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风的古诗

有关风的古诗

有关风的古诗

有关风的古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陈子龙;明末清初;复古;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79-01

一、诗必宗趣开元

陈子龙年少时就能够背诵经传,阅读先秦两汉散文和史书,稍长又喜模仿《昭明文选》等古文辞写作,这对他的文学思想和后来走的复古道路有奠基性的作用。明代诗歌的主流是复古,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序》中说:“宋诗近腐,元诗近纤,明诗其复古也。”享有明诗冠军称号的明初诗人高启就是善于取法前人,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之后台阁体、李东阳和茶陵派出,论诗附和严羽,宗盛唐,强调学习杜甫诸人,这是向前后七子复古主张的过度。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明确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达到明诗复古的高峰。其后公安派举起反复古的大旗,一时风气抖转,复古风气中断,公安派的“性灵说”、竟陵派作诗的幽深孤峭对当时文坛有很大的影响,但其作诗也逐渐暴露很多弊端,成就并不高。

到了陈子龙生活的年代,有许多诗人对诗歌有了些新的认识。陈子龙指出当时士大夫偷安逸乐,致使国势颓败,作诗又以模拟剽窃为尚,他严厉批评竟陵派“幽情单绪”的诗风,对万历以来学习中晚唐的平易或香艳之诗的人大为不满,他明确标举师法对象:“文当规摹两汉,诗必宗趣开元。吾辈所怀,以兹为证。至于齐梁之赡篇,中晚之新构,偶有间出,无妨斐然。若晚宋之庸沓,近人之俚秽,大雅不道,吾知免夫。” “诗必宗趣开元”意思就是要以汉唐诗风为典范,追求汉唐气象和风骨,汉唐时期特别是唐开元时期,政治开明,文人对时代充满幻想,这反映了陈子龙等人以天下为己任,以盛唐诗风召唤清明政治、昂扬士风的理想。

二、继承明七子复古宗唐风尚

前后七子诗歌理论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因此受到陈子龙的极力推崇,“拟立燕台之社以继七子之迹”。但当时反复古的势力也十分强劲,他们认为前后七子的诗歌理论主张有很大弊端,极力排抵之。陈子龙却认为:“诗衰于齐梁而唐振之,衰于宋而明(七子)振之。”对前后七子的价值是予以极大肯定的。他有一首七律《遇同城方密之于湖上归复相访赠之以诗》其二曰:

仙才寂寞两悠悠,文苑荒凉尽古丘。汉体昔年称北地,楚风今日满南州。

可成雅乐张瑶海,且剩微词戏玉楼。颇厌人间枯槁句,裁云剪月画三秋。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陈子龙的诗学宗尚和对当时文坛的否定态度,他在“楚风”句下注:“时多作竟陵体”,表现了他对竟陵派风靡现象的批判,追求李梦阳的“瑶海”“雅乐”。

三、情以独至为真,文以范古为美

宋徵舆评价陈子龙云:“卧子弱年孤露,心多伤悼,遇物缠绵,舒章壮志沈寂,触事所起,增其风调。是以游思流畅,不废儿女之情;深怀孤出,动有风云之气也。”陈子龙诗中具有这样的情与气,他在《佩月堂诗稿序》中有这样一句话:“情以独至为真,文以范古为美。”这里的“独至”之情就是真情,范古为美意思是要取法古人的格调法度,将真情与尚古、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这就是陈子龙的诗学纲领。陈子龙所说的“情”比七子包涵更深刻的内容,它并不局限于公安派的“喜怒哀乐恶欲”,更主要的是与家国之念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忧时托志”。

陈子龙诗歌创作可以其进士及第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及第前诗作基本步趋前后七子,多拟古之作,大多数都是对汉魏古诗的模拟,从四言诗到古乐府到古诗十九首都有拟作,他的这些拟古诗作虽然价值不高,但是与七子的拟古诗相比显得颇有新意。及第后也就是陈子龙诗歌创作后期,他致力于克服前后七子诗歌拟古痕迹过重的弊端,在拟古的基础上使诗歌既能合于古诗格调,又能从中脱离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值得注意的是,陈子龙论诗特别注意诗歌的社会功能,他说:“诗者,非仅以适己,将以施诸远也”。他有“物候感迁化,志虑空蹉跎”的忧感,又有“去时春草动,今来秋已霜”的愁吟,有“抗怀惭末代,尚志征前规。终焉协要妙,迟暮良可悲”的末世之歌,又有“而我独何为,伤心对朝夕”的英雄悲唱。我们在读其作品时,能够强烈的感受到他对人生体验的诠释,对生命的恋恋不舍,生命的感慨总是充盈在字里行间,耐人寻味。

四、地位及影响

陈子龙作为文坛领袖,不仅以其文学创作奠定了他在明末的地位,更以其高昂的民族气节影响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他继承并发展前后七子的复古文学思想并付诸实践,创作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在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推动下,进行复古文学运动。当然,其为明朝殉节,英明传遍天下,更增加了他个人魅力对文学的影响。

有关风的古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杨维桢 诗歌 创作思想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自号铁崖,晚年又号老铁、东维子、铁笛道人、抱遗老人,元朝绍兴诸暨人。他于泰定四年(1327)以《春秋》经登李黼榜进士,历任天台县尹、绍兴钱清场盐司令、杭州四务提举、建德总管府推官。曾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道梗未成行,避地富春山,后又挈家归钱塘。张士诚开藩姑苏,广招名流,东南之士多往依之,杨维桢独不应昭。此后,因规讽忏丞相达帖木儿,遂自徙居松江,浪迹山水之间。

明洪武二年(1369),明太祖朱元璋征召诸儒纂修礼乐书,派翰林院侍读学士詹同持厚礼聘请,他将自已比作老客妇,加以拒绝。三年(1370)正月,朝廷又敦促其出仕,杨维桢赋《老客妇谣》献明太祖,说:“皇帝竭吾之能,不强吾所不能,则可;否,则有蹈海死耳。”获得明太祖首肯后,他才前往南京。就职四月,“所纂叙例略定,即乞骸骨,帝成其志,仍给安车还山。”五月,因肺疾发作逝于松江府九行山,享年七十五岁。

杨维桢的作品非常多,主要有《铁崖先生古乐府》与《东维子文集》,其作品体裁有诗、序、记、志、碑、铭、说、传、辞、调、杂文等无所不包,足见其知识的渊博。除了文学作品外,他的书法也是一绝,比较著名的有《张氏通波阡表卷》和《真镜庵募缘疏卷》。

一、宏奖风教——诗歌的文学意义

儒家的诗学观是经世致用,正如《诗大序》所云:“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歌可以察知得失、感天动地,因此先王用它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起到移风易俗,教化世人的作用。杨维桢自幼熟读儒家诗书,深受儒学浸染,儒家思想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其诗学思想中同样具有传统的诗以致用观念。

杨维桢在《陈孝童序》中有言:“孝童,名福,越之钱清人。年十岁,侍母。叶病,衣不解带。母病甚,水浆粒食不进口。中夜潜出。泣于天,曰:‘我母病将死,吾何依刲股代药,天其从我乎?’……予居与童邻,亲睹其事,可以宏奖风教,遂为赋诗。”这篇序是他为孝子陈福所作的,作为邻居的他亲眼目睹了孝童衣不解带的侍奉母亲,甚至希望自己能代母生病的行为,他非常的感慨,认为孝童孝敬母亲之举,可以用来作为后人的榜样,于是写了这篇文章。由此观之,杨维桢认为诗歌可以用来宏奖风教,教化世人,发挥其经世致用之功。

他在《诗史宗要序》中云:“《诗》之教尚矣。虞廷载赓,君臣之道合;五子有作,兄弟之义章。《关雎》首夫妇之匹,《小弁》全父子之恩,诗之教也,遂散于乡人,采于国史,而被诸歌乐,所以养人心,厚天伦,移风易俗之具,实在于是。……及李唐之盛,唯老杜氏慨然起揽千载既坠之绪,陈古讽今,言诗者宗为一代诗史。”在这篇文章中,杨维桢再次明确的指出了诗歌的教化作用,甚至认为杜甫的诗作之所以能成为“诗史”,也是因为他的诗具有陈古讽今的作用。

杨维桢的这种诗学观念在他的很多篇序文中都有明确表述。如《高僧诗集序》中有:“孔子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歌可以用来起兴,可以用来反应世风世俗,可以使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可以用来讽刺世事,能抒写鸟兽草木之情。诗歌的“兴观群怨”之说很好地概括了诗歌宏奖风教的作用。此外,《齐稿序》和《郯韶诗序》中也有相似的论述,可见杨维桢非常重视诗歌教化世人的社会功用。

二、“情性神气”与“学问之功”——师古师心兼重

诗歌“吟咏情性”之说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杨维桢的诗序中也体现了这一观点,并且还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杨维桢主张师法古人。他在《郯韶诗序》中有:“或问:诗可学乎?曰:诗不可以学为也。诗本情性,有性此有情,有情此有诗也。……诗之状,未有不依情而出也。”首先,杨维桢认为诗不可学,主张“诗本情性”,认为“诗之状,未有不依情而出也。”接着,他又进一步阐释了情性的来源:“虽然,诗不可学,诗之所出,不可以无学也。……或曰:《三百篇》有出于匹夫匹妇之口,而岂为尽知学乎?曰:匹夫匹妇无学也,而游于先王之泽者,学之至也。”杨维桢认为虽然诗不可学,但是诗的“情性神气”却是来自于诗人的学问之功,是“学之至”的结果。

在论述了“学问之功”的重要性之后,杨维桢进一步强调学习古人诗歌,当学习古人之情性神气,而非外在形貌。在《赵氏诗录序》中有:“评诗之品,无异人品也。人有面目骨骼,有情性神气,诗之丑好高下亦然。风雅而降为骚,骚而降为《十九首》,《十九首》而降为陶、杜,为二李,其情性不野,神气不群,故其骨骼不庳,面目不鄙。”可见,为杨维桢所赏识的诗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有自己的情性神气。唯有如此,写出的诗作才能形神兼备、“骨骼不庳、面目不鄙”。

但是,到底应该怎样学习古人呢?在其《吴复诗录序》中有:“古风人之诗,类出于闾夫鄙隶,非尽公卿大夫士之作也。而传之后世,有非今公卿大夫士之所可及,则何也? 古者人人有士君子之行,其学之成也,尚己,故其出言如山出云、水出文、草木之出华实也。后之人执笔,模朱拟白以为诗,尚为有诗也哉?故摹拟愈逼而去古愈远。吾观后之模拟为诗,而为世道感也,远矣。”在杨维桢看来,出自闾夫鄙隶的风诗所以能够流传后世,在于古者诗出于个人之情性,如“山出云,水出文,草木之出华实”,一切源于自然天成。后人无病,模拟为诗,故“摹拟愈逼而去古愈远”,可见他是非常反对模仿的。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杨维桢主张在学习古人时,“情性神气”与“学问之功”并举,不能只是一味模仿,应当兼具个性。在学习古人时,重点在于学习古人的情性神气,而非面目骨骼。惟有做到师古师心兼重,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就。

三、得“古诗人意”者,“惟古乐府而已耳”——对古乐府的提倡

诗歌的体裁有多种,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创作方法,有不同的节奏韵律,而不同体裁的诗歌所容纳的内容多少不同,表达的思想深度和广度也不一样,因此不同体裁的诗歌给人的感觉也不同。杨维桢对诗歌的体裁也作了相应的论述。

据学者统计,杨维桢一生所作的诗歌现存的约有1500首左右,而古乐府就占了1200首之多。由此看来,他非常重视古乐府的创作。同样,在他的诗论中他也明确表达了他对古乐府诗的偏好。如在《潇湘集序》中,有:“余在吴下时,与永嘉李孝光论古人意。余曰:‘梅一于酸,盐一于咸,饮食盐、梅,而味常得于酸咸之外,此古诗人意也。后之得此意者,惟古乐府而已耳。’”这里,杨维桢明确提出“古诗人意”是“饮食盐梅而味常得于酸咸之外”,味在其中,情融于中,意在象外,情景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犹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而能得此古人意者,杨维桢认为只有古乐府。如此看来,杨维桢对古乐府持大力提倡的态度。

此外,在《玉笥集叙》中也有:“《三百篇》后有《骚》,《骚》之流有古乐府。《三百篇》本情性,一出于礼仪。《骚》本情性,亦不离于忠。古乐府,雅之流、风之派也,情性近也。汉魏人本兴象,晋人本室度,情性尚未远也。南北人本体裁,本偶对声病,情性遂远矣。盛唐高者追汉魏,晚唐律之敝极。宋人或本事实,或本道学禅唱,而性情益远矣。”在此,杨维桢明确提出“古乐府,雅之流、风之派也,情性近也”,而后人则离情性越来越远,最后弊病深重,达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可见,杨维桢是非常推崇古乐府的。

在《蕉窗律选序》中,也有:“诗至律,诗家之一厄也”。又说:“余在凇,凡诗家来请诗法无休日,《骚》、《选》外谈律者十九。余每就律举崔颢《黄鹤》、少陵《夜归》等篇,先作其气而后论其格也。崔、杜之作,虽律而有不为律缚者。”杨维桢明确指出,诗歌发展到律诗是诗歌的一大厄运。他认为真正得诗法的除了《骚》、《选》之外,就只有崔颢的《黄鹤》、杜少陵的《夜归》了,崔、杜的诗作虽为律诗,但又不受声律的束缚。由此可以看出,杨维桢认为古乐府的形式自由多样,篇幅长短不限,押韵也很灵活,为诗人自由的抒写情性大开方便之门。而严格的声律拘束,势必会影响作者情性的自由发挥,因此大力倡导写古乐府辞。

综上可以看出,杨维桢是非常注重古乐府的创作的,他认为得“古诗人意者”,“唯古乐府而已耳”,他把古乐府当作诗歌创作的一种范式来加以提倡,希望更多的人学习并创作古乐府,保护好这块诗歌中的瑰宝。

四、“君子于诗观世道”——诗与时代的关系

杨维桢认为诗歌的内容与世道的变迁有着莫大的关系。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则诗歌亦随之兴;相反,社会动乱,国势衰微,诗歌亦随之委靡。治乱之音各有不同,是因为它们所反映的世道不同,所要表达的思想也不一样。

杨维桢在《郭义仲诗集序》中说:“君子于诗可观世变者类此。古之诗人类有道,故发诸咏歌,其声和以平,其思深以长。不幸为放臣逐子、出妇寡妻之辞,哀怨感伤,而变风变雅作矣”。在此,杨维桢明确指出了君子可以于诗观世道。在和平年代,诗人作的诗中充满了盛世和平之音,蕴味无穷;而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放臣逐子,以及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所作之词则哀怨感伤、荡气回肠。可见,诗作的风格与诗人的处境密切相关,而诗人的处境又与世道是战乱还是和平有关,从而诗歌也间接地反映了世道的真实情况,君子是可以“于诗观世道”的。

在《无声诗意序》中杨维桢也有类似的表述。“诗之弊,至宋末而极。我朝诗人往往造盛唐之选,不极乎晋魏楚汉不止也,画亦然。吁!此岂人性之有异哉?世运泰否之异耳。”杨维桢认为诗歌的弊病在宋朝末期已经非常突出了,而元代的诗人往往学盛唐之气,作出来的诗根本没有盛世之风,更不可能有魏晋楚汉的韵味了。画作也跟诗作一样存在同样的问题。可见,世运泰否、时代变化不仅影响到诗歌的创作,还影响到绘画的创作。

此外,在《云间纪游诗序》中,杨维桢还有:“‘北风其凉,雨雪其芳。惠而好我,携手同行。’此民之行役,遭罹乱世,相携而去之作也。《黍离》曰:‘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此大夫行役,过故都宫室,彷徨而不忍去之作也。后世大夫行纪之什,则亦仿乎是。幸而出乎太平无事之时,则为登山临水、寻奇拾胜之诗;不幸而出于四方多事、豺虎纵横之时,则为伤今思古、险阻艰难之作。”乱世之民为避战火逃亡它乡时,吟唱的是感伤之诗;亡国的士大夫经过故都彷徨不忍离去之时,吟咏的是凄凉之诗。后世的士大夫纪行的诗作也是如此。太平盛世之时,士大夫纪行之诗一般写的都是登山临水、游览风景名胜的喜悦之情;国家动乱群雄并起多事之秋之时,诗作多为伤古吊今、慨叹艰难世事之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是反映时代变化的一面镜子,治世之诗与乱世之诗是截然不同的,只要拿来一看,便能分辨出来。

由此观之,诗与时代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君子可以“于诗观世道”,看出一个时代是繁华昌盛、国泰民安,还是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反之,不同的世道也有不同的诗作,世道兴隆、国家昌盛则诗歌也随之繁荣,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派;战祸不断、民生凋敝之世,则诗歌也随之凋零,呈现出的是一片肃杀的景象。

五、结论

综上,杨维桢认为诗歌能宏奖风教、吟咏性情,还能反映时代的变化。同时他还主张学习古人,但应该师古师心兼重。在学习古人时,不能一味模仿,而是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最重要的是应该学习古诗人的“情性神气”,而非“面目骨骼”。他还阐述了诗与时代的关系,认为二者密切相关,君子可以“于诗观世道”。

在元代后期的诗文作家中,杨维祯是一位在当时和后代毁誉不一、评价不一的人物。但他的作品确有特色,他的古乐府诗在体格上有所创造、变化,竹枝词也写得碗丽动人,乃至被人视为“唐代刘禹锡后第一人”。他不主张写律诗,认为律诗的弊病非常大。他推崇和学习古乐府,但又反对模拟,实际上是对元初以来的学唐风气中的一种模拟倾向的反思和批评。他主张抒写个人性情,开了明代的“性灵”说的先河。

参考文献:

[1]李修生《全元文》第41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2]陈海良《乱世奇才——杨维桢的生平及其艺术》,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

[3]张 伟《杨维桢生平事迹及学术成就考述》,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

[4]刘 倩《杨维桢生平述略》,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刘 倩《略论杨维桢诗歌创作思想》,宿州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6]马洪花《浅析杨维桢的“情性说”》,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9期

[7]王素美《论杨维桢的诗》,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8]何云丽《虞集诗学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有关风的古诗范文第3篇

《古诗二首》是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8课的内容,其中收录了《村居》和《小儿垂钓》两首古诗。这两首诗浅显易懂,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童真童趣,贴近孩子的生活,学生爱读、易懂。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2.能读、背两首古诗,初步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画面美和童真童趣。

3.感受古诗的魅力,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背古诗,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寄语,初尝诗味

教师寄语:(出示幻灯片,教师诵读并伴唱《新学堂歌》)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2)“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3)“多熟悉一些古诗词,你将终生受益。多听一听为古诗词谱写的歌曲,你将会熟悉更多的古诗词。”(汪国真)

师:《新学堂歌》已经将20首优秀的古诗谱成音符,供我们边哼着曲调娱乐,边轻松地背诵古诗。(大屏幕出示:愿每个孩子都能用诗文的语言,展示自己诗化的心灵!)

(二)诵读感悟,读准背通

1.认识诗人,了解背景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8课《古诗二首》(板书,仍伴唱《新学堂歌》)继续用古诗来美化我们的心灵!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预习作业(幻灯片)。

预习作业:(1)网上查找关于两位诗人的信息及关于风筝的信息。(2)读这两首古诗,尽量把字音读准,查找相关词语的解释。(3)有能力背诵的,就把这两首古诗背下来。(4)试着用“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或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的方法理解诗意。(5)想办法弄清楚“鼎”和“垂”的书写笔顺。

师:老师要在学习这两首古诗的过程中检查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步骤是:读――背――问――诵――唱 (幻灯片)。

师:谁能把古诗的题目和诗作者书写到黑板上?(学生板书的同时,老师问:谁来介绍你掌握的诗人信息)。

2.读准诗句,读出诗韵

(1)指名读,教师指导,使其明白:会读,不光要读准字音,还要有节奏、不唱读,边读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2)教师配乐范读。(3)学生试读。(4)学生配乐表演读,教师评价。

3.循序渐进,背诵诗文

进入古诗学习的第二步――背。

(1)看着这些词试着背诵:(课件出示)草、莺、杨柳、春烟;儿童、纸鸢;蓬头稚子、路人、鱼……(2)分行背(看哪行背得又正确、又整齐、又有节奏)、(两行,每行一首)。(3)接力背(看哪位同学声音洪亮、有节奏)、(老师指定诗题,一对一句背)。(4)指名背。

(三)问读理解,融情于景

下面我们继续古诗学习的第三步――问。

以《村居》为例。

一问:这首诗高鼎描绘的是江南春景,那么,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地方知道春天的?说明理由。

二问:如果为《村居》这首诗题画,你会画些什么?怎样表现“草长”?(草尖上的新绿)说说你的理由。

师:江南的早春二月,小草、黄莺、杨柳、儿童都精精神神的,谁来精神十足地读出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一读:生机勃勃)

三问:“醉”是什么意思?(沉迷,过分喜爱)高鼎“醉”了还是杨柳“醉”了?

师:这迷人的春景,谁人不醉?何物不醉呢?高鼎沉醉,醉得把“杨柳”看作了能传情达意的人,并把这份“醉”的情绪赋予了杨柳。怎样读,才能把高鼎这份特别喜爱春天美景的情绪表达出来!(自己试试)(二读:特别喜爱)

四问:“纸鸢”指什么?(风筝)“鸢”是什么?(老鹰)关于风筝,你知道哪些信息?

幻灯片出示风筝简介。(略)

师:这该是多么热闹的场面呀,纸鸢天上飞,儿童地下跑;纸鸢天上唱,儿童地上喊。请把这种热闹、欢快的场面读出来。(同桌互读)(三读:热闹、欢快)

五问:你们读得很投入!欢快、热闹之后,老师要问个深奥的问题,看看谁特别聪明!认真听:

草长莺飞、杨柳醉是一年四季中的春天;

其实人生也有春、夏、秋、冬四季: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放纸鸢的儿童就是人生的春天,你们也正处在人生的春天。

高鼎在诗中描写儿童放风筝,有什么用意?再欣赏这幅画,再品味这首诗,思考一会儿。

老师引导:

儿童――人生的春天;这幅图、这首诗描绘的是大自然的春天。

人生的春天融入了大自然的春天――

就更让这幅迷人的春景图,充满了无限的(希望)、无限的(生机)、无限的(活力)!

带着这份激情、这份希望,我们一起齐读全诗!(四读:激昂、希望)

(四)诵读感悟,体悟情境

下面我们进入古诗学习的第四步――诵。

(1)自由“诵”

诵是“熟读成诵”,诵是“背诵”;更重要的,诵是像“念”一样的背,就像眼前有这首诗的文字;就像眼前有这首诗描绘的画面(试着诵一诵)。

(2)指名“诵”

自然哼唱,享受古诗

猜猜下面我们该进入哪一步了?(唱)(放歌曲:《小儿垂钓》、《村居》重复播放)学生自然跟唱。

(五)灵活选择,乐在学中

1.推荐书目:《小学古诗词70首》

2.作业:选择自己想做的

画:画出你喜欢的诗句,并将这句诗写在上面。

唱:自己配上熟悉的旋律演唱古诗或者学唱作曲家谱曲的古诗歌曲。

编:把这两首诗编成小故事讲给亲人、朋友听。

背:背诵这两首古诗的同时,自己归类查找其他的古诗背诵,如风筝类、春景类、小儿生活类等等。

3.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人生的春天里,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可以去放风筝,也可以去学垂钓;更要怀抱诗书润泽心灵,以高雅的气质提升人生!

有关风的古诗范文第4篇

古风,是指古代的风俗习惯,多指质朴的生活作风,如“古风犹存”。古风也是一种文学体裁,唐代以后,古风又被称作古体诗,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的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也称五古、七古等。

1.理解古风的基本内容。

2.对古风中的意境、写作技巧、主旨等能够做必要的理解和赏析。

【概念阐释】

1.理解古风的基本内容,是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这类阅读题难度不大,比较符合初中生年龄层次上的认知实际。需要强调的是,对诗中词语、句子的理解,不能只其句作孤立的分析,而应联系全句、全诗来体会。如:

饮 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有时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诗歌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如果是世俗追逐富贵之人,往往喜欢热闹,希望自己家门庭若市。倘“无车马喧”,门庭冷落,难免孤独与寂寞。但陶渊明是一位隐士,他不愿与世俗同流,一心归隐田园,就是为了实践自己“淡泊宁静,心无尘杂”的人生理想。即使身居人境也能尘杂不染,是因为他能做到“心远”。“心远”就是思想上摒弃富贵荣华之念。一个人丢掉了物欲,断绝了尘想,精神就远远超出于尘世之外了,哪里还会因为“无车马喧”而“孤独与寂寞”呢?

2.意境描述。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意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

3.主旨把握。“主旨”,即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注意的是,这属于“整体把握”类题,答题时一定要着眼于全诗,理解全诗的内容,进而体会诗人的感情,切忌断章取义。

4.技巧分析。这种题型用来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题的一般步骤为:(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等。

【阅读指导】

1.阅读古风,理解内容是前提,只有先弄懂诗歌所写的基本内容,才能进一步想象其画面,体味其情感,感知其形象,领悟其主旨,进而踏入审美的妙境。理解,是赏析的前提和基础。但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远远不够,需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等。初中阶段,是培养古诗阅读能力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一定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学习古体诗,同学们不妨用点文言文学习的“笨”方法:从题目到正文,先一句句把意思弄清楚,再进一步深层理解。

2.意境,是诗歌的灵魂。理解“意境”一词,要把“意境”先拆开来,再组装。意,指作者的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它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境

界,由主观之意和客观之境相互作用、

相互融合而成。解答意境题,需要梳理组成意境的零件——意象。“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砖石。”

3.初中阶段,对古风主旨的领悟,需要抓住关键词或关键句。许多古诗蕴涵的情感态度,作者常常在诗中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地有所流露。有些诗,题目常常用“赠”“别”“叹”“忆”“怀”“伤”

“喜”“惜”“遥寄”“春思”等字眼,诗句中常含“独”“空”“悲”“恨”“苦”“病”“归思”“闲愁”“客心”“故园”“残夜”“离情”“惆怅”“好风”“无情水”等字眼。这些词语就是理解诗歌主旨的关键词。对于一些主题相对朦胧的写景诗,鉴赏时更要抓住诗的意境特点,以及直接或间接表现诗人心理、情感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①得归②。 道逢③乡里人:“家中有阿④谁?”“遥看是君⑤家,松⑥柏冢⑦累累⑧。”兔从狗窦⑨入,雉⑩从梁上飞, 中庭{11}生旅谷{12},井上生

旅葵{13}。舂{14}谷持作饭,采葵持{15}作{16}羹。

羹{17}饭一时熟,不知贻{18}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19}我衣。

(选自《乐府诗集》)

[注] ①始:才。②归:回家。③道逢:在路上遇到。④阿(ē):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⑤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⑥柏(bǎi):松树。⑦冢(zhǒng):坟墓。⑧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⑨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孔穴。⑩雉(zhì):野鸡。

{11}中庭:屋前的院子。{12}旅谷:植物未经

播种叫“旅生”。旅生的谷叫“旅谷”。{13}旅葵(kuí):即野葵。{14}舂(chōng):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15}持:用。{16}作:当作。{17}羹(gēng):糊状的菜。{18}贻(yí):送,赠送。{19}沾:渗入。

1.认真阅读,说说这首古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话写出老兵回家时看到的荒凉景象。

3.诗中高度概括士兵军旅生涯的两句诗是什么?

有关风的古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古诗文;鉴赏;研究

古诗文鉴赏是高中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而且古诗文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项文化遗产,所以学生要努力学习古诗文,学会鉴赏古诗文,在古诗文中懂得诗人的思想感情。那么,高中生应怎样学习古诗文呢?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自己对高中生学习古诗文的具体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了解诗人风格和写作背景

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例如,杜甫的诗大多数都是在写国家败落、百姓生活痛苦;李白的诗大多豪放、浪漫。了解诗人的风格可以更好地掌握诗词的思想。古诗文就像是现在写的散文或是随笔,它代表了你在某个时刻的心情或是某个时候的景物描写,所以在学习古诗文时先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可以更高效地了解诗人在古诗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在学习古诗文这一知识时,先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就可以更快地联想到诗人的内心活动,更好地学习古诗文。

二、积累古诗文中的知识

有些古诗文是用来描写景色的,有的古诗文是为了抒发感情的,有的古诗文则是为了歌颂祖国,古诗文分为很多种,要想很快地了解古诗文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就要注意古诗文中所用到的词或事物。比如“柳”这个事物就是留的意思,“红豆”则多是在表达相思之意,只要掌握这些古诗文中有特殊含义的事物就可以很好很快地掌握古诗文中所表达的意思。而且从某些特殊的事物中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这篇古诗文是属于哪一种,所以在学习古诗文时要注意对特殊事物特殊含义的总结和积累。

三、身临其境地去体味

在学习古诗文时就要将自身投入诗词中,将自己想象成诗词中的主人公,感受当时诗人当时的心理活动。例如,在诗人描写战乱时代百姓的困苦时,就要想象一下当时战争的情况和百姓在战争中所遭受的逃难、挨饿的日子,体会诗人感叹世事、同情百姓的心理。只有将自己投入诗词中去体味才能明白诗词的真正思想。

古诗文是高中生必须学习的一项知识,也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一份财富,所以学生一定要学好古诗文。在学习古诗文时,学生也要注意一些方法,掌握一些技巧去学习知识,这样会更快更高效地去学习古诗文这一知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