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阳节古诗词

重阳节古诗词

重阳节古诗词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第1篇

重阳节是思念的季节,重阳节是纪念先人的纪念日。我们在重阳节登高、望远,怀念着先人。关于描写重阳节的诗词有哪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重阳节经典诗词,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鸿北去,日西匿。——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追往事,去无迹。——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愁不肯、与诗平。——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一年佳节过西厢。——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初见雁,已闻砧。——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凤城歌管有新音。——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倒照秦眉天镜古。——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艰难薄俗犹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王逊《西夏重阳》

绮罗丛里胜登临。——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白池青草古盐州,倚啸高城豁望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风光政要人酬酢。——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牢裹乌纱,一任西风作。——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欲赋归来,莫是渊明错。——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关于重阳节经典诗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九日陪董内召登高》唐·廖匡图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九日雨中》唐·徐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重阳阻雨》 唐·司空图

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崖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醉落魄/一斛珠》宋·赵善括

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十日和张少监》唐·徐铉

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九日寄行简》 唐·白居易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祐

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九日书怀》元·王冕

雨阻龙山会,云荒戏马台。且看黄菊放,休待白衣来。事业书千卷,功名水一杯。登临聊复尔,吟啸漫徘徊。《漫兴 十八》 元·王冕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唐·韦庄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阳日寄浙东诸从事》唐·李郢

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九日酬颜少府》唐·高适

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忆得高堂临别语,授衣时节望还家。《九日》 清·万夔辅

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阴云。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风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萸晚易醺。心忆旧山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九日北楼宴集》唐·权德舆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客中九日》 明·王翃

西风吹日弄晴阴,酒罢三巡湖海深。岳阳楼上登高节,不负南来万里心。《两绝句》 宋·陈与义

闻道东篱菊已黄,无因移向酒樽旁。西风忽起野烟暮,落叶乱飞山树苍。雁带寒声归渚急,江涵秋水与天长。浮云遮尽登高眼,不许愁人望故乡。《九日登鸡鸣山》清·韩畕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重阳》南宋·文天祥

万里惊飙朔气深,江城萧索昼阴阴。谁怜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茱萸秋节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九日遇雨二首》唐·薛涛

天涯重九。独对黄花酒。醉拈黄花和泪嗅。忆得去年携手。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清平乐》 宋·石孝友

四时令节惟重九。况此日、逢佳偶。金菊已花杯有酒。瑶池宴罢,一枝斜插,好作渊朋友。翠眉淡淡匀宫柳。比似年时更清瘦。双绾带儿新结就。长情恩爱,随家俭约,素与君同寿。《青玉案》宋·倪翼周

谁道他乡异故乡。泉江风物似湄湘。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鹧鸪天》宋·郭应祥

身闲身健是生涯。何况好年华。看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朝中措》 宋·范成大

有关于重阳节的古诗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唐】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重阳日即事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

菊篱今作孟嘉杯。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重阳感怀

【唐】刘兼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

两行乡泪血和流。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蜀国江山存不得,

刘家豚犬取何难。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

邮童不解献茱萸。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

牢锁黄金实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

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唐】权德舆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丁巳重阳

【唐】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客舍喜逢连日雨,

家山似响隔河砧。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旅中重阳

【唐】司空图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

旧交坟向北邙新。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唐】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樽前且拨伤心事,

溪上还随觅句行。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浙上重阳

【唐】司空图

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

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四望交亲兵乱后,

一川风物笛声中。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第2篇

关键词:蒲松龄;重阳诗;古诗二首;七绝五首;七律六首;艺术风格;思想境界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蒲松龄因《聊斋志异》誉满天下,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而他在诗词方面同样付出了很多心血,并在二十岁时与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结郢中诗社。他作诗开始于写小说之前,结束于去世前二十二天,时间超过五十五年,有一千二百多首诗、一百多阕词留于后世。其诗博采众家之长,既体现了同时代大诗人赵执信提倡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兼有同乡诗坛盟主、神韵派代表人物王渔洋之空灵神韵。他效法李贺的熔铸辞采、想象奇幻,又学习汉乐府的质朴古拙、通俗浅显。其诗风格多样、诸体皆备,而其格律诗――七绝与七律尤为精彩。

自古以来,每年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是中国人极为重视的节日。如今成为法定的老人节,敬老节。国家尊重民俗,弘扬孝道,深得民心,因而选择了赏读蒲松龄重阳诗这个题目。古人有不少重阳吟咏,其中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脍炙人口,广为传唱,蒲松龄重阳诗写得同样精彩,而知之者不多。《聊斋诗集》存有重阳七言古诗二首、七言绝句五首、七言律诗六首。今试对其重阳诗分类进行赏析并恭和二首。

一、重阳古诗二首

《重阳毕莱仲邀集石隐园》《重阳载酒柳亭作》这两首古诗均记写了蒲松龄与朋友毕莱仲之间的交往:

重阳毕莱仲邀集石隐园

宴会遥定重阳前,深感高义凌云天。

名园主人除胜地,岸帻蹑屐来群仙。

荒年酒贵沽不易,一E三百青铜钱。

一醉真堪饱十口,况复列鼎烹肥鲜!

今年虫蝗害禾稼,君独与我同。

帝天遣怒方未已,过享恐]为尤愆。

丘子久别各憔悴,握手谀噱开愁颜。

诸公琴声罢雅奏,雏僮度曲能清妍。

老夫倾觞为大叫,顿忘晨^无炊烟。①

这首古诗写于甲申年(1704)重阳节,先生六十五岁时,描写了灾荒年的重阳节,与自己同样处境困难的朋友毕莱仲邀请赴宴之事。诗人既感激朋友深情厚谊,又为荒年的残酷现实而焦虑,几乎不忍心享用这丰盛佳肴、美酒和雅奏。但他不能辜负朋友美意,只好强颜欢笑,只有在开怀畅饮时,才暂时忘却了早饭还没有着落的家人。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既愁苦焦灼又无可奈何,只好借朋友之酒浇愁。

重阳载酒柳亭作

彭泽人去东篱摧,重九未见黄花开。

……

凭几四顾水清浅,置身疑在小蓬莱。

仿佛舣舟西湖岸,丝丝垂杨蘸酒杯。

……

君自别成锦绣队,骏马玉勒登高台。

翘首东望群徘徊,不见小车花外来。

为念旧游罹奇灾,胜地蒙冤为罪魁。

我醉癫狂歌落梅,曲肘支颐卧莓苔。

明年玉烛调九垓,一笑为君破疑猜。

该诗写于丁亥年(1707),先生六十八岁时,抒写了重阳节蒲翁邀请毕莱仲等朋友来柳亭饮酒,而毕君负约未来之事。聚会后以此诗赠毕君。诗中描绘了柳亭自然景色、友人欢聚饮酒盛况,还有诗人翘首盼毕君而不见的心情。他指出毕君认为在此游宴不吉利而不来赴宴的想法很可笑,使得“胜地蒙冤”。两朋友亲密无间的感情洋溢诗中。两首古诗皆情景交融,文采斐然,真切感人。

二、咏重阳绝句五首

重阳送定甫北上 (绝句四首)

九月九日登高台,易水风寒酒一杯。

红树不缘愁客醉,黄花专为远人开。

白衣送酒不曾沽,莫惜酣歌倒玉壶。

幸喜登高兄弟聚,一人犹及插茱萸。

行人班马系斜晖,醉把刀头问早归。

时有霜风下黄叶,行行鸿雁向南飞。

金城杨柳已堪攀,道上黄花照客颜。

人趁斜阳浮绿蚁,风吹离恨满青山。

这四首绝句写于癸丑年(1673),先生三十四岁,是为即将赴北京的友人王定甫所写。诗中描写了重阳节诗人与众友登高为王定甫送行的情景,既描写了重阳节特有的自然景物,也抒发了他与王定甫的深厚情谊。这组七言绝句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声韵和谐,如“红树不缘愁客醉,黄花专为远人开”,“红树”对“黄花”,“不缘”对“专为”,“愁客醉”对“远人开”。诗中巧妙用典,如第二首中“幸喜登高兄弟聚,一人犹及插茱萸”。化用了王维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定甫与友人及兄弟一同登山郊游,还来得及与大家一起插茱萸,而不像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王维。第三首的首联:“行人班马系斜晖,醉把刀头问早归。”谐用民俗:“刀头”上都有“环”,“环”与“还家”的“还”谐音,表达家人朋友盼望出门者早日归来的心情。组诗的末联“人趁斜阳浮绿蚁,风吹离恨满青山”,表达了他与王定甫之间的离情别绪。四首绝句格律谨严、语言典雅淳朴,感情充沛,极为感人。我觉得唯有第一首的第二句“易水风寒酒一杯”用典似乎欠妥。因为王定甫去北京是为探望在京为官的兄长王敷正或办理捐监等事。此时是“幸喜登高”为他送行,虽是惜别,但不同于燕太子丹在易水边送荆轲、高渐离去刺杀秦王那样生离死别、凄凉悲壮。但瑕不掩瑜,这组绝句整体来看还是极为精彩的。

再看第五首:

重 阳

中秋恨是在天涯,客里凄凉负月华。

今日重阳又虚度,渊明无酒对黄花。

此首写于壬午年(1702),先生六十三岁,作于济南客邸中。重阳节时诗人远离故乡,在简陋旅馆中,面对凄冷的月光,想到自己才华横溢、勤奋苦读半生却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倍感凄凉。首句中的“恨”字,极为贴切地表达了诗人的感受。蒲松龄十九岁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名籍籍诸生间。但此后却是屡试不第,三十一岁离妻别子,随孙蕙到宝应任上当幕僚,一年后归来,又到缙绅家当塾师谋生,课余仍然勤奋苦读,以求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然而却总是榜上无名。这对于热衷科举的蒲松龄来说,是极大的打击。诗中尾联说,今年中秋节又失望了!又虚度了!他把自己比作陶渊明,而且是“无酒对黄花”的渊明。陶渊明是晋代诗人、文学家,他因厌倦了官场生活,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挂印去职,归隐田园,常把酒赏菊赋诗开心不已,至死不仕。而蒲公则是一心入仕却不得志,被埋没在乡间。因此,他这个“渊明”,当得很不甘心也很不开心。

这五首绝句真实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一位重情重谊、醉心科举而不得志的落魄文人形象站立在我们面前。诗论家赵执信“诗之中要有人在,诗之外要有事在”的现实主义主张在这组诗中得到充分展现。

三、重阳七律六首

赋得满城风雨近重阳

山城秋色半苍苍,露染枫林晚气凉。

泽雁未能忘故国,篱花犹自认重阳。

千家野哭闻墟舍,几点渔灯近柳庄。

劫种三生宁可避,只令空忆费长房!

此诗写于壬戍年(1682),先生四十三岁时,以宋代潘大临诗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题,全诗写出了故乡深秋萧条凄凉的景象。第一联,概括出故乡的整体环境与气氛,第二联写出了重阳节的特点:鸿雁南飞不会忘记故乡,篱笆上盛开在重阳。语言形象生动。第三联“千家野哭闻墟舍,几点渔灯近柳庄”。把灾后的乡村景象如一幅漫画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一年因为先旱后涝颗粒无收而至于千家哭于野,只有几点船上渔灯,靠近村庄。尾联道出了诗人的感想:《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费长房,汝南人,得仙方,教徒弟挂茱萸囊以辟邪免灾。他感到:苦难是三生注定的,即使至今使用这仙术也难以避免灾荒,只能空忆费长房了。客观真实而又形象地反映了故乡淄川那年先旱后涝的凄惨景象,重阳佳节人们却没有一点喜悦和轻松。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在那个时代,诗人的宿命观可以理解。这首七律格律严谨、用韵和谐、对仗工整,巧用典故,全篇语言既朴实生动又浪漫夸张。根据淄川地形,即使是水灾,水也会很快流失。“几点渔灯近柳庄”之句,就像其诗中的“愁随白发添千丈”一样,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这是首极好的诗篇。

再看甲子年(1684)先生四十五岁时写的《重阳王次公从高少宰、唐太史游北山归,夜中见访,得读两先生佳制,次韵呈寄》(七律二首)

其一:

午夜敲门贵客残,登堂喧笑礼仪宽。

未分胜友名山座,犹得奚囊妙句看。

去就依人常似鸟,功夫化鹤不成丹。

高斋萧索惟秋树,李郭仙舟望亦难。

诗的一、二联记写了:重阳节半夜,好友王次公(广铨)与唐太史(梦赉)、高少宰(珩)登山归来来访。虽未能与友人同游名山,却能欣赏到友人游山佳作也很开心。第三、 四联说自己就像是依人小鸟,行动由主人说了算,不得自由。并借用了《搜神记》中丁令威化鹤成丹的典故。隐喻并非自己没有功力,只是怀才不遇,声未达于天庭,故只化为鹤而未成丹顶。末句活用《后汉书・郭太传》典故,李指李膺,郭指郭太,是古代两位仙风道骨的名儒,借指好友唐梦赉、高珩。身为富家塾师,无缘同致仕好友唐、高等悠闲舒服地登山同游,很羡慕、很遗憾,但也很自负,除了“化鹤不成丹”句外,和诗本身就是自负的表现。

其二:

词人车马北山游,日暮携归诗句遒。

爽气长存黄叶下,逸思欲抱白云留。

重阳无酒怜新菊,九月迎霜恋敝裘。

兄弟茱萸应插遍,年年为客负清秋。

重阳节,诗词家友人们游北山日暮携诗归来,佳作的豪爽气长存于黄叶,超脱高洁的诗意欲抱白云;而我穷困潦倒,无法以酒肉招待你们。为谋生年年辜负清秋,不能与友人、兄弟子侄一起享受佳节。诗中既有对友人重阳节出游的羡慕,也有对友人佳作的欣赏与赞美,又抒发了自己处境的悲哀。重情重谊与自悲自怜的情绪浸透在诗中。这两首七律,诗意浓浓,语汇丰富贴切,严守格律,对仗工整,用典巧妙,情景交融,读后深深感受到先生怀才不遇的凄凉心境。

再看写于甲申年(1704)的七律二首:

其一:

重阳前一日作

残禾刈罢朔风吹,白草烟寒未下犁。

垅稼至芟终望雨,肩锄才释便啼饥。

愁随白发添千丈,饮断荒年益一痴。

腊底春前当何似?于今乡社已流离。

诗意是收割完了残禾后,寒风吹来,因为干旱,耕种很困难。直到秋收还在盼着下雨,才放下锄头就喊饥饿。让人愁白了头发,收秋不久就缺粮,到腊月春前可咋办呢?现在乡社已经有不少人逃荒流浪去了。蒲松龄的处境虽略优于普通农家,但在灾荒年也极为困窘。他既关心个人身家,也关心乡亲父老的疾苦,那种极度忧愁,都从这首诗中宣泄出来,极为感人。

其二:

重阳犹似去年秋,里社相看涕尽流。

逃似雁行飞不断,绪如蚕茧老方抽。

或疑是病贫非病,人未言愁我欲愁。

衰遇奇荒逸兴减,懒随年少做清游。

重阳节还与去年一样,但乡亲们相见涕泪交流。逃荒者如大雁纷离故土,灾荒年的重阳节,我愁肠百结,“或疑是病贫非病,人未言愁我欲愁”。晚年遇到奇荒,兴致大减,重阳节也懒得与少年人一起出去游玩。

写这两首诗时先生六十五岁。此时他已不再追逐科举梦,而是把梦想寄托在了儿孙后辈身上。关心并抒写民生疾苦,成为他诗词文之重点,读后催人泪下。

我六十五岁那年,重阳节前曾带儿孙随夫回乡看望亲友(老家距蒲家庄仅三里之遥)。所见所闻,感慨万千,归来依蒲公韵恭和一首,以抒情怀:

重阳犹似早年秋,里社欣看喜泪流。

百业俱兴财不断,衣食丰厚幸方稠。

脱贫致富农家喜,重教尊师后代优。

翁媪金秋多雅兴,欢随晚辈乐悠游。

重阳节还是早年的重阳节,但如今回到故乡,却是喜泪直流。新村楼房林立,乡镇百业兴旺,乡亲正在脱贫致富。教师倍受尊敬,晚辈成才者越来越多。老年人欣逢盛世多雅兴,重阳节大都快乐地跟随晚辈出游,与蒲翁当年的困境相比,真是天上地下!而这只是步入小康的开端,更美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再看蒲公的第六首七律:

重阳前一日

节近重阳叶渐红,客窗又一听飞鸿。

愁添小雨新寒后,被拥秋声漏滴中。

既为伤农忧谷贱,尤缘多累祝年丰。

苦逢敛薄加官税,民隐谁将达帝听!

这首写于丁亥年(1707),先生六十八岁。诗人在重阳节,看着日渐变红的秋叶,听着飞鸿远去的鸣声,年景不错而诗人仍忧虑难眠:既担心丰年谷贱伤民,又盼望丰年以使众多家口得温饱。最苦的是,灾年天子在各地减税,本乡贪官却偷偷加税,这民间疾苦谁又能报告给皇上听呢!宣泄了诗人“灾荒年愁,丰年也愁”的内心痛苦。一位忧国忧民的优秀诗人形象矗立在我们眼前。

今年此时,我与亲友登山归来,入夜再赏这首《重阳前一日》,依韵恭和:

节到重阳叶渐红,抬头又见过飞鸿。

佳诗再赏登山后,感念书于习作中。

国靠运筹平贵贱,民凭科技创年丰。

农逢盛世无三税,富裕祥和曲动听!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阳关三叠》 古诗词 音乐 结合

在中国艺术歌曲宝库中有这样一批作品,它的歌词来源于中国的古诗词,引用原词或在原词的基础上加以填充和变化,使古诗词与所创做的音乐完美结合,从而使得歌曲更具有表现力,在我国音乐史发展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广泛流传于古今中外的《阳关三叠》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对其内容和形式及词作与音乐的有机构合和极具个性的特色之“三叠”创作手法的分析,对于借鉴我国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创作方法,促进我国民族艺术歌曲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阳关三叠》是始创于唐代的著名琴歌,有唱有奏。歌词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为词,曲子以我国传统音乐的叠奏方式,即在重复的基础上,作局部性的即兴性变奏、展衍和发挥,曲调缠绵,感情深沉,它以极其简朴的手法,通过对送别者眼前所见景色的精心描绘,创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美的境界。

歌曲共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商调式)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每叠又分一叠加“清和节当春”一句作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叠不尽相同,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感怀, 感怀” 等处的八度大跳,和“依依苦恋不忍离,泪滴沾巾”等处的陈述,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在曲式结构上,《阳关三叠》大体上是由相互重复的三叠加上一个尾声而成。三叠中的每一叠都是由两小段构成。每叠的前一小段,除了有些小的装饰上的差异之处,基本上是相同的。三叠彼此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每叠的后一小段。在后一小段中,由前至后,从第一叠至第三叠情绪逐叠有所发展。二叠比之一叠,在前一小段与后一小段之间,多了“依依顾恋”的一句;三叠则在后一小段开始之后,才插进了长至十小节的,由羽调式过渡到商调式的一个变化之段。这一变化之段,不仅由新鲜而形象深刻的乐句构成,而且使用了新奇而突出的节奏变化,使乐句逐渐推向高潮。尾声是全曲感情的收束,也是调式的归结。该乐曲在曲式和调式的使用上,都为增加乐曲的表现力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唐代时,《阳关三叠》曾有过几种演唱形式,有用弦歌和琴歌的形式,也有用其他乐器伴奏的形式,更有被用于歌舞大曲音乐中。多种多样的演唱方式使这首歌曲在体裁形式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我们今天所见的《阳关三叠》的词已不再是王维的七言绝句诗了,它的篇幅和结构已经超出了七言绝句。它把原诗的28字改变为长短句259字,使乐曲随之起伏变化,加之反复叠唱及和声,使歌曲情感缠绵悱恻、荡气回肠,加重了惜别的气氛,增强了感染力。在具体演唱过程中,歌曲曲调变化发展似乎已成规律,但王维的原词由于演唱情境的不同,已经经过了数次的变化,具有多种唱法。

关于《阳关三叠》的三叠唱法,苏轼在《志林》中曾专门做过探讨:“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之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从然无复节奏”。我们从苏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阳关三叠》已经有了多种叠法。

叠法一: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浥轻尘,浥轻尘。(其余三句类推)

叠法二:渭城,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浥轻尘。(其余三句类推)

另据明朝《浙音释字琴谱》所载《阳关三叠》,叠法更为复杂多样,与前又有差别。此首歌曲只在第一小段用“渭城……故人”作歌词,其余六段分为(1)解木兰舟,(2)辞黄鹤楼,(3)迢遥去路,(4)恨逐来潮,(5)风吹杨柳,(6)月照汀洲。第4段里有“为功名,为功名,邮亭驿路凛零,慢敲金镫怆离情,听唱(那)阳关第四声”。这里很显然《阳关三叠》只作为第一叠出现。

清代《琴学入门》所载,更是直接标出一二三段,即三叠一段一叠。唱词大概有“(一)柳色撩人万绪纷,长条挽不得行人住,种向江头为谁春?怕听阳关第一声。(二)更尽一杯酒,阳关无故人,怕听阳关第二声。(三)浥轻尘、柳色新,一杯酒,无故人,怕听阳关第三声。”

所以概括来说,三叠的解释有两大类:一类认为“叠”在诗内,另一类认为“叠”是在原诗基础上的扩充发展。

在现存艺术歌曲《阳关三叠》中,歌词的“三叠”属于上述的第二种情况: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遄行,遄行,长途越度关津,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悲,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

(尾声)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鸿雁来宾。

自从这首琴歌传开以后,l000多年来,人们就常常用它来抒发各种离别情绪。所以“阳关”二字,在中华民族文学的词汇中,实际已成了“别离”的同义语。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为离别而赋诗填词,“伤离别”演绎出了一段段美丽的人间佳话。从古至今,“伤离别”已演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与歌曲《阳关三叠》广泛传唱及其深远影响是分不开的。

文学是借语言形式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来传达感情的艺术,艺术歌曲《阳关三叠》将两种具有不同特点的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另一种艺术境界。它的巧妙之处不仅在于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上,更在于歌词取材于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古诗词上。中国传统音乐忧郁哀婉的曲调配以古香古色的诗词,无疑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在中国艺术歌曲中,《阳关三叠》当之无愧的成为了这类艺术歌曲的典范之作,为后来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民族艺术歌曲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它的艺术成就可以证明,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拥有更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就拥有了更大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商务印书馆,2003,10.

[2]梁茂春.中国音乐通史教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m].2005,6.

[3]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1,6.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16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6.104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好古典诗词,不但能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而且还有利于丰富学生思想内涵,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然而,目前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束缚在僵化的教学模式下,初中古典诗词教学长期处于一种不佳的状态。对此,语文教师应不断尝试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重视并寻找到一条提升诗词鉴赏能力的道路,从而更好地感悟与理解诗词,为语文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反复诵读,感受韵律节奏

诵读是理解诗词的重要手段,诗不但有画面感,更有韵律节奏感,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一种诗情画意的情味。只要反复吟诵,古典诗词独特的音乐美便会被学生捕捉到,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如在讲授《过零丁洋》时,因为整首诗词铿锵有力、情感饱满,是诵读的经典之作。这是押ing韵的七言律诗,韵脚是“经、星、萍、丁、青”等字。此外根据音韵来看,平仄有规律的交错,有一种抑扬顿挫之感。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诵读,不断加深对诗词情感意味的理解,从而真正内化诗词魅力,从而充分激活口耳等感觉器官,配合学生的大脑,将音乐美充分地展示出来,古典诗词教学也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体会诗词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文章之妙,言之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更是依靠意境表达情感的重要文学形式。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由于古典诗词语言比较生涩,学生联想、想象力不足,使得初中生不易感知到诗词独特的意境之美。初中生喜欢形象可感的事物,古诗如果不能生成一种具体可感的画面,那么即使教师讲授得再精彩,也很难打动学生的心,更别说让学生去鉴赏了。

教师应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定的画面,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产生情感的共鸣,积极投入到古典诗词学习之中。如在讲授元曲《天净沙・秋思》的时候,由于年代久远,整体意境是由很多个意象所组成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很难想象到底是怎样的意境,也不易感受那种哀愁的情调,对此,教师可通过播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瘦马”“夕阳”等幻灯片,促使学生在充分阅读并分析诗词内容的同时,借助图片所创设的情境感受深深的意境之美。在多媒体辅助之下,古典诗词情境会真实地映入学生眼帘,融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样学生就也有景可说,有境可品了。

三、赏析意象,分析诗词情感

意象是解读古典诗词的钥匙,对于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进行梳理和识记,有利于初中生更好地鉴赏诗词,领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如果说意境是一座大厦,那么意象就是构成意境的砖和瓦,通过分析诗词意象,可以准确把握诗词意蕴。在鉴赏过程中,教师应抓住意象相对固定的意涵,将其分类总结阐述,然后再具体运用到诗词鉴赏过程之中。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象征坚韧、傲雪、不屈不挠等意涵,“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柳”不但表现了美好的春景,更暗含了送别、留恋、忧伤等意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的大雁象征着音信和思乡思亲、思归意涵等。教师应充分借助意象,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这也是诗词教学的侧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诗词的重要手段。

四、把握细节,深挖关键考点

古典诗词在大处讲求意境意向点染,在小处注重细节把握,这种细微之处往往是诗词教学的关键考点,也是诗词鉴赏的重难点。古典诗词往往一字千金,造语炼字,成为传世经典,为后人津津乐道。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细节进行把握,鼓励学生去捕捉诗句中的关键词,以此为突破口来解读诗词,显著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如《望岳》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与“割”运用得很精妙,能够将泰山秀美、遮天蔽日的景貌表现出来,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泰山那雄浑巍峨的姿态,那高耸入云、居高临下、云雾缭绕的泰山画面,体验到登临绝顶的开阔视野,还有诗人博怀所抒发的对泰山无限的赞美之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分析细节描写,从而达到由一字窥全诗的目的。

修辞是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中考易考内容,教师应重视修辞教学,解决这个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促使学生能够以此为突破口揣摩诗词丰富的意蕴,感悟诗词超凡的艺术魅力。如在讲授杜甫《春望》一诗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找出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解开迷题,掌握诗句中所运用的拟人修辞手法,理解修辞所达到的效果:渲染诗人感于战败的时局,内心的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痛苦的情感。

五、知人论世,把握诗人特征

古典诗词教学强调知人论世,要求鉴赏的时候应注重结合诗人的经历、创作风格和思想感情,紧紧围绕时代背景和政治文化特点,做到在“知人”和“论世”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多方面去把握诗词作品。如对《过零丁洋》的鉴赏,必须以文天祥的身世特点、时代背景为中心,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文天祥的生平事迹、思想情感,以及当时国破家亡(南宋被元所灭)的情况,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体会到诗人的哀叹,以及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精神。又如《登高》一诗的鉴赏,需要紧紧围绕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杜甫人生经历与国运艰难的情况,从而促使初中生更细腻的感受到一个爱国忧民的孤独老人的感伤。在古典诗词的鉴赏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深刻把握诗词情感。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从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等方面帮助学生建构鉴赏诗词体系,培养学生想象力,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使学生真正感悟古典诗词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五读法”;诗情;诗境

古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古诗教学的目标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古诗教学的目标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第三学段古诗教学目标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阅读诗歌,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能让学生受到古诗的激励和感染,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由此可见,把握好古诗教学,让学生易学易懂,并有身临其境之感,具有重要意义。

把握好古诗教学,通过教学实践探索,采用“五读法”教学古诗,可让学生受益匪浅。下面,我以人教版第十二册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为例,浅谈对古诗感情朗读、内容理解、情感体验、意境想象、学法指导的一些理解。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读:读通诗句,读准节奏、语调、韵律

在朗读《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时,应按照“二二三”的节奏进行,并注意读好韵脚u(吴、孤、壶)。在朗读中体会诗句的音韵美。

二读:读重点词句,领悟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前两句写景,应抓住重点词“孤”(孤独、独自一人);后两句抒情,应抓住重点词“冰心”(比喻心的纯洁),再结合注释、插图、工具书连词成句、连句成诗来理解诗意。

寒冷连绵的雨笼罩了江面,清晨送别了好友,只留下了楚山孤独的影子。洛阳的亲朋好友若有谁问起了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雅、纯洁。

三读:读出画面,体会诗情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借景抒情,应从前两句写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中读出画面:苍茫的夜雨、孤峙的楚山,清晨诗人王昌龄依依不舍送别好友辛渐,再领悟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四读:感情诵读,想象诗境

《芙蓉楼送辛渐》全诗构思新颖,淡写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这首古诗后两句抒情“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在依依惜别之际笔锋一转表达自己的志向,寄托自己的抱负。虽然被贬为江宁县丞,但以晶莹剔透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两句屹立在江天之间的楚山形成照应,表现诗人清廉正直、光明磊落、孤寂傲岸、表里澄澈、永葆高洁的高贵品格。

教学这首诗要通过反复的感情诵读,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人以话相送明志的品格。通过本诗的教学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怀,升华学生对父母、亲人、朋友的美好情感,陶冶心灵,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五读:拓展阅读,比较同类诗的异同,再熟读成诵

教学《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以后,可联系以前所学的同类送别古诗加以拓展,比较异同。如,唐代李白所写《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的是伟大诗人与普通农民之间纯洁真挚的友谊,本诗汪伦以歌相送,诗人李白运用夸张手法重在抒发依依惜别之情。又如,唐代诗人高适所写《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诗句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鼓舞人心。本诗诗人以话相送,重在劝勉、激励友人。唐代诗人李白所写《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将依依惜别之情寄托于自然景物赏心悦目的春景之中,情景交融,作者以目相送,重在借目送友人孤帆远去,江流天际,歌颂真挚深厚的友谊,充满了诗意送别。此时,我再作进一步要求学生诵读《芙蓉楼送辛渐》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在古诗词教学中,应从学生和文本出发,紧扣古诗特点,紧紧抓住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想象诗境,走进古诗教学,开创古诗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