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清水河湾

清水河湾

清水河湾范文第1篇

南湾湖风景区以南湾湖为中心,包括董家河、狮河港、十三里桥、南湾等六个乡的大部分山林、水域,东与信应(信阳一应山)浉公路临界,南与新田畈为邻,西与寨后湾接壤,北与双头寨相连,总面积443平方公里。

南湾湖风景区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低山环抱,丘陵起伏。景区的中心南湾湖,承狮河、五道河、董家河、小泅河、飞沙河五条河水汇聚,水质清澈,碧波万顷。独特的地理地貌造就了南湾的秀山丽水,本地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革命遗址,使它成为一个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南湾湖风景区分为五个浏览区,即:南湾湖大坝浏览区、车云山浏览区、黄龙寺旅游区、仙石畈浏览区和潭家河浏览区。今天我们浏览的是南湾湖大坝浏览区。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登上了南湾湖大坝。南湾湖,又称南湾水库,因坝筑在南湾而得名。水库建于1952年到1958年,是一座集防洪、发电、养殖、供水、航运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库。水库大坝高38米,长835米,坝顶宽8米,底宽22、4米,湖区水面面积70平方公里,库容16.3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100平方公里。比较有名的有鸟岛、猴岛、桂花岛、杜鹃岛等,每年有数十万游人来这里观光度假。

清水河湾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盐度;SYA2-2实验室盐度计;台州湾;三门湾;乐清湾

中图分类号:P731 文献标识码:A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了解沿海的盐度,对海水养殖有一定指导意义。例如青蟹的最佳养殖盐度12.8‰~26.2‰。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反之较高);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沿海海域的盐度主要受河流径流注入量影响较大,跟当时的天气也有关系。

1 取样点、取样和测定

1.1 取样点和取样

取样点共设5个点(见表1),离陆地较近取3个取样点:台州湾、三门湾、乐清湾;离陆地较远取2个取样点:玉环披山洋海域、椒江大陈岛海域。这5个点较好分布在台州沿海各个海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于每年5/6月和8/9月共2次采集5点海水样进行分析,并用SYA2-2实验室盐度计测定盐度,具体采样点见图1。

1.2 测定

用采水器采取5个样品,用0.5?m滤膜过滤。按照《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 GB 17378.4-2007》标准测定,用SYA2-2实验室盐度计测定盐度,并做好各项记录。

2 结果分析

2010~2012年对5个取样点的盐度检测,如表2。

由表2可知,乐清湾的盐度整体较小,波动也比较大,其中的2010年8/9月的盐度特别低。因为乐清湾离陆地较近,其中还有大量的淡水河流径流注入,据了解其中有一条江夏排涝口排入到乐清湾,流量也较大,对乐清湾的盐度影响较大。其中的2010年8/9月的盐度特别低,最大的原因是潮水退潮,江夏排涝口排水,直接导致盐度特别低,所以在乐清湾养殖要注意盐度的变化,盐度突然变化较大,容易引起养殖品发病。台州湾是台州母亲河永宁江入海口,常年水量较大,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直接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加上天气的因素,台州湾的盐度波动也比较大。三门湾离陆地较近,盐度受养殖灌溉水影响较大,盐度也不太稳定。三门湾附近养殖锯缘青蟹比较,而锯缘青蟹的品质跟盐度有些关系,所以也时常测量塘内的盐度,避免盐度过高或过低对锯缘青蟹品质的影响。而离陆地较远的玉环披山洋海域、椒江大陈岛海域盐度普遍比台州湾、三门湾、乐清湾盐度高,波动也较小。玉环披山洋海域、椒江大陈岛海域盐度虽然受淡水河流注入量影响小,但是玉环披山洋海域、椒江大陈岛海域盐度也不太稳定,主要跟当时的天气,例如是不是雨天,温度高不高有些影响,还有涨退潮对盐度也有些影响。所以玉环披山洋海域、椒江大陈岛海域盐度出现波动也是正常的。

3 结论

海洋中的总盐度基本上是稳定的。但是在不同的海区和同一海区的不同时刻,观测到的盐度是不同的,故盐度受外界的因素影响而又变化。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主要因素是降雨、蒸发;在近岸地区,盐度主要受河川径流影响。台州沿海各海域盐度存在较大的区别,靠近陆地例如台州湾、三门湾、乐清湾盐度较低,且波动性较大,主要受河川径流影响大。离陆地较远的例如玉环披山洋海域、椒江大陈岛海域盐度较高,也较稳定,但也有些波动,受河川径流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 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监测-邻近海域水质数据-数据报表[Z].台州:台州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2012.09.20.

[2]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水质数据-大陈列岛增殖区-数据报表[Z].台州:台州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2012.12.07.

清水河湾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深圳水库河流综合整治截污系统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流域概况及存在问题

1.1流域概况

原沙湾河为深圳河一级支流,发源于牛尾岭黄牛湖水库称李朗河,在埔地吓汇合白泥坑水后始称沙湾河;汇集了简竹河、正坑水、梧桐山河、仙湖水等支流后经深圳水库汇入深圳河。原沙湾河流域面积68.7km2,全长20.84km。现将原沙湾河以深圳水库为节点分为上游区间和下游区间,上游区间称为沙湾河,属深圳水库汇水范围,占深圳水库集雨面积的1/3;下游区间称为深圳水库排洪河。沙湾河沿线一级支流有李朗河、白泥坑水、东深渠及简竹河。

深圳水库上游区间综合整治工程的治理范围为沙湾河干流及其支流,自黄牛湖水库起至深圳水库污水截排站闸坝止,河长3.79km,汇水面积31.4 km2。因白泥坑水已纳入道路工程一并实施,本工程涉及支流为流域面积大于5km2以上的河道包括简竹河、东深供水渠和李朗河。详见表1。

表1河道治理范围表

深圳水库上游区间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估算为5.8亿元,其中截污工程投资估算为1.3亿元。

1.2污染状况与污水处理现状

⑴污染源调查

1) 工业污染源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本流域内有工业污水排放的工业污染源13家,污水排放量共1464.67t/d,出水水质达标,均已办理排污许可证。

2) 河道排污口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沙湾河道中管径DN300以上的排污口共21个,其中沙湾河下游河道有3个较大的间歇式排污口。

3) 污水水质

根据相关监测结果表明,沙湾河在失去其供水功能之后,水质状况有明显下降。沙湾河中下游段的水质明显变差,属劣V类;白泥坑水的各项水质在所有河段中最差。

⑵沙湾河污水处理现状

沙湾河污水系统布局以水官高速为分界线。水官高速上游的污水属埔地吓污水处理厂(一期)服务范围。水官高速下游一部分污水通过污水提升泵站将污水抽排至沿布沙路敷设的污水管,排入布吉河上游支流——大芬水,最终排至布吉污水处理厂处理;一部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进入深圳水库截排站污水隧洞(隧洞设计流量为25m3/s),最终排至罗芳污水处理厂处理。

图1现状污水系统布局图

1.3存在问题

沙湾河流域污染现状及治污设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⑴沙湾河承担排污功能后,其河底淤泥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若汛期沙湾河流域降雨量较大时,河底淤泥被洪水冲刷后经截流闸坝进入深圳水库,对深圳水库水源产生严重的、不可逆转的污染。

⑵沙湾河水官高速下游段排河污水与埔地吓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尾水混合后,再度被输送至罗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致使达标排放的尾水重复污染和重复处理。

⑶沙湾地区的污水通过提升泵站抽排至大芬水,抽升扬程为30m~40m,不仅运行费用较高,且不利于布吉河的污水系统改造。

2 工程规模与排水方案

2.1水量预测

⑴污水量预测

流域水官高速上游属埔地吓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本工程不再进行预测,只对水官高速下游污水量进行预测。根据《深圳市中部物流组团分区规划[布吉、平湖、横岗](2005~2020)》,结合不同用地性质,计算片区内远期用水量和市政污水量,经分析计算平均日污水量为5.72万m3/d。

⑵流域初期雨水量预测

初期雨水截流量按下式计算:

W=10Ψm×δ×F

式中: W—设计初期雨水截流量(m3)

δ—初期雨水截流厚度(mm),地面集雨取7mm,水面集雨取0mm;

Ψm—综合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hm2)

流域内初期雨水收集总汇水面积31.4km2,总汇水量为89260m3。

2.2排水体制方案论证

排水体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合流制,一种是分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统将城市雨水和污水一起收集,一起排放;而分流制排水系统将城市雨水和城市污水分别收集排放。由于不同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程度不同,老城区排水体制多采用合流制,新城区规划采用分流制。

因沙湾片区属老城区,在近期实现雨污分流排放困难较大,故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沙湾片区近期排水体制仍保留合流制,但采取对合流管道在排河口处进行截污型式。河口截污型式可截留旱季100%污水和雨季初期雨水,这种排水体制可称其为“截流式合流制”。远期结合旧城改造建成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拟建截污管道可作为污水主干管使用。

因此,本项目过渡阶段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远期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

2.3排水系统布局方案论证

为使沙湾河彻底摆脱排污功能,沿沙湾河水官高速以下段两岸新建封闭式截流系统替代河道现有的基流槽收集入河污水和一定规模初期雨水(以下简称“沙湾污水”),以确保深圳水库水源安全。因此本文主要论证“沙湾污水”收集后处理去向和埔地吓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通道方案:

方案一:“沙湾污水”流域内就地处理,埔地吓厂尾水排入沙湾河作为生态景观用水。鉴于沙湾污水处理厂无法实施,本方案将收集后的“沙湾污水”提升(扬程8m)至埔地吓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沙湾河,流经深圳水库截排站污水隧洞通道排入莲塘河。

方案二:“沙湾污水”流域外处理方式,埔地吓厂尾水排入沙湾河作为景观生态用水。鉴于目前罗芳污水处理厂和布吉污水处理厂已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均无法承受单独处理“沙湾污水”的任务。因此,“沙湾污水”流域外处理方式只能维持现状污水处理模式。

为避免埔地吓污水厂达标排放尾水与“沙湾污水”混合,有两种措施:

①沿深圳水库截排站污水隧洞通道内设置一条新的污水管,将“沙湾污水”转输至罗芳污水处理厂,原污水隧洞作为埔地吓厂尾水和泄洪的清水通道。埔地吓厂尾水作为莲塘河生态景观用水。

②在深圳水库截排站前另修建一清水隧洞将埔地吓厂尾水转输到深圳水库排洪河作为其生态景观用水,而深圳水库污水通道仍然输送“沙湾污水”。

拟定的两个排水系统布局方案工程规模及其技术经济指标等情况见表2。

表2排水系统布局方案比选表

3 推荐方案主要建筑物布置

3.1沿河截污系统

沿沙湾河干流及支流两岸敷设沿河截污管,截留两岸各排污口、合流制排水口,确保旱季污水和初期雨水收集至埔地吓污水处理厂处理。沿河截污系统实施后,沙湾河不再承担排污功能,加上清除河道现状污染底泥后再辅以生态修复措施,其将变成一条生态河流。沿河截污系统布置如下:

(1)沙湾河:沙湾河干流左岸自东深渠河口至深圳水库截排站段沿河敷设截污管;右岸深惠路至南岭泵站入口沿河敷设截污管,局部段结合岸墙型式采用截污箱涵结构。

(2)李朗河:李朗河属埔地吓污水处理厂(一期)服务范围,其配套干管已经敷设完毕,配套干管线路走向基本上是沿着李朗河两岸布设。仅对偷排、错接、漏接的排污口进行截流,截流污水接入该厂配套干管中。

(3)东深渠:东深渠白泥坑村段工业和居住人口密集,东深渠的污染物基本都是在白泥坑村流入东深渠。因此,在东深渠两岸布置截污管道,最终汇入埔地吓污水处理厂配套干管中。

(4)简竹河:简竹河自隧洞口至简竹河口河底布置截污箱涵,汇入沙湾河干流截污管中。

3.2污水提升系统

污水提升系统任务是为了解决“沙湾污水”的出路问题,还河道“水清岸绿”面貌。

本方案拟由沙塘布泵站汇集沙塘布及厦村的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同时收纳来自樟树布泵站污水,经调蓄池调蓄后抽升至沙湾沿河截污管,自流入南岭泵站。南岭泵站汇集丹竹头,南岭及吉厦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同时受纳来自沙塘布泵站污水,经调蓄池调蓄后加压抽排至埔地吓污水处理厂。

⑴污水提升泵站平面布置

污水提升泵站分别在樟树布泵站、沙塘布泵站和南岭泵站原位置进行改、扩建。樟树布泵站由于位于新建立交桥下,占地面积过小,不设调蓄池。仅在樟树布泵站原格栅及沉砂池基础上延长过水渠长度,废除原有泵房,将过水渠出水向北直接引入沿河截污管。沙塘布泵站和南岭泵站进行改建,并设置调蓄池,对旱季污水和雨季初雨进行调蓄。

⑵管道敷设方案

①结合旧城改造需要,将吉厦村至樟树布过河污水管段、樟树布泵站至沙塘布泵站管段和沙塘布泵站至南岭泵站管段更换、新建污水管道。

②新建南岭泵站至埔地吓污水处理厂压力管段。

图2污水提升系统平面布置图

4 结语

本文选定的深圳水库上游区间排水系统设计方案,既可实现沙湾河治污目标,又能保障深圳水库的供水安全、恢复生态河流基本特性。在方案论证的基础上,在技术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与讨论,得出以下初步结论与建议:

⑴实践证明,对于城郊、城中村区域,由合流制排水体制过渡至分流制排水体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段过渡期,因此,排水系统设计时建议设置过渡期,并相应采取一种“截流式合流制”的排水体制。

⑵在城市化程度较高区域的污水系统布局中,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应体现循环经济的要求,尽量设置在河流中游地带,既可方便进水收集,又能充分利用污水厂达标排放的尾水为河流补充水源,并可降低补水的提升扬程。

清水河湾范文第4篇

台湾民间信仰生态及其区域特色

明清以来,随着大量闽粤居民迁徙台湾的同时,也将其民间信仰带到台湾。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当今台湾民间信仰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归纳分析台湾民间信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台湾民间俗神庙宇众多且香火旺盛。一是民间信仰所崇拜的神种类繁多且以人物崇拜居多。据《台湾省寺庙教堂调查表》(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60年),台湾地区的主祀神多达247种。除19种佛教神、13种道教神、20种自然崇拜神、1种庶物崇拜神外,其余都是诸如妈祖、关帝等灵魂崇拜之神。尽管佛光山、慈济、法鼓山、禅寺等台湾佛教寺庙的规模和影响都不小,但真正与民众生活密切、影响巨大的仍然是民间信仰,例如妈祖,光台湾岛内就有三分之二的人信仰。二是台湾寺庙数量多且明显呈上升趋势。清乾嘉以后,台湾逐渐进入定居社会,民间信仰迅速发展,大小庙宇遍布城乡。据台湾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年底,全台寺庙和教堂多达14993座,每县市平均600座,每个乡镇市区平均41座。与1981年的5539座相比,寺庙总数在近30年内增加了近两倍。即便是与2007年的14841座相比也增加了152座。三是台湾民间信仰的神明以闽籍居多且相对集中。据1981年统计,台湾民间信仰近300 种神,其中前20位神的寺庙占总数的83%以上。妈祖、王爷、保生大帝、清水祖师、开漳圣王、广泽尊王、开台圣王等闽地或闽籍神位置明显靠前。

2.台湾民间神大多被赋予救助海难权能且神通广大。一般来讲,神近乎人,其神力是有限的,每个神的权能都有比较清楚的界限。但在台湾,不少从大陆移植过来的神都被赋予了海上救苦救难等方面的职能。险恶的台湾海峡因受季风影响,海水流速强,漩涡大,海面伴有不同颜色的斑纹,素有“黑水沟”之称。往来船舶一旦陷入漩涡不是触礁沉没就是随波漂流,不知去向。即便侥幸登岛,大多数人也因为不适应那里的水土而生病致死。为摆脱各种恐惧不安,渡海的移民只能祈求和依靠神灵的护佑。由于地理上的海洋性特点,使台湾民间信仰神明大多被赋予“入海能搏浪救生,进山能扶伤治病”的职能,即便是原本从河洛地区传来的神灵也是如此。如关帝爷本为军神(或兵神、武神)、财神,传入闽粤等地后已变成无所不能、无所不管的保护神。奉祀入台后同样神通灵验,在台湾为数众多的神明中位置明显靠前。又如城隍,本非海神,可是在平潭等地,人们出海前均向城隍祈求平安。至于海上保护神妈祖在台湾民间信仰中的地位及影响更是远远超过妈祖的故乡福建。这些都是移民为适应新的环境所做的权宜性调整。

3.台湾民间信仰区域特色鲜明且具有较强的祖籍乡土观念。“历更五代,终极两宋,中原板荡,战争未息,漳、泉边民,渐来台湾……蒙古崛起,侵灭女真,金人泛海避乱,漂入台湾。宋末零丁洋之败,残兵义士,亦有至者,故各为部落,自耕自赡,同族相扶,以资捍卫。”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台湾族群的历史源流,也不难理解台湾民间信仰的移民性特征。由于明清时期实行海禁,迁入台湾的闽粤移民因比较零散不易形成较大的家族集团,所以,台湾的民间信仰不像中原和福建等地那样具有明显的宗族性,而是以各自的府县祖籍在较大区域内组成相应的信仰群体。如漳州的开漳圣王、三平祖师,泉州的清水祖师,嘉应州的三山国王,汀州的定光古佛,福州的五福大帝,等等。因而,台湾不同地域的民间信仰带有比较明显的排斥性。在台湾,泉州籍人一般不奉开漳圣王,漳州籍人一般不奉定光古佛。来自不同地域的移民之间一旦发生纠纷,对方的神像、神庙往往成为攻击和破坏的主要对象。如在清代台北漳泉械斗中,泉州籍人故意攻击漳州籍人的开漳圣王庙,并捣毁其庙宇,损坏其神像。这表面上是为争水争地发生的械斗,实质上是不同地域移民的信仰意识冲突。

4.台湾民间庙宇普遍存在诸神合祀现象且多教融合趋势明显。在台湾本岛及金门、马祖、澎湖等地同一个庙宇中,佛、道、儒三教及众多民间神往往同时受到供奉。这种越来越普遍的诸神合祀现象不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兼容并蓄精神,而且彰显着三教合一或多教合流的发展趋势。如台北的慈护宫正殿祀妈祖,陪祀孔夫子、释迦牟尼佛、太上老君及王母娘娘,东西庑侧分祀水仙尊王、福德正神、神农大帝、关圣帝君等。马祖列岛民间庙宇,在祭奉主神外也有从祀、寄祀等信仰习俗。桃园县的闽台宫妈祖庙,除主祀妈祖外,还供奉威武将军、铁甲将军、临水夫人诸神位。南竿山陇的白马尊王庙,除了祭祀白马三郎和白马夫人之外,还祭祀华光大帝、五灵公、福德正神、临水夫人、虎将军、云满爷等神灵。坐落在东莒岛大坪村的福德宫庙,正殿供奉土地公,左殿奉祀临水夫人,右殿奉祀五位灵公等。

5.台湾民间祭祀活动多由地方精英把持且排场越搞越大。一般老百姓崇拜神明的目的无非是想得到他们的保佑,达到祈福消灾的目的。新中国成立以前,河洛地区和福建等地的庙宇大多由僧、道主持,台湾的庙宇则大多由地方富户主持。如云林县玄天上帝庙“于嘉庆年间,街长卢光顺、何春梅出首捐缘公建。至道光年间,街长刘深池、江腾仁、何房先等,出首捐缘再建后进一大间”;开漳圣王庙于“道光甲子年,富户薛大有倡首捐金,绅民公建”。元天上帝庙于“同治四年,头人余永顺捐缘重修”。一些有钱人往往通过庙务管理委员会或董事会组织各种信仰活动增强其在地方的号召力,并通过操纵民间宗教活动来控制乡村社会的管理权。台湾民间信仰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不少新修的宫、庙有三四层楼高,且大多用钢筋水泥和琉璃瓦仿宫殿式修建。一般的进香仪式除了鞭炮队、香烛队外还有女子铜管乐队,有的甚至有警车开道。

台湾民间信仰的河洛渊源

台湾民间信仰绝大多数是在移民过程中从闽粤等地移植过去的,而绝大多数闽粤人又都是中原移民的后裔。所以,台湾民间信仰文化中无处不彰显着深深的中原印记和绵长的河洛渊源。

1.台湾民众普遍尊奉的福德正神、关圣帝君等神信仰,主要是从河洛地区传到闽粤,再从闽粤等地传到台湾。我国道教即起源于河洛地区,佛教最先传入地也是河洛地区,作为儒释道混合体的传统民间信仰也发轫于河洛地区。福德正神是台湾最基层的地域神,在河洛地区称土地公,只是称谓不同而已。相传土地公原名张福德,从小聪颖至孝,担任过朝廷总税官。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体恤百姓,积善行德,死后有一贫户用4块大石头围成一个石屋奉祀他,结果不久就发了财。当地老百姓认为这是神恩保佑,于是合资建庙且塑金身顶礼膜拜,并将他奉为财神和福神。至今仍有不少台湾人把土地公迎进家里,并逢初一、十五祭拜。家中没有供奉土地公的,也在每月的初二和十六,在自家门前设香案、烛台、供品祭拜。关圣帝君信仰在台湾相当普遍,就是在大陆的不少台资企业和餐馆都供奉着关帝爷的神位。

2.台湾民间信奉的神中不少是有功于国、有恩于民的历史人物的神格化。这些历史人物有的本身就来自河洛地区,如陈元光、王审知、陈星聚、曹瑾等;有的是河洛移民的后裔,如郑成功、施琅等。“开漳圣王”陈元光就是河南固始人,因开漳有功,漳州人纷纷建庙纪念他。在开发台湾的过程中,“开漳圣王”“随漳人来台为守护神,后建庙塑像祀之”。唐末从光州入闽的王审知因开发闽地有功被后梁朱温封为闽王。河南临颍人陈星聚在任台北知府期间功勋卓著,病死任上,台北人民曾修建“陈公祠”年年追祀。河南河内(今沁阳)人曹瑾任凤山县知县兴修水利,造福人民。凤山人民修建“曹公祠”进行祭祀。祖籍今河南固始的郑成功因其开辟台湾的丰功伟业被民间尊崇为神,台湾民间不仅建祠塑像祭拜,而且尊其为“开台圣王”“开山尊王”“延平郡王”“国姓公”“国姓爷”等。

推进两岸民间信仰互动的

时代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豫闽台在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区域民间信仰等传统文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对进一步增进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的了解与认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与合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祖国统一与民族振兴都有重要现实意义。

1.民间信仰互动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台湾同胞对祖根地的文化认同,而且可以进一步增强两岸同胞的亲和力与凝聚力。民间信仰活动仪式在地方民间具有区域认同、社会整合的功能,可以起到加强内部团结和外部联系的作用。台湾民间信仰蕴涵着丰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民族品格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一方面在心理上能够给那些在他乡谋生或创业的人以更大的寄托和保障;另一方面,在观念上能够起到维系人们对故土和祖先的认同。河洛地区不仅是台湾地区的“祖源”所在,而且是台湾地区的“神源”所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强化台胞和海外侨胞的地域、家族和文化认同意识,而且有助于加强海内外华人的社会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2.民间信仰互动不仅可以进一步推进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而且可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互利共赢。民间信仰不仅以“神圣”名义保存和承载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而且拥有大量的信众。相当部分民间信仰及其表现形式和外在实体已被列入了文物保护对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成为发展观光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台湾同胞到河洛这块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来走一走、看一看,不仅有利于促进和带动以“寻根游”为龙头的旅游经济,而且可以吸引更多包括台湾在内的海内外同胞到自己的祖根地投资兴业。

清水河湾范文第5篇

八门湾过去只知其名,不识其形,近日游玩了一趟,友人惊讶:“这是条搞旅游的黄金水道。”

大门洞开,是个吉祥之地

八门湾气势恢弘,湾水清澈,细波粼粼,风光无限,水中小鱼穿梭,有些地方被围起来养虾。喇叭湾中间有个红色的大灯塔,两岸长满高耸的椰子树,以及茂密的红树林。有很多村民用木头做的简易小码头,当地渔民从小码头下海、上岸。朝北是文昌县城,往南是清澜港,清澜港也是八字形,有几公里长的水道。老百姓说:“富在南海,文昌人往南海,八(发)八(发),八(发不完)。”

八门湾,从文昌县城坐船,或从清澜港老码头上船,都可以到达。租一条可以坐10人的小船只100元,往返时间不到三个小时。

罾位密布,渔民捉鱼捕虾

由于有八条河流入八门湾,注入薯稻落英,腐殖质丰富,加上是内海湾,风平浪静,因而海产丰富。两岸东郊、清澜等镇的渔民,在这里设了不少罾位捉鱼,少说也有八九十个。罾是浅海捕捉的网,网铺在海底里,鱼虾游进去后,用一个按在木架上的轮子把它扛提起来,落在网里的鱼虾蹦跳,再用小兜把它们捞上来。一个八门湾,使两岸上百个村庄的人丰衣足食。有的罾位就在红树林里,人坐在凉爽的红树林的罾位上扛罾,饶有风趣。湾里捉鱼放网的都是小船小网,多是夫妻操作的夫妻船。本来长得很嫩白的姑娘,被烈日晒、海风吹烤得脸色赤黑。

候鸟成群,冬天铺天盖地

在八门湾,一群群羽毛白色的鸟吱吱地叫,栖在船篷、罾位上,有的飞向两岸茂密的红树林里。船公小郑家在文教,他告诉我们,冬天这里的鸟更多,除了海鸥类,还有当地的“田牛奴”(海南方言即白鹭鸟)。这些鸟多是候鸟,冬天八门湾较清澜港暖和,候鸟都飞到这里来过冬。“这些鸟让打猎吗?”我问。小郑答道:“不给打,保护站就在上面,他们看到拿枪的人都会盯上。”这些年八门湾里的鸟多了起来,两岸的椰子树、红树林里有很多鸟窝。它们盘旋在风口浪尖上,时而俯冲下来叼鱼、扒贝,时而飞上云天,栖在船篷罾位上,是八门湾一道美丽的风景。

树林密匝,置有捉蟹的网

八门湾的红树林以西北边显多,延伸几十公里,树干有大腿般粗。红树林除了种有当地海豆、海茄、黑榄,还有从国外引进种植的。外国红树叶子似柳叶,不粗壮,当地的红树林更容易栖鱼虾。我想起孩童时,在红树林捉“上树小”(海南方言:上树的小螃蟹),爬上船头,叫船公把船靠近红树林。只见树枝叉桠的红树枝上,趴有一些全身黝黑的毛蟹及两只钳是红色的红鳌蟹。小蟹怕鱼吃,爬上了树。小时捉“上树小”,树底下都游有一群群手臂般粗的鲻鱼及笠鱼,我们用弹弓打。红树林还有渔民做成方格的小网,一个接一个地铺放在林子里,像一条蜈蚣,叫蜈蚣网。网的入口部分搁在水里,让蟹爬进来。蜈蚣网一般捉的都是青蟹,一只少说也有半斤重。

人杰地灵,两岸名人荟萃

八门湾东面文教坡上,有明朝大官邢宥读书草庐。邢宥和丘浚、海瑞同朝为官,被称为“一朝三杰”。邢宥辞官返乡后,在文教坡上建草庐读书。八门湾西面的羊头村,是当过南开、岭南、中山三所大学校长的陈序经故居。陈序经是海南早期博士,写有“佛国探考”等著作,西哈努克亲王到我国访问时曾要求见他。八门湾的南面有个下东村,该村出了中将,原两广缉私统领吴清槐。吴清槐与同事过,大陆解放后去了香港。写信请他回来,他回到海南,一上岸就被捉去,他还未拿出的信就被枪决了。他家的旧址房屋原有个侧门,被堵死了,他家人说,前些年家里祸不单行,风水先生说那门是祸门。

八门湾南岸还有原南京警备司令故居。

相关期刊更多

重庆水产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水产科技情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青海水力发电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海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