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年会创意主题

年会创意主题

年会创意主题

年会创意主题范文第1篇

文博会组委会副主席、文化部部长助理刘玉珠致辞并宣布开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出席。

第九届文博会以“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产业融合”为主题,将举办综合活动、展览展示、推介交易、论坛会议、创意活动、分会场六大系列百余场活动,集中呈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面貌、新趋势。

本届文博会首次举办主题报告会,立足本土、放眼全球,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用生动的案例把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主题报告会上,国际复制权组织亚太委员会主席摩根・卡洛琳女士、比利时阿尔伯・盖格游说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安德利・盖革博士分别就“版权保护”和“法律、行政监管”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发表主题演讲,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先生、梦东方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杨蕾先生围绕移动互联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等议题发表主题演讲。陈少峰预言,201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将代替PC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将全面进驻互联网;到2016年底,互联网文化产业将占70%份额;互联网企业主导的并购和资源整合将进一步加剧。

随着主题报告会的举办,第九届文博会的大幕正式拉开。从12月11日开始,在为期4天的时间里,展览会、推介交易、论坛会议、创意体验等近百场文创活动将在40多个会展场馆全面展开。

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主展场,1800多家国内外文化创意企业将密集呈现文化演艺、影视动漫、广播电视、工艺美术、新闻出版、文物及博物馆、创意设计、创意礼品与艺术品、体育休闲、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重点文创产业领域的新创意、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新模式、新业态、新品牌。

此外,文博会还在北京、江苏扬州开设14个分会场,展示面积达17.5万平方米,为历届之最。

年会创意主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业题材;文艺创作;文化政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01-0073-04

走工业化道路一直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选择,在党的十报告中新一代领导人进一步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赋予工业化新的内涵。其不变的是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时俱进的是体制机制、发展理念和实施方略,所要解决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社会科学领域,关于工业文明与文化、工业题材艺术创作等问题的研究则略显薄弱。在本文中,我们将立足于当代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语境,及其所彰显的现代文化政治诉求,以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政治、美学内涵的工业题材文艺创作为研究对象,力求阐明当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文学艺术创作所承载的文化政治使命与实现途径。

一、工业题材艺术创作的影响与意义

工业题材文艺创作为研究对象,涉及美术、摄影与叙事文学中相关领域。在研究中我们并非以各领域的具体作品为考察的本体,即各领域的艺术方法、技巧等问题不是研究的重点,也不是单纯的艺术种类的总结和整理,本研究意在从工业题材或者说工业叙事这一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切入,将多个单纯的艺术形式综合上升到一种社会现象、学术现象,研讨与分析其具有的历史、文化、政治内涵。我们之所以将多个艺术领域中的工业题材创作综合比照,是因为它们的源起、消长有着相同的历史文化前提,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近40年间,都具有作为“国家政治美学”的特殊意义,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又共同遭遇了创作“瓶颈”,它们的历史相似性是本研究得以开展的重要依据,也为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研究拓展了新思路。它拓宽了工业题材研究视域,打破学科壁垒,将其作为一种艺术主题进行宏观研究,既挖掘其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又探讨其现实局限性。

我们认为对工业题材的研究,一定要将之放在人类与工业文明的关系中去思考,才能发现“工业”不仅仅是一种题材和对象,而实际是一种世界观和文化态度,以当代中国工业进程为背景可见我国工业题材文艺创作具有了某种“国家身份与文化特征”。从政治学与文化研究的视角观照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工业题材文艺创作及其文化政治学意义,不仅顺应了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工业题材文艺研究的发展需要,而且可以为阐释新中国工业题材历史获取一种整体性与批判性的学术立场,同时也可为当下工业题材文艺创作遭遇的“瓶颈”寻找解决途径。此外,工业题材作为中国革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彰显出重要的史料价值与“国家遗产”性质,工业题材文艺作品史料搜集与整理工作,具有抢救性意义和广泛的学术应用、文化展览价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新世纪以来工业小说创作有了一个小小的飞跃,出现了《机器》《问苍茫》《红煤》《无碑》等较有影响的工业叙事作品,但是,读者和评论界还是认为在当下中国这个工业化的时代里,现有的工业文学创作是匮乏与贫弱的,这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工业题材文艺创作所显现出的独特文学史价值与审美特征。

二、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研究多局限于各自的艺术领域中,相关成果主要表现为:

1.从文化政治视角研究当代工业题材文艺创作。该角度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徐刚、李扬等研究者重点研究20世纪50至70年代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工业主义”、“激情政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调“工业不仅仅是一种风景,更是一种制度,一种新的文化政治”。这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非常富有启发性。由于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新中国前30年的工业题材文学创作,也为研究者探讨该时期的美术、摄影等艺术领域工业题材作品及新时期以来工业题材文艺创作提供重要视角与思路。我们在研究中需注意工业文艺创作作为当代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样式,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到新中国建立再到50年代中期这两个历史时段,无论是从言说主题还是人物塑造以及艺术风格上都呈现出很大的变化。在研究中以应1948年至1954年这个特定时间段的中国文艺创作的转型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导致其转型的外部诱因与内在动因,揭示工业叙事转型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价值,探究工业文艺创作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关系。

2.对当代工业题材艺术作品美学特质的研究。贾玉民等研究者关注了中国工业题材艺术中所具有的崇高美与悲剧美的特质,并对不同时期工业题材文艺作品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但研究总体上还是以“十七年”工业题材创作与新时期的工业改革作品为重点,如何评价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反映现代工业生活的艺术作品的美学特质,还较缺乏。学界对于工业题材艺术内涵问题,达成共识性认识的一点是“题材”观念的“终结”,但对于以一个什么样的命名来反映当下工业创作实绩还存有很大争议。我们认为如果在叙事学与美学的框架中,在对工业文学的历史性梳理中,应可以较为科学地界定工业文艺与工业叙事的内涵,使之能够准确反映当代工业文艺创作实绩,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文艺创作的实绩。我们认为在工业化背景下的工业叙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以产业工人为表现对象、叙事主体;以工业生产性的环境为叙事空间;以工业主体所展现出来的主体精神,即“工业精神”为叙事动力,从以上几个方面建构的当代工业叙事的内涵将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

3.对“十七年”工业题材创作现象与问题的研究。“十七年”工业题材文艺创作中的现代化内涵与革命性话语是近年来学界较为重要的研究视点。程树榛等研究者认为“十七年”工业题材不仅记录了中国民族工业资产阶级的命运变迁,也及时地反映了我党的一些失误,具有珍贵的史学价值;此外贺绍俊等研究者的研究指向了“十七年”工业题材创作中的局限与问题,比如主题上图解政治、人物塑造过于理想化、叙事上模式化等等,这些问题都说明“十七年”工业题材难以培养起真正的关于工业创作的文学经验,因而“十七年”工业题材也不应成为新时期后工业题材创作的“参照”。以上这些观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当代工业题材文艺创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4.对新时期以来工业题材创作的研究。学界对新时期以来工业叙事的研究整体上是较为欠缺的,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新时期初至上世纪90年代中的工业改革作品,研究的内容也侧重在主题研究,认为工业改革作品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现实重大矛盾,是一种社会思想的体现,但是对于这一时期工业改革作品的文化意义以及90年代后涌现的反映现代工业生活的艺术作品的研究则极为缺乏。

整体来看,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研究还存在许多有待深入挖掘的空间与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史料整理、理论提升、文化政治内涵与反思建构等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文化意识是政治意识的基础,没有文化意识就无从产生和加强政治意识;政治意识是文化意识的最重要的升华和结晶,没有政治意识的文化意识则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因此应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本研究强调的文化政治意义,也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文化政治视角作为本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为工业题材艺术的深入分析与理论探索找到了一种颇为“诱人”的方法和路径,并且对当下社会主义文艺现代性路径的探索,有着重要意义。

三、文化政治视角与当代工业题材文艺创作

从文化政治视角入手对工业题材文艺创作进行梳理,其根本目标在于:首先,拓展工业题材研究的领域,从各相关文艺领域切入,挖掘其同质的文化与政治内涵,从而提升工业题材艺术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为当下发展遭受瓶颈的工业题材文艺创作提供新的动力与方向。其次重点研究工业题材文艺创作中的意识形态、精神价值、政治符号意义及其与中国“现代化”这一独特历史个案的关系。同时进行扎实的工业题材文艺作品史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其意义在于抢救性,工业题材作为中国革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国家遗产”的性质,并为更丰富深入的工业题材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我们认为文化政治视角中的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研究,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国家遗产: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史料与文献。本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尽可能搜集建国以来至当下有影响的工业题材文艺作品,并期望涵盖美术、摄影与小说创作几个门类的工业题材作品,在已有课题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拟完成一份具有史料价值的作品详目(或电子图文库)。这部分拟从三个方面进行史料整理:首先为“铸基与奋斗”专题,汇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画家、摄影师与作家真实记录新中国基础工业发展状况的工业题材作品目录(或图文),彰显特殊时代中做工者奋斗创业与文化政治诉求。其次为“变革与叙事”专题,汇集改革开放以来表现中国工业发展状况,呈现变革大潮中工人命运变迁的文艺作品目录(或图文),体现了工业题材文艺的人文立场与历史意识。最后为“回溯与发问”专题,汇集展现艺术家以个人视角对工业场景及人物生存状况进行思考的文艺作品目录(或图文),体现工业题材文艺对工业进程与人类命运的相互关系所进行的反思和发问。

2.国家美学叙事: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现代性诉求。当代工业题材文艺创作一直具有国家美学叙事的性质,源于其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功能之间的密切关系,即探究当代工业题材文学创作应如何认识自身的文化政治责任,定位自身的文化政治使命,发挥理应承担的文化政治功能。基本思路为:首先,一般性地说明当代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文化政治价值,其次讨论其文化政治功能,最后讨论如何改善和提高其文化政治效果。学界普遍认为当代工业叙事具有强烈的历史当下性,其主题具有鲜明的政治化特点,但是本课题研究更强调当代工业叙事表现出的工业逻辑与国家公共性和伦理原则相结合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及其对日常生活、人的属性的全面控制。特别是对于新世纪以来工业叙事作品的研究,更应注重其所表现出的新的主题倾向,比如关于工厂史的写作,如《月亮上的篝火》《长门芳草》等长篇小说;关于工厂转型的写作,如《遍地黄金》《飞狐》等长篇小说;关于新工厂、新矛盾的写作,如《那儿》《工厂工会》等小说,这些工业叙事作品着力表现的都是人与工业生活、生产过程的关系,展现了在新的生产模式和管理制度下,在工业化思维之下人的灵魂的改变和重塑。

3.国家想象:新中国成立30年间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研究。总的来看,从1949年到1979年亦即冷战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工业题材艺术创作,在一体化的国家统制框架里,呈现为一种集政治与文化、精英与大众、国家与阶级于一体的高度透明的话语体系,作为新中国政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工业题材成为新中国政治与文化领域最具代表的象征符号之一。本研究以史料为基础展开对新中国建立30年间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系统研究,呈现其在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与存在的诸多局限。在已有的成果中,研究者普遍注意到了“十七年”工业文学创作与新时期工业改革文学中的叙事情节模式化、叙事结构简单化、叙事视角单一化等问题,但是对新世纪以来工业叙事的艺术表现问题研究不足。我们认为一方面应以辩证的态度重新审视“十七年”与新时期工业文学的叙事艺术问题,既描述其客观存在的模式化、公式化等局限,更要分析这种局限所具有的历史必然性与审美惯性。另一方面应着重展开对于新世纪以来工业叙事作品的研究,概括其运用的叙事方法、描摹其呈现出来的多元审美意向、分析其具有的内在张力与潜在的艺术生长力,当然也应剖析新世纪以来工业叙事整体乏力的原因。简单说来,新世纪以来工业叙事创作存在诸多艺术问题的核心在于对工业化予以审美表现的难度。

4.国家作为视角:转型期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反思与构建。在社会转型期,当代工人阶级从身份象征转变为职业概念,工人阶级和资产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题材创作遇冷。研究以全球化、工业化、国家政治理念为起点,探讨工业题材文艺创作滞后的深层原因,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区与沪宁杭工业区为背景,以张新权、汤杰、肖克凡等艺术家的创作为个案,以“2013年中国沈阳(铁西)国际工业摄影大展”“2009年上海咱们工人有力量――中国工业主题美术作品展”“2012年长沙工业叙事――首届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等重大艺展与创作研究讨会为依据,探讨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突破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当代工业文学创作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工业生活空间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业文学创作群体的有限性,因而研究中需选择从作家个案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当代工业叙事的特殊性,应注重草明、蒋子龙、肖克凡等几位不同时代的工业文学作家的创作。从作家研究中我们将发现作家介入工业生活的难度以及创作观念转换的难度,当代工业叙事中的某些局限是由于工业文学写作者对于现实实践主体力量与历史逻辑之间的冲突,以及历史的逻辑必然与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表现形式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存有困惑,这种困惑使得当代工业叙事在伦理化的价值强调中,表现出一种缺乏历史意识的认识困惑和思维局限。当然,新世纪以来工业文学作品的实绩说明作家们在努力冲破这种局限。

5.当下工业题材文艺创作与国家文化建设。本研究以当下社会结构变革、新旧体制转化为历史背景,关注由此所引发的各类利益矛盾:农民工大军进驻城市成为工人阶层的新生力量、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工业发展的生态困境,以及这些巨变所激发的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观念冲突。分析工业题材文艺创作在此种历史语境中具有的优势:亿万产业工人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工人阶级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及工业文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成为当下工业题材表现的重要资源,并由此彰显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重要文化意义:不仅可为经历着发展巨变的国人提供一种反观自身的图文,也为国家文化建设、践行和谐价值观与当代政治理念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撑。在研究过程中,应一方面分析当代工业文学中具有时代典型性的工人形象,研究这些工业人物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研究工业叙事中人物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比如人物形象设计的模式化、“身份化”的缺憾。必须强调的是工业题材文艺创作中的人物应是能够反映工业化时代,具有“工业精神”的人物,应是饱有强烈主体意识的现代工人、企业家、打工者的形象,这样的价值取向和艺术定位才能充分显示工业叙事的魅力与价值,应该说,新世纪以来的工业文艺作品提供了一些具有新意的时代工人形象。

总之,我们认为工业题材艺术创作研究首先应该以叙事学与美学为理论基础,以当代工业文艺创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国当代工业文艺叙事的内涵界定为起点,探讨中国当代工业文艺叙事的历史起源与叙事形态发生转变的内在原因,深入分析“十七年”工业文艺创作、新时期工业文艺创作、新世纪工业文艺创作在主题、人物塑造、叙事方法、艺术形态、审美诉求等方面显在与潜在的变化及其动因,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家与文艺作品进行个案解读与阐释,力求整体性又不乏个别性地对当代工业文艺创作的发生、发展与美学价值、艺术局限进行准确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审美的、历史的反思,努力建构出工业文艺创作的美学形态,从而进一步研究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文化意义、政治意义以及其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的“国家遗产”意义,发掘工业题材文艺创作之于国家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建设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贺绍俊.工业题材与工人立场、城市立场[N].工人日报,2013-06-24(007).

[2]舒晋瑜.工业题材为什么优秀作品稀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6-04(007).

[3]石锋.“工业中心”解构后的工业写作困境[J].社会科学辑刊,2012,(06).

[4]李杨.工业题材、工业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性”――《乘风破浪》再解读[J].文学评论,2010,(06).

[5]高鸿声.“十七年”与“”时期的城市工业题材创作――兼谈沪、京、津等地工人作家群[J].社会科学,2012,(04).

年会创意主题范文第3篇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提出的这一思想,对21世纪中国有什么意义?

思索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跟踪研究与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思想足迹,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层层深入地阐明它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党的建设创新论

“三个代表”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应当说,“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在继承我党优秀传统基础上作出的适应时代与国情的重大创新,旨在要求实现党的建设与科技、文化、体制的综合创新:按照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体制创新、全面创新的要求,来推动党的建设创新;以党风党建创新为关键,来支撑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体制创新、全面创新;中国共产党应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多元主体的核心力量,从而开创中国式的国家创新体系,既不同于特别突出政府通产省主体作用的日本技求创新模式,也不同于特别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综合的美国模式。

从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思想发展轨迹来看,从80、90年代之交开始,尤其是从反思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历史教训的1998年以来,经过十来年反复酝酿、反复锤炼、反复琢磨,逐步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龙头的全面创新论。

2000年1月14日,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谈话中,率先提出了科技创新、全面创新与党的建设创新问题:“当今世界处在重大而深刻的变动之中,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党的建设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

2000年2月24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特别明确突出地讲到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两个创新”问题:“面向21世纪,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大力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更艰巨了。如何在新的国内外条件下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增创经济发展的新优势,要加紧研究和实践。”

2000年6月初,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再一次纵论创新对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我多次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是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2000年6月22日,在西北宁夏、甘肃视察工作时,更进一步阐发了至少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四大内容的全面创新理论:“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我们进行体制创新,就是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的体制。我们进行科技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2000年6月30日,应邀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了社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再次提纲挚领地阐发了全面创新论:“中国将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思想背景下,从2000年1月起到6月间,多次阐发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主旨首先在于面向21世纪科技创新、全面创新的时代潮流,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大创新。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自身体现了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第一,“三个代表”集中体现了党的建设上的重大创新

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史上的“头两个五十年”,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中的建党学说与建党实践,在党的建设上都突出了阶级斗争这个纲:首先强调党是工人阶级战斗的先锋队,是阶级斗争工具,是把握武装斗争的武装集团。

而面向21世纪,我们面临的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崭新时代,现代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两大潮头代表时代主流。正是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三个代表”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政党,最重要的工作重心不是再搞阶级斗争,而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利益、人民民主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三个代表”体现了创新主体的重大创新

在当代国际上流行的创新理论中,往往对创新主体做出不同规定:把企业与企业家作为技术创新主体;把科学家、科学院、大学作为科学创新、知识创新主体;把国家政府作为政策创新、体制创新主体……但很少专门探讨党的创新、执政党的创新、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创新主体作用问题。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专门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全面创新问题,把党作为创新主体,作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这不愧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重大创新。

第三,“三个代表”体现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独特创新

在目前已有的国家创新体系中,较有影响的是美国模式与日本模式。

美国式国家创新体系,显著特点是强调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特别突出企业与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或许可称之为“企业主体型国家创新体系”。

日本式国家创新体系,过去比较突出与市场结合的技术创新,特别强调政府通产省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或许可称之为“政府主导型国家创新体系”。

中国在认真学习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创新体系的同时,也努力开创有自己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把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能动主体之一,并作为领导多元主体综合创新的核心力量与整合机制,或许可称为“党领导型国家创新体系”。

三大振兴的历史使命

高度概括地说,与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使21世纪中国共产党实现三大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振兴党风——振兴中华——振兴社会主义。

(一)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首先是为了“振兴党风”,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克服官僚腐败、不正之风,使21世纪中国共产党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中国式国家创新体系的能动主体与多元主体中的主导力量。

正在迎来建党80周年的中国共产党,以“过五关斩六将”的开拓奋斗精神,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历史考验:

从地下党,转变为执政党;

从武装斗争为主,转向和平建设为主;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现代化经济建设为重心;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体制;

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走向对外开放、全面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

从比较单一的经济成分、经济结构,走向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层次经济结构。

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战斗力、综合创新能力,历尽磨难,千锤百炼,成长壮大,不断发展。

当然,不应讳言,在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过程中,党的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突出、相当严重、相当尖锐。最大的两个问题,是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与党的建设问题。最突出、最典型的表现,是官僚腐败、不正之风。

为此,和第三代领导集体,一再为我们敲响警钟:“从这些年和最近揭露出来的一些大案要案来看,一些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简直到了利令智昏、利欲熏心、胆大包天、无法无天的地步!”“如果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组织涣散,发展下去,不是没有的危险啊!”

正基于此,在提出“三个代表”,思想的同时,代表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重申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指导方针,而且提出了“振兴党风”的“三个必须”:

“必须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抓紧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适应新的情况,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按照“三个代表”的方向与标准,全面建设21世纪中国共产党,正是“振兴党风”的必由之路与根本途径。

(二)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现代复兴.让中华文明在未来世界新型文明中大放光彩。

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在古代世界有过光辉篇章,而在近代世界历史上,从1750年英国走向近代工业化以来,中国却走向封闭、走向落伍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更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屈辱局面。

1894年,孙中山在成立近代资产阶级政党前身组织——兴中会时,率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

20世纪中期,把中华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伟大历史使命,1962年在会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还专门列出一个时间表。

邓小平在1990年,专门以《振兴中华民族》发表了重要谈话,并使“振兴中华”重新成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

2000年5月,提出“三个代表”思想的,在视察上海时,同样把“振兴中华”作为自己一切思考,包括提出“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中心点:“怎样使我们党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始终充满活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想的最多的一个问题。”这个思想主旨,他反复讲了多次,并且点明了这也正是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宗旨:“提出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其出发点和着眼点就在这里。”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建设21世纪中国共产党,实现党自身建设的伟大创新工程,这是中华文明走向21世纪现代复兴的强大支点。

(三)提出“三个代表”思想,不仅为了振兴党风、振兴中华,还有一层世界历史性使命,就是以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支点,迎接21世纪社会主义的复兴。

八、九十年代交错点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当代社会主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曲折。

“马克思主义死亡论”、“社会主义终结论”流行一时,甚嚣尘上。

邓小平南方谈话,尾声之处,一针见血地点明了问题实质:“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邓小平真可谓一个老练成熟的政治家、思想家,果然不出所料,1992年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低谷时期的谷底,以后再没有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崩塌现象。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实践不会在短期内走出低潮时期,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却从90年代中期开始,率先逐步出现回升势头。

1995年,俄罗斯共产党人与专家学者,发出呼唤:“社会主义曲折隧道尽头,21世纪必将复见光明!”

1998年,来自60多个国家的1500名代表,齐集巴黎大学、国家文化会堂,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发出了“马克思没有死”的强烈时代呼唤。

1999年,马克思被某些西方有影响的大众传媒评为“一千年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千年马克思”获得新的生命。

和第三代领导酝酿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当然首先关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时也以广阔理论视野,关注着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

90年代中期,当世界社会主义开始出现某些历史转机先兆时,和第三代领导集体就要求一些中央研究机构,加强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思潮的跟踪研究,注意他们提出的各种新问题、新观点,并特别关注一些人提出的世界社会主义如何在21世纪走出低潮、走向复兴的问题。

2000年1月14日,首先提出“三个代表”基本思想的《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就要求我们“结合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历程来进行总结和反思”,并要求我们注意到“二十世纪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主义的兴起”,以及在世界格局变化条件下,同世界资本主义展开的长期较量与激烈斗争。

2000年6月28日,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展重要讲话,提出“四个如何认识”的问题,头一个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而且以振兴世界社会主义为己任。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时就提出其国际意义、世界历史意义:“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年会创意主题范文第4篇

一、领导重视,明确目标

开展“公民责任教育年”主题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要求,开展“公民责任教育年”主题活动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在全县召开动员大会后,局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对照相关要求,进行工作研究和部署。为进一步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局专门成立了局长为组长,各班子成员、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同时,把开展公民责任教育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总体安排,制订具体的活动方案,将相关任务分解到每个科室、每个人。

二、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局多次召开会议,布置落实各个阶段的活动重点,动员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主题活动中。围绕“公民责任”这一主题局通过嘉善档案网、《嘉善档案》等载体,深入开展活动的宣传,统一思想,使全局上下充分认识到这项活动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主题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围绕大宣讲活动,狠抓落实

为充分认识主题宣讲活动的重要性,确保宣讲活动有效顺利开展。县档案局通过各种形式,在全局上下掀起公民责任教育的热潮,各项工作完成较好。

1、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宣讲。全局上下围绕县委县府关于开展“创业服务年”、“创新推进年”活动的统一部署;围绕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和谐社会构建这一主题开展大宣讲活动。在宣讲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要增强档案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档案干部队伍;要树立创业创新意识,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档案工作不断创新;要公开办事内容,公开办事流程,公开服务承诺,坚决杜绝办事推诿等现象的发生;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要严格执行效能建设“四条禁令”,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局馆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通过大宣讲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档案工作“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2、深入学习卞峰煜同志的先进事迹。新时期档案系统的先进代表——卞峰煜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振奋了全县档案系统同志的精神。县档案局全体党员干部以集中学习、座谈讨论、撰写心得、收看电视、制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了学习卞峰煜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结合“公民责任教育年”主题活动,在全局广泛开展了“学先进、树新风”的主题活动,学习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创新的时代精神;学习他密切关注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务实作风;学习他恪尽职守、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的职业操守;学习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通过典型引路,进一步树立机关干部新形象,在服务大局中践行“创新、为民、忘我”的与时俱进的档案人精神,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学有所为。通过学习宣讲大家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将以卞峰煜同志为榜样,忠于职守,脚踏实地,无怨无悔地为档案事业多做贡献。在工作中要大力弘扬“创新、为民、忘我”的新时期档案人精神,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着力推进新农村档案建设;强化人本意识,着力推进民生档案管理;强化创新意识,着力推进档案工作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强化发展意识,着力推进档案馆新馆建设。

四、开展大讨论活动,履行职责

1、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大讨论活动。由于历史和客观环境等原因,档案部门特有的“三孤”(孤陋寡闻、孤家寡人、孤芳自赏)现象还没有根本消除,按部就班的现象在一部分档案人员身上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为此,通过大讨论进一步拓宽视野,创新观念,走出“档案工作无关紧要”、“档案工作无所作为”的思想误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坚持把握大局、服务中心,把档案工作融入经济及社会发展中,融入到建设富裕和谐的新嘉善中,努力克服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和基础薄弱等困难,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力争在创业富民、创新强县中有所作为。努力达到“四个充分认识”的目标,即:充分认识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进一步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档案工作承担着服务决策、服务民生、服务发展的职责,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大有前途、大有希望、大有可为,认清档案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信心;充分认识档案部门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只要勤奋、务实、钻研,是完全可以出成果、出人才的,树立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气魄,增强不甘落后、奋力拼搏的勇气。

2、开展调研论题大讨论。围绕创业创新,由局领导干部带队,各自确定调研论题,分别就工业功能区和民营科技型企业建档试点、“三农”档案工作、重点工程档案管理、民生档案资源整合示范县等工作开展调研,组织召开座谈会进行宣讲,并撰写论文扩大巩固调研成果。同时,结合调研深入宣讲十七大精神和档案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帮助基层理清档案思路,积极动员全县档案工作者献计献策,推动全县档案事业更好地向前发展。努力在增强创业创新意识、提高创业创新能力、改进创业创新方法、提升创业创新形象上取得新进展,为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县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年会创意主题范文第5篇

一、当前少年儿童创新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由于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过程中,受身心发展的不成熟的影响及社会、学校、家庭经常 以单向思维的标准来要求少年儿童,使他们不敢、不愿提出问题。因此,创新意识在少年儿童的思维当中严重缺泛,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成人操纵:父母受教育的程度高低、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等在不同程度上使少年儿童受到影响,他们所说和所做,完全是按照成人的意思而行,自己对问题完全不明。

2、纯属装饰:在社会方面少年儿童有机会参与一些事物,但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为了什么去做?自己鲜有选择权或根本没有选择权。

3、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少年儿童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对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认为只要读好书就行了,从而使少儿从小就养成按部就班思维定势,恪守中庸之道桎梏着少儿活跃的思维。

二、培养少年儿童创新意识的对策措施。

(一)创设有利于创新意识产生的适宜环境。应给予少年儿童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使之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应该明确,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目的不是主要看少年儿童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们的能力、情感、思维是否得到发展,做到全面、准确、科学、手段多样。不要把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介手段,造成对成绩差同学的压抑,而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下降。才能够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以提高他们的创造性。

成人对少年儿童的指指点点,恰恰是对他们创造潜能的抹杀。因此,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应给他们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他们有时间、有条件、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新意识的产生提供机会,把学到的技法和知识用来创造自己的美。

现行的考试制度,为保证其效度和信度,内容只能以客观题为主,而客观题所能考查的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命题难度来说,限时闭卷的统一书面考试,即使是主观题,也是容易考查学生的知识,而较难考查学生的素质。所以,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比如:在少年儿童的学业测试中,可以增列少部分无固定答案的问题,让他们有机会发挥其创造性,给他们呈现应用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等。

(二)注重少年儿童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鼓励独立性。好奇是一种对自己还不了解的周围事物能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想把它说清楚的心理倾向。应培养少儿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巴甫洛夫曾经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因此要正确加以引导,使他们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钻研、敢于实践,尤其是做到克服习惯性思维,让他们大胆质疑和不迷信权威。要注重他们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对平常的问题的处理能提出超常见解者,都应给予鼓励和嘉奖。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信心。自信心就是信任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是人的一大精神支柱,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追求一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认为可达到的成就。对于他们所提的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的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对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应鼓励他们正视并反思错误,自我排除心理障碍,引导其勇敢地面对挫折尝试新的探索,战胜自卑、树立自信、激发自身的内驱力,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3、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要鼓励少年儿童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 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发明创造潜能,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少年儿童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出一些初浅的见解。

一、当前少年儿童创新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由于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过程中,受身心发展的不成熟的影响及社会、学校、家庭经常 以单向思维的标准来要求少年儿童,使他们不敢、不愿提出问题。因此,创新意识在少年儿童的思维当中严重缺泛,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成人操纵:父母受教育的程度高低、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等在不同程度上使少年儿童受到影响,他们所说和所做,完全是按照成人的意思而行,自己对问题完全不明。

2、纯属装饰:在社会方面少年儿童有机会参与一些事物,但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为了什么去做?自己鲜有选择权或根本没有选择权。

3、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少年儿童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对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认为只要读好书就行了,从而使少儿从小就养成按部就班思维定势,恪守中庸之道桎梏着少儿活跃的思维。

二、培养少年儿童创新意识的对策措施。

(一)创设有利于创新意识产生的适宜环境。应给予少年儿童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使之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应该明确,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目的不是主要看少年儿童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们的能力、情感、思维是否得到发展,做到全面、准确、科学、手段多样。不要把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介手段,造成对成绩差同学的压抑,而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下降。才能够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以提高他们的创造性。

成人对少年儿童的指指点点,恰恰是对他们创造潜能的抹杀。因此,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应给他们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他们有时间、有条件、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新意识的产生提供机会,把学到的技法和知识用来创造自己的美。

现行的考试制度,为保证其效度和信度,内容只能以客观题为主,而客观题所能考查的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命题难度来说,限时闭卷的统一书面考试,即使是主观题,也是容易考查学生的知识,而较难考查学生的素质。所以,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比如:在少年儿童的学业测试中,可以增列少部分无固定答案的问题,让他们有机会发挥其创造性,给他们呈现应用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等。

(二)注重少年儿童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鼓励独立性。好奇是一种对自己还不了解的周围事物能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想把它说清楚的心理倾向。应培养少儿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巴甫洛夫曾经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因此要正确加以引导,使他们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钻研、敢于实践,尤其是做到克服习惯性思维,让他们大胆质疑和不迷信权威。要注重他们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对平常的问题的处理能提出超常见解者,都应给予鼓励和嘉奖。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信心。自信心就是信任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是人的一大精神支柱,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追求一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认为可达到的成就。对于他们所提的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的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对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应鼓励他们正视并反思错误,自我排除心理障碍,引导其勇敢地面对挫折尝试新的探索,战胜自卑、树立自信、激发自身的内驱力,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3、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要鼓励少年儿童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

4、给少年儿童提供具有创新精神的榜样。通过给少儿介绍或引导阅读名人传记,像爱迪生、居里夫人、鲁迅先生、爱因斯坦等。或带领其参观各类创造性展览,与有创造性的人直接交流等,像“神舟六号”飞船成功飞天,我国太空技术走在世界的先进行列等…,使少年儿童领略到创新对人类的贡献,受到创新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启发他们见贤思齐的心理需求。

5、培养少年儿童思考问题的习惯。要鼓励少年儿童主动发现问题,对平常事物多观察。其次,鼓励少年儿童评价与反思,要求他们自己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对照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

(三)开设培养创新的课程,教授创新思维的策略。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一些创新思维的策略与方法,训练少年儿童的创新能力,可用以下几种方法:

1、发散思维训练。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和形态扩散等。

2、推测与假设训练。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他们深入探索、灵活应对。比如让他们听一段无结局的故事,鼓励他们去猜测可能的结局,或读文章的标题,去猜测文中的具体内容,还可以让他们进行各种假设、想象等。

3、自我设计训练。在活动中要考虑到少年儿童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让其利用这些材料工具,实际动手去制作。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完成自己的设计。

 (四)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少年儿童探究兴趣。学习兴趣是培养学习自觉性的核心因素,是少年儿童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因此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营造一种愉悦的探索氛围。首先,可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游戏、耐人寻味的故事等,引发少年儿童的认识冲突,从而使他们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其次,根据少年儿童认识规律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的画面形象,调动少年儿童形象思维,形成创新能力。再次,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要鼓励少年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地多提出各种假设。第四,问题要有价值。问题价值的体现主要在于能否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从情感角度说,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少年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认知角度说,问题设计要有利于训练少年儿童思维、培养能力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