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年级健康教育总结

三年级健康教育总结

三年级健康教育总结

三年级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体质测试;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023-03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是学校体育最主要的任务。2002年,教育部、体育总局印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健康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试行方案)实施办法》。《健康标准》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合作”的精神;进一步了解学生健康状况,提高学生的体质,为学校开展体育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认真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之一,在广东省也是名列前茅的大专院校,在全国高职高专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笔者采用对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体质测试的方法,对该校学生做了体质调查,旨在了解高职高专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将测试结果与国家大学生体质测试标准之间的差距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影响高职高专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为正确指导学生体育锻炼方式提供依据,确保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持续发展。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6~2008级各专业的在校生(成人教育与培训班学生除外),具体如表1所示。

(二)研究内容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三届学生均测试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测试、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6项。统计抽查样本的体质测试数据(身高和体重、肺活量、握力、台阶试验、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求出平均值作为我校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并与三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相关项目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三)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健康标准》、统计学及有关体质健康调研的论文和期刊为本次统计分析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测试法 对2006~2008级学生进行体质指标测量,包括形态指标(身高和体重)、机能指标(台阶试验、肺活量)和素质指标(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男〉、坐位体前屈〈女〉) 6项指标。测试仪器为教育部权威部门认定的电子测试仪器(尤西姆公司生产)。测评指标及权重评价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进行,其中,身高和体重用来评价身体形态(权重值为0.1O);肺活量(权重值为0.20)、台阶试验(权重值为0.30)用来评价身体机能;立定跳远(权重值为0.20)、男生握力体重指数(权重值为0.20)、女生坐位体前屈(权重值为0.20)用来评价身体素质,具体如表2所示。

统计分析法 将2008~200年测试的2006~2008级学生的体质指标测试结果,依照《健康标准》及2007年3月颁布的新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如图1所示。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身体形态的指标测试统计结果与分析

身高是反映人体纵向发育的指标,也是直接反映人体形态的指标;体重是直接反映人体的骨骼、肌肉、脂肪及内脏器官发育状况的指标。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能够直接反映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评价大学生的身体匀称程度和营养状况。

从三个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评价表中可见(如表3~5所示),虽然我校超重与肥胖的学生较少,但体重正常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1/4~1/5,半数以上的学生体重偏低,且与男生相比,体重偏低的女生比例稍高;同时,有16%~24%不等的男女学生处于体重偏低、营养不良的状况。

(二)身体机能的指标测试统计结果与分析

身体机能是人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表现出的生命活动能力,台阶指数是一项简易评价心血管机能水平高低的指标,指数越大,心血管功能越好。肺活量指数是相对于体重的肺活量数,反映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能比较客观地评价人体肺功能的优劣,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台阶试验统计(表6、7)显示三个年级的男女生处于良好与及格的人数比例均超过75%,不及格人数不超过2%。其中,2008级不及格人数比例最低,及格以上的人数比例高于其他两个年级,2006级男女生测试优秀人数相对较多,2007级男生与2008级女生测试良好人数较高,这说明参加测试的我校学生整体上具有良好的心肺功能。

相对台阶试验统计而言,肺活量评价的统计结果(表8、9)比较喜人,三个年级学生优秀人数比例均超过60%,其中,2006级男生优秀人数最多(占72.1%),2008级女生优秀人数最多(占79.5%),2008级男女生及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总体上均好于2006级和2007 级。2008年进行体质测试时,正值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增加耐力素质项目练习与期末考核),测试结果充分说明了这次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身体机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三)身体素质的指标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学生体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身身体素质的优劣,身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后天的体育锻炼意识、锻炼程度所决定的,一般而言,锻炼意识强的学生身体素质自然较好。进行立定跳远、握力、体前屈测量是对大学生上下肢肌肉力量、身体协调能力及身体发育水平和谐度的评价。

立定跳远测量人体下肢肌群的爆发力能力。握力体重指数(男)、体前屈(女)是对人体下肢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的测试。该项测试结果(表10~13)分析如下:2006~2008级男女生这两项测试的及格、良好人数比例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女生立定跳远测试略不明显),其中,男女生立定跳远及格人数比例分别从85.2%和64.8%,下降到30.3%和20.3%;从比例分布可知,立定跳远项目测试显示2006、2007级学生大部分处于及格边缘,而2008级男女生不及格人数分别为60.3%和38.3%;男女生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男)、体前屈(女)优秀人数比例略有上升趋势,女生立定跳远项目最为显著,由9.2%增长至31.1%,但总体优秀人数比例偏少。

以上身体素质测试统计数据说明,三届在校生的上下肢力量素质现状不容乐观,整体优秀人数偏少,且三个年级学生该项素质有明显下滑迹象,其中,2008级男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为测试所有项目中最差的一项。这提示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应加强学生上下肢力量练习,加强练习方法的讲授。

(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总评评价分析

分析我校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总体评价表(表14~16)可知,我校三个年级学生不及格人数比例一直保持在3%以下,尤其是2008级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测试结果令人喜悦,但三个年级均表现出及格人数增多,良好人数减少的趋势,2008级男生表现最为明显,与2006级相比,良好人数由78.3%下降至37.3%,及格人数由13.2%提高到58.5%;与男生相比,2008级女生这种趋势不太明显,但优秀人数比例较往届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我校学生身体形态普遍体重较轻,超重及肥胖人数少,但体重正常人数也偏少;身体机能测试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耐力水平处于及格及良好层次,肺活量指标为整个测试中结果最优的一项,男女生优秀人数比例分别达到72.1%和68.2%;力量素质指标是测试中最差的一项,男女生不及格人数分别占60.3%和38.3%;测试结果总体呈正态分布特征,大部分学生处于及格与良好范围,三个年级的女生均好于男生,2008级学生整体得分水平有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力量素质测试数据普遍偏低。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从身高及标准体重总评价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校学生超重及肥胖人数少,身体形态普遍处于较低体重范围,随年级变化趋势不明显;男女生中营养不良人数比例均超过15%,体重正常范围人数偏少。

2.从身体机能的指标测试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校学生表现出普遍较好的心肺功能。台阶测试结果呈正态分布,多数学生处于及格与良好范围,肺活量测试结果优秀人数较多(较其他项目测试而言),且两项测试不及格人数比例均不超过3%,无明显随年级变化趋势。

3.身体素质的指标测试统计结果显示,三个年级学生普遍力量素质偏弱,其中,2008级女生立定跳远1/3以上人数不及格,男生不及格人数占60.3%,握力测试(男)与体前屈(女)相对好些,但此项测试显示出整体下降趋势,2008级表现尤为明显,女生的测试结果普遍优于男生。

4.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总评评价结果上看,总体呈正态分布特征,大部分学生处于及格与良好范围,及格人数增加,良好人数减少,三个年级女生的情况均好于男生(优秀及良好人数较男生多,不及格人数较男生少),2008级学生整体得分水平有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力量素质测试的数据普遍偏低。

(二)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对主动参加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要加强对体育与健康关系的宣传和引导,指导大学生强化体育参与意识,不断吸取健身知识,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与意义;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把体育运动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2.在我校体育课程改革方面,建议加强一年级体育必修课程中身体素质练习内容的比重,尤其是上下肢力量练习,可通过体育游戏的形式安排并控制运动负荷与运动量。尽可能地在允许的范围内开设体育俱乐部,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在二年级以后继续以体育课外活动的形式参与体育锻炼,达到以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目的。

3.不合理的膳食生活习惯、错误的健康观念及审美观是导致部分学生营养不良或体重较轻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学校应对学生开展膳食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讲座,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

4.加强对体质测试的重视,建立体质健康档案制度,以学年为单位,向学校和体育部提供体质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分析数据,并将测试数据与分析结果汇总成分析表格或结论性的总结报告,以使学校领导和教师了解每一学年度全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情况,为学校及时了解与关注全校学生身体健康的总体状况提供相关的统计数据,为学校的教育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S].2002.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标准[S].2007.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张明立.常用体育统计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6.

[5]邢文华.体质测量与评价[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5.

[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7]韩晔.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体育学刊,2008,15(5):61-63.

[8]杨贵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9]马蕲,刘昊.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选测项目分析[J].体育学刊,2006,13(5):142-144.

[10]王林,彭军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指标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56-258.

[11]王锐,王宗平.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诠释与探究[J].体育学刊,2004,(5):90.

[12]陈晓荣.对我国高校体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J].上海体院学报,2003,(1).

三年级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2篇

袁贵仁指出,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学校体育的决策部署,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有些指标出现好转。但总体看,学校体育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学生体质健康形势依然严峻。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把体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明显突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袁贵仁提出五项工作要求。

第一,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一是开足上好体育课。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中,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把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提高为4节,高中每周2节提高到3节。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严格按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保证运动负荷,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并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二是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行每天早操、晨跑等早锻炼活动,上午统一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鼓励因地因校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简便易行、效果明显的运动项目。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组织各种体育项目兴趣组织,定期不定期举办各类项目比赛、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等,使校园群众性体育活动蔚然成风。三是改进体育考试评价。将体育课作为国家统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的必考课,毕业和升学必须达到合格水平。将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育特长如实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第二,增强基础能力,提升学校体育保障水平。一是加快体育教师配备。在免费师范生、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中加大体育教育专业规模,在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中单列体育教师专项,鼓励体育教师走教,聘请社会体育技能人才和退役优秀运动员按照有关规定从事学校体育工作。二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加大“国培计划”培训体育教师力度,拓宽体育教师培训渠道。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和优秀课研讨展示活动。三是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把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和设施器材配备纳入新一轮“全面改薄”工程中,加大支持力度,统筹体育资源,满足学生体育课和课外锻炼需求。

第三,开展健康测试,提高学校体育工作实效。一是大力推进测试工作。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省级教育部门制定本地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所有学校都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二是切实保证测试质量。加强人员培训和过程管理,采取学校自测、教育部门审核、社会监督等方式,促进测试有序开展、数据真实可靠。积极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测试工作进行质量监控。三是充分发挥测试作用。学校按学生年级、班级、性别等不同类别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成绩,学生个人测试结果通知本人和家长。县级教育部门以学校为单位公布测试结果,并逐级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教育部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学校,进行现场复核,准确把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

三年级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3篇

中小学的健康教育不仅为儿童、青少年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而且还对实现素质教育的长远目标以及对我国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怎样使当前的健康教育适合我国少年儿童的变化,国家教育部和许多学者都在不断努力和探索。2008年12月,国家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对健康教育提出工作要求,特制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同时废止了国家教委于1992年颁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本文就新颁布的《纲要》与《要求》的主要不同之处进行研究,指出《纲要》变化的具体方面,为处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第一线的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3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即查阅与本论文有关资料,包括国家教育部下发有关文件;比较分析法,即对《纲要》和《要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差异所在。

4 结果与分析

4.1 目标比较分析

《纲要》和《要求》的总的目标虽文字表述不同,但大体意思相似。(见表1)。

但是,在新颁布的《纲要》里除了表1中的总体目标外,针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又规定了更为详细的目标,即把总的目标又具体到了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五个级别当中。这样就使得《纲要》的目标更为具体,更为细致的指导体育教师去完成各个目标。

4.2 内容比较分析

《要求》只根据年级分为了小学和中学,而《纲要》根据学生年龄把学生分为了五个级别水平,体现了更强的针对性。同为小学生,一年级和五年级的身体和心理发育水平显然是不相同的,《纲要》根据年龄的特点把具体内容合理分配到五级水平中,并针对不同级别水平学生对内容进行微调,使教育内容更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水平(表2)。

《纲要》在内容上面的变化还体现在把“心理卫生”改成“心理健康”,这样改动更符合现在少年儿童心理发育早熟的现象;把“安全与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改为了“安全应急与避险”,突出了对学生紧急避险的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预防伤害,还要学会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险情。

《要求》提出“中学生要开设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纲要》把青春期教育课提前至小学,更体现了教育的衔接性,为学生从事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实施途径比较分析

《要求》提出:“在目前已经具备师资等条件的省、地、市各级中小学校要求开设每周至少一学时的健康教育课,而尚无条件者,鼓励可由不定期的健康教育讲座逐步过渡到定期的健康教育课。”《纲要》提出:“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对无法在《体育与健康》等相关课程中渗透的健康教育内容,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

《纲要》与《要求》相比,体现了国家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重视。《纲要》不仅教学课时数大幅增多,而且对学生进行教学的途径更多,教师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生物等相关课程以及实践活动等进行健康教育。《纲要》规定了更为详细的实施方法,更体现教育过程的灵活性,有利于为促进中小学的健康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与《要求》相比,《纲要》的总体目标变化不大,但是《纲要》的目标更为具体,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目标。

《纲要》的内容在心理健康、安全应急与避险以及青春期教育课提前至小学等方面有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纲要》的内容具体针对了五个不同级别水平的学生,内容更加细致、更有针对性。

《纲要》规定的健康教育课时数更多,并可结合生物、化学、实践活动等多门课程进行教学,与《要求》实施途径更加灵活多样。

5.2 建议

各中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加强对《纲要》的学习,加强对健康教育的监督,建议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目标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以知识传播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研究工作,逐阶段达到健康教育的各个目标。

针对《纲要》在内容以及其他地方的新变化,建议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以往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对新变化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将《纲要》变化的新内容贯彻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各中小学在教学计划中要保证学校健康教育的时间,要坚持以健康教育课为主要教学形式,并且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健康教育课无疑是其最重要的实现形式,因此课时务必得到保障。同时健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健康教育还应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把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践行健康行为提供支持,以实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标。

建议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对学校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落实。一方面可以对学校健康教育师资进行分期、分批的业务培训,尤其要培训一批健康教育骨干师资,全面提高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评估活动,评估活动不仅仅是评价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比如学生健康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卫生习惯、健康行为的形成,还应包括实施的过程,如学校对健康教育课程(活动)的安排、必要的资源配置、实施情况以及实际效果等,多方位的评价可以促进中小学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峥.我国中小学情感教育探析[D].河南:河南大学,2002.

[2]黄悦峰.关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问题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三年级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生;体质健康;体育教育

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医务工作者的健康情况令人担忧,亚健康状况发生率为56.95%,远高于非医务人员,且呈上升趋势[1]。另据吴静在对北京友谊医院341名女性医务人员的体质研究中发现:按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成年人部分)进行体质测试优秀率仅为4.99%(17/341),不合格率为19.06%(65/341)[2],情况亦不容乐观。临床医学生是医务工作者的后备军,大部分学生在临床实习之后即踏上医务工作者的岗位,作为医疗队伍的新鲜血液,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值得令人关注。自2002年起,我国开始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据国家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2010年国家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显示[3],大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身体素质继续呈缓慢下降”。医学院校因其特殊的学制安排和学习环境,使其成为普通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以长学制(七年或八年本硕连读)和五年制(本科)临床专业为主的医学院校学生一般都在三年级进入临床医院生活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已经离开了大学的校园生活,从此过上了医院的集体生活,医院不可能像学校一样为学生提供完备的体育运动场所和器材,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30多所临床医院均不开设体育课,也没有学生固定的体育运动场所,这就形成了临床医学生特有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也是他们与一般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最大区别。该研究对首都医科大学2011级全体五年制临床学生进行连续跟踪观察,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7年)测试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4次测试的总平均分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五年制临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情况,为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首都医科大学2011级全体五年制临床专业医学生,其中无缺项学生共计176人。1.2研究方法1.2.1测量法。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对北京市医学院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采集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测量数据,具体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一、二年级台阶试验,三、四年级男子1000m\女子800m跑,座位体前屈,跳绳等。1.2.2统计学分析。使用《标准》测试数据采集软件V2.0生成Excel原始数据,2011级医学生分别从2011~2014年共进行了4次测试,其中2011~2013年执行的是2007年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测试时国家已经颁布了新标准,2014年的检测指标由原先的五项增加为七项,分值和权重均产生了变化,因此在分析2014年的数据时,对采集的数据按照2007年的旧《标准》进行还原,并按2007年标准统一进行计算,再将计算结果等数据导入SPSS22.0软件对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1.2.3文献资料法。收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与资料,了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

2结果与分析

2.1五年制临床医学生体质健康连续性观察的统计结果五年制临床学生连续4次体质健康测试总平均得分与标准差如表1,其中三年级平均成绩最高,二年级次之,一年级和四年级较差。通过对4次测试数据的多重比较(表2),发现三年级总平均分与其他各次测试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三年级成绩明显好于其他年级时的成绩;二年级成绩与其他年级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次于三年级,优于一和四年级,一、四年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低于二、三年级。2.2临床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的原因分析从表1可看出一年级成绩最低,按照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时间,一般都定在9月和10月进行,此时的新生在经历了高考后的长时间放松,体质健康水平一般都处于比较差的状态,所以总平均分最低;在经过一年级的体育课程系统学习后,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会有所提高,因此二年级的成绩比一年级好;在经过两年的系统锻炼后,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达到最好状态,因此三年级的体质健康总平均分最高;而到四年级时,他们都已经进入了各个临床医院,而且体育课也间断了一年多,由于缺乏系统的身体锻炼,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开始急剧下降,导致四年级的体质得分明显低于二和三年级。

3体育教育对策建议

三年级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5篇

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保障措施

制度健全,建立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学习《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法》、《新疆大学各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职责》、《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制定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xx-20xx学年工作计划和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xx-20xx学年工作计划,为工作落实提供了保障。

(二)机构设置

成立经济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健康教育工作。

设立经济学院心理辅导室,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辅导室职责》,但因条件有限,设备不齐。

配备心理辅导老师,接受了新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培训,迪老师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各班级培养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成立了经济学院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小组(三级)。

(三)培训工作4分

对辅导员、学生会干部、班委、团支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进行了心理健康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日期:

1、20xx.10.24专题讲座《大学生应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2、20xx.11.22专题讲座《怎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

3、20xx.12.10专题讲座《调整心态,学会适应》;

4、20xx.12.19专题讲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5、20xx.4.17专题讲座《勇敢面对,愉快度过我们的青春期》;

6、20xx.6.18专题讲座《如何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日常工作4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经济学院20xx-20xx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撰写了经济学院20xx-20xx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能够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完成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有:

1、关于做好20xx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2、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信息;

3、关于做好20xx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4、做好20xx级新生UPI普查协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