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注作文

关注作文

关注作文

关注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关注生活 创设情境 拓宽视野

作文内容生活化要求作文教学符合这样的要求:内容是儿童生活的内容,写作是生活的需要,即变作文外在要求为学生内在的心理要求。

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从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生活开始,教师指导从作文内容着手是解决作文语言贫乏、无话可说的问题的关键。当前学生作文效率低、内容枯燥,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作文缺乏真实的生活素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生活中引水,寻求生活化的习作内容。具体策略如下。

一、引导关注生活

学生作文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的反映,这样学生的写作才是趣味盎然而不枯燥的。我们在研究作文生活化策略时,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内容系列。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生活,充分理解生活。

“言为心声,文贵真情”。真情实感从何而来?真情实感从生活中来。因此,关注生活是写实感、抒真情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关注生活,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有鲜明的是非判断力,洞察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伟大,从而获得“人人眼中皆有,个个笔下所无”的写作素材。

首先,从“小”入手。正常情况下,生活往往是平淡无奇的,无数个平常、普通的小事构成了生活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平凡、普通的小事中发现生活真谛,引感共鸣。花草树木是有情的,天上云霞流动是美丽的,风涛虫鸟的声息是和谐的,大地上的每一株小草、小道上的每一粒石子都是鲜活的,应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其次,从“细”处入手。所谓细,一是关注事物要有序,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二是要深入,对物对事对人都是如此,不要只看表面,不及其余,不加思考与联系。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细心关注街头巷尾的事,细心关注四季交替变化,细心关注校园生活,细心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细心领悟师长的教诲,细心感受亲情、友情带来的幸福与快乐,细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留意生活的习惯,用眼睛发现生活,用心灵感悟生活,用头脑分析生活,这样就能使他们的思维活跃,文章情感飞扬灵动。

为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教师可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和随笔,让学生自觉关注日常生活,积累素材,丰富思想,写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及有思想的作品。课堂内定期交流评议,既让学生在交流中共享对生活的感受,又在评议中懂得如何留心和观察身边的事物,丰富写作的实践经验。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课外的自由练笔,往往比课内限时、命题作文感人得多。把自然、社会、生活的清泉注入学生的心田,就是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

二、创设生活情境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万千变化的世界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习作题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创设情境,再现生活,不局限于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而是采用多种方法创设生活情境,触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作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讲台上有声有色地指导写作,而学生则用情不一,无从下笔。为什么呢?因为现有教材中的许多习作内容,学生根本没有体验过,叫他们如何下笔?即使写了,也是空洞的,缺乏真情实感。实践证明,作文教学中若能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学生的作文就言之有物,情感也就真切。这样达到了突破,教学便是成功的。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呢?

1.用自身的感受创设情境

小学生爱听故事,尤其爱听老师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可以在指导他们写作时,讲述一些自己的故事来感染他们,以教师的自身感受创设情境,引导他们敞开心扉,与老师产生共鸣,从而写出具真情实感的文章。如我在指导学生半命题作文《?摇 ?摇?摇?摇的苦恼》时,没有急于指导他们怎样审题,怎样选材,而是对他们讲起自己的苦恼:我从小便是近视眼,这给我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多苦恼。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在黑板上讲解“鹰”的字形,因为我看不清楚,便格外用心地听。只“听”老师说道:“‘鹰’字里面有个‘双立人’……”我错误地领会了“鹰”的写法,于是在课后听写时,我因写错了字而遭到老师的指责。我在讲完自己的这段经历后,便让学生大方地讲讲自己的苦恼。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起,学生纷纷把自己的苦恼告诉大家,有的学生讲述了自己“个子矮”的苦恼;有的述说了“小胖墩”的郁闷;还有的则讲起了自己家没有电脑的烦恼……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敞开了心扉,各种新颖的话题不断产生,学生作文不仅选材多样,而且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2.用多彩的活动创设情境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造成目前学生“榨文”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作文环境单一,可供写作的材料太少,总是写那些司空见惯的事,难以激起他们的表达欲望。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应该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组织一些活动,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这块土壤中吸取知识经验,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真情实感,如在父亲节、母亲节前夕,分别给学生一周时间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好事;在班级有目的地开展“献爱心”活动,组织赛诗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并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春游、运动会、参观等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使作文的源泉变为一潭活水。

3.用优秀范文创设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知识非常丰富,不仅有丰富的语言材料,还有感人的故事情节,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地利用一些文质兼美的课文作为优秀范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共鸣,从而达到读写结合。例如在教学《赶海》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中一个个有趣的情节,抓住文本语言启发学生想象,感悟作者童年赶海的乐趣。借此机会,教师可对学生说:“孩子们,你们和作者一样,都经历了梦幻的童年,你们一定也有一些让你们难忘的有趣经历吧,想一想,给大家讲一讲好吗?”课文内容本就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学生的倾诉热情倾倒被点燃,他们纷纷说出自己童年的趣事,产生了强烈的写作冲动。这一话题不仅唤醒了学生的记忆,更让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词句、表现方法及时得到了运用,进行了一次很有意义的仿写。

4.创设生活化的想象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想象作文作为小学作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教师应该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大胆想象,丰富写作体裁,使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创造生活。根据这一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诗、童话、小说等体裁的文章。让学生带着自己对生活的希望、憧憬创造性地想象写作,通过这些既反映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随想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如写童话,“童话是一类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其艺术形态的基本特征,以儿童为其主要读者的一种体裁”,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想象所具有的创造性及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的特点写童话,编故事、讲故事、演故事。教师应该让学生的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翱翔。

在作文教学前创设情境,并不是为了适应教改而采取的花哨形式,而是使学生的作文训练回归正常。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缩短写作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开发学生思维潜能,学会用心灵感受多姿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三、拓宽生活视野

现代小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的天地比较狭窄,生活的环境比较单一,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为写作奠定基础。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办红领巾电台、电视台节目,办娃娃文学社,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办手抄小报,开展小记者活动,城乡学校学生互相通信,走出校门去植树,做环保工作,星期天去敬老院,帮邻居阿姨看孩子,去市场买菜,等等。教师尽可能带学生到外面去看一看,做一做,如星期天去扫街道,作为人民服务的“小红帽”,早上带学生去菜市场做志愿者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这种实践活动,不但能得到市民的认可,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高尚的劳动情操,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也会得到充分发挥。

关注作文范文第2篇

经过岁月的洗礼,透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我们看到了古人个性的张扬,听到了阵阵强音:这就是我!今天,我们更应该充分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谱写真我的乐章!

那么,如何写好关于“关注自我”类作文呢?

1.了解自我,把握特征。要重点刻画“我”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的东西,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我”的思想、性格等,也可从兴趣爱好的角度去写,把独特的“我”淋漓尽致地立体呈现给大家。

2.情感真挚,感受魅力。要善于刻画“我”的心理。可以直接,也可以间接地去描写自我心理,如果心理描写到位,会大大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强表达效果。

3.依据性格,用活语言。要选用适合“我”性格的语言风格。比如外向性格的人,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活泼开朗者,宜运用热情奔放的语言;深沉老练者,要用简洁老辣的语言。

【佳作展台】

情感真挚,文采飞扬

说说我自己

安徽一考生

哲学家说过:“人是世界的灵魂,自己是人的生命的体现者。”

文学家说过:“人是阑珊的灯火,自己是人的梦想的实现者。”

大千世界,人充斥着它的角角落落。我是多么渺小啊!然而,在渺小中我窥视到了我的伟大。我是一支小小的火柴,可以照亮心灵的天空;我是一片嫩绿的新叶,可以倾倒多情的季节;我是一朵洁白的浪花,可以飞越博大的海洋。

我还是我,却无法去审视自己。我不知道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总是在犹豫中徘徊。然而却由此想到一些事情,譬如某种襟怀和精神。于是,我重翻“人生历程”,一如春池吹皱,涟漪四起。 在《致橡树》里我读懂了舒婷甘愿做橡树下的木棉的执着;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读懂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洁心境;在《命运交响曲》中我读懂了贝多芬琴架上飘出的铿锵有力的人生激情。

合上厚厚的书本,仰望苍穹,星光穿越数万光年的距离投射进弥望者的视野,心潮起伏中,我似乎感觉到在先人们一次次演绎人生辉煌中透露出的精神积淀穿越过茫茫历史长河,汇聚在夜幕之上,笼罩着我们。

我重新走向现实生活,用微笑温暖世界,因为郭明义在这样做着,因为希望工程在指引着……啊!世界,我需要拥抱你。

而如今,年轮被历史的潮水淹没了,史料上覆盖着青苔。走进复杂的社会,人性发生了扭曲――或慑于权势,或媚于孔方,或囿于圈子,或限于眼光。于是,美丽的心灵陷入泥潭,不能自拔。但,阅古览今,真理告诉我们,这只是少数迷途羔羊,多数人还是踏实地迈向远方。有“见”之才多乎亦哉?他们的可贵之处就是钱潮拍岸,我自笑傲人生……想到这些,我心里不由得一阵舒缓。因为世界是美丽的,人生境界是高尚的。我怎么能不笑对人生?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此为吾座右铭,仰望珠穆朗玛峰的雄伟壮丽,恍惚中,我看到峰巅金光闪闪――那是我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啊! 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着,乘着青春的梦想,让我心飞扬。

在下一个清晨来临,燕生呢喃之前,打开天窗,你可以听到松涛中鸟儿鸣叫的声音。那便是我,一夜长大的我。

【技法借鉴】

情感真挚,文采飞扬。本文蕴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读完文章不难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波澜和思想的激荡。行文颇有气势,排比句式的运用更使文章如出鞘之剑般炫人眼目、动人心弦。正可谓我心飞扬,文采飞扬。

立意深刻,构思独特

这里是我的世界

北京一考生

满满的书架,静静的书房,动人的故事,这里就是属于我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徜徉书海,游走古今,品味人生的苦与乐,懂得人间的善与恶,了解世间的美与丑,体验读书的快乐与满足。

记得小时候,我不爱读书。我童年的时光几乎都在“老鹰捉小鸡”和“跳房子”中度过。

上了小学,一次偶尔收拾书柜,“啪”的一声,一本书从书柜的最顶层掉了下来,我好奇地捡起它,它那早已褪去光亮的书皮流畅地滑出几个大字――《格林童话》。噢!这是爸爸妈妈在我5岁生日那年给我买的,我还没有看过它呢。我急忙找来抹布,小心翼翼地擦去它封皮上的灰尘,轻轻地翻开书页。那书中的字符就像小蝌蚪似的,争先恐后地钻进我的眼睛里。我被它吸引住了,竟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才把它看完。接着,我又从书柜的最顶层慢慢抽出一本本被我遗忘了的书,把它们一一擦干净,为它们穿上新衣,把它们放在床头陪我一同进入梦乡,我的世界开始有了动人的故事。

从此,书成了我的好朋友,我的老师。我时而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孔明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羡慕不已,时而对《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由一个有理想、肯上进的人力车夫变得偷奸耍滑、吃喝嫖赌而叹息不已,时而对《鲁滨逊飘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的勇敢、独立、不怕困难而钦佩不已。我从他们身上读出了智慧,读出了感慨,读出了勇敢,感到了快乐,感到了充实。我的世界里有了丰富的体验。

读过春夏,读过秋冬,我迈进了中学的校门。我喜欢把自己读过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讲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讲诸葛亮三气周瑜……我讲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恨不得自己也回到古代去。同学们也目不转睛地盯着我,若不是上课铃声的提醒,我恐怕要一口气把所有看过的书都讲一遍才罢休。我现在不仅自己快乐,还把读书的快乐带给了同学们。我的世界充满了读书的快乐。

我爱读书,我喜欢沉浸在文字描述的世界里,喜欢读书给我带来的丰富知识,带来的快乐体验,我爱这属于我的世界!

【技法借鉴】

立意深刻,构思独特。读书不但能给自己带来知识,还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使自己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在这个读书的世界,“我”体验,付出,收获,这个世界属于“我”。文章开篇点题,但是第二段宕开一笔,先写不喜欢,再写无意中发现的惊喜、如获至宝的珍爱,继而写由自己的收获,到给别人带来快乐。文章内容层层深入,主题突出。

结构新颖,形象鲜明

真我风采

江苏盐城一考生

小心翼翼地给自己涂上一层保护色,不至于被人一眼看“透”,这可能是当今社会的时髦之举。

就拿我来说吧,在父母眼里,我是一个不爱交际、腼腆羞怯的男孩;在同学当中,我却被描绘成活泼有余、开心有加的“多动症”患者;而老师给我写的评语多是“要增强吃苦精神,提高自控能力”。

人,本来是一个多面体,有时“眼见为实”也难免有误。古人云“知子莫若父”,我却要说“知己莫若己”。几经度量,我终于发现了“真我风采”――

性情急躁

读初中时,曾因一件芝麻大的事,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当时,由于我的不冷静,凭着少年一股狂劲,便出口伤人。于是,我们互不理睬,各行其道。从此,教室中少了一对互相学习的好伙伴,篮球场上失去了一对配合默契的绝佳搭档。

生性豁达

说到这儿,可不是我自夸,我绝对是十分大方豁达的。我不介意借给你一本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哪怕是形影不离的复读机、电子词典,我也不会露出半点为难之意。男孩嘛,就得豁达一点,不然弄个“铁公鸡”的雅号,那就麻烦啦。

豁达还表现在我不爱哭,不愿忸怩作态。更加讨厌别人表里不一、背后伤人。说话嘛,不会逢人留三分,而是有一说一,一切明朗利落。我始终认为,豁达也是一种美。

幽默风趣

和我相处的人,都不难发现,我还是个挺幽默、挺爱开玩笑的人,哪里有了我,哪里就会有笑声。

不是吗,篮球场上,比赛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我队失误频频,不少队员都急躁起来。这时,我接到队友传球,一个漂亮的过人,接着高高跃起,大喊一声“扣篮”!无奈跃至最高处,还与篮板相差一大截,只好叹息曰:“还是擦板吧!”球应声入网,场上气氛也随之轻松起来。大家越打越棒,一鼓作气拿下了比赛。在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中,我可起了不小的作用噢!

怎么样,这就是我,一个实实在在的充满个性的真我。

关注作文范文第3篇

那些回忆已经彻底的变成了过往。也许你们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东西,但是不在意,也并不代表我这些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你们一直还保留着联系,不管她们是否会被盗号,不管你们的小秘密是否会被发现,这一切都会有着最终的结局。

然后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归宿都找到了自己最根本的生活状态。因为他们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工作还是玩耍,无论是老累还是轻松,都有着自己最喜欢最大限度的自由。

嗯,我一直都憧憬这样的自由,能够随时随地伴随着自己。

或许有些人喜欢这一瞬间,自由被剥夺的感觉,因为他们一直都在等待着自由,重获的那一瞬间,那种欣喜的感觉和不言而喻。

如果你真的愿意想的话,会去这些都能够想得明白,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珍惜现在的生活的,他们在家里陪你陪不了多长时间,如果真的全部要靠你的话我不知道你是否会能够好好的安慰自己。

关注作文范文第4篇

中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纵观当今世界,昔日的四大文明古国已经有三个离我们远去,埃及人不会讲埃及语,印度人不懂得印度文明,巴比伦就连一个统一的国家都没有了,而中华文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也似乎岌岌可危.同学们,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我们献出一份力。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道家、墨家、法家与儒家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异常灿烂、无比光辉的。拿青铜器来说,拿陶瓷来说,拿丝绸来说,都居世界的前列。拿创造发明来说,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四大发明”更是其他民族所赶不上的。

再来说说我们苏州,苏州园林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它综合了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给人一种古典的美。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苏州的传统小吃也十分有名,海棠糕、梅花糕、豆腐干等等,这些传统小吃使人垂涎三尺,也是其他民族无与伦比的。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千万不能让它在岁月的车轮中慢慢地消亡。因此,我们要关注传统,继承民族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的活力。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如何来继承、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呢?

也许,你会认为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已经过时了。但只要我们宣传、宏扬民族传统中优秀的部分,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然后,根据时代的要求,构建新时代的民族道德标准,便可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

据说,今年有许多刺绣大师要绣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五福娃,他们巧妙地利用苏绣来宣传奥运,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的将刺绣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前一阶段,苏州评弹“走”进了许多中学的校园,这使我们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更加了解了苏州的传统文化。

关注作文范文第5篇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知道,教育只有具有生命的灵性,具有生命的创造力和包容力,才能唤醒学生对生命意义的反思、对真善美的内在追求,最终提升学生内在的心灵力量,教育的一切形式和内容才会有生命的真实意义。从哲学的意义上说,人是一种符号动物,人的精神意义只有通过符号——比如语言文字、体态情感等符号,才能体现其生命存在的意义,而通过语文教育就能达到这种符号动物的境界,作文教学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从交往这一教育教学的核心出发,构建交往作文,关注儿童的生命世界,无疑能够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从而“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有必要进行引导交往,关注生命的研究探索。可以这样说,教育教学与交往密不可分,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离不开交往,构建交往作文,关注儿童的生命世界,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这将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二、概念的界定 1.交往 交往,即互相来往(《现代汉语词典》)。它是人类生活一个中心组成部分。人们通过交往,自己影响了他人,同时又接受他人的应答性影响。听与说,或者说就是倾听与应答,是交往的基本形式。 教学即特殊的社会交往。教学就是在人与人、人与知识的交往作用中进行着人生,不断展现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学习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接纳和互相喜欢,学习共同的观点和思想,学习并丰富他们对周围世界及其自身的认识。因此,交往也是教育的基本而重要活动。 2.交往作文 “交往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作文教学的一种形式,其本身就是一种交往。我们构建交往作文,目的是使学生: (1)在作文中学会交往:体验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心灵; (2)在交往中自主习作: 引导学生主动把情感语言、体态语言、口头语言等用丰富多彩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3)交往与习作互动: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交流真情实感。 概括起来,就是通过引导学生的生活、交往等实践活动,加强体验、理解、对话,指导学生自主习作,旨在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质量,弘扬个体的生命灵性。 3.交往作文的具体内容,即交往作文中的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1)交往与体验的关系 体验与实践紧紧相连,体验一般可以看成是亲身经历,形成经验的过程。写作教学离不开交往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注重学生在习作交往中的体验,一方面强调儿童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另一方面在价值观上,又重视人与人的理解与合作,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在具体教育行为上,就是强调儿童的情感体验与道德体验,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只有经过体验与交往,儿童才能丰富认识、促进表达、加强合作交流,由此发展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个性的健康成长。 (2)交往与理解的关系 理解是人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交往作文教学过程中,儿童通过情感的介入,借助体验、类比、想像等把握习作的意图、教学的本质,从而进入人的精神世界,体味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又通过作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儿童理解并实现“视域的融合”,生出新的意义,为人生开辟新的可能。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儿童不断交往,也对知识、教师和同伴不断理解,使自己的视域不断扩大,生命不断成长。儿童就是在交往、理解中不断进行着习作的意义建构、自我的认识建构,不断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断走向精神的充实和人格的完满。作文教学中,交往与理解密不可分。 (3)交往与对话的关系 教学交往提倡师生主体之间的对话。苏格拉底曾说,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对话的过程,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对话者。在交往作文教学中,教师以有声或无声言语形式向学生传递着各种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与学生展开对话、进行交流,同时学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也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交往过程中,师生关系不再僵化,双方的内心世界变得敞亮,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习作的个体特点和现在所处的状态,才能结合这些特点不断改造自己的教学计划,这也是对教学创造性本质的尊重。以交往为基本特色的作文教学离不开对话。 三、交往作文的具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