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怀作文

关怀作文

关怀作文

关怀作文范文第1篇

2022年关于缅怀先烈作文500字   清明时节,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我们全校师生来到了房县城南凤凰山的烈士陵园,瞻仰了那雄伟的烈士纪念碑。

  烈士陵园内,树木苍翠,花儿芬芳。我们沿着百步台阶向山顶走,走到一半时,我们看到了一座金灿灿的雕像。太阳也快升到最高处了,从下面的角度看,那是一座散发着万丈光芒的雕像。没错!那就是贺龙像!看到贺龙像,我仿佛看到了他纵马扬鞭、歼灭来犯之敌豪迈场景!雕像上贺龙大将军的双眼炯炯有神地望着整个房县城,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我们走到了阶梯的尽头,一座高大的烈士塔就矗立在我们眼前。纪念碑坐落在山顶上的陵园中心,它就像是一柄自豪的剑,稳稳的挺立在被人们拥护的圣地上。全校同学和老师们都来到了烈士塔的正面,列队肃立,庄严地举行着祭奠仪式。学生代表向纪念碑敬献花环花篮,那是我们对烈士的深切怀念;我们向纪念碑行队礼唱队歌,那是我们对烈士的承诺;我们想着纪念碑三鞠躬,那是我们对烈士深深的哀思;校长的讲话,又让我们想起了烈士们的壮举: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着,前赴后继??

  我又一次仰望着这座高大的纪念碑,碑的正面苍劲有力的17个金色的大字让我热血澎湃:革命烈士们的业绩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这是贺龙元帅亲笔题写的。

  在离开烈士纪念碑时,我再次瞻仰了这座丰碑,再次在心里默念了背面的碑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2022年关于缅怀先烈作文500字

  又一个清明节到了,我们胸前配着鲜艳的红领巾,怀着悲痛而又沉重的心情来到了烈士陵园,缅怀先烈,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烈士陵园是那么庄严,迎着两侧的柏树是那么挺拨、清翠,就像是两名战士守护着烈士陵园。

  随后,我们穿过了松柏林,到了烈士墓前,我行那个队礼,双手把白菊献给了烈士,就在这一刻,我心里默默地在说:“安息吧,先烈们,祖国和人民一定会永远的怀念你们的。”我们来到了纪念馆,看见一个个列士们雄伟的石像,走进纪念馆,那里存放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烈士的遗物,有模型、字迹、图片等。

  通过了这次的扫墓,让我知道了许许多多的烈士的故事,同时,我还懂得了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金色童年。

  2022年关于缅怀先烈作文500字

严冬已被春风赶跑,不知不觉到了清明——一个悼念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   今天,我们带着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前往烈士陵园扫墓。一路上,鲜艳的少先队队旗随风飘动。

  一到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面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啊,“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我想起了陈辉的这首诗。悲壮的乐曲声打断了我对先烈的追思,祭英灵大会开始了。我们先默哀三分钟,向烈士们表达我们沉痛的心情。市领导和学生代表讲话后由市领导带领我们宣誓,听了这豪迈的誓言,我在心里暗想:长大后我也要做一个像烈士们一样对国家有用的人。

  接着,讲解员阿姨给我们讲述了王先臣的英雄事迹,我从心底里佩服这些抗战英雄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最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大家把亲手做的小白花献给了先烈们,纯洁的白花象征着我们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在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烈士们在战场上穿过的衣服,戴过的帽子,在战场上用过的手榴弹……看着这些,我仿佛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先烈们英勇顽强的身影,他们在危难面前视死如归,为了革命胜 利,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扫墓活动结束了,我的心情无比沉重,思绪万千。抬头望望天空,它昏暗而阴沉,仿佛也在诉说着内心的悲哀。回望烈士陵园,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它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我在心里默默地对先烈们说:你们的鲜血是不会白流的,我们一定会实现你们的遗愿,让爱国乐章延续,直到永远……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英雄已逝,英灵永存!”这句话像刀刻一样,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是啊,先烈们虽然已逝了,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2022年关于缅怀先烈作文500字

  又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此时,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社会,建立新中国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的先烈们。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是你们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斗争,是你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让后人翻身做了主人。你们是新中国的创使者,你们的一生是伟大的。

  我热爱你们,我赞扬你们,我崇敬你们。你们为了革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残暴折磨中,他们没有透露半点消息,宁愿死也要守住党的秘密,他们宁愿做光荣牺牲英雄,也不愿做苟且偷生的叛徒,我对他们产生了无限的敬佩,无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赞扬你们,你们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感谢者,你们是神圣的,在我的眼里,你们是光明的象征,你们是我人生道路上战胜一切困难的动力和榜样。

关怀作文范文第2篇

一、“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在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的名字常常是与“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艺术主张联系在一起。1918年底与1919年初,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周作人先后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重要文章,他从个性解放和反对封建旧文学的要求出发,提出在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理论主张。

在《人的文学》中,周作人开门见山地提出:“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的非人的文学。”虽然在表述上存在着一些不十分明确的地方,却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从本质上厘清了新、旧文学的标准。文章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认为封建的旧文学中那些妨碍人性生长的非人的文学,应当排斥;有助于人性发展和人的健康的精神生活的新文学应该提倡。文章还明确提出:“我们希望从文学上起首,提倡一点人道主义思想。”

周作人提倡的“人的文学”,是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周作人对“人的文学”的提倡基于一种对人性亦即人的本质的认识,他首先承认人是一种生物,与别的动物没有什么不同。他相信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应完全满足。凡是违反人性不自然的习惯制度,都应排斥改正。但又指出人是一种从动物进化的生物,他的内面生活,比其他动物更为复杂高深,而且逐渐向上,有能够改造生活的力量。因而他相信人类以动物的生活为生存的基础,但其内面生活,却渐与动物相远,终能达到高尚和平的境地,凡阻碍人性向上发展者,也都应排斥改正。他这种灵肉一致、兽性与神性合一的人生观,吸收了欧洲自15世纪以来的人文思想的成果,希望中国人睁开眼睛认识自己,重新发现人,“去辟人荒”,进而“希望从文学上起首,提倡一点人道主义思想”。

同时,周作人还指出,“我所说的人道主义,并非世间所谓‘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善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所以我说的人道主义,是从个人做起。要讲人道,爱人类,便须先使自己有人的资格,占得人的位置。”

本着这种人道主义的文学观,周作人进一步提出以“平民文学”的口号。在《平民文学》中指出,“第一,平民文学应以普通的文体,写普遍的思想与事实……第二,平民文学应以真挚的文体,记真挚的思想与事实。既不坐在上面,自命为才子佳人,又不立在下风,颂扬英雄豪杰,只自认是人类中的一个单体,混在人类中间,人类的事也便是我的事。”在文中,个体的人与群体的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强调。而且从那个时代需要出发,提倡更关心普通人,关心普通人的精神与心理。

周作人所提出的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成为文学革命在思想内容方面的重要的理论口号。他那个时代所要提倡的种种文学内容,都包括“人的文学”这个中心观念,从而成为“五四”新文学各种流派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推动力。

周作人“人的文学”及“平民文学”的艺术主张还有着鲜明的人文关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之所以要在文学上略略提倡,是“稍尽我们爱人类的意思”。在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中,强调“彼此都是人类,却又各是人类的一个”。并以此作为“人的文学”观念的两大支柱,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思想是西方自文艺复兴以降几百年来“人学”思想的延伸和发展,它强烈地反叛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及儒学思想而把文学引向对于人或人生的关怀与描写,使得现代文学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人文关怀的道路。

二、国民精神与个体情趣

虽然人们普遍注意到周作人在“五四”初期率先提出“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的艺术主张,却很少有人能将其理论与其散文创作联系起来,从理论倡导者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去探究其中的人文关怀,探讨作家如何在自己的散文创作中真切地实践着这种艺术主张,表现心中真切的人文关怀。

在笔者看来,周作人散文中对人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群体层面,即对国民精神的关注,一是个体层面,即对个体人生情趣的重视。这两大层面的存在与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中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因素同时共存是密切联系的。这两大层面在他的散文中大体呈现出既历时性变化,又互相交融的特点。在早年的散文中,他注重的是对群体的关怀,着重关注的是国民精神人格的重塑,主要表达的是对全体国民精神心理的人文关怀;而越到后来,主要是在平淡冲和的外衣下关注平常的人性人情,特别是个体的人生情趣。

首先看其对国民精神的深切关怀。周作人在1919年从日本回国后,就积极参加到新文化运动中,除了在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从理论上积极提倡“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外,他的其他的大量的散文,与他的兄长周树人的杂文一样,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思想体系,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层面关注国民精神心理与理想人格的建构,深沉关注中华民族的群体人格。

周作人在《思想革命》一文中,针对当时的文言与白话之争,不是单一地提倡白话,而是十分深刻地看到白话文也可像文言文一样宣扬“纲常名教”“忠教节烈”,因此,“单变文字不变思想的改革”等于“换汤不换药”。他明确提出“思想革命”的口号,并说:“文学革命上,文字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却比第一步更为重要。”将“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从初期的着重文白之争,推向对人的现实境遇与精神心理关注。

周作人的散文对妇女有着较其他群体更为深切的关怀。他那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在面对中国社会最弱势的群体——妇女时,表现得十分明显。在《妇女问题与东方文明》一文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妇女问题是全人类的问题,不单是关于女性的问题。”他还指出:“我觉得中国妇女运动之不发达实由于女子之缺少自觉,而其原因又在于思想之不通彻,故思想改革实为现今最应重视的一件事。”

周作人意识到经过两千年的封建统治者不断精心培植的旧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和精神领域的各个方面。对此,他作了广泛而持续的批判。周作人对旧道德的批判是坚决的不妥协的,同时他又忠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他认为只有借助于“科学的力量”和艺术的修养,才能改变国民的思想和精神面貌。他说:“道德进步,并不靠迷信之加多而在于理性之精明,我们希望中国性道德的整饬,也就不希望训条的增加,只希望知识的解放与趣味的修养。”周作人创作了大量的这类极具批判性与战斗性的散文,体现了“五四”文学对中华民族群体精神心理的关注,与其兄鲁迅的文章一样,是一种“立人”的文学。

再看周作人散文对个体心灵的关怀。在周作人的散文中,有一系列描写草木虫鱼,抒写个人生活情趣的闲适小品,而且他自己则是越来越有意识地去追求。著名的《喝茶》《乌篷船》便是这类文字的代表。他的这类散文无明显的社会意义,常在描述日常生活琐事或回忆往事或谈天说地、谈论花鸟虫鱼,表露自己的心境和情致,过去常常被人批评。其实这类文章关注的重心转向了个体的人,侧重的是个体人生情趣的表达与关切。

如著名的《喝茶》,文章将“吃茶”升华为了一种人文关怀。文章推崇日本“茶道”,并以“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八字概括,认为喝茶是“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表现出对“茶道”的优雅的情态与精神享受的推崇。文中还提及作家自己的喝茶之道在于“赏鉴其色与香与味”,而且特别崇尚其“自然之妙味”,这就将“吃茶”与人生,与人生情趣的获取与品味联系起来,从而升华为一种人文关怀。

三、借鉴西方与延续传统

中国现代文学是经过中西文化的双向选择而创造的民族新文学。周作人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部分,有着与中国现代文学相同的特质。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来说,所谓中西文化的双向选择即是借鉴外来文化使之民族化,继承本民族传统使之现代化。周作人散文中的人文关怀也是20世纪初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产物。

人文关怀是现代学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现代文学“改造民族灵魂”的启蒙性质,决定了现代文学对于作品的人文价值会给予特殊的重视。在对中西文化的继承与借鉴中,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人文关怀话语呈现出在交流与碰撞中借鉴吸收与融会贯通的特点。据学者考证,中国现代文学上使用的“人文”一词,有明显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它首先是由学衡派主将胡先啸提出来的,是他“在1922的评论胡适的《尝试集》时,根据英文Humanism一词,再加上日译词尾——‘主义’——词译定的。梁实秋间或用作‘人本主义’(《现代文学论》),但更早也更普遍的用法,是译作人道主义,如周作人《人的文学》(1919)”。而在西方,近代意义上的“人文”以个性与人权(自由)作为其中的核心价值。

中国现代文学从一开始就全面引进了西方的人文观念,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关心个人,尊重个人,张扬个性,崇尚自由,歌颂叛逆,反抗专制,确立了对群体的人与个体的人的生存境遇与精神心理的全面关怀。但在确立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中西两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矛盾与碰撞。

一般而言,中国传统的“人文”重群体,强调人伦,西方的人文较强调个性自由。现代文学史上一系列文化与文学斗争,其中往往包含了两种人文观念的对立与抗争,如20世纪20年代新文化阵营与学衡派、甲寅派的论争;30年代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化阵营对自由主义思想与尊孔读经的批判等。总的来说,新人文观因为顺应了时代要求,明显占有话语优势,但中国传统人文观念,仍潜藏在国人心灵的深处,因而,现代文学在人文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发生中和,两种人文观念由对抗趋向对话,由原来激烈冲突趋向于互相交融。于是,现代人文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西方与本土传统的人文话语在交流碰撞中生发出一种新的现代人文价值观。

在他具体的创作中,他实践着融通后的人文思想与艺术主张。从其散文的题材内容上看,就是越来越趋向对个人情趣、民间生活的关切。

周作人的文章有许多是谈民间饮食的。在民间饮食方面,像《卖糖》中关于绍兴夜糖、《喝茶》中南京茶馆中干丝,《谈油炸鬼》中故乡的麻花摊、麻花粥、羊肉粥之类等的描写,都让人在细细咀嚼中感受到人间的情趣。除了民间饮食,周作人对草木虫鱼方面也有特别的兴趣。30年代之初,他曾宣称今后专门谈草木虫鱼。他在文中谈苍蝇、鸟声、金鱼、秋虫的鸣声等,这类文字都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给人的是心灵的抚慰,是对读者精神的关怀,是其作品人文关怀的曲折表现,融注着浓浓的人间情怀。

周作人的这类以平淡闲适为主要特点的“言志”的散文小品,抒发个人真情实感,表现生活的情趣,追求隐逸的风致,显示博览的杂学,采用平和的絮语的散文小品具体地实践着“言志”的艺术主张。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周作人等强调晚明文学的个人性,随机性,世俗性,并且成功的和小品文创作结合起来,其正面意义在于:以传统的文化与市民大众便于接受的文体,维护乃至扩大了以个性解放和个体发展为终极目的价值观,既威胁着30年代的政治高压,同时也抗拒着多数人的‘一道同风’,当时他们人数很少,势单力薄,注定为各方所不容,也成不了大气候。但几十年后,拉开距离,从长时段的角度看,其价值取向在现代人文价值建设中的意义是不容略的。”

关心人、尊重人,不仅关心群体的国民的精神灵魂的健康,也关心抚慰作为个体的人的情感意趣,是周作人散文人文关怀的重要特征。周作人对人既从群体的角度予以思考,关心民族精神心理的重构,又从个体的角度去以人的方式理解人的存在,关注人的个性情趣,以他的散文为代表的现代小品散文呈现出西方人文关怀向本土传统人文关怀回归的趋势,使得现代文学上的人文关怀由原来重群体转向重个体,更加的世俗化、民间化,消除了现代文学初期借鉴西方话语带来的与本土话语之间强烈的碰撞,表现出“借鉴外来文化使之中国化,继承本民族传统使之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充实完善了现代文学的人文关怀,使现代人文关怀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关注人,尊重人,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周作人散文中蕴涵的人文关怀,值得人们去作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编《文学运动史料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5月第1版,。

[2] 周作人:《思想革命》、《知堂小品》,太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3] 周作人:《妇女问题与东方文明》等,《知堂小品》,太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

[4] 周作人:《狗抓地毯》,《周作人集》上册,花城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5] 周作人:《与友人论国民文学书》,《知堂小品》,太白文艺出版,1999年1月第1版。

关怀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人文关怀

一、培育人文关怀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文关怀意识是注重人文关怀的内因,是人文关怀落到实处的内在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突出人文关怀,关键在于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提高社会对人文关怀的认同度,不断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形成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一是突出对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教育,提高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文关怀的认同度。实践证明,人文关怀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取决于各领域各层面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文关怀的认同程度和落实力度。二是突出对政工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提高政工人员对人文关怀的认知度。政工人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他们对人文关怀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人文关怀落实的程度和效果。三是突出对社会公众的人文关怀教育,营造浓厚的人文关怀社会氛围。个人是社会的组成元素,无论其在社会舞台处于何种角色,都是和谐社会的建设主体,既是人文关怀的受益者,也是人文关怀的实践者。

二、创新人文关怀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虚,要使人文关怀取得成效,必须依托各种有效载体,化虚为实,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一是把人文关怀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在对业务工作定标准、提要求时立足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能力水平、环境条件和合理需求;在业务工作考核时坚持公平、公开、公正,把人文关怀体现在对人的业务能力公正考评上,使其获得充分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二是把人文关怀与关心人的合理需求结合起来。要在真诚关心、全心帮助的基础上,真心关注人的各种需求,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真心促成其合理需求的实现,即使是不合理要求也要通过耐心解释以求得群众的理解。通过真心、耐心、细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多方面关注人的需求,使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单位和领导的关爱,感受到社会的关心,感受到党的温暖,从而进一步增强凝聚力、积极性和创造力。三是把人文关怀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要寓人文关怀于管理,把人文关怀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到管理之中,赋予人文关怀以更多的硬性约束;同时,在管理中体现人文精神,提高人员素质,赋予管理以更大的教育功能。

三、拓展人文关怀内容

突出人文关怀,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由单纯的政治性教育向综合性教育转变,不断满足人们丰富多彩的各种精神需求。一是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感受和感觉。强化人文关怀必然要求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多层次需要,关注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在现阶段重要的是让人民生活富裕的同时,精神心灵上感到更加愉快,个性人格上获得更多尊重。发展提升上得到更多机遇。二是营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理想,更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强化人文关怀,必须突出公平正义。把人文关怀落实到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切实做好就业与再就业、收人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工作,抓紧完善保障社会制度,提供规范、公正、平等的社会活动环境。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为群众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尽可能地降低社会成员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减少社会成员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优。三是建设更加彰显人文关怀的和谐文化。

四、建立人文关怀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体制。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看,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希望被承认、被肯定、被表扬的欲望与需求。这种欲望和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其今后的行为举止,是因为被肯定表扬而更加积极亦或是被批评忽视进而消极怠慢。因而,评价是否公正、合理关系到社会个体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态和稳定。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努力在全社会倡导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营造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建立健全科学、公正、公平的选人用人机制、工作评价机制,真正让能干事、会干事的人受到激励,得到重用。进一步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建立健全长效的心理疏导机制。意识指导行动。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所呈现出的以烦躁、冲动、偏执等为特征的非健康心理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严重的问题。要高度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问题,加快建立社会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完善社会心理救济体系,经常性地开展交心谈心活动,认真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真心实意地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建立动态评估体系。三是建立健全人文关怀的考评机制。逐步探讨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工作量化细化的考评体系,把对群众的人文关怀工作成效作为对各级班子和领导者、管理者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促使各级各部门和各领域各层面领导者、管理者真正把人文关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谋划、来落实,从而推动人文关怀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2013年第1期《论人文关怀在管理中的作用》;

关怀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人文关怀 方式和方法

所谓“人文关怀”,通常的理解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人文关怀是一种科学理念,与人的理想、尊严、独立人格和个性相连,与人的命运、生存和生活意义等密切相关。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表现为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十七大要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把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真正做到发展为了职工群众,发展依靠职工群众,发展成果由职工群众共享,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奋斗。

人文关怀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十七大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显示了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新变化,彰显了党的活力和生命力,体现了党对人的真切关怀、社会对人的真情关爱,拉近了党和群众的距离。“人文关怀”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一、人文关怀是要从小事做起,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情味。

在人文关怀方面要突出一个“情”字,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也就是在工作中既要讲原则又要讲人情,注重人文关怀,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情味。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做到思想上理解尊重,工作上支持肯定。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平等的姿态与群众交流,建立起民主、平等、团结、友爱的新型关系。实践证明,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与其常常磨破嘴皮讲一大堆空道理,不如真心实意办一件小细小的实事、好事更能感动群众,更能取得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可通过开展为职工解决急难之事,在子女就学、红白事等方面让职工感受组织温暖,从而促进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节奏不断加快,职工的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整个生存方式、思维模式和日常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职工心理要求与现实变化存在落差,加之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当、解决不好就容易产生“心理危机”或“精神危机”,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这就需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思想工作方法引导职工不断适应现实工作、生活要求。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存在惯于把问题症结或归结为思想素质、政治觉悟或道德品质问题的思维倾向,因而容易造成错误地选择切入点,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给人带来某种新的心理伤害,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失效”。人文关怀是统摄心理疏导的,选择心理疏导方式本身就体现着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是实现人文关怀的一种手段,两者相辅相成。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都是从关心人、理解人出发,充分考虑人的内在需求,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为主旨,而不是脱离政治性、意识形态性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利于分清问题的性质,找准切入点,理清工作思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实际办实事是人文关怀的有效方式和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是否热心、真诚帮助人,是检验是否做到人文关怀的试金石。当前,我国社会正发生深刻变革,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学习尤其是生活和心理上需要得到关怀和帮助。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帮助人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贯穿思想教育,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和方法,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不仅仅要真正了解群众在想什么、要什么、干什么、烦什么,还要联系人们思想产生行为的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根源,掌握新情况、新问题,找出对策和办法。要进一步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生活,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一方面改善职工生活条件,让职工感到关怀,另一方面关心职工家庭,及时掌握职工家庭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困难,适时给予关心和解决,解决职工工作的后顾之忧,使职工安心、放心,这些小事最能体现人文关怀,这些做好了,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都是人的发展。如何满足职工个人发展诉求与企业发展相统一、相促进,同样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以正确引导。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的有效手段,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引领效能。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服务于职工个人发展诉求,就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突出自主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与时代精神相合拍的精神品质的培养,使人在对理想的追求中,领悟生命意义、存在价值、生活目的,找到人生的精神支柱。在人的发展目标一时难以达到或实现时,要以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为基石,拓展心理健康与调适、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咨询等内容,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心理现象和问题,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三、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实现人文关怀,又要注重心理疏导工作。

所谓“心理疏导”,从医学角度来理解,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等,达到消除症状、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理解,心理疏导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就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以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行为的目的。现代社会使人们的整个生存方式、思维模式和日常生活都在发生变化。引发人们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如升学、就业、家庭变迁、疾病等导致人们的压力加重,生活节奏加快所带来的紧张感增加,极易产生心理障碍,这些问题如因处理不当而演变为社会心理危机,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强对人们的心理疏导工作,最大限度地清除人们的心理失衡和失调的外部诱因,引导人们用和谐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方式处理矛盾,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形成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往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明显缺少人文关怀,达不到心理疏导的目的。因此,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不能停留在“一张嘴、一支笔”的层面上,而要跟上时代的发展。由千人一面、说者为主向因人而异,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完善社会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的工作体系,促进社会情结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同时可通过举办职工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让群众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另外,思想政治工作的注重语言艺术也是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方面。字字句句如春风拂面,是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表现。一句好话三冬暖,一句歹话三年寒。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讲究策略,注重语言艺术。做思想政治工作时要笑脸相迎,好言善语,不讲粗话脏话,既要讲原则,又要入情入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路线、方针,又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语言艺术,在和谐的氛围中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效果。

总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十七大精神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为指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导向作用,开拓创新,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方式、新方法,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关怀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人文关怀 ;现代护理;护理实践;职业文化;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c)-0156-02

2010年1月,原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目标,充实护理服务内容,真正落实护理服务内涵,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服务标准[1]。其要求临床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感受到护理服务改善,感受到广大护士以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职业文化,感受到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作为护理人员,应该怎样与时俱进、改变陈旧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方法,从而为所在医院提供更大的竞争优势?如何将自己的工作融入到时展的潮流中?笔者认为,优质护理服务更强调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时,加强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提供真正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1 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的必要性

1.1 何为护理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又称人性关怀、关怀照护。护理人文关怀,即是人文护理,是文化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护士将所学知识内化后,自觉给予患者的情感付出,以及对患者同情理解和对人生命的尊重和关爱。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身心健康需求,体现对人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是一种实践人类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过程。

1.2 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是现代医疗护理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高速发展的医疗技术与日渐滞后的服务理念已不相适应。以人为本、充分倡导尊重人格,满足人的需求,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更新,在医疗服务中,强调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成为举足轻重的重要环节。作为患者,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层次提高,人们已具有广博的知识,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医疗和护理,患者不但需要获得满意诊疗,而且需要精神、心理上的舒适、安慰,治疗上参与、选择和多元的服务需求,这向广大医务人员在精神、伦理、思想等方面提出了挑战。护理人员对新医学模式的转变要充分认识,除了用传统方法机械地进行治疗与护理,也不能忽视患者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不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护患关系便不能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和谐,造成患者不主动配合和不信任,护士无法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了解不到真实的思想动态,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人文关怀、人性化护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手段和方式,是社会进步引发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对护理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减少或防止各种医患纠纷的发生,化解相关矛盾。

1.3 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具有特殊意义

如果说,护理质量是一颗树,那么护士的人文修养就是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土壤肥沃与贫瘠,决定这棵树是否能枝繁叶茂[3]。目前大部分护理人员有较好的理论水平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提倡“人文护理”,对护士的品质、性格、思想、情感、智慧、理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有社会学、心理学、人际沟通、健康教育、伦理学等方面知识,这要求护理人员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养。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医学素养会给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患者的整体需求得以满足,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提高了护理质量,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2 如何构建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护理实施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需要护理人员热爱护理工作,更要有很强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采取注重个性和突出人文服务的具体措施。重点体现在服务理念转变、良好的职业形象、自身素养的提高及就医环境改善四个方面。

2.1 深化“人文意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观念以适应时展的需求[4],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来看待,真正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

2.2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护士的工作服与燕尾帽,代表护理专业的特征,体现护士特有的精神风貌。护士的妆饰要适度,头发前不遮眉,后不过领,不佩戴首饰及粗大的耳环、项链。护士亲切温和、端庄大方的形象能体现其良好的内在素质,折射出护士的修养层次。在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做到举止大方、站姿挺拔、坐姿端庄、走姿平稳、蹲姿优雅,动作应协调连贯,给人以动态的美感[5]。护理操作时要求一举一动都要体现稳重、准确、轻柔和敏捷,抢救患者时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执行各种医嘱,体现技术娴熟美与业务精确美。

2.3 提高护理队伍的人文修养

很难想象,一个虽已掌握护理各种操作技术,但缺乏社会、心理、伦理等起码知识的护士在整体护理中会有所作为。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修养,不仅要提高认识,熟练掌握护理各种操作技术,更要加强专业与人文知识结合。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用新观念,以发展的眼光去解决现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问题,逐步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型向临床护理、预防、心理、康复和保健综合型护理转变,即由旧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新的医学模式。临床护士在实际的工作中应不断地丰富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等整体护理必需的背景知识,如《护理社会学》《护理伦理学》《护理伦理分析与决策》《心理护理》《护理美学》等[6]。工作中真诚对待、关心重视每一个患者,要一视同仁。当患者来院就诊时要面带微笑,热情、友好、主动地接待,态度和蔼亲切,得体地介绍自己,有礼貌地称呼患者。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运用真挚的安慰性语言给患者以心灵抚慰,不使用刺激性、歧视性语言,认真倾听患者述说,让其感到护士的真心、关心与体贴,对护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尽快熟悉患者,掌握病情及特殊生活需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唤起患者乐观饱满的情绪,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成为患者的知心朋友,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从而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2.4 营造人文氛围

医院和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以关心、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使患者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人性化服务。病房环境的设计和设施布置应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舒适和方便。医院的病床上可选用颜色柔和,款式时尚的床单、被罩,而不再是单一的白色。病房中配备常用的电器,在合适位置摆放一些绿色盆栽,一束生机盎然的鲜花,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紧张感。诊疗期间尽可能发挥患者及家属互助互帮的积极性,使病房患者、家属、护士之间形成十分融洽的家庭式关系,有助于护士了解某一患者存在的问题和顾虑,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导医、分诊、全程、便民及特色服务,使就医流程人性化,最大限度地缩短患者就医时间。让患者在诊疗期间既有舒适感,又有亲切归属感[7]。营造这种氛围除了需要每个护士自觉的人文情感和人道伦理意识之外,临床医生的参与、支持,医护双方对此在认识和行为上的协调一致也同样重要。

3 “人文护理”工作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的医学模式已经将“人文意识”放在核心位置,各个医疗机构也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但目前我国许多基层医院就医条件仍远远不能满足人文护理的需求。首先,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护理人员紧缺、护理任务繁重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需求这一矛盾日益突出,超负荷的护理工作使护理人员没有足够时间与精力与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沟通,导致人文关怀缺失;其次,许多基层医院条件设施简陋,很难做到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人性化的就医环境,给开展人性化护理打了折扣[8]。

4 讨论

没有关怀,就没有护理。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是一门艺术,当护理工作浸透在人文关怀下,护士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透出美的光芒。护理工作者除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品质,对他人关爱、热情细微的服务、优雅的礼仪行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态度,善于沟通交流,有效地协调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等。因此,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应当始终保持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将关爱和热诚融入病区的每个角落[9]。护理因为融入人文关怀,其内涵才丰富和深刻;护理工作因融入人文关怀才显得伟大和高尚,并被人们所称颂。要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每一位患者,实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不断推进和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赖晓帆,吴兰笛,谭鉴楚.开展医院文化活动,深化护理服务氛围[J].现代临床护理,2002,1(1):39-41.

[2] 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708.

[3] 刘玉馥.护理工作融入人文关怀的思路探讨[J].护理杂志,2003,20(7):76-77.

[4] 张亚男,林彦山.论现代护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护理学杂志,2004,19(1):28-30.

[5] 徐东娥,毛晓红,冯怡.人文关怀护理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8):56-57.

[6] 邵玉琴,宋静波,雍晓荣.实施标准化服务强化人文关怀[J].吉林医学·护理版,2004,25(3):73-74.

[7] 梁立.开设《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护士人文教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2):54-55.

[8] 刘爱红,邹小燕.浅谈人文关怀在基础护理中的体现[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813-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