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年会创意小游戏

年会创意小游戏

年会创意小游戏

年会创意小游戏范文第1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大众体育的发展,体育游戏这一健身效果好、学生主动性高的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广泛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体育游戏就是注重了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获得自主、快乐的情绪,发展个性。笔者根据多年的小学体育课教学经验,总结出关于小学体育游戏创编的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新奇而又有喜剧色彩的游戏创编

只有使游戏新奇,才能诱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游戏的创编出乎学生的意料,好奇心被激发,他们“蠢蠢欲动”,或许会想:“我能做好吗?――我一定会比别人做得更好的!”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认真地去完成这一个游戏。如一年级学生做“夹着球走”的接力比赛,学生受腿短的限制,跨下夹球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更何况要走完10米距离的路程,那是“雪上加霜”,便会出现很多的滑稽场面,不能用手抱球,举步难行,或是走几步球便慢慢下滑――成了“母鸡下蛋”,让学生捧腹大笑。所以为了能完成好而作不懈的努力。

方法2:淡化竞技意识的游戏创编

改变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思想也是大纲的要求,淡化竞技意识,能更大的提高游戏的娱乐性。学生只要在体育游戏的竞赛中认真完成,遵守纪律,听从指挥,都能拿到一块“金牌”。这样的游戏教学的比赛中,每位学生都会认真去做,集体项目更会为集体着想,争取“第一”,培养了勇敢顽强、奋发向上的精神斗志。达到竞赛目的,又实现了体育游戏的娱乐目的。当你向全班三分之二的学生,或只有几个不在内的众多学生宣布游戏结果均取得“第一名”时,他们会双手握拳高举头顶大声地喊“耶”。

方法3:故事化、情节化的游戏创编

故事化、情节化的游戏更具趣味性,这种别具一格的设计,容易使低段学生能进入情境,走入角色游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游戏“小明的星期天”(注:自取游戏名),把“赶小猪”、“穿过小树木”、“跨过小河”等游戏连在一起,编造一个很动听的故事,让学生都去当“小明”,达到了游戏效果,又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受到教育,身体的正确姿势活动能力得到发展。

方法4:结合时事的游戏创编

要关心时事,并通过游戏把信息带给学生,使学生从中获得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国家大事,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那么如何在创编游戏中体现出来呢?如我们国家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我以此为背景,创编了“宇宙飞船”的游戏,在玩这个游戏之前我跟同学讲了关于“神舟”飞船的事情及相关的知识,使学生通过游戏不但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从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个游戏是这样设计的:让一名学生在前,两手侧平举,做“飞船”,另一名学生在后,将双手前平伸直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做“火箭”,然后“火箭”推着“飞船”送入“太空”即指定的地点,到达目的的后“火箭”返回做“飞船”,再后面的同学则做“火箭”,依此类推。

方法5:因地制宜进行的游戏创编

“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例如,在寒冷的冬天,孩子们能根据厚厚的冰层创造出“冰上打溜”游戏;在阴雨连绵的日子,又充分利用泥巴创造出“甩泥响”游戏。现代体育正在显示出回归自然、走入自然的趋势,随着一大批娱乐性体育项目的产生,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仰慕和追求。如:“越野滑雪”、“江河漂流”、“露营”、“踏青”、“溜冰”、“骑马”、“划船”等,就是人们利用余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好项目。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从中选择并创新一些适a应儿童的游戏,如顺手拿来的短木棍、石片、小布条、气球、手帕、小玩具、风筝、纱巾、绳索、沙包等,都可以成为开发孩子智力、陶冶情操的素材;周围的许多物体,如断墙、土丘、桥、树林等都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场所。我们可以依次创造出简单实用的许多游戏。如利用硬纸卡创编出游戏“玩飞标”,进行投抛练习;利用当地的土丘和沟壑,创编“爬山越沟”游戏,进行奔跑练习;利用脱粒的玉米棒,创编“炸碉堡”投掷游戏等,这都是学生喜欢的。只要我们留心去发现,就会挖掘出很多符合地域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的游戏。

方法6:古法新玩,在内容、形式上创新的游戏创编

年会创意小游戏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游戏;体育教学

体育游戏是一种开展极为广泛的社会性活动,是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的主要手段。它是按照一定目的和要求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意识性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大众性、普及性和娱乐性。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游戏最容易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因此,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1. 根据学生特征设计游戏项目学校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应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体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与兴趣。因此,在设定教学任务、选择游戏项目时,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符合他们兴趣爱好的运动项目。例如,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应该选用老鹰抓小鸡、踢毽子、呼啦圈、跳绳等游戏类项目,培养学生的活动兴趣;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选用跑、投、跳、攀登等多种技能类游戏,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特征选择游戏内容,比如男生喜欢对抗性、力量性、速度性较强的游戏,而女生在速度、耐力、体质等方面稍逊于男生,应该选择一些平衡性、协调性较强的体育游戏。

2.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游戏方式游戏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根据其使用目的可以分为一般性游戏和专项性游戏。一般性游戏组织起来比较容易,方法也比较简单,主要用于准备活动和辅助游戏教学中,能起到热身和调节气氛的作用;而专项性游戏带有较强的专业色彩,主要应用于专项技术的训练教学中,目的是为了避免学生在专项运动中感到枯燥与乏味。在游戏中培养学生专项运动的感觉,是体育技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手段。因为小学生并不是专业的运动员,所以采取游戏化体育教学的模式遵循了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而且对技术和技能的掌握要求不高,也没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主要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三、根据教学对象选取游戏内容在实际运用中,同一种游戏对于不同年级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十字接力跑”这一游戏就不宜在低年级中开展。因为,学生年龄较小,从来没有接触过弯道跑和传接棒等技术,完成起来比较困难。又如“推小车”这一游戏,虽然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臂力支撑力较差,做起来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也不宜在低年级中开展。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取游戏内容。

4. 根据教学成果进行评价总结体育游戏教学结束后,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成果,结合游戏规则和要求,进行及时的评价与总结,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巩固教学成果。教师在评价时,应做到公正、准确,对于奋力拼搏、遵守纪律、关心同学、热爱班集体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在比赛类游戏中获胜的学生,在表扬之余还应告诫他们不能骄傲自满,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最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将在游戏中获取的知识与能力,灵活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努力争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5. 运用游戏进行体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可以给教学增添新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游戏的运用也应注意合理性,本人认为运用游戏进行体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5.1选择内容、制订规则要具有针对性

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制订游戏规则时,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密切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游戏内容,以保证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并促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发散,提高其创新意识。

5.2游戏的组织过程要科学与合理

在组织游戏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要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实现由浅到深、由难到易、循序渐进的发展。游戏过程中,教师还要密切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身体运动状况,掌握他们的运动密度及运动量。

5.3注意游戏过程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游戏教学的趣味性主要来源于竞争,在一定条件下,竞争的因素越多,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比赛的气氛也就越热烈。因此,在组织游戏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注意适当增加游戏活动的竞争因素,以满足他们的获胜的欲望。同时,学生的过于兴奋,求胜心切,极易发生扭伤、撞伤现象;有时场地、器材等因素也容易给学生造成伤害,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注重保持(接下页)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刘媛媛

(徐州市铁路第二幼儿园江苏徐州221000)美术是幼儿喜爱的一项活动,它不仅作为培养幼儿美感和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赋予了幼儿更多实践和创造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它的 手指尖上,这话充分说明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离不开幼儿的动手动脑,我在平时的活动中发现我班幼儿喜欢画画、拼拼、摆摆、撕撕、贴贴。于是我就把美术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源泉,通过多种途径使孩子在做做、玩玩、画画过程中,思维和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创造力呢?

1. 营造轻松环境,培养创造力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这种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心理环境,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敢于创造,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千方百计为幼儿提供宽松的心里环境,让幼儿依据自己的能力,按自己的意愿和想象积极地进行各种尝试和探索,使他们的创作兴趣和热情得到充分发挥。其二提供自由的操作材料,教师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资环境,注意环境的可操作性,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使幼儿不受限制地按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游戏创造。在美工制作中,我放了各种颜色的卡纸、皱纹纸、各色毛线、画笔、娃哈哈奶瓶、牙膏盒、各色布片、挂历纸、五花八门 的材料,让幼儿按要求选择,自己动手操作,从中探索创造。在这样的环境活动中,幼儿思维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丰富了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2. 在异想天开中,发展创造力教师要允许孩子“异想天开”鼓励孩子的“求异”精神,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无意之中,有时甚至出轨的“顽劣”之举,但只要我们把握机会有意识的培养,才能使创造力达到更高的境界。在教育活动中,我根据幼儿个性和教育内容灵活设计教育方案,最大限度给予孩子表现创造力的机会。例如:在美术活动《彩纸变变变》我鼓励幼儿大胆思维,大胆的变,从简单物体到复杂,从易到难,首先,我让孩子从简单的开始练习,如:撕面条,撕成一条一条的,撕的宽叫“宽面”,窄的叫“细面”,歪歪曲曲的叫“方便面”撕出各种面条造型,当孩子对纸产生兴趣,我就辅导孩子撕一些简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教他们尝试用指尖控制纸的开口处,慢慢的撕,渐渐地孩子们的手指灵活起来。我请幼儿把撕好的纸“玩一玩”拼一拼,看看撕出的图形像什么?添上画更像什么?比如:方方的纸片可以变房子、汽车、空调 洗衣机、杯子、圆圆的纸片可以变皮球、太阳、呼啦圈、碗。三角形的纸片可以变彩旗、小山、帽子、皇冠、房顶…..最高兴的是变窗花,一张方纸折几折、撕几下,打开一看,是一张美丽的窗花,还可以装饰教室,孩子们开始了“异想天开”的创造性撕纸活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创造才能。从他们充满幻想的作品中,发展了创造力。在每一次活动后,我总要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因为教师的评价会对幼儿起到激励的作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乐于创新,敢于创新,还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使每位幼儿都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 在美丽的生活中 发展创造力 教师要常常带幼儿走出活动室,利用散步的时候到外面看看美丽的花,多变的云,绿绿的大树,可爱的小动物等。让幼儿去看、摸、问、听,通过审美情趣体验引起幼儿情趣上的兴奋,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也随之迸发。例如:在以前的主题画《快乐的春游》中,我带幼儿到户外寻找春天的特征,让幼儿自己去亲近那些小花,小草,闻闻春天的气息,让幼儿尽情享受春天的快乐,回到教室,引导幼儿重点回忆 一二个活动场面作为画画构图依据。最后小朋友在画纸上展开了丰富的翅膀,画面上充满诗情画意,天上有漂亮的云彩,近处有盛开的画,绿的草,快乐的小鸟,小朋友在草地上快乐的放风筝,做游戏,在春天的花园里,有的小朋友在小动物身上玩起了捉迷藏、跷跷板、滑滑梯、钻山洞、网小鱼、的游戏。幼儿通过想、说、画使幼儿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不仅 作品富有特色,同时发展了创造力。

综上所述,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思想,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当孩子有一些奇异的想法时,我们切不可用“对不对”像不像“等固定的思维模式 去限制他们,或者盲目否定,而应捕捉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正确科学的引导,这样幼儿的创造潜能才会更好的发挥。

(继上页)

游戏的组织性与纪律性,有些游戏操作起来容易打乱秩序、造成混乱。特别是分组之后进行的球类、投掷类游戏,如果不能按照规定进行游戏,容易影响教学效果,甚至造成安全事故。一方面要保证游戏教学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必须确保学生听从指挥,严明纪律,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5.4重视游戏结束后的总结评价

当游戏已经取得预期效果后,应立即停止。而且结束后,教师对游戏活动要进行评价,评价要做出公平、公正,对于胜利者要提出表扬和肯定,对于失败者应给予鼓励和激励,还要观察学生的身体及情绪变化,真正做到关爱、呵护学生,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总之,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任务与要求,集思广益,开动脑筋,认真研究,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创造和运用体育游戏,针对所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断提高体育游戏的质量,努力使之成为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辅助手段,让学生在和谐、融洽、轻松、快乐的环境与氛围中增强体质,增长知识。

参考文献

[1] 顾海勇.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科学大众》2010,(05).

年会创意小游戏范文第3篇

一、多渠道收集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大部分散落在农村、社区,而且基本没有完整的记载,所有要收集一定量的民间游戏资料,作为我们的课程资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同时多渠道、多方位的收集,才能有游戏数量和质量的保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广泛发动、相关文化部门协作、实地考察学习等方法。

1.广泛发动,主要运用家长资源收集民间游戏。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他们参与支持对民间游戏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收集工作开展之初,我们制作了倡议调查书。让家长了解活动的意义,激发家长参与收集并配合的积极性。许多家长中三代人都同时参与了这一收集工作,把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的名称、玩法、材料等一一详细地记录了下来,有的家长为了能更清楚地介绍玩法,还用图示进行了记录,有些相同的有了各种不同的玩法,为教师提供了可多项选择的内容。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就收集了上百个民间游戏。向家长征集游戏资料的第二渠道是“民间游戏征集箱”。征集表的收集只是一个短时期的收集活动,为了能让家长长期的进行收集活动,让收集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在园内设立了征集箱,便于家长的随时收集,这也符合了民间游戏收集的特点,毕竟许多的游戏都是通过回忆、采集等方式汇聚收集的。

2.教师有方向的查阅当地相关部门的文献、收集资料。民间游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为拓宽视野,更深入地收集民间游戏的内容,从与民间游戏有关的书籍中收集相关的游戏,同时,也不断收集国内外幼教同行在开展的相关的研究进程与成果,从民间游戏、民间文化、传统游戏领域区查找、收集。通过网站的收集我们还和市图书馆取得了联系,得到了中心提供的民间游戏书籍《旧时儿戏》和相关活动信息,给我们的研究活动带来了更宽广的事业和空间。如,我们收集到的《旧时儿戏》中有本土游戏100多个,为民间游戏的开展提供了许多的线索。

3.走进农村、社区实地考察记录。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流传于生活,因此,教育者要深入民间生活,进入社区,特别是民俗博物馆、老年协会等场所。那里往往存有原生态的民间文化,或口口相传、或以物代言演绎独特的游戏精髓。在走访中我们找到了许多的民间小玩具,如,竹蜻蜓、响绳、接子,听到了许多书籍中没有的原汁原味的童谣,看到了老人们一板一式的唱、念、打、跳的表演。就在实地的调查、考察中收集了许多被孩子后来百玩不厌的经典游戏。就是通过这样的实地走访、记录,我们才能把这些幼儿喜爱的民间艺术改编成了易学易玩的民间游戏。

二、多维度筛选民间游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风俗及习俗都发生了不断的演变,而民间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对收集到的第一手民间游戏资料,进行了进一步精心筛选和整理。在筛选时,要充分注意到游戏的思想性和教育性,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寓教于乐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

1.合理筛选民间游戏。民间游戏产生于民间,流传于口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土习俗不断发生着演变,这使民间游戏存在着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甚至还夹杂着不健康的内容。所以,运用收集来的民间游戏,还面临着如何筛选、如何创造性地继承的问题。

(1)注意游戏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优秀的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积累,是优秀教育智慧的结晶,对那些具有质朴、诙谐、活泼特点的深受幼儿喜爱的民间游戏,我们可结合幼儿园的环境条件等选择使用,在形式与内容上尽量保持原貌,如:摇船、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但对于一些在内容、情节、规则、相配的儿歌、童谣等不符合时代精神、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我们可不采纳,或重新编写改造,使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2)注意游戏的针对性、灵活性、适度性。幼儿园在具体运用民间游戏时,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一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游戏。二是针对不同时间、不同条件和幼儿不同需要来选择民间游戏。例:在寒冷的冬天,“轧壁脚”、“脚尖脚跟脚尖跳”、“跳绳”等是即时热身的好游戏;在炎热的夏天,运动量较小些的“系带子”、“扔砖”、“跨步子”等是较理想的选择;在室内,可选择一些安静些的游戏:“炒黄豆”、“摇小船”、“盯铜板”等;在室外,则更多是奔跑一类的游戏。同时,每天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游戏内容、同伴、材料、地点等,自主自由地游戏。三是随机调节游戏的难易程度,以符合幼儿的个体发展水平、以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例:“摆渡”、“推小车”游戏都是发展幼儿手臂力量的合作性较强的游戏,游戏的运动强度较大,所以游戏时提醒孩子轮流交换角色外,还可与其他的游戏相结合,以调节活动量;在“踢小石子”等游戏中,对孩子的平衡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可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调节游戏的难度。

(3)注意游戏的安全性。在选择运用民间游戏时,应对游戏的场地、材料、动作的设计等加强安全性的考虑。例:在“扔砖”游戏中,可利用废旧的木块、沙包等代替砖块;在玩“老鹰捉小鸡”或其他四散跑一类的游戏时,应选择松软的草地或塑胶地,以免擦伤、跌伤等。

2.改编创新民间游戏。对民间游戏进行改编、创新,可使游戏的趣味性与当代幼儿生活融合,使游戏本身焕发出新的光彩。在组织民间游戏中,我们发现有的游戏的活动量太小,达不到运动的目的;有的游戏由于本身的难度、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原因,学习掌握游戏有障碍。改编、创新民间游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材料。以往那些随手可得的砖块、瓦块、铁箍等,现在已是难觅其踪影,于是现代的一些现存的游戏材料成了我们垂手可得的首选之物。

(2)玩法。有很多民间游戏常使孩子乐此不疲,但也有些游戏则不然,但只要教师把握好孩子的游戏特点,对游戏的玩法随机的调整改编,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熊和石头人”游戏中,“石头人”一直是走和保持身体的某一姿势为动作,反复进行,时间久了,孩子便会失去兴趣。此时,教师把石头人走变为模仿各种小动物的走路。于是,走、跑、跳、爬、滚等各种基本动作有机地融于游戏之中,不仅激发了游戏的兴趣,更让孩子充分地活动了身体。

(3)规则。以往孩子游戏,教师是把游戏规则讲解得非常清楚的,在游戏中还要不停地提醒。而回忆自己小时侯游戏时,更多的游戏规则是在游戏中逐渐产生和自动完善的。孩子玩民间游戏,为何不给这样的机会?于是,有很多游戏,在告诉孩子基本的玩法和安全要求外,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共同建立游戏的规则。有的规则是大家认可的,有的规则可能随玩法、材料、场地等的变动,又有新的变动。在师生或者生生共建规则中,孩子的交往、合作能力、规则意识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多通道组织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以其简洁生趣的民谣、多姿多彩的游戏形式、魅力无穷的游戏内容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能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实践证明,民间素材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积极地开发会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培养幼儿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

1.环境的创设

(1)创设宽松的户外运动环境。我园户外场地宽阔,草地、绿树成阴。这一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为孩子的自由嬉戏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宽松的户外活动中,孩子真正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

(2)创设丰富的室内环境。创设专用活动室,供幼儿定点定时活动。利用走廊、大厅等空间,创设环境,提供游戏的材料,供幼儿在一日活动各环节,自由结伴进行游戏。

(3)收集、自制民间游戏材料。为充分挖掘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我们可以发动教师和家长,以及孩子,共同收集废旧的器材,并进行设计制作。进一步激发孩子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2.教学方法

(1)民间游戏与幼儿园体育活动相结合的方法。一些小型的民间游戏如:斗鸡、炒黄豆、摇小船、脚尖脚跟脚尖跳、背张歌、木头人等,因其简便易行,小巧有趣,对幼儿很有吸引力,可在各项体育活动中穿行。如,体育活动开始时,可用“炒黄豆”配儿歌“炒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斗!”幼儿两个一双地进行游戏,在欢快的游戏中活动身体;体育活动结束时,来个“脚尖脚跟脚尖跳”,由慢变快几遍,一边说一边跳,能放松全身肌肉,愉悦身心。

(2)创设情境法。有很多的游戏,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会进一步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和竞争意识。如:“推小车”游戏,单一地让孩子在场地上玩,孩子们玩一会儿,便会因吃力而马上放弃。若有一个“帮XX”运东西之类的情节,有障碍之类的场景,那么孩子会为完成某一任务而在游戏中更有坚持性。

(3)角色扮演法。此方法更适用于小班幼儿。教师和孩子一起扮演游戏中某一角色,让孩子感觉游戏的真实性而投入与活动。如:“猎人捉野兔”中,孩子们把自己当成小兔,在由教师扮演的猎人一次又一次的寻找中,以最快的速度跳进“山洞”(由圈、盒子、轮胎代替)中,发展了幼儿快跑和跳跃能力。

3.课程的设置与安排。

(1)专门化的活动。集体活动,即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集体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掌握一些民间游戏的基本玩法,建立基本规则,并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小班是每周一次,中大班是每周一至两次活动。

(2)大带小活动。教师有意识地把不同年龄的幼儿组合在一起,选择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共同玩的游戏,游戏的要求等更趋于小年龄。在游戏的过程中,发展大孩子的自信心、责任心等,小孩子在模仿哥哥姐姐中,学会游戏、学会交往等。每月一至二次。

(3)区域性活动。专门设立民间游戏区,并根据场地分割成几个小区域:游戏区、竹竿区、铁环区、跳房子区……每周各班可轮流进入。活动中,孩子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选择内容和材料,以发展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等,这样更能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给予幼儿更多发展的自由度。

(4)渗透性活动。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以及其他活动中渗透民间游戏。如:在自由活动中,孩子们会自动发起游戏,在宽松的氛围中,巩固复习已学的游戏内容,同时进行即兴的改编、创编游戏,从而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在来园、离园等时间,孩子们都可以即兴游戏。

年会创意小游戏范文第4篇

一、创设游戏情境,形成活动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故事游戏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因为它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在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有机地创设游戏情境,在备课中把教材内容变成生动有趣的故事,适时地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进行游戏活动,使学生爱听、爱学、更爱玩。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进而激发他们对新知识主动探索的愿望,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考虑到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我把整节课的知识编排成小猴子摘桃子的游戏小故事贯穿始终,活动中适当地安排学生参与其中。在几个大桃子上设计了这样几道题:

①5+5+5+5+5=?②6+6+6+6=?③6+6+6+6+4=?要求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或与加减法有关的算式,猴子才能摘到桃子。猴子觉得很有因难,想请大家帮帮忙,同学们都想帮助小猴子解决困难,个个七嘴八舌,很快就将①和②进行了改写。面对于③,有的学生有些犯难了。此时,我边讲故事边启发,同学们列出了6×4+4,我及时给予肯定。而后,又鼓励学生:小猴子觉得还有更简捷巧妙的解法。看谁最聪明、最早发现!学生又投入到紧张和热烈的研讨当中。没多一会儿有同学就列出了6×5-2,还有的同学列出了7×4。

让学生带着疑问和“任务”参与到游戏故事中,在轻松的游戏教学氛围里捕捉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断加以引导和鼓励,从而在思考、探索游戏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参与游戏活动,交流游戏体验,形成创新意识

游戏是儿童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在他们的生活中,游戏和学习是不能分开的。学生在游戏中可以顺利地掌握新的学习内容,同时学生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独立性和积极性的情感体验正是在游戏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向低年级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作为教师要尊重儿童喜欢游戏和玩的特点来设计学习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愿望,才能在知识和能力上有所提高。

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10的加、减法”时,在巩固练习中设计了“小猫钓鱼”这一游戏。先出示写着4+3、9-3、5+4、10-1算式的4条小鱼:让学生悄悄地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并记在心里。然后出示写有6、9、7、10四个小猫头饰,请4名学生戴在头上。要求按自己头饰上的数,去钓与算式结果一样的那条鱼。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游戏,其他学生也认真地观察,还不时地给这些“小猫”们加油。学生们在这一游戏中既掌握了知识,又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巧设趣味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活动中,多数游戏都带有竞赛性。由于儿童的好胜心较强,又爱表现自己,我们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注意引起其竞争意识。在教学中,不管是新知识的巩固,还是旧知的复习,为了避免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我们都要尽可能地运用知识竞赛的游戏形式。例如,在复习“两位数乘法”时,重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登上”游戏。出示事先准备好的4座两边都分别写有几道算式的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谁能又对又快地把几道算式算出来,谁就第一个登上山顶。诸如此类的游戏还有“夺红旗”“对口令”“速算比赛”等。

游戏活动要富有趣味,这是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还要努力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玩。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确定数学活动的内容,力求题目有趣、新颖,内容生动、有吸引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寻找新的规律,开阔思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还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年会创意小游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组工作;游戏;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16-01-19

一、小组社会工作游戏

本文不探讨游戏的本质、游戏理论的发展脉络和社会工作游戏的种类,而是从游戏的一般意义上去理解,也从游戏作为小组社会工作的载体和工具上去理解游戏的。

社会工作游戏必须由社会工作者设计或者在原有游戏基础上进行改造、改进和创新,开发出适用特定情境中的游戏。开发社会工作游戏的目的则是为了增强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的效果,最终达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目标。对于大部分社会工作实务来说,游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工具和载体,是一种渠道和方法。

由此,笔者试图这样定义社会工作游戏和小组社会工作游戏:社会工作游戏是经由社会工作者设计,创造性地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来完成社会工作目标的各类游戏。小组社会工作游戏是指经社会工作者设计,创造性地运用到小组工作活动中,以增强小组活动效果,促进组员与组员之间、社工与组员之间、小组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完成小组工作目标的各类游戏。

总的来看,正面有效地运用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对完成小组工作目标的作用是积极的。

本文试图结合游戏的一般流程,侧重从社会工作者或游戏带领者的角度,指出在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各阶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游戏带领的三个阶段

结合社会工作实务,笔者将游戏进程分为游戏准备阶段、游戏进行阶段、游戏反思阶段。

游戏准备阶段是进行小组社会工作游戏的前期阶段,通过准备才能为游戏的顺利进行和达到游戏目标进而达到小组目标提供保证,具体涉及游戏的选择和设计,充分考虑游戏参加者的特点、场地准备和布置、时间控制和心理准备。

游戏进行阶段是游戏带领的核心阶段,是游戏带领者和参加者的主要体验阶段,也是游戏成功与否的关键阶段。主要涉及游戏规则的解释说明、物资道具的运用、游戏带领者之间的配合、突发事件的处理及游戏过程中的分享。

游戏反思阶段是游戏进行的后期阶段,主要涉及游戏过程中的分享反思和游戏完结之后对整个游戏的总结。

三、游戏带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游戏准备阶段

(1)游戏的选择和设计。选择现成的游戏,或是对现有游戏进行改造,或是重新设计全新的游戏,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要符合小组活动的主题,即要选择和创设最符合小组活动主题的游戏。这是基本要求,不能为游戏而游戏,认为游戏玩完了就结束了,这对小组活动无益,反倒伤害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

要储备一些游戏,以备选择和改造,然后结合小组工作的不同阶段进行选择或重新设计,如适用于小组前期的游戏最好不要把它放到小组中期。

(2)充分考虑游戏参加者的特征。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接受程度、活动能力、组员需要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程度,均需充分考量。有些游戏特别适合男性,有些则适合女性,有些则对性别无特别要求。如在男孩领袖成长小组中,组员只有男性,适宜根据男孩生理特点进行选择和设计;男孩亦是如此,有身体接触和涉及敏感话题时,游戏才能较为顺畅。亲子关系类的游戏中同样涉及性别问题,假如有亲密的身体接触,比如拉手、亲吻额头等环节,父亲和儿子之间、父亲和女儿之间,母亲和儿子之间、母亲和女儿之间的适用度不同,他们的反应亦不同。年龄无疑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在一个小组中组员年龄可能相差不大,但是就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体而言,两岁的差距仍然会给游戏进行带来困难,如4岁的组员和6岁的组员之间。其他问题是和年龄问题紧密交织在一起的,组员的身体健康状况、活动能力和接受能力与年龄紧密相关,但也和组员自身的成长史、个人病史有关,和接受能力以及受教育程度亦相关。游戏的激烈程度和复杂程度也要充分考虑游戏参加者的个人特征。

(3)游戏的场地。在什么地方进行游戏是在准备游戏阶段必须考虑的问题。室外和室内区别相当大。室外和室内的选择,首先是由小组目标所决定的,是否一定要在室外才能达到小组目标?如果是,那么就优先选择室外,比如一些减压解压类的小组。如果要选择和设计一些室内游戏,那么室内的空间有多大?空间是如何布局的?是否能够保障游戏顺利进行?是否影响到小组活动的效果?是否有安全隐患?如果室内不能容纳所有的参加者,室内布局不允许,就会影响游戏活动效果,进而影响小组目标,那么就要考虑室外因素。大场地确定了,如果有局部缺陷,那就要对场地进行布置,使其更加合理、人性化和更突出小组主题。关于场地要及早联系、及早布置、及早检视。如果场地不是自己的,需要借用,那就及早联系。也只有及早到现场布置了,才能检查道具及设备的安全性、适宜程度。这些问题在准备游戏的过程中要一一问到,并且做出回答。

(4)游戏带领者可运用的资源。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不管是小型游戏还是大型游戏,都要考虑游戏带领者可以运用的资源,包括游戏设备、游戏道具,可以调用的资金和人手,以及游戏带领者的协调能力。如果有一个很好的室内或者室外场地,但不能通过机构或者游戏带领者的协调而得到许可、运用,则是不能用的,应当排除。游戏的设备和道具,应该确认能否运用,如能运用,下一步需要检验安全性和适用性。不安全的设备和道具应当排除在外,这一条是十分重要的。即场地要勘察,设备要调试,道具要检验。游戏道具可以借用,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要点是要符合小组和游戏的主题、目标,控制制作道具的时间成本,切莫喧宾夺主。创意很好,但对资金要求比较高,机构资金承担不了、人手不足也无法进行。应确定游戏具体是由谁来带领,是专业社会工作者,还是机构内其他社会工作者,还是志愿者,还是小组内的组员。有的游戏目的是为了提升组员的参与度,会由组员来带领,那就要考虑规则、其他组员是否接纳等问题。

(5)时间控制。主要涉及整个小组游戏的时间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控制和准备游戏的时间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游戏进行试玩。挑选适当的志愿者进行游戏试玩,志愿者特征(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等)应当和真正的游戏参加者相同或相似,以此来检验游戏每个环节的用时以及小组配合时间。试玩过程中着重检验游戏规则的解说和游戏进行中可能碰到的突发事件,不能让游戏失去控制,游戏时间过长,就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时间和效果;也不能使游戏草草结束,否则会影响游戏效果和小组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准备游戏的时间。精心设计和准备游戏是应当的,但也要考虑游戏带领者在此处所耗费的时间成本。

(6)游戏带领者的特质。每个人的特质是有区别的,有人擅长研究,有人擅长实务,擅长实务的人中有人的专长为家庭治疗,有人的专长为社区活动。有人文质彬彬喜平静、安静,有人精力十足,大大咧咧、喜热闹、会热闹。如果让特别喜欢安静的人去带领十分活泼、需要营造激烈氛围的活动是否有些困难呢?笔者认为是有困难的。所以游戏带领者应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风格去准备和带领游戏,将自己真实地展现给小组组员。

此外,职业化的发展结果是职业领域越来越细分,伴随着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进程,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也应该根据兴趣和学习积累去选择某一个或少数几个领域,成为某一细分领域的“专家”。

(7)心理准备。游戏准备阶段要准备一份详略得当的计划书。如果自己对游戏十分熟悉,包括对游戏的流程、环节、道具使用和时间控制都比较熟悉,计划书可以简略甚至在游戏现场不要计划书;如果游戏带领者对游戏不太熟悉或者十分生疏,或者第一次带领,那么需要准备一份较为详细的计划书来指导自己的小组带领过程和游戏带领过程,具体到什么时间进入下一个环节,同事之间如何配合等。游戏规则要清晰具体且明确。

游戏中出现一些意外事件,有时则是由游戏规则描述不清引起的,对此游戏带领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经验不足,但是计划书详细,也可增强带领者的信心。这里强调的心理准备也包括了社会工作者或者游戏带领者怎样看待游戏,包括如何看待游戏的成败、如何看待游戏的效果。

2.游戏进行阶段

清楚游戏带领者的个人特质,做一份好的小组计划书,结合游戏参加者特征选择和创设适合的游戏,对游戏流程、游戏规则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及时联系、勘察、布置场地,对游戏进行了测试,检视了道具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把握了游戏时间,会从专业视角审视游戏,在心理上树立了自信心,接下来就是游戏进行阶段了。

(1)游戏规则要介绍清楚。游戏一开始,先要介绍游戏。介绍游戏包括介绍游戏名称、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就包括了游戏怎么玩,是否有奖惩办法,怎样奖惩,预计多少时间等。游戏规则要清楚、具体、明确、无疑义。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第一,要求计划书上的游戏规则是清楚的;第二,要求游戏带领者的解说和描述是清楚的;第三,要求游戏参加者要明白、无疑义。游戏带领者可以亲自示范,也可以由游戏参加者示范,以消除游戏参加者的疑虑。游戏示范这个环节其实是很必要的,为慎重起见,笔者建议在游戏正式开始之前,尽可能地安排游戏示范,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2)合理分组。很多小组社会工作游戏会遇到需要分组的情况,游戏带领者回避不了这个问题。

怎样的分组才是合理的呢?笔者提出几个原则:一是参与原则,即能提升游戏参加者参与度,使参加者都能参与的分组是合理的分组,否则容易出现有人观望的情况,破坏小组氛围;二是互动原则,即能够促进组员与组员之间、社工与组员之间、小组与外部环境之间互动的分组是合理的分组;三是安全原则,即游戏的分组应该是安全的。通过分组,使得组员对游戏有体验,有体验才会有感悟、反思和后期的分享。

(3)游戏带领者之间的分工合作。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责任包括尊重、保密、合作、咨询等。 在职业日常工作中如此,在小组游戏带领过程中亦是如此。如果游戏带领者是1人,则不存在分工合作问题;如果超过1人,则须注意分工合作,使游戏顺畅进行。

游戏进行过程中,因为专业背景不同、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不同、受训练程度不同、对游戏熟悉情况不同,游戏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掉链子”情况以及带领者解说的游戏规则“打架”情况,这时就需要不同的游戏带领者马上协调,统一口径,处理意外事件,使游戏顺利进行;而不是指责和一味地愤懑。事后则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4)意外事件。即便做了较为充足的准备,也不能保证不出现意外事件。意外事件是在游戏带领者意料之外发生的事情。如果出现了意外事件该怎么办呢?无疑应当及时积极应对,而不是消极回避,越回避问题越难以解决问题。直面应对、组员参与、平等协商、大家认可是处理小组游戏中意外事件的几点建议。直面应对说的是心态和勇气。组员参与指的是应对意外事件涉及的方面。平等协商和大家认可是就具体的意外事件的处理方法。在游戏准备阶段和试玩的时候就应当尽可能地设想所有可能的情况。

3.游戏反思阶段

(1)游戏的分享。游戏结束后之后,要反思的问题很多。如游戏的作用和目的直接指向小组目标,那么应反思游戏目标是否和小组目标一致。在游戏结果之后,带领者对参加者进行引导分享,分享主要有三种形式:游戏前分享,提前告知游戏目的与主题;游戏中分享,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按照游戏的进度适度披露游戏的主题、目的,以修正游戏,以期达到预期效果;游戏后分享(比较常用),按照实际需要和对象来选择分享时段。分享自然要与小组目标相连接,通过具体的技巧来引导参加者反思刚才经历的什么,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什么?自己是怎样应对的,有何感悟,以后会怎样应对,等等。

(2)游戏的总结。对整个游戏的总结反思亦不可少。如反思游戏的选择和创设是否合适,游戏目标是否指向小组目标,游戏各环节目标是否是一致的,游戏的规则描述是否是清晰具体无疑义的,游戏的过程如何,是否顺畅,有无意外事件发生及因何发生、如何发生,带领者自身表现如何,参加者反应如何。有些是要在小组记录表中有所反映的,督导亦会给出指引;但作为游戏带领者,对上述问题必须有所认识。

(3)安全问题。无论是个案、小组还是社区活动,其中贯穿于全程的是安全问题,小组社会工作游戏作为社会工作小组实务的组成部分,保证安全是必需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