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文作文

创文作文

创文作文

创文作文范文第1篇

1.文学批评社会政治化有余,美学自由化不足

当前,很多文学批评作品的政治化倾向明显,实际上不过“以学究之陋解诗”罢了,对作品只是理论上的标示,仅仅用文学理论去解释作品,而不是基于审美或经验主义。在职业批评家看来,也只是“禾”与“莠”在一个田地齐生共长的景致。事实上,其对于推动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功用微乎其微。20世纪初改良派提出的“小说界革命”,目的就在唤醒民众,启蒙民智,改良社会风气。文学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色彩浓厚无可厚非,而当代文学则必然要求借鉴西方文学的精华,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反映新生活、新文明。因此,文学批评者也必须从美学立场出发寻找安身立命之处,这样,文学批评界的社会地位才能有所提高。

2.文学创作的民族化与文学批评的现代化相互制约

文学发展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文学创作要民族化,文学批评要现代化,大家的思考重心往往都放在“如何改革上”,而缺少对“为何要这样”的深入思考。其实,答案不在于艺术,而在于政治。令人遗憾的是,创作方法可以探索创新,创作原则却难以动摇,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背景必须时刻牢记和体现,那么,在文学批评当中,批评的政治立场显然比艺术方法重要,文学批评的“推陈出新”的实践时隐时现,文学批评的从属地位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二、文学批评的未来与展望

1.丰富批评理论体系,消弭批评与创作之间的无形鸿沟

文学创作从来不源于理论思考,并超前于理论思考,其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这种“清风自来”的新鲜感,而这恰恰是一般批评家所未能进入的境界:他们往往把或许也曾感受到的这种得之不易的新鲜感置之脑后,其所看重的只是文学史的知识和材料而已。威尔逊提出,批评家仅仅是批评家也是不够的,他应该首先是艺术家,善于创作诗歌、小说、戏剧,才能真正对艺术创作者及其作品产生真挚的同情,才能把作品中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2.将艺术和审美相结合,实现文学批评的美学化

艺术是精神性的,它不是供人换取功名利禄的“职业”,它需要一种活跃的、敏锐的、精深的鉴赏活动,它既关乎文学问题,也涉及社会、政治、历史、哲学等问题。将艺术与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从某一角度深层次揭示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及从美学的角度发现该作品的深远意义和价值所在,并能条理清晰的阐述该作品对文学和美学发展的意义,从而实现文学批评的美学化。

3.构建文学批评的多元化体系,达到现代化和民族化的有效融合

创文作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表象有其独特的特点,具象性、概括性、可塑性、间接获得性。因其独特的特点,创作者根据文学创作规律把现实世界里丰富多彩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塑造出丰满、形象各异的文学形象。表象的存在也是读者欣赏的基础,在文学欣赏中,读者只有借助于头脑中固有的表象,才能将文学作品呈现给我们的奇异美妙的世界还原成一个形象生动的审美世界。表象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表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文学创作和欣赏就其过程而言,都是综合了多种因素,诸如作家读者的生活、经验、学识、兴趣、感知、理解等,都是各种因素经过复杂融合的过程。我们无法把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中的要素进行单

一、细化、明晰的分割,形成科学定理、公式一样的内容。但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仍然需要从不同细小的点出发,来认识它们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促进或完成文学的创作和欣赏。

什么是表象?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与感知种类一致,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觉表象等。表象有具象的表象和抽象的表象,它不仅是一个或几个画面,一个或几个形象,还可以是一段故事,一段情节、一种体会、感触甚至可以是一种意境、一种寄托、一种憧憬。表象具有五种形态。第一,个别表象,即是某一个具体、个别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在大脑留下的印记,它具有定性的特点。第二,概括表象,它是指记忆中某一类事物的形象。它比第一种带有概括性,带有类的特点。第三,回忆表象,是指头脑中重新浮现出的过去生活经验的积淀,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头脑里可以呈现出小时候玩伴的形象、自己以前住过的房间的布局及各种用品的模样等等。它是再生的表象。第四,想象的表象,是指大脑中未曾记忆过的凭借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内心表象。例如,日本的富土山,即使是没有登过它的人,也能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座巍峨的雪山。第五,不同感官感觉知觉的表象,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通感所获得的不同的表象。

文学创作不像其它科学创造发明,是直接对物质实体的加工、改造,那么,文学创作的对象是何物,我们从直接来源上看,就是表象(当然是源于对生活感知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表象就是文学创作的基源,没有表象,文学创作就无以为托,缺少了加工的原料。当然,如此说,也不是有了表象就有了文学创作。表象不仅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源,它也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金开诚就说过“从量上说,文学创作的自觉表象运动贯穿于全过程,无所不在,因此它在整个创作的心理活动中占有巨大的比重。但更重要的是从质上说,自觉表象运动本身就是反映客观事物、进行艺术构思、结出艺术成果的主要手段。rr(1]101文学创作不是一毗而就,它是个过程,这里试从文学创作的不同阶段和文学欣赏来分析表象在创作和欣赏中的基源和手段作用。

在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首先是材料(信息)储备,无论作家的材料是来源于自身的直接感知,还是源于间接的文字阅读,他们都终将转化成一种记忆表象,作为材料存储在作家的头脑中,黑格尔说过,艺术家需要“通过常在注意的听觉和视觉,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人心灵里”,川形成创作的基础。普希金娜的相貌表象存储在托尔斯泰的脑中,几十年后,作家依此创造了安娜的相貌;凡尔纳在书刊中获得的信息表象,成就了他的一百多部(篇)幻想小说。

作家头脑中储存的表象数量不可计数,不是每个都转化成了作品,这就要经过艺术发现阶段,也可以说成是,作家对表象的意义的一种发现,周敦颐在莲花身上看出了君子的本色。有了这些,在一定的动机下就可以使作家投人文学创作中,在这个过程中,表象有时可以成为创作的诱因、动机。巴金一次夜里醒来,看到黑暗中湿流流的闪着微光的抹布,在这一表象的触动下(创作时离开了具体事物存留的就是表象了),开始了小说《抹布》的创作。

具备了上述内容后,文学创作进人了构思阶段,开始形成创作的内在意象。“意象对于任何物象的再现,本质上都是主体对记忆痕迹的再现”,〔’〕所以说,构思阶段就是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就是各式各样的自觉表象运动,主要是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这常被说成是运用想象(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作中将形成的形象都非作家头脑中储存的表象,它已注人了情感、思维的改造。关于构思中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许多作家和理论家都结合实际的艺术经验做过生动的描述。歌德在讲他对《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女主人公夏绿蒂形象塑造时,就说得极为明确:“我写东西时,我便想起,一个美术家有机会从许多美女中撷取精华,集成一个维纳斯女神的像,是多么宠幸的事。我因不自揣,也模仿这种故智,把许多美女们的容姿和特性合在一炉而冶之,铸成那主人公夏绿蒂;不过主要的美点,都是从极爱的人那)L撷采来的。好诊索的读者因此可以发现出与种种女性的相似之点,而在闺秀们中,也有人关心到自己也许是个中的人物。>.y)so这是构思中表象自觉运动(分解和综合)的很好诊释。构思过程中,无论是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还是表象的深化、异化,都是创作构思中对表象的加工,正是因对表象的创造,才有了文学形象的胚胎。

内在的构思要借助语言文字外化于笔端,才算完成了作家角度的文学创作。“语言的斟酌是始终联系着作者的表象运动的”,f}lu2>贾岛在创作“僧敲月下门”一句时,对“敲”的选择到底是“推”或“敲”,他总在做手势,这不难想象他脑子里正在进行相应的表象活动。还有,作家根据情感进行创作,一定要把情感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种意象。“他自己对于这个情感一定要变成一个站在客位的观赏者,然后才可以得到形式的完美。..}a)作家需要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复思考,所描绘形象是否贴切、真实传达了自己的审美理想,这一过程是必要有表象的参与。还有文学创作中的各种创作手法,如比喻、象征就是各种各样的表象联想。

从狭义上可以说,文学创作就是积累表象—加工表象—创造新表象的过程。

二、表象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

按接受美学的观点,作家完成创作并不等于真正完成了作品,作品需要读者的阅读、欣赏,才算真正的完成了。表象在创作中是创作的基源、手段,并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在文学欣赏中表象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于其它科学、哲学著作的阅读,文学以形象性为主,为更好地欣赏作品,同样需要借助于表象。这里表象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更好阅读、体味的手段使用吧。例如,读一首唐诗,大概只要几十秒,可如果人们真的只用这短暂的时间去读,那就决不能算作欣赏艺术。“只有对诗句进行反复的吟咏和玩味,才能由本身并不具形象性的语言符号引起相应的的表象、联想,从而产生丰富的形象感,并领略其中的意境或理趣。a[1)373表象可以加深你对作品意韵的体味,并形成深刻持久的阅读记忆。新晨

创文作文范文第3篇

由于梁启超的思想整体上表现为一种“流质易变”的特征,国内学者在对梁启超的思想状况进行研究时,大多偏向于将其划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认为前期主要为强调政治启蒙与社会变革的功利主义,而后期则为强调情感趣味和非功利的审美主义[15]。这种划分自有一定道理。然就梁启超的一生经历来看,、保皇运动、参与立宪、联袁合作、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等等,都体现了梁氏在时势大局中极强的爱国情怀和政治热情。一如他自己在1915年所说:“吾二十年来之生涯,皆政治生涯也。吾自距今一年前,虽未尝一日立乎人之本朝,然与国中政治关系,殆未尝一日断。”[16]这一自述事实上可作视为梁启超一生经历所做的最好注脚。有意思的是,在1912年,梁氏曾在报界欢迎会上做演说称:“鄙人二十年来固以报馆为生涯,且自今以往,尤愿终身不离报馆之生涯者也”[17]由此观之,梁启超的政治活动与办报活动是密切相关和连为一体的,这就自然对梁氏新文体的价值旨向产生了直接的决定性影响。梁启超的政论文章创作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当甲午丧师以后,国人敌忾心颇盛,而全瞢于世界大势。益感慨时局,自审舍言论外未由致力,办报之心益切”[18]。面对步步紧逼的外侮欺凌、岌岌可危的国家命运、腐败黑暗的朝廷政治、愚陋怯弱的国民素质,梁启超表现得极为痛心,在《变法通议》中,梁启超开篇就对衰微颓败的政治时局以及无动于衷的国民做了形象描述:“今有巨厦,更历千岁,瓦墁毁坏,榱栋崩折,非不枵然大也,风雨猝集,则倾圮必矣。而室中之人,犹然酣嬉鼾卧,漠然无所闻见。或则睹其危险,惟知痛哭,束手待毙,不思拯救。又其上者,补苴罅漏,弥缝蚁穴,苟安时日,以觊有功。此三人者,用心不同,漂摇一至,同归死亡。”[19]正因为意识到国之衰颓将倾,梁启超和康有为才发动了“公车上书”,试图寻求救国之道。梁启超后来的许多报章之文,无一不是针对这一时代大格局所发。强调变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实施变法的有效措施,育人才、兴学校、废科举、兴学会、译西书、变官制等,都是梁启超开出的救世良方。1898年维新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并于同年12月23日在横滨创办《清议报》,该报基本上延续了之前的新文体风格和旨向。关于《清议报》的宗旨,梁氏曾对此作了具体说明:“一曰倡民权、二曰衍哲理、三曰明朝局、四曰厉国耻。”[20]所有这些,其实质也都是爱国政治活动的体现。到了1902年的《新民丛报》,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推进,他连续发表了系列政论文章《新民说》,认为“新民”一义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21]。几乎无一不是围绕拯时救弊而发。综上,梁启超是一个最富于爱国热情的国家至上主义者,他曾将自己一生的政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概言为“贯彻我爱国救国的思想和主张”[22]。从这个意义上讲,梁启超的办报实践也是其政治活动的一部分,梁启超在报章媒体所发表的政论文章,体现了梁氏不断发展成熟的政治思想。而“新文体”作为承载梁氏政治思想的工具,其价值旨向也就必然服务于爱国救国的政治主张,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功利色彩。

二、新文体的创作特质

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就“新文体”的创作特质做出过具体说明:“至是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23]梁氏的这一自我分析总结影响了绝大多数后人对其新文体所做的评判。较具代表性的,如夏晓虹在《觉世与传世》中就据此将梁氏“新文体”概括为七点:1.平易畅达;2.杂以俚语;3.杂以韵语;4.杂以外国语法;5.纵笔所至不检束;6.条理明晰;7.笔锋常带感情[24]。与此相关的论著还有很多[25],然都不脱上述框架,此不赘述。笔者认为,不论对梁启超的新文体的创作怎样分析,其特质都不离它的过渡性质。梁启超曾将自己所处的时代称为“过渡时代”,这种过渡性自然不仅仅体现在梁氏的政治思想方面,在其“新文体”创作特质上也体现得同样明显。首先,从句式结构来看,梁启超的新文体散文充斥着大量的骈偶结合的体例。如:“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26]这样的句式在梁氏政论文中俯拾皆是。《与碎佛书》更甚,通篇都是四六文句式。梁启超早年深受传统文化熏染,“十二岁应试学院,补博士弟子员,日治帖括,虽心不慊之,然不知天地间于帖括外,更有所谓学也,辄埋头钻研,顾颇喜词章”[27]。梁氏写作必然留有骈文及八股文写作模式的烙印,体现出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换的过渡形态。牛仰山对此做出评价说,从梁启超散文语言的发展上看,“还不脱帖括的蹊径,并带有‘骈四俪六’影响的痕迹”[28]。其次,就语言风格而论,梁启超的新文体散文体现为“言文参半”的特质。如上文所述,梁氏报章文的价值旨向是服务于其爱国救国的政治主张,而要达到“开民智”的启蒙目的,就必然要求在语言风格上做到平易畅达,易于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因此之故,梁氏在“文学革命”中十分注重“言文一致”。“古人文字与语言合,今人文字与语言离,其利病既缕言之矣。今人出话,皆用今语。而下笔必效古言,故妇孺农氓,靡不以读书为难事。”[29]梁启超认为,文字与语言的分离是造成中国民众蒙昧的根源,而要解决此问题,则需做到言文一致。“文与言合,而读书识字之智民,可以日多矣。”[30]在此种观念的支配下,梁启超的散文,无论是叙事抒情还是论证议理,都尽量突破传统古文的藩篱,使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体现出文言书写向白话书写模式转变的过渡趋势。再次,从语法词汇上讲,梁启超的新文体散文中表现出一种外国语法与多种词汇相混合的杂糅性。梁启超曾一度鼓吹学习日本文的益处:“日本自维新三十年来,广求智识于寰宇,其所译所著有用之书,不下数千种,而尤详于政治学、资生学(即理财学,日本谓之经济学)、智学(日本谓之哲学)、群学(日本谓之社会学)等,皆开民智、强国基之急务也。中国人而得此,则其智慧固可以骤增,而人才固可以骤出。”[31]梁氏新文体散文受日本词汇和语法影响很深,他自己也说“吾近好以日本语句入文”[32]。日文新词汇在梁氏散文中随处可见,这就必然影响到其新文体的创作。实藤惠秀对此做出评述说:“中国因为流行着广含日本词汇的翻译及掺入日本词汇的新作,所以中国的文章体裁产生了明显的变化。”[33]也正是借助日语这一窗口,梁氏还大量引入西洋词汇,如“烟士披里纯”、Revolution等等。这些外来语法和词汇,在梁启超笔下又经常和中国的古文、佛书、成语、谚语、俚语、俗语等交织一起,形成一种最不合“古文义法”的杂文学。这种兼容并包的语体方式也是新文体散文在过渡时期最为明显的特征。综上,梁启超新文体散文脱胎于传统文学章式,又与外来词汇语法相杂糅,表现出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倾向,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过渡的创作特质,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三、新文体的历史影响

梁氏新文体的历史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要对此做出合理估计,笔者认为有必要先对当时几类较有代表性的评价做出具体分析。首先,当然是梁启超自己对自己的评价。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新文体创作有着这样的评价:“自是启超复专以宣传为业,为《新民丛报》、《新小说》等诸杂志,畅其旨义,国人竞喜读之;清廷虽严禁,不能遏;每一册出,内地翻刻本辄十数。二十年来学子之思想,颇蒙其影响。”[34]“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35]依照梁氏说法,其新文体散文在当时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受到了民众和学者的热情追捧,二是引发了“老辈”顽固守旧派的恨之入骨。后来评价者也多从这两方面入手对梁氏新文体散具体分析。在一个新旧交织的年代,这两方面的反应也恰恰能显示出梁氏新文体思想的价值所在。照梁氏的思维逻辑,我们不禁要追问,究竟梁氏新文体散文在当时受到民众怎样程度的追捧?要对此做出判定,想必发行量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问题。据梁自己说:“甲午挫后,时务报起,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分,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36]这种销量,就当时来讲堪称是空前的。众所周知,《清议报》和《新民丛报》等报刊均创办于日本,却受到国人如此狂热的追捧,想必也是梁氏始料未及的。张朋园的考证认为,《清议报》的平均销售数目,总在三千至四千份,读者人数当不下四五万人[37]。而《新民丛报》远甚于《清议报》,在第一、二、四年,销量均在一万份上下[38]。从这一数据大致可以看出梁氏报章体散文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据此,黄遵宪有评述说:“《清议报》胜《时务报》远矣,今之《新民丛报》又胜《清议报》百倍矣。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大无过于此者矣。”[39]从中可以想见梁氏新文体散文对当时舆论空气带来的强烈震撼和深刻影响。如前所说,梁氏新文体散文还受到“老辈”顽固守旧派的痛恨。梁启超作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代表,之所以能够产生重大社会效应,很重要一点即在于他宣传的思想有着强烈的战斗色彩。他不仅揭露了专制统治的罪恶,而且也极力鼓吹输入西方的社会学说,建立民主制度,并且还试图运用西方近论来对中国的学术进行整理研究。他的新文体散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让传统的守旧派感受到巨大的威胁,如正统士夫叶德辉等“老辈”认为,梁氏之学的目的即是“乘外患交侵之日,倡言乱政,以启戎心”[40]。他们也极力反对梁氏报章体散文的创作,并对其大加挞伐。“自梁启超、徐勤、欧榘甲主持《时务报》、《知新报》,而异学之词、西文之俚语,与夫支那、震旦、热力、压力、阻力、爱力、抵力、涨力等字,触目鳞比。而东南数省之文风,日趋于诡僻,不得谓之词章。”[41]事实上,守旧的批评恰恰深刻地揭示出梁氏新文体散文的创作特点及其影响,如思想上对传统政治的巨大冲击,形式上借用了大量的外来词,并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风气,等等。顽固派的批判完全可以视作是对梁启超新文体散文的最佳诠释。由此我们也可得知,梁氏新文体散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给传统的思想文化及文学范式以极大冲击。其次,还有一个最不容忽视的,当然是五四后学对梁启超新文体散文所作的相关评价。这方面的评述,也被大多数学者视为梁氏新文体散文对后来五四新文化运动所产生的影响的最佳说明。尽管五四时期的那些“新青年”对于传统都采取极力的破坏主义态度,但是他们的破坏也并不是毫无根源的。如钱玄同这个主张废除汉字的极端主义者,在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开展的1917年,给陈独秀写了一封信,对梁氏新文体散文的影响做了十分客观公正的评价。他说:“梁任公先生实为近来创造新文学之一人。虽其政论诸作,因时变迁,不能得国人全体之赞同,即其文章,亦未能尽脱帖括蹊径,然输入日本文之句法,以新名词及俗语入文,视戏曲小说与论记之文平等,此皆其识力过人处。鄙意论现代文学之革新,必数及梁先生。”[42]钱玄同的信应该是其真实看法的流露,由此该信也充分说明了梁氏新文体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事实上,可与之参读的还有胡适写于1922年的《五十年来之文学》,以及周作人写于1932年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等等。钱、胡、周三人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他们对于梁氏屡次三番的高度评价,完全可以看作是梁氏新文体散文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巨大影响的凭证。从这个意义上看,梁启超新文体创作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远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四、结语

创文作文范文第4篇

写中自有黄金屋,写中自有颜如玉,写中自有神灵帮助。“写作主义”就是才子,才子会遇到佳人。

写作是心灵之镜对浮光掠影的生活的映照,于是写作需要独处,写作需要适当孤独,写作需要宁静--静,可能生慧。

无所谓写有意义的事情,无所谓内容的高尚与低贱,看墙上的斑点也可以写成文学经典。

人人天生都是诗人,只要坚持写,人人都可以成为正真的作家。写小事的人就是作家,写“废话”的人就是诗人--关键在于你坚持写作。

写作本身并不为发表,应该为写作而写作,不为发表而写作;发表只是写作之后的事情。写作就是“写作主义”的乌托邦,就是“写作主义”的梦想。

写作时要气势凌人,要斩钉截铁,要一言九鼎,要一锤定音,要目空一切,要高高在上,要唯我独尊--当然,也可以温柔似水,美好如花,灿烂如光……

写作者也不排除是一位狂人,狂人可写狂人日记。

写自己的感觉文字,写有刺的文字--不是匕首投枪,是一颗银针也行。于是,反对平庸,反对无关痛痒,反对矫揉造作,反对堆砌他人唾沫(所谓名言),反对华美文字之下的贫泛……

写作、可是健康的文字,也可能是不健康的文字--狂人、呓语者的文字,其实就是不健康的文字。

要学会用诗一样简练的笔法写作。要学会词能达意,要学会言简意丰,要体会写作中的文章节奏。

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事物,独特的眼光,可以说是作品成为文学的最关键因素。

像画家那样去写生:写草,写花,写石,写树,写天,写地,写人……

像疯子那样自言自语……

像苦闷者那样不吐不快……

像不平者那样不平则鸣……

像悲痛者那样嚎啕大哭……

像孤独者那样品尝寂寥的时光……

像春蚕那样将混沌的生活抽丝织茧……

当然,也可以:

像一个热心者去跟别人对话;

像小说家那样去编好听的故事;

像哲学家那样去感悟、沉思生活;

像街头艺人那样去见山说山,见水说水,见猫说猫,见狗说狗--把自己的笔力练得下笔千言,立马可待……

懂一点渲染与反衬之法,写作中你要估计别人最希望知道的地方--要把这些地方详细描写。比如你写大海,没见过的人可能想知道“详情”,你就有必要调动多感觉全方位的描写,以满足读者的求知欲望。

最后,尽可能把文字写得有趣!

创文作文范文第5篇

一、反弹琵琶奏天赖之音――逆向思维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几乎手中都有《满分作文》《作文宝典》等课外书。写作中,他们常会依葫芦画瓢,甚至施展“乾坤大挪移”的神技,将别人作品“窃”为己有,作文毫无新意。因此,作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用逆向思维方式,别出心裁地构思新篇章,出奇制胜。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用通常情况下与普遍习惯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实际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奇特而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

我们在写作中,如果运用了逆向思维,可收到出奇制胜之效。如一提到“学习好”,我们就会想到“勤奋”“惜时”“毅力”等词语。可如果从另一角度考虑:埋头苦干是不是勤奋?只苦干不讲方法行吗?一味“废寝忘食”不注重效率能否成功?有毅力固然不错,然而,如果本来所行之路走不通,还是“愣往上撞”,这种毅力值不值得赞赏?如此看来,逆向思维从另一角度打开了一个空间,让学生的思想更灵动,思路更开阔。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有“别人未曾想,惟我心中有。我已成佳篇,别人笔下无”的独创性效果,达到立意深刻的目的。

写作中遇到作文题,我们可先想想是否可独辟蹊径、反向行之。想想如果不这样,会是怎样的结局、状况和结论?让学生的思维在新的空间驰骋,识正误、辨是非、求真理,进而成文,自然会收到“反弹琵琶奏天赖之音”之效。

二、别出心裁见柳暗花明――求异思维

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创新意识,那么对于学生作文中表现出的“另类见解”往往会持反感态度。学生自以为得意之作,在教师的“一记闷棍”下,天才的想法往往会被扼杀。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实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关键是教师要有求同存异的意识。

所谓求异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创造性活动,不仅揭露事物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新颖的、超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成果。它重在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联想,从各方面、角度、层次思考问题,并在各种结构的比较中,选择富有创造性的新构思。其关键在于“独创性”,这与一般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它需要精细观察、准确记忆以及创造性联想和探索。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灵活、巧妙地迁移和组合。

比如,对于“考试”这一类作文,大部分同学会将“考试”理解为学校里组织的有老师监场的活动。假若我们拓宽思路,便会发现,其实社会上、家庭中、课余时每一次小的选择,都将是一次考试,而你所选的每一个结果都是一份答案。这样想来,岂不是可写之事“巨多”吗?这样的答案,或是考验人格,或是考验性格,或是考验成功的秘诀,或是汲取失败的教训,这样的人生考试,岂不更有意义?

美国著名科学家、电话发明人贝尔说过:“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作文中运用异向思维,可以使学生“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收到独辟蹊径的效果,令人有别开生面之感。正所谓“别出心裁见柳暗花明”。

三、纵横驰骋任思绪激荡――发散思维

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作文,大部分都是话题作文,平日里学生们做的也大多是话题作文,当老师拿出另外形式的作文时,学生们又不知该从何下笔了。由此可见,一种作文模式往往会束缚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要打破这种常规,就要求同学们平日里各种文体兼备,考试时才能游刃有余。否则,写出来的文章“一张面孔千人有,一件好事万人做”,也就失去了写作的美感了。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让其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写出奇、新、美的境界。不局限于沿着一个方向或同一类扩散的思维,扩大思维量,提高思维变通性和流畅性,让他们“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角度,不同“点”出发,生发出更多更新的“奇思妙想”。

我们都知道木匠祖师爷鲁班发明锯的故事。他在爬山时不小心让带齿的叶子划破了手,于是,他想到如果做成叶子形状的工具,不也可以将大树轻易割断吗?他的实验成功了,这就是后来的“锯”。鲁班没有局限在叶子本身,而是用发散思维联想到“锯”的发明。我们作文时,也可以从某一点出发,根据其特性,引发想象得出新的立意来,这样写出的文章便会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