及音乐创作与传播,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大学生活与学习等各个方面,反映了中国音乐界对于当下音乐创作中各种现象的思考。其中 “在严肃音乐创作过程中,作曲家是否要迎合听众的喜好”,“现代音乐的受众群体较少,鉴于现状,对听众群体的培养是否必要”,以及自二十世纪上半叶就引起争论的,几乎可称为“世纪论题”的“中国作曲家的作品是不是一定需要具有本国民族性和民族风格”等辩题尤其令人关注。在辩论赛过程中,80后及90后的各路辩手妙语连珠、唇枪舌剑的精彩对决充分反映出他们敏锐的思维和广博的知识背景,向评委及观众展示了作曲新生代不可忽视的思想力量。可以说,辩论赛评委会主席唐建平教授在开赛致辞中所提倡的“音乐创作,思想先行”,在这些年轻作曲人才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经过初赛、半决赛和决赛,最终中央音乐学院和天津音乐学院代表队分获冠、亚军。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以及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代表队获得了此次比赛的优胜奖。入围奖包括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五个代表队。

正如组织者和评委们所说,此次辩论赛进一步破除了中国灌输式教育的模式壁垒,是对学生思维思辨能力的一个锻炼。辩论赛把青年学子们作为主角推到学术研讨的平台上,激发他们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度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这也为作曲专业的教师和作曲家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本届辩论赛得到了评委们、参赛选手以及观赛观众的充分肯定,也引起了音乐界的极大关注。从这一点上看,辩论赛举办得非常成功。多位评委都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扩大选手范围以及参赛规模,各代表队选手也都期盼着明年再聚首中央音乐学院的辩论赛场,相信那时的攻辩过程会更加精彩!

“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创作是第一位的。”

中央领导同志一直对民族音乐的发展趋势高度重视和关心,曾作出许多重要指示。为进一步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本届音乐节推出了一些优秀的民族器乐作品,以及民族器乐独奏与西洋管弦乐结合的协奏曲。其中,在开幕式上演奏的叶小纲教授的《琵琶协奏曲》和在当代作品音乐会上推出的温德青教授的《蚂蚁搬家》均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琵琶协奏曲》在民族音乐韵味和旋律形态上保留了大量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同时在音色发展与结构上与当今世界的音乐发展紧密相连,可说是一部优秀的民族器乐与西洋管弦乐队的协奏曲。该作品不论是在德国的世界首演,还是在美国卡内基音乐厅和华盛顿林肯中心的演出,都得到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以及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此次音乐节是国内听众有幸第一次聆听此作品的演出。温德青的《蚂蚁搬家》,则是一曲幽默、趣味及音响实验相得益彰的作品。

另外,全力推介现代音乐创作的优秀作曲家和优秀作品一直是北京现代音乐节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叶小纲教授在主持现代音乐节有史以来推出的第一场中国作曲家专场音乐会(秦文琛室内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时指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创作是第一位的。”

秦文琛教授的音乐创作以其强烈的色彩性对比和独特的空间感,受到国内外音乐界同仁的高度关注。本场音乐会中包括作曲家在1999至2008年间所创作的六部优秀的室内乐作品。第一部作品《怀沙》(十一位演奏家的室内乐)当中木管、弦乐、键盘以及打击乐器之间多种音色忽而浓烈、忽而稀疏的色彩的对立统一,以及齐奏部分多声部块状色彩的层层叠加与激越丰满的音响把听众带入屈原诗篇中波澜壮阔、瑰丽奇特的浪漫主义画卷。而下半场的琵琶独奏《涣》则与《怀沙》形成了鲜明对比。作曲家充分挖掘了琵琶的音色资源,全曲一气呵成,更多是一种对自然界微妙迷离的光影变幻的描述,其中跌宕起伏的音响更像是对大自然冰雪消融的过程的音响素描,而非戏剧性的表现。另外,他的作品当中极具张力的延伸感和宏大的交响性音响(如《怀沙》与《地平线上的五首歌》)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强烈感受。而《太阳的影子III&VII》当中的大提琴声部使人联想到内蒙古说书调的音乐元素以及马头琴和呼麦的音色,这也反映出作曲家的内蒙古情结在其创作中的深远影响。秦文琛的创作突出了自然世界与想象世界的结合,对各种乐器性能娴熟的掌握使作曲家创造出时而沉静、时而绮丽的音响色彩的奇幻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音乐会的演出阵容包括多位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演奏家以及活跃于当今乐坛的青年教师们。演奏家们对作品近乎完美的诠释使得作曲家所要表现的内涵得到了准确的传达。

本届音乐节上还有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陈牧声蕴藏了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牡丹园之梦》和《冥想》,泰国青年作曲家那荣•普朗查荣充满能量和动力的《现象――神秘与未知》和《窃窃私语》以及其他的华裔作曲家及欧洲作曲家的新作以交响乐及室内乐专场的不同形式得到了展示。此外,“美丽新”室内乐专场音乐会特别向首都观众推介了藏族青年作曲家觉噶和米久丹增的新作,其空灵、悠远的意境仿佛是作曲家心中对家乡的无限眷恋。首都师范大学和广西艺术学院的专场音乐会也向首都听众集中展示了两所院校师生近年的音乐创作成果。

这些新人新作的不断推出使更多的人对国内外当代音乐创作中的新生和中坚力量有了更多的了解,展示了现代音乐创作的大趋势。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跳了。”

本届音乐节最引人注目的一场演出是“平克•弗洛伊德――现代音乐与芭蕾”音乐会,这是北京现代音乐节首次与中央芭蕾舞团合作把芭蕾艺术带入到观众的视野当中。面对多年愿望即将成为现实,叶小纲教授在开演致辞中激动地说:“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跳了。”

本场演出的三部作品都极具代表性:《火鸟》是二十世纪初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现代音乐的经典,法国编舞大师莫里斯•贝雅极具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的版本与音乐高度契合,是当代芭蕾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最后的天堂》是法国著名编舞大师罗兰•佩蒂根据叶小纲教授的同名小提琴协奏曲特别为本场音乐会创作的现代芭蕾。技艺精湛的舞蹈演员通过大量的旋转、肢体的缠绕和充满力度的造型表现出纠结痛苦的爱恨情仇与小提琴时而缠绵、时而激越的戏剧性表达默契地融为一体,为听众提供了对这一作品别样的解读。

下半场的《平克•弗洛伊德》是罗兰•佩蒂大师的代表性作品。这是他根据英国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的音乐创作的芭蕾作品,该作品开创了现代摇滚乐与芭蕾舞融合的先河。或是热情奔放、或是浪漫唯美、或是诙谐幽默的音乐与充满生机和震撼力的现代舞、爵士舞以及芭蕾风格的舞姿相结合,加上简洁抽象而又有些光怪陆离的灯光设计,营造了迷幻神奇的艺术效果。

由中央芭蕾舞团及其交响乐团奉献给观众的这场现代音乐与芭蕾精品音乐会中的每部作品都博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使每个人都得到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从本次现代音乐与芭蕾联袂的成功,到大家对福建晋江布袋木偶剧团演出的木偶戏的浓厚兴趣,可以充分感受到北京现代音乐节所秉承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以及长期对传统艺术发展的关注。

“今天的现代音乐必定是属于未来的。”

北京现代音乐节的宗旨之一是推动现代音乐的创作与普及。对于普通听众而言,现代音乐似乎从来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难得一见。而音乐总监胡咏言教授主持策划的“我的《春之祭》”交响乐讲解音乐会及一年级新生成人仪式为帮助普通听众解开现代音乐之谜提供了一个典范。

整场音乐会以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于二十世纪初的《春之祭》为例,通过胡教授的讲解和EOS乐团年轻队员们的现场演奏为大家解读这部二十世纪初的前卫之作。

胡咏言教授首先在钢琴上把《春之祭》中尖锐刺耳的和弦分解为两种调性音阶的叠置,结合运用了这两种调性的贝多芬和瓦格纳的作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这首作品与传统音阶调式的关系。这种让听众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讲解,使很多人都拥有了一份捕捉到神奇面纱背后的秘密的兴奋之情。他还借助四件民乐器来即兴演绎第一主题,在曲中充满原始动力,同时让学生感觉“很时尚”的节奏部分加入架子鼓等方式,让大家感受到特别亲切的“现代感”的架子鼓与铜管乐的合奏,以及搓衣板音色的加盟创意,为在座的听众和演奏者都带来了创造性体验。

胡咏言教授在讲解中强调:“今天的现代音乐必定是属于未来的。”年轻的EOS队员们最后对《春之祭》全曲准确而充满热情的演奏使我们看到了未来的优秀演奏家们的身影。把复杂的调性系统和节奏分解简洁化,掀开现代音乐经典作品背后的面纱,首先使年轻的演奏者们勇于面对困难的挑战,充满热情地展现现代音乐的魅力,然后才能够让更多的听众通过经典的演绎领悟到现代音乐的精髓。

关注社会生活

北京现代音乐节的一个突出主题就是对当今社会重大事件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的关注。音乐创作与人类社会重大主题的紧密相连折射了北京现代音乐节所倡导的作曲家的社会责任感。

开幕式音乐会的作品中涉及了2008年中国发生的两件大事。叶小纲教授为29届奥运会开幕式而作的钢琴协奏曲《星光》在开幕式音乐会上由奥运会开幕式的B角、中央音乐学院优秀青年教师谭晓棠与上海爱乐交响乐团共同倾情演绎。当钢琴声部银河般熠熠生辉的旋律与气势磅礴、气息宽广的乐队全奏在现代音乐节上再次奏响,听众们都不由回想起2008奥运会期间一个又一个辉煌时刻。

2008年另一件令人终生难忘的大事是“5•12”汶川大地震留给我们的无比伤痛和对亲人及受难者的缅怀之情。开幕式音乐会特别挑选了美国著名作曲家罗伯特•比瑟创作的《夜晚的祈祷》和英国作曲家沃恩•威廉斯的《田野中的花朵》作为对这场灾难和坚强的四川人民最好的纪念。

闭幕式音乐会上波兰著名简约派作曲家热格曼•克劳兹创作的《宽容颂歌》亦表现了人类大爱的主题,全曲尾声光辉亮丽的铜管齐奏似乎预示了全人类最终走向和谐大同的光明未来。

闭幕式音乐会的最后一部作品再次将整个音乐节推向高潮。著名作曲家郭文景教授2009年的新作《山之祭》是为告慰“5•12”大地震中死难和幸存的四川乡亲而创作的打击乐协奏曲。在张艺的指挥下,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充满张力且气度恢宏的演奏和打击乐独奏的动人心魄浑然一体。作曲家在此曲中秉承了早些时候的《戏》和《炫》对打击乐器音色近乎极致的挖掘,打击乐演奏家李飚酣畅淋漓的演绎完美地体现出作曲家所赋予乐器的丰富表现力。最后,鼓的乐章中排山倒海般的结尾为整个音乐节最后的高潮带来了极其震撼的效果,充分展现出音乐节音乐整体安排的深思熟虑和磅礴大气。

2009北京现代音乐节圆满地落下了帷幕。除上述的几方面亮点之外,本届音乐节还包括了阿诺德•勋伯格之子劳伦斯•勋伯格带来的“勋伯格世界巡回展览”以及“中国大提琴学会2009研讨会”等学术活动。这些都可以说是北京现代音乐节开放和包容理念的最佳体现,其多视角的艺术活动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的方向。

六年来,北京现代音乐节因其独特的定位,已成为中国音乐界独树一帜的文化艺术盛典,在国内外音乐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得到了文化部、教育部以及北京市政府等国家机关的认可,同时也得到有关国家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相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之下莅临观看了此次开幕式音乐会,并在中场休息时接见了音乐节主创人员及演奏家们,对他们的精湛表演大加赞赏,对音乐节的举办给予了充分肯定。相信在相关部门领导的具体指导和支持下,在中央音乐学院及全国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以及全国艺术院校及院团的鼎力相助之下,未来的北京现代音乐节必将在现代音乐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上不断拓展,为音乐作品的创新和社会音乐文化的推动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年会开场音乐范文第5篇

在新年佳节来临之际,从广播、电视或者音乐厅中欣赏一场轻松惬意的新年音乐会,已成为许多都市人重要的节日文化活动。为满足广大听众的需求,几年来,北京音乐广播陆续转播了在北京举行的各种类型的新年音乐会,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而繁荣起来的国内演出市场,已使中国的音乐爱好者的音乐鉴赏力不断提高,他们渴望“不出家门”就能够与世界同步欣赏到国际一流水准的新年音乐演出。虽然电视转播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一定阶段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多年来它那种较为单一的音乐形式使许多音乐迷感到不够“过瘾”,于是他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具有更加丰富的音乐内容和更高艺术水准的柏林除夕音乐会。可由于各种原因,截至2002年,国内广播电视媒体均未有转播的先例。因此,很多国内的乐迷只有通过购买历年柏林除夕音乐会的DVD影碟和CD唱片去聊补“无米之炊”了,这使得柏林除夕音乐会的DVD影碟和CD成了音像店里的抢手货。

当然,在家看碟毕竟和“听”现场不是一个感觉,况且当年的音乐会要等上近一年才能看到或听到,这对于那些性急的朋友还真有些“远水不解近渴”。

正是考虑到国内音乐爱好者的这种迫切需求,曾多次通过现场转播的方式为京城乃至全国的听众介绍大量世界各地优秀音乐演出的北京音乐广播,在1999年首次成功转播了萨尔斯堡音乐节之后,就特别部署转播小组取道柏林,开始与德方接触有关柏林除夕音乐会的转播事宜,希望能早日让中国的音乐爱好者与世界同步欣赏到这台世界乐坛最高水准的新年音乐会。虽然由于安排上的问题,当年没有能够实施这一计划,但正是那次柏林之行,奠定了后来北京音乐广播成功转播一系列欧洲著名音乐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