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生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医生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医生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医生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据初步统计,2009年全省医药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0.90亿元,同比增长11.39%;完成工业增加值64.32亿元,同比增长12.42%;主营业务收入达226.83亿元,同比增长21.76%;实现利润总额29.25亿元,同比增长27.99%;实现利税总额45.07亿元,同比增长23.64%。目前,全省医药工业已形成以哈药集团为龙头、以哈尔滨开发区医药工业园和利民开发区医药科技园为侧翼,葵花、完达山、乌苏里江、珍宝岛、仁皇、多多、友搏、黑宝等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发展优势。一是产品优势。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的30多种原料药和18种剂型的产品,具备年产6100吨抗生素原料及中间体、30亿支粉针剂的生产能力。氨苄钠、头孢噻肟钠原粉、头孢唑林钠原粉以及头孢唑林钠粉针的产量和市场份额均居全国第一位。哈药、三精、哈药六厂及世一堂4个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总评估价值已超过267亿元。二是产业优势。全省拥有哈尔滨医药工业园、哈尔滨利民医药科技园、牡丹江爱民北药科技园三个省级医药园区。2008年,入区企业已达80家,园区总年收入40.95亿元、利税8.59亿元。三是资源优势。全省中药材资源丰富、蕴藏量大,分布的中药材有856种,总蕴藏量27亿公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计算,这些药材资源的价值约为65亿元。全省已建立了6个品种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36处,保护面积5.9万亩,被列为全国十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之一。四是研发优势。全省医药行业拥有专利品种57个、国内独家品种51个、中药保护品种39个、中药保密品种2个;部级新药1445个;实施新药研发项目154个,已获得临床批件66项,在研项目88项。九五以来,医药企业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167项。

二、生物产业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创新能力不高的问题。目前,一些关键性产业技术、产品制备工艺长期没有突破,制约了医药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拓展,更阻碍了向下游深加工领域延伸。产品更新换代缓慢,绝大部分产品处于底端领域,靠巨额广告投资、大量人力做市场、低价竞销维持生存,缺少发展后劲。药物创制研发平台由于没有专项资金的支撑,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体系,直接导致黑龙江省新药创制进展缓慢。二是科技投入偏低的问题。2008年有35%的医药企业有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但投入的经费总额仅为1.74亿元,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明显不足,全省R&D投入不足销售额的1%,与国际、国内实力较强的企业投入比例达15-18%相比,反差太大,造成企业缺乏高级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弱,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不足。这是黑龙江省医药产业在全国位次逐年下滑的直接原因。三是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企业结构不合理,虽然全面实施GMP、GSP认证,但规模小、集中度低、效益差的问题依然存在;企业、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销售收入第一位的哈药集团与第二位葵花药业相差100多亿元;在黑龙江省拥有的7713个药品批准文号中,只有149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开发档次不高,多为改剂型范畴,仿制品种占据主流。

三、专利在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及影响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包括上游的基础研究和下游的应用研究,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处于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竞争的上游。剑桥大学的泰勒和西尔伯.特逊的研究结果表明,专利在医药工业中会影响到64%的研究开发支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经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的新药就不会被发明出来。在整个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增值过程中,知识产权产品和利润呈“U”型,是“微笑曲线”的二端。知识产权保护向产业价值链两端——上游的知识创新和下游消费阶段不断延伸,产生出许多新的增值(下转第74页)(上接第71页)环节。从专利福利角度分析,生物药品专利保护与新药研发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过度利用专利保护制度,也会削弱技术创新的动力。因此,需要建立适当的专利保护体系激励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又促进知识的积累,合理、有效地利用技术创新的资源,使产业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四、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发展的对策

(一)实施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专项工程。制定《“十二五”黑龙江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发展规划》,明确未来5年黑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专利群布局、研发方向,形成独具特色的黑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专利网;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深化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宣传工作,提高专利维权的社会影响力;将全省主要从事生物技术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项目资助资金由50万元增至150万元,使资助方式由重点资助专利项目向重点建设生物技术专利服务平台转变,提高资金的辐射面和使用率。

(二)实施专利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设“黑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专利情报服务中心”,搭建专业化专利情报服务平台,协助政府和企业预知研发目标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及早采取措施、调整研发策略、避免未来受到他人专利制约;了解相关产业和技术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帮助企业有效借鉴他人技术、及时调整研发方向、提高创新起点,为项目成果真正具备创新性和技术先进性,成功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创造条件;依托哈药医药工业园区和利民医药园区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专利创造能力;推进专利管理进入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结题、验收全过程,提高科技成果的专利产出率。

(三)实施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联盟工程。联合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一起结成知识产权联盟,配合政府做好专利技术信息服务和咨询工作,跟踪收集专利技术信息,并以技术信息服务为手段,间接引导、协调各企业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尽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组成专利维权联盟,协调促成行业内的合作研究。从而实现技术共享、信息共享、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共同研发和共享专利。

医生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专科;就业率;就业现状

医学类三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科专业培养的是能在医学影像、核医学、放射线辐射安全防护操作技术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且可以从事医疗器械的维护与销售等医学影像技术相关专业的工作。通过对张家口学院医学系2009年以来已毕业的400多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从而获取真实而有价值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我校培养的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在数量、质量等方面与我省产业结构及优化升级的需要是否协调的相关信息,为今后我校医学教育的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对正确指导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缩短待业时间等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对学生发的就业情况主要是围绕就业率与学生的学历、专业、地区、单位的优势等关系进行分析,对一些深层次内容如未及时就业的原因、求职的途径、专业对口率、工作性质、薪酬待遇、稳定性、与市场的需求量是否协调等问题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对张家口学院医学系2009―2014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得到有效问卷321份,调查项目有包括:待业时间、就业渠道、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起薪率、稳定率、保险率、发展前景、是否达到学生本人的期望值。用人单位的意见等细节性内容进行深入实际的调查,获取真实而有价值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1.1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专门探讨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研究很少,且分析大同小异,主要是围绕就业率与学生的学历、专业、地区、单位的优势等关系进行分析,对一些深层次内容如未及时就业的原因、求职的途径、专业对口率、工作性质、薪酬待遇、稳定性、与市场的需求量是否协调等问题体现较少。对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研究更少,国外几乎未见报道。

1.2 研究方向

通过对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起薪率、稳求职者本身的主观因素,信息通道是否畅通、是否积极寻找、方法是否得当、要求是否合理等;用人单位是否及时招聘信息、途径、范围覆盖面是否足够,定率、保险率、发展前景、是否达到学生本人的期望值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判断其就业质量的高低。

2 结果

调查结果如下:

2.1 就业方向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21人,就业方向:1)与所学专业对口272人,占总人数的84.74%;2)已就业309人,占总人数的96.26%;3)升学、参军10人,占总人数的3.12%;4)待业2人,占总人数的0.62%;5)当年就业人数309,占总人数的96.26%;6)国办医院203人,占总人数的63.24%;7)私企87人,占总人数的27.10%;8)国企18人,占总人数的5.61%;9)个体、私人诊所1人,占总人数的0.31%。

2.2 就业形式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21人,就业形式:1)有编制或长期合同119人,占总人数的37.07%;2)上三险138人,占总人数的42.99%;3)上五险84人,占总人数的26.17%。

2.3 工资情况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21人,工资情况:1)1000元以下23人,占总人数的7.17%;2)1001-2999元266人,占总人数的82.87%;3)3000元以上20人,占总人数的6.23%。

2.4 总体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21人,满意度:1)很满意51人,占总人数的15.89%;2)满意168人,占总人数的52.34%;3)较满意66人,占总人数的20.56%;4)不满意24人,占总人数的7.48%。

3 分析与讨论

3.1 通过以上调查表格可以发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有绝大多数在毕业后都能从事医学影像技术相关专业,占毕业生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同比其他专业专业对口率偏高,说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社会需求率还是处于很高的水平,就业前景是很乐观的。

3.2 大部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当年就能就业有少部分继续考学或者参军,与当年专接本的政策有关,深造与参军人数少也间接证明了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就业的方式。

当年待业人数少,就业率很高,达到90%,且毕业生在国营医院的较多,正规公办医院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需求率很大。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中,私企工作人数明显多于国企,与工资待遇有很大的关系,更多学生倾向于工资待遇较好的私人企业。

3.3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部分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中大部分都有编制或者是长期合同关系,工作稳定性较好。且大部分毕业生都有三险或五险,安全性也具有保障。从而使毕业生可以安心的在本岗位工作,不会出现打的人员流动,因此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还是偏高的。

3.4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大部分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在1000-2999之间,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大部分从业人员属于中产阶级,能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在私企或者北京深圳等大城市的毕业生一般工资较高,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六,但是毕竟是一小部分,也有个体人员的能力及机遇决定。

3.5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满意,只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深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与价值,获得更高的保障与报酬,极少数的毕业生会出现不满现状而离开工作岗位的情况。因此通过自主择业也可以找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间接证明了本专业的社会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通常人们关心最多的是毕业生的就业率。但就业率只能反映就业的量,并不能反映就业的质;而就业质量不仅能反映就业的优劣、结构、层次和性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就业的量。评价就业质量高低有五个因素:专业对口率、就业率、起薪率、稳定率、保险率。故就业质量高低应包括三个方面:就业机会的获得(就业率);就业的主观满意程度,比如工作的稳定率、专业的对口率;就业岗位的客观条件,比如工资收入、工作环境、保险情况、发展前景等。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毕业生就业是否顺利,不仅仅取决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毕业生本身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同时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政策、导向是否有利于求职者;其他还有住房、户口、社会关系等。通过对葛总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给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引导作用,帮助更多的本专业毕业生尽快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

通过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我校培养的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在数量、质量等方面与我省产业结构及优化升级的需要是相对协调的,为今后我校医学教育的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对正确指导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缩短待业时间等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平,李胜,梁军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就业与市场需求的矛盾[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77.

医生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县中医院核定编制54个,共有卫生人员87人,实有编制32人(其中4名为见习生),占总人数的36.7%,缺编22人;聘用55人,占总人数的63.2%,其中聘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0名,占总人数的45.9%。在学历结构方面,本科学历共8人,占总人数的9.2%,其中在编5人,非在编3人;大专学历共14人,占总人数的16.1%,其中在编6人,非在编8人;高中学历共12人,占总人数的13.8%,其中在编6人,非在编6人;中专学历共48人,占总人数的55.2%,其中在编15人,非在编33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0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2人,占2.9%;中级职称共14人,占20%,其中主治医师5人,主治中医师2人,主管护师1人,其余6人为中级按摩师(非在编);初级及初级以下职称的54人,占77%。

二、科室建设中人才资源配备情况

根据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细则相关要求,按照科室配备要求,中医院应设立5个临床科室和3个医技科室才能迎评审。县中医院已经结合实际分为肺病科、脑病科、老年病科、妇产科、针灸推拿康复科五个临床科室。按省中医院专家评审建议,每个临床科室至少2-3个中医临床医生,五个临床科室至少需中医临床医生10-15人。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人员配备的相关要求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目前,县中医院现有医师共14人(其中临床医师就有5人,助产医师1人,临床影像医师1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职业助理医师)仅7人(主任中医师1人,主治中医师2人,中西医结合2人,中医学2人),比例仅50%。由此明显可见,中医类别临床医生人才非常地缺乏。

在3个医技科室(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人才配备方面,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中药房负责人中,应当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人、煎药室负责人等均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院配备有负责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提供中药咨询服务,促进中药合理使用。且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60%。目前,县中医院的中药房全体人员无一人为中药学专业的,主管中药师任科主任、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人员、煎药室负责人等人员均不达标,医院无临床中药师。且中药专业技术人员为0。此外,放射科的科主任不具备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人才队伍的严重不足,造成诊疗科室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制约了县中医院各项诊疗科室医疗服务工作的全面地开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人员配备的相关要求,目前,县中医院尚缺:临床一线中医医师至少5人,护理人员18人,中医临床学科带头人6人(妇产科、老年病科、肺病科、脑病科、放射科、药剂科),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5人。

三、人才培养情况

由于医疗卫生行业的专业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周期长。县中医院具备副高职称人才缺乏,本科学历少,靠院内跟班培养存在很大的压力和困难。因为大部分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偏低,以中专学历居多,专业技术水平低,专业技术职称低,甚至有的无专业技术职称。并且培训经费紧缺,无法将相关卫生技术人员派往省级或更高级别的中医院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此外,由于受聘人员的工资待遇低,无编制等因素的制约,留不住人才。

四、建议

医生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我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管理机构情况

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自开始启动以来,成立了县级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各乡(镇)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各票村级合管小组,县乡两级在管理委员会下分别设立了各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新农合工作的经办机构,县编委在机构改革中曾下达的编制为:县合管3名,大镇2名,小乡1名共13名编制,乡(镇)合管办隶属于各乡(镇)合管委管理,县、乡合管办各自履行各自的职责,互不隶属。

在实际工作中,县合管办借调、抽调了5名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各乡(镇)也指派1-2名工作人员,但是由于队伍不稳定、职责不明确,硬件不到位,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持续、稳定、健康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三年来的运行情况

我县从20*年9月开始筹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支持,卫生部门着力运行,参合率稳步上升,广大参合农民群众受益程度不断提高,社会效益良好。

20*年度,我县应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71517户、305197人,实际共有252432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2.88%,按人均缴费10元,省级财政补助20元,中央财政补助20元的筹资标准,应筹参合资金1262.16万元,其中两级财政拨付我县新农合资金全部到位。20*年度,共支出新农合资金742.126万元,共有338258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参合群众受益面达134%。

20*年度,全县应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70528户305197人,实际共有64655户258490人参合,参合率为84.7%,在20*年基础上提高了1.88个百分点,按人均缴费10元,省级财政补助40元,中央财政补助40元的筹资标准,应筹参合资金2326.41万元,20*年度,全县支出新农合医疗资金1665.53万元,共有486844人次享受医疗费用补偿,参合群众受益面达188%。

2009年,全县应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户3*3*人,实际共有64655户266855人参合,参合率为87.12%,在20*年基础上提高了2.42个百分点,按人均缴费20元,省级财政补助40元,中央财政补助40元的筹资标准,应筹参合资金2668.55万元,至20*年4月1日,已到位533.71万元,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补助款项未拨付到账。2009年第一季度,全县支出新农合医疗资金392.48万元,共有127330人次享受医疗费用补偿,参合群众受益面已达47.72%。

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从20*年1月至2009年一季度止,共27个月,应筹资金6257.12万元(今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没有拔付2148.8万元),到位资金41*.32万元,扣除风险基金592.25万元,可使用资金3516.*万元,已使用资金2800.14万元,结余715.93万元。

(二)我县医疗卫生人才资源情况

目前,全县有卫生行政部门一个,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34个,其中县级6个,乡级11个,村级117个。有医务人员401人,大专以上学历157人,占39%;中专学历210人,占52.3%

有村医235人,有病床353张,千人口病床数1.*张,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25人,千人口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0.98人;按学历分:本科学历18人,占职工总数的4.47%;专科学历121人,占职工总数的30.02%;中专学历238人,占59.05%;高中及以下学历26人,占职工总数的6.45%。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生有223人,护士75人,药剂人员7人,检验人员8人,放射人员3人,工人身份从事医疗工作30人。按职称分:有高职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54%;中职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4%;初职16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3.1%;无职称人员3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医师127人,执业助理医师49人,注册护士77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医师80人,占全县执业医师总数的63%;助理医师24人,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49%;注册护士61人,占注册护士总数的74%。

近年来,通过全面推行执业医师法,实行严格的医生职业准入制度,进一步优化了我县卫生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全县卫生管理和卫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职称管理进一步规范,但从全县来看,依然存在不足: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我县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仅为0.98人,按20*年**省平均水平,每千人口应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58人的标准,我县应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855人,目前现有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只有325人,已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需求。

二是高层次人才缺乏。全县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人数只有8人,仅占卫生专业技术人数的2.46%,妇幼、护理、公卫等专业高级职称人才严重缺乏。

医生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2015年共召开**市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3次,建立**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质量体系,设定质控指标60多项;建立**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市民营医疗机构的专项培训与督导检查。

2、组织开展**地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培训,对**地区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管理人员培训500人次。

3、2015年4月16日-19日,举办了2015年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全程质量控制规范化培训》暨全市医疗机构药房负责人及骨干药师培训班。全市73家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及民营医院的150多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完成后发放了学分和培训合格证。

4、2015年10月23日,举办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药品风险管理与临床用药安全研讨》暨“汇聚药师爱的力量”安全用药科普骨干培训活动。全市20余家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及民营医院的100多名医务人员及骨干药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有效促进了我省药品风险管理,为建设一支稳定的具有较高水平的药学科普骨干队伍,以及我省各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常态化的安全用药药学服务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化基础。

5、2015年12月2日下午-12月4日,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级医院评审—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培训班》暨医院发展人才培养项目药事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班,共有近30家市属医疗机构,120余名相关专业医、药、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事药学工作的相关人员参加。

6、组织**地区优胜杯药师技能大赛参赛选手遴选工作,派出优秀青年药师参加省级、部级竞赛工作。

7、组织专家对**地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预评估、审核验收工作。2015年共完成5家医疗机构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预评估、审核验收工作,分别是:**市儿童医院、石林县人民医院、富民县人民医院、禄劝县中医院、**昆钢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

8、 完成**市卫计委委派的指令性活动,组织专家参加等级医院评审指导工作,多名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项培训和指导。

9、 初步建立了**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10、为更好的促进**地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提升管理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质控中心承担并完成**市科技计划项目《**市区域性药事管理质量控制监测管理平台建设及应用拓展项目》。

11、完成质控中心日常管理工作,如:(1)**地区麻醉药品电子印鉴卡管理。(2)**地区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月报表报送管理。(3)**地区民营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备案管理工作。(4)**地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调研工作。

二、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召开市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

2、与全国儿童医师协会、市延安医院、市儿童医院联合举办医院感染培训班。

3、汇总总结2014年组织的市县区医院现患率调查及结果分析及反馈。

4、组织市县区医院、部分民营医院开展2015年度现患率调查。

5、授市卫计委委托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埃博拉、禽流感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专题培训。

6、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市、县区级等级医院追踪检查工作。

7、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市、县区级改善服务行动计划的检查工作。

8、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医院现场验收工作。

9、参与市血透质量控制中心质量管理标准制定。

10、参与完成市卫计委委托**市民营医院人才培养项目系列培训班工作。

11、授云南省**空港经济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委托做**空港经济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培训。

12、联合市药事质量控制中心参与静脉配置中心验收工作及质量检查工作。

13、组织并联合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完成对富民县区域《富民县基层医疗机构基层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培训班》。

14、组织完成《呈贡县基层医疗机构基层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培训班》。

三、临床病理质控中心总结

(一)主要完成工作

1. 全面开展并分级完成全市各级医院年度室间质控评价工作。

2. 积极加强全市各病理科室间联系,加强上级医院对地区医院的指导与监督。

(二)存在问题

 1.少量单位和科室领导依法行医、依法执业理念仍淡薄,对病理科的整体管理不足。

 2.**市各病理科普遍存在科室房屋面积严重不足,很难符合三级医院≥500㎡,二级医院≥250㎡的标准,直接影响到科室生物安全布局与有毒、有害试剂的存放,同时造成病理科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及科室财物的安全存在隐患。

 3.各级医院病理科人材短缺、人材难求或人材难留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尤其在基层县级及以下病理科更为突出,需要各级领导加强关注和支持,使病理科的人材培养和梯队建设落到实处。

四、病案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1、2015年质控中心组织对全市所辖医疗机构(病案管理现状和病案信息统计水平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全市病案质量控制和病案信息利用现状。

2、通过QQ联络平台转发病案管理新进展、相关规定标准、评价情况等信息,同时答疑解惑,增进各医院间的联系交流,进病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3、2015年借卫计委等级医院复审的东风,对寻甸县人民医院、东川区人民医院、晋宁县人民医院、晋宁县二院、西山区医院、五华区医院、石林县医院、宜良县医院、宜良二院等9家医院进行了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病案管理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4、为**市卫生信息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提出病案管理相关要求和建议,为信息平台涉及病案管理指标的建立提供帮助。

5、在**市卫计委的领导组织下完成了对民营医院进行的病案管理专业的授课培训任务。

6、2015组织举办市继教项目“病案管理质量提升与病案信息利用”培训。

7、市质控中心成员作为督导检查专家,参与了省卫计委组织的病案首页填报质量督导检查,为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推进DRGs工作取到积极作用。

8、延安医院作为**市病案管理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对我市多家医院提供了学习培训条件,本年度接受了市辖区内的6家医院的参观学习,对1家医院进行了现场人员培训。

 

五、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质控中心自身建设情况

2.质控中心活动开展工作情况及承担政府委托相关工作

3.科研工作及其他工作

六、传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申报云南省传染性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

2.完善规章制度,扎实推进中心工作

3.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

4.开展对基层医院的对口帮扶工作,提高基层医院传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

5.积极开展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和医疗救援工作

七、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2.积极参加**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相关工作会议,认真完成指令性任务

3.承办继续医学教育

4.履行监管职能,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省市医院进行检查、验收及指导

5.发挥医院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强化对口帮扶,支持基层医院共同发展

6.设计调查问卷,积极开展护理科研

八、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召开质控中心成员会议,讨论健全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2.成功举办《**市第二届危急重症诊治新进展暨急诊护理安全培训班》

3.邀请省级医院急诊专家共同探讨急诊急救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加强与省级质控中心和市内各级医院的联系

4.定期由高年资医师到县区级、民营医院进行急诊急救专业知识讲座、技能培训。重点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的相关指南和急救流程进行具体培训和指导,保证患者在基层医院得到准确、及时的救治。

5.召开质控工作研讨交流会,探讨现有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体系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6.不足之处:对我市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现状调研工作,急诊科人员、 设备、 技术、 制度、 规范、科研等情况的数据统计尚未完成,需在下一年继续完善。

九、口腔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 组织本质控中心成员不定期学习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指南和标准,同时对口腔疾病诊疗新技术进行学习和交流。

2. 参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年第1版”和“《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1版”, 组织**市口腔疾病诊疗质控中心成员继续完善制订与修订口腔医学专业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为**市区域内口腔疾病诊疗的规范化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3. 2015年3月举办部级医学教育项目1项(现代根管治疗临床实战,参会学员近百人)促进了**区域口腔临床医生对现代根管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4. 2015年8月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咬合功能与美学修复统一的合学研讨会,参会学员百余人),介绍与修复紧密相关的临床咬牙合风险管理问题,包括前牙磨耗的美学修复方案,种植修复的美学重建,颞下颌关节的临床检查,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诊疗,修复中的咬合设计及影像学防控咬合风险,影响椅旁系统修复疗效的因素,提高了参会口腔临床医师对修复相关牙合学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5. 2015年8月与常青藤培训合作举办了“日本口腔咨询师论中国口腔医疗机构发展及未来”培训班,内容涵盖了“中国口腔医疗市场的分析报告、CPTP口腔机构管理体系说明”等内容,参会学员近70人,使学员在口腔机构管理水平方面得到了提高和进步。

6.2015年9月,我中心根据市卫生局工作安排和要求,制定了2015年**地区民营口腔医院(诊所)疾病诊疗质量控制培训方案;2015年11月,受市卫生局委托,为了进一步提高民营口腔医院(诊所)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推动民营口腔医院(诊所)加快发展,我中心于2015 年11 月30 日至12 月1 日举办了**市民营医院发展人才培养项目口腔疾病诊疗专业人才培训班。

十、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继续推进了“依法依规、规范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重点培训国家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指南、等级医院标准等,提高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管理和技术知识与认知,实训质量控制操作技术。

2.开展了部分综合性二级甲等和三级甲等医院检验科的临床检验质量现场调查和实地指导工作

3.为科学规范管理检验质量并得到有效的持续改进,中心2015年积极开展检验质量指标管理软件平台,由于所涉及的管理范围广,内容多,目前该平台建设基本完成了比较难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的自动提取与与自动分析模块的开发,处于试运行阶段。下一步将进入国家卫计委要求的其它质量指标管理模块的建设。

十一、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1.对**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和**市延安医院临床营养科的医院定位、人员基本配备、肠内外营养及饮食管理及营养科会诊、查房、门诊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完成了**市临床营养科现状调查报告,针对我市营养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2.编制了《**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手册》,完善了临床营养专业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改进了临床营养专业质量控制,督查方案,制定方案实施路径。**市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在对每一个医疗单位临床营养工作进行管理和质量控制及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使**市临床营养工作逐步规范,促进了临床营养工作的发展。

3.2015年9月通过讲座培训方式,对临床营养从业人员及食堂管理人员进行了六步洗手法培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介绍,使工作人员学有所用,为今后医院食堂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4.2015年12月召开了年度成员会议。完善本年度中心工作制度及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人员分工。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质控对象、中心成员汇报本年度质控中心工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中心工作。

十二、内分泌疾病诊疗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成立并完善质控中心专家组

2. 协助**市其它医院内分泌专业建设,有效促进内分泌疾病诊疗水平。并加强技术队伍人才建设,全面实施开展各项技术培训工作。

3.**市内分泌诊疗控制中心为加强对基层医院支持,全面有效开展内分泌科科的质量控制工作,定期派专家到基层医院指导协助工作。对**市内分泌科的管理、质控、运作进行调研,采用多形式进行现场督导检查。

4.在修订质控标准方面,建立内分泌科专业医疗、护理方面各种诊疗常规、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并不断修订完善;落实执行有关的技术标准、准入制度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手术分级授权制度; 目前已完善的有2型糖尿病诊疗的质控标准。目前已开展临床路径(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Graves病)和单病种管理,规范医疗行。

十三、眼科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2015年工作总结

1、已经召开质控中心成立大会,正式任命质控中心成员并发放聘书,组织学习《**市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本中心的定位和职责,制定《**市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制度》;

   2、积极准备建立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医疗质量监控网络和信息点,准备进行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现状调研工作,制定《**市眼科医疗机构现状调查表》,对全市范围内眼科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研结果书写**市眼科专业医疗质量评估报告,提出客观的建设意见,并上报医院管理局。

3、积极准备本中心信息数据上报系统(拟设立群QQ号或微信号),准备开展本专业数据及资料的建立工作,准备做好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人员、设备、技术、制度、规范、科研等情况的数据统计,制定《**市眼科医疗质控分析表》。定期向市医院管理局上报质量分析评估情况并同时向各医疗单位反馈,通报全市眼科医疗质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