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鲁迅的名言警句

鲁迅的名言警句

鲁迅的名言警句

鲁迅的名言警句范文第1篇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的名言警句范文第2篇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

我国有这么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伟大的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位大文豪正是他,鲁迅。

在我心目中,鲁迅先生是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人。他是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即使自己生病了,也坚持工作。鲁迅先生非常珍惜时间,他总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和学习上,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给进步青年回信,默默关心着,并用许多警句名言来教导他们,也同时教导我们。鲁迅是中国的一座伟岸的山,是一片浩瀚的星空。要想跨过它这座大山,必须学会他说过的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很多人说鲁迅先生是天才,其实不是的,而是他珍惜时间,就像前面说的,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所以他比别人出色,优秀。

在这位慈祥的老人逝世之后,许都人都用散文和诗歌的形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魂。鲁迅先生是我们所有人心中最受尊敬的,最受爱戴的。

鲁迅的名言警句范文第3篇

1.1 知识目标。

1.1.1 联系时代背景,认识“三一八”惨案的背景、过程、影响等。了解刘和珍等学生的情况,以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感受、理解。

1.1.2 理解文中精辟的语句,尤其是精警的议论。

1.2 能力目标。

1.2.1 学习课文内容,理清思路层次,把握思想感情。

1.2.2 学习课文章法,品味语言,训练诵读,积淀语感。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接受鲁迅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体会过去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

2 重点、难点。《记念刘和珍君》具有战斗性和抒情性特点。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3 解决办法。

3.1 重视背景介绍,避免口号式的草草了事,充分占有资料,拉近学生与文章所处时代的距离。

3.2 注重强化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思想感情、艺术手法和语言运用之妙,以此促进感悟、鉴赏。

3.3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考、讨论。

4 学生活动。

4.1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做好课前预习。

4.2 课堂上通过学生诵读、质疑、交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5 媒体运用:幻灯片

6 课时安排:3课时。

7 教学步骤。

7.1 第一课时:

7.1.1 课前预习(为提高实效性,可用早读时间完成)。

①将课文读两遍;

②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一部分大意;

③认真阅读注释;

④找生词、难句,扫清阅读障碍。

⑤预习参看读本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以具体感受当时情境。

7.1.2 教师介绍背景。结合注释①了解“三一八”惨案及刘和珍(如有学生有所了解,可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相关事件链接:①教育总长章士钊镇压学生;②女师大风潮;③鲁迅被撤职;④“三一八”始末。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嚣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鲁迅在《无花的蒋薇之二》中称1926年3月18日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徒手请愿与枪弹攻击)

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

7.1.3 教师范读。

7.1.4 把握总体思路(学生结合预习讨论)。

①一、二节:写作缘由;三、四、五节:人物事迹{六、七节:事件意义。(幻灯片)

文章解读;

②刘和珍是“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青年学生的典型代表,她是怎样一个人?

(重点看第二部分即三、四、五节,学生快速默读三分钟,注意人物言行及关键语句,然后由学生讨论。)

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

反抗校长――疾恶如仇,富于斗争精神。(由于女师大校长杨荫榆曾被鲁迅批判,所以长期作为反面形象出现。应让学生全面了解,比如曾反抗包办婚姻逃婿,为保护女学生被日军枪杀,可推荐学生读杨绛《回忆我的姑母》。)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常有责任感。

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出现四次)――善良平和,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值一驳,而且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

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教师补充:

在第一部分第一节第二段还写到:“然而在这样……就有她”。“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就此简介刘和珍的家境:清贫,父亲过世早,两弟一妹,省吃俭用,学习勤奋。)“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7.2 第二课时:

(出示幻灯片,人物形象概括)

就是这样一位“始终微笑”着的、态度温和的热血青年,却在血案中死于非命,第五部分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

7.2.1 引导学生讨论,抓住细节,如:“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并不是“丛击军警”完全是无辜的,不是“暴徒”,而是屠杀。

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术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7.2.2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如何理解?(学生思考讨论)

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糖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伟绩”、“武功”是反语。

对此,鲁迅能不激愤悲痛吗?所以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在文章缘起部分(课文第一、二节),先生集中表达了自己这种激愤、悲痛的复杂的心情。

找学生读1、2节,注意感情传达。

7.2.3 开篇先写开追悼会的那天,自己“独在礼堂外徘徊”的悲愤,不忍面对的情形,在学生程毅志的要求下,觉得“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何又说“可是我实在是无话可说”?(学生思考讨论)

“必要”:纪念死难者:“无话可说”:――第三段以这话为引子,述说①对政府制造惨案的控诉:②痛斥所闻学者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③凡此种种,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由大哀大痛到“出离愤怒”,由愤怒到冷静理性。

7.2.4 在第二部分又提到“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结尾又说“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怎样理解?(学生思考讨论)

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话重复上一句“必要”的话,同义反复,表达同样的心情。感情加重。

7.2.5 进而讨论重点语段;“真的猛士……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学生思考讨论)

鲁迅写作此文时已经“出离愤怒”了。那么“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未来的希望。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猛士当然要承受超乎寻

常的哀痛,但为改变惨淡的人生,为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幻灯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当。――《论睁了眼看》;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来生。――《淡淡的血痕中》)

7.2.6 第四段亦有此类的议论:“惨象……就在沉默中灭亡”。(学生思考讨论)

“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谰言。武力屠杀:思想统治。屠刀加术,致使民众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爆发”才是唯一出路,既是对当局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教师总结: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结合《呐喊自序》关于铁屋子的叙述加深理解)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在爱国力量方面,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当局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这些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火悲,大衰,大愤,大怒,最后“出离愤怒”,冷静思考,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7.3 第三课时:

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课文第六、七节)

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却有自己的思考,他对于请愿持什么看法呢?

这一部分由一名学生先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质疑、思考、合作、交流,讨论解决。未点到的问题出教师补充,理解不到位之处学生互相探讨。教师引导。

7.3.1 对“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的理解。

“无恶意的闲人”指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席人”,“有恶意的闲人”指段祺瑞执政府的帮凶“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流言家”,当然也包括“惩刨学生”的“八国联军”,还有“中外的杀人者”,但本文锋芒所向主要是段政府极其帮凶。

7.3.2 对“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的理解。

这里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人类前进需要付出大代价和牺牲,只能前进一小步。“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在鲁迅看米,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没有必要徒手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

引用陶潜的话有何作用?“倘能如此,也就够了”中“如此”怎样理解?

虽然徒手请愿没有作用,但既然有了流血牺牲。就有其影响和崽义,至少亲朋好友会记住死难者,记住这血的教训,死难者的血不会白流,死者会与青山同在。

7.3.3 “倘要寻求……意义就在此吧”中“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刘和珍作为女子,她的勇毅对未来的意义,给予人激励鼓舞,进一步肯定烈士牺牲的意义,女子尚且如此,男子自不待言。

7.3.4 “苟活者”指什么人?

“苟活者”首先是作者自指,也包括“暂得偷生”的“庸人”,而“真的猛士”是作者的自我策励。作者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

“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r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教师总结: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7.3.5 评述“三一八”惨案,作者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写作切入点,有什么好处?

刘和珍作为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作者反复写她的“微笑”、“和蔼”,让人了解死伤的是一批怎样可爱的青年。段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青年,流言家诬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下劣便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谰言都不攻自破。

写作借鉴:不要泛泛而谈,切入点要具体。

7.3.6 阅读读本相关的两篇文章。

8 教学反思。

8.1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攀生对鲁迅的文章有疏离感,此文情感性比较强,背景介绍很重要,不宜泛泛而谈,空洞说教,应力图占有较多相关材料,介绍具体可感;

鲁迅的名言警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白描 语言艺术

文学大师鲁迅多方吸取了绘画艺术的经验,将这种传统的白描技法成功地动用到语言艺术之中,使他笔下的物象呈现出形神逼肖的立体美,使文章达到神理极妙、引人入胜的效果。鲁迅先生的白描语言艺术,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朴实自然,平中有奇

朴实,是语言的一种艺术也是美的必要条件“文章不难于巧而难于拙,不难于曲而难于直,不难于细而难于粗,不难于华而难于质。”(宋代李涂《文章精义》)真正朴实自然的语言,应该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样的语言,有助于表达真情实感。鲁迅先生笔下的白描文字,语言风格朴实无华。从外表看,它朴实素淡,天然无饰,然而“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经得起反复咀嚼品位,发人深思。例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一段:“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这是一段在行文上动用复述方式勾勒柔石被害情景的白描文字,也是作者痛定思痛之时的回忆:一床被褥,一只饭碗,看似平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却最能表现出鲁迅先生对战友安危、冷暖挂念的深厚和细微;看似近乎慈母唠叨孩子般的家常闲话,恰恰却是发自作者内心深处的自语独白。两个问句的连用,一层紧似一层地渲染了作者对战友命运忧虑不安的心情,将作者的复杂感情表现的惟妙惟肖。就在这种“毫无确信”消息的情况下,文字突然一个转折:“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接着一笔一笔历数柔石等人被杀害的情况:“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这几句点出了柔石遇难的时间、地点及悲惨情景。其用语虽朴实无华,却描绘出反动派暗杀革命青年的惨状,字字千钧,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这样的语言,小中见大,文浅意深。虽然没有故作惊人之笔和专门的心理描写,但是它却能把鲁迅先生内心激荡复杂的感情,刻画得汹涌澎湃。字句中饱含着作者对战友至诚至爱的真情厚意,剔肤见骨地揭露了反动派的罪恶嘴脸。无限文章,无限情理,尽融在这朴实自然的语言之中,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这就是鲁迅白描语言朴实自然之美的艺术效果。

二、以形传神,妙神妙理

“以形传神”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提出的绘画艺术理论,它以“形”为基础,以“神”为表现重点,通过形来写神。鲁迅先生是一个高等画家,他把这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创造性地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创作之中,通过形象化的描绘来传神写意,这是他白描语言令人感到“神理极妙”、“神理如画”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他在小说《祝福》中三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时,用的就是这种手法: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是新寡后初来鲁镇做工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这段肖像白描,表明她是一位勤劳、正统的农村妇女,性格内向,本分善良,身体健康;又是一个刚刚失去丈夫的年轻寡妇,因家境贫困及难言之隐而外出打工糊口,希望通过自食其力的劳动改变她眼前的命运。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家,是因为她再婚再寡后无依无靠,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又只身来到鲁镇做帮佣。这时的“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段肖像白描表明,她在经历了被迫改嫁、丧子再丧夫、大伯收屋等一系列残酷生活变故的打击之后,精神上受到了莫大的摧残,特别是丧子之痛,更使她难以承受,忘却不了的悲哀促使她未老先衰,逐渐变得恍惚健忘起来,对生活也失去了希望;待祥林嫂第三次来到鲁四老爷家时,“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段肖像白描,表明祥林嫂在经历了一生悲惨遭遇之后,最终沦为乞丐,流落街头,她对生活已经完全绝望,变成一个丧失劳动能力、精神麻木的苦人。就这样,祥林嫂大半生的悲惨经历被浓缩在三段形神逼肖的自描之中,同时也把她三个不同时期的肖像特征浮雕般地矗立在读者面前。

鲁迅的名言警句范文第5篇

怎样把课外资源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呢?

笔者将从用精炼的诗句促进理解;用作者的经历点醒学生的心灵;用名言警句自然融入课堂设计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笔者认为这也是把课外资源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一条路。

一、用精炼的诗句促进理解

在日常教学中,用什么样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值得研究。与文章联系紧密精炼的诗句,往往既起到引领作用,又起到道理论据的作用,一举两得。

比如,教《有的人》这篇文章时,学生对“虽死犹生”不能够理解。于是引用郁达夫在《怀鲁迅》中的诗句进行讲解。“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教师提问“鲁迅先生去世了,为什么说更伟大呢?”学生就会想到肉体死亡而精神高尚。在分析“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一节时,让学生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意思。“面对众人的指斥,诅咒,我偏偏横眉冷对,我行我素;面对孩子,我却宁愿像头老牛,任他牵着跑,我都心甘情愿。”这样进一步请学生思考鲁迅先生把孩子当做什么,由此,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为了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在分析“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这一节时,把《野草》中的句子引出来。“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抓住“憎恶”这个词语,使学生明白鲁迅先生厌恶的是什么人,什么政府。在分析“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时,引用了冯至所写《鲁迅》中的诗句。“你走完了艰苦的行程,艰苦中只有路旁的小草,曾经引出你希望的微笑。”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为什么以野草自比。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引导的方式方法,可以深入浅出,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心灵,增长他们的见识。用诗句引导,有一种深沉的力量在其中,这是语文课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二、用名言警句自然融入课堂设计

名言警句言简意赅,富有深意,与课文结合起来,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讲《桃花源记》一课时,学生提到桃花源里的人纯朴、热情。笔者这样讲到:“这里人与人之间彼此率真融洽,他在《移居》中写到:‘过门更相呼,有酒斟之。’ ,你来我往自由无拘。人们真诚相待。‘衣食当须纪 , 力耕不吾欺。’没有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最后引用诗句总结“人们辛勤劳作,安居乐业,相互关心爱护,古道热肠,对客人‘设酒杀鸡作食’热诚相待。这里人性归‘真’,世无诈伪,社会必然‘淳’了,‘真、淳’必然使社会消除了污浊丑恶而归于‘朴’了。他在 《劝农》中写道:‘傲然自足,抱朴含真。’‘真、淳、朴’便是陶渊明理想社会的全部,它的底蕴便是自由、幸福、舒适、宁静而率然存真。”

接着引用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对陶渊明的评价“只有陶渊明算是找到生活快乐和心灵慰安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感叹或政治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农民生活的质朴与爱恋中得到安息。”

自然的引用会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到作者的追求。

在讲《压岁钱》一课时,首先,由导入直接提出第一个问题——“著名作家南丁先生说:‘小小说是一滴水的艺术。’笔者从同学们对《压岁钱》这篇小小说的质疑中,感到你们从这滴水中看到了五颜六色的光芒。小小的五分钱,对于你们来说不值一提,从文章中看也就能买两根油条,为什么“我”好久没舍得花?”

最后总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借助小小的压岁钱,这个心中之象,表达了丰富的意蕴,它压在了我们的心里,一种酸楚,一种心动涌上心头。让我们从穷人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人性的美好。‘小小说是一滴水的艺术’,一滴水中见世界,老师相信你的‘一滴水’也一定会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

于是,借用名言设计出这节课的板书。这样的设计清新自然,没有矫揉造作之感。下图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三、用作者的经历点醒学生的心灵

解读文本要从多方面考虑,写作背景、文本信息、作者经历等因素都可以考虑。这样,可以让我们亲近作者,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为了让学生理解《戒烟》中父亲这一形象,笔者这样讲道:“父亲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找到了教育的切入点。贝利说过:‘我为足球而生,就像贝多芬为音乐而生一样。’父亲因为贝利对足球情有独钟,才以此为教育的突破口。可谓顺情克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父亲,结合背景,笔者写了一句话,并且请学生仿写,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比让他们冥思苦想写作文强得多。

所写内容:没有金钱,依靠爱心和教育,他使孩子,在星光闪烁的夜空成为独放异彩的明星;没有足球,凭借热爱和自重,他用袜球,在尘土飞扬的街道踢成举世闻名的球王。

准备的句子:他如清香的兰花,深居幽谷,用智慧与善良,为孩子点亮了心灵的灯;他如不倒的青松,高处山间,用勤奋和自尊,为自己开辟了世界之路。

学生根据他们对文本的认识也写下了精彩的语句。

最后总结:“《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父亲这位善教者使孩子为了自己的兴趣和尊严放弃了不良爱好。他随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抓住契机教育孩子。为我们上了成功的一课。希望所有的教育者,都能成为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的善教者,走入孩子的心灵。”

在上《有的人》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在品味语言的教学目标指导下,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臧克家写诗的态度是坚忍主义的,有人称之为‘农民式’。写《烙印》时,他是‘悲愤满怀苦吟诗’;而且‘常为一个字的推敲一个人踱尽一个黄昏’他总是思考用什么字以及把它放在一个什么最恰当的地方,而且没有雕琢感、滞涩感。”使学生思考他怎样在语言上潜心研究。自然把学生带入本课教学的重点。

在教《祖逖》这篇课文时,以司马光所写的《资治通鉴》为突破口。“大家都知道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意在启示君主‘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祖逖》这篇课文,它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在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理解文意。”(设计意图:了解《资治通鉴》的史学价值,引发学生对祖逖形象的思考。)总结时再回扣作者写这个人物的目的,“司马光用祖逖的经历为我们诠释了民族精神的内涵,‘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祖逖“知其不可而为之’,立志北伐,看淡生死,矢志不渝。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文天祥、岳飞、闻一多等为了正义和人民利益无私奉己的具有中华民族骨气的英雄人物。就以老师写的一首小诗作结吧!“闻鸡起舞为社稷,风雨如磐因名利。无论北伐成与败,一片真情系黎民。”司马光以史为镜,启示后来者,得民心者得天下。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就会使一节语文课变得厚重。这样就会使学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得,从对文本的深入研究上有所收获,在文学欣赏上有新的感悟。

参考文献:

[1]侯器,张传良.语文教学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分析与思考[J].广 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