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形容心情不好的词语

形容心情不好的词语

形容心情不好的词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形容词;状语;句法功能

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词性与句法成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为留学生学习汉语带来很大的困难。一般意义上来说,形容词最主要的功能是作定语和谓语,但是作状语也是其不可忽视的一项句法功能。鉴于此,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国家标准)》(以下简称《等级划分》)中的一级(即普及化等级)词汇(共2245个词汇)为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希望为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一、前人关于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计量研究

二十世纪90年代以前关于形容词作状语能力的计量考察很少,但是90年代以后,出现了对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形容词作状语情况进行计量考察的成果。莫彭玲、单青(1985)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三大实词充当各种句法成分的功能进行了调查统计。胡明扬(1995)统计,形容词用作状语的出现率,在口语教材中是3.4%,在书面语材料中是11.3%。山田留里子(1995),对《形容词用法词典》中的918个双音节形容词做状语的情况进行了统计。贺阳(1996)对能直接作状语的性质形容词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指出在1155个性质形容词中,只有166个可以直接作状语,仅占总数的14.9%。韩玉国(2001)统计出一级性质形容词与二级性质形容词中,作状语的形容词占总数的比例。郭锐(2002)统计出12%的形容词可以直接做状语。加‘地’后可以做状语的形容词占40%。李泉(2005)统计,在700个单音形容词词项中,有191个词项能够做状语,占总数的27.28%。

二、《等级划分》一级中双音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考察

1、语料来源及统计情况

本文的词汇主要来自《等级划分》,《等级划分》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以多类别的频率统计作为最重要的依据,对包括30多亿字次的当代大型动态语料库和多种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的词典、词表、字表进行统计。而其中的“普及化等级水平”又是为实现汉语国际教育的通俗化、大众化、普及化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现实需要而建立的,它是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结合与统一。它里面所收的词都是汉语生活中最常用的,也是留学生应该最先习得的。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例证来自国家现代汉语语料库,因为考虑到它的语料涉及到了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比较全面,所以主要就是这个语料库的语料为来源。另外为了更加精确,还参照了《形容词用法词典》。

经统计,《等级划分》一级中,共264个形容词,其中单音节形容词81个,双音节形容词182个,三音节形容词1个。其中有114个双音形容词可以作状语,占264个一级形容词总数的43.18%,占182个双音形容词总数的62.64%。其中直接作状语的20个,不能直接作状语的13个,既可以直接作状语,又可以加“地”作状语的81个。

2、直接作状语的一级双音形容词

直接作状语的一级双音形容词有20个,占114个可作状语双音形容词总数的17.54%,占182个双音形容词总数的10.99%。这21个词如下:本来、不久、大概、当然、共同、好久、好奇、可能、平常、、实在、通常、特别、同样、显然、一定、一致、一般、正好、正式、主要。其中“本来、大概、当然、一定、一致、正好”这些词在《等级划分》中词性标注是形容词兼副词。我们认为这些词作状语时主要有副词词性。“不久、一般、正好”作状语时主要用在句首,或主语之后谓语之前,如“[不久],大泽乡农民起义,终于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正式、主要”二词作状语主要是出现在动词之前,且基本都是在谓语动词之前,如“[正式]下命令。”

3、不能直接作状语的一级双音形容词

不能直接作状语的有13个,占114个可作状语双音形容词总数的11.4%,占182个双音形容词总数的7.14%。这13个词语如下:不安、感动、欢乐、结实、开心、快乐、困难、难过、漂亮、奇怪、舒服、幸运、幸福。其中“快乐、欢乐、结实、舒服”四个词可以加“地”作状语,也可以重叠作状语,如“它[欢乐]地跳跃在周围人们的脸上”,“那些脸庞上还残留着少年稚气的高一学生们,正[欢欢乐乐]地准备迎接元旦呢!”其中又有“漂亮、感动、开心、困难、难过、奇怪”这几个词能修饰的动词非常有限。

4、既可以直接作状语又可以加“地”作状语的一级双音形容词

既可以直接作状语,又可以加“地”作状语的有81个,占114个可作状语双音形容词总数的71.05%,占182个双音形容词总数的44.51%。81个词如下:准确、安静、安全、必然、得意、定期、非法、高速、成功、错误、初步、大量、方便、高度、高兴、根本、公开、公平、合理、积极、基本、及时、集中、坚决、坚强、简单、健康、紧急、紧张、精彩、具体、科学、客观、肯定、快速、乐观、流利、明白、明确、明显、努力、平安、平等、普遍、强烈、亲切、清楚、全面、确实、热烈、热情、认真、容易、深刻、深入、生动、实际、顺利、随便、痛苦、突出、突然、完美、完全、完整、小心、形象、意外、友好、原来、真实、真正、正常、整齐、正确、直接、主动、自动、自觉、自然、自由。其中“确实、特别、完全、原来、自动”词性标注是形容词兼副词。可以修饰很多谓词性成份的词语有“准确、安静、安全、必然、得意、定期、非法、成功、初步、大量、高兴、公开、合理、及时、坚决、具体、科学、快速、明确、明显、努力、平安、普遍、亲切、清楚、全面、热烈、热情、认真、容易、深刻、生动、顺利、随便、突出、突然、完全、意外、真正、正确、直接、主动、自动、自觉。”不加“地”的搭配明显多于加“地”的搭配的词语有“必然、定期、非法、高速、初步、大量、高度、根本、公开、积极、及时、坚决、具体、努力、普遍、容易、随便、完全、小心、真正、直接、主动、自动。”加“地”的搭配明显多于不加“地”的搭配的词语有“准确、安静、安全、成功、错误、高兴、全面、热情、小心、意外”。

三、小结

《等级划分》中都是经过统计,常用度很高的词汇。对于形容词作状语的形式也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分析与总结,本文只是做了浅显的统计,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具体分析,如分析每个形容词与动词的具体搭配状况;对于这些形容词作状语、谓语、定语的各种语法功能进行百分比统计分析;甚至更进一步对留学生的习得状况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社科司.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国家标准·应用解读本)[m].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0.

[2] 莫彭龄, 单青. 三大类实词句法功能的统计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 1985,(3).

[3] 山田留里子. 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情况考察[j]. 世界汉语教学, 1995,(3).

[4] 王大成. (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甲级状位形容词考察[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2008,(4).

[5] 贺阳. 性质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考察[j]. 语文研究, 1996,(1).

[6] 胡明扬. 北京话形容词的再分类[j]. 北京话初探,商务印书馆, 1987.

[7] 李泉. 单音形容词原型性研究[d].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形容心情不好的词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语言类型学 汉语 越南语 情态补语

一、引论

“语言类型学是一个发展迅速的语言学分支,其任务就是探索人类语言的共性。对语言普遍共性规律的研究,不能仅靠单一语言的深入发掘,而必须通过跨语言的比较研究来获得。这是一种语言学界已广泛接受的研究方法,即语言模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这类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各类语言之间既存在着‘蕴含共性’,也存在着跨语言的‘非蕴含共性’”[1]。本文试图在语言类型学理论框架下,选取情态补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类型两个句法层面为研究对象,对出现在汉语和越南语中的情态补语的类型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二、情态补语的类型学特征

情态补语是指位于谓语中心语后表示动作行为结果状态的补充说明成分,补语和谓语中心语之间必须用补语形式标记(汉语如“得”,越南语如“mot cach/den muc/den noi”)连接,主要由谓词性词语(短语)或小句构成,是一种组合式补语结构。情态补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动作——结果”语义特征的典型情态补语。汉语的如“他气得说不出话来”中的“说不出话来”(表示先被气再出现结果状态——说不出话来)、“他紧张得不知所措”中的“不知所措”(表示先紧张在出现结果状态——不知所措),越南语的如“Anh ay vui den muc nhay len(他高兴得跳了起来)”中的“nhay len(跳了起来)”(表示先高兴再出现结果状态——跳了起来)、“Anh ay dau den noi mo hoi ca dau(他疼得汗流满头)”中的“mo hoi ca dau(汗流满头)”(表示先疼再出现结果状态——汗流满头);一类是在结构上类似典型的情态补语(即具有补语形式标记“得”、“mot cach”),但不具备典型的情态补语的语义特征(即补语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的情态补语,我们称之为非典型的情态补语。汉语的如“每天老师都睡得很晚”中的“很晚”用补语形式标记“得”连接,用来描写“睡”的状态——很晚,越南语的如“Anh ay noi mot cach rat dau long(他说得很痛心)”中的“rat dau long(很痛心)”用补语形式标记“mot cach”连接,用来描写“noi(说)”的状态——rat dau long(很痛心)。

由此可见,运用语言类型学原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上述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的共性特征:形式上,情态补语位于谓语中心语后并通过补语形式标记(汉语如“得”,越南语如“mot cach/den muc/den noi”)连接;语义上,补语具备“动作—结果”的语义特征。由于是不同的两种语言,在存在共性的基础上,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也有差异,下文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补语构成成分和结构类型的异同就是最好的例证。

三、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构成成分及结构类型的异同

(一)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构成成分的异同

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构成成分的相同点:

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的构成成分很复杂,根据刘月华等[2]和李德津、程美珍[3],以及对越南语情态补语的整理,我们得出: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都可以由形容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固定短语等成分构成,可以说凡是能充任谓语的词语都可以作情态补语。

1.形容词(短语)充当情态补语

形容词(短语)充当情态补语如“noi mot cach rat dau long(说得很痛心)”中的“rat dau long(很痛心)”、“hat mot cach rat em tai(唱得很动听)”中的“rat em tai(很动听)”、“trang diem mot cach gian di tu nhien(打扮得朴素大方)”中的“gian di tu nhien(朴素大方)”等。

2.动词(短语)充当情态补语

动词(短语)充当情态补语如“vui den muc nhay len(高兴得跳了起来)”中的“nhay len(跳了起来)”、“doc sach den noi quen ca an com(读书得忘记吃饭——读书读得忘了吃饭)”中的“quen ca an com(忘了吃饭)”、“buon ngu den noi khong the mo mat ra(困得不能睁眼睛开——困得睁不开眼睛)”、“cuoi den muc roi nuoc mat ngay(笑得流眼泪立刻——笑得直流眼泪)”等。

3.固定短语充当情态补语

固定短语充当情态补语如“tranh cai nhau den noi do mat tia tai(争吵相互得面红耳赤——吵得面红耳赤)”中的“do mat tia tai(面红耳赤)”、“bi danh den noi tan tac tat toi(被打得落花流水)”中的“tan tac tat toi(落花流水)”等。

由此可见,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的构成成分都很相似,主要由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和固定短语构成。

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构成成分的不同点:

汉语情态补语的构成成分比越南语丰富,除了上述三种构成成分外,汉语情态补语还可由名词性词语构成,如“哭得一脸的泪水”中的“一脸的泪水”、“长得瘦高个儿”中的“瘦高个儿”、“生得满脸横肉”中的“满脸横肉”等[4],越南语则没有由名词性词语构成的情态补语。

(二)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结构类型的异同

1.汉语情态补语的结构类型

汉语情态补语的结构类型分不带宾语和带宾语的两种情况:

(1)根据刘月华等[2],不带宾语时,汉语情态补语的主要结构类型是:动词(部分形容词)+得+情态补语,如“睡得很晚”、“气得说不出话来”、“批评得他难过极了”、“捆得紧紧的”、“唱得很响亮”、“打扮得既朴素又大方”、“吹得头晕眼花”、“打得敌人望风而逃”等。此外,汉语情态补语还有“动词(部分形容词)+个/得个+情态补语”的结构类型,其使用不像“动词(部分形容词)+得+情态补语”一样普遍,如“玩了个痛快”、“打了个落花流水”、“闹得个不亦乐乎”等。

(2)根据刘月华等[2],如果谓语动词后面既有补语又有宾语,且宾语是第一次出现或不说宾语语义不明确时,情态补语的结构类型比较复杂,则一般要重复谓语动词,变成动词拷贝结构,即“动词■+宾语+动词■+得+情态补语”,但分两种情况:

①采用“动词■+宾语+动词■+得+情态补语”动词拷贝结构,例如:

[1]他走得满头大汗。他走路走得满头大汗。

[2]他听得忘了吃饭。他听故事听得忘了吃饭。

②既可以采用“动词■+宾语+动词■+得+情态补语”结构,又可以省略宾语前的动词,变为“宾语+动词+得+情态补语”结构,例如:

[3]他唱得很好。他唱歌唱得很好。

[4]小红写得不好。小红写字写得不好。

[5]她说得比我流利。她说汉语说得比我流利。

上述句子的第一个动词可以省略,变成:

[6]他歌唱得很好。

[7]小红字写得不好。

[8]她汉语说得比我流利。

由此可见,汉语情态补语句中,如果说动词后既有补语又有宾语的话,则其结构类型主要是重复谓语动词,变为“动词1+宾语+动词2+得+情态补语”的动词拷贝结构。

2.越南语情态补语的结构类型

越南语情态补语的结构类型比汉语复杂,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1)不带宾语时,越南语情态补语的结构跟汉语一样,也是“动词/形容词+ mot cach/den muc/den noi+情态补语”的结构类型,如“vui den muc nhay len(高兴得跳了起来)”、“dau den noi mo hoi ca dau(疼得汗流满头)”、“noi mot cach rat dau long(说得很痛心)”等。

越南语情态补语主要有“mot cach/den muc/den noi”三个形式标记连接。根据Huang Phe[5]和雷航[6],越南语的“mot cach”可以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并连接后面的附加成分,相当于汉语“得”。例如:

[9]Chi ay trinh bay mot cach ai nghe cung phai mui long.

她 说 得 谁 听 也 要 感动

她说得谁听了都要感动。

[10]No xau mot cach khong the ta.她丑得难以形容。

她 丑 得 不能 描述

越南语的“de muc”、“den noi”都是“到……地步/田地/程度”的意思,根据Huang Phe[5],“den muc”、“den noi”常用于形容词或动词后,并用来连接后面的附加成分,相当于汉语“得”。“den muc”用来连接表示“肯定意义或积极意义”的附加成分,“den noi”用来连接表示“否定意义或消极意义”的附加成分,例如:

[11]Anh ay vui den muc nhay len.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他 高兴 得 跳 起来

[12]Nguoi dong den noi chen chan khong lot.人多得没地

人 多 得 插脚 没地方

方放脚。

由此可见,根据其使用环境,我们可以判断越南语的“mot cach”、“den muc”、“den noi”类似汉语“得”是结构助词,用来连接谓语中心语和后附加成分(主要指情态补语)的补语形式标记。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则是:“den muc”和“den noi”只能用来连接具有“动作——结果状态”语义特征的情态补语,且“den muc”只用来连接表示“肯定意义或积极意义”的情态补语,“den noi”只用来连接表示“否定意义或消极意义”的情态补语,而“mot cach”既可以用来连接具有“动作——结果状态”语义特征的情态补语,又可以用来连接不具有“动作——结果状态”语义特征的情态补语,且“mot cach”既可以用来连接表示“肯定意义或积极意义”的情态补语,又可以用来连接表示“否定意义或消极意义”的情态补语。它们的详细区别如下:

①动词(部分形容词)+den muc(得)+情态补语,助词“den muc(得)”常用来连接表示肯定意义或积极意义的具有“动作——结果状态”的情态补语,例如:

[13]Co ay dep den muc khong the ta.她漂亮得难以形容。

她 漂亮 得 不能 描绘

②动词(部分形容词)+den noi (得)+情态补语,助词“den noi (得)”常用来连接表示否定意义或消极意义的具有“动作——结果状态”的情态补语,例如:

[14]Toi voi den noi khong kip an sang.我急得没时间吃早饭。

我 急 得 来不及 吃 早饭

③动词(部分形容词)+mot cach(得)+情态补语,“mot cach(得)”既可以用来连接具有“动作——结果状态”语义特征的情态补语,又可以用来连接不具有“动作——结果状态”语义特征的情态补语,而且“mot cach(得)”可以用于表肯定或否定意义的情态补语前,例如:

[15]Co ay trang diem mot cach gian di tu nhien.她打扮得

她 打扮 得 简单 自然

朴素大方。

[16]Co ay noi mot cach rat dau long.她说得很痛心。

她 说 得 很 痛心

[17]Chi ay trinh bay mot cach ai nghe cung phai mui long.

她 说 得 谁 听 也 要 感动

她说得谁听了都要感动。

[18]No xau mot cach khong the ta.她丑得难以形容。

她 丑 得 不能 描述

(2)如果动词后既有补语又有宾语,则只有一种表达结构类型,即“动词+宾语+ (得)+情态补语”,例如:

[19]Toi doc den noi quen ca an com.Toi doc sach den

我 看 得 忘记 吃 饭 我 看 书

noi quen ca an com.

得 忘记 吃 饭。

我看得忘记吃饭。我看书看得忘记吃饭。

[20]Toi nghe den noi buon lam.Toi nghe nhac den noi

我 听 得 烦很 我 听 音乐 得

buon lam.

烦 很

我听得很烦。我听音乐听得很烦。

3.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结构类型的异同点小结

汉语和越南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是它们却很相似,比如都是孤立语,都是有声调的语言;都是SVO型语言,虚词和语序均是主要的语法手段等。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使得汉语和越南语在语法上有众多相似之处,比如从上文对汉语情态补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的构成成分及结构类型的分析来看,汉语情态补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类型都很丰富,但是,两国在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也使得两种语言有许多不同之处。

(1)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结构类型的相同点

不带宾语时,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的结构类型都是“动词(部分形容词)+补语形式标记+情态补语”,汉语的如“睡得很晚”、“气得说不出话来”、“批评得他难过极了”、“捆得紧紧的”、“唱得很响亮”、“打了个落花流水”、“闹得个不亦乐乎”等;越南语的如“vui den muc nhay len(高兴得跳了起来)”、“dau den noi mo hoi ca dau(疼得汗流满头)”、“noi mot cach rat dau long(说得很痛心)”等。

(2)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结构类型的不同点

①汉语情态补语主要由补语形式标记“得”连接,构成“动词(部分形容词)+得+情态补语”主要结构类型,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汉语用“个”或“得个”连接,构成“动词(部分形容词)+个/得个+情态补语”结构类型。汉语“得/个/得个”补语形式标记可以用来连接一切表肯定、积极意义或否定消极意义的情态补语,而且汉语“得/个/得个”补语形式标记既可以用来连接具有“动作——结果”语义特征的情态补语,又可以用来连接不具有“动作——结果”语义特征的情态补语。而越南语情态补语主要由三个补语形式标记“den muc/den noi/ mot cach(得)”连接,构成“动词(部分形容词)+den muc/den noi/ mot cach(得)+情态补语”的结构类型。越南语的三个补语形式标记“den muc/den noi/ mot cach(得)”不像汉语的“得/个/得个”一样没有明确的分工,越南语的“den muc”和“den noi”主要用来连接具有“动作——结果状态”语义特征的情态补语,且“den muc”只用来连接表示“肯定意义或积极意义”的情态补语,“ ”只用来连接表示“否定意义或消极意义”的情态补语,而“mot cach”则用来连接不具有“动作——结果状态”语义特征的情态补语,且“mot cach”既可以用来连接表示“肯定意义或积极意义”的情态补语,又可以用来连接表示“否定意义或消极意义”的情态补语。

②汉语情态补语句中,动词后带宾语时,其结构类型比越南语情态补语句中动词后带宾语的情况复杂,汉语主要有两种结构类型:一是重复谓语动词,变成“动词■+宾语+动词■+得+情态补语态补语”的动词拷贝结构,如“唱歌唱得很好听”,二是省略宾语前的动词,变成“宾语+动词+得+情态补语”表达结构,如“歌唱得很好听”。而越南语情态补语句中带宾语时只有一种结构类型,即“动词+宾语+den muc/den noi/ mot cach(得)+情态补语”的表达结构,例如:

[21]Toi nghe den noi buon lam.Toi nghe nhac den noi buon

我 听 得 烦 很 我 听 音乐 得 烦

lam.

四、结语

“补语”是存在于诸如汉语和越南语这样的分析性语言中所特有的语法现象,是一种语义、语用功能经过一定程度语法化的产物,它符合人类的时间顺序性认知原则,而且它遵循“伴随特征+谓语中心语+结果成分”[7]这一类型学特点。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类型很相似,因为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出发,汉语和越南语情态补语有相同的语义特征、相同的形式、相似的形式标记等,正因为具备这些相同的类型学特点,才使得汉语和越南情态语补语具有类型学意义和可比性。

参考文献:

[1]孙莉.从类型学角度分析中日英三种语言中定语成分异同[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8):97-98.

[2]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96-607.

[3]李德津,程美珍.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修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286-287.

[4]周永惠.关于名词性词语作补语[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3):24-26.

[5][越南]Huang Phe(chu bien).Tu dien Tieng Viet(越语词典)[M].河内——岘港:岘港出版社,词典学中心,2004:642/311.

形容心情不好的词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有点(儿) 褒义形容词 语料 调查问卷

“有点儿”在普通话口语和俗白体书面语中经常使用,它作为副词通常搭配贬义形容词,人们经常说“有点儿脏”“有点儿丑”,但不会说“有点儿干净”“有点儿美”。“有点儿”有时也会搭配中性形容词使用,但也多表示偏消极义。我们可以说,“裤子有点儿长”“颜色有点深”“菜有点儿甜”,都表示事物的不足。而“有点儿(儿)+褒义形容词”的用法极少。前人对于“有点(儿)+形容词”的研究也多关注其消极义,而对于其少数的积极义不够重视,甚至否定其积极义。

然而近几年来,“有点儿(儿)+褒义形容词”的用法呈现出上升趋势,并越来越多为人们所接受,像“有点儿美丽、有点儿可爱、有点儿高兴”这样的语句层出不穷。本文主要要研究的是表积极意义的“有点儿(儿)+形容词”的使用情况、分类及其成因。

一、研究方法

(一)查阅前人研究成果

前人对于“有点(儿)+形容词”的研究多关注其消极义,但也有一些学者关注其积极意义。程美珍在《受“有点儿”修饰的词语的褒贬义》中,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提出了“不宜过分强调‘有点’用于不如意'事情”的建议,因为这种概括性的规律虽然正确,但是无法指导“有点儿”用于称心事情和褒贬倾向不明显事情的教学。邹妍妍在《从语境角度对“有点+AP”意义的再探讨》中指出:“有点”还可修饰少数的褒义形容词,表示意外或反常的情况,有时也是为了减少分歧,维持交际继续进行而采取的语用手段。田宏梅的《基于语料库研究“有点”的搭配与语义分布》一文在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文语料库和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范围内,分别对节点词“有点”从词语搭配和语义对比角度进行了封闭性的定量考察和定性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关“有点(儿)+形容词”的数据。

(二)收集语料

我们从北语汉语语料库(BCC)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收集相关例句。在BCC语料库中,有关“有点”的语料共243364条,其中“有点儿”有11445条。在分析过程中,主要选用BCC中的例句。一方面,相较CCL语料库,BCC语料库中的语料更新,选取当下的语料较多。另一方面,CCL的语料分类较粗,只有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而BCC的分类更加详细,有“文学”“报刊”“微博”“科技”“古汉语”“学生作文”六类,便于我们分析研究。

(三)调查问卷

我们做了一份开放式调查问卷,主要以电子问卷的形式,短时间内收集一定数量的答卷。此次调查无限制发放问卷,我们截至到262份进行统计分析。

问卷共有8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受调查者的个人信息(性别、年龄);第二部分,调查“有点(儿)+褒义形容词”句式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的环境、对象、途径等;第三部分,了解受调查者对这种用法的看法。

二、“有点(儿)+形容词”的多数用法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对“有点”列出了两项词义:1.表示数量不大或程度不深;2.副词,表示程度不高;稍微(多用于不如意的事情)。[1](P1527)但其第5版、第6版和第7版都只列了副词,而把原来第一个释义处理为补充说明“有时是动词和量词的组合”。[2](P1652)其它词典包括《现代汉语八百词》《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副词词典》等的解释也大体与此类似。说“有点”后的词大多表示消极意义,这是符合一般人语感的。也许正因为如此,词典里才会加上个“大多”来限定。甚至有学者认为“有点(儿)”只有在特定的句法结构中才能搭配褒义形容词。范妍南在《浅谈“有点儿+形容词”的用法》中认为,“有点儿”只有与“不、太”构成“有点儿+不+形容词”“有点儿+太+形容词”的句式,后面才能搭配褒义形容词,例如:“今天他有点不高兴”“我也真心觉得我的伞有点太可爱了”(网络)。马真认为,褒义词不能直接进入“有点+AP”这一格式,只有当与附加词“了”搭配时,才可以受“有点”程度副词修饰,例如:“这房间现在有点干净了。”(转自时卫国例)“单四嫂子很觉得头眩,歇息了一会,倒居然有点平稳了。”(鲁迅《群啊罚

三、“有点儿(儿)+褒义形容词”结构的使用情况

(一)“有点儿(儿)+褒义形容词”结构现在使用很普遍

“‘有点’与AP、VP搭配时,其语义为消极倾向占优势,比例为76%,其余中性倾向占19%,积极倾向占5%。”[3](P42)然而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如今“有点(儿)+褒义形容词”这样的用法已经很普遍了。在表1和表2中,我们调查的262人中,有221人认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说过这样的语句,占到总人数的84.35%,只有41人认为自己没有说过。并且超过一半的受调查者(59.92%)认为这样的语句符合语言规则,是正确的。只有12.6%的人认为它不正确,剩余27.48%的人表示不清楚。

(二)“有点儿(儿)+褒义形容词”结构使用较为年轻化

我们将受调查者的年龄细分为六个年龄段:19-25、26-30、30-40、40-50、50-60和60以上。从交叉图表3和图表4中可以看到,19-50岁的调查数据和50岁以上的调查数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认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说过这样的语句的人在19-50各个年龄段都占据了大部分,而50岁以上的使用率明显减少,50-60使用的人数占该年龄段总人数的45.45%,而60以上只占33.33%。然而各个年龄段的受调查者普遍认为这样的语句是正确的。尤其在60岁以上的受调查者中,说过这样语句的只有33.33%的人,却有83.33%的人认为该用法是正确的。我们访问的几位60岁以上的受调查者中有人表示:“这样说也对,不过这都是小孩儿和年轻人才说的话。”可见,50岁以上的受调查者虽然较少使用这样的语句,但可能由于他们的包容性,多数人不否认这种用法,只是将其看作一种年轻化的语言。

(三)“有点儿(儿)+褒义形容词”结构多用于非正式的环境

虽然近几年“有点(儿)+褒义形容词”这种句法结构被广泛地使用,但是这种用法本身还是偏非正式的。通过图表5我们就可以看出,并非所有场合和时间使用者都会这么说,选择在休闲时间使用的人数最多,占75.95%。而在学习和工作时间,很多使用者是不会这样说的。在第4题(你一般会在什么时候用这样的语句?)的“其他”选项中,也有人补充道“生活里,闲聊什么的,或者特意表达情感语气;开心;口语;朋友间交谈”,都是偏向轻松愉快的使用环境。在图表6中,受调查者在使用对象的选择中也多选择同学(67.94%)、朋友(66.79%)和家人(51.53%)这类较为亲近的对象,尤其是同学和朋友。这里可能与该句式所含有的语气有关。在图表7中,使用者使用的这类语句的途径以日常口头交谈用语(81.68%)和微信、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49.62%)为主。信件、正式文体等途径使用极少。可见,人们使用“有点(儿)+褒义形容词”这样的句式时,会有意识地区分时间场所、使用对象以及途径,并多倾向于在非正式的环境中使用。

四、“有点儿(儿)+褒义形容词”用法的分类

(一)按形容词的属性分类

我们在北语汉语语料库(BCC)选取了部分有关“有点(儿)+褒义形容词”的例句,按褒义形容词的类型和其修饰对象进行分类搭配,如表1。其中,按类型将形容词分为了单字形容词、非单字形容词、英文形容词、带有形容词性的词语;又将其修饰对象分为人和事物。这里的对象有时也包括动物,因同是有生命的物体,所以同人归纳总结在一起。

1.有点(儿)+单字形容词

(1)准备洗咯睡咯女娃子还有点儿乖。(网络)

(2)……一点也不违和反而还有点萌。(网络)

(3)白愁飞笑了一笑,他的人本来就很俊,这样一笑,还简直有点儿俏。(温瑞安《伤心小箭》)

这里的“有点儿乖、萌、俏”,并没有削弱其“乖、萌、俏”的程度,而是表达一种出乎意料,或者更加赞赏的感觉。如例(2),本以为会有违和感,结果看了之后不仅不违和,反而让人觉得萌。这和看之前预想并不一样,有出乎意料之感。而例(4)中说,他本来就俊,笑起来还有点儿俏,有更加赞赏之感。表积极义的“有点(儿)+单字的形容词”多用于形容人,特别是形容人的外表和性格。形容事物的比较少,主要是“有点(儿)+好”,可以说“今天胃口有点好”(网络)。

2.有点(儿)+非单字形容词

有点(儿)搭配非单字的褒义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时,可以形容人的外形或性格,例如:

(4)这厮当真有点儿可爱,我这样愚弄他,确实不大忍心。(司马翎《圣剑飞霜》)

(5)这小子是学化工的,有点靠谱。(王小波《黑铁时代》)

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心情,例如:

(6)他立刻觉得轻松起来,甚至有点高兴。(路遥《人生》)

(7)今天的心情有点美丽。(网络)

(8)我这个生活委员多少也觉得有点快乐。(网络)

其实少数的一直可以搭配“有点(儿)”使用的褒义形容词基本上都是心理形容词,但并不是所有褒义的心理形容词都可以搭配“有点(儿)”使用。赵家新在《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语义网络研究》共整理出155个心理形容词,我们根据10位受访者的语感,大致确定其中只有16个心理形容词(振奋、兴奋、激动、激烈、甜蜜、惊喜、欣慰、幸运、侥幸、得意、惬意、可怜、心软、微妙、奇妙、好奇)是一直可以和“有点(儿)”搭配的。而大多数“有点(儿)+褒义形容词”形容人的心情的用法都是近几年才出现的。

有点(儿)搭配非单字的褒义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事物也很普遍,例如:

(9)这个有点儿靠谱!(网络)

(10)这样的早午餐,有点儿丰富呢!(网络)

3.有点(儿)+英文褒义形容词

有些形容词是由国外引入的英文词语,同时大部分也是流行的网络用语。这些词语本身可能并不是形容词,但是被引入后常常被人们作为形容词性的词语使用,如:cool、high、man等。相P例句都是来自网络,“自然之子有点儿COOL!”“最近早退得有点儿HIGH,但却是丝毫无愧意。”“趴在桌子上有点man的是我们的班主任。”(网络)有关有点(儿)+英文形容词的用法目前在文学作品、报刊、科技文等载体中基本没有,多出现于人们的口语以及网络用语。

4.有点(儿)+带有形容词性的词语

还有一类词语一般不是形容词,可能是名词,可能是成语,也可能是别的词语,但其中都含有形容词的意味。这类词语搭配“有点(儿)”表积极义时,与褒义形容词搭配“有点(儿)”有相同的效果。例如,“人也聪明,记忆力特别好,真有点儿‘过目不忘’。”(《文汇报》)“超多日韩平价衣,有点淑女哦”“有点绅士”(网络)。

最后,我们在收集的例句中发现,有一些使用者在运用“有点(儿)+褒义形容词”这种结构时,会有意用引号将其中的形容词标注出来,例如:“今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开车上路,不得不承认我开车确实有点儿‘豪迈’,姐姐有点儿紧张。”(网络)“男孩女孩新概念丛书是从英国引进的版本,它所表现的意识或许有点儿‘超前’……”(《人民日报》)。从形式上我们可以推测出,使用者一方面是为了表示强调,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意识到这种用法的非常规性,所以刻意标注出来。

(二)按形容词的语义色彩分类

1.表达一种反常或意外的情况

(11)谈了几句,他觉得振华也有点可爱,她的态度是那么安详,简直和美国女子完全不同。(老舍《文博士》)

(12)她比莫根太太还要糟糕,那位太太倒多少有点镇定下来,至少现在已经能把台词说清楚了。(德莱塞《嘉莉妹妹》)

“可爱、镇定”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反常或意外的情况。在例(11)中,他本以为振华和那些美国女子一样,交谈之后才发现完全不同,振华甚至是可爱的。而在例(12)中也可以看出,人们本以为莫根太太在表演时会紧张忘词,没想到紧张的是嘉莉,莫根太太倒是镇静下来了。“有点(儿)+褒义形容词”在这里都有出乎意料之感,前面经常会搭配“也、竟然、还、多少、简直”等词语使用。

2.表_一种非正式的、亲昵的语体色彩

刘将语体分为“严肃体、正式体、中性体、非正式体、亲昵体”[4](P275)五种。“有点(儿)+褒义形容词”在一些情况下,所表达的就是一种非正式或者亲昵的语体色彩。这样的语句多来自于口语,而且后面经常搭配“呢、啊、哇、呀、呦”等语气词。例如:

(13)“自然卷什么的很难画诶!有点儿厉害啊!”(网络)

(14)“这样的早午餐,有点儿丰富呢。”(网络)

例(13)和(14)中的“有点儿厉害”“有点丰富”与“好厉害啊”“非常丰富”意义实则相同。但是从语感上来说,后者更为客气,人们在与亲近的人说话时可能不会这么郑重地夸赞。人们往往更愿意用“有点(儿)+褒义形容词”夸赞亲近的人,包含着一种亲昵的感觉。

3.暗含一种打趣、调侃的意味

“有点(儿)+褒义形容词”是一个非正式的、较为新潮灵活的语句,人们经常会用于调侃自己或其他人。例如:“最近早退得有点儿HIGH……”“不得不承认我开车确实有点儿‘豪迈’。”“今日小感叹……泪腺忽然又有点发达了。”(网络)这样的语句多来自于人们的口语或者网络。

五、“有点儿(儿)+褒义形容词”结构普及的原因

“有点(儿)”作为一个副词,多用于形容不如意的事情。然而我们不仅从语料库中发现了很多关于“有点(儿)+褒义形容词”的例句,还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很多人都会这样说,并且半数以上的使用者认为这种形式是正确的。那么这种用法越来越普遍,甚至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一)有意表达一种亲昵、可爱的口吻

一方面,最直观地从统计结果来看,在图表8中,选项“显得语气亲昵、可爱”在所有原因中占55.34%,所占比例最大。另一方面,很多时候“有点(儿)+褒义形容词”后面会加“呢、哇、啊”等语气助词,例如,“有点儿厉害啊。”“ 这样的早午餐,有点儿丰富呢!”(网络)其亲昵可爱的口吻也很明显。

(二)使语气更加委婉含蓄

在表9的统计结果中,选项“显得语气委婉”在所有原因中占48.47%,仅次于“显得语气亲昵、可爱”。这与其用词的模糊有很大关系。“‘有点(儿)’本身就是一个意义模糊的词语,它的程度到底有多少无人能说清。”[5](P2)但正是它在逻辑断定方面的含糊,才给人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使其在语用中有着宽容、委婉的效果,使格式整体带上一种含蓄婉曲的意味。所以模糊语言在相当程度上能表现出语言的内涵深蕴。康德就说过:“人类生活中不能没有模糊语言,不能处处用精确的语言代替模糊语言。模糊观念比清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6](P2)人们说“有点儿美丽”“有点儿可爱”可能也多是出于这样的心理。

(三)网络用语的冲击,人们追求与众不同

近年来网络用语对于语言的冲击越来越大,我们不能肯定“有点(儿)+褒义形容词”这类语句完全来源于网络用语,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其中有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都是来自网络。我们收集的相关语料绝大部分都出自微博。在BCC中,关于“有点美丽”的语料共有18条,其中14条来自于微博,3条来自于文学作品,1条来自于报刊,而科技和古汉语没有相关语料。而且大部分流行的网络用语的使用者和创造者多为年轻人,他们充满创造性和创新性,喜欢追求与众不同,运用语言也不会完全遵照传统的语言规则。也许正是因为人们以前默认了“有点(儿)+形容词”的消极性,才出现了越来越多相反的使用方式。随着这种相对用法的普及,人们渐渐默认它为常规表达。部分受调查者在回答第8题(你为什么会使用此类语句?或者你听到别人说这样的话,认为他(她)为什么会这么说?)时补充了一些原因,其中大部分都是“出于习惯”“顺口”一类的,还有一位受调查者总结道:“其实这是一种传播现象啊,就像我们使用你我他一样,一旦使用广泛后,被潜意识的默认为常规表达”。

(四)出于礼貌,表达谦逊低调的态度

“在交际中,人们出于礼貌的原因,说话或作文总是采取一种适中的态度,喜欢用一些带有回旋余地的字眼儿”。这是李华在“‘有点(儿)+A’格式分析”总结“有点(儿)+形容词”使用的原因中的第一条。这是从交际的礼貌原则来说的。然而他在总结中并没有区分形容词的褒贬,所以不能以一概全。我们认为这点仅限于形容自己时,我们出于传统汉文化的低调谦逊会说“心情有点美丽”。但是在交际中,形容别人(特别亲近的人除外)或者别的事物,恐怕我们还是要说“非常/很/十分好”。

六、结语

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和相关语料的收集,我们发现,如今“有点儿(儿)+褒义形容词”这样的用法屡见不鲜,并且多数人认为这样使用是正确的。这种用法偏于年轻化且多被人们用于非正式语体和亲昵语体中,表达一种反常、亲昵或者调侃的感彩。

在这里,我们不否定“有点儿(儿)+褒义形容词”这样的语句。也许现在人们使用的还不够正式与规范,但是语言是发展的、创新的。语言规则本就是人类约定俗成的产物,一旦“有点儿(儿)+褒义形容词”被广泛使用后,可能就会被默认为常规表达。而且从现在人们的使用情况,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趋势。我们研究“有点儿(儿)+褒义形容词”格式的使用情况、分类及其成因的目的就是记录这种趋势的形成与发展、记录语言的演变与发展。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田宏梅:《基于语料库研究“有点”的搭配与语义分布》,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刘:《对外汉语教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6]李华:《“有点(儿)+A”格式分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03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5]h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六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12.

[6]姜汇川,许皓光等.现代汉语副词分类实用词典[M].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12.

[7]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岑玉珍.汉语副词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9]安如磐,赵玉玲.新编汉语形容词词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

[10]刘.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11]田宏梅.基于语料库研究“有点”的搭配与语义分布[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赵家新.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语义网络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3]郑天刚.“太P”短语和程度常态[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2).

[14]李华.“有点(儿)+A”格式分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形容心情不好的词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形容词 语法意义 分析 运用 掌握

英语中的形容词,是一个仅次于名词的词类,其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应用的更加广泛,其意义也日趋复杂化。要真正掌握好形容词,光理解其词义是不够的,因为词汇本身还有更加深刻意义。下面笔者拟从形容词的语法方面来阐述其主要意义,以飨读者。

一、动态与静态的意义

英语形容词的静态和动态意义和界限并不十分清楚,从语义上作粗略的划分:那些表示某种持久状态或相对稳定特征,不受人的意识所支配的形容词属于静态形容词;而一些处于暂时状态,能自我衡量并在语义上往往表现某种意向、企图、决心或情感变化的形容词属于动态形容词。

动态形容词可用于进行体(progressive),祈使句(imperative),带代用式do的假义断裂句(pseudocleft sentence)及使役结构中的宾语补足语(object complement of causative construction);而静态形容词却没有上述用法。如:我们可以说“He is being careful”(他很小心),但我们不能说“The boy is being tall”,这是因为tall是静态形容词,careful是动态形容词;又如:“Don’t be impatient!”(要耐心!)但我们不能说,“Don’t be shallow”,因为impatient(不耐心)都是表示性格、特征、行为表现的形容词,是动态的,而shallow(浅的),是表事物静态特征的形容词,是静态的。

二、主动与被动的意义

纯粹的形容词无需加缀,它们一般不含主动与被动的区别,但也有不少形容词由其他词根加缀而来,其意义上则存在着主动与被动之分。一般来说“以-ive,-ous,-ful结尾的形容词常含有主动意义,而其相应的以-able,-ible,-ious结尾的形容词大多数情况下则具有被动意义。例如:imaginative富有想象的(主动),“imaginative writers”(富有想象力的作者),imaginable 可想象到的(被动),“imaginable exploits”(可以想象得到的探险);credulous轻信的(主动),“credulous child”(易上当受骗的小孩),credible 可信的(被动),“credible solder”(可靠的士兵);respectful 尊敬人的(主动),“respectful silence”(礼貌地保持安静),respectable值得尊敬的(被动),“a respectable young man”(一位可敬的年轻人)。

有些情况下,以-ious,-ory,-al,-ary结尾的形容词既具有被动的意义也含有主动的意义。例如:“repetitious speaker”(说话重复的人)(主动),“repetitious account”(反反复复的说明)(被动);suspicious用作主动的意义时应译为“猜疑的”,而用作被动的意义时,应译为“可疑的”。等等。

当形容词带有动作含义,用到句中时,就表明被它们修饰的词与它们所含动作之间的关系。如:“understandable errors”中,understandable只表明errors与understand之间的关系,即:errors要么发出understand的动作,要么承受understand的动作。若是前者,则understandable 表现为主动,反之,则understandable 表现为被动。总之,带有动作含义的形容词用到句中时,必定要表现为要么主动,要么被动,二者必居其一。

三、主观与客观的意义

主观形容词的特征是主观性,用来进行思想交流,反映说话人或听者看待事物或他人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它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如:What a lovely little child!(多可爱的一个小孩!)

客观形容词在特征上是客观的,用来描述说话人和听者都认同的客观存在的事物或现象,表达和解释生活经历。它体现了语言的经验功能。如:The flower is red.(那花是红色的)

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认同程度有差别,主、客观形容词也有程度强弱的差别,例如:a new medical student. 虽然new和medical都是客观形容词,但medical是名词(medicine)派生出的科学名称的形容词,其客观性比易受人们判断标准而定的new就强多了。名词的派生词如:silken,wooden,golden,British等又比一般的形容词的客观性强。

多个形容词前置修饰一个名词时应遵循主观形容词位于客观形容词之前的原则,而且形容词的主观性越强离被修饰的名词越远,客观性越强离被修饰的名词越近。如:Jane wore a pretty purple silk dress。

四、永久性与暂时性的意义

形容词有永久性(permanent)和暂时性(temporary)之分,这是因为现实世界中的现象有的稳定持久,而有的一纵即逝。就拿描述人的形容来说,表示能力、气质、外貌的一般是永久性,如:beautiful(美丽的),honest(诚实的),intelligent(聪明的);而表示情绪的一般是暂时性,如:angry(生气地),anxious(担忧的),happy(高兴的)。

有些形容词,尤其是带后缀-able/-ible的形容词,前置时表示永久性(permanent)的特征,后置时表示暂时性(temporary)的特征。例如:“The sun is one of the visible stars to the naked eye”(太阳是肉眼看得见的行星之一,表永久性),而“This is one of the stars visible to us through a telescope.”(这是我们借助望远镜才能看得见的行星之一,表暂时性);“navigable rivers“(可通航的河流),而rivers navigable(暂时可通航的河流);“The only possible road”(唯一可通行的路),而“The only road possible”(唯一暂可通行的路)。

五、位置不同的意义

形容词作定语时,一般都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面。但有时却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

后面,称为后置定语。情况主要以下:

一是一些源于法语或拉丁语的固定词组中,形容词作后置定语已成为一种固定搭配。如:director general 总指挥官;secretary general 秘书长;court martial 军事法庭;time immemorial 史前时期等。

二是一些用作表语的形容词在充当名词的定语时,常后置。这些表语形容词多以前缀a-构成。如“the rumor afloat”(流言蜚语);“Those alive should memorize the dead forever”(活着的人要永远记住那些死去的人们);“There is a man asleep under the tree”(树下有一个熟睡的人)。

三是形容词形的词组,包括由分词转换而来的形容词形的词组,当修饰名词时,须后置。如:“It was a conference fruitful of results.”(这是一个富有成效的会议);“The girl is married to a man greedy for money.”(那女孩嫁给了一个贪财的人)。

四是以-ible和-able结尾的形容词一般作后置定语。这类词有:possible(可能的),suitable(合适),responsible(负责的),imaginable(想象的),preferable(喜爱的)等等。

此外当形容词用来修饰最高级形容词或带有all,every,the only的名词时,以及修饰由some-,any-,no-,every-和-thing,-one,-body等构成的合成词时,形容词均须后置。

六、句中作用不同的意义

通常来说,英语形容词是起限定名词的作用,在句中充当定语或表语。但有时形容词可跟在表意动词后面(notional verb)用作主语补语。如:“Don’t marry young”(不要早婚);“The sun rose red”(红彤彤的太阳升起来);“She used to sit silent for hours”(她过去常常坐着几小时沉默不语)。

有时形容词名词化,代表某一类人或物。某些形容词前加the,使形容词名词化,可在句中作主语和宾语。如:“The lowly are most intelligent,the elite are most ignorant”(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He has a keen sense of the new”(他对新鲜事物有敏锐的感觉)。

有时形容词可在句中,作状语,间而可作同位语或独语句。如:“Ripe,those peachesare sweet”( 桃成熟时非常甜);“The financial crisis,the biggest in his history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stages”(这次金融危机是最严重的一次,可以分为几个阶段);“wonderful”(太好了)。

此外,形容词还可用作插入语,对全句进行补充说明。如“worst of all,he is going to his tuin”(最糟糕的是他要破产了)。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理解好形容词的语法意义,对分析形容词,运用形容词,掌握形容词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逢鑫.英语意念语法(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形容心情不好的词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程度副词 语气副词 开封方言 普通话

引言

河南话属于中原官话,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淮河干流北部的广大地区及其周边地区。中原方言是北方话中历史悠久的主要的一支。而开封话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官话”的代表,是北方话的先宗。

“可”是开封方言口语中广泛使用的高频词语,在日常交际中具有重要地位。前人对于“可”的研究,往往将其归入语气副词。如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侯学超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王自强编著的《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李晓琪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手册》等都将其看做副词,表示强调语气。武克忠主编的《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则明确表示它是语气副词,“用在各种不同语气的句子里,可以表示或加强各种不同的语气”,唐启运、周日健主编的《汉语虚词词典》则认为其为语气词。《虚词例释》则进一步阐述了“可”表示的丰富的语气类型:强调、赞叹、肯定、坚决、申辩、祈使、委婉、转折等。一些专门讨论副词次类的论文如李泉①、张谊生②等也都将“可”归入语气副词。这个结论未免有些绝对化,在开封方言中,“可”虽然能够表示语气,但更多的时候是表示一种程度,具体地说,是一个表示程度深的、具有肯定性语义倾向的程度副词。在程度量上,与普通话的“很”相当,表示程度较深;在意义上与普通话的“非常”、“太”相似。

开封方言语气副词“可”和程度副词“可”

下列例句是从开封方言的日常口语中提取的:

(1)人家小两口的感情可好(了),真让人羡慕。

(2)我可从来没干过这事儿!

(3)这个问题可给他难住了。

(4)他的女朋友可漂亮(啦)!

(5)她一笑,眼就变得可小可小。

(6)你可算回来了,把人都急死了!

(7)你提的这箱子可真不轻啊!

(8)他普通话说得可好(啦)!

(9)A:你这棉袄挺好看的。

B:那可不是,也不看看多少钱买的。

(10)A:他这回可吃个大亏。

B:那可不,只有自认倒霉了。

分析上面这些例句可以看出,副词“可”有的在句中只起加强某种语气的作用,去掉并不影响该句成为合语法的句子,也不改变句子的基本意义。如例(2)如果说成“我从来没干过这事儿”,例(3)说成“这个问题给他难住了”,句子仍然成立,基本意思也没有改变,只是缺少了突出强调的作用而已。例(6)、(7)都是如此。而有些句子中的副词“可”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这个“可”,句子要么就不合语法,要么虽然仍是合语法的句子,但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意思。如例(5)中的“可”如果去掉就不符合汉语语法,单个形容词重叠不能作宾语;而例(9)如果说成“他普通话说得好”,就会造成“好“的意义程度降低,改变了说话人想表达强烈的积极肯定的意思的初衷。例(1)、(4)、(5)、(8)也是如此。

例(9)和例(10)中的“可”与否定词连用的用法比较特殊,在开封方言中表示认同和肯定的语气,一般出现在对话中,表示赞同先前说话者的观点,同时引起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可不”是“可不是”的省略形式,意义上相当于判断词“是”。“可不”作为一个整体使用,前面可加指示代词“那”,后面可以附带语气助词“嘛”、“啊”。

张谊生认为,程度副词的基本句法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从成句单用功能看,程度副词的黏附性很强,任何一个程度副词都不能单说和单用,必须附在中心语的前面或后面;2.从组合搭配功能看,只有那些含有程度或量度意义的词语,主要是性质形容词和心理动词才可以被程度副词修饰;3.从连用共现功能看,程度副词一般出现在语气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的后面。上述例句中,(1)、(4)、(5)、(8)中的“可”不能单说和单用,其后所修饰的成分如“好”、“漂亮”、“有趣”、“亲热”、“喜欢”等都是含有程度或量度意义的性质形容词或心理动词。我们可以说“我见到您确实可亲切”、“他曾经可喜欢你”、“宿舍和图书馆都可漂亮”等句子,可见典型的语气副词“确实”、时间副词“曾经”、范围副词“都”都可以出现在“可”的前面。可见,从基本功能看,它完全符合程度副词的身份。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开封方言中确实存在程度副词“可”,并且和语气副词“可”用法不同。下面结合程度副词“可”的词语搭配具体描述它的功能。

程度副词“可”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与其他程度副词一样,“可”可以修饰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但和普通话不同的是,开封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可”还能够修饰方位词、某些动词性短语甚至体词性词语。

可+性质形容词。形容词可以分为状态形容词和性质形容词。同其他大多数的程度副词一样,“可”只能修饰具有量幅特征的性质形容词,而不能修饰只具有量点特征的状态形容词。

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大、小、好、坏、冷、热、快、慢、方、圆、冷、远、近等。

例句:他家住得可远可远了。/我家屋后是一块可大可大的麦田。/老师讲得可快可快咧,我都跟不上。/这天可热可热。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伟大、勇敢、坚强、温柔、含糊、优秀、聪明、年轻、生动、主动等。

例句:这屋里可干净。/不用怕,这绳子可结实啦!/现在的中学老师都可年轻啊!

在开封话中,“可”表示的程度和“很”、“非常”相当,当修饰单音节性质形容词时,一般用“可×可×”的重叠形式进一步强调程度,“可×可×”的结构可以在句中充当补语、定语以及谓语。充当补语时后面一般附带语气助词如“了、的、咧”等。这是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很”和“非常”的不同之处,后面再进行具体分析。

可+心理动词。根据王红斌对心理动词范围和类别的判定,心理动词分为心理状态动词、心理活动动词和心理变化动词。而心理状态动词内部又分为可控状态动词和非可控状态动词。③例如:

1.心理状态动词

A.可控,如害怕、怀疑、怕、发愁、相信、讨厌、妒忌、恨、担心、想等。

B.非可控,如力图、发觉、深感、认为、以为、觉得、感到、感觉、妄想、坚信、确信、深信、试图、企图、妄图、知道、晓得等。

2.心理活动动词(可控),如猜、猜测、揣测、揣摩、推测、考虑、琢磨、打算、算计、盘算、寻思、计划、谋划等。

3.心理变化动词(可控),如忘、同意、赞成、反对、忘记、回忆等。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1)程度副词“可”可以与所有可控心理状态动词搭配,例:她可害怕见人。/你是不是可讨厌这个人?(2)“可”不能与任何心理活动动词搭配,不能说“可考虑”、“可推测”等。(3)“可”与非可控心理状态动词和心理变化动词的搭配具有选择性。例如可以说“我可明白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可同意你们俩的计划”,但不能说“我可感觉……”或者“我可忘记……”。

可+动词短语。程度副词“可”修饰动词性词语的情况相对较少,所修饰的动词性词语多为简单动宾结构短语。

例句:这个凳子可占地方,往那儿挪挪呗。/他这孩子可有礼貌。/这件事可叫人为难。

此外,“可”还能够修饰动补短语。例:这个东西好使,可用得着。

这里的“可”与普通话中的语气副词“可”不同,这里不是加重语气,而是强调程度,意义上与“很”一致,表示“这个东西很能派上用场,用处大”的意思。

可+方位词。在开封方言中,程度副词“可”可以直接与方位词语搭配,表示极端的程度,意义上与“最”有些相似,表示说话人认为自身和目标物之间距离过大,超出了自己能够达到的范围。这也是一种夸张的用法,即使客观距离不是十分远,但在说话人看来,目标物是处在自己的心理位移的最远处的。

例句:他把箱子放得可上边,我够不着(我拿不到)。/我在可外边呢,这会儿赶不回去啊!

单纯方位词如“东、西、左、右、里、外”等不能与“可”搭配,必须与“边、面、头”等结合起来成为方位合成词“东边、左面、里头”等,才能与“可”搭配。

可+体词性词语。“可”能够与名词、区别词及数量词进行搭配,表示程度深,意义上与“很”一致。

1.可+名词

这个男孩儿可阳光,让人喜欢。/她从国外回来,打扮得可新潮。/考研的话英语可关键。

2.可+区别词

“可”能与少数区别词搭配:这辆轿车可高级啊!/他们的婚礼可西式、可浪漫了。/小张第一天上班,穿得可职业。

3.可+数词

开封方言中,“可”与数词的搭配均含贬义,只存在于方言口语中。数词在这里的意义已经改变,属于借代用法。如“二”和“二百五”等都借指不聪明、傻里傻气的人,用数字表示比较隐晦,而“可”又表示程度的加强,后面用借代较为含蓄委婉。

“可”与普通话程度副词“很、非常”的比较

经过上文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出,开封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可”与普通话的程度副词“很、非常”在语法意义上十分接近,但在用法上存在着差别。

句末助词的附着。程度副词“可”修饰的形容词或心理动词后往往带助词“了”、“啦”、“咧”等,如“他们小两口的感情可好咧”。这些助词表示感叹语气,而“可”表示程度相当深,在句中重读,修饰后面的形容词,不能省略。即使句末不附带助词,重音仍落在“可”上,仍然可以表示感叹的语气,同时更加强调“好”的程度。普通话的程度副词“很、非常”用于修饰形容词心理动词等时,句末不带语气助词,如“他们小两口的感情很好”,或者“他们小两口的感情非常好”,句式更倾向于陈述句,表述客观事实。

与动补短语的搭配。开封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可”后能搭配动补短语,如“他腿长,可跑得快”。“可”的位置虽然在前,但与“跑得可快”中的“可”是一样的,还是修饰“快”。在开封话中,将“可”移到动补短语前的现象十分常见,这大概与副词的缺失有关。

由于开封方言中不存在程度副词“很、非常”,表示这一意义的只有“可”一词,表示确认语气的语气副词也经常会用“可”,如“我今儿可去不了了”。而程度副词“可”与语气副词“可”有时候就会发生重合,为了简略,只用一个“可”表示,统一放在短语前面,同时起到肯定语气和强调程度的作用。“很、非常”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修饰动补短语。

“可很”的连用。开封方言中还有“可很”这一组合,例如:“这水深得可很,你千万别下去。”两个程度副词连用,极言程度之深。与普通话程度副词“厉害”在语法意义上接近(例:这孩子病得厉害)。这里的“可”并不是语气副词,因为它本身有意义,修饰“很”,如果去掉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程度也随之减弱了。

修饰简单结构。因为“可”只出现在开封话的口语交际中,所以它所修饰的谓词性词语或短语形式简单,多为单音节词或只有一个层次的简单述宾结构短语。具有通俗、简洁的语体风格,且多用于口头答语,如“可中”(非常好)、“可得劲”(很舒服)等。而程度副词“很、非常”就没有限制,后面可以修饰较为复杂的结构。如:“我很欣赏你优雅的谈吐和大方的举止。”“我非常喜欢那个让我拥有自信笑容的老师。”

综上所述,开封话的程度副词“可”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和普通话的程度副词有着不同之处,更有别于语气副词“可”。应在副词次类划分中对“可”进行细致分类,在有关“可”作为程度副词的使用方面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注 释:

①李泉:《副词和副词的再分类》,《词类问题考察》,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②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语言研究》,2000(1)。

③王红斌:《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范围和类别》,《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4)。

相关期刊更多

开发性金融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开发银行(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