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好看的欧美伦理电影

好看的欧美伦理电影

好看的欧美伦理电影

好看的欧美伦理电影范文第1篇

饱含学养的犹太血统、亘古不变的黑框眼镜、嘴角边嘲弄般的坏笑、神经兮兮的表演风格,这或许就是伍迪・艾伦带给我们的最直观感受。但自从60年代从影以来,伍迪・艾伦却一直是公众心中熟悉而陌生的混合体。他是媒体和评论家公认的“天才”、“艺术家”、“电影大师”,并以平均一年一部的速度不急不缓地进行创作;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又因其独特的个人品质,难以获得大规模的商业成功,也就在普通电影迷心里较少落地生根。他是各种商业和艺术电影节的宠儿,仅在奥斯卡上就提名十余次;另一方面,他也性格古怪,和好莱坞“水火不容”,绝少亲临颁奖现场,让评委们投票时顾虑重重。他长相忠厚,一副文质彬彬的“纽约知识分子”模样;另一方面,他绯闻频传,更在1995年被《帝国》杂志选入“影史最性感的百大明星”……这就是伍迪・艾伦,美国多元文化结出的一枝奇异绚烂的果实。

爱好魔法的知识分子

伍迪・艾伦1935年12月1日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这座城市赋予了他无数的创作灵感,也成了他与西海岸好莱坞电影最明显的分界线。要说到他与电影的结缘,最早得上溯到3岁的时候,有一次母亲带着他去看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37)。结果,由那天起,他发誓,“剧场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不过,小时候的伍迪・艾伦性格沉默寡言,不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嬉戏,他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待在家里,一个人捣鼓他最喜爱的魔术和黑管。

他在多年后回忆说:“我是对魔术的美感兴趣。我的意思是,对于我来说,那些漂亮的丝巾,铬制的盒子,弹子球等等这些东西统统看上去美妙极了。那里面有种宗教的意味,或者是种(让人觉得)除了我们知道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之外,还有别的东西存在的希望的意味。也就是说,当你看一个魔术戏法的时候,那个戏法便是无视于现实的某种东西。”

这种神秘的感知在1990年拍摄的《爱丽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部影片中,米亚・法罗饰演了一位纽约家庭妇女,虽然衣食富足不知愁滋味,可总觉得生活中缺少点什么。于是,她跑到唐人街找到一位古怪的华人老中医,在接连服下多剂草药后,不仅飞越了曼哈顿,还具有了隐形的能力。事实上,她最终在药物产生的魔法里,找到了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

这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有点“不敬”的意味。因为伍迪・艾伦无意中把咱们流传几千年的中药和某种“巫术”意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从而表现出一种西方式的自大和目空一切。可实际上,伍迪・艾伦正是通过《爱丽斯》中的魔法,诠释着中产阶级婚姻生活中的困惑和解脱。他说:“这可能是一个你脑子没法转过弯来想明白的把戏,我更应该说,这是一个严肃的玩笑。你唯一能逃避它的方法就是假设有某种变魔术般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得出现某种神奇的东西,由它把你从日常的现实生活中解脱出来。”

不过,靠魔法白日梦般地解决生活困境,这实在是一种悲观的人生态度。虽然伍迪・艾伦创作的大都是喜剧片,但他从没有掩盖过自己的这一人生观。在《爱丽斯》后,他紧接着拍摄了一部《影与雾》,魔法再次成为了影片中的关键因素。据伍迪・艾伦所言,他希望拍摄一部“德国表现主义的影片”。一个嗜杀成性的人制造了乱子,牵连了社会形形的联动反应。最终解决困境的方式,还是得靠魔术师的神奇拯救,“因为没有别的任何出路可以摆脱我们目前所处的糟糕状况”。伍迪・艾伦的话中是否另含深意,惹人揣测。

独具意味的仿拟风格

伍迪・艾伦曾说:“我从最好的作品中偷师。”他毫不讳言自己的影片都是向平生最尊敬的“偶像”致敬。这些偶像是:英格玛・伯格曼、格劳乔・马可斯(“马可斯三兄弟”喜剧组合之一)、费德里科・费里尼、科尔・波特(爵士音乐大师)和安东・契诃夫。在伍迪・艾伦早期的几部谐趣喜剧《香蕉共和国》(1972)、《宝典》(1972)和《沉睡者》(1973)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他对马克斯兄弟无政府喜剧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各种好莱坞既定类型的颠覆嘲弄。但不久之后,伯格曼和费里尼的影响逐渐浮现出来,伍迪・艾伦开始受到严肃评论家的瞩目,这对于他的电影生涯无疑是一次关键性的转折。

18岁时,伍迪・艾伦第一次看到伯格曼的作品《裸夜》,从此迷上这位瑞典大师。现在回过头想想,伍迪・艾伦作品的多产性和自主性与欧洲的伯格曼是多么的相似!我们最早在伍迪・艾伦作品中一窥伯格曼的影子,或许应该是1975年自导自演的《爱与死》。他在这部讲述拿破仑入侵俄国的喜剧中,分别从伯格曼的《第七封印》以及《假面》中找到了灵感。《第七封印》中的死神在《爱与死》中改穿了白袍,在片尾更与已经死去的伍迪・艾伦在树林中起舞;而《假面》中著名的二人特写镜头――莉芙・乌尔曼与比比・安德森一前一后、一正一侧的画面,也在《爱与死》片中被重新演绎。

但是,直到1979年拍摄名作《曼哈顿》之前,伍迪・艾伦都没有和伯格曼见过面。“后来,莉芙・乌尔曼在纽约碰到我,她知道我非常崇拜伯格曼,就跟我说,伯格曼下周会到纽约来,要不你过来和我们吃顿饭吧,他会高兴见到你的。我去了,和乌尔曼、伯格曼夫妇在酒店见面。我们谈了好久好久,我很惊奇的是,我遇到过的很多遭遇,伯格曼几乎都同样经历过。我们就聊啊聊啊,非常投契和融洽。后来有次我在斯德哥尔摩,因故不能去看他,就在电话里聊了一两个小时。我跟他打电话有好几次,不过见面就上回在酒店一次。我和他有许多共同之处,也许这是所有电影人的共同之处。”

不过,致敬归致敬,伍迪・艾伦最为反对的,也就是将自己和其他艺术家做任何形式的比较。1997年《解构哈里》公映后,评论家一致认为这是伯格曼《野草莓》的翻版,遭到了他的公开反对――正如,他也反对把1980年的《星辰往事》称为“伍迪・艾伦的《八部半》”(这部作品的结构和结尾与费里尼的《八部半》有着高度的相似)。伍迪・艾伦就是伍迪・艾伦,他的模仿也是一种独创。

事业与爱情大相径庭

伍迪・艾伦与马丁・斯科塞斯都被誉为“纽约学派”的代表人物。如果说,斯科塞斯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意大利式的暴力与激情,伍迪・艾伦不愠不火的犹太知识分子形象,更受精英阶层的青睐和追捧。不过,和斯科塞斯在奥斯卡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相比,伍迪・艾伦更显出一种罕见的高雅和闲适。他从来不会为什么目的而刻意为之,他知道喜欢自己影片的人就是一个固定的小圈子。“温水煮白肉”,从容不迫的艺术历程,竟也能让一批拥趸为之翘首期盼,并在那影像的旅程中体味到生活的无奈和真谛。

上帝总是眷顾那些清心寡欲的人。伍迪・艾伦被命运之神的眷顾,足以令斯科塞斯慨叹“天道不公”。1977年,正是美国科幻大片风起云涌之时,可联艺公司投资仅200万的文艺片《安妮・霍尔》竟让伍迪・艾伦第一次获奥斯卡提名,便突破《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两部“重磅炸弹”的火力封锁,摘得当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女主角(黛安・基顿)四项大奖。伍迪・艾伦从平实的生活中提炼喜剧材料,把一个骄傲无知、又常在生活中遭遇窘迫的纽约知识分子形象描绘得入木三分,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人们喜欢把伍迪・艾伦和以前的喜剧巨匠们做比较。在他至今导演的41部作品中,他获得提名(包括获奖)136次,比他的喜剧老前辈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的总和还要多;他迄今光编剧就获得过奥斯卡提名14次(获奖2次),是一个令人吃惊的记录,另有最佳导演提名6次(获奖1次);2005年,在资深电影杂志《帝国》举办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导演”评比中,伍迪・艾伦高居第10位;在1995年电影百年华诞之际,他更被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授予当年的终身成就金狮奖,这是一个无上的光荣。

事业上的佳作频出令人赞叹,伍迪・艾伦的私人生活也备受人们瞩目――不过,和电影不同,他的生活负面报道远远居多。1970年以前,伍迪・艾伦便有过两次不成功的婚姻。此后,随着他在电影界的名声鹊起,他和自己影片女主角的暧昧关系便一直没有停止。伍迪・艾伦喜欢长时间使用一个女主角,最有名的当属黛安・基顿和米亚・法罗,前者和他合作过8部影片,后者更多达13部。在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背后,这两位女星也自然成为了伍迪・艾伦的红颜知己。

但伍迪・艾伦始终没有和黛安・基顿和米亚・法罗结婚,反而在1997年12月同自己和法罗的韩裔养女宋宜迈入婚姻殿堂,媒介一时哗然,批判之声如雪片般袭来。据米亚・法罗的传记《何物飘零》披露,得知这一消息,好莱坞老牌影星弗兰克・辛纳屈(他也是法罗的第一任丈夫)当时就火冒三丈,声称要打断伍迪・艾伦的腿。但伍迪・艾伦和宋宜穿越了“”的指责,坚强地生活到现在,还领养了两个孩子。他们是值得祝福的,正如《时代》资深影评人理查德・席克尔说的那样,有些人喜欢拿伍迪・艾伦与卓别林的私生活作比较。“因为这两个男人,在晚年的时候,都与比自己年轻得多的女性发生感情纠葛,而在报界和公众间引起轩然大波――至于两者都在这迟到的感情中找到了幸福和满足这一事实,则鲜有人提及。”

文艺片的票房胜利

由于伍迪・艾伦电影的小众性,在美国他一直与“票房”“市场”之类的字眼鲜有关联,而重视“人文艺术”的欧洲反而成了他的诗意栖居之地。过去,他自己曾坦言:“如果不是欧洲人,我早就不再拍电影了。我的片子一般在美国不赚钱,但到欧洲就能获得商业成功,至少能收回成本吧,损失就会小得多。我的早期电影在欧洲不是很流行,法国人疯狂热爱《香蕉共和国》,那对我是一个巨大的开始,很快意大利跟上,就这样很快建立了我的欧洲观众群。如今我完全在依赖欧洲市场。《影与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美国压根没人去看,但在欧洲人潮如涌。”

好看的欧美伦理电影范文第2篇

1998年赴日本,先后获得早稻田大学国际金融学硕士和国际经济学博士学位。其问,适逢中国国家主席应邀到早稻田大学演讲,有幸为主席作同声英语翻译,自此关注并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

他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工作生活二十载,精通汉语,对中国古今文化典籍多有涉猎,堪称“中国通”。

《对话美国》,给误解的空气带来一阵清新的风

《对外传播》:最近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出版了你的新书《对话美国》,这是一本中美两国民间人物的“聊天记录”,内容触及到两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海阔天空中,读者们看到了一个媒体世界不曾表达过的美国和美国人眼里的中国,就像你在书中写道,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为美国人了解中国,或者为中国人了解美国,打开一扇窗户,给误解的空气带来一阵清新的风”。你是经济学出身,怎么会有这样一种对话产生?

欧亚伦:这个书比较特别,是我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一起写的书,他是中国代表,我是美国代表,这是民间探讨的方式,我们用这个方式,是我们认为两种文化,特别是两个大文化一定需要有很多种沟通,有时候是政府跟政府,有时候是民间跟民间,有时候是大企业跟大企业。所以,在这本书里面都是我们的对话,而且我们特别注意到一般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1990年,我那时候没有想到未来我也会研究到文化,我那时候基本上研究创新的经济学,还有品牌发展和科技发展,因为科技方面有很多创新。后来我发现文化创意也是一种创新,在文化方面几乎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很多其他国家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东西,但是怎么介绍这个东西,他们营销的方式有很大差别。

《对外传播》:你在介绍中国的时候遇到了怎样的难题?

欧亚伦:中国有很多非常好的事情,应该在全世界介绍,但是,我发现我很难说明这些。在给美国朋友介绍中国的优点时,虽然是英文作为母语的人,我也要考虑非常长的时间才可以。

目前中国文化创意特别厉害,最大的问题是怎么介绍给世界。我们可以从营销的角度来看,美国有一个很成功的地方,就是好莱坞,它可以说是营销美国文化贡献最大的。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美国电影,大部分美国电影里面都在介绍美国文化,但它们并没有直接说要介绍美国文化,而是通过电影里面的很多故事。如果要让美国、欧洲等很多地方了解真正中国的文化,一定是“人”带来的智慧,要明白这个媒介一定是人,一定要介绍、要说明“人”。

日本的漫画就非常不错。他们的漫画用最简单的方式,画面也很有意思,人们在笑的时候了解了日本的文化。营销中国文化需要“带路效果”

《对外传播》:美国最大的GDP是从文化创意来的,如果中国的文化创意达到美国文化创意GDP的四分之一,那将带给中国一个全新的GDP。你认为怎样“营销”中国文化更有效?

欧亚伦:我在日本¨年,早期做研究时就发现很多日本文化在美国做介绍宣传是受日本政府支持的,后来慢慢赚钱了,政府就不用再支持他们了。日本的漫画现在在美国赚很多钱,还有日本的卡通和小说。

我们发现一件事情,任何一件事情的第一个最重要。你可以说日本的第一个漫画在美国成功以后,第二个就非常简单。这个在经济学中,就是一个“带路效果”,有第一个带路到美国以后,第二个就不害怕了,还可以学习第一个的做法。

中国曾经有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他在美国走出了一条路,可是没有人跟着他,那个人是最成功介绍中国文化给美国的人,他就是李小龙。

我们在美国做了很多调查,我们发现几乎100%的人知道李小龙的名字,92%的人知道,87%知道邓小平。李小龙,他在美国先读了哲学,还非常热心地读心理学,还有营销,然后在好莱坞学习做电影。他发现,最厉害的电影公司在做一个电影之前,都先做市场调查,弄清楚人们想要看到哪种电影,这样再做的电影最有效。李小龙说我要创造一个故事,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故事,包括里面的这个英雄,也是大家能接受的。

所以,最开始影响到美国的就是李小龙和他的电影,而且很多电影是赚了20倍的钱。美国很多电影公司特别惊讶,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人,他会自己做电影,做出的电影效果又那么好,大家都迫不及待去看第二个,他们都太兴奋了。那个时候很多美国人说,原来中国文化是那么有意思,为什么我们以前不知道?所以,他们特别喜欢李小龙。李小龙死的时候非常年轻,全美国都在哭,美国难过了差不多一个礼拜。

我们以前研究过这个案例,我们发现一定要有一个东西带路。中国需要一个电视台、一个电影公司,或者是一个杂志、一个出版社先成功带路走出去,然后第二个就很容易跟下来。我非常相信,如果中国建立一个全世界都知道的英文电视台,它的后面一定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而且后面也不一定需要政府的支持,他们可以靠广告费活下去。

要先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待,做出来的东西才能适合对方

《对外传播》:在中国生活或者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外国人,他的感觉和在外面是不一样的。与此同时,现在有很多对中国国情不是很了解的外国人,却写了很多有关中国的书。这样一来,误读中国更在所难免。你认为,当下中国的对外出版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欧亚伦: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美国已经介绍了非常多,很容易就能找到一千本书是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人强调以前,很少谈现在。我队为,美国人最想要了解的是现在普通的中国人爱看什么电影?爱看什么电视节目?爱吃什么东西?爱玩什么游戏……但近十年很少有美国出版的介绍现在中国文化的书。我一直寻找这种书,发现即使有做得不错的书,由于是小出版社出版的,虽然书里面’的内容写得很好,但大部分的书店没有这本书。如果由大出版社出版,可以确保书出现在每个书店里面,而且他们的宣传会大很多。

要先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待,做出来的东西才能适合对方。很多中国的英文杂志,里面的英文没有问题,问题是写文章的风格、方式不适合美国人的接受心理。

我发现不管是美国人写的,还是中国人写的很多书里面,他们用英文介绍中国优点的时候,总是把一个很好的事情弄成了感觉很不好的事情。有一个例子,我看过美国好多书介绍中国吃的东西。可是书里面50%介绍的都是非常奇怪的东西,一般的中国人是不会吃的,最后这本书给美国人的感觉就是:在中国,不应该吃的东西到处都有人吃。

《对外传播》:看来,中国在向世界介绍自己时,有时介绍的重点不对,有时介绍的方式不对。你对此有什么建议?

欧亚伦:中国文化有好几个特色,

而我没有看到任何人在美国介绍好这些特色。第一,中国人非常热情,很有人情味。我也很喜欢日本,我待在日本很多年,可是我真的没有办法说日本人很热情。中国人对待朋友,不管是外国人还是外地人,真的跟其他文化不一样。

第二,中国人对他们的家人很好。我认识很多中国家庭,很多中国人请我去他们家吃饭,我有时候待在中国朋友家里一两个礼拜,我感到中国的家庭是非常舒服的感觉,当然我看到的很多是比较理想的家庭,不一定所有的家庭都是这样,但是我认为跟一般美国、日本的家庭相比,中国人对他们的家人特别好。可是在美国的媒体和很多书里面,为了说明中国这样的家庭,却创造了很多新的单词,我翻译成中文是“家庭主义”,这是一个原来没有的单词。另外,在美国介绍中国家庭还提到崇拜祖先,这有一点宗教的形式。

除了“家庭主义”和“崇拜祖先”,等很多单词,美国人不会用自己的说法讲中国家庭。他们创造的单词是专用的单词,不会给人一个很温馨的感觉,他们的意思是中国人对家庭那么好,而妨碍了其他关系的沟通。我认为没有这个问题,中国人喜欢实在的人,美国人也喜欢实在的人,为什么在美国的媒体和书里面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中国电影需要好的英文版才能走向世界

《对外传播》:从《对话美国》一书中了解到,你很喜欢看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一直在探索如何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电影,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你认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欧亚伦:最近印度电影在世界得到了很多奖,除了电影里的故事融入特别好之外,可能与他们的英文版在欧洲和美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有关。

中国有很多特别好的电影,但都没有好的英文版,中国电影大多没有英文配音,英文字幕水平又太低,这样就不被允许在全美国放映,也不能发行到欧洲。也就是说,只有3%到5%的电影院才能放映。没有了英文版,大家就没法了解故事里美妙的地方,更没法了解里面的中国文化。但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比如法国、德国的电影。

好看的欧美伦理电影范文第3篇

英国那场闹剧般的脱欧公投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套用《玩偶之家》里的经典段子“不列颠出走后会怎样”的结果也已经逐渐浮现。且不说英国智库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的模型显示,英国经济已经开始出现收缩,就连在中国举行的G20会议上,各国也认为英国公投‘脱欧’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各方应做好准备应对英国‘脱欧’公投可能带来的潜在经济金融影响。

对英国金融行业来说,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金融大爆炸”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必须求新求变来渡过难关。一直谋求国际化的人民币可能成为伦敦维护金融中心地位的突破口。

伦敦需要人民币撑场子? 伦敦之所以能在全球诸多金融中心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英国脱欧公投后,英镑兑美元的汇率大跌超过10%就已经对英国金融秩序构成第一轮冲击。虽然这多少会有利于英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但在更大程度上动摇了人们对经济的信心。为了将金融冲击的损害降至最小,英国央行8月初果断宣布基准利率减半,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本就处于历史低位的0.5%进一步降到0.25%,触英格兰银行322年来的历史低点,同时向市场释放数百亿英镑刺激经济。而且,央行放话说,如有必要,今年晚些时候还会进一步降息,底线是不进入负利率。央行行长卡尼说这是应对公投脱欧对英国经济造成的冲击。

外汇市场的波动对英国的影响很直接,因为伦敦是全球金融中心,而世界最大的外汇市场则是金融中心皇冠上的宝石。

退欧使伦敦作为全球欧元交易主要市场所在地的地位受到威胁。由于受到欧洲市场准入或欧元流动性的影响,目前每日交易规模高达两万亿美元的欧元计价产品的清算以及结算业务,可能会部分转移到欧元区的金融中心。

面对这种涉及欧元的业务和工作岗位可能双双流失的局面,伦敦五年前开始着手的一个布局就越发凸显其重要性:建立人民币离岸交易的西方中心。

2011年伦敦金融城首份伦敦现有人民币产品、服务及人民币离岸交易业务报告,显示伦敦人民币业务已初具规模,业务范围包括零售业务、企业业务、银行同业及机构业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使客户可以高效、安全地进行跨国交易,并可以有效对冲和管理风险。 当时的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评价称,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伦敦具有悠久历史,并勇于创新。“人民币交易是这条延续了400年道路上的新的一步。”

从英国政府的角度看,建立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出于战略考虑。吸引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货币在此交易,可以维持伦敦全球金融中心的优势地位,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经过几年的努力,伦敦在吸引人民币离岸交易方面效果显著。

今年4月伦敦取代了新加坡,成为排在香港之后的第二大人民币清算中心。这样不但能够部分对冲欧元业务削减的风险,还能让人民币为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撑场子”。

人民币出海还靠西方良港

就在伦敦需要人民币离岸业务能够添补某些欧洲业务撤离英国所留下的空白的同时,其实人民币的国际化也需要借助金融中心的辐射效应。

伦敦之所以能在全球诸多金融中心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当然归功于伦敦本身完善的金融制度。其次,许多不同种类的金融服务都集中在金融城的范围内,包括保险、商品交易、期货市场及债券市场等,这种产业链的集群效应有利于外汇的金融产品创新。此外,伦敦所处的时区正在亚洲和美国之间,跟许多中东国家时间接近,除了可以延续24小时外汇借贷外,也方便中东国家参与外汇借贷活动。

英国脱欧虽然在制度安排上对金融交易有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但伦敦作为金融中心安身立命的优渥条件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也是竞争对手一时难以复制的优势。因此在可预见的时期,伦敦仍会作为金融中心发挥作用,而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可从中受益。

从离岸人民币的发展轨迹看,英国作为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的地位不断增强,因为伦敦在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创新方面具有优势。2014年10月,英国政府成功发行30亿元人民币国债;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在伦敦发行了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2016年5月,中国财政部在伦敦成功发行30亿元人民币国债――伦敦金融城的这些开创性举措都加强了其作为欧洲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也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而且,中资银行纷纷选中伦敦作为欧洲首选金融基地。在伦敦金融城里,能找到中国领先的金融机构的分支,这些机构利用“走出去”的良机,继续以伦敦为跳板加大国际化力度。

目前看来,伦敦的人民币离岸交易有望加强。在五年前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刚推进的时候,可能是人民币国际化需要英国的协助与推广,当英国脱欧后,英国为了保住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可能会把人民币国际化作为自己摆脱困境的主要任务。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出海的西方良港会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打造更细致的服务。

困难时期更需集合效应

其实无论是英国引以为傲的金融产业还是有着雄心勃勃出海计划的人民币,近期都遭遇了一些困扰。

脱欧会危及到伦敦金融城作为金融服务中心以及英国第一大产业的支柱地位。鉴于金融服务业在英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超过10%,任何的波动都会对其经济前景产生难以承受的影响。英国财政部的一项分析显示,脱欧公投最多可能导致英国金融行业损失28.5万个就业岗位。令人担忧的是,如果银行撤出伦敦,与银行合作的专业服务公司可能也会逐渐跟随银行离开。

正当伦敦要承受脱欧的潜在痛苦时,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在遭遇一些“逆流”。就在英国脱欧公投当月,全球人民币支付金额占比缩水至近两年来最低水平,跌至全球第六位。根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信息,6月份人民币在全球交易中使用占比下降至1.72%,为2014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居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和加拿大元之后。与2015年8月的历史高点2.79%相比,6月份全球人民币交易额占比下滑逾1%。

好看的欧美伦理电影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贝奥武夫》;动画电影;英雄史诗;命运悲剧;北欧文学

神话史诗《贝奥武夫》创作于公元8世纪左右,由古英语西撒克逊方言写成,故事内容取材于斯堪的纳维亚的历史事件和“蜂蜜与狼”的民间传说,同时糅合了北欧神话故事里恶龙、英雄勇士、女妖等意象作为叙事元素,《贝奥武夫》一诗作为民间口头文学在文字记录之前已经流传了几百年,由于当时罗马教廷的势力在英格兰及北欧蔓延,基督教徒们便仿效古代罗马民族史诗《埃涅阿斯纪》的风格和体例,在原诗内容上夹杂了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宗教观,因此《贝奥武夫》的叙事里既有异教里的妖魔鬼怪,也有十字架和罗马武士的文化元素,成为基督教化的北欧神话,最终也呈现出与希腊神话迥异的风格,后人称之为“欧洲俗文学中第一部杰作”。故事以丹麦国王洛斯戈和他的子民们在一座名叫西奥鹿特的大殿里寻欢作乐为开端,他们的欢笑激怒了一个性情乖戾、孤僻,名叫哥伦德的怪物。一日夜幕降临,体型巨大的哥伦德来到大殿杀死几十名勇士,给洛斯戈和他的子民们带来无尽的灾难,此后,哥伦德不时地袭击、破坏大殿来制造祸端。瑞典的叶亚特人贝奥武夫是一个英勇善战、体力超群的英雄,在得知洛斯戈国土上发生灾难后决心为民除害,贝奥武夫带着十几个勇士在与暴风浪搏击了数日后来到丹麦,洛斯戈开启了尘封的大殿以酒宴庆祝贝奥武夫的到来。夜晚,贝奥武夫和他的勇士们睡在大厅里,哥伦德冲入大厅,吞食了一名勇士,贝奥武夫空手和哥伦德贴身搏斗,在刺伤哥伦德的耳朵之后又设计夹断哥伦德的右臂,因此,贝奥武夫成了丹麦国的英雄,日日被人称赞,洛斯戈感激他送出圣器黄金角,告知贝奥武夫哥伦德的水妖母亲仍是祸患,于是贝奥武夫来到水妖洞穴,受水妖诱惑爱上了她,之后贝奥武夫回到丹麦国欺骗众人说已经杀死水妖,洛斯戈猜到真相后跳海自杀,贝奥武夫加冕成为国王,拥有无上的权力、财富和美人,50年后,水妖之子火龙侵犯和破坏了叶亚特的国土和子民,贝奥武夫不顾年老体衰决心杀死恶龙,为民除害,最后在与黄金恶龙搏斗中坠入大海英勇牺牲。[1]

电影版《贝奥武夫》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在情节和人物上做了较大改动,采用的是真人CG动作捕捉技术以及好莱坞工业化思维下的叙事元素,下文将从角色塑造、叙事设计上分析该片的影像表达。

一、真人CG技术下的视觉表现

电影《贝奥武夫》整体耗资1.5亿美元,由罗伯特・泽米杰斯执导,启用了安吉丽娜・朱莉、安东尼奥・霍普金斯、雷・温斯顿等好莱坞一线明星依据真人表演制作出亦真亦幻的动画效果。从技术上来看,这部“动画电影”将动画技术和真人表演完美结合在一起,电影采用了当下好莱坞科幻、魔幻大片中备受青睐的真人CG特效技术制作,比如《猩球崛起》《指环王》《阿凡达》《魔比斯环》等影片均采用了这种技术。真人CG特效是将人或动物的动作、空间位移记录下来,并以此数据驱动虚拟角色运动可以达到比手工动画更流畅、更精确的效果,核心技术是基于绝对空间位置测量的“光学动作捕捉系统”,即在演员身上安置红外感应器,将演员的面部表情以及行为反映至接收器中,同时转换成数字语言传入计算机后进行合成、渲染而成。采用真人CG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高度还原出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科幻、魔幻题材电影中难以表现的场景画面,不仅可以减小演员表演难度:演员不用化妆、塑形,无须考虑年龄相貌等问题,同时将拍摄地点集中在摄影棚或影视基地内通过后期制作各式切合电影情节的场景,极大地降低拍摄成本,比如影片中构建了斯堪的纳维亚蜿蜒的山脉、恢宏的殿宇、极端天气中大雪纷飞的场景很符合史诗中宏大叙事下的场景想象。

二、对角色形象的重构

原诗在对贝奥武夫、洛斯戈、女妖等核心人物角色的刻画上呈现扁平单一化特征,人物行动缺乏情感逻辑支撑而显得突兀和难以理解,很明显这种设定和叙述并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而影片中对人物角色形象的刻画可谓饱满和复杂,该片导演泽米吉斯认为,原著诗歌不具备现代化的叙事元素,《贝奥武夫》在记录之前作为口头文学已经流传了几百年,当时的思想者基督教徒们在抄写记录时把有趣的内容减掉了,并且导致了诗歌思想上趋于刻板、保守以及带有卫道的色彩。原作中贝奥武夫是一个“高大全”式的英雄,是赞美和勇敢的代名词,他是身高2米的维京蛮族,臂力是20个勇士力量之和,他的人生也一直处于“打怪升级”的状态:先是杀死了恶魔哥伦德,然后是水妖,最后是黄金恶龙,当上了国王后征战四方、开拓疆土,由于勇猛光辉的人格形象和出色的功绩而受到人民的爱戴。原著中每部分都是独立的故事,叙事上并没有太多的因果线,而是呈板块状。

贝奥武夫是活在史诗里的民族英雄,长久以来在古代人们的审美趋向和宗教哲学导向下被高度地脸谱化了,那种建立在抽象道德基础上的集权崇拜正是古典英雄群像的描绘。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涉及英雄史观的探讨,他认为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英雄人物具有“绝对理性”抽象的人格,他们身上积聚着整个民族的普遍优点等,这种古典哲学中的思维对自古希腊戏剧时期塑造的英雄观是直接继承的,当然黑格尔夸大了精神意识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未免会滑向唯心主义的思想深渊。[2]

而电影对贝奥武夫形象的塑造明显是带有好莱坞主义的英雄色彩,剥离了神话中抽象的叙事思维,还原了一个有缺点、有情感的真实的人:在“英雄旅程”的初期因未克服环境或自身缺陷而陷入困境或迷茫,而经过一系列挑战,主角最终会克服缺陷,重新找回自我,获得救赎或原谅。这实际上也涉及好莱坞电影中一个永恒的叙事主题,即人的成长:年轻时候杀死海怪的他喊出“我是贝奥武夫”的自信和豪迈与年老后陷入到对自己一生伟业的自我怀疑与否定的一对矛盾正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影片试图从现代思维诠释英雄也具有普通人身上普遍存在的缺点:骄傲、虚荣、贪婪与,并且将这些缺点放大呈现:用“直刺了海怪的心脏”的谎言掩盖了贝奥武夫贪慕女色的性格;当翁非斯质疑他杀死海怪的数量时,贝奥武夫也夸大成九只来展现他的英勇无畏形象,并以杀海怪来掩饰自己游泳时败给对手的事实;当贝奥武夫从女妖那儿归来时,谎称哥伦德的头就是女妖的头,以谎言绘声绘色地告诉众人自己如何杀死了女妖,尽管受到老国王质疑,但仍然未说真话。

此外,从影像符号传达上看,水妖象征着美貌、财富、权力、永恒,这是年轻时候的贝奥武夫所向往与追寻的,在与水妖媾和之后有了儿子黄金恶龙,同时受到水妖的诅咒,这就为命运悲剧的叙事理念埋下伏笔。影像上黄金恶龙具有双重形象,除了黄金恶龙之身,还有一个就是红色贝奥武夫的形象,他象征着人性中邪恶的一面。影片中贝奥武夫说自己当年已经死了也符合这个情节设定:那个纯粹英雄已经不在了,存活下的是靠着谎言与欺骗度过余生的伪君子。王后象征着现实:流逝的岁月、理性和成熟、真实和睿智,她了解贝奥武夫并对他予以包容和爱,这也是贝奥武夫老去时真诚直面内心的一个因素。

三、好莱坞工业化的叙事元素

电影《贝奥武夫》是典型的三幕剧结构:三幕故事分别对应了原著中的三场战役,即第一幕贝奥武夫杀死巨魔格兰道尔,格兰道尔的母亲欲为其报仇。第二幕贝奥武夫只身一人来到女妖所居住的洞穴,然而却被女妖以美色、金钱、权力诱惑,这里原著中格兰道尔的女妖母亲也是丑陋无比的怪物,并被神力英勇的贝奥武夫杀死。第三幕是卫冕成为国王的贝奥武夫在谎言与欺骗的心理阴影下生活了50年,最后走出诅咒杀死恶龙,走出了曾经的阴影。同时,影片通过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用典以及心理活动等副线交织来丰富贝奥武夫三场战役故事的饱满性。[3]而在原著中,贝奥武夫经历了三大战役,原诗中各个角色和战役都是独立的,除了格兰道尔与女妖是母子关系,其他角色彼此之间也没有命运和血缘上的牵连。本片作为标准好莱坞电影工业思维下的神话故事新编,除了忠于原著情节、人物设定外,还采用了大量符合现代人审美趣味的叙事元素。

一是对欧洲戏剧中“悲剧”精神的深度加工。剧中“弑父”“杀子”的剧情体现了欧洲古典戏剧中的“悲剧”精神,这里的欧洲古典戏剧主要指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悲剧,正如《阿伽门农》《俄狄浦斯王》等一系列传世悲剧作品那样推动角色行动的是戏剧“原罪”所致,也与基督文学《圣经・创世纪》里记载的“神的儿子与人的女儿通婚,地上满是罪恶”的隐喻对应。原著里黄金恶龙在基督文化里象征着魔鬼撒旦,是邪恶的化身;哥伦德被描述为该隐的后裔,《圣经》里面记载该隐是亚当和夏娃的儿子,因失手杀死了哥哥亚伯而被上帝驱逐永生游荡,因此这里哥伦德象征着恶魔,影片中该隐是勇士安福斯的仆人,这里安排了这个隐喻即安福斯是弑兄者。影片中黄金恶龙是贝奥武夫和水妖的私生子,哥伦德是老国王和水妖的私生子,这就把原著中的“原罪”精神改编为对复杂人性的探索与展示。同时黄金恶龙和哥德尔都是“父辈的罪孽”,即贪欲的产物,他们是伟大英雄光芒背后的阴影。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岩洞映像”的概念,他认为处于表象世界之下的人类个体就像囚犯置身于幽暗的洞穴里那样,他们无法对自己的真实处境有真实且彻底的了解,只能通过映照在岩洞石壁上的模糊影像才能得出关于自己的认识。之后拉康从心理学角度提出镜像理论学说,该理论在“自我”与“他人”两个概念对立之外提出第三概念“主体”,拉康认为,主体是自我对自身潜意识里存在的身份认知,主体不等于自我,是自我形成过程中的建构性产物,它像人格的一体两面具有对立和完整性。[4]影片中,哥伦德是女妖和洛斯戈所生,他那可憎的面貌、畸形的身体正是他的父亲洛斯戈内心深处阴暗人格的外化。

二是叙事道具的运用。电影中的道具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道具,另一种是能够推动剧情发展的叙事道具。在《贝奥武夫》中,黄金角和皇冠无疑是具有叙事作用和象征意义的,叙事道具在这部电影中反复出现并且牵引出一条剧情发展线将三幕剧情串联在一起。《旧约》中耶里面有关于金杯的记载可以视作黄金角的原型,《旧约》里面的金杯是权力、、欲望的符号化器物,与电影中洛斯戈和贝奥武夫对圣器的渴望相匹配。[5]片中数次出现了黄金酒杯,开始洛斯戈拿出自己的战利品黄金酒杯给贝奥武夫,希望他战胜女妖,然后在贝奥武夫假说战胜并杀死女妖时,洛斯戈问起黄金酒杯的去处,而贝奥武夫当然只能在他面前撒谎,暴露出贝奥武夫此刻膨胀的虚荣与野心,但洛斯戈知晓了一切,因为贝奥武夫的经历曾经就发生在他的身上,他说完那女妖不是他的诅咒后跳海自杀,因为这个诅咒已经转移到贝奥武夫身上,最后贝奥武夫和黄金恶龙双双掉入大海也和前面的情节相呼应。[6]美艳女妖诱惑贝奥武夫也是为了夺得黄金酒杯,“把这个黄金酒杯给我。我便会让你永世为王,永远康健,强大,无所不能,我向你许诺,向你发誓”。另一方面,皇冠既象征着权力,也是对贝奥武夫的诅咒,影片中有很多细节值得玩味,比如贝奥武夫接过皇冠时看到上面刻有飞龙图样正是日后的黄金恶龙,也就是贝奥武夫贪欲、虚荣、虚伪的内心所孕育出来的实体。

《贝奥武夫》创作于新旧两个时代交替之时,即北欧世界英雄崇拜和信仰北欧众神与中世纪时期信仰的基督文化,因此影片中也多次出现了基督教符十字架,十字架象征着虚无,所谓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这似乎是对史书里记载的英雄们丰功伟业的反思;最后贝奥武夫被施以海葬的时候船上出现了巨大的十字架,则象征着对英雄时代和黑暗时代的终结,如同《神曲》象征着中世纪的终结,《贝奥武夫》则代表着一个英雄时代的结束。

[参考文献]

[1] 李赋宁.古英语史诗《贝奥武夫》[J].外国文学,1998(06).

[2] [德]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 宋文玲.影片《贝奥武夫》与史诗《贝奥武夫》中英雄形象的比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7).

[4] 吴琼.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J].文艺研究,2010(04).

好看的欧美伦理电影范文第5篇

【关键词】欧茨;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伦理混乱

《我的妹妹,我的爱》是欧茨2008年6月的新作,此书以一件震惊全美的真实的谋杀案为素材。1996年圣诞节当天,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活泼美丽的“美国小皇后”乔恩贝尼・拉姆齐在自己家中的地下室惨遭和杀害。欧茨基于想象创作了这部小说,试图艺术地再现当时可能发生的一切。本文以哥哥史盖乐作为叙述主体,从他的角度描写了滑冰天才布莉丝出现之前、盛名时期、以及被杀之后的心路历程。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欧茨在创作时并不仅仅满足于再现案件,而是希望通过小说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呼吁社会和家庭中伦理的回归。

一、家庭伦理的缺失

《我的妹妹,我的爱》主要围绕蓝派克这个四口之家展开。这个家庭属于美国的中上流社会,父亲毕克斯・蓝派克是一名充满魅力的前途光明的职业管理人,母亲贝茜是典型的美国式中产阶级家庭主妇,光彩照人,显出一副充满母爱的样子。他们的女儿布莉丝是受大众瞩目的少儿滑冰明星,是“泽西冰雪公主”。在外人眼里,这个家庭夫妻恩爱,物质富足,但是事实上这是一个破碎的家。在哥哥史盖乐眼中,家中的气氛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静电”。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发生了这样的惨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书中,这样的家庭绝不只有一个,蓝派克家只是美国众多上流社会家庭的缩影,其他家庭或许没有发生这样的惨剧,但是他们有着同样的伤痛。

1.父亲身份的缺失

父亲比克斯・蓝派克相貌英俊、事业蒸蒸日上,几大公司都争相聘请他,是一名有前途的职业经理人。他非常有魅力,总能轻易获得周围的人的喜欢。看起来他很爱自己的家庭,很爱自己的孩子们,总是叫史盖乐和布莉丝“我最爱的孩子们”,总是向他们许下各种承诺。但是毕克斯其实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不合格的丈夫,在蓝派克家,父亲这个伦理身份总是处于缺失的状态。小说一开始就提到,“爸爸总是不在家”,总是在全球各地出差,他还在纽约有一套公寓,可是他的孩子们却从未去过。平时家里总是只有妈妈和孩子们。慢慢地读者会发现,毕克斯总是不在家并不仅仅只是出差这么简单,他是一个对婚姻不忠诚的男人。他总是凭借自己的魅力勾搭各种女人,甚至在送史盖乐上体操课时,都能见缝插针的和运动俱乐部的前台小姐眉目传情。史盖乐在父亲车上发现的用过的安全套,躲在暗处时目睹的父亲与其他女人调情的画面,都明白无误地证明了毕克斯出轨的事实。

书中很多细节都表现了毕克斯对孩子们的不负责。毕克斯作为一个父亲,除了钱,从未对自己的孩子们尽过父亲的责任。他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毕克斯从未认真去履行“父亲”这个伦理身份所要求的责任,在蓝派克家,“父亲”总是不在场的,他给这个家带来的大部分都是伤害。孩子们从未真正享受到“父亲”所应该带来的温暖与依靠。

2.虚伪的母亲身份

作为母亲,贝茜的一生可悲可恨。说她可悲是因为她是这一失败婚姻的受害者。丈夫的背叛给她带来了极大精神痛苦。但她又是可恨的,孤独而又虚荣的她给自己的孩子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她操控布莉丝的的滑冰生涯,让布莉丝的童年充满了恐惧与痛苦;她让史盖乐滥用药物,这是造成史盖乐沉溺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把罪责推到了儿子身上。并在她的后半生通过贩卖自己女儿的死亡来博取公众的同情以发展自己的事业。

在公众面前,贝茜是一个尽职尽责的母亲,是她陪伴孩子们长大,她培养布莉丝滑冰,亲自当她的经纪人,为了布莉丝的比赛结果与评委争得面红耳赤。其实,她爱的只有自己,孩子们只是她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对于两个孩子,贝茜都不是真心的爱,她爱谁取决于谁能为她带来利益,能帮助她进入上流社会。甚至在布莉丝死后,她都没有停止利用她,她一直在消费布莉丝之死的话题性。布莉丝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无法逃出“妈妈”的掌心。贝茜和毕克斯实际上是同一种人,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区别只是毕克斯几乎不介入家庭生活,而贝茜过度介入孩子们的生活。贝茜努力表现出一个好母亲的形象,但是她只是一个虚伪的母亲,母爱成了她压榨孩子们的借口。如果说毕克斯的不介入让父亲这个身份成为空白的话,贝茜的虚伪则让母亲这个身份成为孩子们的噩梦。贝茜利用“母亲”这个伦理身份为自己谋私利,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大的伤害、更大的阴影。所以尽管毕克斯对孩子们不闻不问,但是孩子们却更愿意和“爸爸”在一起,因为他们“害怕妈妈”。

在小说中,这样的家庭不是个例,在蓝派克一家居住的新泽西丽山,上流社会家庭中、欺骗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们,有着各种心理问题。在“玩耍”这几章中,欧茨描写了许许多多有着各种问题的孩子,我认为欧茨之所以描写这么多不正常的孩子,是为了提醒我们,家庭中伦理身份的混乱与缺失不仅会造成这一代人的婚姻悲剧,而且会毁掉下一代人的一生。

3.婚姻伦理被漠视

蓝派克家的婚姻生活是不忠诚的,作为丈夫的毕克斯经常以出差为借口不回家,而家庭主妇贝茜只能默默忍受这一点。他甚至在妻子举办的宴会上与其他女人。作为丈夫,毕克斯的出轨行为违反了传统婚姻伦理。可怕的是,在中国社会,传统婚姻伦理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中国夫妻正在体验蓝派克家的婚姻模式。随着中国性观念的解放与经济的发展,“小三”、“二奶”正成为热议的社会现象。婚姻伦理所要求的忠诚与责任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漠视。

因为婚姻伦理被漠视而产生了无数破碎的家庭,令人深思的是,在这些破碎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该如何面对这些压力,他们长大之后将如何看待社会、如何看待婚姻,将会形成怎样的伦理观。我们不希望下一代中史盖乐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而完整幸福的家庭是避免这一悲剧的最好方法。

二、社会伦理的混乱

对史盖乐和布莉丝来说,家庭就像噩梦,让他们很想逃离。但是离开家庭之后,学校与社会并没有给他们喘气的机会。在面对社会时,早逝的布莉丝比史盖乐幸运,因为她的死让她脱离了痛苦,她不用再去看各种医生、吃各种药物,不再需要为了迎合观众与广告商的口味而被母亲折磨。但活下来的史盖乐就没那么幸运了。史盖乐在布莉丝死后,失去了家庭,被投入了外面的世界,因为他的父母亲谁都不愿意监护这个“有问题的孩子”。他被医生诊断出患了各种耸人听闻的精神疾病(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史盖乐最需要的不是医生给他开的各种精神类药物,而是一个温暖的家庭,但实际上,他父母抛弃了他,谁都不愿意为他提供一个家),先后被送入精神康复中心和专为“问题孩子”开办的寄宿学校。尽管学费昂贵,但他在学校中并没有获得应有的保护。学校中充满了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暴力,学校里的老师不仅不保护史盖乐,反而带头挖苦他,当众揭他的伤疤。学生之间疏离、充满隔阂,甚至时有暴力事件发生。学校无法完全实现它本应当担任的伦理身份,在本应该纯净的校园中,、性在暗处滋长。在欧茨作品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学校,这说明了欧茨对现代教育的忧思。按照书中的描写,史盖乐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史盖乐处于青春期时,网络文化已经开始流行起来。而网络文化的流行带来了社会伦理的混乱。因为没有人知道电脑后面坐的是谁,每个人都可以不负责任地在网络发表自己的言论,于是史盖乐家发生的惨案在网络上被极度渲染,电脑后面的人撕下了温文尔雅的面具,用恶毒的语言攻击蓝派克一家或者其他与此案有关的人,恶意地猜测杀死布莉丝的真凶,甚至连史盖乐这个孩子也不放过。甚至有人创作了一款以布莉丝谋杀案为蓝本的游戏,下载量居然高达几百万。以他人的痛苦取乐这在现实社会中是令人不齿的行为,但是在网络时代,由于网络的特性,这样的行为无法被约束,因而肆意生长起来。

读者会发现,小说中的社会非常类似我们今日所处的社会。网络暴力、通过网络窥视他人隐私这些问题都真真切切地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存在着,并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网络这个相对隐蔽的大环境下,许多人抛弃了现实中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肆意妄为,表现出了人性中黑暗的那一面。网络所造成的社会伦理混乱正默默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三、关于文学伦理学的思考

欧茨的作品属于心理现实主义,虽然她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其思想内核是现实主义的。她注重在作品中揭示现代社会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而且将家庭社会中的伦理困境刻画的入木三分。书中的许多问题能够让我们感同身受,并为之而担忧。在她婉婉诉来的故事中,读者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身影。这也提示着读者,同样可怕的事情也可能在你身边发生,要如何避免悲剧,这值得读者去思考。

欧茨的许多作品都与文学伦理学的观点暗相契合。欧茨长期坚持艺术具有道德教育功用的创作伦理观念。对欧茨而言,所有的艺术应当具有道德性、教育意义,并有启示作用。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欧茨的创作伦理目标是展现这个混乱的世界,以教育读者。当美国现代社会出现婚姻危机之时,欧茨的创作伦理观促使她在小说中对此进行反映,她希望借此引起世人对婚姻危机的关注,启发、教育他们关注这一迫切的社会问题,并找到解决婚姻问题的途径。因此,欧茨的创作伦理观成为她关注美国现代社会婚姻危机的一个因素。

她热衷于描写家庭伦理问题,让读者反省这一系列悲剧产生的原因。虽然欧茨所描写的是美国的社会问题,但是这一问题现在越来越明显的出现在了中国。中国社会的婚姻家庭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像蓝派克家这样的悲剧家庭在中国并不是少数,只是可能他们现在并没有发生像布莉丝之死那样的惨剧。在网络论坛豆瓣上有一个“父母皆祸害”小组,里面有许多与小说中的史盖乐差不多年龄的年轻人,史盖乐在小说中遇到的种种压力与痛苦,他们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也遇到了。这说明,中国家庭中的伦理问题同样严重。《我的妹妹,我的爱》这样的作品在中国同样具有现实意义。蓝派克的家庭模式(父亲浸心于工作,母亲望子成龙)在中国也广泛存在着。要怎样才能避免发生书中的悲剧,是值得大众去思考的。

我认为,现在的中国正处于一个伦理相对混乱的时期,文学伦理学对于中国的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文学伦理学之重要之处在于,它决不仅仅只是阳春白雪,它完全可以走进大众的生活中,它可以通过文学解读让大众意识到当今的伦理问题,并引发大众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从而对解决这些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文学伦理学是一个契机,它将有助于改善目前文学批评曲高和寡的现状。它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方式能触动更多读者的心,可以让更多读者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去阅读作品,去寻找作品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阅读与写作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语言文学学会;广西大学中文系

37°女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华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