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记叙文

记叙文

记叙文范文第1篇

倒叙是指根据表达的需要,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然后按照自然时序所进行的叙述。但是,倒叙并不是由“尾”至“头”的整个逆叙,而是局部的“倒插”。

通常情况下,恰当地运用倒叙手法写作,可使文章变得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可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木匠“刨师傅”

李宣华

刨师傅来自江西。村尾艄公庙精美的木雕窗花,村头观音桥没用一钉一铆的丹楹刻桷,村后李氏祖厝气势恢宏的碧瓦朱甍,无不让人惊叹他的手艺。以至于时隔20多年,由刨师傅巧手建造的木瓦屋早已被钢筋水泥房替代,父辈一代还常常想起他的手艺,想起他的憨笑,想起他在村里修建屋呀仓呀桥呀庙呀时的点点滴滴。

叔公说,刨师傅不姓刨,姓曹,第一次到村里做木工时,才20出头,做工细,手头快,尤其刨得一手好板花。在老家的客家方言里,刨和曹,音相近,于是大家都叫他刨师傅。说来遗憾,村里人至今不知道刨师傅究竟是江西哪里人。刨师傅手艺好,人品好,做事从不偷懒。那时,做木工活儿,点工计费,起初2块钱一天,好多个年头后才升到8块钱一天。随着手头一年年好转,勤快的村里人开始添置谷仓、家具,木工活儿做不完。其间,有不少木匠师傅到村里找活干,大家总觉得比不上刨师傅,宁愿拖延些时间,也要等着刨师傅。

有一年夏天,一个中年人急匆匆翻山越岭进村。那是刨师傅的老乡,刚从江西出来,给刨师傅带来消息,刨师傅的女儿在家得了重病,家人急等他回家。刨师傅抱头号啕大哭。那天,他正给我叔公做木工活。他找到叔公,说这些家具只做到一半,你能找到合适的师傅就叫合适的师傅做,如果等我,可能要搁置些时日,具体要等多长还说不清楚,所做的20多天就不要算工钱了。消息传遍小村,村民连夜有钱的借钱,没现金的甚至翻箱倒柜拿出家里值钱的银元、首饰,为刨师傅凑了上千元。

眨眼已是第二年春天。原本刨师傅每年都是过了正月就来,可他过了3月也还没来。夏天过去了,还没来。心细的叔公给刨师傅放在家里的铁锯,抹了防锈油。次年春天,刨师傅依旧没有来。有人提议,写封信给他。这时,大家才发现竟不知他的名字和地址。还是叔公有耐心,他劝大家不要着急,还是再等等吧。

果真,第三年春天,刨师傅来了,带着因恶性肿瘤截去右肢的6岁宝贝女儿英子。他没有带现金出来还大家。他说,只能慢慢还了,家里欠下的债务不止村里这些。他继续为叔公做家具,工钱还按两年前的5块钱算。英子吃住在叔公家,每天1块钱伙食费另付。叔公说,工价已涨到8块钱了,你按8块算吧。为此,刨师傅十分坚决:那时就是5块钱一天,是我给耽搁的事,你没有怪我,我怎么还能多收你钱呢?几番“讨价还价”后,刨师傅才勉强同意折中算。

到后一年8月,刨师傅借的钱还清了。出村那一天,村中老少都去送他,送了一道又一道山梁。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3月30日,有删改)

【专项训练】

1.本文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行文?作者是如何进行叙述的?

解题思路:阅读时,同学们要注意文段的起讫点,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结构,从而正确判断出文章所采用的记叙顺序。

【拓展练习】

2.联系上下文,从描写角度出发,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解题思路:通常情况下,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具体操作时,同学们可先找出此句在文中的位置,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即可。

记叙文范文第2篇

1、记叙文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而记叙文六要素一般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人认为此提法不妥,一般的记叙文中经常出现时间模糊、地点不明甚至不交代的情况。其实此处的“要素”是写记叙文时必备的,孩子从小写习作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至于文学的模糊性,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可是这些基本的文体知识还是需要严格掌握的。还有一种说法是记叙文三要素为环境,人物,主要内容。

2、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来源:文章屋网 )

记叙文范文第3篇

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描写要求目的明确,特点突出,具体生动。只有这样,才能逼真地再现客观事物和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描写根据对象,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根据角度,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根据详略,可以分为细描和白描等。

记叙文是靠具体的、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换句话说,记叙文写作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状物写景,都应该写得具体生动,有血有肉,如果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句空泛的话,是不可能感动人的。

记叙、描写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缺少展示。②对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述和交代模糊。③ 描写概括空泛,语言空洞无力。

【原文展示】

生活中的美

文/黄晶晶

大自然的美绚丽多姿,有雄壮的山川之美,有草原的宁静之美,有灵秀的森林之美……但那些最美丽的风景都比不上我们生活中的美。

在生活中同学之情最美。校园里有许多动人的情景,让人难以忘记。有一次,下雨天,我没有带雨伞,我拼命向食堂方向跑去,大雨淋湿我的全身。这时,一个不认识的同学,马上跑过来,为我撑起雨伞,我们一起走向食堂。我非常感动,我觉得同学之情是世上最美的情感。

在生活中师生之情最美。有一次,我得了重感冒,趴在课桌上,连动都懒得动。班主任老师知道后,为我买来了药,然后送来开水,站在我身边,他看着我把药吃下去。而当我因病遗漏的作业没有做好时,他就特地抽出时间为我补上,不辞辛苦,我要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

在生活中交警的心最美。一个下雨天,我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一拨又一拨的雨水打发时间。突然一个挺拔的身影映入眼帘,他在匆匆的车流中是那样笔挺地站在那儿,是那样潇洒,又是那样融洽。他有条有紊地指挥着交通,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规范、标准,充满了力度和美。雨帘阻断了我的视线,但模糊中我看到了庄严的警服紧贴在他的身上,不知是被汗水还是这无情的雨水渗透。汽车前行,他的身影渐渐地变小、远去,甚至消失,但隐约中我还能看到一抹洁白在风雨中舞动,那是路途上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在生活中父爱最伟大。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汽车误了点,我看着路边昏黄的灯光而暗自着急。当车一停,我便三步并作两步冲出车门,迅速站到站牌下。我四处张望,正在焦急地等待。这时,一辆摩托车上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向我移来,我一看,原来是我爸爸来接我。我坐着爸爸的摩托车上,感到无比的温暖,经过了一路风雨一路颠簸,终于回到了温馨的家。

生活中的美有许多许多,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到处都可以看到生活中的美,只要你去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美。

(类比起兴,入题简洁。但应注意句子的整齐、对应。)

(对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缺少展示,写得比较空泛,不具体,不生动。)

(班主任形象不鲜明、不突出,缺少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而且有些空洞。)

(这里画面感较强,描写较具体、细腻。“有条有紊”应改为“有条不紊”。)

(父亲形象还不够鲜活,这里应注意对父亲的形象刻画,强化描写,如增加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突出父爱的伟大、崇高。)

(结尾比较简洁,但议论不够深刻,应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生互评】

生一:这篇文章通过几个事例的记叙,写出了生活中的美,整体行文自然流畅。但是,阅读之后,我们也会感觉到记叙和描写有些不到位,从而影响了情感的表达。比如第一个镜头,校园的下雨天,一个同学为另一个同学打雨伞,记叙和描写就非常空泛,对整个过程缺少具体生动的展示,没有感人的艺术效果。

生二:第二个镜头记叙描写也不够到位,这个镜头主要是写班主任老师为“我”买药、为“我”辅导作业的情况,但是也写得空泛而概括,缺少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写或细节描写,班主任性格不鲜明、不突出,整个形象缺少感染力。

生三:第四个镜头主要是表现父亲的爱,歌颂父亲的伟大,但是记叙、描写都非常空泛概括,没有血肉,父亲形象不够鲜活。整篇文章读来,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没有血肉;只有粗线条的主干,没有枝叶。因此,文章缺少动人心弦的力量。

【老师点评】

这篇文章能够紧扣标题,从同学之情、师生之情、交警之心、父亲之爱等几个不同的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写出生活中的美,整体思路比较清晰。但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所写的几个方面,作者平均使用笔墨,详略失当,重点不够突出。而在各个事件中,大多泛泛而谈,缺少有重点的描述,缺少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因而使得文章单调、枯燥、乏味。如果做到有重点地叙述,增加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强化画面意识,在语言上再加以锤炼,文章一定会再上一个档次。

【升格作文】

生活中的美

文\黄晶晶

自然之美绚丽多姿,有山川的雄壮之美,有草原的宁静之美,有森林的灵秀之美……但那些最美丽的风景都比不上我们生活中的美。

仲夏的天气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瓢泼大雨驱走了一天的燥热,却给我带来了愁绪。看着一时不会停下的大雨,我无奈地叹气,当我打算冲出教学楼的刹那,头顶突然移来了一方蓝天。我下意识地回头看去,是一个陌生的同学正在为我撑着伞。她向我笑了笑,在涌动的人流中,显得如此温和、柔美。雨水沿着失去平衡的雨伞流到她的肩上,淋湿了她单薄的校服。两个陌生的女孩,一把失去平衡的蓝色雨伞,还有那倾盆的大雨,交织在一起显得那样和谐,那是校园里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坐在车里,隔绝了外面世界的潮湿和寒冷,我看着窗外的抽象线条打发时间。突然一个挺拔的身影映入眼帘,在匆匆的车流中,他显得那样潇洒,又是那样融洽。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交通,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规范、标准,充满了力度和美。雨帘阻断了我的视线,但模糊中我看到了庄严的警服紧贴在他的身上,被这无情的雨水渗透。汽车前行,他的身影渐渐地变小、远去,乃至消失,但隐约中我还能看到一抹洁白在风雨中舞动,那是路途上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汽车误了点,我看着路边昏黄的灯光而暗自着急。当车一停,我便三步并作两步冲出车门,迅速站到站牌下。我四处张望,焦急地等待着。这时,一辆摩托车上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向我移来,暗淡的灯光照射在那件有点掉色的雨衣上。不知怎么,我的心微微颤动了一下,我的视线也渐渐地模糊起来。我急切地迎了上去,一边喊了一声“爸爸”,一边接过那递过来的雨衣。爸爸回应了一声,但声音十分沙哑,像是被雨水刺痛了似的。我忽然想起,这几天他正感冒、发烧,现在还迎着风雨骑着摩托车来接我。我那不可抑制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我感到喉咙一阵哽咽:“爸爸,你……”没等我说完,爸爸便回过头来对我说:“把雨衣穿好,小心被雨淋了。”我的鼻子一阵酸楚,但心里却十分温暖,我感到自己的心灵一下子被什么充满。两个身影渐渐隐在了黑暗之中,但那是人世间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假如有人问我,最美丽的风景在哪里,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在生活中,在充满爱与温暖的地方。

【评析】

修改后的文章重点突出,详略非常得当。作者有重点地选择了三幅画面来表现生活中的美,这三幅画面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生活中的美。同时,作者增加了富有情感的细节描写,具体感人。特别是父亲接“我”的场景更是详细描写,综合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描法,生动而具体。同时,在语言方面,作者也进行了精心的修改和锤炼,使得文章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记叙文范文第4篇

一、以情动人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文章的根,也是学生写作的根基。目前“假大空”的语言充斥着学生的文章,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少现实的气息,写作似乎无关心灵,与情绝缘。解决这种弊病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强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积累信息,训练思维。2.强调人格修养,以写作促做人,以做人促作文。3.讲究写作方法与技巧,增强学生追求方法技巧的意识。

写作是充满个性色彩的心灵律动,学生的作文也应该以心为主角,以情为媒介,以生活为舞台。引导学生擦亮心灵的眼睛,舒展情感的翅膀,让情激荡于心胸,让理升华在脑际,进而产生写作的冲动。总之,要先培养学生一棵敏感而温柔的心,让生活感动自己。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对写作技巧的体悟,追求感动读者。写作课堂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平台,师生的心灵在这里碰撞,情感在这里交流,规律在这里形成。

二、文似看山不喜平

写文章最忌平铺直叙,波澜起伏才容易打动读者。具体可有以下方法和技巧:

1.悬念法:它是为了激发读者那种紧张与期待的心灵活动,在行文中有意采取的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手段。这种手段包括“设悬”和“解悬”。

2.抑扬法:“抑”就是“抑制”,对人、事、物进行贬抑;“扬”就是“扬起”,对人、事、物进行褒扬。叙述中先让情况尽量向某一方向发展,造成对后面情节的一种反向蓄势,然后使情况向相反的方向突转,从而形成落差和波澜,给人以情感冲击和心灵震撼,进而使读者得到充分的审美满足和享受。抑扬法分为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

3.伏笔法:就是指作者对文章中将要出现的具体有关键意义的人或事做的提示或暗示。有伏笔就有照应,伏笔的巧妙使用,使波澜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被一根时断时续、明断暗续的主线贯穿始终,结构更加严谨。

4.巧合法:既能更集中、强烈、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又能以其戏剧性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魅力。写作前要充分考虑到事件本身的丰富性与变化性,构思预设好事件的转折点,在整体把握事件的基础上确立写作中心,然后运用恰当的叙述技巧,以实现艺术表达的理想效果。

三、巧用秘密

记叙文范文第5篇

记叙文、议论文如何运用铺叙手法呢?下面结合实例阐释。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持,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屋檐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磅磅礴礴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潮泻过,秋意便弥漫旧式的庭院了。

著名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通过描写冷雨,表达了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这段文字,作家按照季节描写四月的黄梅雨、七月的台风暴雨、秋天的寒潮斜雨,从视觉、触觉、听觉等角度,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形象地铺叙出故乡冷雨的特点。作家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在其多角度、多方法地铺叙中得到细腻地抒发。

展开历史的画卷,我真切地看到:梵高在幽暗的画室里对着失败的人物肖像伤心垂泪,卢梭在空旷的原野上手捧《博物学》而悲观失望,奥尔柯特茕茕孑立被幻想小说的圣殿拒之门外。但他们并未被弱点束缚住,而是潜心发展特长,付出了成倍的努力。于是,梵高在大自然神奇的光与影里看到了自己对色彩的敏感,呕心沥血,终让《星夜》永恒地闪耀在艺术的原野上;卢梭在激荡的社会进步思潮中看到了自己敏锐的思想,全力奋斗,终让社会契约论成为启蒙运动中的太阳;奥尔柯特在白雪飘飞的圣诞之夜感到自己对生活的崇敬,潜心写作,终让《小妇人》成为每代人崇拜的巨著。

相关期刊更多

学生之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教育厅

青苹果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知识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