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质男人

气质男人

气质男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六月庆典》;黑人男性气质

Abstract: The inhuman slavery and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American society caused the lost and depressing black masculinity. Thus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the black men to construct their own black masculinity. Black males in American society should not accept the “hegemony masculinity” supported by the whites all the time. For this kind of masculinity reflects deep patriarchal culture and serious sex role color. The constructed black masculinity in Juneteenth is a kind of courage; it is not the sheer violence or a power to conquer or control others. It is courage to defend black dignity and shoulder responsibility.

《六月庆典》(Juneteenth)是拉尔夫・埃里森继《隐形人》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主人公亚当・桑瑞德是一个由黑人牧师抚养长大的混血种人,他背叛黑人民族,忘却了自己的身份。他宣扬种族偏见,成了迫害黑人的政治魔鬼。因此,他被亲生儿子击伤,危在旦夕。令所有人感到惊讶的是,桑瑞德在临终前请求见一位叫希克曼的黑人牧师。牧师被请来,两人单独交谈。原来这位美国参议员是一个白人妇女和一个身份不明的黑人所生,但白人妇女却诬陷说孩子的父亲是希克曼惟一的兄弟巴布。巴布被处以绞刑,然后这个白人妇女将孩子留给了希克曼。

真正的男性气质几乎总是被认为是从男人身体内产生的―它内在于男性身体或者是表达出男性身体的某些东西,它和女性气质相对照,也就是说男性气质实际上被定义为非女性气质。男性气质涉及勇气,敢于面对挑战和冒险,有责任感,还具有暴力倾向等。一个没有男性气质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性格平和而不暴烈,柔顺而没有支配性,几乎不会踢足球,对性的征服不感兴趣,诸如此类。康奈尔在《男性气质》(2003)一书中指出:男性气质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中有着不同类型,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有支配性,从属性,共谋性和边缘性四种类型。

气质男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众传媒;性别气质;性别气质多元论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伴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在类别上的爆发式增长,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增进,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不同文化中表现出的性别气质,同时,刻板映象中的传统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都受到了较大冲击。2005年,在北大、清华等校园论坛(bbs)上,出现了一位“芙蓉姐姐”,此人自称是美女与才女,不仅面容姣好还饱读诗书,不禁让人产生许多关于美好女子的遐想,然而,露骨地夸赞自己的美丽、姿态妖娆、夸张的S型身材秀的照片却让看客们唏嘘不已,许多人给“芙蓉姐姐”的博客留言:“丑人多作怪”、“长得丑身材差,就是哗众取宠的小丑”、“这女人真是不要脸,还要来网上秀”等等,诸如此类贬低的骂声一片,也是在这一片骂声中“芙蓉姐姐”从默默无闻的草根一跃成为网络红人,在人们的骂声和争议中连续两年获得年度网络红人的称号;无独有偶,近十年来,韩国电视业、娱乐业进军中国市场,韩国电视剧中的男性一样饱有坚强、刚毅的性格品质,同时不失温柔体贴,注重外在仪表的装扮,也像女性一样重视身体和皮肤的保养等,韩剧中的男性塑造了一种关于男性新的形象气质,男人不再是冷酷无情而大男子主义的,这让许多女性深陷韩剧的“温柔陷阱”;娱乐选秀节目中,女歌手李宇春引起及其中性的打扮而出名,并被网友们戏称为“春哥”,无论是舞台表现风格还是外在仪表,李宇春始终在以男性的外在仪表装扮自己,用女性的身体来承载部分男性气质,不管是出于其自身的偏好还是娱乐业噱头的需求,这种尝试在其影响力上都获得了难以忽略的成功。

“性别”并不只是用来指代男女在生理上的天然差异。男女性别的二元分类,一方面表现了男女在生理结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也对男女在其外在仪表、社会规范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划定了界限,男女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地性别气质,这些性别气质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一步成为社会规范并形成了人们对性别的刻板映象。性别的刻板映象认为“男性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内在于男性身体,或者说是表达出了男性身体的某些东西,故男性被赋予了工具性特质”,男性被贴上了刚毅、坚强、智慧、粗狂、理性等性别标签;男性在社会生活中所担当的角色,如父亲、领导人、决策者、工程师、医师等,与男性气质的形成相互影响,对男性气质给予的责任心、胆识、稳重、孔武有力等方面的要求,因此,男性气质被刻板化为一种阳刚气质,对外在仪表的重视、心思细腻、有耐性等特质不被看做是男性应有的特质。刻板映象中的女性气质似乎与男性气质截然相反,女性被赋予了情感性特质,被认为是含蓄的、矜持的、注重容貌与姿态、温柔、细致等,在社会生活中也多扮演母亲、护士、教师、服务员等需要更多情感投入而细腻的社会角色。然而,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普及化和大众传媒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上述打破传统性别气质刻板映象却获得成功的事例让我们看到,社会性别虽然还保持着男和女的二元划分,但是在性别气质上却涌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性,性别气质并不完全与性别划分相一致,甚至截然相反。无论是颠覆女性优雅而自持、聪慧而谦虚的传统性别气质的“丑女”形象,还是在罗伯特・布兰农关于男人就是“不带女子气的、坚毅果敢的人以及严厉教训对手的人”的男性气质刻板映象中添加了些许女性气质特征的“美男”,这种反差式的成功不仅仅是娱乐炒作的结果,它还投射出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于性别气质形成及其社会化的影响。本文围绕大众传媒所塑造的颠覆传统性别气质的“丑女”、“美男”展开,结合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相关理论和西方关于性别气质的已有研究,旨在探讨大众媒体对于现代社会中的性别气质建构的影响。

二、女性主义媒介研究与性别气质理论

女性主义研究起源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女权主义是个人主义的一个分支,是西方父权制残余同西方个体化发展的矛盾而冲突的产物。在女性不仅被划分在以家庭为代表的私人领域,使之与男性为主要活动领域的公共领域性格里,而且还被认为“只要扮演好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也是以性别角色为基础形成性别气质的起源。媒介生产可以看做是在一个媒介文本里对意义进行编码的过程,在社会性别和媒介研究的语境中,自然就涉及社会性别话语如何在媒介中被编码的问题。有一种论调认为,媒介机构是一种意识形态工具,生产者单一的推崇社会性别歧视、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内容,然而,这一观点并不全面,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总是把重点放在女性传播者的地位、经验以及观点方面,而忽略了他们实践自身角色的具体社会情景。大众传媒也在持续不断地为我们社会性别的刻板映象,而向我们输出这些有关刻板映象的信息有两种途径:内容分析和符号学。内容分析就认定媒介内容“毫无疑问地”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类型和范畴,而符号学分析则对媒介内容中的主体性、道德和美学的维度进行审视。以网络为新媒介的今天,简短的信息传递更多的则是从符号学的意义上对信息进行的再现。

西方传统思想中的二元论倾向使得对性别气质的最初探讨也是由此思维模式中来的。在这种思维模式之下,性别气质被认为是与生俱来的、由生理决定的、本质主义的,是以男女两性的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为基础,一整套固化的、强调两性对立的行李特点和行为举止。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强调男性的性别特征和男望是话语参照的中心,而之后的女权主义者则批评这一观点,认为它将女性从话语和权力的中心驱赶了出去,使女性处于附属于男性的地位,女性在性别气质研究中被逐步边缘化。性别角色理论关于性别气质的研究认为,男人或者女人都将扮演人们对于某一性别的一整套期望并遵守这一性别的规范,形变角色理论区分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不同,与男性联系在一起的是控制权、进取心、主动、效率、理性、抽象认知等,而与女性气质联系在一起的,则是自然感情、亲和力、被动等。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性的本质主义、弗洛伊德关于男望中心的讨论,还是社会角色为基础的性别气质划分,对两性气质的描绘是两分的、对立的,对男性气质的描绘与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十分接近,女性气质与之相较则是次等的、依附的。

对于性别气质二分法的批判主要有性别气质的建构主义。以激进派女权主义、同性恋女权主义、福柯等为代表,认为男女两性的思维、行动和互动主要由他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决定,并非与生俱来,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理解性与性别气质。性别气质的建构主义理论试图超越性别气质的二分法,但是它只是代表女权主义者的一种呼喊,在本质上并未实现超越,直到性别气质多元论的出现。德里达首先对性别进行了解构,认为不应该将性别差异理解为性别对立,而性别气质的多元论观点则认为每个个体的性别气质都有多种可能,提倡一种“雌雄同体说”,认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再决定自己的性别气质时都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三、解读“美男”、“丑女”的传媒形象

女性主义大众传媒研究假设了这样一个信息的传递程序,即“发送者――信息――接受者”。大众媒体凭借这个程序向更多大众传播特定的、有关社会性别(如刻板形象等)的信息。大众传媒是从接受者那里获得信息,了解接受者们需要什么的信息,对于传统的性别气质,人们都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而扮“丑”的“芙蓉姐姐”、“小沈阳”们满足了大众对于传统性别气质需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有所改变的需要。我们从这些性别气质反差而取得成功的实例中看到一些共同点:首先,不管是“芙蓉姐姐”以女性身份来丑化女性,还是“小沈阳”以男性身份来扮演女性,最终都是对女性气质的极大丑化和变革。我们在这样的对比中能够看到,与男性气质相较,女性气质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其次,相比较而言,人们对于女性气质改变的接受度要高于男性气质的改变。李宇春作为女性做偏男性的外在装扮时,更多人认为可以接受,甚至觉得是时尚的表现,并受到了很多年轻女性的追捧;但是,当男性做女性打扮时,则大部分人表现出了鄙视、怀疑的态度,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甚至一些男性表现出关爱自己的皮肤、身体和身材时,也被认为是缺乏男子气质的。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女性气质在一个社会中并不是相对稳定的,并且人们习惯性的接受女性气质的改变;而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似乎男性气质在社会中相对固定且稳定,而当男性气质发生改变的时候,改变后的男性气质并没有像改变后的女性气质一样容易被接受,那么,男性气质的难以改变也从侧面反映出男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第三,西方父权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是将妇女置于(男性)受众的凝视之下,作为被观看的对象来展示。妇女始终在男人的凝视之下,那么,也必然去迎合男人们的审美标准,这也是女性气质容易发生改变而男性气质相对稳定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大众传媒一方面为人们塑造性别气质的分类标准和特质,另一方面也在不断颠覆着其原有的标准。虽然媒介文本所编码的女性气质、男性气质、社会性别铺天盖地,但并不能作一致的解读,而且指涉的概念和迷思也是异彩纷呈。

虽然男女在生理结构上有显著的不同,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男人,也不存在绝对的女人,对男性和女性的二元分类将人们禁锢在了由生理差异所造成的社会差异中,大众媒体中的“丑女”、“美男”正是对打破性别气质二元分类的大胆尝试。男性和女性被区分为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人,而在大众传媒这一场域中,人们更直接接触到的是人们表现出的性别气质。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决定我们性别的不应该是男女的生理性别,而是每个个体所拥有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比例,如果男性气质多于女性气质,那即使是生理上的女性也可以被看做是男性。以反差的方式表现性别气质在大众传媒中所取得的成功,正式把握了这种性别气质多元论的观点,每个个体的性别气质并不是绝对固定,人们有选择自己性别气质的权力,而对于性别气质的刻板映象并不是衡量他人性别的唯一标准。不管是性别重建还是人们饱有对性别气质的刻板映象,性别气质多元化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包容且宽阔的视角,事实上,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确实具有两性气质的一些特点,其差异仅在程度深浅而已,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发展为人们展现性别气质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场域,一方面人们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不断接受新的性别气质特征;另一方面,人们也在不断审视自己和他人,这又对大众媒体构建性别气质特征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荷]凡・祖伦.女性主义媒介研究[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美]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上海:三联书店,2009.

[4] 郑军:“都市美型男”风潮下的性别气质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5(12).

[5] 盖源源.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芙蓉姐姐现象[J].湖南大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6] 梁童心.西方性别气质研究综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8).

[7] 宋岩.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社会性别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12).

[8] 李孝英.波伏娃《第二性》的解读:女性气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内涵及表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9).

气质男人范文第3篇

摘要: 康奈尔的社会性别研究由女性主义开始,集中在男性气概的研究领域。她认为女性气质和男性气概都是在社会性别秩序三重关系下建构起来的。作为当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男性研究专家,她认为男性气概是在实践中建构的,它可以分为支配型、从属型、边缘型、共谋型四种类型。康奈尔还从全球化、地理差异、男性气概的危机趋势等方面对社会性别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图分类号:C913.14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4-2563(2008)02-0010-06

Connell and Her Gender Perspective

FANG G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of 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t th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Keywords: Connell, masculinity, controlling type of masculinity

Abstract: Connell's study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masculinity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She suggests that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 are established under a three ways relationship of the gender order. As a most well known scholar on men's studies, she argues that masculinity is constructed in social practice and can be distinguished in four distinct types: from the controlling type, to the subordinate type, and to the marginalized type and the conspiracy type. Connell has contributed to gender studies based on her assessment of crisis in masculinity as it occur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despite regional differences.

康奈尔(Raewyn Connell)在当代西方社会性别研究领域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她的研究涉及女性主义、男性气概、教育、社会阶层等许多领域,但她对男性气概研究的贡献最为社会性别研究界所推崇,是当今世界在此领域影响最大的学者。她认为女性气质与男性气概是相互影响而存在的,社会性别研究不能忽视男性气概,针对男性气概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妇女研究及女性地位的改善。

一、康奈尔其人

康奈尔,原名Robert William Connell ,或者Bob Connell ,现名Raewyn Connell,1944年1月3日出生于澳大利亚的悉尼,生理性别为男性,但因其已用女性身份生活,故此文称之为“她”。康奈尔现为澳大利亚国籍,曾结婚,后丧偶,现独身,有一个已经成年的女儿。

康奈尔1966年获墨尔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1970年获悉尼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那以后,她先后在佛林德思大学、哈佛大学、麦考瑞大学以及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等大学任职,现在悉尼大学任职。

康奈尔是著名的社会科学家,在社会学、教育学、性别研究、政治科学和历史研究中都非常著名,她因为在性与性别研究中的卓越贡献而获得过美国社会学联合会的奖励。在澳大利亚社会学联合会公布的影响澳大利亚社会的最重要的10部社会学著作中,康奈尔一人便占了4本。

康奈尔的代表著作有:《性别和权力》(Gender and Power,1987)、《男性气质》(Masculinities,1995)、《男人和男孩们》(The men and the Boys,2000)、《性别》(Gender,2002),等等。

早在《性别和权力》一书中,康奈尔便提出了父权制结构中社会性别秩序三重关系的论述,深刻影响了社会性别,特别是女性学的研究。而在《男性气质》一书中,康奈尔进一步发展了她的理论,应用到男性气概的研究视域,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男性气质》一书已经被翻译为意大利文、瑞典文、德文、西班牙文和中文,是男性气概研究领域被引用最多的著作。男性气概,相对应的英文词是男性气质,康奈尔使用复数形式,是因为她认为男性气概是多样的,不同文化、种族、阶层的男性,男性气质是不同的。但是,并非所有的男性气概研究者均认同这一点。长期以来,社会性别的研究均集中在针对女性的研究上,社会性别研究几乎等同于女性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20世纪80年代,能够与女性研究相呼应的男性气概研究(简称男性研究)才开始出现,而康奈尔使这一研究领域形成规模。直到今天,她仍然是男性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

康奈尔在其他一些研究领域也影响重大,《制造差异》(1982)深刻地影响了澳大利亚的教育平等,《性别和权力》(1987)发展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社会性别理论,近年来,康奈尔在研究全球化中的过程中修正了这一性别理论。

康奈尔还是社会发展与阶级领域的重要学者,与人合作出版《澳大利亚历史上的阶级结构》(1980)。此外,多年来她还投身于工人运动与和平运动。

康奈尔的青年时期正值欧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风起云涌的各种社会运动的高峰期,女性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均深刻地影响了她。这使她的理论继承了社会批判的立场和视野,在知识生产上有强烈介入社会的倾向。

康奈尔是联合国男性参与和角色变迁委员会的灵魂人物,领导在全球范围内关于如何将研究应用于男人和男孩群体,以推动性别平等的工作。

丧偶之后,中年的康奈尔实践着她自称为“社会性别转换”(gender transition)的生活,生理性别为男性的她以女性身份出现,穿女装,用女性化的名字(Raewyn Connell),身份证件等法律文书上也改为女性。因此,准确的说法是,康奈尔是一位“跨性别”者。有女性主义者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康奈尔的“变性”是妇女研究领域“重大的损失”,不仅缺少了一位男性同盟者,还会有人说:看,女性主义多么可怕,把一个男人变成了女人!

康奈尔强调说,她不认为自己“社会性别转换”影响了她的学术价值。她说,一个学者的学术价值在于公共领域,而和她的私人生活无关。但是,康奈尔也提到,她的社会性别转换可以帮助理解为什么她致力于性别研究。①

显然,如果我们在解读康奈尔的学术思想时,不提及她的跨性别身份,将失去一个理解她的思想的重要视角。我们有理由认为,跨性别经验使康奈尔得以穿透经验主义与本质主义的迷思,性别跨界经验和主体的不断自我询问不但使她的理论提问常切中核心,而且会提供她思想上源源不断的创意源泉。但是,如果我们过于局限于她的跨性别身份,过分强调和看重这一经历对她的学术思想的影响,则似乎又要坠入生物本质主义的框框中。一些女性主义者认为男性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女性主义者的时候,便是基于这样的生物本质主义。

因为汉语世界男性气概研究的起步较晚,所以康奈尔只有两部著作被译成中文,一部是台湾书林出版社出版的《性/别:多元时代的性别角力》,再一部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男性气质》(Masculinities)。 ②2006年,台湾高雄医科大学性别研究所曾请康奈尔去做了一次讲座,这是康奈尔与汉语世界学者的第一次直接接触。

二、社会性别秩序中的三重关系

康奈尔的男性气概理论,是建立在她关于社会性别秩序三重关系的理论基础上的。

康奈尔在《性别与权力》一书中,提出了社会性别秩序三重关系的理论,这一理论最早为女性研究所采用,后又在男性气概研究中普遍使用。

康奈尔提出一个相互影响的社会层面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性别秩序,即遍布全社会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之间的权力关系模式,主要涉及的是生产关系(分配工作的方式)、权力关系(男人控制女人以及彼此控制的方式)和情感关系(cathexis)(人与人之间形成依恋和纽带的方式)。马尔科姆・沃特斯(Malcolm Waters)评论:“康纳尔的三分法对应于经济、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区分,这是社会学中一种广泛存在的区分,经常会在黑格尔派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中有所体现。”[1](P296)

生产关系:工作的分配形式方面,性别分工是常见的,结果是男人控制财富。这种分工存在于复杂的机制当中,将妇女分流到权威水平低下的非熟练职业中。劳动隔离既出现在职业当中,即指派给妇女的任务不同于男人,也出现在职业之间,即各种职业往往具有特定的社会性别倾向。这种劳动分工根本上是与谋取利润的过程联系在一起的,最终是妇女的亏损积累和男人的利润积累。

权力关系:权力关系的主轴是女性的整体从属性地位与男性的统治,这一结构也就是妇女解放运动所说的男权制。这一普遍性结构已经发生了许多局部变化,但仍然存在着。在所有的社会中,男性权力都有一个核心,其体现为:男性控制着组织化强制的各项制度,包括警察、法庭、军队,等等;男性控制着经济生产的主要工具;男性控制着国家机关;以及强调对物质世界实行身体支配的工人阶级文化。

情感关系:在这一点上,康纳尔探讨的是社会成员“与对象之间倾注感情关系的建构”,或者是爱恋关系、渴求和个体间形成特定结构的方式。异性恋的正常结构模式是,妇女以一种不同于男人的方式,成为欲望的对象,就此具有了性别。因此,异性恋的夫妻关系是按其理想形式而安排的,即以下两方之间的交互关系:强劲的男人争强好胜,不断进取;迷人的妇女善于表达,料理家务。[2](P191)

这三个结构性层面在不同的制度中有不同的组织方式:例如,在家庭中,丈夫的权力是与其职业生涯相联系的,也是与妻子在家庭分工中主要作为孩子抚养者的角色期待相联系的;同时,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授权男人在情感关系中加强其支配地位;在街道这样的情境框架下,通过从身体上和情感上对妇女的滋扰,既公开展示了妇女的家庭属性,又公开展示了她们的受害过程。在这些制度中,社会性别方面的各种关系丝丝入扣。[1](P296-298)

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对康奈尔上述三重关系有如下的概括:“劳动是指劳动的性别分工,即包括在家庭内部(如家务和养育孩子),也包括在劳动力市场(职业隔离和不公平报酬一类问题)。权力是通过机构、国家、军队和家庭生活中的诸如权威、暴力和意识形态等社会关系起作用的。是指私密、情感和个人生活中的动力学,包括婚姻、和孩子养育。”[3](P150)

康奈尔指出,三个互相影响的社会层面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性别秩序,即遍布全社会的男性气概和女性气质之间的权力关系模式。在这三个领域中树立起的性别关系,被以一种特别的性别秩序在社会的层次上组织起来。

康奈尔认为,“男性气概不是一个孤立的客体而是一个大结构的一部分。”[4](P91)男性气概是在上述三重关系下,在实践中建构起来的。建构强调的是动态的状态,是相互的建构,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作用。

三、在实践中建构的男性气概

有了以上关于社会性别秩序三重关系的论述基础,康奈尔在研究男性气概的时候,便将其应用到这一新的学术领域。在1995年出版的《男性气质》一书中,康奈尔详细阐述说:男性气概是在实践中的建构,而实践是在社会性别秩序三重关系下的实践。

与性角色理论将男性气概与生理差别作简单的连接相反,康奈尔认为,男性气概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建构出来的。她说:“不管我们怎样划分我们的社会世界,也不管我们选取什么样的分析单位,我们都可以发现实践的性别的形构实践。”[4](P99)

康奈尔通过下述三个分析单位,来考察男性气概在其中建构的机制:

第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康奈尔采取的方法是进行生命史研究,其中又特别加入了对身体实践的研究;

第二,符号实践,即话语、意识形态以及文化的一面,这种符号实践活动可能比任何个人的生活都延续得 长久;

第三,性别建构的场所,即国家、工作场所和学校等机构。[4](P99)

康奈尔认为,男性气概和女性气质是“社会建构的”或是“在话语中形成的”,“性别的常识性知识绝不是恒定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实践中的理性认识,通过这些实践,性别就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或‘完成了’”。[4](P7)

而实践,是在生产关系、权力关系、情感关系这三重社会性别秩序关系中的实践。这并不是说,三重关系决定着实践,二者是在实践中相互建构的关系。

一个人的男性气概,便是这样在实践中形成的。男性气概影响着与性别有关的行为方式,因此也就会在性别关系中得到体现。

四、男性气概的四种类型

在《男性气质》一书中,康奈尔将实践中建构起来的男性气概分为四种类型:支配性(hegemony)、从属性(subordination)、共谋性(complicity)、边缘性(marginalization)。这些均是男性气概的不同表达方式,而这些方式间存在着等级,它们共同建构着现代西方性别秩序中的主流男性气概模式的种种实践和关系。

支配性:支配性男性气概被认为是男性气概的“理想类型”。一个集团可以凭借支配性男性气概来声称和拥有在社会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支配性男性气概是男权制用来保证男性统治地位和女性从属地位的形构。并非具有男性气概就具有了权力,当文化的理想与组织机构的权力达成一致时,支配性才能建立起来。这种权力可能是个人性的,也可能是集体性的,商界、军队、政府高层提供了获得这种权力的样板。当维护男权制的条件变化时,特定男性气概统治地位的基础就动摇了,男性霸权是一种历史性的可变化的关系,它的兴衰是男性气概的一个核心要素。

从属性:支配性与整个社会的主导文化有关,在这个总框架中,存在着不同男性群体之间的具体的统治与从属的性别关系。男性中也有性别等级,同性恋就处于最底层,其处境类似于女性。一些异性恋男人也被从合法性的男性气概圈中驱逐,处于从属的地位,如贫穷者。

共谋性:能够从各方面严格实践支配性男性气概的男性是相当少的,但大多数男人从支配性中得到好处,这是男人们普遍从女性的整体依附中获得的。某些人一方面谋取权利的利益,一方面又避开男权制推行者所经历的风险,这类人的气质就是共谋性男性气概。婚姻、父道以及社区生活经常要与女人做出广泛的妥协,而不是裸的统治或者说一不二的演示。

边缘性:边缘性是性别与其他结构,如阶级和种族的相互作用发展出的男性气概之间的进一步关系。占统治地位的男性气概与从属阶级或种族集团的边缘性男性气概之间存在关系,比如,黑人男子具有从属性,而富有的黑人明星,则显示边缘性。[4](P104-111)

对于上述四种男性气概,吉登斯称之为“一个组织清晰的性别等级制”。但吉登斯也注意到,康奈尔反对性别关系是固定的和静止的观点,性别关系是易于被改变和受到挑战的,即“人们在不断地调整性别认同和性别观。”[3](P153)

一方面,上述四种男性气概是人们可能实践的四种性格类型,但是,另一方面,多元男性气概不等同于性格类型学,对男性中的性别关系的关注需要动态的分析。也就是说,四种类型不是僵死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存在。康奈尔曾说:“支配性男性气概和边缘性男性气概不是固定的性格类型,而是在变化的关系结构殊情形下产生的性别实践的形构。任何有价值的男性气概理论都必须对这种变化的过程给出说明。”[4](P111)

吉登斯这样评价康奈尔:“他的理论在社会学界特别有影响,因为他把父权制和男性气概概念结合为一个性别关系的综合理论。在康奈尔看来,男性气概是性别秩序的重要部分,不能同性别秩序或者同与之相伴的女性气质分开理解。”[3](P149)

五、男性气概的历史与地理差异

康奈尔曾指出,性别关系总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场所形成的,男性气概也是一样。她考察了当代西方男性气概形成的历史,包括文艺复兴的影响、新教改革的影响、个人主义、殖民战争、殖民贸易、作为商业资本主义中心的城市的发展、大规模的欧洲内战,等等。“性别关系的结构是随着时间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历史记载中,这种变化普遍被认为是来自社会,性别外部――技术或阶级等动因。但是变化也会从性别关系内部产生。这种变化的动力和性别关系一样的久远。但是,在最近两个世纪中,随着性别和性的公共政治的出现,这种变化的动力已变得更加明确。”[4](P112)

性别关系会随着时间而形成和变化,社会的、性别外部的(技术或阶级等动因),均会引起性别变化。“我们有必要排除在用法上将男性气概作为一个固定的、跨越历史的模式。因为它无视了性别的历史性,无视了男性气概在社会影响中不断变化的大量证据。”[5](P838)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越来越重要,跨国界舞台对男性气概的重要性被论及。这些研究无法回避下面的框架,即对男性气概的研究需要三个层次:

第一,地方的:在面对面互动的场景中建构,如家庭、组织以及最亲近的社区。人类学田野与生活史研究是代表。

第二,地区的:在文化和国家层次上建构。人口研究、政治研究和话语研究是代表。

第三,全球的:跨地区的、全球政治的、国际商业和传媒的,如刚刚出现的男性气概与全球化关系的研究。

全球化影响地区的与当地的社会性别秩序,同时地区的社会性别秩序提供的文化原料被全球化进程所采纳,并且也可能对地方的社会性别发生重要影响。但是,全球性的决定力常被高估,而对它的抵制,以及我们可以称之为地区性的能力常被忽视。

社会性别上全球动力的影响力在增大,有证据显示,这一过程也就是经济重建的过程、远距离移民的过程、发展议题引起的动乱对男性气概和女性气质重建的过程。全球化对非西方国家男性气概的影响则更受到注意。西方的男性气概,通过殖民经济、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劳力输出、跨国际媒体,等等,对非西方国家施加深刻影响。加入全球经济与全球文化,必然改变本国的性别现状,也导致重构男性气概。在这一过程中,不单是男性气概被重构,女子气质也被重构,而女子气质的重构也影响到男性气概的重构。[6](P71-89)

六、父权制危机或男性气概危机

当今西方社会,一些学者认为存在着性别危机,或者说是父权制危机。在父权制的体制下,支配性男性气概便是受推崇的男性气概。对于危机说,康奈尔提出,危机预先假设了一个紧密结合的系统的存在,这个系统被危机的后果所破坏或修补,而男性气概是一种处于一系列性别关系中的实践形构,所以我们只不过是面临着走向危机的强烈趋势。

康奈尔说,当前西方社会支配性的男性气概衍生出一系列从属性和边缘性的男性气概。这种变迁的原因,她归纳为三点:“女性对性别秩序的挑战,工业资本主义中性别分化的积聚过程,以及帝国的权力关系。”[4](P268)

男性气概的危机趋势呈现出三种形式:

第一,制度化危机(crisis of institutionalization)。在这一点上,康奈尔的意思是,传统上支持男性权力的制度,即家庭和国家,正在逐步瓦解。由于在离婚、家庭暴力和方面的立法,以及税收和养老等经济问题,男性支配女性的合法性正在减弱。

第二,性危机状态(crisis of sexuality)。在这一危机中,异性恋的主导地位不如从前了。女性和同性恋者的力量不断增长,使得传统的霸权男性气概承受着压力。

第三,利益形成危机(crisis of interest formation)。康奈尔认为,社会利益有了与现在性别秩序相矛盾的新的基础。已婚妇女的权力、同性恋运动和男性中“反对性别歧视”态度的增长,都对目前的秩序造成了威胁。[3](P154)

康奈尔认为个人和群体的行动能够带来性别秩序的改变,男性气概的危机倾向可以用来消除性别不平等。她说:“全球性的性别关系的巨大变化带来了实践中的极其复杂的变化,男人和女人都必须奋力把握住这种变化,没有一个人可以在这场变化中充当一个纯粹的旁观者。”[4](P118)

气质男人范文第4篇

晓楠是个6岁的男孩,是一个让老师和家长放心的好孩子。但是,最近晓楠却遇到了麻烦——男孩子不愿和他一起玩了。前几天,晓楠要和一个男孩一起玩,这个男孩却说:“我不和你一起玩。”“我们不是好朋友吗?”晓楠困惑地说。“以后不和你是好朋友了,你经常和女孩在一起玩,大家说你像个女孩子。”这个男孩说完,就跑去找了另外的一个男孩。晓楠心里感到了一种没有过的难受,他把心里的难受诉说给妈妈听。

晓楠妈妈是一位知识女性,一直自认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但是,听了儿子的诉说,自己也陷入了困惑:莫非儿子成长出了问题?为此,第二天晓楠妈妈来到了我的心理咨询室。晓楠妈妈讲述了晓楠成长的一些故事。

晓楠是家里的独生子,但是从小并不孤独。姥姥家里有个比他大三岁的小表姐,小表姐成了晓楠的玩伴。有时候,两个孩子玩过家家游戏,表姐当妈妈,晓楠当爸爸,一个娃娃成了他们的宝贝。在玩耍过程中,两个人共同细心地照顾他们的宝宝。晓楠的妈妈看了后,心里虽然感到好笑,却也觉得这很好,可以培养孩子细腻的感情。

晓楠的确是个感情很细腻的孩子。还是在幼儿园的时候,晓楠养了一只蛐蛐。每天回来,晓楠都会悉心地照料他的宝贝。可是,有一天他发现蛐蛐竟然死去了,晓楠伤心地哭了好久。晓楠妈妈看在眼里,心里一阵欣慰,细腻的感情,善良的心地,儿子将来会成为一个好人。

晓楠虽然是个文静的男孩,但他并不懦弱。去年的一个周日,因为有事,家里所有的成人整整一天没有回家。很晚才回家的妈妈,担心晓楠这回一定哭鼻子。没想到,晓楠居然在家里很好,中午自己在冰箱里找了东西来吃,还把屋子整理了一遍。妈妈问:“害怕了吗?”晓楠拍拍胸脯:“咱是小小男子汉!还怕?”

晓楠的人缘也挺好。晓楠妈妈不主张男孩女孩要划清界限的教育。所以,晓楠不光有好些男孩子伙伴,还经常和女孩在一起玩。可是,晓楠的诉说,让妈妈心里没底了:莫非我把儿子培养了一个女孩子?莫非我的家教出问题了?

认识“双性化气质”

晓楠妈妈的家教是否真出了问题?

近年来,心理学界有人提出了“双性化气质”概念,认为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往往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对此问题做过专门研究。

男女双性化到底好不好?贝姆等人在研究中看法是: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在很多情况下能做得更好些,因为他们既有女性气质又有男性气质。就是说,男女双性化的人在性别角色心理特征上,往往占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两个方面的优势。至少,在心理特征上男女双性化的人没什么不好。

在回答男女两性为什么始终在相互寻找,不可遏止地要结合为一体的问题时,柏拉图有过这样的解释:很早的时候,人都是双性人,身体像一个圆球,一半是男一半是女,后来被从中间劈开了。所以每个人都竭力找回自己的另一半,以重归于完整。我们也许以为这是幼稚的戏言。现在想想,原来有着深刻寓意:无论是男性气质还是女性气质,孤立起来都是缺点,都造成了片面的人性,结合起来便都是优点,都是构成健全人性的必需材料。两性气质的区分仅是相对的,从本原上说,它们并存于每个人身上。一个刚强的男人也可以具有内在的温柔,一个温柔的女入也可以具有内在的刚强。一个人越是蕴含异性气质,在人性上就越丰富,在人格上就越完美。柏拉图的寓言与心理学的结论竟如此地不谋而合。

最近,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不仅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大多较为片面,而且智商、情商都较低,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而且追踪研究发现,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里,更多占据优势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不必再固守传统的定型化的性别角色模式,而应给男女双性化气质多一些宽容和肯定。这并不妨碍男孩成为一个好男人,女孩成为一个好女人。正是顺应男女双性化

气质的新理念,当今世界的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开始日益流行着一个崭新的家庭幼儿教育模式——双性化教育。

如此说来,晓楠妈妈的担心是多虑了。晓楠并非男孩变成了女孩,只是表现出双性化气质特征。这应该说是晓楠妈妈“双性化家教”的成功。对于男同学不愿意和晓楠在一起的心态和说法,不过是性心理发展的暂时表现。上小学后,男女孩大多开始进入了异性排斥疏远期。因而由过去的两小无猜,变成和异“划清界限”了。于是,对晓楠和女孩没有“划清界限”的表现不能接受了,于是,说他像个女孩子。晓楠妈妈不妨继续之前的双性化家教,继续让晓楠和男孩女孩都友好交往,过了这段,男孩一样可以接受他。

“双性化”教育要点:

首先,在观念上不宜将气质特征区分过清。不少性格气质特征,如热情活泼、独立自主、坚忍不拔、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无私善良等,应是男女都须具备的,家长在培养孩子时应兼收并蓄。这正是“双性化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不论男孩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比如,男孩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

再次,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孩子向异性学习应通过自然而然的接触,应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一起玩耍的机会。在我们的文化中,特别要注意支持和引导男女孩的交往,这是健全人格的一条必由之路。在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时,与异往的时候,必须顺其自然,切忌威逼强迫,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气质男人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男性学;男性气质;父权文化

Response to Ecofeminism at Viewpoint of Men’s Study

Abstract:

Ecofeminism claim that the female care more about the nature, while the masculinity is not eco-friendly at all;masculinity induces the de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and ecocatastrophes. And ecofeminism still keeps queries about development. From men’s study viewpoint, the male should admit that "traditional masculinity" bring on the destruction to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it should also be pointed out that patriarchy culture is the lord of the destruction who has figured the traditional masculinity and makes the male trapped in it and hurt as well as the female. Being able to redound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n’s study encourage the male to overset the oppression of the patriarchy,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hand in hand with the female. An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ecofeminism and men’s study reserch w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 of China is constitute.

Key words: ecofeminism ;men’s study;masculinity; patriarchy;

女性主义在二十一世纪已经浸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女性主义的思维方式不仅对社会科学各领域,而且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也发生了重要的影响。环保领域也不例外。女性主义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和思潮,生态女性主义思潮对生态、环保的界入,以其对父权文化一贯尖锐的批判姿态,给绿色革命打上了清晰的性别烙印。

作为对女性主义进行回应而促生的男性学,面对生态女性主义,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出相应的回应。但是,就中国而言,男性学本身还是一片空白,就国际社会而言,男性学对生态女性主义的回应至今也仍呈现失声之态。

一,生态女性主义基本理念、本土化问题及质疑

所有女性主义都反对男性中心论(androcentrism),生态女性主义同时反对人类中心论(anthropocentrism),认为人统治人的思想,派生了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而二者都是应该废除的。

生态女性主义有这样两种提法,一种是女性主义的生态学 (the ecology of feminism) ,再一种是生态学的女性主义 (the feminism of ecology)。生态女性主义起源于20世纪七十年代,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学界对生态环境之关注的影响。事实上,1962年,女性学者Rachel Carson出版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便被认为掀起了“一个永不消退的环境意识浪潮”。1974年,F奥波尼出版了《女性主义或死亡》一书,书中首创了一个新词――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直接的联系。” 1

生态女性主义内部同样流派众多,包括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生态女性主义、自由生态女性主义、激进生态女性主义、批判生态女性主义、原住民生态女性主义、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等等。但是,各流派都将“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一观点视为核心。自奥波尼提出这一观点,便 “揭开了女性主义理论的绿色革命序曲”,并且在20世纪九十年代得到重要发展。2(P52)

生态女性主义主张自然世界与女性主义精神的结合,因此它“既是一种女性主义理论,又是一种生态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多元的文化视角。” 3它“试图寻求一种不与自然分离的文化,并且认为一个生态学家必定会成为女性主义者。” 4(P83)

李银河将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理念总结为:

第一,女性更接近于自然;而男性伦理的基调是对自然的仇视。自然与文化,生理(动物)世界与社会(人类)世界,男性与女性……这样的二分法将女性与自然、繁殖、物质、他者性归为一类;将男性与文化、生产、形式、自我性归为一类;这是西方父权制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为贬低和强奸自然和女性寻找合理性。5

第二,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并无上下高低的等级之分。但社会状态却是种族分隔、性别分隔的,在这个等级体系中,上帝这类纯精神是最高级的,而生长在地球上的生命是低级的;在所有的生命中,人又是最高级的,以下依次是动物、植物、山、海和沙;在人类当中,白种男性是最高级的,以下才是其他种族和性别的人们。而生态女性主义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反对对生命做等级划分。

第三,一个健康平衡的生态体系,其中包括人与非人在内,都应保持多样化状态。消费市场把人们的文化兴趣搞得千人一面,既浪费资源,又无趣。生态女性主义主张,应当发起一个反集中化的全球运动,既照顾到人们的共同利益,又要反对某些消费形式的统治和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实际上是一种暴力形式。

第四,物种的幸存使我们看到重新理解人与自然 (自身肉体与非人自然) 关系的必要性,这是对自然与文化二元对立理论的挑战。生态女性主义批判二元对立的理论,反对将人与自然分离,强调所有生命的相互依存,将社会压迫与生态统治的模式两相对照。

此外,生态女性主义者对发展的概念提出质疑,她们认为,发展这个概念是基于西方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关于经济进步的概念而形成的,以为变革必须走线性发展的道路。女性运动的价值是去听取无权者的呼声,尊重差异性;而发展概念不重视个体,不重视社区层面,只是从经济角度评估人类与社会的进步,却不考虑诸如文化、社会、政治、精神等人类的贡献。生态女性主义中最极端的观点是从根本上反对发展的,它将发展作为西方父权主义的举措加以抨击。4(P84-87)

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后,女性主义,包括生态女性主义,更多影响中国学界。目前,中国的哲学界、女性主义理论界、宗教与伦理学界,以及文学界都有很多介绍、研究生态女性主义的论文问世刊行。但是,中国学界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接受也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引进初期的意识形态导向集中在世界妇女大会前后,接受缺乏学术的自觉;第二,不论在文学还是在其它领域,接受都还不成体系,表现为论文多而专著甚少。2(P63)

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起源于美国的生态女性主义,在传输到第三世界的时候,同样面临本土化的挑战。在这方面,中国以外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已经做了很多成功的努力,比如印度著名的女性主义学者席瓦便提出,“应该立足本土知识体系重建女性主义的生态文明,同时将此与基层妇女的环保运动联系起来,这些都体现了她的"草根"立场和对许多白人中产阶级主义者常有的‘被迫害情结’的超越”。6(P62)

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在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颇多发展,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相比,它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1、以历史的方法研究诸多社会问题,如环境问题、妇女问题、和平问题等。

2、注重第三世界问题,始终站在下层人民,尤其是下层女的立场上。

3、十分注重宣扬被主流环境主义,主流女性主义等所忽略的第三世界经验及知识体验,提出以本土知识体系为基础重建女性主义的生态文明,同时将这一文明同下层妇女的环保运动、人民反对新殖民主义的运动,全球及对恐怖主义的运动等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体现了一种彻底的革命精神。

4、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着相当程度的继承与发展。

5、重视基层运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印度的生态女性主义者在著述中便十分重视文章的通俗易懂,十分注重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经常参与、组织、发动有着广泛群众参与的基层运动。这显然是没有群众基础和实践沃土的第一世界生态主义者所缺乏的。

因此,有中国学者主张,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关注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的经验,比如印度的国情与中国更为接近,其经济教训也就更有参照意义。6(P60-65)

对生态女性主义,并非没有质疑。这种质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作为与伤害、破坏自然的“男性气质”相对应,生态女性主义赞美弘扬关爱、养育、保护的“女性气质”。但问题是,这样的女性气质恰恰是在父权体制下产生的,是被父权文化塑造成形,用来确定女性在父权文化中屈居于男性之下的“第二性”地位的。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气质不加批判地接受,同时又批判父权文化,这在逻辑上造成悖论。但支持生态女性主义的人士解释说:“虽然在论证的逻辑上出现了悖论,但是从其动机和结果来看,生态女性主义和其他女性主义流派一样都是追求解除父权制的不公控制,并实现了对其批判和解构的作用。” 2(P56-57)

2,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天生与自然更亲近,具有很强的本质主义倾向,而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理论核心便在于建构主义。这,造成了矛盾,而且过于浪漫主义。

3,生态女性主义对发展提出质疑,却并没有提供一条足以令人信服和接受的人类生存途径。生态女性主义试图告诉人们:工业与自然为敌,农业则与自然和睦相处。但是,人类是否应当和能够回到工业化之前?正如李银河质疑的:“生态女性主义是否能够拯救世界?主张适度发展和反对无节制发展的思想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但它还面临着三个重要问题:第一,何谓适度。……第二,确定了适度的标准之后,如何做到使人能满足于这个标准。第三,公平问题。例如,在一些人得到私家汽车之后,让另一些人满足于自行车是否有欠公平?为了公平,是应当让已有汽车的人放弃汽车,还是应当让只有自行车的人拥有汽车?这些问题不解决,生态女性主义只能是空谈。” 4(P87)

二,男性学对生态女性主义应该做出的回应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气质比男性气质更接近自然,是真正的“自然之友”。“男性是把世界当成狩猎场,与自然为敌;女性则要与自然和睦相处。因此,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于为保护自然而战,更有责任也更有希望结束人统治自然的现状——治愈人与非人自然之间的疏离。” 4(P84) 虽然这番论述有混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之嫌,但若以“女性气质”代替文中的“女性”,以“父权文化下的支配型男性气质”替换文中的“男性”,则堪称精彩论述。

生态女性主义者发现,科学和技术是符合支配型男性气质的,它的发展过程便是人类对自然的掠夺过程,同时,科技的发展也是男性对女性的掠夺和压迫过程。科学技术从产生的那一天起便存在着性别偏见,科技领域长期被男性把持,女性被认为天生没有能力从事科学和技术工作。科技成果主要是为男性的利益服务,有时甚至是以牺牲女性为代价的。

“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和生殖技术方面的新发展,越发使妇女意识到科学技术的性别偏见,意识到科学的整体范式具有父权制的、反自然的、殖民的特征,目的是像剥夺自然的生产能力一样剥夺妇女的生育能力。” 6(P62)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过去人们没有注意到男性统治自然与统治女性之间的联系。男性的环境观是等级的,如化学品,核战,等等。7

女性主义对父权文化及传统男性气质的审视,使得男性不能不对之做出回应。正是在女性主义的激发下,男性开始反思父权文化对自身的定义,男性学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当生态女性主义不断发出声音的时候,男性学同样应该对之做出回应。与其说这是一种学术观点上的响应,不如说是对建设新型两性关系及和谐社会的一种双向努力。

在男性学与女性主义的对接中,我以为有必要明确定义“男性觉悟”与“男性觉悟的二重性”这两个概念。所谓男性觉悟,是男性自觉地认识到父权文化的存在伤害着女性和男性。我在此提出“男性觉悟的二重性”这一概念,即强调成熟的男性觉悟应该包括两个属性:

1, 男性觉悟到父权文化和体制对女性的伤害,进而帮助女性获得平等自由的生存空间;

2, 男性觉悟到父权文化和体制对男性的伤害,进而行动起来反抗这些伤害。

在男性觉悟的过程中,缺少二者中的任何一者,都是不完整的。只强调觉悟到父权文化对女人的伤害,便无法从男性的视角提供反对父权的动力;只觉悟到父权文化对男性的伤害,就无法真正认识到父权文化的本质,意识到女性是更深的受害者,从而难以建立两性和谐。

以“男性觉悟二重性”为基点,针对生态女性主义对“传统男性气质反自然”的定义,我个人主张,男性学应该明确两点态度:

1, 认同并支持生态女性主义者关于传统的男性气质对自然具有破坏性的主张;

2, 明确强调必须对父权文化与男性进行区分,传统男性气质是父权文化强加给男性的,是这种男性气质在与自然为敌,男性同样是受害者。

此两点态度的提出,同样意在说明,男性学学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女性主义者在反父权文化和体制方面,应该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再进一步,男性学应该从男性的视角,检讨父权文化对女性和男性的双重伤害。

对于第一点态度,应该不存在普遍的争议。但是,对于第二点态度,争论可能会很激烈。

最有代表性的反驳之一可能便是:你主张将父权文化和男性分离,那么,数千年来不正是男性在维护着父权文化吗?不正是男性在按着男性气质的要求,去破坏自然吗?

我在多篇论文中强调,简单地说男性在维持父权文化是错误的,男性是一个内部有太多差异的群体,并非所有男人均从父权的不平等关系中受益。不同年龄,阶级,收入,种族的男性是完全不同的。8所以,父权文化是由信奉这种文化的男性和女性来维持的,他们实际被这文化所骗,所害,所误,却不自察。性别研究应该致力于帮助他们觉悟,而不是单纯去指责他们。

父权文化给男性的许多利益,以父权眼光看是利益,所以它能够长期维持,但以男性学的眼光看,就是伤害,只不过以前男人同样没有觉悟到这一点,男性学的理念可以帮助男性意识到,自己在得到的利益同时也受着伤害,所以要放弃父权文化给的权利以及利益,从而和女性建立平等的关系,使得男性和女性均受益。

正因为如此,泛泛地说男性统治自然或男性反生态,我认为是不准确的。我们需要反思的是,父权文化如何通过定义男性气质来束缚男性的思维和行为,并进而指使男性成为自然的破坏者的。破坏环境的不是男性,而是支配他们的男性气质。男性被父权文化强加了这样的男性气质,他们自己也是受害者。所以,根源要打倒传统男性气质及后面的父权文化,而不是把男性当靶子。

即使男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对自然的破坏,那也是父权文化的结果。男性当然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悔过并改正,并为此承担一切道义及法律责任。但是,这远远不足以改变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只有认清深藏在后面的父权文化的本质,才能够从性别研究的视角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一个终极方案。

这样的思维方式,便是男性学应该做出的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贡献。

男性学针对生态女性主义“男性反自然”的第二点态度,还可能引发这样的反驳:主张男性也受父权文化及生态破坏之害,是男性的一种自怜,男性根本没有受害,至少不像女性受到那么深的压迫。

确实,父权文化对女人的压迫重于对男人的压迫,但同时必须注意到从受父权文化剥削这一点来看,男人同样是弱者。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父权文化在带给男性利益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伤害,对此的认知同样需要性别敏感(gender sensitive),只是与对女性的伤害表现形式可能不完全一样。即使父权文化对男性的伤害为轻,也不能成为拒绝承认这种伤害,以及拒绝男性摆脱这种伤害的理由。

在生态问题上,既然男性和女性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这个星球的任何改变不可能只影响女人不影响男人,男性怎么可能不同时也是生态破坏的受害者呢?

生态女性主义的一个观点是,女性更多家务劳动,因此水污染,食品污染,环境污染更直接地伤害她们。但是,男性在工作场所,室内装修和空调排气污染,办公用品污染,工业废气废水污染,汽车尾气污染,不是同样更直接地伤害他们吗?而且,男性同样难逃所有加诸女性身上的污染的伤害。如果说生态破坏直接伤害了女性的生殖能力,也有研究表面,男性的生殖能力同样受环境污染的毒害。而且,女人的孩子也是男人的孩子,如果一个女人因为新生儿成为生态破坏的牺牲品而痛苦,必定也有一个男人因为同样的理由而痛心。

核竞赛是典型的父权文化下竞技和炫耀武力的产物,但男性同样会成为核战争及核污染的受害者。虽然核竞赛,化学品,多是由男人基于对男性气质的追求发明出来的,但这并不会使他们自己逃脱其害。

当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和生殖技术方面的新发展被指责为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剥夺之时,我们同样要反思,高科技给男性的生殖和遗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但是,我们说这些,不是否定生态女性主义,更不是否定女性主义,只是想提醒人们,在强调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之时,不应该对男性彻底忽视。男性学反对把精力只用于谴责,特别是谴责具体的个人,而放弃对症结的核心进行探究,特别是放弃对改造与出路的思考。

三,男性学推动生态保护的若干设想

仅仅认识并批评传统父权文化定义的男性气质对生态构成危胁,并不是我们的目的。男性学要在生态领域树立自己的学科地位,必须对如何促进环保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如果说,传统的男性气质是与生态、环保理念相冲突的,那么从逻辑上讲,参与环保工作,有助于改善传统的男性气质。

RW康奈尔在其所著《男性气质》中提到,在20世纪八十年代,女性主义“与参与环保的男性产生了一些冲突,然而许多男性都接纳了女性主义的观点。……参与环保的男性无论他们的个人历史如何,都无法回避女性主义界定的性别政治。” 9(P165)

康奈尔对六位参与环保的男性进行了深入的个案研究,认为男性气质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形成的。男性参与环保,在多重意义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在环境保护运动中,男性们发现了人际关系和文化理想的有效结合。绿色政治在多个层次上参与了他们的生活并迎合了他们多种需求:与他人的团结,精神上的明确性,个人价值意识。这种参与对性别政治的产生是重要的。可以说,这一运动对参与者的情感生活起了杠杆作用。” 9(P172)

康奈尔将父权文化定义的男性气质称为“支配性男性气质”,认为即使没有女性主义参与,环保运动本身也对支配性的男性气质提出挑战。“绿色政治和文化的这些意识形态至少在观念层次上将对支配性男性气质提出某种挑战。专制受到来自平等和参与性民主的意识的抗争。竞争性的个人主义受到集体工作方式的对抗。……环保激进主义的思潮和大量个人事件的结合足以发动这些男性实施改革计划,将他们自己与他们熟悉的主流男性气质分离,重构个性,塑造一个新的、非性别歧视的自我。” 9(P175-177)

对于男性学来讲,首先要做的,也许同样是最艰难的一件工作是:帮助男性觉悟到父权文化定义的男性气质,或称“支配性男性气质”在对男性构成伤害。

之所以讲这项工作是最艰难的,是因为父权文化对这一男性气质如何美好的定义,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遍及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并且被男性集体内化了。但是,在颠覆父权文化对两性的压迫的过程中,认清传统男性气质的真相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决定权步骤。

男性学检讨父权文化对男性的社会性别模式塑造,应抓住其中最核心的 “刚强”二字,由刚强演绎出硬汉、强者、粗犷、勇敢、事业成功、健壮,等等诸多概念。男性学要帮助男性觉悟到,一直被认为是褒意词的“刚强”实际上在伤害着男人。“刚强”就要求男人事业成功,能够“养家糊口”,要“男主外,女主内”,两性分工差异便被合法化;而“事业成功”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男人为使自己活得“像个男人”,就要不断拼争,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牺牲包括他和家人、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刚强”要求男性勇敢,粗犷,凌驾于女人之上;要求男人有烦恼有心思都要闷在心里,这不仅阻碍了男性的情感表达,也影响了和女性的交流,给双方造成很多误解;刚强模式诱导男性轻视健康,扮演硬汉,有病也撑着,男性在多种疾病中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女性,男性寿命减短,从而也给家庭生活中的女性带来苦恼和负担;刚强模式要求男人在性上表现强者之风,将男性刻化成性机器,伤害着男性的尊严与自决权,也为他们在性关系中对女性的侵犯与伤害提供文化上的背景;……

从生态的角度看,正是男性“刚强”、“成功”的神话伤害着生态环境,因为这些与不断追求发展、鼓励“战胜自然”,作“胜利者”,“自然的主宰者”是一种思维逻辑。当男性将不断“猎取”,不断收获作为生存第一法则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持续向自然索取,永无止境。生态,就是在这样的男性气质的作用下被损害的。

“刚强”模式剥夺了男性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我们提倡男性觉悟,就是要让男性觉悟到父权文化对他们的性别模式塑造,剥夺了他们自由发展的可能。Pleck和Sawyer指出: “作为男人我们希望能要回我们完整的人生。我们不再希望汲汲营营,出人投地,以符合一个不可能达到、具有压迫性的男性形象——坚强、沉默、冷静、英俊帅气、喜怒不形于色、功成名就、主宰女人、鹤立鸡群、有钱富裕、聪明干练、身强体壮……” 10

在反对男性气质支使下的对生态的破坏这一点上,男性学与生态女性主义找到了共同点。无论女性主义还是男性学,所要改造的都是父权文化,而反父权文化的新男性气质,同样应该成为二者共同的追求之一。

虽然视角不同,但女性主义与男性学均将矛头指向父权文化这一点,使我们能够描绘出两幅最终交叉到一起的路径图:

女性觉悟——女性反父权(女性主义)——两性携手与和谐

男性觉悟——男性反父权(男性学)——两性携手与和谐

我们看到,男性反父权与女性反父权,在两性携手与和谐这里交织。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交织,同样因为男性觉悟的二重性,既反父权对女性的压迫,又反父权对男性的压迫。但这仍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女性主义者也同时意识到,女性主义也应该有二重性,既反对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又反对父权文化对男性的压迫。唯此,两性的携手与和谐才可能实现。

席瓦在《生态女性主义》一书中提出,需要一种新的世界观,承认自然界中的生命(包括人类)是通过合作、相互照料和爱来维持的。6(P63)在我看来,这种合作当中,同样也应该包括男人和女人的友好合作。

综合以上论述,男性学应该为生态保护所采取的行动,可以总结如下:

1, 帮助男性觉悟到,父权文化同时伤害着男性和女性,伤害的形式可能不同,但性质却完全一样,都是对多元与个性发展的打压。男性应该自觉地检讨自己充当父权文化执行者的过程中对女性的伤害。

2, 帮助男性充分觉悟到,父权文化定义的男性气质模式,因为对“强者”形象的强调,将会导致破坏自然、反生态的结果。男性和女性均将因此而受到伤害。所以,觉悟的男性应该自觉地反思“刚强”模式在生态及其它问题上的破坏性。

3, 鼓励男性更多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在实践中体味生态主义、女性主义理念,从而理会颠覆父权文化将给男性、女性,及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效益。

4, 努力培养执政者(通常以男性为主)的社会性别意识,帮助执政者充分意识到性别问题对生态的意义,因此在国家的生态政策,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中,有意识地加入性别视角,对生态女性主义和男性学的研究成果加以关注。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必须,而且能够,保护它! 参考文献

1(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艾晓明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70

2谢鹏,郭晶晶,生态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接受[J],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秋季卷

3肖巍,女性主义伦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83

4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5 Kourany, J. A. et al. (ed) Feminist Philosophies,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1992. 451

6赵冰冰,刘兵,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若干特色[J],中国女性主义,2005年春季卷

7Vandana Shiva and Maria Mies, Ecofeminism[M].Zed Books, 1993

8 Kimmel, Michael S., and Michael A. Messner, eds, Men’s Lives, 6nd[M]. Pearson Education ASIA Limited and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