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湿地;讨论;城市湿地公园

Abstract: Wetland is the unique natural syntheses and an integrated ecosystem, the city is an important sign of human civiliz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The city wetland is a special ecological system in the city, has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Important role of city wetland park i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city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to the city wetland park.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ity wetland; discussion; City Wetland Park

中图分类号:[TU98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3年4月16日

为保护全球湿地以及湿地资源,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拉姆萨尔共同签署了《湿地公约》。《湿地公约》是针对单一生态系统开展全球合作与行动的国际公约。《湿地公约》确定的国际重要湿地,是在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湖沼学或水文学方面具有独特的国际意义的湿地。到2012年11月,缔约国已达163个,共有2062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近2亿公顷。各缔约国约定:要通过国家、地区政府行动和国际间的合作,促进全球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合理利用,致力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国际社会的约定,也是人类与自然之约。

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中国自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党的"十"对湿地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扩大湿地面积"。"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政府将以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为目标,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湿地保护恢复重大工程和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项目,逐步完善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体的湿地保护体系,初步扭转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重要湿地区生态功能退化的趋势。湿地保护与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安全、生物安全、人类健康、防灾减灾等密切相关。而城市湿地公园在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意义尤为重要。

一、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和作用

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国际上通常把它与森林和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充分体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尤其是与人类家园密切相关的城市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城市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资源,均化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发展城市旅游业诸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湿地的这些重要功能和价值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城市文明进步的物质和环境基础,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过多。湿地由于其特殊的生态特性,在植物生长、促淤造陆等生态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由于湿地环境中微生物活动弱,土壤吸引和释放二氧化碳十分缓慢,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了固定碳的作用。尤其是临近城市的湿地公园,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减缓热岛效应等功能。

2、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污染的功能,许多自然湿地生长的湿地植物、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把人类排入湖泊、河流等湿地的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如某些致癌的重金属和化工原料等,能被湿地吸收和转化,使湿地水体得到净化。湿地在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方面的强大功能使其被誉为“地球之肾”。

3、保护物种的多样性。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较高,是生物演替的温床和遗传基因库。许多自然湿地不但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场所,也为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为水禽提供了必需的栖息和迁徙、越冬和繁殖的场所。同时,自然湿地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使得许多野生生物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生存和繁衍。因此,湿地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生物超市”和“物种基因库”。总之,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生物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城郊的湿地决定的。

4、改善城市环境和美化城市景观。城市湿地是城市周边最具美学和生态价值的自然斑块之一,是城市特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城市旅游业的重要载体。现代化、人工化的都市景观与充满野趣的湿地公园共同构成和谐丰富的城市人居环境。研究表明,中国单位面积湿地的生态价值约为其他生态系统平均水平的10倍。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非常高。我国有3亿人口直接依赖湿地生存。

5、防冲刷和固岸作用。通常海浪、湖浪和河水等对沿岸地区具有一定威胁,在许多湿地没有保护好的地区,这些威胁会对农田、鱼塘、盐田甚至城镇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由于缺乏红树林等湿地植被的保护,有些地方的海岸线每年都要倒退几米。而湿地植被生长良好的地方,海浪的流速和冲中击力都会减弱,使水中泥沙逐步沉淀形成新的陆地。

6、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作用。许多湿地地区是地势低洼地带,与河流相连,所以是天然的调节洪水的理想场所;湿地被围困或淤积后,这些功能会大受损失。据科学家研究,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与湿地破坏有密切关系,近几年洪水的基本特点是“低洪量、高水位、大危害”。流量远没有几千年前的大,却出现了比以往更高的水位和更大的威胁,其原因除森林资源遭到大量破坏、城市区域封闭地面过多造成蓄水功能退化、单一的水泥护岸水利工程使城市河道下渗功能改变外,湿地被大量围垦侵占和功能急剧退化等是最直接的原因。

二、破坏城市湿地的主要原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全国各地都在认真思考如何落实中央的要求。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污染都是城市造成的;几乎所有的浪费是由于城市不正确的建设方针所造成的;几乎所有的生态破坏也是城市盲目发展造成的。这是因为城市是人类创造的最庞大、最复杂的人工与生态的复合体、是消耗资源和能源的最主要的载体。同时,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90%以上的GDP总量是由城市创造的,城市又是人类的家园。联合国提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011年度加拿大唐纳奖最佳图书《落脚城市》作者道格·桑德斯走访了全球五大洲20多个国家与地区,在书中写到“到21世纪末,人类将成为一个完全生活在城市里的物种”,人类正式迎来了城市的世纪。而中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越是高速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消耗也越厉害。城市湿地作为湿地家族最脆弱、也是对人类美好家园贡献最直接的部分正在遭受快速城市化的疯狂摧残。1995年全国首次湿地资源调查表明,我国单块面积大于100hm2的湿地总面积为3848万hm2(人工湿地只包括库塘湿地),其中自然湿地3620万hm2。湿地内分布有高等植物2276种野生动物724种,鱼类1000多种。但在近二十年间,不仅湿地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生态功能恶化,而且湿地面积与数量也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归纳为:

1、大量扩张建设用地、过度围垦造成湿地资源损失

由于人口增力口及经济快速发展,海河流域对水资源的利用程度逐步提高,主要湿地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的3801km2下降到21世纪初的538km2,减少了5/6。我们知道的江苏省白马湖,云南省的滇池,贵州省的草海原来都是水草茂盛,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的湿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经过多年的无序、无度、大规模养开发,湿地环境已今非昔比,白马湖、滇池水草资源已近枯竭,水质富养化程度严重(在积极治理下,现已取得一些成效),极大地破坏了湖区原有的生态平衡,湖区防洪、抗旱、自净能力日趋减弱,抵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

2、粗放而无序的掠夺式经营使湿地生态环境恶化

随着利用湿地开展生态旅游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一些地方不断在湖泊周边地区兴建宾馆、游乐场所,城市化逐渐成为威胁湿地的主要因素。例如上海、苏州、无锡等地是我国重要的风景名胜区,由于工业的发展和游客的增加,生活污水大量增加,这些地区的湿地污染也日趋严重。一些湖区渔业生产秩序混乱,沿湖农民掠夺性开发、粗放式经营,向湖中大量投放以激素和药物为主的外源饵料,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高,致使渔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湖泊自身的水草、螺蛳、浮游生物等已消失殆尽。

3、水体污染导致湿地生态功能锐减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资本,被称作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它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水土流失、降解污染物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但所有这些湿地效益的发挥都离不开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保证,一旦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湿地效益也随之削弱甚至丧失。

三、城市湿地保护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关系

人类的所有文明都是由水系发育而来的,无论是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还是中国的古代文明,都起源于河流湿地。水系又是现代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城市运输、贸易、防灾、生态、生产生活……等诸方面不可取代的载体。历史上几乎所有城市的衰亡都是因为水源枯竭或水环境被污染了,导致整个城市甚至民族的衰败。城市又是因水而秀,城市景观最美的部分就是水景,城不在大,有水则灵。例如,地处江南水乡的绍兴,作为国内外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两张王牌,一是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二就是绍兴的水网地带。众所周知,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该市90%以上的GDP来自于旅游业的收入,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资源就是靠保存完好的历史古迹和城市水网,这两者结合所奠定的独特的城市特色,引发了持续几百年至今依然不断强化的威尼斯旅游高潮。绍兴的吸引力、魅力在于她众多而又保存良好的水网生态和文态。绍兴旅游业的发展,应当通过水网地带改善、实施水景观的再创造,努力使这些水景观成为巨大的旅游资源,吸引国内外众多的客商,这样就会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进一步进发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的腾飞。

从资源节约和生态和谐建设来看,城市的水环境是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水污染会在土壤中沉淀,渗透到地下水层去,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毁灭性的破坏。史实证明,凡是水污染超过水生态承受能力的城市和地区,将来的治理代价是极其巨大的。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治理的费用,超过了工业化时代获得的利润。城市湿地公园的水生态是城市生态的核心。绍兴就是因为合理利用了面积达60km2的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这个健康的生态心脏,无论是对旅游业的发展还是对整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生态系统具有敏感性、复杂性、自适应性和多样性等特征,而湿地是生态特性最主要的载体。水域与陆地交界的湿地,生物的含量比一般的陆地要高出25-40倍,一旦遭受污染和破坏,生态损失也会同比率地提高。

城市的水循环又是城市循环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循环经济要学之于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因为在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循环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废物,一切物质都是循环利用的。水是可以流动的,要实现循环经济应该从水的循环利用抓起,而水的循环利用就要保证水质是干净的,才能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一旦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就意味羞循环经济有了一个良好的起步。水在建筑中间循环利用,水在小区里的循环利用,水在城市中的循环利用,水在区域大自然之中的良性循环利用,这4个层次水循环利用是微观和宏观水循环利用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建设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揭示了城市湿地作为“大地之肾”在水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讨论与结语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人类的天性,一是追求景观的多样性;二是天生具有亲水性。我国古代诗经中有许多诗句,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莱,左右流之”,描述的是只有沼泽与河流交织的湿地才可能呈现的美境。所以凡是有水景观的城市,就是有魅力的城市。独特、优良的水景观是城市经济发展、旅游振兴的王牌,是吸引外部投资的台阶,也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总之,城市的水景观作为人居环境最核心的内容,是最具有魅力的,这是人的天性所要求的,也是改善城市环境和美化城市景观的切入点。

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二十年来,积极推进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大部分重要湿地得到抢救性保护,局部地区湿地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城市湿地公园,仅仅是走出了城市水环境保护利用和促进其生态健康化的第一步,实践已证明:充分认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实际行动,将会使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成为非常优美的生态场所,成为众多水乡城镇最靓丽的风景区和旅游区。将会使所在城市获得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动力,目前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让湿地保护事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J〕.中国园林,2006(4)

2、崇明东滩.《湿地公约》第十一届缔约国大会亚洲区域协调会日前召开〔J〕.湿地中国,2011(11)

湿地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工湿地,水生植物,能源化利用。

中图分类号: S15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水生植物的作用

1 水质净化作用

1)沉降作用:覆盖于湿地中的水生植物使风速在接近土壤或水体表面降低,有利于水体中悬浮物的沉积,降低沉积物质再悬浮的风险,增加水体与植物间的接触时间,同时还可以增强底质的稳定和降低水体的浊度。附着于根系的细菌在进入内源呼吸期会发生凝聚,一部分被根系吸附,另一部分凝结的菌胶团则把悬浮有机物和新陈代谢产物沉降下来。

2)吸收作用:①氮磷的吸收:水生植物直接从水体中吸收氮、磷,并转化为蛋白质和有机氮。研究发现石菖蒲、灯心草和蝴蝶花3 个植物系统的总氮平均去除率为77.7%、71.2% 和66.4%,而无植物系统的去除率仅为55.8%。水体中大量的氮、磷被水生植物吸收利用,而水生植物被收割脱离水体,水中大量的氮、磷也随着植物脱离水体,从而达到去除水中过量氮、磷的效果;②重金属的吸收: 水生植物可通过根部直接吸收水溶性重金属,还可以通过改变根际环境来改变污染物的化学形态,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重金属污染物化学毒性和生物毒性作用;③有机物的吸收: 水生植物可从水中吸收多种有机污染物质,甚至农药等持久性污染物。水生植物还可以通过根系分泌有机酸类等物质刺激根系微生物活性,促进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

2 抑制藻类生长

作为水体的初级生产者,藻类的大量繁殖需要适宜的水温、风速、光照时间、光照强度等环境条件以及充足的氮磷营养条件和缓慢的水流条件。在这4 个因素中,光照对藻类生长和水华暴发的影响最大。调查发现,在有草区水体的透明度一般较高,大型水生植物生长繁茂,藻类较少,叶绿素含量低;反之,无草区的藻类繁殖量大,叶绿素含量高。这是因为水体的高透明度,水生植物能够获得足够的光照而繁茂生长,同时又以遮阴作用抑制藻类的生长。另外,沉水植物在水中生长减弱了水体的紊动强度,让浮游藻类运动能力减弱,抑制藻类的生长。

二、湿地水生植物的能源化利用

1 利用水生植物制沼气的研究现状

水生植物是较好的沼气发酵原料,最近研究较多的有水生植物的两相发酵工艺和粪草共发酵工艺,利用这些工艺为水生植物的发酵提供良好的微生物环境和营养配比,产气效果良好。现阶段关于水生植物厌氧发酵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水葫芦、水花生、蓝藻等恶性生长的杂草,随着人们对水生植物生长应用等方面认识的逐步加深以及沼气技术的逐步成熟,将会有更多的水生植物通过厌氧发酵的途径得到资源化的利用。

2 水生植物的主要成分对其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构成水生植物的主要成分,其生物化学结构十分稳定。木质纤维素的水解是厌氧发酵的限速步骤,木质纤维素一般很难被酸与酶等物质降解,主要是因为纤维素结晶度强、聚合度高,并且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间还环绕着难被利用的木质素,木质素分子与半纤维素分子之间通过共价键方式,将纤维素的分子与外界阻断。所以,想十分彻底的利用纤维素,必须将木质素降解率提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经厌氧发酵处理后互花米草中的木质素含量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木质素的分解需要分子氧,厌氧条件下几乎不被微生物分解,微生物在利用易分解有机物时木质素相对被浓缩。厌氧生物处理碱法草浆黑液的红外、紫外光谱、凝胶色谱与元素分析等结果表明,厌氧处理前后木质素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保持不变,但分子量大于1 000 的木质素大分子有向小分子转化的趋势,厌氧处理前后的木质素都为难以生化降解的高分子物质。所以木质素的降解是木质纤维素原料厌氧生物降解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高水生植物的产气率,除了在工艺方法和工艺条件上作改进,还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对植物进行预处理,破坏其木质纤维结构,释放出能被厌氧菌直接利用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加快反应进程,提高生物利用率。纤维类植物原料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热法,利用较多的主要还是粉碎和好氧堆沤等相对简单和容易实现的方法。

三、研究展望

虽然人工湿地在我国已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研究工作仍有待深入,笔者认为以下研究方向可进行进一步探讨。

1 防范外来湿地植物入侵

湿地植物具有高度的入侵性,可能会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随着人们对高效湿地植物的探索,越来越多的外来种被引入人工湿地,如何防范外来湿地植物的入侵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建议在湿地的运行管理中加强预警监测,防止其扩散,同时加强对外来湿地植物的基础研究,以便更好的利用和管理。

2 合理收获湿地植物

多数水生植物在冬季都会进入休眠状态或者枯萎死亡,若对其进行合理收割,不仅可以防止植物腐烂分解造成的二次污染,而且能够有效去除湿地系统中的氮磷等营养物。水生植物对氮磷等营养物的吸收积累受植物类型、pH、养分负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行管理中,何时收割和如何收割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3 深入研究水生植物资源化

为解决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等问题,已从手工艺制作、堆肥、饲料生产、新燃料开发等方面对湿地植物的后续利用开展研究,但今后应继续开展人工湿地植物资源化的相关研究,增加人工湿地的经济价值。

四、结语

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技术相比,水生植物修复污染环境可节省大量投资,而且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但在水生植物应用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外来物种的入侵对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的影响;水生植物季节性变化明显,生化作用不稳定;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效率偏低等。随着各种工艺的改进,改变水生植物的生长周期,提高净化能力,使得应用水生植物修复污染环境技术更加成熟。

水生植物植株高大,生长迅速,纤维含量丰富,是沼气发酵的合适原料,但木质纤维结构对其厌氧转化效率的影响较大。为提高水生植物的产气效率和产气量,以后的研究应着重于木质素的有效降解,增加厌氧微生物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可降解物质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徐大勇,徐祖信.人工湿地植物生理生态及其去污机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44- 1146.

[2]牛晓军.我国人工湿地植物系统的研究进展[J]. 四川环境,2005,24(5):45 - 47.

[3]石雷,杨璇.人工湿地植物量及其对净化效果影响的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 28- 33.

[4]朱雪生,王丽卿,徐后涛,等.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池塘养殖废水效果分析[J].渔业现代化,2009,36(4):8- 12.

[5]范云爽,戴丽,蒋云东.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和湿地植物腐烂分解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0,29(3):42- 45.

湿地的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湿地保护 调查与建议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也被誉为“鸟的乐园”和“物种基因库”。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当前我市湿地保护工作的基本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下一步做好我市湿地保护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菏泽市湿地资源现状

我市是山东省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市之一,据2012年菏泽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全市湿地面积79968.14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53%。其中河流湿地类面积66951.85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83.72%;湖泊湿地类面积11.41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0.01%;沼泽湿地类面积173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0.22%;人工湿地类面积12831.88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16.05%。由于我市湿地环境典型独特,滩涂广阔,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成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生长栖息之地,尤其是珍稀濒危水鸟的重要越冬、繁殖、迁徙和停留地。据调查,全市共有鸟类200余种,分属17目、41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19种,省重点保护鸟类22种;兽类动物有19种,两栖类动物8种,爬行类动物10种。全市有湿地植物有69科227种,其中湿地野生植物有6种、湿地栽培植物有3种,分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二、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资源保护工作,把湿地保护摆在生态菏泽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出强化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生态修复,修复黄河故道,加快赵王河等湿地开发。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快湿地公园建设力度,对全市湿地资源实施抢救性保护。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湿地公园6处,其中部级3处、省级3处,分别是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单县浮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东明县庄子湖省级湿地公园、菏泽牡丹区万福河省级湿地公园和单县东舜河省级湿地公园。已经完成的湿地保护恢复项目1个,即单县黄河故道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项目;已获省发改委立项的湿地保护恢复项目1个,即单县黄河故道浮龙湖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有效保护,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市湿地保护事业呈现出不断加强的态势,不仅维护了重要湿地的生态功能,促进了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也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当前湿地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湿地保护和建设,我市湿地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得到了恢复,湿地的各项功能和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修复和提高,有效地保护了湿地境内的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为生态菏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人口剧增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我市湿地保护的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掠夺性围垦造成湿地面积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开发建设用地需求增大,有的地方对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缺乏全面认识,只顾短期经济利益,进行围垦造地,导致湿地被侵占甚至转为建设用地。

(2)保护宣传教育有待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是一项新兴事业,目前全社会还普遍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价值和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虽然开展了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宣传,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形势的要求,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因此,宣传普及湿地知识,提高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仍是今后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3)缺乏湿地管理协调机制。湿地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牵涉面广、部门多,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工作。但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至今尚未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长期以来,不同部门因在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目标不同,利益不同,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矛盾突出,影响了湿地的科学、有效的管理。目前,我市尚未建立湿地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统一的协调组织与机构,难以形成联合行动、分工协作的保护管理机制。

(4)湿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威胁。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有许多湿地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湿地环境污染不仅使水质变坏,而且环境污染对湿地的威胁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增大。污染湿地的因子主要包括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面源污染等。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影响到河流的水体质量,给湿地资源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我市河流、坑塘普遍受:到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染,水体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菏泽市赵王河公园、环城公园等因水质富营养化严重,导致蕨类水草及浮游生物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

(5)保护和建设资金短缺。湿地保护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具有超前性、渐进性的特征,投入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既要有阶段性投资,又要有长期的渐进性投入,还要有大手笔的重点项目投资。近年来,虽然国家重视湿地保护的建设和发展,但由于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投入湿地保护的基础设施经费和管理经费都很少,所以无法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使得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举步维坚,湿地的监管职能和监管能力下降,不能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已批复的湿地恢复和湿地公园项目建设难以实施。湿地保护和开发的经费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湿地保护和利用的瓶颈。

四、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建议

保护好湿地是生态菏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立足于市情和湿地保护工作现状,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按照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湿地建设力度,加快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机制,全面促进我市湿地持续、健康发展。

(1)提高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和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如科普讲座、制作专题片、环保志愿者等活动,广泛宣传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从科学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让人们了解和认识湿地与人类的关系,特别要加大警示宣传的力度,使湿地保护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形成全社会支持湿地保护事业的良好氛围。

(2)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和湿地公园建设。科学编制湿地资源保护和建设利用规划,加快推进湿地恢复和重建工作。要依照我市湿地保护工作的总体布局,统盘考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对全市典型独特的湿地类型区和生态敏感区、脆弱区,要抢救性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小区,扩大湿地保护面积,使其自然恢复其生态功能。对生态退化和损失严重的区域,建立保护小区或湿地公园,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措施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和重建,恢复湿地受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要加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建设力度,推进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科学划定重点生态功能区,合理确定受保护范围。

2月3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菏政办字正〔2015〕14号),确定“省里自2015年起,将湿地资源动态变化考核纳入各级政府科学发展政绩考核范围。”根据全省湿地保护总体布局,我市共有23处湿地列入省级重点湿地保护工程,今后将采取抢救性保护、修复与治理、污染控制等人工适度干预措施进行重点保护。这23处湿地包括10处湿地保护工程、3处湿地恢复工程和10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10处湿地保护工程包括1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9处湿地公园。1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9处湿地公园包括:万福河省级湿地公园、鄄城雷泽湖湿地公园、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庄子湖省级湿地公园、单县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浮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东舜河省级湿地公园、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定陶县菏曹运河湿地公园。10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包括:牡丹区赵王河、安兴河、沙土镇生态湿地,定陶县新河湿地,单县东沟河湿地,成武县文亭湖北区,巨野县老洙水河湿地,郓城县宋金河湿地,东明县五里河湿地,曹县四季河湿地。

对已批准建设的6处国家和省级湿地公园,要按照建设规划进行实施。力争2020年以前,再新建一批省级或部级湿地公园。同时,以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基础,建立湿地资源及其生态功能效益监测网络,健全完善由相关利益方共同参与的监控机制和功能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对全市湿地进行持续测定和调控的能力。

(3)加强湿地资源环境综合整治。加大重要湿地内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加强生态公益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管理,减轻河湖淤积;对部分淤积的河流、湖泊进行清淤;加强对保护区周围污染源的类型、数量、范围、排污途径、总量等数据调查,有计划地治理已受污染的河流、湖泊,对排污超标的单位予以处罚并限令整改,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单位,坚决实行并、停、转、迁。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自然湿地的监管,坚决依法制止、打击各种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确保湿地保护工作科学、健康、顺利开展,尽快扭转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局面。

(4)多渠道筹措湿地保护资金。湿地保护是公益性事业,国家和省应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入,各级政府要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结合本地条件,出台湿地补偿和扶持政策,在经费上给予保障。同时,还要多方筹措湿地建设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合作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建设。要按照“谁保护、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积极投资湿地保护。要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引入股份制、合作制、民营制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全面推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社会化进程,争取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5)强化组织协调。林业部门是湿地保护的职能部门,但湿地保护管理还涉及发改、财政、水利、环保、城建、旅游等多个部门,需建立“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管理体制,通过定期召开湿地保护协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湿地建设和保护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政府要做好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形成齐抓共管的湿地保护互动机制。要建立湿地管理档案,对每一块湿地明确管理部门和单位,明确执法主体,同时建全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增强管理部门和单位责任感和积极性。

总之,通过加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等措施,力争到2020年,使我市9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通过对我市重要区域湿地的恢复示范工程,使这些湿地的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同时,较大程度地提高我市湿地资源监测、管理、科研、宣教和合理利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温亚利.城市湿地理论初探[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湿地的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湿地;;保护;人人有责

按照《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定义,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沿海滩涂等,甚至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浅海水域,都属于湿地。本文将从以下几点介绍它。

一、我国的湿地类型

我国的湿地类型众多。海涂蜿蜓,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沼泽散缀南北。此外,我国还拥有大量的人工湿地,如水库、池塘和稻田等。据初步统计,我国湿地面积有6000多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2000多万公顷。以稻田和池塘为主的人工湿地4000万公顷,内陆湿地有高等植物1540余种,高等动物约1500种。其中,水禽300余种,约占我国鸟类种的1/4,并有许多为我国特有种和世界性的珍稀濒危种。

二、湿地的功能与作用

众多的湿地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湿地常常作为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水源,被人们直接利用。湿地还能够补充地下水。在多雨或河流涨水的季节,湿地就成为巨大的蓄水库,起到调节流量和控制洪水的作用。湿地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河流两岸和湖滨的沼泽是鱼类繁殖和肥育的场所。湿地还能保持当地小气候,具有很高的航运价值、美学价值和教育科研价值。

三、我国湿地面临的威胁

1.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盲目进行农用地开垦、改变天然湿地用途和由于城市开发占用天然湿地,直接造成了我国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

2.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我国重要的经济海区和湖泊,由于保护不当,不仅使重要的天然经济鱼类资源受到很大的破坏,而且也严重影响了这些湿地的生态平衡,威胁着其他水生物种的安全。

3.湿地污染加剧。污染是我国湿地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湿地污染不仅使水质恶化,也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

四、保护湿地的措施

1.加大湿地的宣传力度。

2.推动立法进程,尽快建立湿地保护的法规和政策体系。

3.各级部门要尽快制订好湿地保护规划,合理布局,切实可靠的保护湿地。

湿地的保护,并不是我们口头上的承诺,也不是我个人力量所能办到的。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湿地的行列中,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呵护这颗脆弱的“肾”吧!

湿地的作用范文第5篇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50号)精神,现就加强我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省江河密布、湖泊众多,是三峡工程所在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目标,按照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我省湿地保护管理纳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湿地保护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坚决制止各种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各级林业、环保、农业、水利和国土等部门要组织力量,对违法占用、破坏自然湿地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依法制止和打击各种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对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以及位于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自然湿地,一律禁止开垦占用或随意改变用途;在湿地自然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以及影响珍稀水禽栖息繁衍的生产项目与设施。对违法开垦占用、破坏湿地资源或改变自然湿地用途的单位和个人,应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限期采取补救措施,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生态特征和生态功能。对已建和拟建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开发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活动,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强监管。凡涉及向自然湿地区域排污或改变湿地自然状态,以及建设项目占用自然湿地的,行政审批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批。

三、抓好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对自然湿地的保护性建设

湿地保护规划是科学保护湿地的前提和基础,省林业局要根据国务院《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提出的全面加强生态建设的指导意见,尽快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年全省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明确奋斗目标、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各级政府要根据所在地湿地不同的资源状况,抓紧编制本地区的湿地保护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并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编制和修订湿地保护规划,必须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要坚持湿地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紧密结合,统筹生产、生活和湿地生态用水,保证区域和流域内水资源供需平衡。

针对我省湿地处于抢救性保护阶段的现状,努力扩大湿地保护面积是当前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的有效措施。各地要从抢救性保护的要求出发,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地区湿地保护规划,采取积极措施抓紧建立一批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小区、湿地公园或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对已建立的湿地保护区应加大建设力度,提高保护水平,已达到标准的要积极创造条件申报部级自然湿地保护区和争取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或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各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对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同时,还要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吸引海外和社会各界共同投资建设我省湿地。

四、切实加强对湿地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

湿地保护是重要的生态公益事业,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是政府的职能。各级政府要从法规制度、政策措施、领导和组织体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这一工作的组织领导。湿地面积分布较大的市、县(市、区)要成立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协调机构,统筹研究和解决湿地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抓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各级林业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湿地资源调查、科研、监测、登记建档和规划编制、湿地保护立法等工作。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做好湿地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